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多媒体音乐教学论文

多媒体音乐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

多媒体音乐教学论文

音乐教育论文篇1 浅谈小学音乐教育创新 摘要:在德智体美教育的全面开展中,小学音乐教学得到重视,小学音乐教育必须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创新教学措施。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创新教学;教学措施 小学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培养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音乐教育也不断推进,小学音乐教育走出偏重于知识灌输、专业技能训练的误区,转为对学生兴趣、素质、能力、个性的全面培养。小学音乐教师必须注重立足于学生主体的发展,创新音乐教育方法。 一、树立创新音乐教学意识 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在学习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为教学实践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提高创新设计能力,评价能力和自我诊断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发展和创新,及时的了解并汲取新的知识,探索新 教学方法 的运用,重视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用音乐的动作和音乐的语言向学生传递音乐美感、音乐情感和音乐的创新意识。 二、创新音乐教学素材 目前,由于教育模式的不断更新和完善,课本以外优秀的音乐歌曲层出不穷,有的作品学生很是熟悉,也有的作品学生很是陌生,教师可自行补充教学素材,可以多教授学生感兴趣又比较熟悉的音乐歌曲。例如:优秀儿童频道中的主题曲《大风车》或者 其它 脍炙人口的歌曲,如《蔬菜歌》、《灰姑娘的梦》等作品,既好听又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利于学生体会歌曲蕴含的情感和崇尚真善美的世界。会器乐的老师还可以把吉他、口琴、小提琴等乐器带入教室,给学生演奏助兴,为音乐教学素材又注入学生喜欢的一抹色彩。又如,在教授《森林的歌声》一课时,学生为歌曲伴奏环节,倡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元素为歌曲伴奏,借助森林动物的各种形象,让学生在角色板眼中进行音乐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教学,接着让学生读一读书中“布谷鸟”和“青蛙”按节奏标记的叫声。这样,巧妙地加入自创伴奏,更利于学生体会学习音乐的乐趣,拉近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 三、创新教学方式,加强体验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 唱歌 曲,一般是教师先范唱,然后,再逐句教唱学生,通过反复教唱,达到会准确演唱歌曲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既单一又缺少创新性。笔者认为,音乐学科本身就是需要欣赏和体验的艺术,在音乐艺术的聆听体验之中,让小学生得到启蒙,从而感兴趣的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在音乐教学教唱歌曲环节中,可以让学生以听觉为中心,在反复聆听的过程中体验音乐的丰富情感,掌握基础的 乐理知识 。例如,在欣赏舒伯特的《摇篮曲》时,这首曲子表达了母亲对孩子无限的慈爱和真挚的母子之情。教学中,先欣赏音乐,在体验音乐中引发学生的思想感情。 反复聆听后,学生已基本能哼唱旋律,师生展开交流探讨:(1)“这是一首怎样情绪的歌曲?”(可以从作者抒发的情感、音乐的节奏等角度去思考)(2)“从这首歌当中体会到了什么?”交流完毕,让学生带着情感再次复听,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依偎在母亲怀抱里的婴儿,感受真挚的母爱和轻轻的扶慰,最后,舒缓地演唱这首歌曲。又如:在教授《重庆小景》一课时,让学生反复观看课件中关于重庆的一些照片,比如朝天门,解放碑等夜色,并结合重庆自然特色,如小桥、流水、等美丽的画面,充分领会音乐背景,欣赏完后,反复播放歌曲的同时,可让学生用重庆方言朗诵歌词片断,感受巴渝音乐浓郁的风格特征和重庆方言的独特韵味。以这样聆听、体验音乐的方式进行教学,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音乐课堂,走进音乐世界。 四、有效应用多媒体进行创新教学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贯彻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让学生在学习音乐中不断激发探索精神,善于发现新事物的能力。创新性的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音乐教学,制作与教材配套的音效动画,让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中学习,全面开辟学生的多项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创设音乐教学情境,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在音乐教学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用于音乐教学的起始阶段和结束阶段,可起到愉悦审美环境,唤起审美注意,激发审美渴望;用于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和教学内容的连接,能达到承上启下,培育新的审美心境,唤起新的审美注意和审美渴望;用于教学内容之中,则会使原有的审美要素,更加丰富多彩,产生更佳的宜人,感人,化人的审美效应。 总之,创新教育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新要求是相互交融、不可分割的。音乐的艺术特性、情感特性,能使学生在学习音乐时陶醉在艺术活动的欢娱之中,学习音乐的过程即是对艺术乐趣的追求过程,这一优势是音乐学科独具的。在创新教育的新形势下,教师必须遵照创新教育的要求,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独特优势,致力创新音乐教育的新方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松.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创新的措施探微[J].教育,2016(9):00019。 [2]刘慧.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策略探讨[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2):00034。 [3]陈洪珍.小学音乐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研究[J].北方音乐,2014(8):161。 音乐教育论文篇2 浅析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摘要: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将德育寓于音乐艺术美之中,充分挖掘和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等,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通过音乐教育,以乐辅德、以乐促智、以乐怡性,可望更好地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关键词:音乐教育;德育;德育功能 一、音乐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音乐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热爱音乐,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和实践,体验感受音乐,发展自身的音乐能力,而不光是单纯的培养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育“人”而非仅育“才”是普通音乐教育的重要特征。德育的“德”字的本义“道德”或“品行”。“德”也是一个人的品格和价值观。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待的品德的活动。音乐教育与德育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两者互相辅助、密不可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音乐教育通过生动的音乐艺术方式,寓德育于音乐艺术教育之中。蕴含伦理道德内涵的音乐作品,能使学生在提高音乐审美感受、表现力的同时,心灵得以净化、道德情操得以升华、人格得以完善,从而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表现 学校音乐教育以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从先秦儒家诸子认为“乐教”可以“善民心”、“移风易俗,莫过于乐”,到近代中国的有识之士把“歌乐”作为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学科之一,都说明了我们的先辈很早就意识到了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笔者从以乐辅德、以乐促智、以乐怡性这三点展开论述: (一)以乐辅德 音乐德育的功能,从古到今倍受重视,无一不以音乐作为滋养,浸润心灵。音乐运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来表情达意,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情感世界、道德观念的渗透和影响都很大。因此,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寓德育于音乐教育之中显得尤为重要。 1.以乐引情,抒发情怀 一部好的音乐作品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能激发人的崇高情感。优秀的音乐作品通过流畅优美的旋律、鲜明清晰的节奏、真挚完美的情感、和谐完整的结构、清新质朴的音乐风格塑造出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极具震撼人心的感染力,鼓舞着整个民族,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每当给学生范唱那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我爱你,中国》,心里总涌动着一股暖流,心潮澎湃。音乐家郑秋枫用行云流水的音乐拨动了人们的心弦,歌词勾勒出中国大地春华秋实、山海壮阔的雄伟景色。学生透过老师洋溢着激情的脸和深情的歌声,深深被打动了,歌词“我爱你中国,我要把最美的歌儿献给你,我的母亲,我的祖国”唱出了人民的心声,抒发了豪迈的爱国情怀,感人肺腑、震撼心灵。又如《再唱山歌给党听》、《浏阳河》、《龙的传人》、《国家》、《中国人》等,这些歌曲洋溢着对中国共产党、人民领袖、新中国、社会主义热爱之情。学生在聆听、歌唱时,感受激情的旋律、品味歌词的内涵,内心的情感得到丰富和滋养,进而提升了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 2.以歌励志,乐学善思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 文化 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音乐素养和情感态度,形成乐学善思的品质。五年级的《红星歌》是七十年代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插曲,它以生动的歌词、轻快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激励了几代人的成长。课前,笔者让学生在家上网观看这部经典电影,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通过预习,了解历史,积淀人文知识。课堂上,教师通过挖掘歌曲音乐要素中的节奏进行对比,让学生思考节奏在表现歌曲情绪的作用。 通过原谱与把附点八分音符节奏改为八分音符节奏型的 歌谱 作对比,在演唱中感受到附点音符更能贴切地表达小主人公潘冬子加入红军的激动心情。接着又让学生思考:歌曲运用了重音、f、渐强等记号,对表现歌曲有何作用?有的说:表达了潘冬子立志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有的说:让歌曲更加雄壮有力,精神更饱满。在 学唱歌 词时,又让学生思考: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为何还要学这首歌?“闪闪的红星传万代”传承的是什么精神?引导学生边学边思考,形成乐学善思的品质。 3.以曲为媒,凝神聚气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合唱是多声部演唱的歌唱艺术,凝聚了集体的智慧和情感,它通过多种题材、体裁,以音响为表现手段,抒发情感,提高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笔者曾指导学生参加广州市第十三届中小学合唱节比赛的训练,为使所有学生所发出的声音达到和谐统一,不厌其烦地示范、讲解、并逐一辅导,让学生努力做到个人的发声与整体的发声揉为一体。在一次次的磨合中,学生慢慢懂得了声部间彼此合作的重要性,注意力高度集中,听从指挥,努力达到各声部之间均衡和谐,创造至善至美的境界。经过角逐,最终荣获了广州市总决赛特等奖的殊荣。可见,凝神聚气的团队精神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二)以乐促智 智力是在认知方面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 记忆力 、 想象力 和思维能力。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古今中外名人如孔子、卢梭、歌德、列宁等大都酷爱音乐,音乐对于他们的成就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1.开启心智,想象创造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音乐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语言,它看不到、摸不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它以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要素作为基本的表现手段,通过声音刺激人们的听觉器官,从而使人们在头脑中产生想象而获得听觉形象。三年级《音乐中的小动物》的教学内容为欣赏一组以小动物音乐形象为题材的歌(乐)曲。在欣赏管弦乐曲《公鸡和母鸡》中,让学生充分熟悉主题音乐后自由创编表演动作。当听到母鸡报蛋声的主题音乐,有的学生蹲下身子、张开手臂随乐曲扇动着,有的摇摆着身体神气地转着,有的曲着手臂一张一合模拟母鸡的翅膀拍打着,形态各异。当听到公鸡报晓声的主题音乐,学生变换了动作,或伸长脖子引亢高歌、或在嘴巴前张开手掌做出小喇叭的模样叫着、或是左手放在头顶模拟鸡冠、右手伸展在体侧模拟公鸡漂亮的羽毛,创意十足。在宽松的教学氛围下,学生随着美妙的音乐尽情表演,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创编中得以培养。 2.训练听觉,促进记忆 记忆,是过去 经验 在人脑中的反映,心理学告诉我们,没有记忆就无法学习,离开记忆,人的复杂心理活动不复存在,知识经验无法积累。音乐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这种能力是指人经历听音乐的过程,对音高、音强、节奏、音色等所形成的音乐在头脑中有所反映、再现,从而产生了音乐记忆力。音乐教学活动都以聆听为前提,学生在聆听过程中会产生注意、记忆、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并促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的发展。 