•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20

小咩要减肥
首页 > 期刊论文 > 木雕文化传承方法研究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Khloekloklo

已采纳

中国是一个崇尚雕刻而又十分擅长雕刻的国度,在品种繁多,流派纷呈的数以百余种民间雕刻工艺中,历经千年锤炼的浙江东阳木雕,是各流派中影响最大最负盛名的一种。它以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品类,生动的神韵,精美的雕饰,精湛的技艺和广泛的表现内容而名扬海内外。它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东方文明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蕴含着中国人民的智慧,融会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气质和文化素养,它在世界民间雕刻史上也是独树一帜的。改革开放以来,东阳木雕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全面继承优良传统和独特风格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东阳木雕走向现代,走向国内外市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大礼堂、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杭州楼外楼餐馆、以及新加坡董宫酒家、德国一批中餐馆等处的雕饰中,都出奇制胜,大获成功。这标志着东阳木雕在继承发扬特色的基础上,适应现代,表现现代的雕技技艺趋向成熟。但是,近二十年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木雕不再用来装饰现代建筑,东阳木雕娴熟而精湛的手工技艺、巧妙而灵动的构思和丰富的传统内涵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环境,逐渐走向衰落。现代的年轻人难以潜心传统技艺,因此出现了从业人员技艺不精、普遍流失的现象。面对濒危的东阳木雕技艺,必须尽快对之进行抢救、保护。2003年为杭州雷峰塔的重建而创作的大型木雕壁画《白蛇传》,是东阳木雕的创新之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陆光正率领他的徒弟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在木雕艺术的当代化、实用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作品是用木雕画板中最佳木材东北椴木制作。全套作品在设计构图上采用多层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相结合的方法,使主要人物更加突出,显得形神具备、栩栩如生,又使背景更加丰富、纵深感更强。在技法上把圆雕、半圆雕、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结合成“叠雕”。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浙江省东阳市的陆光正、冯文土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2006年6月,浙江省文化厅授予冯文土、陆光正、黄小明、吴初伟、徐经彬、姚正华6人“浙江省民间艺术家”称号。发展趋势市场化东阳中国木雕城坐落于“中国木雕之都”——浙江东阳,由东阳市人民政府全额投资兴建,占地210亩,市场面积41万平方米。东阳中国木雕城自2009年11月转型升级以来,市场交易繁荣,发展势头强劲,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木制工艺品和木雕(红木)家具批发市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木雕艺术专业委员会、浙江省木雕红木家具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东阳木雕地理证明商标使用办公室等行业权威机构均常驻市场办公。东阳中国木雕城汇集了包括全国“四大名雕”在内的上千家知名厂家,产品涵盖木雕、根雕、木雕(红木)家具、仿古门窗、竹编竹雕、木竹工艺旅游纪念品及木竹工艺礼品等数万种优势产品。销售网络辐射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二级批发市场以及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2010年,东阳中国木雕城深入推进转型升级,狠抓市场的规范管理和品牌推广,市场呈现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年实现销售67亿元,同比增长117%。先后被省市场协会授予浙江省市场协会副会长单位,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国家工艺品(木雕、竹编)创意集聚区支持项目,并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东阳中国木雕城将紧紧围绕“提升发展”这一主线,乘势而上,全面提升,加快推进全国大师技艺交流中心、工艺品收藏拍卖中心、木制工艺品和木雕(红木)家具产品质量检验鉴定中心、木制工艺品价格指数服务中心等“四个中心”的建设,年内计划着手启动占地700亩的中国木雕城二期建设,它将容纳中国木雕博物馆、创意研发中心、市场交易中心、会展中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木雕休闲广场等项目,打造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一流的,有思想、有内涵、有文化的,集旅游、购物、休闲于一体的文化市场;成为以木雕为灵魂的中国乃至世界木制工艺产品集散地、出口基地、研发中心、展示中心和交易中心,并成为中国木雕的总部经济!地址:浙江东阳世贸大道188号(东阳市区西侧,世贸大道北侧即是)(见东阳市区地图左上方,或东阳交通地图左中)

