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书法流派研究论文

书法流派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书法流派研究论文

姓名:刘墉性别:男 出生日期:1719籍贯:山东诸城作品: 行书四条屏 草书元人绝句 米芾诗帖 楷书册页 简历:刘墉(1719-1805)字崇如,号石庵、青原、日观峰道人等。山东诸城人。他诞于书香门第,长于显宦之家。他的祖父刘棨是康熙二十四年进士,官至四川布政使。父亲刘统勋是雍正二年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刘墉于乾隆十六年(32岁)中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上加太子太保。乾隆十六年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谥文清,人亦称刘文清。刘墉是清朝乾嘉时期的政治家,还是著名书法家和诗人。 评论家对他的书法评价很高。清人张位屏于《松轩随笔》称:“刘文清书,初从赵松雪入,中年后乃自成一家,貌丰骨劲,味厚深藏,不受古人宠拢,超然独出。”他博通经史百家,擅长水墨芦花,工诗善对,精于书法。刘墉的书法,初看圆软滑,若团团棉花。细审则骨骼分明,内含刚劲。刘墉书法之境界可以“静”、“淡 ”、“清”三字概括,这是他超过常人之处。有“浓墨宰相”之美称。他的书法的特殊韵味,备受历代人所喜爱。 乾隆皇帝酷爱书法,对书法家要求严谨规范,独宠“馆阁体”,扼杀了书法艺术的个性,使其趋于退步。刘墉的书法,不随俗,初从赵孟頫入,法魏晋,学钟繇,兼颜真卿、苏轼及各家法帖,中后不受古人牢笼,貌丰骨劲,味厚神藏,超然独出,自成一家,有名于时,“名满天下”,政治文章皆为所掩。刘书法与同时期的吸取金石碑版营养的翁方纲以及颇具古朴多姿的成亲王、铁保合称“翁”、“刘”、“成”、“铁”四家,与稍后受汉学影响,追踪汉魏六朝,突破“馆阁体”束缚呈现书法新貌的金农、郑燮等相应,起承前启后作用。 在刘墉诸多传世书法中,有很多代笔和赝品,特别是刘墉有三姬,皆能代笔可乱真,鉴别真伪代笔,除要辨别整体风格外,可注意图章,如署名“石庵”二字并钤长方“石庵”压脚印或盖有“飞腾绮丽”印者,皆为其姬妾代笔。

书法鉴赏浅识 按照这个模板应该没问题. good luck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浩如烟海,流派纷呈、风格繁异。尤其是它极其丰富的内涵决定了书法欣赏和品评的细致复杂性,而且历来多有争议。这是因为:书法艺术的美虽有一个共同性的客观审美标准,但就其风格而言,却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标准。比如牡丹、荷花、菊花、梅花,她们是四季花卉的代表,她们都是很美的,五岳的风景各不相同,也都是很美的。因此很难对它们断定高低上下之分。再加上欣赏者的眼光和角度不同,立场观点不同,艺术修养不同,志趣喜好不同,即使是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书法家的作品也难免受到褒贬不一的评价。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一个人的欣赏能力和品评水准,往往受时代、社会、历史、政治倾向以及欣赏者个人的学识和文化修养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因而也就造成了欣赏方向多元化,欣赏标准多层次的结果。既然书法欣赏这么复杂,这么抽象,又没有固定的品评标准,书法欣赏又是每个爱好者回避不了而必须面对的课题,究竟如何去解决书法欣赏的困惑呢?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和理解会有助于书法作品鉴赏力的提高。首先,讲书法欣赏的对立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矛盾对立统一的,书法的欣赏也不例外。我们举两个例子:自古以来人们尊称王羲之为“书圣”,他的故事在中华大地家喻户晓,他的作品无论是楷、行、草在历代皆奉为典范法帖。对王羲之的赞扬举不胜数。南朝宁羊欣说:“羲之贵越群品,古今莫二,兼摄众法,备成一家。”梁武帝萧衍也盛赞“羲之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特别是唐太宗李世民更是酷爱“王书”,在他亲自撰写的《王羲之传论》中说:“详察古今,精研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摹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唐代的孙过庭、张怀瓘、李阳冰等大家也都盛赞王羲之书法之美。然而,位于唐宋八大家之首的大文学家大书论家韩愈却大声疾呼“羲之俗书趁姿媚”,斥右军书作为“俗书”。“俗书”一说来源于韩愈的石鼓歌,其中有二句为“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意思是说王羲之写的字是为了迎合当时社会的习俗,趁姿媚:追求字体妩媚可爱。曾以所写的《道德经》从山阴道士处换来白鹅。(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轼、苏辙(三苏)、王安石、曾巩为唐宋八大家)。再如,对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书法,宋代的苏东坡以为“鲁公书雄秀独出,一变古法,如杜子美诗,格力天纵,奄有汉魏晋宋以来之风流,后之作者殆难复措手。