小学低年级学生跑调(音不准)的情况比较普遍,原因就是记不住音高。教学中发现,听音模唱能帮助记忆音高解决音不准的问题。刚练习时每次听一小节单声部旋律,如:①135-||②1b35-||③246-||④2#46-||然后凭记忆用lu音哼唱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原先唱不准的学生基本能唱准了。于是听唱两小节,之后听唱四小节,记忆力强的学生听唱音程、和弦。经过循序渐进的训练,学生内心听觉能力和记忆力明显增强了。 (三)以乐怡性 1.高雅审美,唯美至善音乐作品之所以具有感染力,是因为它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情感,蕴含在作品中的立意美、情境美、音韵美、曲调美、配器美、伴奏美等审美因素能激起听众的审美感情。小学音乐教材的歌(乐)曲或表达孩子们的心声,或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百听不厌,百唱不烦。欣赏教学中,呐独奏曲《百鸟朝凤》奔放热情的旋律、明亮高亢的唢呐模拟百鸟争鸣和唱的曲调,可使学生联想到生气勃勃大自然景象,抒发美好欢乐的心情。名曲《二泉映月》哀伤的曲调让学生体会到作者阿炳在黑暗的旧社会里的不幸和那份追求光明、乐观向上的可贵精神。欣赏《 春节 序曲》时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跟随明快的旋律做着敲锣打鼓的动作表现人们在节目里热闹欢腾、载歌载舞的场面。欣赏这些音乐文化精萃的作品,能使学生的音乐素质修养、审美情趣会越来越高雅。 2. 才艺展示 ,自信阳光《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自信心的培养。因此,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自我表现机会,给予自由发挥的舞台恰恰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创造的好办法。自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高其心理素质与思维力、抗挫力、行为力等。音乐教学的实践活动丰富多彩,歌唱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长为其提供表演的机会。如:识谱能力强的学生示范演唱旋律,节奏感强、拍子准确的学生指挥全班歌唱,声音美、表情好的学生带唱歌词,竖笛音色美、指法准确的学生为歌曲伴奏,以点带面,激发全体学生的表演热情。在分组练习时让他们与性格内向、表演能力弱的同学合作,帮助同学克服自卑等不健康心理因素,增强自信。久而久之,学生勇敢、自信的品质从一点一滴中培养出来了,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实践证明:经过长期音乐熏陶的学生,其性情、精神、气质以及思想意识、 思维方式 乃至生活方式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能让其一生获得健康的心理、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学校音乐教育应发挥以乐辅德、以乐促智、以乐怡性的美育功能,从而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11. [2]王安国,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4]杨九诠.学生发展素核心素养三十人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5]彭小虎,王国峰,朱丹.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6]戚万学.国家精品课程系列教材:学校德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音乐教育论文篇3 试论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摘要】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诞生于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它既是当今社会音乐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又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本文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内涵和表现形态入手,浅析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打造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内在基础、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增强民族音乐文化的凝聚力这三个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如今,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客观上促使了世界各地文化多元化浪潮的兴起,同时也促进了各种异域文化的大融合。在我国音乐文化发展领域,不论是不同阶段的音乐教育,还是音乐的具体表现形态,都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一方面为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注入了新的因素,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内涵和表现形态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属于多元文化教育的分支,而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又起源于多元文化主义。多元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结构、成分日益复杂,信息交流沟通高度发达的背景下,各种文化形态更新、变化加速,新兴文化形态层出不穷的文化现象。在此基础上,教育必须帮助性别、种族、宗教、社会经济地位不同的学生平等认识和理解社会中的主流文化以及亚文化,以此既能获得在主流社会生存的能力,也能获得在本民族社会文化环境中生存的能力,这就是多元文化教育。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广泛接触了解来自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音乐作品,感受各类异域风格的音乐特色,从而拓宽音乐审美视野,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掌握音乐的本质和深层次内涵。在表现形式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首先要求教师和学生转变传统的音乐教学理念和音乐审美观,以平等的心态和教学方法对待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厚此薄彼,疏忽怠慢亚文化音乐形态;其次需要在传统的音乐教材和教学内容上增加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内容,拓宽学生的音乐知识面和学术视野;再次需要鼓励学生在不同的音乐风格和形态之间自由探索、创作,通过实践深化学生对不同音乐形式的领悟、理解;最后需要通过更多的音乐艺术交流和实践来夯实学生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基础,如座谈、访谈、采风、汇演等。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促进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内在基础。 我国的民族音乐本身就具有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特征,56个民族的音乐艺术共同构成了我国多元民族音乐文化,因此,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与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本来就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前的现实中,我国不同的民族音乐文化一直都存在主流与边缘的区别,这是由不同民族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造成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正是要求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主流与边缘的音乐形态,从内在保证了多元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可能性,也奠定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良好基础。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推动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 我国乃至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音乐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风格影响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又为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的发展、传播提供了土壤和平台,可见,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发展之间有着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思想上主张、鼓励受众体验不同民族音乐艺术的魅力,在现实中又以实际教育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接触到各式各样的民族音乐,这就为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另一方面,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一种系统化、概括性的音乐教育,它将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加以 总结 、提炼,然后传授给学生,这就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后劲。 (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增强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凝聚力。 任何一种民族音乐文化,只有充分融入了社会,获得受众的喜爱和支持,才会有强大、持久的生命力,也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促使学生甚至民众以更宽广的艺术胸襟和更丰富的审美趣味,来对待不同民族的音乐以及音乐文化,使得人们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建立一致的音乐价值观,获得同样的情感熏陶和共鸣,进而共享一种音乐文化,拉近了不同民族音乐受众的心理距离,强化了不同民族人民的认同感,也就强化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凝聚力,让各种类型和形态的民族音乐文化获得更广泛的认同和支持,这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无疑是有重大意义的。 三、结语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为学生甚至民众开辟了新的音乐视野,丰富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力的内在基础和外部环境,可以说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功不可没,值得广大音乐教育者仔细学习研究,推广实践。 参考文献: [1]于新洁,乌尔茜娅.多元文化主义视野中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137-140. [2]魏韶亮.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研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2):265-266. [3]周干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作用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0):119-121. 猜你喜欢: 1.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论文 2. 关于音乐教育论文范文 3. 浅谈中学音乐教育论文 4. 有关音乐教育论文范文 5. 浅谈音乐教育论文 6. 音乐教育系毕业论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被广泛的应用于高中各学科的教学中,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的音乐教学应该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通过网络获取与音乐课堂教学有关的音视频、动画、音乐教学软件等网络素材,而后对音乐教学音频视频剪辑、制作演示动画以及编辑整理成PPT演示文稿,通过信息技术加工整合处理后的素材,应用于音乐课的教学中,有利于实现形象、生动的音乐教学情景的创设;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容量;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音乐课的兴趣和愿望;有利于突破音乐教学中的教学难点问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更好的音乐人才。1、与信息技术整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有助于教学内容的拓展,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2、与信息技术整合,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3、多媒体资源共享在音乐学科教学中的优势,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创造能力。4、从音乐文化的角度利用网络资源学习音乐,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审美潜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5、数字化教学恰当运用在音乐欣赏课堂中,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拓宽了接受音乐信息的通道,给予学生更大的音乐学习自主权和选择权。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符合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但把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切不可喧宾夺主,本末倒置,教师要时刻切记,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是为音乐教学服务的,而不能把学生的兴趣引导信息技术上来,而离音乐越来越远了。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和探索信息技术和音乐学科整合,对改革音乐学科教学,转变教育观念,提高音乐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影响。