213 评论

小冷0623

因为木雕文化在百姓生活中很常见,也很受欢迎,所以一直流传了下来。

117 评论

lulu酱求好运

现代社会在以非常快的速度进行发展,已经进入了科技时代,很多机械能够成批的制造出来很多工艺品,比如说机雕的木雕工艺品。相比纯手工雕刻,机雕不仅速度快,而且能够批量生产,有着节省时间与成本的好处。但是机雕跟人工雕刻相比,作品少了一些灵魂,接下来就跟我一起来看一下吧。 纯手工雕刻 与机雕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纯手工雕刻,当下一模一样的机雕工艺品越多,纯手工雕刻的木雕工艺品就越加显得珍贵。因为每一件机雕的工艺品,都是有着无数的复制品,而每一件纯手工雕刻的木雕,都是有灵魂的,都是有价值的。纯手工雕刻的木雕,它并仅仅是一件木雕工艺品,而是具有文化内涵的艺术珍品,它是少见的,是存在自身价值的。 手工雕刻,并不是仅仅意味着缓慢、原始的承载,在很大意义上讲,纯手工雕刻的木雕,表现力更加的丰富。相比机雕的木雕工艺品,纯手工雕刻的木雕,具有着不同的特殊含义,那是文化的传承,与艺术的发展。 一、历史文化的传承 木雕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史,是祖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木雕的发展当中,凝结了每一代人的智慧与技艺,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最终成为了我们今天所见的样子。在经历每一个朝代之后,木雕拥有了不同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魅力瑰宝,是我国民间工艺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化,现在的人们越来越追求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的木雕,自然成为了人们的收藏之选。 从最开始简单的雕刻,到现在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木雕走过了蛮荒,跨入到了文明,现在是人们所青睐与重视的收藏品之一。 二、艺术的发展 当一块木头拥有了艺术生命,在发展中就愈加拥有魅力,那不仅仅是一种工艺品,更是一种品位极高的艺术品。 每一件拥有灵魂的木雕,都是艺术的一种延伸,那是人们对文化内涵的一种追求,也是自身修养的一种提高。 三、审美的进化 时代在不停的进步,当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社会,面对机器雕刻的冲击,纯手工雕刻就愈加显现出珍贵。人们对于纯手工雕刻木雕的喜爱,是源于人们审美观念的一种进化,是不受任何拘束,对于传统手工艺的一种追求。简单说,艺术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是一种很有距离感的词汇,艺术是什么?艺术其实就是在我们心中,只有我们的审美提升了,才能够拥有发现美的眼睛。 人们审美得到进化之后,艺术就逐渐从一个抽象的符号,演变成为了一个实体化的形式,无论是非文化物质遗产技艺的传承还是创新,都是与人们的审美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其实,不管是木雕还是陶塑、剪纸、彩灯等等纯手工的民间工艺,对于造型的准确与美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对于纯手工的创意以及灵性的青睐与欣赏,都是审美当中非常特别的一部分,那是人们自身素质提升的一种直接表现。 纯手工雕刻的木雕,是人们古老技艺的一种传承,无论在哪个时期,都应该受到人们的尊敬以及推崇,给予其至高的社会地位。

307 评论

众有情殇

国木雕真正的起始时间我们无法考证,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木雕鱼,是原始社会木雕中的珍品,印证了中国木雕的历史之悠久

310 评论

落跑蚂蚁

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范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正式提出经过了漫长的过程。相对于有形的物质类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容易受到破坏甚至消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鼓励在保护中利用,以利用促进保护。下面我们来看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题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策略研究

【内容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在当今信息化高速发展,互联网无处不在的时代,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经验,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先进做法,从互联网背景、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计划、少年儿童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海外传播四个方面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策略。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互联网;活态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文化的一种存在方式和表现形态,一直与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等融为一体,是一种无形的文化记忆。

近些年来,“非遗”一直是个热词,非遗的保护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

在传统村庄减少、农耕方式替代的时代背景下,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也要与时俱进,创造出具有时代意义的、符合当代人审美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非遗,使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

一、非遗活态传承的意义

非遗的活态传承是指非遗的产生、发展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环境中进行传承与发展,其最终目的是保护非遗。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活态呈现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血脉和情感的主要体现。

非遗不是文物,不是凝固的。非遗历经千百年的文化流变,是动态的、可变化的,在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各时代的传承人群在与历史、自然等环境的互动中不断对非遗进行再创造。

