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47

细毛1015
首页 > 医学论文 > 稻曲病保存方法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豆他妈妈

已采纳

稻粒黑粉病或是稻曲病,可以用己唑醇或是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等药剂防治。不过最好是预防,得病之后多少会对产量有影响的

165 评论

乐乐媚娘

不知是长在稻穗上还是稻茎上,在稻穗上,就是稻曲病:稻曲病,别名青粉病、伪黑穗病,因其多发生在收成好的年份,故又称丰收果,属真菌病害。此病在我国各大稻区均有发生,通常在晚稻上发生,尤以糯稻为多。随着一些矮秆紧凑型水稻品种的推广以及施肥水平的提高,此病发生愈来愈突出。病穗空瘪粒显著增加,发病后一般可减产5%~10%。此病对产量损失是次要的,严重的是病原菌有毒,孢子污染稻谷,降低稻米品质。此外,用混有稻曲病粒的稻谷饲养家禽,可引起家禽慢性中毒,造成内脏病变,直至死亡。症状识别 稻曲病主要在水稻抽穗扬花期发生,危害穗上部分谷粒,少则每穗1~2粒,严重的可达20~30粒。病菌侵入谷粒后,在颖壳内形成菌丝块,并逐渐膨大,导致病粒的内部组织被破坏,先从内、外颖壳缝隙处露出淡黄带青色的小型块状突起物(即为病菌的孢子座),其后包裹整个颖壳,形状比正常谷粒大3~4倍,色泽转变为墨绿色或橄榄色,表面呈平滑的粒状,最后孢子座表面龟裂,散出墨绿色粉状物(即为病菌的厚垣孢子),有毒。孢子座表面可产生黑色、扁平、硬质的菌核。观察病粒的剖面,中心为菌丝组织密集构成的白色肉质块,其外围因产生厚垣孢子的菌丝成熟度不同,可分为三层:外层最早成熟,呈墨绿色或橄榄色,第二层为橙黄色,第三层呈淡黄色。 发生规律 此病由半知菌亚门绿核菌[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Tak.]侵染所致。主要以菌核在土壤越冬,翌年7~8月间萌发形成孢子座,孢子座上产生多个子囊壳,其内产生大量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也可以厚垣孢子附在种子上越冬,条件时宜时萌发形成分生孢子。孢子借助气流传播散落,在水稻破口期侵害花器和幼器,造成谷粒发病。据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病菌侵染始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之后和花粉母细胞充实期,而花粉母细胞充实期前后这段时间是侵染的重要时期。 影响病害侵染流行的主要因素有:①气候。病菌在24~32℃时发育良好,最适温度为26~28℃,34℃以上则不能生长。在水稻抽穗扬花期若遇多雨、适温、日照少,特别是连续阴雨天气,有利于发病。沿海和丘陵山区雾大、露重,发病往往较重。②水稻类型及品种。一般粳、糯稻和籼粳亚种杂交后代发病较重,而籼稻发病较轻。同一水稻类型不同品种间抗病力有明显差异,一般大穗型、密重穗型品种及晚熟品种发病重。中、晚稻一般抽穗早的发病轻,抽穗迟的发病重。杂交稻及杂交制种田感病发生重,主要是杂交稻在开花期颖壳开放的时间长,内颖与外颖之间关闭不紧密,使杂交稻比常规稻有更多的机会接受稻曲病病菌的侵染。③栽培管理。偏施氮肥、穗肥施用过晚造成贪青晚熟发病重。淹水、串灌、漫灌是导致稻曲病流行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和抓住水稻关键生育时期施药是防治稻曲病的有效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据江苏省农科院研究,常规中籼稻发病轻,表现较好的抗病性,而杂交中籼稻发病普遍较重,表现较高的感病性;在粳稻品种中,中熟中粳与迟熟中粳与单季晚稻粳,发病相对较轻,而杂交中粳和杂交晚粳的品种间抗性差异较大。宁波地区以密穗型的秀水110为高感,粳杂次之,甬粳18较抗病。 (2)种子消毒。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可采用以下药剂处理。