“黄庭坚也说欧、虞、褚、薛辈皆为所窘,岂如鲁公萧然出于绳墨之外,字势奇伟秀拔能备八法者,独太师耳!”然而,同时代的宋四家之一的米芾却说:“真卿学褚遂良既成,自以为挑剔名家,作用太多,无平淡天成之趣,大抵颜柳挑剔,为后世丑怪恶札之祖,从此古法荡无遗矣。”再如,对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的书法,明代解缙说:“文敏神明英杰,仪凤冲霄,祥云捧日,天资美迈,尽掩古人超入魏晋。”明代莫云卿却说“正似寰匮俗子,衣冠而列儒雅缙绅中,语言面目立见乖杵,盖矩矱有余,而骨气未备,变化之际,难语无方。”明末清初的傅青山将赵贬的更厉害,他说:“弱冠学晋唐人楷法,皆不能肖。及得松雪香山墨迹,爱其园转流畅。稍临之则遂乱真矣,已而愧之曰‘是如学正人君子者,每觉觚棱难进,降于匪人游,不觉其日亲者。松雪曷尝不学右军,而结果浅俗,至类驹王无骨,心术坏而手随之也。’”从以上的对赵孟頫的书法看法,解缙的褒同莫云卿和傅青山的贬简直是水火不相容。以上所讲的王羲之是书圣,颜真卿和赵孟頫也都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代书坛的主将,他们的书法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他们对书法的贡献都是很了不起的,他们书法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然而对他们的书作评价却是那样的大相径庭甚至水火不相容,而这些分歧往往又出自像韩愈、苏东坡等历史上一些重量级的代表人物身上,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欣赏者首先要搞清楚的第一个问题。究竟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分歧,原因又在何处?我们说世界是充满着矛盾,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从这一观点出发,书法欣赏和审美的标准当然不能例外。因而上面所讲王羲之、颜真卿和赵孟頫,他们虽然都是某个时代的书坛之主,或赫赫有名的书法大家,但对他们的书艺欣赏的态度,也总是一分为二的,既有赞扬的褒又有批评的贬。这里给我们一个提示,这些严重的分歧主要是由审美标准意识的不同所造成的。要想达到审美的共识,必须具备相同的审美意识和欣赏标准。举个生活的小例子,许多人特别喜欢吃辣椒,一顿不吃就没劲,一旦遇有知己就会大谈吃辣椒如何享受,甚至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列举出辣椒的诸多优点。然而生活当中确实有一部分人,他们不喜欢吃辣椒或因身体条件限制不敢吃辣椒,在他们眼里视辣椒为老虎,非常忌怕。在他们面前大谈辣椒之美,他们肯定不会感兴趣,甚至会遭到排斥。从这个生活小例子当中我们看到,人们的志趣爱好和意识都是不同的,是很难找到统一标准的。书法欣赏和审美的标准也是如此,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这也就决定了对立的评家一定会产生出对立的鉴赏观点。因而就有了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认识。我们简析一下他们鉴赏观点分歧的原因所在,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看法上,唐太宗李世民所追求“点画不谬,结法严密,笔势连贯,寓动于静,以斜反正”等,是传统的“中和为美”的审美意识和标准在书法中的体现,而王羲之的书法恰好符合他的审美趣味。因此,李世民特别喜爱和推崇右军书法艺术。命弘文馆冯承素等人双钩填摹“兰亭序”分赠重臣,又有兰亭陪葬昭陵的传说。更有甚者唐太宗为了表彰玄奘法师远涉西域,求取大成佛法,着太子写了圣教序文,命弘福寺和尚怀仁同他的弟子们广泛搜集王羲之的字,全部用“王书”集摹而成,历时经历了二十四个年头。从这些事例可以看出唐太宗李世民对右军书法是何等的酷爱,在他的心目中右军书艺是天下第一,是崇拜的偶像,当然要称赞右军书艺。而位于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则认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其歌也存思,其哭则存怀,凡出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其意思是说,做每一项事物都有思想支配,有目的有感情支配,书法作品当然不能例外。他满怀激情地赞美张旭说: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快、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鱼虫,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万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从上面可以看出韩愈的审美观念与怨而不哭,温柔敦厚,蹈虚守静的传统观念是不同的。他所追求的“文为世所珍者必非常物。是饱和作者激情的“心声”“心画”他更重视“诗外求诗”、“书外求书”的字外功夫。他在书品中要寻找的是运动的、进取的、寄情的、变动的东西,而不是清静无为的隐逸之气。他赞美张旭的这段文字是书法抒情性与意向特征的高度概括和准确表述。也是韩愈书法审美观念的集中体现。这种观念支配下的韩愈当然不满足笼罩初唐书坛的五羲之书风,他鄙薄“书圣”,追求书法意向美的最高境界。在当时无疑是一大进步。