一方面,非遗项目需要在创新和传承相结合的良性互动中,为当代人理解和认同,真正实现活态传承。

另一方面,非遗的活态传承也要杜绝过度商业化的倾向。

例如,在一些旅游景点,“泼水节”“火把节”天天上演,那只是“表演”,而非“过节”;带有恶搞甚至低俗性质的婚庆习俗强拉游客参与,目的就是让游客为名目繁多的消费项目买单,早已失去了展示非遗项目、让游客了解认识非遗的初衷。

这种纯粹为了赚钱、改变非遗性质的所谓创新,实则是对非遗的严重破坏,在非遗的活态传承中是要坚决摒弃的。尊重非遗,保护和传承非遗,核心是保护传承人,尊重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保护传承人群获得收益的权利,在保护和传承中实现非遗的创新性发展。

二、日本非遗活态传承的经验

日本是世界上文化遗产保护走在前列的国家,重视非遗的活态保护,他们的许多做法都值得借鉴和学习。

(一)创新求变的传承之路。

以传统手工技艺为例,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的传统金属工艺、漆艺和陶艺制作时使用天然材料和传统技法,对器物形制、色泽、纹样进行改良创新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和人们审美取向的改变。

1974年日本颁布了《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法》,1992年国会进一步修正该法律,加大了扶持力度。日本的传统手工艺坚持创新求变,因此多年来发展良好。

(二)“人间国宝”的认定和保护。

非遗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是“活”

的动态文化,其声音、形象和技艺存在于从事它们的人身上,传承人是确保非遗“活态性”的核心因素。

日本在非遗的保护中非常重视传承主体,强调对传统文化持有人的保护。

非遗保护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对传承人的认定。日本将那些具有高超技能,能够传承某项文化的“身怀绝技者”,称为“人间国宝”.

日本的这些“人间国宝”对所传承的技艺予以记录、保存并公开。

日本 *** 每年给这些“人间国宝”200万日元补助金,用来培养和传承继承人。因此, *** 监督该笔款项的使用情况,“人间国宝”

每年要向 *** 报告该笔款项的用途。日本对“人间国宝”的认定和扶持有力推动了日本非遗的传承发展,“能乐”、“歌舞伎”、“狂言”这些日本传统的艺术表演由此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三)非遗保护中的儿童意识。

非遗的活态传承不仅是少数核心传承人的保护,还关系着培养传承群体,特别是传承群体中的少年儿童。

日本非常重视对传承群体中少年儿童的培养,为中小学生提供体验传统艺能的机会。

例如“歌舞伎”,2001年开始举办以中学生为对象的“歌舞伎讲习会”,从2002年起,“歌舞伎讲习会”拓展到小学生,并且每年都予以实施。

日本中小学在课程设置上也非常重视日本传统文化的学习,设立了传统工艺品课程,加深中小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培养他们从小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亲近之情。

三、我国非遗活态传承的策略

(一)互联网背景下非遗活态传承。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借助互联网技术,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更加贴近年轻人、更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被当代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接受与选择,拓展其生长空间,以真正实现非遗的价值。

微信推送、淘宝开店、视频课程,是许多非遗项目都在尝试的互联网背景下活态传承的新途径。

以桐乡竹编的传承之路为例,竹编传承人钱利淮和他的团队开创了竹芸工坊,让竹编从小众作坊走向大众传承。

他们根据受众的年龄和基础编写了生动直观的竹编网络课件,开设竹编私房课的网络直播教学,并在“竹芸”微店上推出竹编DIY商品。钱利淮开创的“互联网+竹编”的传承形式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普通大众可以根据需要在网上选购竹编材料,按照网络课程自己在家学习竹编。

浙江桐乡推出了非遗项目专题传习班的微信公众平台,包括剪纸、桃核雕刻、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木雕、麦秆画,最大程度地满足公众对非遗以及传统文化的需求。

非遗项目通过互联网汇聚人气,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人到非遗项目实体店;通过非遗项目实体店的展览、展示,创造一种审美的情感体验,以及对于传统、对于历史的敬畏,形成互联网与实体店的良性互动发展。

社交媒体公众账号、移动终端应用程序这些途径让非遗越来越进入普通公众的视野。

例如,浙江象山的非遗订阅号“象山非遗”,信息发布频率很高,阐释质朴而到位,策划很接地气。

中央美术学院发布的《中国古典家具》APP大受欢迎,这个APP运用游戏的手法,实现明代榫卯家具的完成过程,在带给人们娱乐游戏的同时,使人们了解到中国传统木作的“灵魂”---榫卯的技艺。

