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雨飘零
团山与杲山之间有一个大湖——团山湖。它纵横六七里,湖草丛生。人们形容这里土地肥沃,说是有五尺深的肥料。湖的周围去年围起了一道新的大堤。
那弯弯曲曲的大曲河,再不能穿过湖中间了,只能顺着新堤往下游流。一个新的国营农场在荒洲上建起来了。还有“铁牛”在荒地上奔驰着。这里有300多勤劳勇敢的农场工人在歌唱今天的幸福,歌唱劳动的愉快,歌唱美好的将来。
3月10日,是我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这天,我第一次学会了开拖拉机,心情是何等激动啊!
我7岁时父母双亡,变成了一个可怜的孤儿。那时,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我只得给地主放牛,吃不饱,穿不暖,经常挨打挨骂,过着牛马一样的生活。
自从来了人民的救星——共产党,把我从火坑中拯救出来,送我上学,给我吃的穿的,把我培养成为一个有一定知识、觉悟的青年;使我于1956年投入革命的怀抱(在县委会当公务员),并在1957年2月加入了自己光荣的组织——青年团。
今年1月底,团县委号召建立望城第一青少年拖拉机站,接着又看见农学院的拖拉机来支援团山湖犁田,我多么想当一名拖拉机手!我就把节约下来准备做被子的20元钱,全部捐献了,只想拖拉机站马上建成就好。
这次,党批准我到农场,我真是高兴极了。2月26日,我光荣地走上了劳动战线——到了团山湖农场,学习驾驶拖拉机。
当我第一次爬上拖拉机驾驶台学习的时候,我真高兴地要跳起来。我坐在驾驶员的身边,专心地看他怎样操作,怎样转弯,怎样发动汽油机。
老陈一面驾驶,还一面告诉我操作方法和各部分名称,我一点一滴都记在脑子里,并写在日记上。这几天,我总是睡不着觉,起来又去学习,只想早一日学会,早日为祖国出一点力量。
学习了一个星期,懂得了一些操作方法和基本知识,老陈就让我试验驾驶。他真的让出座位,站在一旁指点我。我一坐上驾驶台,心跳得很,生怕开不动,别人会讥笑;又怕没有力,转不动方向盘;还怕刹不住车,就更糟。
我的心情既紧张,又快活,手脚都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老陈对我说:“不要怕,要放勇敢些!”这时,我才把油门加大,把离合器向上一推,拖拉机嘎嘎地开动了。
可是,拖拉机总不听我的指挥,走弯路。开了一会儿,我不怕了,心也跳得不那么厉害了,手脚也慢慢地不发抖了。这时,拖拉机也听我使唤了。
在这个时候,我的心情又是多么喜悦呀!我回头望望,看到那可爱的肥沃土地,很快地被犁翻了,仿佛看见了一大片绿油油的可爱的庄稼。
今天,真有很大的收获,过得真有意义。下班以后,我脑子里一个转又一个转地想着。吃饭的时候,还好像坐在拖拉机上似的,不停地摇晃着;拿起筷子,像握住拖拉机的操纵杆一样,随手拽动。
两只脚像踏在“刹车”和“油门”上,自然地踏动着。我在想,今天这样幸福,不是党的培养,又是哪里来的呢?
我一定要以实际行动,来报答党对我的亲切关怀和照顾。一定努力钻研,勤学苦练,克服一切困难,忘我地工作,争取做望城县的第一个优秀的拖拉机手。
(原载于1958年3月16日的《望城报》,第一段按雷锋的原稿增补。——出版社注),选自《雷锋全集》。
扩展资料
人物轶事
人民勤务员
从一九六一年开始,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他出差的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也就多了。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有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车站换车,出检票口的时候,他发现一群人围着一个背着小孩儿的中年妇女。
原来这名妇女从辽宁去吉林看丈夫,一不小心把车票和钱都丢了 ,雷锋连忙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眼含热泪地问:“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住哪的?是哪个单位的?”雷锋回答道:“我叫解放军,家就住在中国。”
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干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雷锋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牵着一个小女孩,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
雷锋想都没想,脱下身上的雨衣就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她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直发抖,就把自己的贴身衬衣脱下来给她穿上。
雷锋估计她们早饭没吃,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便把她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雷锋说 :“不要感谢我,应该感谢党和毛主席啊!”