① 每100千克种子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300~400克拌种;②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48小时,浸后捞出催芽、播种; ③ 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4小时,浸后捞出催芽、播种。 (3)药剂预防。大田防治水稻稻曲病的关键时期是水稻孕穗后期(破口期3~5天)。易感品种在抽穗期遇下雨天气时,则在水稻破口中期(水稻破口50%左右)再施药1次。齐穗期防治效果较差。适用药剂以有机锡类杀菌剂(如丰登稻曲净、瘟曲克星)效果最好,其次为三苯基醋酸锡、井冈霉素也有一定防效,三唑酮防效最差。 在茎叶上,就是稻黑色菌核秆腐病:症状:水稻菌核秆腐病主要是稻小球菌核病和小黑菌核病。两病单独或混合发生,又称小粒菌核病或秆腐病,它们和稻褐色菌核病、稻球状菌核病、稻灰色菌核病等,总称为水稻菌核病或秆腐病。我国各稻区均有发生,但各地优势菌不同,长江流域以南主要是小球菌核病和小黑菌核病。 小球菌核病和小黑菌核病症状相似,侵害稻株下部叶鞘和茎秆,初在近水面叶鞘生上褐色小斑,后扩展为黑色纵向坏死线及黑色大斑,上生稀薄浅灰色霉层,病鞘内常有菌丝块。小黑菌核病不形成菌丝块,黑线也较浅。病斑继续扩展使茎基成段变黑软腐,病部呈灰白色或红褐色而腐配。剥检茎秆,腔内充满灰白色菌丝和黑褐色小菌核。侵染穗颈,引起穗枯。 褐色菌核病 在叶鞘变黄枯死,不形成明显病斑,孕穗时发病致幼穗不能抽出。后期在叶鞘组织内形成球形黑色小菌核。 灰色菌核病 叶鞘受害形成淡红褐色小斑在剑叶鞘上形成长斑,一般不致水稻倒伏,后期在病斑表面和内部形成灰褐色小粒状菌核。 病虫来源:小黑菌核病菌Helminthosporiu sigmoideum var. irregulare Crall. et Tull. (Nakateae irregulare Hara)称稻卷芒双曲孢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是小球菌核病菌的变种,有性态尚未发现。小球菌核病菌 Cav.= (Cavara) Hara,有性态Magnaporthe salvinii Catt. Krause et Webster。称稻小球腔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我国尚未发现。 传播途径:发病较重的主要是小球菌核病和小黑菌核病,主要以菌核在稻桩和稻草或散落于土壤中越冬,可存活多年。当整地灌水时菌核浮于水在,粘附于秧田或叶鞘基部,遇适宜条件(17℃)菌核萌发后产生菌丝侵入叶鞘,后在茎秆及叶鞘内形成菌核。有时病斑表面生浅灰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通过气流或昆虫传播,也可引起再侵染。但主要以病健株接触短距离再侵染为主。菌核数量是次年发病的主要因素。 病菌发育温限11-35℃,适温为25-30℃。雨日多,日照少利于菌核病发生。深灌、排水不好田块发病重,中期烤田过度或后期脱水早或过旱发病重。施氮过多、过迟,水稻贪青病重。单季晚稻较早稻病重。高秆较矮秆抗病,抗病性糯稻大于籼稻大于粳稻。抽穗后易发病,虫害重伤口多发病重。 综合防治: (1)种植抗病品种 因地制宜地选用早广2号、汕优4号、IR24、粳稻184、闽晚6号、倒科春、冀粳14号、丹红、桂潮2号、广二104、双菲、珍汕97、珍龙13、红梅早、农虎6号、农红73、生陆矮8号、粳稻秀水系统、糯稻祥湖系统、早稻加籼系统等。(2)减少菌源。病稻草要高温沤制,收割时要齐泥割稻。有条件的实行水旱轮作。插秧前打涝菌核。(3)加强水肥管理,浅水勤灌,适时晒田,后期灌跑马水,防止断水过早。多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特别是钾肥,忌偏施氮肥。(4)药剂防治。在水稻拔节期和孕穗期喷洒40%克瘟散(敌瘟灵)或40%富士一号乳油1000倍液、5%井冈霉素水剂1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速克灵(腐霉剂)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乙烯菌核利(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异菌脲(扑海因)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