我帮你找!求你把手机开开吧! 臭臭

小学音乐多媒体论文参考文献

点亮音乐人生-----音乐多媒体教学法

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策略论文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小学音乐教学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音乐教师必须要以学生为中心,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善于营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情境,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氛围。但是,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音乐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教学改革的策略,希望对音乐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现状;改革策略

小学音乐是对小学生进行美育的关键,也是提高小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在义务教育阶段占据重要地位。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给小学音乐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现代化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的运用,使小学音乐课堂更加具有活力,小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当前,虽然小学音乐教学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音乐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还存在着问题,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如何做好小学音乐基础教育工作,强化小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就成为了音乐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小学音乐教学经验,从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而探索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很多小学,音乐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离得很远,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感到厌烦,导致失去学习兴趣。小学生活泼爱动,音乐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小学生的个性发育和实际水平,选择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以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潜力。但是在现实中,音乐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忽视小学生的情感,在课堂上以自我为中心,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即使小学生出现不理解的问题也不敢举手提问。同时,还有一些小学音乐教师对新课改理解不全面,认为将流行歌曲引进小学音乐课堂就是创新和开放,但是在引入时并没有考虑有些流行歌曲旋律不优美,唱起来拗口等问题,使小学生不能很好地进行音乐学习,使音乐教学过程流于形式。

(二)课程目标不明确,忽略音乐的艺术性

现阶段的小学音乐教学缺乏对课程目标的明确定位,教师没有正确地认识到音乐的艺术性和特殊性,只是将音乐课作为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在课堂上,有的音乐教师会花费较多时间在组织音乐活动上,表面上看课堂氛围极其活跃,但是小学生并没有学到知识,有时候一节课下来都不知道学的是什么;有的音乐教师则更关注课堂提问和练习,片面追求教学效果,设计的提问内容难易差异较大,小学生难以理解;还有的音乐教师会把精力放在拓展知识上,认为音乐教材中的知识过于简单,会大量引入课外音乐知识。因此,由于音乐教师的关注点不同,就导致了小学音乐教学课程目标千差万别,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音乐课没有真正地起到美育的作用。

(三)教师教学水平差,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音乐教师的素质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在很多学校里音乐教师都不是音乐专业或者师范专业毕业,对音乐教学没有过多的了解,对乐理知识也不懂,甚至有的小学音乐教师由其他课程教师兼任,他们在上课时只会教小学生唱一些流行歌曲,无法正确地引导小学生进行音乐知识学习。因此,全面提升小学音乐教师自身素质就成了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一些音乐教师观念守旧,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所设计的教学方案千篇一律,没有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分层教育,也没有做到因材施教。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对小学音乐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教学水平差和素质低的音乐教师已经不符合现代化教学的要求。

二、新时期小学音乐课堂改革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优化音乐教学内容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一直是较为薄弱的环节。现行的音乐教育理念、方法、手段和评价机制等都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改成传统教育观念,优化音乐教学内容成为了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关键。音乐教师要注重引导小学生在生活中体验音乐的魅力,课堂教学紧贴日常生活,选择富有生活化的音乐教学内容,提高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小学生热爱生活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念,使学生的生活更加充实。同时,音乐教师要鼓励小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创新和探究,利用集体活动提高小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互助的精神,这样才能更好地协调音乐教学与小学生自我发展的关系。

(二)设置明确的'课堂目标,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小学音乐教学中应该设置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从而确保音乐课的有序进行,以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新能力。在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上,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新颖个性的教学环节,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课程参与度,不断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小学音乐是一种启蒙式的音乐教学,音乐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小学生,以音乐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小学生。只有真正认识到小学音乐教学的意义,教师才能够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设计好每一节音乐课。在设置教学目标时要避免盲目和随意,不能照抄照搬传统课堂模式,制定的目标要合理,偏低或者过高都会使小学生抓不住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大胆进行创新改革

要想有效地解决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种种问题,必须要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设计教学内容,充分发挥音乐教师的主导作用,建设一支优秀的音乐教师队伍,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道德品质,关注教师的思想和心理健康情况,在音乐教师的聘用、考核、深造等方面确立严格的制度。同时,还要完善音乐教学设施和教学工具,提高对小学音乐课的师资投入力度。此外,音乐教师也要从自身做起,努力学习音乐前沿思想和知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大胆进行创新和改革,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高效的小学音乐课堂,重视音乐课程,利用好课堂的每一分钟,从而加强小学生的音乐阅历,扩大知识面,带领小学生不断进步。综上所述,小学音乐要想真正实现有效教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每一位音乐教师的努力和付出,在课堂形式和教学方法上不断地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给小学生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音乐课堂,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崔伟佳.浅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6).

[2]张敏.浅析小学音乐教学问题及策略[J].文理导航旬刊,2013(6).

