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00

meiguihualei
首页 > 医学论文 > 宫颈癌与hpv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蛋蛋妹妹

已采纳

中外医学家联合研制出了一项可在两个半小时左右快速筛查宫颈癌的技术。9月22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英国《柳叶刀—肿瘤学》(The Lancet Oncology)杂志,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 这项名为HPV快速筛查法(careHPV)的技术与现在普遍使用的两种宫颈癌检测法相比,能够更加快速而准确地捕捉到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导致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 该研究项目临床试验的负责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乔友林教授说:“临床检测结果显示,这项技术的假阴性率为10%,假阳性率为16%,接近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使用的杂交捕获二代(HC2)技术,比较令人满意。” 在美国比尔/梅林达?盖茨基金会的资助下,流行病学家乔友林和他的研究团队与美国卫生科技推广研究所(PATH)和德国凯杰公司(QIAGEN)合作,历经5年,研究成功了这项筛查技术。 与目前通常使用的巴氏涂片和液基细胞学技术相比,HPV快速检测技术实验设施简单,操作容易。乔友林说:“乡村卫生员经过基本训练,就能很好地掌握这个技术,而且,可以在没有水电的情况下操作。”他率领研究团队在山西襄垣县和武乡县,采用三种方法——HPV快速筛查法(careHPV),醋酸染色后观察(VIA)法,以及杂交捕获二代技术检测(HC2)法对2388名30-54岁妇女进行了对比检测。 结果表明,HPV快速筛查技术,识别宫颈癌与高度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都大大优于醋酸染色后观察法,并与杂交捕获二代技术的检测准确度相差不大。 这项技术在中国应用获得成功,改写了宫颈癌生化检测技术的历史。“它的准确度与杂交捕获二代(HC2)技术相差甚小,但费用却比它少10倍,”乔友林说。 作为一种面向低收入国家和地区的宫颈癌预防的实用方法,HPV快速筛查技术拥有广阔的前景。 HPV病毒几乎在所有子宫颈癌病例中都存在,是引发子宫颈癌的元凶。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子宫颈癌是仅次于乳腺癌的威胁妇女健康的第二杀手。全球每年大约有47万妇女罹患宫颈癌,中国约有10万,其中70%是农村妇女。著名艺人梅艳芳和李媛媛,都不幸死于这一疾病。 自巴氏涂片1941年问世以来,宫颈癌早期病变检出率增加,全球宫颈癌发病率下降了80%。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广泛推行该技术却比较困难。 乔友林说,“首先,它需要建立高标准的细胞学检查系统,以及培养训练有素、能准确阅读巴氏涂片的细胞学技术人员,这两方面所需的费用都相当可观。”另外,巴氏涂片的敏感度并不令人满意,假阴性率约可高达40%。 从理论上讲,液基细胞学加杂交捕获二代的HPV检测技术是最佳检测方法,其假阴性率为2%,假阳率为15%。“唯一的问题是,做一次这样的检测需要花费500多元人民币,即便是对大城市的工薪阶层妇女也太高了。它只适合深圳等高收入城市,”乔友林说。目前,醋酸染色观察法是贫困地区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模式。这个检测只需要10元人民币,但效果不尽如人意。他说,“如果妇科医生不熟练,或没有接受良好的培训,肉眼观察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率可以高达40%和20%。” 尽管国际上研究开发的预防宫颈癌的疫苗已在很多国家和地区获准上市,但是,疫苗只能预防70%左右的宫颈癌,而且对已经感染HPV病毒的妇女不起作用。 因此,HPV病毒的检测对防治宫颈癌仍然至关重要。研究出经济、准确、安全、有效的宫颈癌筛查方法也因此成为学术界和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如果妇女一生中能做一次,作到早诊早治疗,那么,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望下降三分之一,”美国卫生科技推广研究所的约翰·瑟拉斯(John Sellors)博士说。

176 评论

清水绫子

特别厉害,因为在里面的病毒类型已经达到了30多种,所以一旦被感染之后就会出现分泌物增多的情况,关系就是一旦感染了HPV病毒之后,就会导致宫颈癌发生,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

219 评论

一碗小泡饭

宫颈癌是危及女性生命以及生活质量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女性所有肿瘤中居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有报道,全世界每年新出现的宫颈癌病例有53 万,死于宫颈癌的有27。 5 万。我国每年新发生的宫颈癌病例为15万,死亡近10万,严重危害着妇女的健康与生命安全。揭秘宫颈癌高发的因素宫颈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性生活过早、性生活过频、性伴侣过多、多产密产、伴侣包皮过长、激素分泌紊乱或代谢异常、病毒感染、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及一些性传播疾病等有关,其中HPV 感染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的致病因素,尤其是高危型HPV,如HPV-16、18型,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HPV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一类特异感染人的皮肤和黏膜上皮的病毒,它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阴道、子宫颈、肛管的上皮和黏膜是HPV病毒侵袭的好发部位,有报道,在自然人群中,HPV感染率从低于1%到高达50%,在性活跃人群中20%多的人有HPV感染史。90%的HPV感染是一过性的,不需要特殊处理,半年或一年能自身清除,只有10%左右是持续感染的,持续感染人群中也只有少部分会发展呈癌前病变和癌。HPV病毒感染虽然非常常见,但却并非所有的感染都会进展为恶性肿瘤。从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到最后进展为恶性肿瘤是长期、渐变的过程,大概有10年的时间。在宫颈癌之前,会经历一系列的前期病变,我们称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按照程度的不同可为CINⅠ、CINⅡ和CINⅢ。经过治疗的CIN会有两种不同的结局,一是病变自然消退,很少发展为浸润癌;二是病变依旧具有癌变潜能,可能发展为浸润癌。所以,如果能及早发现癌前病变并采取合理的治疗手段,打断这个发展链,就能有效地阻断从癌前病变到宫颈癌的发展过程,从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因此,对宫颈癌早期的筛查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但是却由于很多女性缺乏对宫颈癌的认识,特别是一些卫生条件较差的偏僻乡村,妇女思想保守,自己有病了也不好意思去治疗,还有一些人不理解宫颈癌筛查的意义,不能做到在癌症早期、癌前病变期就主动到医院去筛查,因此很难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宫颈癌四大认识误区宫颈癌其实并不可怕,它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误区一:感染HPV=宫颈癌感染HPV后是否会进展为宫颈癌,还与HPV的类型有关。误区二:宫颈糜烂会变成癌许多女性都存在这样的误解,以为宫颈糜烂会引起宫颈癌