185 评论

melodyhanhan

水稻病虫害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从水稻栽培的全过程和农业生态系的总体观点出发,以预防为主,根据病虫害与水稻、有益生物和环境各种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因地制宜,合理应用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防治措施,进行综合防治,经济有效地把病虫害控制在允许值之下,同时把整个农业生态系统内有害副作用减小到最低限度,确保生产出绿色环保无污染的稻米。 一、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1、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寻求丰产栽培与控制病虫害发生技术的一致性。在水稻病害虫综合治理系统中,提倡选用抗虫品种,搞好控害丰产栽培,推行科学的水肥管理等农业措施,把病虫害防治技术和丰产技术协调统一起来。 2、保护利用自然天敌。选用高效、低毒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大量杀伤自然天敌的农药。 3、适时合理用药,搞好化学防治 (1)秧田期:以防治立枯病为主,在初见秧苗枯黄倒伏,茎杆软腐长出白色或粉红霉状物时,立即排干田水,用清水洗田2-3次,然后用氯氰尿酸1000倍液或50%敌克松1000倍液喷雾。旱育秧、抛秧应从一叶一心开始用77%可杀得500倍液喷雾,隔5-7天一次,预防2-4次。立枯病发生后,亩用50%敌克松75克加77%可杀得75克兑水90-100斤喷雾。 (2)本田前中期:分一叶期以二化螟为重点,当枯鞘率达5—7%或枯心初见时月上、中旬1,亩用5%杀虫双大粒剂1公斤撤施或雷螟30--40克或杀丹苏40克兑水喷雾,稻瘟病叶瘟发生后,须立即亩用丰登20克防治。并预防周围田块,防治负泥虫、稻杆潜蝇、稻蓟马,可选用杀丹苏40克或福禄100-150克或雷螟40-50克兑水喷雾。圆杆拔节期以叶瘟、雷火虫、纹枯病、粘虫为重点,加强田间检查,做到叶瘟防治见病用药,及时控制其蔓延,当雷火虫被害株率达10%以上,粘虫百丛虫量达到100头以上,纹枯病病丛率达到20%1)2&,均应用药防治。防治药剂如下:粘虫可亩用福禄100-150克或杀丹苏40克兑水90斤喷雾;纹枯病亩用纹枯净30克兑水90斤喷于稻株中下部;雷火虫亩用福禄100-150克兑水90斤于傍晚喷雾,稻田周围作物或杂草应同时喷雾。 二、水稻病虫害防治具体措施 1、病害防治 (1)稻曲病:稻曲病只在穗部发病,一般在水稻开发至乳熟期发病,稻曲病病菌可侵染水稻的花和幼颖。农业防治:选用较抗病品种,适当疏植,抛秧栽培一定要注意疏抛,培育强壮的有效穗;合理施肥,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药剂防治:在水稻破口前7天左右亩用20%瘟曲灵50克喷雾,若水稻抽穗期遇长期阴雨天,则在始穗期再用药1次,就可以有效地控制稻曲病的发生。 (2)立枯病:其症状表现是秧苗黄、瘦、弱,幼芽幼根变褐、扭曲、腐烂,2-3叶期病苗根暗白色有黄褐色坏死,茎基变褐,软化腐烂,心叶萎垂卷缩,全株黄褐枯死。农业防治:选择背风向阳,土壤通透性好,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育秧地;碱性土壤注意用硫磺或壮秧剂调酸,不用尿素做底肥;播种密度要适度,不要过分密,也不要过分稀药剂防治:在秧苗一叶一针期喷施立枯灵、广枯灵、禾枯灵、3%育苗灵或40%苗病清等防治。 (3)恶苗病:症状病苗颜色变淡黄色,生长细长,一般高出健苗1/3左右。叶鞘生长窄长,根系发育不良,根毛减少。分蘖降低。农业防治: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选好育秧地,注意秧田肥水管理;用25%施保克乳油每支(2m1装)兑水5kg浸种4kg,浸泡48小时,然后取出用清水催芽。防病效果95%以上。药剂防治:苗期发病,每亩用抗枯宁3支加施保克2支,加水30--40kg均匀喷雾,防效在90%以上。也可用恶霉灵防治。 2、虫害防治 f1)二化螟、三化螟:以幼虫为害水稻为主。初孵幼虫群集叶鞘内为害,造成枯穗,破口抽穗期造成“白穗”,成熟期造成伤株。农业防治:晚稻收割后进行冬耕冬种,不留板田过冬,并在开春化蛹盛期即一般在3月中旬前,适当提早灌水,浸死幼虫和卵。药剂防治:可选用威克达乳油4000倍、除毒乳油1500倍、博打乳油1500倍、定康可溶性粒剂5000倍威远高甲维盐微乳剂6000倍、杀蛾妙微乳剂3000倍、抗蛾斯微乳剂3000倍、威远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倍均匀喷雾。 (2)稻纵卷叶螟:幼虫吐丝将叶片卷成管形虫苞,在苞内啃食叶肉留下表皮成白色条斑,严重时全田枯白,影响稻株生长,结实不饱满。农业防治:药剂防治:可用威克达乳油4000倍、威远高甲维盐微乳剂6000倍、精品威克达乳油5000倍、抗蛾斯微乳剂3000倍、定康可溶性粒剂5000倍、博打乳油1500倍、除毒乳油1500倍禾安乳油1000倍均匀喷雾。 (3)稻飞虱: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稻株下部取食为害。用刺吸式口器刺进稻株组织,吸食养分;被害稻茎,初期在表面呈现许多不规则的长条形棕褐色斑点,严重时稻茎下部变成黑褐色,以致倒伏、枯死。农业防治:做到科学用水,浅水勤灌,适时露晒田,合理施肥,避免禾苗徒长贪青,抑制稻飞虱的生长繁殖;保护和利用天敌。化学防治:药剂选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30-50g/亩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每亩10~20g兑水50kg喷雾。 (作者单位:150038黑龙江省香坊农场种子公司)