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教育信息技术是信息技术和教育科学结合的产物, 教育信息技术不仅研究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而且研究如何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推动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和教学理论,以及教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的改革和创新。教育信息技术涉及的方面极为广泛,包括诸多内容。”这是我在《教育信息技术的掌握与 应用》一书中读到的一段话。而其中计算机辅助教学,我认为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过程中和我们一线教师 最为密切相关的。把教育信息技术和自己的具体工作结合起来,推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想才是学习 教育教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最终目的。那么事实怎样呢? 英国教育家柏西·布克强调,“一名教师你首要的任务是去创造一种吸引力”,我认为在音乐课堂上,引 导学生“学会动、想动、爱动、行动、意动、情动”才是一个吸引的过程,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 和学生被束缚在狭小的课堂内,教师是学生们获得知识最主要的途径,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处于绝对 的主动地位,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在被动的环境中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必然受到极大的压制,教 师的教学方法也难免简单,呆板。于是吸引力显然难以达到,也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要求。 而计算机及其网络在教学过程中的介入,对传统教学则产生了重大的冲击,计算机的介入,多媒体教学手 段的运用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提高多方面的效率在实际的教学中显而易见,现就以我在实 际教学中总结的经验谈谈我的感受: 一、电脑音乐教育技术与教育革新。 电脑音乐是现代计算机科学与音乐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使音乐的作曲、修改、演奏、教学从原始的手工 作业方式一跃成为高科技方式,对人类的音乐活动带来了生产方式最根本的革命。 传统的作曲方式是音乐家在头脑中构思出音乐的旋律,先写在总谱上,再在钢琴或其他乐器上试奏,经过 修改,然后抄成分谱交给乐队排练,不满意的地方再修改,乐队再练,费时费力。用电脑来创作音乐从根 本上改变了音乐创造的方式,音乐家可以用键盘,甚至可以直接对着麦克风歌唱,计算机都可以立即将乐 曲转换为五线谱,可记录在磁盘或光盘上,立刻让你从上百种不同乐器的音色中选择、组合,并且演奏出 来。这一过程简单快速方便,让人真正体会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之真谛。 电脑音乐不仅使音乐创作和表演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而且革新了音乐教育的观念和教学方法,为素质教 育创造了新的科技平台。一方面,电脑音乐的发展充实和更新了有关声学、律学、音响学、曲式学,配器 学,以至音乐史的内容,必将导致学校教育面向 21 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另一方面,电脑音乐 极大地改变了现有的音乐教学方法。用计算机加上大屏幕投影电视,教师可以轻松地面对上百名学生讲解 乐理、和声、配器、作曲等音乐知识,配合以丰富多彩的 CAI 教学软件,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效率。 二、软件的应用与音乐课程的整合——电脑音乐软件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适当的音乐软件进行音乐教学可以使音乐教学活动更具开放性、互动性、更富创造性。它能使抽象的 变得直观,呆板的变得更生动,使沉闷的课堂变得更活跃, 使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充分体现新 课标课堂价值观。 首先,利用电脑音乐进行乐理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变得更直观,有利于揭示重点,突破难点。乐理知识 是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经常涉及到的内容, 这是个理论上的问题,很抽象,学生不易理解。 比如说:要让 学生认识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用传统方法进行教学的话, 可能要花费不少气力,才能勉强说 明白。 如果改用电脑音乐系统《音乐大师 99》软件(类似软件还很多),则易如反掌, 借助五线谱编辑 窗,只要输入该种音符就能使电脑发出与之相应的声音。 使学生在认识音符形状的同时,又能听到它的发 音长短, 既直观又形象,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 它能使学生辨证地理解各种音符的长短关 系(如:同种音符在不同的拍号、 不同速度音乐中的关系、不同种音符之间的关系。) 第二,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利用电脑音乐可以进行音准、节奏方面的训练。在这方面电脑具有独特的优势。 电脑的音高采用十二平均律,其音准是其他任何乐器无可比拟的,节奏节拍的精确度更是独一无二。我们 教学时可先将所教曲谱输入电脑,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曲谱,让学生试唱,最后按电脑菜单中的播放键,将 旋律播放出来进行校对。由于在电脑上可任意调节旋律的速度,可自由选择某个音乐片段进行播放,对于 视唱中的难点,学生可以非常方便地反复倾听、仔细揣摩。因此对于视唱教学来说真是方便不过了。 第三,利用电脑音乐系统进行歌曲教学可以方便直观地再现音乐瞬间,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例 如我们学习一首新歌可先将歌词谱输入电脑,在容易出错的地方做上记号(可以涂上颜色,或在该处设置 某种打击乐器以提醒注意)。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教学时有所侧重点,便于抓住难点、突破难点。另外,还 可以在此基础上制作歌曲伴奏带,伴奏音乐的每个声部都能哑音、放音、独奏,可任意调节速度和移调, 倒带也很快,只要用鼠标点击目标位置即可瞬间完成,而且准确方便,因此操作比较灵活,可以满足课堂 教学中的不同需要,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第四,利用电脑音乐进行音乐欣赏教学,可以使看不见摸不着的音乐变得更加具体形象,为学生深刻地理 解音乐形象提供方便,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众所周知,感受美、鉴赏美是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任 务。 在音乐欣赏教学以及歌曲教学中,电脑音乐系统也有其用武之地。例如歌曲《我们的田野》前奏的速 度较慢,表现的是一种柔美的音乐情绪。我们把它输入电脑后, 用不同的速度进行播放(这在电脑上十分 方便), 我们会发现速度加快后,音乐情绪就会变得欢快、热情, 速度变慢后音乐情绪就会变得优美、 庄重。通过对比,可以让学生直观、真切地感受到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我们还可以在此基础上从电 脑提供的音色库中,选择不同乐器音色,来引导学生进行听辨,让学生感受不同音色对音乐情绪、音乐形 象的影响。这样一来, 音乐欣赏不再是空洞的说教和满堂灌,而是一种富于启迪, 富有情趣的艺术欣赏 活动。音乐课堂从此生机盎然,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 第五,在乐器教学中,电脑音乐系统也同样有用武之地。 试以二胡教学为例,在基础教学过程中,用电脑 中的不同音色(可用二胡、扬琴等音色)听唱大小调以及各种民族调式的音阶琶音,练习曲目,培养准确 的音高概念,树立良好的内心听觉;将电脑做成的练习曲目用不同速度和不同的调奏出,让学生变换练习 建立良好的节奏感、调性感,进一步提高其音乐鉴赏能力。 第六,利用电脑音乐系统进行音乐创作教学,培养学生创作的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 展。借助电脑进行歌曲创作教学简直方便之极, 如小学音乐教材第十一册,有一个从配好节奏的歌词中选 一句创编曲调的内容,首先引导学生细心领会歌词的内容、意境、情感, 感受词的韵律。让学生自由编创, 然后将学生创编的旋律输入电脑,在电脑中放出来。当学生听到自己写出的旋律变成音乐时, 那种兴奋劲 就别提了,即使不喜欢音乐的学生,此刻也兴致勃勃。 因此,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有利于培养 学生的创作兴趣、形象思维及创新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一年级的一节综合练习课中,是认识 X、XX、X-节奏。用游戏方法让学生感受 X、XX、X-三种节奏以及 它们的组合,并且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用 X、XX 组成多种节奏组合,为歌曲编配节奏乐伴奏。在这节课的 讲解中,我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技术,使这节课非常成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在导入时,我做了一幅配有音乐的画面,画面上是在一所大森林的小房子外面,一位教师和许多小 朋友在说话,是以开门的方式进入画面的,并且还伴有音乐。这时,我发现学生的眼睛亮起来了,他们的 注意力都被吸引到画面中,有的学生还说:“哇,真好看!”我对学生说:“今天,教师带你们到这个神 秘的大森林里,这一路上我们是怎么走的呢?请同学们看着老师学做一下。”通过实际生活中人们走和跑 的动作让学生感性的认识 X、XX 节奏。 然后,我又出示画面,并解释说:“我们走到了半路,连顽皮的小猴子也来欢迎我们了。”这样,使课堂 气氛又活跃起来了,学生的兴趣很高,好像我和学生们真的走在去大森林的路上。 走着走着,画面上又出现了小猫、小狗、鹦鹉和马。“这么多动物都来迎接我们,同学们看看都有什么?” 我让学生们依次把它们找出来,并模仿一下它们的叫声。接着,我又发挥多媒体图画和声音并荗的优势, 让这些小动物都发出声音来, 和同学们的做比较, 并且找出它们的叫声分别和 X XX│、│X -│X X│X X│、 │XX XX│XX -│这三种节奏中的哪一种相对称。这样,学生通过直观形象非常轻松地学会了这些 节奏。在后面的创造性练习中,他们完成的轻而易举。 在本节课的最后,我对学生说:“今天你们完成的非常精彩,老师要送你们一样礼物。”我用多媒体显示 出许多漂亮的花瓣从空中飘落下来的画面,并加上优美的音乐。这时,学生都非常地兴奋,有一种掩饰不 住的成功的喜悦和意犹未尽的感觉。这节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外,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还可以使抽象的音乐理论形象化,使虚幻的音乐形象变得直观具体化,使复杂 的知识变的简单化,使零乱的知识变的条理化,由深化浅,攻克难点,即运用直接演示,突破难点障碍。 如向学生讲解音符的名称节拍关系时,直接讲解,学生难以理解,采用完整,切割比较的方法,一一展现 在学生面前,就会使较为难懂的关系,一目了然变的通俗易懂,易于学生接受。 以上是我在音乐课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一点实践体会,虽只是几个简单的教学片段,但却说明了 其所发挥的作用和好处。总之,我认为计算机及其网络把教师和学生更紧密的融为一体,为探索新的教育 思想,教学模式,提供了崭新的技术平台,它具有营造气氛和激发兴趣的功能,能够充分体现现代教学思 想,对于优化音乐教学过程,提高音乐教学质量,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音乐课中大有用武之地。 因此作为音乐教师的我将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肯定这一点,并尽快行动起来,多多学习其制作方法,熟 练掌握其技术,在教学中适时予以使用,以便更好的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使我的音乐课变的更加丰富多 彩,以此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学科,争取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技术整和中,取得更可喜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陈培刚:《浅议电脑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江苏教育》,2001 年第 14 期。 [2]江苏省电教馆,《信息技术与教育》,苏州大学出版,2001 年 2 月。 [3]查婉琼:《整合与拓宽――音乐课堂教学略谈》,《小学教学设计》,2003 年 7、8 月版。

