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的原罪
水稻破口期前7天左右为稻曲病防治的最佳时期。用药过早或过迟防效均下降,水稻破口期再进行防治基本没有药效。对于稻曲病,可亩用43%戊唑醇悬浮剂10-15毫升,兑水40-50千克喷雾防治;或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100-150毫升,兑水50-75千克喷雾防治。还可以用烯唑醇、井冈霉素等复配进行防治。
一、稻曲病防治的最佳时期
1、水稻孕穗期至破口期是稻曲病侵染高峰期,在水稻破口之前7天防治效果最好。用药过早或过迟防效均下降,至水稻破口期施药防效为零,没有防效。
2、可以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100-150毫升,兑水50-75千克喷雾防治稻曲病;可以亩用43%戊唑醇悬浮剂10-15毫升,兑水40-50千克喷雾防治稻曲病;可以亩用5%己唑醇悬浮剂40-60毫升,兑水40-50千克喷雾防治稻曲病。
3、可用烯唑醇、井冈霉素;烯唑醇、三环唑;井冈霉素、戊唑醇;井冈霉素、枯草芽孢杆菌;井冈霉素、三唑酮等复配方法来防治水稻稻曲病。
二、稻曲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稻曲病又称伪黑穗病、绿黑穗病,是由稻绿核菌引起的、发生在水稻上的一种病害,仅在穗部发生,危害稻穗上的部分谷粒。
2、稻曲病的发生与品种、施肥及气候条件等关系密切。淹水、串灌、漫灌是导致稻曲病传播的重要原因。
3、穗大粒多、密穗形的品种,晚播晚裁、晚熟的品种发病重。
4、水稻孕穗、抽穗期遇3-5天连续阴雨,雨量多,日照时数少,相对湿度大,昼夜温差小,发病程度重。
5、氮肥使用过多,导致水稻出穗后生长过于繁茂嫩绿,稻株抗病力减弱时发病严重。
简述分子寄生虫学今后的研究方向如下: 1.综合影响与综合致病。从某一种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及其致病能力与致病机制,研究多种病原对宿主的综合影响与综合致病。 2
水稻是册亨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其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5,而水稻产量将近占粮食总产的1/2。发展水稻产业,对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对册享县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
水稻种植防病稻瘟增产分析农科论文 一、试验的设计 水稻在本田的生育过程,分为营养生长期(包括返青、分粟)及生殖生长期,或简称“长苗期”及“长穗期”。一般把“幼穗
○几个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病性 2007~2008年在湖南的攸县、怀化市、桃江县和湘阴县采用自然诱发以及自然诱发与人工辅助接种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18个水稻品种对
发表主要论文:1. Ultrastructure of Transcellular Channel of the Outer Epidermis of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