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光荣应该归于党,归于热情帮助我的同志,至于我个人做的工作,那是太少了,我这么一点点贡献,比起对我的要求和期望还是非常不够的。”
帮助老人
一次,雷锋从安东(今丹东)回来,要在沈阳转车。他背起背包过地下通道时,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拄着棍,背了个大包袱,很吃力地一步步地迈着,雷锋走上前问道:“大娘,您到哪去?”
老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说 “俺从关内来,到抚顺去看儿子!”雷锋一听跟自己同路,立刻把大包袱接过来,用手扶着老人说:“走,大娘我送您到抚顺。”老人感动极了,一口一个好孩子地夸他。
进了车厢,他给大娘找了座位,自己就站在旁边,掏出刚买来的面包,塞了一个在大娘手里,老大娘往外推着说:“孩子,俺不饿,你吃吧!”“别客气,大娘,吃吧!先垫垫肚子。”
“孩子”这个亲切的称呼,给了雷锋很大的感触,他觉得就像母亲叫着自己小名似的那样亲切。他在老人身边,和老人唠开了家常。
老人说,她儿子是工人,出来好几年了。她是第一次来,还不知道住在什么地方哩 说着,掏出一封信,雷锋接过一看,上面的地址他也不知道。老大娘急切地问雷锋:“孩子,你知道这地方吗?”
雷锋虽然不知道地址,但雷锋知道老人找儿子的急切心情,就说:“大娘,您放心,我一定帮助你找到他。”雷锋说到做到,到了抚顺,背起老人的包袱,搀扶着老大娘用地图找了两个多小时,才找到老人的儿子。
母子一见面,老大娘就对儿子说:“多亏了这位解放军,要不然,还找不到你呢!”母子一再感谢雷锋。雷锋却说:“谢什么啊,这是我应该做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雷锋
参考资料:大众日报-我学会开拖拉机了
茉莉芬芳2008
不管是养育型父亲、学习型父亲、传统型父亲还是现代型父亲,去掉这若干定语,“父亲”永远是个刚柔并济的词汇,他在平淡中给我们最永恒的安全感。
难忘很久以前看过的一个很美的画面:是“母亲”辛苦地找来小虫、草籽、露水,喂给嗷嗷待哺的小鸟,是“父亲”奋力把这温暖的巢穴筑在向阳的坡上。
还记得早年课本上朱自清的《背影》描述出那份深沉的父爱,这一份父爱犹如月光平凡而美好、无声而温馨。
不同的人,对父爱的感受和体会自然不同。
父亲节来临之际,大众日报客户端联合大众日报丰收副刊推出“我与父亲”主题征文,聊聊你和父亲的故事,文体不限,内容可以是回忆往事,也可以是你的节日创意,还可以是你节日当天的亲身经历。
投稿邮箱:
老爸是个优等生
万弟娟
我给老爸买了一部4G智能手机。谁看到谁说浪费,就连老爸本人刚开始也给我泼冷水。我说:“不是刚刚教会你用了吗?”他老人家理直气壮地说:“我刚刚忘的。”
作为一个老师,我不理会这些言论,我将自己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教授老爸使用智能手机中。就像是刚接触电脑的小学生,教会他们开机关机外加鼠标的使用,他们自己就能找到网络 游戏 ,自己就能玩的不亦乐乎。
我将智能手机扔给了老爸,他没多久就通过手机的浏览器看上视频和文章了。这可不得了了,自此他手机流量消耗迅速。老爸是一个很有事业心的老头,种点开荒地养个鸡鸭鹅,生活过得充实着呢,但是百忙之中,他也要抽时间上网去嗨。