多媒体体育教学论文

体育是初中课程内容之一,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整理了初中体育教学论文,供你参考。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范文一 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境教育的必要性 枫香九校 滕建江 传统教学模式多是“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整个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缺乏提出自我目标和追求新目标的动力机制,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强度大,密度高的练习下,缺乏自主学习时空没有质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学习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与时俱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平时要多钻研教材,阅读课外书籍,广收众所之长,弥补自身的不足,还要充分运用电脑资源制作各种课件,熟练的进行多媒体操作。利用各种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体育知识,参与体育运动,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体育运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一门身体语言的艺术,更是多元化教育的直接传播者。运动员为了完成一个技术动作,需要成百上千次的反复练习,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多方面的挫折,如果选择放弃就意味着失败,只有坚持才能在逆境中寻找前进的方向,尝到成功的喜悦。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同样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一些困难,如果方法得当,中学生在参加锻炼的同时就会意志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质。 中学体育课堂是对中学生实施逆境教育的最佳场所,中学体育课堂内容丰富,上课形式多样,受到广大中学生喜爱,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对中学生实施逆境教育会起到较好的效果。中学体育教师是逆境教育的实施者,同样也是逆境环境的创设者,中学体育教师要善于运用体育课堂的特点对中学生实施逆境教育。比如:体育教师帮助受挫折的学生找出原因,如技术动作不正确,练习方法存在问题,缺乏刻苦精神或存在学习的心理障碍等,对这些加以分析,重新制定锻炼计划,挖掘他们的潜力,鼓励他们勇于向上,敢于拼搏,战胜挫折,这样就能逐步培养中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境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竞争是体育竞赛最为突出的特点,而好胜心理正是中学生鲜明的特点。体育游戏、竞赛、运动竞赛、各种测试与评分等都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造了大量的锻炼机会和良好的条件,动员学生积极地投入到竞争与自我能力展现的活动中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其竞争能力。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境教育有利于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总是给学生出“难题”,设“障碍”,树立“对手”,制造出适可而止的机警环境,及时通过学生的表现、表演、评比、测试等形式,诱导他们向难题、障碍、对手挑战。让学生受到心理冲击之累,实实在在地感受挫折体验。比如:在投篮过程中,增加投篮的距离,缩短投篮的准备时间,使学生在不适应的过程中受到挫折,这一过程时间长短不一,学生会出现信心不足,动作变形,甚至厌倦锻炼等因素,这时教师应发挥出主导作用。 当学生练习方法不当时,教师应教给技巧,监督其继续前进;如果学生产生厌倦,教师要鼓励他们要锲而不舍,直至最终取得成功。在磨练中,使学生学会面对现实,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困难和挫折,理解和运用体育的辨证法则去迎接新的挑战。可以说,体育教学内容,不乏逆境教育的素材,体育教育内容的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又使这些素材十分生动和直观。 根据学生对他们所能承受的“度”,只要运用时机得当,就可能取得比其他任何教育方法难以取代的作用和良好效果。 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境教育有利于学生个性心理素质的提高。根据体育项目本身的特点和学生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选项练习,能培养中学生广泛的社会意识、塑造性格、改变气质、提高能力。同时也能改变他们个性的形成,在参与和逃避,个人和集体,循规和投机的种种矛盾中,培养他们坦荡开放,光明磊落的道德品质。在激烈对抗、面对对手与困难,在成才与荣誉面前,在挫折与失败时,教会他们学会冷静,容忍和理智以及适应环境的协调能力。由于体育课程有灵活的结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开放教学空间,教学时间,教师就加强对学生情感的注入与训练,使学生在学习环境发生改变和出现逆境时,能控制自己非智力方面的因素,培养坚韧的毅力等个性心理素质。 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境教育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性格是人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惯常行为方式的心里特征。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参加的性格特点有不同的要求,因而参加者通过进行不同的项目的活动,来发展自身良好的性格,改造性格上的弱点。比如参加足球运动,它是集体项目,要求参加者具有机智灵活、敢打敢拼、沉着冷静、协同配合等良好的作风和心理品质,常参加这种运动可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尤其对那些内向、孤僻、软弱、优柔寡断的学生可克服其性格弱点,逐步形成开朗、勇敢、顽强的性格,学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境教育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培养。体育活动中,人们抱有各种各样的体验,也就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例如:在运动竞赛时,由于激烈的对抗会产生紧张感,由于胜利会产生满足、愉快的情感。 对中学生来说,运动项目的多样性和吸引力会诱发他们的情趣和爱好;远动环境的复杂多变,又激发他们的应变能力,这都能使他们在心理上获得满意、愉快、欢乐、兴奋等情感体验。当然,其中也有挫折和失败,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拚搏,才会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全部乐趣。因此,学校体育教学有助于中学生情感的社会化、深刻化,切实培养他们勇敢、顽强、乐观的情感。总之,从学校体育对中学生个性培养的特殊性,以及对中学生个性培养的作用来看,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个性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中学生健康的成长。 评价体系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方向和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对教师而言,要力求上出符合课改要求的体育课,围绕学生的终身体育设计教学内容。对学生而言,要更加重视过程评价和多项内容的评价。如在教学中对学生建立了一套个人的体育档案,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体能进行摸底,通过学期结束时的评价结果和入学时的初始成绩进行对比,使每个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新课程理念下,体育考试应更趋向于考核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和运动技能的掌握、是否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等方面。体育考试应采取过程分加测试分,这样才能体现体育课改的精神。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锻炼习惯和技能掌握由各个学校负责考核;学生考试是再从规定的项目中选择自己擅长的项目进行考试,这样学生自主选择考试项目也可增强他们平时参加锻炼的兴趣,使体育教学呈现丰富多彩的局面。综上所述,中学体育教学要与学生终身体育有机结合,确保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掌握体育技能,在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推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范文二 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一、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一)课前做好课程设计,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初中体育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课程设计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到体育教学中,充分体现出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在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的首要工作就是在课前做好课程设计,以此来为构建高效课堂打下良好基础,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在对课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和兴趣、爱好的培养引起足够重视,并将其融入到课程设计中。比如,当前在50m的训练过程中,教师通常都是直接对学生进行男女分组进行训练,这种训练方式枯燥乏味,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敷衍行为,起不到良好的训练效果。而如果在其训练过程中引入一些教学设计就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热情和动力:第一,采用小组接力比赛的方式进行训练,通过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荣誉意识来提升学生训练的热情和动力;第二,在训练中引入游戏,男生可以采用运球跑,女生可以采用跳绳跑等,营造欢快的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训练兴趣。 (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人本理念 人本教学是我国新一轮课改后提出的全新教学理念,其对实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较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初中体育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摆脱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的束缚,充分利用人本教学理念对初中体育进行教学。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进行充分调查和了解,对于一些身体素质较差,不能承受或者是很难承受正常体能训练量的学生,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对其训练量进行调整,并设法提高其身体素质,而不能一视同仁,与其他同学进行统一训练。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进行充分了解,有针对性对教学课程进行设计。比如,在男生中,有的学生喜欢足球而有的学生喜欢篮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如果学生教学条件允许,则可以组织两者同时进行,而如果教学条件不允许其同时进行,则应该二者的教学时间和游戏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不能厚此薄彼。对于女生而言,有的女生喜静,有的女生喜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对其活动进行合理安排,喜动可以安排其打排球或者是做活跃性比较强的游戏等,喜静就可以安排其进行羽毛球、踢毽子等活动性相对较弱的活动。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出人本教学理念,使每一个同学都能够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并使其兴趣和爱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以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三)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初中体育教学内容单调,是导致高效课堂无法得到有效构建,学生学习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的主要原因。当前,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主要都是围绕考试内容进行开展的,集中在实心球、50m、立定跳远、男1000m、女800m等项目上,内容单调、枯燥。因此,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就需要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如开展篮球、足球、排球、网球等球类教学内容和健美操、瑜伽等体操类教学内容等,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得到充分发展。另外,对于初中体育教学而言,教师是最重要的引导者,其教学能力的高低,对高效课堂构建的实现和教学效率的提升,都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还应该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提升,通过加强教师自身学习和集体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从根本上促进初中体育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结束语 在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中,通过构建高效课堂来实现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的双重提升,是其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校一定要充分意识到自身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合理应用人本教学理念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等方法,不断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效率,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范文三 信息技术下初中体育教学提升策略 摘要:简要分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探讨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体育教学;素质教育 1引言 初中体育课程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我国教学改革的进程在不断加快,但对于体育教学的改革,尤其是初中体育教学的改革,仍然停留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方面,还是教学方法方面,都未能与当今学生的体育学习需要及教育发展的趋势相适应,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初中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此,如何运用有效教学方法提升初中体育教学质量,已经成为一个摆在相关体育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2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较高的学习兴趣往往能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大多数体育教师的教学仅限于对知识的讲授以及动作技能的示范,而忽略学习兴趣以及主观能动性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促进作用。将多媒体技术有效引入初中体育教学中,通过向学生呈现丰富的图片、影像以及课件的方式来对体育知识进行有效分析与讲解,有效地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学生开始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教学过程中,并乐在其中,这对于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无疑是十分有益的。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对一些难度较大且不好讲解的体育动作技能,将信息技术引入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中,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讲解与示范的辅助基础上,通过视频教程的播放更为清楚、直观地看到体育动作技能的全过程,在有效提升其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的同时,还起到了规范学生的技术动作,提升体育能力的效果。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运动技能初中生认识事物的能力以及接受能力存在不足,对一些难度较大、较为复杂的动作技术学习起来也显得较为吃力。信息技术能够将一连串复杂的动作进行分解,并可以以反复播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形成直观、形象的视觉表现与感性知识,促进学生对各项运动技能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增强学生的运动技能。 3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整合的效果不佳判断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效率的高低是由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效果来决定的,并非信息技术的单方面运用成效。而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即是以信息技术为重要教学手段与工具,以体育知识的学习过程为载体,将学生体育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培养进行结合,并达到一定教学成效[1]。但当前情况来看,我国初中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多媒体的应用并未与体育教学内容及教学目的进行有效融合,应用较为孤立,大大影响了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学功效的发挥。教学设施不健全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离不开先进设备的支持。然而不健全的教学设施成为当前影响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效果的重要因素。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校未能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认为体育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副科,或者认为体育教学只需要有操场就够了,不需要应用到信息技术。另外,部分偏远山区学校由于受到当地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法购置必备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甚至没有设置体育课程,大大影响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初中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组织者与参与者,其综合素质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初中教学质量的高低。然而我国初中体育教师广泛存在业务素质较低的问题。其一,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的职位是由非专业人士或兼职人士担任的,虽然该部分人士工作扎实,但在知识结构及动作技能的专业性上还是有所欠缺,未能满足当代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学习需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2]。其二,部分年纪较大的体育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重视,甚至是排斥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以传统的教学方式(灌输式)为主,严重影响了学生体育学习水平的提升。 4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加强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学习是一个教与学相互作用的过程,为此,要想让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应用,就应当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让其主动参与到实际教学活动中来[3]。在教师方面,学校可以加大对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力度,以增强教师对信息技术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升其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与水平。在学生方面,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课前的预习与课后的巩固,以不断提升其自学能力。建立健全信息技术的应用首先,对没有开设体育课程或没有多媒体设备的偏远山区学校,进行教学体制的改革,将体育课程纳入其教学体系中,并通过政府的各项补助措施的颁布,将多媒体设备及技术引入体育教学课堂中,实现多媒体的资源共享,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让学生在先进设备及技术的辅助下,加深对体育知识及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其次,对于发达地区在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上也不可忽视,应积极建立健全信息技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学目标来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应的体育教学视频及课件,以从听觉、视觉方面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4]。加强初中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初中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主体,是体育教学的灵魂人物。因此,加强初中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与关键。首先,学校加大对体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人力、物力上的投入,并对教师进行多媒体培训,以让教师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技能,为多媒体教学的有效展开提供必要保障。其次,体育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体育教学技能及知识的学习,不断总结自己及他人的教学经验,以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技能[5]。另外,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更为灵活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对体育知识及技能的理解与掌握。 5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促进作用,教师要有效提升初中体育教学质量,就务必要以学生的身体状况和教学内容为重要依据,有针对性地展开体育教学活动。与此同时,对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改良与创新,将信息技术有效引入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以增强体育课堂的丰富性与生动性,进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断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猜你喜欢 1.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范文 2. 初中体育教育论文范文 3. 初中体育教育教学论文 4.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 5.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参考 6. 有关初中体育教育教学论文 7. 浅谈中学体育教育论文