他和唐太宗李世民的审美观念不一致,当然不会有共同的审美语言。他所说的王羲之是“俗书”也就不以为怪了。就颜真卿书法艺术的分析,苏东坡主张“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因而,他赞扬“一变古法”的书法革家颜真卿。他的门人黄庭坚也主张“萧然出于绳墨之外”,认为“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这些说明苏东坡和黄庭坚是书法上的革新派,是追求书法个性化、新面目和有进取精神的理论家和实践家。他们赞美颜真卿的原因正在于此。相反,在同时代四大名家之一的米芾,他的书法美的典范是什么?他偏爱“钟王”大搞传统继承,反复临写王羲之几乎达到乱真程度,在他心目中以“钟王”为榜样,临古字,集古字、追古气古法。他所欣赏的是体现清逸萧散的魏晋书风。因此,他站在魏晋门下大贬唐人,说颜柳“丑怪恶札之祖,古法从此荡无遗矣!”他看不惯在楷书上迈了一大步的颜柳。从上面事例中,我们可以明确看出:书法审美如果没有共同的标准,共同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就不可能有共同的语言,是不可能有相对统一认识的。因此,我们在探讨书法欣赏时,首先要研究的就是以传统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为宏观,以共同性的客观美标准为大前提,去寻求相对统一的书法欣赏的共同语言。传统的书法审美主要标准,客观的讲应有理通、力遒、形美和韵胜四大方面。首先要讲一下理通,理通就是合乎规矩法度。自古以来学书皆应从规矩入手,然后从规矩再走出来,要识法明理。从广义上讲,用笔的笔法,字的结体造型,整篇的章法布局甚至包括墨法都包含着“理”,一幅好的书作,所写的字有根有源,同时还有发展,也就是说既有传统规矩又有变化,而不是自己随意横涂竖抹,点画狼籍,荒诞狂怪,没有传统的作品只能让人看了产生厌恶而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理通包含两种意思:一是必须师古人,学传统,学规矩法度。二是走出传统存发展,后者必须是在前者的基础而上产生的。清代乾嘉之际,被称为当时四大书家有翁方纲,刘墉、梁同书、王文治。这四人中书艺最高应推刘墉,从表面上看刘墉的字圆圆的、软软的,仿佛纸上堆着一团团棉花,但细看却骨络分明,内涵刚劲,被称为“棉里裹铁”。刘墉是师从赵孟頫和董其昌,可在他的作品中看不出赵董的迹象。因而他是善学前贤而不受前贤奴役的人。和他齐名的翁方纲写了一辈子的“化度诗”碑,但始终跳不出欧阳询的圈子。有一个小故事,讲戈仙舟是刘墉的门人,又是翁方纲的女婿,一次戈仙舟拿着刘墉的作品向翁请教,翁说:“你回去问一下你老师,他的笔下哪一笔是古人。”戈仙舟把话转告了刘墉,刘墉笑着对戈说:“我写的是自己的字,你也去请问令岳,他的笔下哪一笔是他自己?”他们的话针锋相对,好象彼此开玩笑,但确实表现了他们俩学习书法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一个师古而泥,跳不出古人圈子。另一个学古而不做书奴,创出自己的风格。著名的书论家胡小石在“书艺略论”中说:“夫学书之初,不得不师古,此乃手段而非目的,临古者所以成我,此即接受遗产,非可终身与古人为奴也,若拘守一偶,惟旧辙是循,如邯郸学步,此等粥饭汉,倘使参访大法,定须吃棒遭喝匍匐而归。至于狂禅呵骂,自诩天才,奋笔伸纸,便夸独创,则楚固失矣。”胡小石先生总结出一段名言:“前不同于古人,自古人来而能发展古人,后不同于来者,向来者去而能启迪来者”这些经典的话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这里必须强调一个问题,有些学书者往往借口“俗书”、“馆阁体”或“平庸中和”等,不去认真学习传统,不下决心刻苦临帖大练基本功,而是随意涂抹,肆意泼墨,想走捷径,这是大错特错的,到头来只会害了自己。从一定意义上讲,如果能临写几位大家碑帖,且形神兼备的话,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书家了,这就足以证明传统功夫的重要性。在对待“馆阁体”,“书卷气”上我们应持两种态度:一方面传统的有“书卷气”的作品体现了传统的中华文化思想,这样的作品含蓄、蕴藉、静谧、安详、不急不徐、不偏不倚、纵放得体,刚柔相济,这样的作品是美的,它产生了完整的美的艺术规律,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另一方面,这种“书卷气”从某种意义上讲,对追求新意和创出新一代书风是一种枷锁。我们又必须打破它,这就是继承和发展。“推陈出新”,也是书法创作的辩证法则。因此,奉劝那些把信手泼墨当作“墨宝”的朋友,还是先学习点“书卷气”,学点规矩法度。先把传统的功夫学到手,使自己所写的字合乎传统,有法度,有道理。不然的话,就像六岁的儿童拿起毛笔随意写字。“新”得天真可爱,但那不是书法。又好比没有受到过舞蹈基本训练的人在跳舞,情也有,狂也有,但却没有舞蹈的韵律美,也就称不上是舞蹈。书法审美的第二个标准是力遒,也就是说写的字要有力度,平时所说的骨力劲健。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说:“善笔力者多筋骨、不善笔力者多墨猪,多力丰筋者胜,无力无筋者病”。平时,我们看一件作品的优劣,力遒是极为重要的标志,用比喻的说法就是:“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如椎画沙,如印印泥和屋漏痕”等等。