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醉迷风
这几天天才少年曹原再发Nature论文的事情上了热搜,很多人不禁感叹如此妖孽的学者是如何练就?曹原身上的光环很多,最年轻的麻省理工博士,2018年年度《自然》期刊榜首封面人物等等,这些都给我们中国学者在国际上大大扬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科普一下这位天才少年学者的传奇经历。
一、曹原的成长经历。
曹原,1996年出生于四川成都。2007年11岁的曹原到深圳耀华实验学校读书,仅仅利用三年时间就读完了小学、初中、高中的全部课程。2010年14岁的曹原参加高考考取669分的高分,被中科大少年班所录取。2014年中科大毕业时,曹原获得了郭沫若奖学金,而后前往美国求学,目前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工学博士。
二、曹原在学术上的爆发和成就。
2018年,年仅22岁的曹原发现石墨烯超导角度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开辟出了凝聚态物理研究的新领域,并且是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打破了《自然》杂志的记录。2018年,又是曹原在一天之内连续在《自然》发表两篇论文,阐述了石墨烯超导领域的重要发现,这一壮举直接让他成为2018年《自然》杂志的年度榜首人物。2020年5月份,曹原又是在同一天发表两篇文章,这简直堪称神迹。2021年2月1日,曹原又在《自然》上发表一篇论文,这也是他在该顶级期刊上的第5篇论文。
三、曹原的学术成就。
在很多人想在类似的顶级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而抠破脑袋的时候,曹原从22岁到25岁已经发表了5篇,而且几乎都是第一作者或者是通讯作者,说明他在研究中并不是充当助手或者打酱油的角色,而是真真正正的项目领导人,而且他开创的这个领域也是目前国际凝聚态物理学的热门方向,是开创者而不是追随者。
曹原现在年仅25岁,在很多同龄人还在学习的阶段,他已经成为了该领域的大拿,将同龄人远远的甩在了身后。曹原之前大火,但他并没有被现在的名利遮住双眼,而是默默不断的坚持研究,不忘初心,以他的年龄未来还有几十年的黄金时期,估计他还能带来更多的学术成果。期待曹原未来越来越好!
鱼米芝香
中科大少年班曹原,再次连发两篇Nature文章!最新一期Nature,连发两篇魔角石墨烯的最新进展,来自麻省理工学院Pablo Jarillo-Herrero课题组。其中一篇,曹原是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而另一篇Nature的共同一作中,曹原的名字同样在列。似曾相识?恭喜你答对了。就在两年前,Nature同样在同一天里连刊2篇曹原的一作文章。这一年,曹原还登上了Nature年度十大人物榜单榜首,被Nature称作「石墨烯驾驭者」。
再次连发2篇Nature
那么,这次曹原的这两篇最新Nature论文,究竟是怎样的进展?这两项研究都是对魔角石墨烯的进一步拓展。第一篇论文,曹原为第一作者,与谷口尚(Takashi Taniguchi)及导师Pablo Jarillo-Herrero同为通讯作者。研究基于小角度扭曲的双层-双层石墨烯(TBBG)(由两片旋转的Bernal堆叠双层石墨烯组成)进行。研究人员重点研究了三个扭曲角θ分别为1.23°,1.09°和0.84°的TBBG。他们发现,TBBG表现出丰富的相位图,具有可调谐的相关绝缘子态,对扭曲角和电位移场都非常敏感。而这也就证明了自旋极化基态的存在。此外,在较小的扭曲角范围内,TBBG在电中性区附近显示出多组平带信号。
第二篇论文,共同一作是Aviram Uri,S. Grover和曹原。
这项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六方氮化硼(hBN)封装的魔角扭曲双层石墨烯(MATBG)。研究人员采用纳米级针尖扫描超导量子干涉装置(SQUID-on-tip),获得处于量子霍尔态的朗道能级的层析图像,发现了θ无序度和MATBG传输特性的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此外,研究人员还观察到,θ的梯度会产生大的栅极可调(gate-tunable)平面电场,即使在金属区域也不会被屏蔽,通过在样品bulk中形成边缘通道,这会深刻改变量子霍尔态,并可能影响到相关的和超导态的相图。
开辟新方向,不断自我超越
开头也说了,这次的两篇新论文,是对曹原自己开创的研究方向的又一次推进。曹原连发两篇一作Nature文章的壮举,誉满全球。其魔角石墨烯研究,在当时可谓是轰动物理学界,直接开辟了凝聚态物理的一块新方向。
总之,想要成功必须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希望天才少年曹原能够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更进一步,加油!
美眉要加油
天才总是那么瞩目,总是被大家仰望着敬佩着,虽然如此,我并不羡慕天才。
一、天才的要承担的责任往往更加重大
天才有着超越常人的智商,所以天才们都是十分特别的,所以他们总不可能和常人做一样的事情,不可能和普通人从事一样的工作,他们身上承担的责任往往更加重要,比如他们可能要承担改变这个社会的责任,有着改变国家的命运的任务,这些对于我来说实在是遥不可及的事情,我也没有办法想象当自己需要承担这一切的时候会怎么样,应该会失去很多快乐吧!所以,我敬佩天才们,感谢他们的智慧带给了这个时代很多我们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东西,但是我不羡慕他们。二、我十分珍惜现在的拥有的一切
虽然我的智商很一般,完全说不上天才型选手,但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一路走过来,也从小学读到了大学,身边也有很多支持自己的朋友,我十分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但是,天才总是孤独的吧!毕竟这个世界上的天才十分稀少,所以和天才有共同语言的人真的很少,天才们只能一个人站在金字塔的,苦心钻研,默默忍受孤独。天才们表面上十分风光,好像毫不费力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但是背后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坚信苦楚吧!我是一个十分害怕孤单一人的人,我没有办法离开自己的朋友,一个人一头扎进枯燥的学术研究,所以我并不羡慕天才。三、这个世界需要不仅需要天才也需要普通人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小孩是天才,这世界上大概没有人不喜欢天才吧!但是既然上天已经决定了不让我以天才的身份出生,没有天才那聪明绝顶的智商,我也要像罗翔老师说的那样,要演好上天给我的剧本,演好属于我的剧本。我始终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个世界上不仅需要天才,平凡的人身上的优秀品质也是十分可贵的,清洁工人,食堂阿姨,外卖小哥,菜市场摊主等等,他们都是平凡的人,但是都是社会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人,我也是这样的人,在属于自己的领域兢兢业业,大家都是都是努力生活的人,都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人,并没有闲工夫羡慕天才。你羡慕天才吗?还是和我一样只想当一个普通人,欢迎分享!
1996年出生的中国“天才少年”曹原又发《Nature》了,这是他发在这家全球顶尖学术期刊上的第5篇论文。2018年,曹原曾一天连发2篇《Nature》论文,2
我还知道比较天才的少年,有年少的莫扎特,年少的高斯,年少的曹冲。还有年少的爱迪生以及年少的梵高。
这次曹原在顶级期刊自然上发表的文章,是他两年内在自然发的第5篇文章。文章都是关于石墨烯超导方面的内容,曹原的发现使得石墨烯超导成为研究的热门。能够在20多岁年纪
特别的难,而且这些文章的质量也要比较高,同时也有鲜明的立意和主题,然后也要在物理方面特别有成就。
曹原主要是做凝聚固态物理方面的研究,他在2018年发现了石墨烯超导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