小学体育教育问题探讨的论文

摘要: 当今社会,现代教育的发展中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推动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因此,小学体育教育的落实与开展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区别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实有效的把学生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育

1.课程的系统化与科学化

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小学的体育课程只是学生在学习劳累之余的放松、娱乐课程,教师一般不会引起重视,认为还是主要以课本的学习为主,更不要说对体育课程进行系统、全面、合理的进行安排了。学生因此也得不到全面系统的课程,也就没有享受到全面、具体的素质教育。因此,要想推动小学生体育教育的推广,首先教师就应该为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科学、系统地安排小学生的体育课程。根据小学生的不同年龄段、不同的生理状况、心理特点,按照素质教育的标准,科学合理系统地安排小学生体育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小学生的体育教育得到推广,学生才能拥有系统的体育教育。

2.安全问题是体育教学的重点

由于体育课程的特点,要求学生上课的地点在户外。因此,在小学体育推广的过程中,安全问题是教师们值得引起高度关注的问题。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透彻的安全教育,让小学生们切实了解自己的行为中有哪些风险因素,提高自我的警觉意识,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小学生在进行体育教育时的安全问题,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让学生们有效的规避危险因素,真正做到有效的自我保护,让学生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同时,刚靠学生自己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毕竟还是小学生,年龄的限制、心智的不成熟使他们不可能每时每刻约束自己,很有可能在不经意间做出一些危险的举动,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监管。总而言之,推动小学生的体育教育势在必行,但是如何系统、科学、安全地落实这一政策是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对的问题,教师应通过有效的教育计划对学生的体育课程做出全面地考量,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教师要吃透教材

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论是课堂授课还是体育教育,教材是教师上课必不可少的材料。要想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教师首先应该对教材有全面地认识,备课—授课—答疑,这一过程是实现教师教学目标的必由之路。教师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决定了教师的授课质量,教师越是能够清晰地了解课本的整体框架、对课本钻研的越深,思路就越明确、越清晰,在授课表达时就愈加地流利、轻松,真正将课本知识转化为教师的内在才能对学生传授的过程中游刃有余、有的放矢,学生也轻松,老师的教学活动进行地也就愈加地顺利。这就要求教师在研究教材的过程中,充分的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知识框架,掌握教学重点、难点,继而才能给学生讲出来,并且还能讲得好。

4.在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当前的互联网时代,许多的传统技术越来越向互联网的大环境靠拢。这就引起我们的反思,是不是素质教育是不是也可以与这一领域寻求合作。如: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将课本的内容与多媒体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将原本枯燥的授课生动的展现出来。体育课这种户外课程与天气的影响因素联系密切。若天气质量不佳,可选择一些多媒体材料进行教学,从而避免了传统的雨天上只能自习的状况。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尤其像广播体操这种学习项目。刚接触时,由于技术动作的复杂性、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差等一系列因素,许多的动作往往一晃而过。老师在学习之后自身的主观因素也会对原本的技术动作产生一定的误差,前排与后排的同学观察的不同,都会给教学造成一定的困难,往往不能清晰地观察到教师的每一个动作,继而与标准的技术动作产生更大的悬殊。但是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将教学视频放映出来,逐步的讲解,教师在一旁进行每一步的分解动作示范,抓住每个动作的重点、难点,这样对于小学生自身心智不成熟、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的特点就能有效的规避,生动的视频教学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继而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这样一来就增加了学生练习的时间,教学质量大大提高。体育教育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生动的接触到各个层面的体育知识,而不是单单从体育教师的个人经历中获取,大大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知识来源渠道,更加丰富、全面地了解体育运动。

5.勇于创新,积极开发场地和器材资源

体育教育这种户外的教学课程不同于文化课的学习。教师课堂内的授课,一支粉笔、一把直尺、一个三角板就能满足上课的需求。但是体育教育对于器材的要求就要严格一些,因为体育课程需要每位同学参与进来,需要大量的体育设备资源。城市的素质教育推行的相对广泛,体育课程的教育中可以保证基础设施资源量的需求,对于一些的体育项目可以很好开展教学项目。但对于目前中国的最大的教育改革还是要以农村的教育改革为重点,农村学校在进行素质教育改革的时候受到很大的限制,资源的局限性、教学活动的单一性等诸多因素军师农村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有效性的瓶颈。更不要说根据每位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针对性、个体化的教育模式。但这一问题是不能规避的`,不能因为有困难就阻碍素质教育的推进。农村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地域性,寻求有效的农村体育教育方法。不同于城市体育的教学模式,农村体育教学可以从小的器材入手,如:毽子、跳绳。一些有特色的地区可以尝试鼓励学生学习剪纸、制作竹篮等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探索发现更多的形式进行开发、利用,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6.选择体育游戏应注意趣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们都参与进来。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体育教师设计好了一堂课的内容,但在实际的上课过程中却有一些学生表现的不积极。经过交流孩子后,发现学生并不是很喜欢这节课。教材内容的选择不够广泛。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发现,有时我们精心设计了一节课,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是会有一些学生表现得不够积极。学生们说自己其实是喜欢体育课的,但是由于课本的教学内容过于的枯燥,使得他们慢慢地丧失了兴趣。这就应当引起教师们的反思,不能只是为了教学任务而上课,更应该以多种形式全面地展现课程内容,在课程中加入游戏的元素就是很好的选择。比赛中通过积分、奖励等符合他们年龄段的赛制规则,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竞争性,在游戏中将教书育人的道理融入其中,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

7.让学生形成体育的基本素养

课堂知识的传授是教育学生们的心理健康,而体育教育更多的是增强学生们的生理健康水平。“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唯有一个强壮的体魄才能保证学生们学习生活的正常进行。体育教育就是要要做到这一点。体育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在培养他们基本知识的前提下,促进他们身体全面健康发展。在开展体育教学中最广泛、最受欢迎的就是球类运动,同时也是学校最容易满足的体育器材。它能满足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在球类竞技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竞技水平,在比赛中学习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精神,并对自己的人生轨迹产生良好的指导作用。

8.结合大型比赛和体育名人效应引发学生体育兴趣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的精神文化更加的丰富多彩,人们在上网、看电视的同时,生活乐趣也增加了许多。当今社会,大量的国内国际比赛、铺天盖地的体育讯息无形中推动了体育活动的发展,学生们从这些讯息中也就开始慢慢地接触、了解这些比赛,逐渐地激发了他们对体育的兴趣。最广泛的要数篮球、足球、乒乓球等这些大众运动。学生们在对某些体育明星了解了之后,这些体育名人也就成为了他们的共同话题。体育教师可以借用互联网这一平台的优势,在体育课程上安排这些项目或者组织比赛,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进来。体育教师对他们进行实时的指导,如:比赛的规则,竞技的技巧,教给他们一些常用的战术等,这样就能有效提高学生们的兴趣。体育教师在休息之余还可向同学们讲述一些体育明星的故事,让学生们更加了解体育明星们艰苦奋斗历程,有助于让学生们能从体育课上学到不怕苦、不怕累的良好品德,对他们今后人生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黄乃青.在教学中如何进行迁移教学.南宁教育,2008(1).

[2]尹冲淋.谈体育活动中的两极分化现象.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05).

[3]霍小梅.要重视小学体育基本知识理论的教学[J].体育科技,1987(05):17-18.

