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45

沈阳宜家装饰
首页 > 期刊论文 > 二十四节气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monmonfxwen

已采纳

《道哲学概要》,60千字,收入《开新——当代儒学理论创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中华价值 世界意义》 ,6千字,《光明日报》2012年11月26日。《回应道哲学》,12千字,《哲学动态》2012年第1期。《当代儒学十家撮要》,19千字,《当代儒学》(第一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儒学创新发展的两种基本路径》,9千字,载《儒家文化与时代精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道哲学——重建中国哲学的新尝试》 ,7千字,《人民政协报》2011年8月22日,《新华文摘》2011年第21期全文转载。《作为儒家终极价值的“道”及其形成》,9千字,《国际儒学研究》第18辑,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重建形上学的中国路径》,4千字,《国学精华编》,商务印书馆2011年8月出版。《世界文明转型与中华文明复兴》 ,《人民论坛》2011年1月(中)。《道与人生》,9千字,载《聆听智者的声音——香山讲坛演讲录》,中华书局2010年11月版。《当代儒学范式》,载《文津演讲录》之十,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儒学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演变和现代价值》,3千字,《浙江学刊》2010年第6期。《儒学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访谈),2.5千字,《人民政协报》2010年8月30日。《重建形上学的中国路径》,4千字,《光明日报》2010年5月17日。Chinese Traditional Thoughtand Chinese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21st Century,载《儒学的当代使命-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九州出版社2010年版。《<孔子>:银幕应该如何表现和传播孔子》,8千字,《电影艺术》2010年第2期。《道与道统——儒家对人间秩序的探求》,21千字,载《人类文明中的秩序、公平公正与社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中国哲学的当代建构》(下),25千字,载《河北学刊》2009年第5期。《中国哲学的当代建构》(上),27千字,载《河北学刊》2009年第4期。Knowledge, Value andLife-World - Reconstruction of Philosophy of Dao ,“Deutsches JahrbuchPhilosophie” (German Almanac of Philosophy),2009.《思孟心性论及相关问题》,25千字,载《儒家思孟学派论集》,齐鲁书社2008年12月出版。《人性与善恶——兼评孟荀的人性善恶论》,12千字,载《儒林》第四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当代儒学范式》,26千字,载《国际儒学研究》第十六辑,九州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华教与儒道释――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2千字,《人民政协报》2008年5月5日。《儒学返本开新新运动即将展开》,4千字,《社会科学报》2008年3月12日。《“天生德于予”别解》,2千字,载《东方道德研究》第九辑,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Looking at Globalism fromthe Ancient Chinese Organicizing World,InternationalJournal of Decision Ethics, Spring 2008, published by Global ScholarlyPublication, New York.《出土文献背景下的儒家核心经典系统之重构》,28千字,载《儒家文化研究》第一辑,三联书店2007年6月出版。《性自命出》对子思人性论的扬弃,简帛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5月。《国家意识形态与民族意识形态相辅相成——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再思考》,17千字,《哲学动态》2007年第3期。《“德”“欲”之际――中国人性论的起源与早期发展》,33千字,载《全球化时代的儒家伦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出版。《五经七典――儒家核心经典系统之重构》,10千字,《人民政协报》2006年12月18日、2007年1月15日连载。《第三个儒学范式与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民族主义意识形态》,见德国阿登纳基金会编《孔子儒学与中国现代社会》,2007年版。《以“五经七典”代“四书五经”》,20千字,《中国儒学年鉴》(2006),山东《中国儒学年鉴》社2006年版。《新道论提要》,《国际儒学研究》第14辑,九州出版社2006年版。《从古代中国的天下一体化看当代全球化趋势》,11千字,《哲学动态》2006年第9期。《德欲之争――早期儒家人性论的核心问题与发展脉络》,18千字《孔子研究》2005年第5期。《儒学当代发展的回顾和展望》,7千字,分期刊于《人民政协报》2005年4月4日、4月18日、5月16日;《新华文摘》2005年第15期全文转载。《新儒学、新新儒学与四界哲学论》,10千字,《本体与诠释》第5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从“欲”到“德”――中国人性论的起源与早期发展》,12千字,《齐鲁学刊》200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转载。《略说儒学的现代开展》,14千字,《东方论坛》2005年第1期。《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中国青年报》2004年11月。《帛书〈要〉篇考释》,32千字,《周易研究》2004年第4期。《现代化和全球化过程中的儒学复兴》,载《儒学与全球化》,齐鲁书社2004年版。