一些微信助力的活动,我也会给老爸的微信发一份,我的本意是我有时间拿到老爸的手机,我来给助力。结果,老爸无师自通,看见我发过去,他就给点了。那上面明晃晃的红包金额,刺激的老爸只想发财,他不管三七二十一,给他微信里所有的 社会 关系通通都转发过去。
老爸的微信 社会 关系简单,都是直系血亲,老爸这位老泰山一转发消息,我的那些哥呀姐呀肯定要看的,但不是所有的哥和姐都和我一样,热衷于参加薅羊毛活动,我自己玩的时候就避开他们,老爸不懂,他甚至都搞不清微信号都是谁的,他就给发过去了。别说还真让他给轰开了几家。
我刚开始没注意到这个,结果老爸把消息发到家人群里了,群里我有个姐就在那问了:“这是啥呀?”我才发现老爸在乱扔炸弹,我赶紧向亲朋好友说明情况,得知是老爸亲力所为,大家都感到震惊,一位表姐夫还发表了一通感言,总之就是我老爸了不得啦!为了不给他人造成困扰,我让他别发了,结果发微信消息过去,他不看,也可能是不会看。因为他玩手机,就是间歇性的一阵儿一阵儿的,上一秒还知道咋回事,下一秒就不知道干啥了。打电话过去,勒令他不许玩了,他才停下来。等到我回去拿起他的手机一看,好家伙,同一条信息,他能发好多遍。我哥是个认真的人,每一条消息他都点开来看。老爸发一条消息过去,他回一句:“我点了呀”,委屈之情溢于言表。全家人都被他折腾得人仰马翻,但他老人家真是玩得高兴,还美滋滋地跟我妈说,他赚了好多好多钱呢。
我是真没想到他这么有潜质啊!本来没想教他这些的,也得深入教学了。让他明白红包上的金额不等同于到手的金额,消息发一遍也就够了。为了不打扰他人,以后他觉得有啥值得发的消息,只转发给我就行,然后再由我转发给别人。就这样,我成了老爸的小秘书。
他的手机上本身就有淘宝、天猫、京东这些电商APP,我就用他的手机号注册了账号,然后购物买东西。我家这地方快递从不送货,都得亲自上快递点去取。赶上618双11这样的电商大活动,东西买多了,取快递真是个苦力活。
我家的快递原本都是我取的。当我上了一天的班,筋疲力尽地去一家家的快递点取快递,结果每一家快递都告诉我被你爸取走了。我就像是三伏天吃冰棍,通体舒泰。回家后我问老爸:“你咋知道来快递了呢?”老爸说:“快递点给我打电话了呀。”快递点也知道我们的关系,他去了,他的号,我的号,所有的快递都给他一并拿走。就这样,老爸成了我家的快递小哥。他取快递频率也是高了些。快递点的人就纳闷的问我:“你爸会网购啊,是他自己拍的吗?”人家心里肯定嘀咕,这70多岁的老爷子,真是能耐啊。我老爸还真有可能会网购,但是我没告诉他支付密码,我怕他又给我捅娄子。
我除了教老爸这个学生,一家子我都教了。经过比较,我觉得我最好的学生还是我老爸。他有敬业心,我发过去的消息,他总是第一时间助力,这一点哥姐因为要上班,做不到。
老爸的心是纯净的。他不管手机是干什么用的,在他眼里手机就是个玩具,让他玩出了人生高潮的玩具。他常常自顾自地对着手机屏幕发笑,这都成了我家一景了。
小小的I
团山与杲山之间有一个大湖——团山湖。它纵横六七里,湖草丛生。人们形容这里土地肥沃,说是有五尺深的肥料。湖的周围去年围起了一道新的大堤。那弯弯曲曲的大曲河,再不能穿过湖中间了,只能顺着新堤往下游流。一个新的国营农场在荒洲上建起来了。还有“铁牛”在荒地上奔驰着。这里有300多勤劳勇敢的农场工人在歌唱今天的幸福,歌唱劳动的愉快,歌唱美好的将来。3月10日,是我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这天,我第一次学会了开拖拉机,心情是何等激动啊!我7岁时父母双亡,变成了一个可怜的孤儿。