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地图运营
1996年出生的中国“天才少年”曹原又发《Nature》了,这是他发在这家全球顶尖学术期刊上的第5篇论文。2018年,曹原曾一天连发2篇《Nature》论文,2020年5月7日他再次一天连发2篇《Nature》论文。他已经有了哪些知名的研究?
一、他已经有了哪些知名的研究?
1996年出生的中国“天才少年”曹原又发Nature了,这是他的第5篇。2018年,22岁的曹原因发现石墨烯超导角度轰动国际学界,开辟了凝聚态物理研究的新领域,成为Nature杂志创刊149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的最年轻中国学者。2018年,曹原曾一天连发2篇Nature。2020年5月7日,他再次一天连发2篇Nature。
二、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谈到对曹原的印象,曾长淦给出了肯定意见:“他很聪明,14岁就上大学,中学也跳了很多级,还是很厉害的。在我平常跟他接触中,他也是很聪明的。布置的任务,他能在完成的基础上更往前推进。如果布置到五分,他能够完成到六到七分,做得更多一点。这就是他超出其他同学的部分。”曾长淦表示:“中国科技大学像这样的学生不只有曹原一个,但其他人也许没有曹原这样的新闻效应,因为他有‘14岁上大学’这个光环。我们都为他祝贺,但媒体不用太吹捧他,希望能够平常心看待,不要让他们有心理负担。”
三 、他的石墨烯研究成果有多重要?
一旦石墨烯的研究成果大规模落地,预计可为世界能源业每年节省数千亿美元的资金。曹原的研究成果价值巨大,因此他也成为了各国争相拉拢的人才。前段时间,曹艳的本科导师曾透露:如今,曹原的名字已经在国内凝聚固态物理学界无人不晓,甚至全球高校都已经虚位以待,都在用博士后职位、甚至教职来吸引他。
橘子汽水2046
以他现有的头衔来看,他目前应该称得上是中国最年轻的学者。除此之外,他还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曹原是在成都出生的,随后跟随父母一起去了深圳,从小就展现了非凡天赋的他,总能在他身上找出超越同龄人的闪光点。年仅11岁的他进入了深圳耀华实验学校读书,而且仅仅花费相当于常人一半的时间,就将初中和高中的课程全部读完了。也就是在他14岁的时候,他已经学完了全部课程,并且以理科699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少年班进行学习。
这个时期的曹原除了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之外,他还对物理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别的同学正在为考试操心时,他已经轻松完成了所有课业,并且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做实验。当他听说,若是在常温状态下能够找出拥有超导特性材料,便是能够震动整个科研界的发现之后,本来就对物理学充满兴趣的曹原就将其作为了挑战目标。到了大二时期,他就开始着手石墨烯相关方面的实验,并开始请求学校的教授对自己进行指导,等他18岁的时候,他已经成功的考入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并且于次年开始攻读博士学位。从这些履历来看,曹原不愧是一个实打实的“天才”人物,他的惊人天赋,使得他做到了常人要花费两倍甚至是三倍时间才能达到的成就。也正是因为如此,当他的事迹被众人知道后,才能引起广泛的讨论,才能引起众人的关注,曹原在物理学方面确实有着非凡的天赋,他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期间,就研究出了“震动世界”的科研成果,并且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曹原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的时候,除了保持自己优异的成绩之外,还花费了大量的课余时间做实验。因为热爱物理学的缘故,他埋头于实验室,坚持不懈的做着自己的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研究之后,他发现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大约1.1°的角度时,就会产生超导效应。兴奋不已的曹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两篇论文的形式发表在了《自然》杂志上。这一发现轰动了整个国际学术界,直接开辟了凝聚态物理的新篇章。而《自然》科学杂志也发布年度科学人物,而年仅24岁的曹原赫然位列榜单第一名。
曹原取得了震惊学术界的发现之后,收到了来自全世界各国科研机构的橄榄枝,就连向来自大的美国也向他发出邀请,请他加入美国国籍,并且许诺了一系列“好处”。但是面对所谓的“诱惑”,曹原并没有丝毫动心,他并没有觉得美国绿卡有什么特殊之处。他觉得自己是中国人,是祖国培养出来的人才,他能够在物理学上达成里程碑式的成就,离不开祖国的支持,他以中国人的身份而自豪。
艳醉迷风
天才少年曹原出生于1996年,虽然才25岁,但是已经发布了5篇nature。2018年的时候,曹原研究石墨烯超导,连发两篇Nature。2020年,曹原再发两篇论文,完善了物理界对于魔角石墨烯的相关研究,令整个物理界都为之震撼。
有多久没见你
说到天才少年曹原,确实是“别人家的孩子”。很多人可能不认识他,这里我们可以看看这位天才做了什么:
曹原,男,1996年出生,四川成都人,博士。 2010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 在校期间表现优异,2014年获中国科大毕业生最高荣誉郭沫若奖学金。
曹原发现,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1.1°的微妙角度,就会产生神奇的超导效应。
2018年12月刊《自然》年度科学人物榜首。
2021年2月1日,曹原又发《Nature》,这是他发在这家全球顶尖学术期刊上的第5篇论文。