《中国社会形态的四个层面及其历史分期》,《文史哲》2003年第6期。《子思书再探讨――兼论〈大学〉作于子思》,10千字,《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4期。《〈淮南子·缪称训〉所见子思〈累德篇〉考》,17千字,《孔子研究》2003年第6期。《孟子车非孟子考:思孟关系考实》,15千字,《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3期。《〈中庸〉·〈子思〉·〈子思子〉――子思书源流考》,7·5千字,载《郭店简与早期儒学》,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论语〉·〈论语〉类文献·孔子史料――从郭店简谈起》,31千字,载《郭店简与早期儒学》,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五行〉考释》,40千字,《论衡丛刊》第二辑,巴蜀书社2002年8月版。《〈五行〉考略》,6·5千字,载《古墓新知》,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不断深化和完善的本体诠释――早期道家宇宙论的演进》,23千字,《本体诠释学》第二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人文主义宗教与宗教人文主义――从中国早期宗教和人文主义传统看儒学的性质》,2·5千字,《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2期。《从“疑古”走向“正古”――试论中国古典学的发展方向》,13千字,《孔子研究》2002年第4期。《从“疑古”走向“正古”――试论中国古史学的发展方向》,5千字,《光明日报》2002年7月16日。《中国思想文化的特点》,11千字,美国美中文化研究所《美中社会和文化》2002年第1期。《自由的本体诠释――兼论老庄哲学的本体架构及其内蕴》,20千字,《本体与诠释》,三联书店2000年1月出版。《郭店竹简与中国哲学》,12千字,《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中国传统价值理念与当代信仰危机》,4千字,美国美中文化研究所《美中社会和文化》2000年第2期。《现代化:从科技革命到传统复兴》(原题《“中体西用”新释》,32千字,《国际儒学研究》第7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出版)。《中国哲学史需要重写》(记者访谈),2千字,《北京日报》1999年6月9日。《老聃不是太史儋》,3千字,《中国青年报》1999年11月。《从郭店竹简看先秦哲学发展脉络》,6千字,《光明日报》1999年4月23日。《楚简〈老子〉与老子公案》,23千字,《中国哲学》第20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自由何须逃避--回应弗洛姆》,10千字,《原道》第5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试谈郭店楚简〈太一生水〉及其与简本〈老子〉的关系》,9千字,《中国哲学史》1998年第4期。《郭店楚简〈天降大常〉(〈成之闻之〉)篇疏证》,9千字,《孔子研究》1998年第3期。《从郭店楚简〈老子〉看老子其人其书》,13千字,《哲学研究》1998年第7期。《〈中庸〉的思想体系与历史定位》(下),15千字,《原道》第4辑,学林出版社1998年出版。《〈易传〉成书与性质若干观点平议》,13千字,《齐鲁学刊》1998年第3期。《从早期〈易传〉到孔子易说--重新检讨〈易传〉成书问题》,23千字,《国际易学研究》第3辑,华夏出版社1997年出版。《孔子学易考论》,15千字,《孔子研究》1997年第2期。《从道论到心性之学--老子哲学之建构》,20千字,《哲学与文化》(台湾)1997年第4期。《儒学与现代精神文明》,7千字,《21世纪》1997年第1期。《庄子形上学新论》,20千字,《学术界》增刊《中华道学》1996年第1期。《再论原始〈论语〉及其在西汉以前的流传》,15千字,《中国哲学史》1996年第4期。《〈中庸〉的思想体系与历史定位》(上),20千字,《原道》第3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出版。《本心本性的丧失与复归--老子对孟子思想的影响》,12千字,《道家文化研究》第6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出版。《老庄孔孟哲学的底蕴及其贯通》,《原道》第1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大学〉新论--兼评新儒家的有关论述》,23千字,《新儒家评论》第2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出版。《〈中庸〉成书辨证》,13千字,《孔子研究》1995年第4期。《以“自然”的本义观照老子哲学之底蕴》,12千字,《中国哲学史》1995年第3、4期。《生命的价值及其实现--孔、庄哲学贯通处》,13千字,《孔子研究》1994年第4期。《谈由生、命、才、德诸范畴构成的庄子人性论》,12千字,《中国哲学史》1994年第3期。《老子的宇宙论与规律论新说》,12千字,《哲学研究》1994年第6期。《〈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章考辨》,9千字,《原学》第2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出版。《试论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化的发展道路》,9千字,《探索与争鸣》1991年第5期。《中国古代的文化形态及其演变》,11千字,《中州学刊》1991年第1期。《儒学的发展与孔子形象的演变》,12千字,《孔孟荀比较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论语〉源流再考察》,《孔子研究》1990年第4期。《重新考察思维、认识、意识诸问题》,16千字,《青岛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打倒孔家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命运》,4千字,《齐鲁学刊》1989年第3期。《孔子言行资料辑录源流》,11千字,《中国哲学史》1989年第3期。《嬗变不居的孔子形象--一个文化之迷》,13千字,《齐鲁学刊》1989年第3期。《从文化生成机制看中国文化的形成与演变》,13千字,《哲学研究》1989年第4期。《文字·思维·文化--一个中西比较的尝试》,9千字,《东岳论丛》1988年第3期。《孔子的情感理论与情感教育思想》,9千字,《东岳论丛》1986年第3期。《孔子的思维结构及其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9千字,《齐鲁学刊》1986年第3期。