多媒体教学数学论文

自从多媒体进教室后,我们在教学方式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说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与学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而多媒体教学以其声形并茂、图文兼顾、动静结合等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大容量、直观性强和易接受等特点深受师生们的青睐,而我们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也越来越广泛。那么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多媒体优势,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效能呢?下面谈谈我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一、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要突出重点。所以说在用多媒体课件时,不一定是课件越漂亮越好,场面越壮观越好,关键在务实而且重点突出。课堂上,如果学生都把注意力放在了画面的浏览上,那对课堂上该掌握的重点就会抛之脑后了。因此,制作多媒体课件要务实,让实用性课件成为多媒体教学的主流,课件要求不必特别美观,涵盖的知识不必很多,只要能使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直观、易懂,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和内化所学知识就够了。二、黑板板书与多媒体电子板书相结合在教学内容时,除了用幻灯片等课件外,板书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用电子板书可以给孩子们一个动态的视觉,而黑板板书确能突出教学的重点,浓缩整节课的精华。如在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时,教师要板书课题;在引入概念时,要板书定义;在探究规律、研究性质时,要板书定理推论;在分析解题思路时,要板书主要的思考路径;在证题或解题时,要板书证明或解题的过程;在复习与总结时,要板书知识的结构及其内在的联系,以及主要的结论和注意之处。虽然这些层面有的是可以用多媒体来代替的,不过板书是学生模仿的蓝本,是完美地实现一堂精彩课堂的步骤。三、注意节奏避免走马观花式的多媒体教学。所以,在多媒体教学中老师该知道使用的技巧,懂得不该使用时不用,避免急于向学生展示自己高超的制作技巧,一下子把课件从头到尾象播放电影一样演示给学生,学生因此而入迷,可一堂课下来,学生只感到迷惑,而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四、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目的要明确多媒体教学在当今课堂上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但是要看老师怎样去发挥它的效率。我发现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目的不明确,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多媒体,自己的教学就先进、教学手段就现代化、学生就能学得好,这样恰恰忽略了多媒体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是为教学服务的这一特性。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目的要明确,切忌不考虑教学实际,把课件制作得变化多端,让人眼花缭乱,使用各种声音轮番上阵,极大地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的延续性,这样的效果就有违多媒体使用的初衷。五、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件的制作和操作过程中来自从多媒体进教室,老师的课堂都靠制作幻灯片等课件来完成教学,教师一直是课件的操作者,学生虽然开阔了视野和受到了多重感官的刺激,但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是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要尽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件的操作和制作过程,如此会使学生不仅是学习者更是研究者,这样的课堂效果会彻底改观,学生的参与意识会空前高涨,对学到的知识当然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和学生一起制作、一起操作、一起研究,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三亚市这次举的同题异构活动中,这些骨干老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设计的每一个学习内容都很适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兴趣,教学中虽然存在一些小小的不足,但总体来说他们都注意到以上几方面的结合来完成教学,虽然不能说非常精彩,但使去听课的老师们都得到很大的启发,了解了多媒体教学带来的效果和气氛。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去展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时间、空间等各方面的限制,让学生充分理解知识的产生、感受发展的过程,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还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达到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课题教学的质量和课堂教学的效果。南丁小学陈香云

论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运用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论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运用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应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能够更好地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文章基于初中数学教学现状,探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意义,提出了应用策略,以期能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初中数学;应用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教师能够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和丰富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忱,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初中数学课程学习是初中学习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数学学科本身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给部分学生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理解困难,再加上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教学模式固定化和单一化,极容易造成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阶段产生倦怠感,失去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需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实现数学教学的高效性。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意义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抽象性理论知识和学习要点较多,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想象能力都有一定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集中于对于课堂教材中的数学定理进行理论性讲解,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也容易给学生有效掌握数学知识带来障碍。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利用互联网丰富的教学素材,将数学知识通过精美的动态课件进行展示。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融入了音频、图像及视频等多样化的内容元素,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理论语言转化为形象丰富的多媒体动态语言,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教材内容。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信息时代,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符合当前时代的信息诉求,同时可以应用互联网技术收集大量符合教学需求的教学资源,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课件设计和编写。这对于教师来说能极大地降低备课成本,节约授课时间,从而能够增加初中课堂的教学容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同时也能通过多媒体教学丰富的内容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提高教师群体的信息素养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群体是教学过程的重要引领者。因此,应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数学的发展,首先便需要教师群体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以制作更加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的数学课件材料,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需提高自身的信息收集能力和信息整理能力,以便在纷繁复杂的`互联网资源中筛选出真正能应用至教学实践的有效资源素材,并通过一定的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课件制作,熟练把控多媒体课堂的授课节奏,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促使学生掌握阶段性的数学知识。

(二)保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质量

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直接应用材料,它在整个教学课堂中起到极其重要的辅助性作用。因此,需要注重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质量。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以数学课程教材的教学内容为基础,突出教学目标的重难点,同时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丰富型。比如,在初中几何图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几何图形的平面图和立体图,同时结合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元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图形不同类型的关键要素。同时还能通过动画等多样化的形式设计富含趣味性的教学课件,坚持直观性和科学性的有效结合,促进整体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参与性

应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促进教学进程的发展,可以作为一个创新的教学模式。但实质上,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都是为了服务于教学目标,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因此,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助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数学课本中抽象的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创设教学情境,通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表现方式刺激学生的感官知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性的数学理论知识。

四、结语

在现代教育环境中,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得到了较大范围的应用和推广。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帮助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但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辅助教学只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最重要的还是立足于教学目标,以课程教材为基础,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效促进教学实践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国.刍议多媒体辅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C]//百川利康(北京)国际医学研究院.2016年1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1.

[2]杨震.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8):28.

[3]孙蕾.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J].考试周刊,2016(42):61.

[4]黄西洪.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多媒体手段应用研究[J].中华少年,2015(24):131.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系统电教设备、技术日趋完善,它在现代教学过程中的独特价值逐渐显现。对教学的作用越来越大,多媒体教学被有效地应用到数学课堂,不仅优化了课堂效率,而且也推进了素质教育的进程。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良好效果,便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观察及听辨能力,对顺利实现素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初中、数学

正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系统电教设备、技术日趋完善,它在现代教学过程中的独特价值逐渐显现。对教学的作用越来越大,多媒体教学被有效地应用到数学课堂,不仅优化了课堂效率,而且也推进了素质教育的进程。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良好效果,便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观察及听辨能力,对顺利实现素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就深切感受到了多媒体对数学教学的帮助,下面我就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具体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一、通过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的集中,仅用从前的教学方法已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要,所以必须借助直观、形象、新颖的多媒体,通过五彩斑斓的画面,美妙悦耳的音乐,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我在执教《年、月、日》这一节时,就用多媒体播放一个谜语:“有件东西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剰张皮” 。学生听了猜了,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二、化抽象为具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思维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而数学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它的抽象性。如果把这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各种生动活泼的形象之中,就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学生逐层参与到新知识的构建过程中,实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圆面积》的计算,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难点。不利用多媒体教学,我们很难向学生形象地展示将圆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也不容易引导学生去想象,教师就很难向学生渗透极限的思想。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时,课件演示先将圆分成20等分 并将其展开后数一下块数,然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让学生观察,原来的圆就变成了以前学过的长方形,由于块数没有减少,面积自然就想等,这样自然而然就把极限的思想直观地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去想象 ,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了圆的面积公式。这样学生在形象的学习中轻松地懂得和掌握圆的面积计算方法。

三、通过多媒体手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感是指人对客观存在的美的感受和认识,是人类的高级情感活动。而爱美、求美是儿童的基本心理需要。要将课本上 的内容转化为引起美感的主要对象来源,必须借助多媒体手段,将课文的内容转化为优美的画面,美妙的旋律等让学生欣赏,并深化数学教学内涵,强化数学教学中的人格美、社会美、自然美等等,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美感。比如:在教《年、月、日》这节时,可以制作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景象,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中不同季节的美。结合生活实际制作一些“超市购物”、“公园买票”等图片再配上录音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环境美、行为美、语言美

总之,电教化这种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开辟了初中数学教学的新渠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我们应该认识到,运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既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又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完美和补充。我们应该恰到好处地运用电化教学,有机结合课堂教学,变封闭的课堂活动为开放式的教学,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目的,提升学生各种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当前,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现代化的课堂教学形式多种多样,这首先得益于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三机一幕还未普及的时候又被先进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所更新,接下去更是吸引人的网络教学。现在我国倡导采用现代教育手段,在教学中培养复合型的人才。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循素质教育的方向,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更是成为教师的重要教学手段。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Treicher)作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就是人类获取信息到底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来自嗅觉,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因此,通过教学,我认为在数学课中运用多媒体有如下优势:

一、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

例如我在教学第六册《年、月、日》时 ,考虑到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全面,我先让学生将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讲给大家听,然后,让学生从软件中了解基本的天文知识,看到用媒体的演示出:茫茫的宇宙中有无数的星座和天体在运行,地球在围绕太阳旋转同时自身也在转,再配上解说学生便明白地球围绕太阳转的同时自身也在转,因此产生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于是就有了平年和润年之分,也就有了一个特殊的二月份。媒体的形、声、色、光结合,生动形象,使学生通过媒体看到自己从没看过的天文现象,产生了许多联想 。对于年月日的知识十分感兴趣, 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