2018年3月5日,《自然》连刊两文报道石墨烯超导重大发现。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两篇Nature论文的第一作者、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曹原来自中国。
这名中科大少年班的毕业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生发现: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1.1°的微妙角度,就会产生神奇的超导效应。这一发现轰动国际学界,直接开辟了凝聚态物理的一块新领域。如今,正有无数学者试图重复、拓展他的研究。
2020年5月6日,曹原再次背靠背连发两篇Nature,在魔角石墨烯取得系列新进展。其中一篇Nature,曹原是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另一篇Nature,曹原为共同第一作者。
2021年2月1日,1996年出生的中国“天才少年”曹原又发《Nature》了,这是他发在这家全球顶尖学术期刊上的第5篇论文。
像26岁的曹原,确实是属于天资卓越,年纪轻轻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是非常的难得的。更是一度被国际称为“中国潜在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那么,像天才这种人,说不羡慕,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因为的话,天才很多时候是推动世界进步的关键人物,比如像牛顿、伽利略、爱因斯坦、爱迪生等等,无一不是天才。作为天才,他们拥有别人没有的才华和智商,他们的天赋和领悟能力也非常的强,其次的话,天才能够获得许许多多常人想都想不到的荣誉和财富,这便是天才。不过尽管羡慕,我们许多人还是需要接受自己的平庸,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因为每个天才的成长环境都不同,如果自己成为不了天才的话,那么尽量让自己不成为庸才,在自己的领域里发光发亮,这样其实也是可以的。
鱼米芝香
18年3月5日,《自然》发表了两篇以曹原为第一作者的石墨烯重磅论文。曹原发现让石墨烯实现零电阻导电的方法,开创了物理学全新的研究领域,能源利用率与能源运输效率有望大幅提高。20年5月6日,曹原再次背靠背连发两篇Nature,在魔角石墨烯取得系列新进展。其中一篇Nature,曹原是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另一篇Nature,曹原为共同第一作者。
muxiu木秀
天才总是那么瞩目,总是被大家仰望着敬佩着,虽然如此,我并不羡慕天才。
一、天才的要承担的责任往往更加重大
天才有着超越常人的智商,所以天才们都是十分特别的,所以他们总不可能和常人做一样的事情,不可能和普通人从事一样的工作,他们身上承担的责任往往更加重要,比如他们可能要承担改变这个社会的责任,有着改变国家的命运的任务,这些对于我来说实在是遥不可及的事情,我也没有办法想象当自己需要承担这一切的时候会怎么样,应该会失去很多快乐吧!所以,我敬佩天才们,感谢他们的智慧带给了这个时代很多我们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东西,但是我不羡慕他们。二、我十分珍惜现在的拥有的一切
虽然我的智商很一般,完全说不上天才型选手,但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一路走过来,也从小学读到了大学,身边也有很多支持自己的朋友,我十分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但是,天才总是孤独的吧!毕竟这个世界上的天才十分稀少,所以和天才有共同语言的人真的很少,天才们只能一个人站在金字塔的,苦心钻研,默默忍受孤独。天才们表面上十分风光,好像毫不费力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但是背后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坚信苦楚吧!我是一个十分害怕孤单一人的人,我没有办法离开自己的朋友,一个人一头扎进枯燥的学术研究,所以我并不羡慕天才。三、这个世界需要不仅需要天才也需要普通人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小孩是天才,这世界上大概没有人不喜欢天才吧!但是既然上天已经决定了不让我以天才的身份出生,没有天才那聪明绝顶的智商,我也要像罗翔老师说的那样,要演好上天给我的剧本,演好属于我的剧本。我始终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个世界上不仅需要天才,平凡的人身上的优秀品质也是十分可贵的,清洁工人,食堂阿姨,外卖小哥,菜市场摊主等等,他们都是平凡的人,但是都是社会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人,我也是这样的人,在属于自己的领域兢兢业业,大家都是都是努力生活的人,都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人,并没有闲工夫羡慕天才。你羡慕天才吗?还是和我一样只想当一个普通人,欢迎分享!
1996年出生的中国“天才少年”曹原又发《Nature》了,这是他发在这家全球顶尖学术期刊上的第5篇论文。2018年,曹原曾一天连发2篇《Nature》论文,2
我还知道比较天才的少年,有年少的莫扎特,年少的高斯,年少的曹冲。还有年少的爱迪生以及年少的梵高。
这次曹原在顶级期刊自然上发表的文章,是他两年内在自然发的第5篇文章。文章都是关于石墨烯超导方面的内容,曹原的发现使得石墨烯超导成为研究的热门。能够在20多岁年纪
特别的难,而且这些文章的质量也要比较高,同时也有鲜明的立意和主题,然后也要在物理方面特别有成就。
曹原主要是做凝聚固态物理方面的研究,他在2018年发现了石墨烯超导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