那时,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我只得给地主放牛,吃不饱,穿不暖,经常挨打挨骂,过着牛马一样的生活。自从来了人民的救星——共产党,把我从火坑中拯救出来,送我上学,给我吃的穿的,把我培养成为一个有一定知识、觉悟的青年;使我于1956年投入革命的怀抱(在县委会当公务员),并在1957年2月加入了自己光荣的组织——青年团。今年1月底,团县委号召建立望城第一青少年拖拉机站,接着又看见农学院的拖拉机来支援团山湖犁田,我多么想当一名拖拉机手!我就把节约下来准备做被子的20元钱,全部捐献了,只想拖拉机站马上建成就好。这次,党批准我到农场来,我真是高兴极了。2月26日,我光荣地走上了劳动战线——到了团山湖农场,学习驾驶拖拉机。当我第一次爬上拖拉机驾驶台学习的时候,我真高兴地要跳起来。我坐在驾驶员的身边,专心地看他怎样操作,怎样转弯,怎样发动汽油机……老陈一面驾驶,还一面告诉我操作方法和各部分名称,我一点一滴都记在脑子里,并写在日记上。这几天,我总是睡不着觉,起来又去学习,只想早一日学会,早日为祖国出一点力量。学习了一个星期,懂得了一些操作方法和基本知识,老陈就让我试验驾驶。他真的让出座位,站在一旁指点我。我一坐上驾驶台,心跳得很,生怕开不动,别人会讥笑;又怕没有力,转不动方向盘;还怕刹不住车,就更糟。我的心情既紧张,又快活,手脚都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老陈对我说:“不要怕,要放勇敢些!”这时,我才把油门加大,把离合器向上一推,拖拉机嘎嘎地开动了。可是,拖拉机总不听我的指挥,走弯路。开了一会儿,我不怕了,心也跳得不那么厉害了,手脚也慢慢地不发抖了。这时,拖拉机也听我使唤了。在这个时候,我的心情又是多么喜悦呀!我回头望望,看到那可爱的肥沃土地,很快地被犁翻了,仿佛看见了一大片绿油油的可爱的庄稼。今天,真有很大的收获,过得真有意义。下班以后,我脑子里一个转又一个转地想着。吃饭的时候,还好像坐在拖拉机上似的,不停地摇晃着;拿起筷子,像握住拖拉机的操纵杆一样,随手拽动。两只脚像踏在“刹车”和“油门”上,自然地踏动着。我在想,今天这样幸福,不是党的培养,又是哪里来的呢?我一定要以实际行动,来报答党对我的亲切关怀和照顾。一定努力钻研,勤学苦练,克服一切困难,忘我地工作,争取做望城县的第一个优秀的拖拉机手。 做任务,求采纳~
小琪1128
雷锋散文《我学会开拖拉机了》写于1958年3月16日;
全文如下:作者:雷锋选自:《雷锋全集》团山与杲山之间有一个大湖——团山湖。它纵横六七里,湖草丛生。人们形容这里土地肥沃,说是有五尺深的肥料。湖的周围去年围起了一道新的大堤。
那弯弯曲曲的大曲河,再不能穿过湖中间了,只能顺着新堤往下游流。一个新的国营农场在荒洲上建起来了。
还有“铁牛”在荒地上奔驰着。这里有300多勤劳勇敢的农场工人在歌唱今天的幸福,歌唱劳动的愉快,歌唱美好的将来。我7岁时父母双亡,变成了一个可怜的孤儿。那时,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我只得给地主放牛,吃不饱,穿不暖,经常挨打挨骂,过着牛马一样的生活。自从来了人民的救星——共产党,把我从火坑中拯救出来,送我上学,给我吃的穿的,把我培养成为一个有一定知识、觉悟的青年;
使我于1956年投入革命的怀抱(在县委会当公务员),并在1957年2月加入了自己光荣的组织——青年团。今年1月底,团县委号召建立望城第一青少年拖拉机站,接着又看见农学院的拖拉机来支援团山湖犁田,我多么想当一名拖拉机手!