在教学中,用多种媒体来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例如我在教学《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时,其中有一内容是教学生估测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考虑到这一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我先提出问题质疑: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猫是怎样抓躲在洞里的小老鼠吗?此时学生都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特别想知道小猫是如何抓躲在洞里的小老鼠的。于是我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片:一只小猫在追一只老鼠,忽然这只老鼠窜到了小洞里,于是小猫就用自己的胡子在洞口量一量,如果小猫的胡子的宽度与洞口一样宽,说明小猫的身子能进入洞口,才有希望抓住老鼠。学生看到小猫就是靠用胡子来估测洞口大小,才能进入洞里抓住老鼠。接着我揭示本堂课的主旨: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如何估测物体的长度。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尺子,学生们在刚才情境的熏陶下,对这一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好奇,纷纷寻找身边的“尺子”,有的说自己的一柞宽就是10厘米;有的说自己的食指宽就是1厘米;还有的说自己的课桌是80厘米等,只要把要测量的物体与这些生活中的“尺子”比划,就能估测长短,最后得出结论:用这些“尺子”同样可以估测出物体的长短。可见,媒体恰当的演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好奇心,激起了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并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用的最多就是PowerPoint制作课件,PowerPoint能制作出形象、色彩鲜明、声色结合的背景,并且教师在制作时有较大的随意性,可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制作一些有针对性的课件。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学生往往对运算顺序这一重点掌握不好,利用 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就可以突破这一重点。先出示混合运算试题让学生判断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学生说的先算部分用红色闪烁的线条标出来且配以声音,再现知识点,以此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再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有这样一题:许多正方体有序的叠在一起,要求学生数出共有多少个。这样的题也可以用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来演示每一层正方体重叠的情况,让学生通过演示一层层的数出总个数,清楚明了且效果良好。

多媒体课堂教学论文

浅析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优势及创新模式论文

摘要: 多媒体作为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的有效辅助工具将教学内容以共享的形式展现在整现代教学面前。在网络环境下, 多媒体用技术应用在教学领域的优势更加明显。本文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分析, 以前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研究, 试图寻找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现代教学的创新模式, 那现在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数据参考。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教学; 应用; 模式; 创新;

一、多媒体应用于教学的优势分析

(一) 鲜明的集成性特点有益于教学开展

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 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 保障学生能够在学习简单易懂的模式, 进行复杂性的学习。多媒体教学, 嗯, 以图文形式, 展现出, 所学内容, 简单直接, 可以有效的将学生带入设定好的情境当中, 确保在这样的情境当中, 教师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指导作用。而同时学生更能够直接参与到情境当中, 有效地掌握课堂的主动权, 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多媒体教学的集成性特点可以使网络与现代教学相联结扩充现在教学中教材中的只是内容, 完成对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品质。

(二) 资源多样形式共享的特点有益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多媒体教学是依托以网络信息资源, 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多媒体教学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下, 可以将多样化的信息资源在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 利于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以达到互相促进, 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水平的目的。可以说多媒体教学实现了资源共享更有益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多媒体教学技术为教学创新开辟道路

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技术, 为我国教育教育学改革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和, 现在在线教学发展的基础。多媒体教学, 以一种学生喜爱的方式入手, 借助网络资源和电子产品, 给学生展示一个不一样的课堂。多媒体的教学的重点是将学生的注意力, 集中在课堂上。多媒体教学是新式创新教学的开端。学生对于网络教学产生兴趣, 首先是, 这多媒体教学的形式产生了兴趣, 然后才将注意力的重点, 集中到课堂上。多媒体教学的全面落实, 使学生能够进入了更加愿意接受的课堂教学模式, 并且在这一模式中, 集中注意力和想象力, 能够更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多媒体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发展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拓宽了, 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发展。因此, 多媒体教学技术依托新的形势和新形势发展的基础你教学改革开辟新的.道路。

三、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改革上的创新

(一) 多媒体设计促进教学改革创新

多媒体教学设计是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模式重要方面。多媒体教学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 而且, 有助于教学直接化呈现。在不浪费教学资源的情况下, 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情境环境。这样哦, 多媒体教学是更符合教学改革发展要求的。多媒体教学更注重于教学内容的设定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因人制宜, 而且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师经验相结合, 实现个性化教育。多媒体教学的引入, 不仅改变了教学模式, 而且改变了课程内容, 更实现啦, 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手段的探索。多媒体教学只是教育教学中的辅助教学模式, 还是要以创新型的教学方法为主, 二者互相融合以达到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目的。因此, 可以说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模式, 而是创新方法的模式, 是创新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 是提升学生效率的模式。

(二) 多媒体结构形式促进先进性教学结构创新

传统教学将以课堂为主的应试教育称之为线性结构。这种结果只是对于教学内容进行处理, 是传统的教学方式, 已经不符合教学的发展, 是教学改革, 必须要改掉的模式之一。而多媒体教学给我们提供的是一个网状的模式之一, 一种多媒体为基础, 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 进行信息知识选择为主要特征的结构模式, 这种网状的结构模式, 不仅能够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还能学生获取信息更加便捷,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也更加流畅。由此可见, 多媒体教学结构模式的调整是更为先进性的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当前现代教学改革中非常有效、实用性非常强的模式, 对促进我国教学改革创新也非常有帮助。

(三) 多媒体教学的开放式促进交互相教学的创新

多媒体教学作为网络教学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已经成为当今新时代的教育必不可缺的重要教学辅助形式。无论是多媒体课件, 还是, 多媒体教学内容都是呈现出一种开放式的形式, 这种教学不仅能够, 唔使教学成为一种协作, 成为一种交互性的共同学习, 而且还是学生通过自主多媒体网络, 与参与非课程之内教学内容的学习。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还能通过网络实施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沟通, 在这样的教学平台上, 实现教学的交互性沟通。这不仅是教学的创新, 更是交互性教学实现的开始。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推动协作教学和交互性教学的发展, 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马晨.多媒体技术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对策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 2007-10-17

[2]马立辉.多媒体教学应用与教学改革创新[J].黑龙江科学, 2017-07-08

[3]曹璞.现代教育技术下的高职教学模式创新方向探讨[J].科教导刊 (上旬刊) , 2017-06-05

[4]谭静.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电脑迷, 2017-06-15

[5]居万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技能策略[J].信息系统工程, 2016-10-20

自从多媒体进教室后,我们在教学方式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说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与学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而多媒体教学以其声形并茂、图文兼顾、动静结合等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大容量、直观性强和易接受等特点深受师生们的青睐,而我们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也越来越广泛。那么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多媒体优势,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效能呢?下面谈谈我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一、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要突出重点。所以说在用多媒体课件时,不一定是课件越漂亮越好,场面越壮观越好,关键在务实而且重点突出。课堂上,如果学生都把注意力放在了画面的浏览上,那对课堂上该掌握的重点就会抛之脑后了。因此,制作多媒体课件要务实,让实用性课件成为多媒体教学的主流,课件要求不必特别美观,涵盖的知识不必很多,只要能使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直观、易懂,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和内化所学知识就够了。二、黑板板书与多媒体电子板书相结合在教学内容时,除了用幻灯片等课件外,板书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用电子板书可以给孩子们一个动态的视觉,而黑板板书确能突出教学的重点,浓缩整节课的精华。如在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时,教师要板书课题;在引入概念时,要板书定义;在探究规律、研究性质时,要板书定理推论;在分析解题思路时,要板书主要的思考路径;在证题或解题时,要板书证明或解题的过程;在复习与总结时,要板书知识的结构及其内在的联系,以及主要的结论和注意之处。虽然这些层面有的是可以用多媒体来代替的,不过板书是学生模仿的蓝本,是完美地实现一堂精彩课堂的步骤。三、注意节奏避免走马观花式的多媒体教学。所以,在多媒体教学中老师该知道使用的技巧,懂得不该使用时不用,避免急于向学生展示自己高超的制作技巧,一下子把课件从头到尾象播放电影一样演示给学生,学生因此而入迷,可一堂课下来,学生只感到迷惑,而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四、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目的要明确多媒体教学在当今课堂上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但是要看老师怎样去发挥它的效率。我发现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目的不明确,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多媒体,自己的教学就先进、教学手段就现代化、学生就能学得好,这样恰恰忽略了多媒体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是为教学服务的这一特性。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目的要明确,切忌不考虑教学实际,把课件制作得变化多端,让人眼花缭乱,使用各种声音轮番上阵,极大地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的延续性,这样的效果就有违多媒体使用的初衷。五、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件的制作和操作过程中来自从多媒体进教室,老师的课堂都靠制作幻灯片等课件来完成教学,教师一直是课件的操作者,学生虽然开阔了视野和受到了多重感官的刺激,但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是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要尽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件的操作和制作过程,如此会使学生不仅是学习者更是研究者,这样的课堂效果会彻底改观,学生的参与意识会空前高涨,对学到的知识当然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和学生一起制作、一起操作、一起研究,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三亚市这次举的同题异构活动中,这些骨干老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设计的每一个学习内容都很适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兴趣,教学中虽然存在一些小小的不足,但总体来说他们都注意到以上几方面的结合来完成教学,虽然不能说非常精彩,但使去听课的老师们都得到很大的启发,了解了多媒体教学带来的效果和气氛。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去展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时间、空间等各方面的限制,让学生充分理解知识的产生、感受发展的过程,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还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达到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课题教学的质量和课堂教学的效果。南丁小学陈香云

  • 索引序列
  • 多媒体音乐教学论文
  • 小学音乐多媒体论文参考文献
  • 多媒体体育教学论文
  • 多媒体教学数学论文
  • 多媒体课堂教学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