144 评论

柠檬心的颜色

二十四节气课题研究报告

二十四节气课题研究报告,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人民们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的存在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在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有很多年轻人不知道二十四节气,下面一起看二十四节气课题研究报告。

一、研究意义

做好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传承,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是丰富社会功能的需要,是促进农业生产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宣传、保护这一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加强“二十四节气”相关内容及其对现实生产、生活的借鉴意义研究和保护传承措施探讨,广泛扩大“二十四节气”的社会影响,让全社会共同关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强化研究工作,对二十四节气中所蕴含的传统智慧、文化内涵、时代价值进行挖掘、提炼、升华、传播,让古老的农耕文明在现代社会焕发新春,从而实现二十四节气的现代化。

我馆作为“二十四节气”非遗申报牵头单位,开展二十四节气系列课题研究,是农业博物馆的职责所在,是履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五年保护承诺的一次具体实践,同时,也是建立完整的二十四节气文化知识体系,为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提供丰富理论基础和智力支撑。

二、研究目标

通过开展二十四节气系列课题研究,理清二十四节气知识体系,剖析二十四节气“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提炼二十四节气的丰富文化内涵及其所蕴含的传统智慧,发掘二十四节气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现实借鉴意义,形成一批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学术研究成果,提出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的路径与对策,以研究促保护,以研究促传承,让古老的农耕文明在现代农业和现代社会发展中焕发新的生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豪感。

三、研究内容及任务分工

二十四节气系列课题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和综合研究。

(一)基础研究

研究人员构成:以博物馆部门青年业务骨干及其他部门部分青年业务骨干为主,部分博物馆部门专家。原则上,每个节气由一位研究人员承担。

研究的主要内容:二十四节气中每个节气的基本含义、产生过程或发展历史,与该节气有关的物候现象、气象特点、农事活动、节令仪式、习俗养生,诗词谣谚、书画艺术,实物藏品等,具体分工如下:

研究部:立春、雨水、惊蛰、春分

外联部:清明、谷雨

陈列部:立夏、小满、芒种

社教部:夏至、小暑、大暑、立秋

藏品部:处暑、白露、秋分、寒露

信息中心:霜降、立冬

其他部门: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综合研究

1、研究人员组成

博物馆部门及信息中心专家,部分青年业务骨干。

2、研究方向及负责部门

(1)二十四节气相关业务交流与合作、二十四节气与文化产业开发等相关研究;外联部负责。

(2)二十四节气产生的原因及发展历程、二十四节气传统智慧与当代价值研究、二十四节气研究现状梳理等;研究部负责。

(3)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规划与传习基地建设、二十四节气专题陈列内容与形式研究;陈列部负责。

(4)二十四节气与历法、农历、公历的关系,二十四节气传承与科普实践活动开发等相关研究;社教部负责。

(5)涉及二十四节气的`相关古籍整理、二十四节气考古与文物整理研究;藏品部负责。

(6)二十四节气智慧与农学思想等研究、“二十四节气”数字展陈形式研究;信息中心负责。

四、研究成果

通过对二十四节气系列课题研究,形成一系列研究成果,发表一批论文、出版一套文集、征集一批藏品、举办两个展览(实体陈列及数字展厅)、推出一批文化科普活动、建设若干个传习基地、形成一个产业联盟、开发一批文创产品、构建一个专家队伍信息库。具体如下:

(一)直接成果

1、每个节气的相关内容研究,至少撰写一篇论文或科普文章。

2、相关部门承担的综合研究,在分配的研究领域内自行命题,撰写若干篇学术论文

3、将本次二十四节气课题系列研究形成的论文和文章,形成文集出版。

4、课题研究过程中,同步搜集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展品,包括实物、图片、影像等,交由藏品部联系收藏,建立二十四节气藏品档案信息库。

(二)为相关工作提供基础支撑

1、为筹建长期的二十四节气文化博物馆提供研究资料。

2、为开发一系列的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文化科普活动提供基本方案。

3、在已有的十个二十四节气传承社区的基础上,为扩大传承社区队伍、建立二十四节气产业联盟提供理论支撑,为开发一批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文创产品提供技术指导。