这种笔力是作者通过长时间的摸索和体会,驾驭毛笔这一特殊书写工具的功夫和技能,这种力并不是求其表面张扬外露,而是渗透着作者情意并藏于笔墨中的椎沙印泥之妙 ,使写出的字有一种“骨劲和内美”,也就是“寓刚劲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笔力”一词比较抽象,前人在论述笔力时也多采用比喻之类的评说。如梁武帝评王羲之书法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阁”。王羲之说:“腰肢无力的伤长字似死蛇挂树”,但这类比喻往往给人更为抽象的感觉,让人在实践中无法从师。在古代书法中还出现了“用力说”“技巧说”二种,比如:卫夫人说“尽送一身之力而送之”。包世臣说“点画细如丝必皆须全身力到”,康有为也说“欲用一身之力”。“技巧说”的代表唐代书法家卢肇说:“用笔之力不在力,用力笔死矣!”米芾也说:“写大字,用力提笔,字愈无筋骨神气”。但不管怎么说,历代书家和书法评论家都十分重视“笔力”,它是衡量书作优劣的首要条件之一。根据以上不同的说法,我们可以理解:“笔力”实际是欣赏者对书法作品线条质量所给人不同强度“力”的感受,实属心理学的范畴,就好像颜色一样,红颜色给人暖感,蓝颜色给人冷意。但不管怎样一幅书法作品,如果没有笔力,是绝对不值得欣赏的。因此,每一个书家都应竭尽全力用毕生的心血学习和研究、实践和探讨,用心体会和感受“笔力”在书法创作中的意义,正所谓何日百炼钢,化作绕指柔;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书法审美的第三大标准是“形美”,也就是结体美,书法要写出仪态活泼生动,而富有生命力的形象,而不是平庸的把点画搭配在一起。这种优美字型形态的创造,是与作者的心意紧密关联的,是受作者艺术构思驾驭的。前人所谓“字形在纸,笔法在手,笔意在心,笔笔生意”。这段话的中心意思就是字要写的活而生动。王羲之在书论譬成章十二中说:“倘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画失节,如壮士折一肱”。这里是指笔法的重要性,但也直接影响到结体美。在整个字的造型上,王羲之有更加形象的比喻,在节制章第十中说:“夫学书作字之体,须遵正法,字之形势不得上宽下窄,如是则头轻尾重,不相胜任。不宜伤密,密则似疴瘵(zhai病)缠身,不舒展也;复不宜伤疏,疏则似溺水之禽;诸处伤慢;不宜伤长,长则似死蛇挂树,腰肢无力;不宜伤短,短则似踏死蛤蟆。言其阔也。此乃大忌,可不慎欤!”一个有造诣的书家对每个字的长短、大小、疏密都应做到精思熟虑,意随笔到,笔随势生使之曲尽其美,富有生趣。让人从静止的字形中看出活泼飞舞的动势来。给观众以凝神观赏,余味回甘的艺术享受,使人感到“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字形即刚健笃实又意态端庄灵秀。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说:“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不精,虽善犹恶,字殂弗妙,虽熟犹生,学书能解此,始可以语书也。”这段话把笔法和结体的重要性及二者的密切联系讲的非常透彻明了。举一个小例子,我们经常去看书法展,往往走马观花,一目带过,但是如发现一幅造型优美的书法作品,一定会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到作品前仔细观赏,甚至手摹心追,久久不愿离去。这就是造型美的巨大魅力,也是书法欣赏从走马观花到下马球看花的境界的提升。书法欣赏的第四个标准是韵胜。也就是气韵生动。作为艺术品的书作,不但要求有流于外感美观的字型,同时不要求精神内涵富于传神,具有奕奕动人的风采和韵度,才能算上乘之作。当我们去欣赏一幅好的作品时,不但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去看,还要把全篇当作一个艺术整体去看它的总的格局,总的章法,看它如何首尾相应,上下衔接:看它运笔的徐疾及虚实隐显,整篇布局的参差错落,疏密相间,还有施墨的浓淡枯湿,擅变善化等,这些就是整个书法作品的“气韵风度”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应是气脉相通,生动活泼,神采飞扬,并且蕴含着音乐的韵律,脱然出纸,天机流荡,动律优美,风采飘然,精神横溢,富有生趣,充满了艺术感染力。在中国书法史上有宋人“尚意”之说。“尚意”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讲究气韵为主。欧阳修说:“学书为乐,作书自适”,苏东坡主张作书“自然天放”,黄庭坚提倡“去俗气,要韵胜”,米芾主张作书“率意”,姜夔讲“风神”等等,这些都是讲书法作品要有审美情趣,要表情达意,要有“韵味”。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韵胜”的含义可以说是“书家思想境界、生活阅历、艺术修养及作品所达到的独特境界等内外各方面功夫的总和”,这就是说明了书法艺术不只是一个用笔技巧、熟练及功力深厚的问题,同时它还能反映作者的审美观。从书法作品表现出的神采和韵胜中流露出作者艺术个性、艺术情趣及审美思想的追求,是作者精神境界和艺术风格的体现。书法的精神境界和艺术风格的内含应该包括:书法与文学、书法与诗词、书法与哲学、书法与美学等等,这些都是构成书法“韵胜”的因素。我们从古今的许多名家事例中都能得出明确的答案。象钟繇、卫夫人(卫铄)、王羲之都不是专职书家,初唐四杰之一的虞世南是“当朝大臣”,颜真卿是清廉官吏,是平叛的将军,书法只不过是他们的业余爱好而已。但这业余爱好生命力极强,以至于世人都知道他们是书法家反而把他们其它光辉业绩遗忘了。文学家和诗人也是如此,他们只是在干完正事以后有空闲才动一下笔,也完全是消遣而已并不看重作书。