我就把节约下来准备做被子的20元钱,全部捐献了,只想拖拉机站马上建成就好。这次,党批准我到农场来,我真是高兴极了。当我第一次爬上拖拉机驾驶台学习的时候,我真高兴地要跳起来。我坐在驾驶员的身边,专心地看他怎样操作,怎样转弯,怎样发动汽油机……学习了一个星期,懂得了一些操作方法和基本知识,老陈就让我试验驾驶。他真的让出座位,站在一旁指点我。
老陈对我说:“不要怕,要放勇敢些!”这时,我才把油门加大,把离合器向上一推,拖拉机嘎嘎地开动了。可是,拖拉机总不听我的指挥,走弯路。开了一会儿,我不怕了,心也跳得不那么厉害了,手脚也慢慢地不发抖了。这时,拖拉机也听我使唤了。在这个时候,我的心情又是多么喜悦呀!今天,真有很大的收获,过得真有意义。下班以后,我脑子里一个转又一个转地想着。吃饭的时候,还好像坐在拖拉机上似的,不停地摇晃着;
拿起筷子,像握住拖拉机的操纵杆一样,随手拽动。两只脚像踏在“刹车”和“油门”上,自然地踏动着。我在想,今天这样幸福,不是党的培养,又是哪里来的呢?我一定要以实际行动,来报答党对我的亲切关怀和照顾。一定努力钻研,勤学苦练,克服一切困难,忘我地工作,争取做望城县的第一个优秀的拖拉机手。
扩展资料:
雷锋(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兴,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共产主义战士。
1954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5月,雷锋作为全团候选人,被选为辽宁省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2年2月19日,雷锋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沈阳军区首届共产主义青年团代表会议,并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在大会上发言。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
雷锋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以其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指以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为基本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
2017年5月,军方权威媒体的报道显示,新组建的陆军第79集团军隶属于北部战区陆军,同时雷锋生前所在部队也已隶属于陆军第79集团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雷锋全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雷锋
bibilove726726
没听说的邹城市孟子小学,前身是邹城市南关小学,隶属于千泉街道办事处,始建于1950年,原址孟府西园内,1979年搬迁现址。2003年经市委、市政府批准更名为“孟子小学”,2008年6月上划为市直小学。六十年来,学校秉承孟子文化的教育思想,丰富教育内涵,以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为办学宗旨,在历史文化的积淀中不断成长、发展、壮大。学校占地面积17250平方米,校舍建筑使用面积3292平方米:学校规划布局合理,设施配套齐全:微机室、语音室、图书室等功能室均达到省定标准。学校绿化美化与孟庙松涛相呼应,景点布局科学合理,环境清新宜人。学校现有教职工68人,本科学历17人,大专学历47人,其中市、县级骨干教师8人,教学能手25人,有4人执教省电教优质课,26人在邹城市优质课评选中获奖,县级以上基本功获得者18人。在“崇贤仰圣、继往开来”的教育理念下,学校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先进的教育模式,以教学常规为主线,以教学科研为动力,建立规范高效的教育教学秩序,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所承担的济宁市级《孟子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实验课题正准备结题;济宁市级《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与研究》课题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发展性课堂教学手段的研究》实验课题均取得阶段性成果。学校以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发展,学会创造,学会生存”为育人目标,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连年在市运动会、篮球赛中名列前茅:在邹城市历届中小学生才艺大赛中,有多名学生获奖:2008年5月,在“中华母亲文化节”“纪孟大典”中,我校百余名学生表演的诵读《孟子名言》,得到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齐鲁电视台、邹城电视台、《齐鲁晚报》、《大众日报》等媒体的宣传报导。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实验基地:全国和谐教学法重点实验基地:山东省创造教育重点实验基地:济宁市教学示范校。学校1999年被评为山东省学前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多次被评为市、县级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文明单位、办学水平优秀学校等。誓志卓越,创造一流,继往开来,承孟子思想之锦秀,与时俱进,探索教育新路子,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邹城市现代化名校!
济南广播电视台原节目主持人金山,因病于2021年6月10日19时10分在济南离世,享年63岁。金山,原名李建明,毕业于山东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荣获“中国金话筒百
是真的,二年级时去世的,一家三口,她妈妈还怀着孕,我一年级和她一个班
人生是美丽的,又是复杂的。一个人要走好自己的一生,需要处理好各种各样的关系。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我认为需要处理好十种关系。(一)将与士的关系
适合小学生读的文章:珍珠鸟 冯骥才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我把这对鸟儿放在用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子里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 我把它挂在窗前。
这个从网上能搜到的,另外找报纸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