4、为建立二十四节气专家学者队伍信息库提供人才基础,为拓展二十四节气相关学术、文化活动,推出一些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与合作项目提供创新思路。

五、组织领导

为有效推进二十四节气系列课题研究,特成立二十四节气系列课题研究攻关小组,负责课题研究的组织领导、沟通协调和监督推进,组织相关学术成果的发表与传播。

六、时间进度安排

xxxx年4月21日前,制定课题研究工作方案;

xxxx年5月初,召开课题研究推动会,布置落实相关研究任务;

xxxx年6月至11月,课题组成员查找资料,开展研究,撰写论文

xxxx年9月底,中期检查,了解进度,促进工作;

xxxx年11月底,研究人员提交论文和相关资料;

xxxx年12月中旬,课题研究办公室汇总,提出修改意见;

xxxx年1-2月,研究人员修改完善,结集出版。

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

地球上距赤道越远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获得的太阳光热越少。一般北半球3,4,5三个月是春季,南半球为秋季。

春分节气,东亚大槽明显减弱,西风带槽脊活动明显增多,蒙古到东北地区常有低压活动和气旋发展,低压移动引导冷空气南下,北方地区多大风和扬沙天气。当长波槽东移,受冷暖气团交汇影响,会出现连续阴雨和倒春寒天气。

春分时节,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外,中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区同时升达10℃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而华南地区更是一派暮春景象。从气候规律说,这时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进入春季桃花汛期;在春雨贵如油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降水依然很少,抗御春旱的威胁是农业生产上的主要问题。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北方春季少雨的地区要抓紧春灌,浇好拔节水,施好拔节肥,注意防御晚霜冻害;南方仍需继续搞好排涝防渍工作。江南早稻育秧和江淮地区早稻薄膜育秧工作已经开始,早春天气冷暖变化频繁,要注意在冷空气来临时浸种催芽,冷空气结束时抢晴播种。群众经验说:冷尾暖头,下秧不愁。要根据天气情况,争取播后有35个晴天,以保一播全苗。春茶已开始抽芽,应及时追施速效肥料,防治病虫害,力争茶叶丰产优质。

二月惊蛰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春分也是植树造林的极好时机,古诗就有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之句。在火热的农忙季节,要继续用我们的双手去绿化祖国山河,美化我们的环境。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中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

春分后,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但一般不如雨水至春分这段时期上升得快。3月下旬平均气温华南北部多为13℃至15℃,华南南部多为15℃至16℃。高原大部分地区已经雪融冰消,旬平均气温约5℃至10℃。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等河谷地区气温最高,平均已达18℃至20℃左右。南方除了边缘山区以外,平均十有七、八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2℃以上,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种,植树造林也非常适宜。但是,春分前后华南常常有一次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气温显著下降,最低气温可低至5℃以下。有时还有小股冷空气接踵而至,形成持续数天低温阴雨,对农业生产不利。根据这个特点,应充分利用天气预报,抓住冷尾暖头适时播种。

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所不同的是北半球是春天,南半球是秋天,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北半球所得到的太阳辐射逐渐增多,天气一天天变暖,同时白昼渐长,黑夜渐短。春分节气,受冷暖气团交汇影响,雨水也要多起来。

俗话讲: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过后忙耕田。春季大忙季节就要开始了,春管、春耕、春种即将进入繁忙阶段。春分过后,越冬作物进入生长阶段,要加强田间管理。由于气温回升快,需水量相对较大,农民朋友要加强蓄水保墒。

97 评论

相关问答

  • 全国第二届碑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明代宫廷教育思想初论》,《求是学刊》2015年第2期。2.《怀柔远人:国史〈明实录〉对西域“回回”记载的价值取向》,《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

    微凉菇凉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二十四节气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一、毕业论文的选题选题是论文写作的首要环节。选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论文的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新颖性、先进性、开创性、适用性以及写作的难易程度等。下面重点谈谈选题的

    肖小月半仔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关于二十四节气研究的论文

    请采纳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特有的节气制度,它以约15天为一个节气 。在二十四节气开创之前,我们国土上有齐国的三十节气的制定方法。它以12天为一个节气段,文本可追溯到

    可乐狗DOGS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第三十二届法院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第一篇,是Sage数据库中的一篇期刊论文,参考文献格式:[1] Jiang Y, Liu J, Wang S. Cooperative outputfeedba

    玉米卧熊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关于赛典赤 · 赡思丁身世事迹的碑志谱牒 马 经 : “赛典赤赡思丁, 元史载 一名乌马儿, *** 人, 别庵伯尔之裔。其国言赛典赤, 犹华言贵族也。 ” 太

    和平海棠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