王羲之的“十七帖”也只不过是生活中写的便条,是无意的,甚至是不经心的(举例、胡桃帖、女儿帖、妹至帖、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苏东坡“寒食贴”)从近低(1900~2000)二十世纪十大书家吴昌硕(草体石鼓书法千年一人)、沙孟海(书法理论、教育家)、弘一法师(李叔同、内容宗教、形式艺术)、康有为(碑学理论、《广艺双舟》)、沈尹然(书法创作、理论研究、普及代表一个历史时期)、谢无量(本世纪洗尽铅华、不假雕饰远离人间烟火、淡雅冲和)、齐白石(主张以俗为雅)、于右任(以帖入碑集大成者,标准草书)、林散之(优秀画家,狂草线条极富变化和个性,布白有画意)、毛泽东(历史伟人、政治军事哲学历史教育家,无心作书家,丰厚学识形成气势狂草表现空前强烈个性)。如果一个书法爱好者,不去学习研究古人书法的内涵,而一味的苦熬精神以求敦厚,哎心沥血以求点画的工拙,这种不具性情仅存形貌的书作,是很难称为好作品的。从这里可以看出“韵胜”上要来源泉于“字外功”的学习和修养。以上从理通、力遒、形美、韵胜四个方面对书法欣赏的标准进行了浅析。作为书法艺术,这几个方面缺一不可,是互相联系和影响的,也正是这几方面有机的结合,才构成了和谐统一以至臻完美的书法作品。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一幅书法作品的最后完成,可以说是辩证统一规律应用在书法艺术上的创造上的成功。创作者是这样,欣赏者也是如此,因而,我们要想真正地欣赏书法艺术,就必须使自己具备基本的艺术修养。而欣赏活动本身,又有助于我们深入领会书家内外各方面功夫的精微,从而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力争做到书法鉴赏“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最后用一句话做结束语“书家贵在熔万象为意,欣赏者贵在从意里悟出万象”这就是书法艺术形象的塑造。以上是自己对书法欣赏的浅析,若能对初学书者在欣赏书法方面有点帮助的话,笔者便会感到荣幸之至。但由于水平有限,错误在所难免,恳望老师和同道们予以批评指正。

浅谈书法艺术的美 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视觉造型艺术。人们欣赏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时,无疑会得到美的享受,艺术的陶醉,但是,欣赏书法艺术的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书法艺术与其他艺术如文学艺术、音乐艺术、绘画艺术相比显得更为抽象,更难捉摸。一幅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审美结果大相径庭的现象是常有的,即使是对一代书法大师作品的评价,也不一定千口一音。那么,书法艺术的审美是否存在统一标准呢?回答是肯定的、问题在于审美者所占的角度、所持的依据,特别是自身修养的高低。 艺术上的许多范畴,朴拙与呆笨、凝重与滞涩、豪放与粗野、宽博与松散、飘逸与轻浮、差别都很微妙,在欣赏和评价时把握不住就会产生移位,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有俗话说:“会看看门道、不会看看热闹”,对书法艺术了解程度不同,审美的结论也不会相同,“观千器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这与审美者自身的修养是分不开的。古往今来,有关书法艺术的审美著作、浩如烟海、今择其要点、归纳如下: 一、线条姿态美 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是由线条来完成的,而体现线条美的基本要素,则是要求线条富于变化。而书法使用的书写工具是毛笔,以笔锋来说,柔软而富有弹性。书写的轻重、疾快、强弱、顿挫、提按、正偏在纸上留下浓谈、干湿、刚柔、动静、方圆等各种千变万化的线条、它是具有生命力的线条、能够充分体现线条的和谐美和动态美。 1、和谐美。这种美的要素,欧美艺术家讲究得极为精细,作张椅子,也要看长短、疏密、粗细、曲直,作得好就美,作得不好就不美。线的美,在美术中,最为高等,不靠旁物的陪衬,专靠本身的排列。而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线为生命之本的,汉字由点和线组合而成,具有高度抽象化的特质。而“点”是线的浓缩,“线”亦是点的延长,“点”和“线”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因而中国的书法艺术,又被称作线条的艺术。古人曾说“学书贵能通变”,运笔中掌握提按、顿挫、徐疾和某些过渡性技巧,使线条呈现变化的主要方法,通过按笔可以达到“重若崩云”,提笔又使线条“轻如蝉翼”、令人有种时隐时现的变化感和沉浮感,从而突出表现作品独特的美感。隶书的参差俯仰,使其姿态飘逸,轻灵飞动、工整险峻。楷书方正端庄,使其虚旷,简静,遒劲有力。行书的错落有致,使其若天马行空,雷奔云集。草书绵婉使转,使通篇郁郁苍苍,奇姿雄迈,无不体现线条的和谐美。 2、动态美。对于线条,古来有两个美谈,即:“力透纸背”和“入木三分”。这是表现线条力度的夸张说法,但说明书法讲究笔力、更能体现线条的力度美、瘦能挺、壮能遒、摇曳生姿、似有飞动之态,那么力感与势态造成了线条的动态美。这种动态之美在书法作品中,你或许感到小桥流水,轻流慢淌,或如飞流瀑布,落于九天,或如林中老树,静谧安祥,或如骇雷惊电,震撼环谷……所有这些感受,都是书家通过用笔的控制,写出神态各异、丰富多变的动感线条,体现笔墨之外十分微妙的精神内涵。从优秀作品中不仅看出书家笔墨技巧的娴熟,更能看到对作品的“韵”的把握。