120 评论

我是丽香

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最初在19世纪70年代提出,此后许多流行病学和分子学研究均毫无疑问的证实了HPV与宫颈癌的病因学联系。Bosch和Manos等通过收集来自22个国家的宫颈癌活检标本作PCR检测,发现的肿瘤中都可以检测到HPV DNA,而且各国间无显著差异。这是迄今为止所报道人类肿瘤致病因素中的最高检出百分数,同时表明HPV感染与宫颈癌的相关具有普遍意义。病例-对照研究是检验病因假说的一种分析流行病学方法。不论是在拉丁美洲采用准确性较低的检测技术(FISH)进行的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还是采用较高灵敏度检测技术(PCR,HC-II)的研究,所有的结果均显示HPV感染与宫颈癌有明显的相关性(OR=),尤其是HPV16型和18型。Muňoz等在哥伦比亚和西班牙(宫颈癌发病率前者比后者高8倍)进行的人群基础上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包括436例组织学确诊的病例和随机抽取的387例来自病例所在人群的对照,同时采用了三种HPV DNA检测技术(ViraPap、SH 和PCR)。这一研究避免了人群和地区的选择性偏移,同时又考虑到检测技术间的差异,在调整了一些混杂因素后三种检测方法都得出相同的结论:在两个国家中HPV16,18,31,33和35型与宫颈癌均呈强相关性,提示HPV与宫颈癌具有病因关系。队列研究是用来验证疾病病因假说另一种重要的分析流行病学方法,它能够直接体现HPV感染与宫颈癌发生的时序性,更有力地验证病因假说。Campion对100例轻度宫颈上皮内病变(CIN I)随访了两年多,56%的HPV16,18阳性者进展为重度宫颈上皮内病变(CIN III),而HPV6阳性的对象仅20%发生进展。Murthy等用原位杂交方法的研究显示,63例宫颈不典型增生发展为原位癌,对组织标本检测HPV16/18,阳性率为,而44例非进展性不典型增生其阳性率为,相对危险度为(95%CI:),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此外,在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也获得了人乳头状瘤病毒致癌的有力证据。1995年WHO和IARC已将HPV确定为是宫颈癌的病因。 HPV感染生殖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潜伏在细胞内若干年,一旦机体免疫力降低,潜伏的病毒可恢复活动。HPV感染过程通常分为潜伏感染期、亚临床感染期、临床症状期和HPV相关的肿瘤期。宫颈癌也有一系列的前驱病变,即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在病理上称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通常又根据严重程度分成三级:宫颈上皮内轻度瘤变(CIN I)、宫颈上皮内中度瘤变(CIN II)和宫颈上皮内高度瘤变(CIN III),这些癌前病变均有可能发展为宫颈浸润癌。在某些自然的或实验条件下,HPV病毒诱发的乳头状瘤虽具有转化为鳞状上皮细胞癌的倾向,然而并不是所有的HPV感染者和CIN都会进展为癌。对于大多数乳头状瘤,这种转化还需要其它辅助因子的存在,例如吸烟、化学物质、宿主因素(例如HIV感染)和环境协同因素等,均对疣、乳头状瘤转为恶性肿瘤有致突变及启动作用。有学者提出了HPV与HSV协同作用诱发宫颈亚性转化的假说:特异性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正常细胞导致乳头状瘤细胞增生,在HSV感染的启动下,引起宫颈表皮内恶性转化的发生,最后导致浸润癌。这一假说还需进一步验证。

239 评论

熊熊去哪儿

是相当厉害的,有可能会导致他人失去生命。宫颈癌有可能是HPV病毒引起的,或者是因为HPV感染导致的癌症,两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关系,HPV病毒不仅会引发宫颈癌,还会导致各种子宫疾病。

175 评论

相关问答

  • 宫颈癌与hpv关系论文

    HPV病毒与宫颈癌两者之间有密切联系。宫颈癌是女性妇科常见的恶性疾病,HPV病毒是发生宫颈癌主要的危险因素。

    yolanda甯 11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宫颈癌与hpv论文

    中外医学家联合研制出了一项可在两个半小时左右快速筛查宫颈癌的技术。9月22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英国《柳叶刀—肿瘤学》(The Lancet Oncology)杂志,

    meiguihualei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hpv与宫颈癌的研究英文论文

    HPV病毒其中含有的病毒类型就高达30多种, HPV病毒感染临床表现为阴道分泌物血性并且有异味。 HP V病毒检测也成为妇科防癌检测中的一种,它也是导致宫颈癌发

    catmouse1972 9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tct和hpv与宫颈癌论文

    HPV检查和TCT检查都属于宫颈癌筛查,hpv检查就是取阴道宫颈的分泌物检查,如果hpv有问题,要进一步检查tct,两者采集标本的方法都一样。 hpv检查和t

    呲呲呲呲呲呲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hpv与宫颈癌的预防论文

    主要就是因为HPV疫苗可以将体内的一些病毒杀死,而且也能够更好的预防,对身体有着极大的好处。

    默默茶叶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