165 评论

壮儿象象

一、为害症状 稻曲病是水稻后期主要病害之一,病菌主要在抽穗扬花期侵入,为害谷粒,初见颖谷合缝处,露出淡黄绿色块状物,逐渐膨大,最后包裹全颖壳,形状比健谷粒大3—4倍,为墨绿色,表面平滑,后开裂,散出墨绿色粉末。二、传播及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杂草里、病粒上越冬,次年。产生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借气流和水流传播,侵害花器和幼颖。水稻抽穗期,如遇适温、多雨天气,则易发生此病。施肥过多、生长嫩绿、晒田过迟的水稻易发此病。水稻品种不同,感染和发病程度也不同,一般杂交稻发病重于常规稻,两系杂交稻水稻发病重于三系杂交水稻,中稻和晚稻发病重于早稻,粳稻发病重于籼稻。 三、防治方法1.产品名称:稻瘟康2.用药时机:稻曲病以预防为主,最佳时机一是全田1/3以上茎秆最后一片叶子全部抽出,即俗称“大打包”时用药(约距出穗时间5—7天左右),此时正是病菌的初侵染高峰期;二是破口始穗期,一般提前3-5天用药。3.用药方案预防方案:在稻曲病常发期,将稻瘟康按500倍液稀释,进行喷雾,重点喷药的部位是植株的上部。防治方案:将稻瘟康按300倍液稀释,并添加适量渗透剂如有机硅等,进行喷雾,重点喷药的部位是植株的上部,3天用药2次。

158 评论

相关问答

  • 医学论文保存期限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公布即解密。 商业秘密的保密期限:法律上对商业秘密的保密期限没有限制,只要商业秘

    z小九z5858564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医学论文数据保存多久

    职称论文的有效期一般是取决于评职称的年限,但是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对于年限有不同的规定,大家可以向自己所在的单位了解清楚,也可以去当地的人事局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医学

    美味童鞋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稻曲病调查方法论文

    水稻是册亨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其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5,而水稻产量将近占粮食总产的1/2。发展水稻产业,对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对册享县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

    普陀小吃货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水稻稻曲病论文

    水稻种植防病稻瘟增产分析农科论文 一、试验的设计 水稻在本田的生育过程,分为营养生长期(包括返青、分粟)及生殖生长期,或简称“长苗期”及“长穗期”。一般把“幼穗

    xiaoyimoon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稻曲病研究论文

    ○几个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病性 2007~2008年在湖南的攸县、怀化市、桃江县和湘阴县采用自然诱发以及自然诱发与人工辅助接种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18个水稻品种对

    Mary瑶瑶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