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女神美美
要说在材料学领域,哪些科学家做了贡献?那么客观来说,有一个很好的方式作为评价,那就是只要发表了材料科学类成果的,都做出了贡献。
材料科学领域,太过庞大,有机高分子、金属、无机材料、包括什么陶瓷、橡胶、纤维、石墨烯、钙钛矿、纳米材料……包括电化学、腐蚀、纺丝、铸造……包括原子力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紫外红外光谱……从材料到加工方法到表征仪器,往下细分的,如同神经纤维末梢的一个个点,每一个点做出了贡献,都是对整个材料科学领域做出的贡献。
回归主题,哪些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举几个代表例子,首先是我个人非常崇拜的曹原。
来自四川成都的96年出生的曹原,一提到他总是会冠以“天才少年”的头衔,而他的确实至名归。
他用三年时间学完初中高中课程,2010年年仅14岁的他以高考总分理科669的分数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随后在麻省理工读博士,在这期间,才是“天才少年”显露威名的时候,2018年,曹原作为第一作者连发两篇nature,报道了: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1.1°的微妙角度,就会产生神奇的超导效应。这一发现轰动国际学界,直接开辟了凝聚态物理的一块新领域。
当大多数学者都还在神经末梢做贡献时,他直接开辟了全新的领域,领域里无数的“神经末梢”,又可以满足无数的学者。2018年12月18日,《自然》杂志发布了2018年度科学人物,位居榜首的正是曹原。许多报道将其称为“中国潜在的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nature称他为“石墨烯驾驭者”
截至目前,96年的曹原已经发表了8篇nature和一篇science,这是什么概念?作为两大无敌顶刊nature和science,国内很多高校的奖励政策中,在两者任何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可以奖励50万元以上,更有人直言,全国范围内每年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的数量不超过20篇,而甚至一般来说,一位学者如果在《自然》上发表一篇论文,就可以在国内任何大学找到教职;发表两篇,就有资格在“211”、“985”大学获得正教授职位。这丝毫不夸张。由此就可以感受到天才少年是有多么的天才,而他在石墨烯领域,材料科学领域做出的贡献也是值得赞美的!
混世金粉
18年3月5日,《自然》发表了两篇以曹原为第一作者的石墨烯重磅论文。曹原发现让石墨烯实现零电阻导电的方法,开创了物理学全新的研究领域,能源利用率与能源运输效率有望大幅提高。20年5月6日,曹原再次背靠背连发两篇Nature,在魔角石墨烯取得系列新进展。其中一篇Nature,曹原是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另一篇Nature,曹原为共同第一作者。
dp24044979
材料学相对来说比较综合,其中包括了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内容相当庞杂,涉及到理论力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流变学、固体力学、高分子化学、化学工程、无机化学、高分子物理等多门学科,也就意味着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时候,涉及到的知识面相当广泛,学的时候也就相当粗糙,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相对而言就会精很多。如果你想在高分子材料行业有所作为的话,我建议你考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装也的研究生。
1996年出生的中国“天才少年”曹原又发《Nature》了,这是他发在这家全球顶尖学术期刊上的第5篇论文。2018年,曹原曾一天连发2篇《Nature》论文,2
我还知道比较天才的少年,有年少的莫扎特,年少的高斯,年少的曹冲。还有年少的爱迪生以及年少的梵高。
这次曹原在顶级期刊自然上发表的文章,是他两年内在自然发的第5篇文章。文章都是关于石墨烯超导方面的内容,曹原的发现使得石墨烯超导成为研究的热门。能够在20多岁年纪
曹原主要是做凝聚固态物理方面的研究,他在2018年发现了石墨烯超导角度。
曹原是一个公认的天才,他14岁就能考上中科大,对我国的科研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