即使人产生抑扬顿挫,似高山流水,时而泻于千里之外,时而旋于险滩之间,起到美不胜收的艺术效果。 二、运笔节奏美 书法美与音乐美、戏剧美、舞蹈美的相似之处是,在于使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以至整幅作品中、富有旋律节奏和诗情画意的意趣。就书法作品而言,笔画的轻重缓急、字形的大小变化、字形的结构、广窄、开合、伸缩、倚正以及自然的牵连飞渡等等的巧妙运用,都能使整幅作品有种自然的运笔节奏感,使欣赏者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书法和音乐一样,以抽象的语言创造抽象的形象,这抽象的形象似乎很容易引发欣赏者各种联想,在优秀的艺术家笔下,能创造出使人感到旷远,博大、幽微、深沉、高逸,使人精神得到升华的境界。就象优美的乐曲能激动人的心魄,激励人的情性、激发人的幽思。这抽象形象所表达的虽不是明确的什么,但它仍是和人的审美理想、人的情性修养肯定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就是来自一种修养,一种艺术情志,一种由时代精神折射出来的精神面目,所有这一切铸成的审美内涵,它寓于运笔中的点画、布白之中,让读者通过书家创造的总体形象观赏它,感受它,品味它。 三、形体组合美 书法的形体,由笔画、结构、章法三者组成。笔画上,视其提按、顿挫、疾徐、粗细、浓谈、方圆等用笔自然,变化流畅;结构上视其疏密、错落、承转、争让、欹正等照应周到、匀称生动;章法上,视其大小、高低、宽窄、黑白、虚实等协调统一、行气贯通。中国特有的方块汉字,为书法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写出来的字,既要符合规范法度,又要富于变化。字体有长有扁、有疏有密、有古朴有奇宕等等,字写得过于平正、则显得板滞拘瑾;结体过于险绝,又易涉怪迁俗。所以应努力做到“平中寓险,险中求平、中宫收紧、左右挥洒、倚侧有正、曲中求直”,才能别有情趣,这样方可称为艺术。人们追求的是真情流露、天趣盎然,符合于当今人们的审美情趣。张猛龙碑,点画多变,以点而言,几处无一相同,此碑结字外疏内密,忽大忽小,忽收忽放,欹侧取势,奇丑相生,结体精密有奇趣。《兰亭序》中21个 “之”字,各具情态,形象生动,上下浑然,似天然雕饰,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书品的形体极尽变幻,时整齐匀称,时参差错落,时空旷清朗,时密不透风、形随笔出,字随势生、呈观万千气象,诸多风情,对书法欣赏者来说,书家只有通过形体组合线条,把自己真挚,强烈的感情贯注到作品的境界中去,才能使观赏者而感而动,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四、章法气势美 好的章法布局,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应顾盼映带、气脉相通。一幅书法作品应前后呼应,疏密有致,一气呵成,具有艺术的整体感。 1、相呼相应,相承相接。就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来说,整体布局合理,格调高雅的作品,从欣赏者的眼光来看,章法可以夺主先入,扑入眼帘,能给欣赏者第一眼的印象,能产生第一视觉效果,是关系列这幅字成败得失最关键的地方。在章法布局中,要照顾到每一点画,每一字的安排位置,是否正确,合理和自然、天头地脚,题款用印,字与字相呼、相应,行与行相承相接、达到疏密得体,揖让有致、顾盼生姿、浑然一体。整体布局是否自然生动,使人一眼望去,黑白分明,疏密有致、气势贯通、格调一致,令人有种统一感和整体感,达到相应的审美效果。 2、虚实相生,空灵相映。宋人姜白石《续书谱》曰:“必须下笔动静疏密停匀为佳,当疏不疏反成寒气,当密不密必致雕疏”。 清邓石如说:“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通风,常计白当画,奇趣乃出”。由于汉字的自身特点,书法家们可凭借自己的艺术构思和笔墨技巧,创作出千姿百态的作品,来表现自己的独特风格。不同的书法作品体现出作者不同的思维形式,有的作品重虚白,气势宽舒静谧,给人以空灵游逸感,有的作品雍容大度,有大气磅薄,纵横决荡之感; 有的作品苍古秀拔,奇崛危险,有种孤芳自赏感。书法艺术中注重无墨处施展才华,计白当黑,如在颜真卿《刘中使帖》、怀素《自叙帖》中,虚实相间的例子更为比比皆是。在一纸之上,着墨处为黑,无墨处为白;有墨处为实,无墨处为虚;有墨处为字,无墨处亦为字;有字处固要,无字处尤要。白为黑之凭,黑为白之藉,黑白之间,相辅相成;虚为实所参,实为虚所映,虚实之际,互为所系。老子的对立统一思想,被书法艺术中计白当黑之实践体现得淋漓尽致。看来,虚白之处并非空洞无物,而“虚实相生,皆成妙境”的空间美效果,给观赏者带来了无限的想象,使人回味无穷。 五、内容情感美 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以表达感情,抒发性灵为特征的,书法也是如此,书法家们借助抽象的点画,通过艺术加工,并熔进自己的感情,创作出具有情调的作品,从而引起欣赏者感情上的共鸣。作为书法欣赏者,面对一件书法作品,要力图窥见 作者的感情因子。作为形式艺术的书法,它不仅要求洞悉作品书写技巧、风格,又要领会作品的内容,了解创作背景。如王羲之的《兰亭序》,是在“修契事”时“群贤毕至”“流畅曲水”“惠风和畅”的环境中创作出的。就是用他风度超逸、墨彩飞动的正派书风,表现出东晋文人学士的风流潇洒姿态;颜真卿《多宝塔碑》、《颜子家庙碑》等,则集中反映出他的端庄、厚重、雄壮的颜家气派。又如岳飞的《满江红》,周恩来的《大江歌》、毛泽东的许多诗词墨迹,从内容到形体都表现出伟人的气势和魄力。 