这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明代榫卯家具APP,是数字化背景下将现代新技术与非遗中的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的成功典范。

这个明代榫卯家具APP,使用户短时间内能够直观的认知榫卯家具的结构和组合,让非遗真正走进现代生活,实现了非遗的活态传承。此外,通过开发非遗游戏软件来扩大非遗在儿童、青年人中的传播。

例如:南通蓝印花布的游戏软件收录了近千种蓝印布典型图案,该软件还可用在苏绣、云锦等非遗项目中。

(二)实施非遗传承人群的支持和培训计划。

人是非物质文化的载体,传承人是确保非遗活态传承的核心问题。

除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之外,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第29条规定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

目前,文化部已命名了4批共1986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自2008年起,补助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每人每年8000元,2016年起提高为每人每年2万元。

非遗的传承仅靠为数不多的代表性传承人作用甚微,还需要积极培养非遗持有者、从业者等非遗传承人群,通过非遗传承人群来推动非遗的活态传承。2015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

)正式启动,该研培计划是文化部联合教育部专门针对非遗保护发起的。

研培计划有助于提高非遗传承人群的技艺能力,有助于非遗传承人群深入领会传承项目的文化内涵,从而增强非遗活态传承的持久动力。

(三)非遗走进少年儿童。

非遗的活态传承要在少年儿童中扎根。聘请民间艺术家走进课堂为中小学生常年授课,教授传统手工艺课程,为学校里的少年儿童讲好民族文化的每一课。

在符合条件的中小学建立传统文化基地,将非遗烙印在少年儿童心中,鼓励中小学生从小就树立保护传承非遗的意识。

充分利用民俗、节日,让少年儿童在非遗实践环节参与技艺体验,在体验中培养少年儿童对非遗的兴趣爱好。

建立非遗博物馆,展示非遗项目的图文及实物,举办非遗项目展示展演互动活动,点燃少年儿童非遗教育的火种。通过深入认知和参与非遗项目,使少年儿童成为非遗活态传承的后备力量。

(四)非遗的海外传播。

将中国的非遗向世界传播推广,是进行国际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

以非遗项目剪纸为例,剪纸在中国多地广泛存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也有剪纸。

以剪纸为媒介,可以很好地起到文化交流沟通的作用。

在中国剪纸推向世界的过程中,中央美术学院通过剪纸与世界进行沟通交流,十多年间与不同国家进行以剪纸非遗为主题的创作合作,将剪纸作为国际间交流共有的文化背景。

这既推动了中国剪纸走出去在海外的传承,也促进了世界对中国剪纸艺术的认同与接纳。

从营销策略来看,将非遗产品上传到网络平台,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远销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为非遗的传播提供了极为宽广的领域。

【参考文献】

[1]王英杰。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J].理论界,2013(4):67

[2]陈又林。从日本经验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J].神州民俗(学术版),2012(3):10~12

[3]徐继宏,薛帅,郑蕾。“走进非遗第一线”振兴传统工艺浙江行纪实[N].中国文化报,2017-06-08

[4]郑海鸥。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让非遗活起来传下去[N].人民日报,2017-06-08

279 评论

相关问答

  • 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的论文

    ●时下的红色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方兴未艾的红色旅游的兴起,繁花似锦的红色经典的改编,红歌会的火暴场景等,令人目不暇接。 ●从精神需求效应看,“红色文化热

    rachelkong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传统文化论文研究方法

    中华文化中的优秀和腐朽成分,也即通常所谓的对传统文化的扬弃,这个命题很宽泛,看上去可以写很多,但是还是有点求大,切入口小一点可以写得更有深度。并不是说这个大方向

    定州人民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非遗传承人演奏技法研究论文

    题目:从传统走向现代民族激情中华魂让传统节日文化“长入”今日生活态度:“非遗”保护关键在于提高文化自觉现在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多数都要求是“活态”的,既需

    素手宛花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东北木雕研究论文

    有中华5000年的文化做底蕴的各色传统题材,有现在的创意雕刻溶于自然的也有写实的等等,只要能在木头上刻画体现艺术品的主题就行。

    爆米花也是花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研究论文

    中国文论传统及其现代命运 中国古代文论话语体系与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特征密切相关。可以说,作为文学观念之理论化形态的文论话语乃是文人士大夫精神世界的直接体现

    panrongdong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