大凡成功的书作,不单是形体秀美、清丽雄劲、峻拔、怡人眼目,更重要的是表现作者情怀志趣,作者凭着与生俱来的审美意识,自然而然地力求使自己笔下的文字形态更有线条美、更和谐流畅、更变化多姿、更参差错落 , 使欣赏者心领神会,从中受到启迪和教益。 六、心灵意境美 意境,是指人的思维境界。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形成的。人们的意境是千差万别的, 同样的功底,不同程度的意境,就出现不同样的书法水平。意境美,是对书法作者的气势、骨力、神采、风味的高度慨括。唐太宗说:“夫字以神为精魂”;宋黄庭坚说:“书者能以韵观之”,清姚配中说:“以气为主”。历代书家所说的是“神”、“韵”、“气”。而我们继承了意境美的观点,把它概括为“精、气、神”。 字为心声。凡自然界中一切事物,包括动态的和静态的,如山水、云雾、日月、星辰、鱼虫、鸟兽、风雨、水火、雷霆、闪电、歌舞、战斗等等,无不给书家某些启迪。作者利用某种特殊的工具,通过书写用点画线条等一系列因素,将心灵中的某种情趣表达出来,这种心灵意境的情趣,往往能使书法作品取得某种神奇的效果。心灵意境美的体现,他决定作者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个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字外功”,作者的“字外功”愈深、立意也愈高。他所追求的作品也愈真;愈真则愈美;愈美则愈雅,愈隽永、愈耐人寻味。心灵意境美的感受是因人而异的,只有不断加强“字外功”的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书法作品。 可见,意境美是书法家思想感情和修养的流露。思想感情是一切艺术的属性,如“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作者完全陶醉在大自然之中。从书法的内容、线条、结构、章法、体势等体现了作者纯真、质朴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短暂、欢乐有尽的感慨。再如清代“杨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在当时提倡馆阁体的书风下,在书法上大胆创造、锐意革新,创造出“板桥体”。他的章法如“乱石铺街”但“乱”出法度,“乱”出神韵、从中可以窥视他高风亮节的卓然傲世的精神;现代书家弘一法师,他的字充分体现了佛教精神,以上书家创造出不同的书法艺术意境美。由此而知,每一个有成就的书家总有自己的个人风格、每件作品都呈现出独一无二的意境美。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吸收和发展”。如清澈曲折的小溪,多姿多彩的花卉,滔滔不绝的江河,天空飞翔的雄鹰,葱郁有趣的山林等等,都有自身的个性美,同时也有相互间的共性美,那就是自然生动的天趣美,能在书法艺术的点画线条、字体结构、行列安排、章法布局中程度不同地比拟吸收,也能在意趣神采、自然韵律,风姿格调、骨力、气势、气脉相通方面,心须意合,若明若暗地从书法作品中表现出来,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成为书法艺术的佳作。用崭新的眼光去看,那些真正的作品中才有可能每次都有新的发现。作品似乎跟活生生的人一样高深莫测、难以预言。因为那是作品本身的一个动人心弦的世界,它有自己的独特法则和内涵。任何人都很难说自己已经了解了它的一切,因为谁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对待作品如果真的有了如对待人的一种心态,那么便能敏于捕捉作品的细节与内涵,洞见作品的妙处,这才是真正的艺术欣赏。 综合所述,书法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从中品味欣赏可以在视觉上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就在于你是否掌握书法艺术的审美创作规律。人们普遍认为:书法艺术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交谈”,只有书法与欣赏者心贴得紧密,艺术才能保证永恒,才有意义,才能真正体现出书法艺术的博大宏深和价值所在。

浅析课程流派研究论文

浅析学生个性的自我实现 论文关键词:教育管理;交往教学;学生个性;自我实现 论文摘要:现代教育提倡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交往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寻求师生间教与学的平衡,以达到双方都能有所收获。本文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围绕交往教学的基本思想、交往原则和教学设计三方面,就交往教学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作一探讨。 交往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富有生机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前联邦德国产生。1971年,联邦德国的K·沙勒与K·H·舍费尔首先提出了侧重探讨师生关系的教学论思想。 一、交往教学的基本思想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能发现:一旦某些学生与某门学科的任课教师关系搞僵了,这些学生就会对这门学科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反感,学习成绩也因此下降。而倘若某些学生与任课教师关系融洽,并建立了友谊,即使这门学科难学,也会因为热爱这位教师而迁爱到这门学科的学习上。显然,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情感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把钥匙,能更好地开启学生个性自我实现的大门。 1.交往教学论把教学过程视为一种交往过程。 这更贴近教育的人本主义思想。人生活在群体中,必然要进行交往,任何交往都是在一定的关系中进行。处在交往关系中的人总是以一定的角色出现,都不希望因交往而造成时间、精力或财富的浪费,而是期待通过交往有所收获。当然,任何交往都离不开一定的内容,也离不开一定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和内容都有可能受到干扰,但同时又是可以通过一定的工具和手段加以控制的。上述这些基本内容都可以作为教师改进师生交往关系的手段。比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全体学生和教师都处在积极交往过程中,即使那些沉默不语的学生也不例外。某些学生对教师的提问表示沉默,这并不是脱离交往,沉默也应看成是交往中的一种信息的传递。它或者表明一种要求,要求教师把问题说清楚,他们听不懂而沉默;或者表示一种反对意见,认为讨论这样的问题毫无意义等。教师应当提醒自己去了解学生沉默的原因,并设法打破他们的沉默,否则将会剥夺他们在交往过程中获得各种能力的机会,或者使他们一直处在消极状态,对学习造成损害。再如,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其效果并不理想,起码缺乏长久效应。教师不仅应当把自己所教授的一切,而且应当把自己对学生的批评与表扬,以及学生由此做出的反应都视为交往的内容,不能对任何交往的内容掉以轻心。在交往的角色关系中,师生应合作地进行交往,教师应放弃绝对权威地位,做到真正的民主,真正的教学相长。 2.交往教学论将“解放”作为教学目标和手段。 交往教学十分强调教学的教育性,把“解放”作为学生学习的最高目标。所谓“解放”,指的是要求学校教育尽可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强调学生个性的自我实现,使学生通过教育达到成熟,最终能够摆脱教育,从受教育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具有独立的人格,以及独立的能力。为了达到“解放”的教育目标,教师本身也应是不断地摆脱社会的、技术的、自然的与他人的各种压制的过程,这一过程应当是面向学生的、合作的,强调学生的参与和自决,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发展自己,使之具备各种才干与自我负责的态度等素质,与教师在交往中趋于平等关系。而这些素质的获得,就是交往教学论中称之为“解放”的教学目标。它也为我们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交往教学的合理交往原则 1.交往教学首先应遵循合理交往的原则。 在合理的交往中,师生关系应是融洽、坦诚、开放、相互包容和相互支持的。在这种关系中,“情感和情绪能自发地表现出来,他们并没有得到详尽的审查或者受到各种各样的胁迫;在这种关系中,沮丧和欢欣能被一一分享;在这种关系中,能冒险地采取新的行为方式,并且不断地加以提高;总而言之,在这种关系中,他们能接近于被充分理解和充分接受的状态。”在合理交往中,师生双方都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在活动中生动地展现自己,从而真切地感受自我价值的存在,感受到生命的涌动和成长。 2.实现合理的交往关系就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教师要正确看待自己,虽然是施教者,但并不是教学过程的`绝对权威,过于高高在上会导致学生缺乏自我肯定的意识和自信心,从而造成学生主体性的丧失。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能对教育影响力加以选择,而不是无条件接受;他们有着不同的学习经验、学习目标以及制约学习的个性心理特征;他们完成学习任务的方式、方法、思路以及对问题的认识等,并不一定要完全按照教科书或教师预定的“轨道”,而可以有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积极表现者,而不应该是“被使役者”与“被遗忘者”。教师只有对此有深刻认识,教学中的合理交往才有实现的可能。 三、交往教学的教学设计 交往教学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能实现交往教学的基本目标,真正做到合理交往,笔者认为学生的“起点行为”应该成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内容选择上往往只注重材料的选择,而忽略了学生逻辑结构的基础,即忽略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构架。要解决这一问题,真正激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必须先联系学生的“起点行为”,循序渐进,去设计教学。所谓“起点行为”,是指个体在学习某知识技能之前已有的相关经验基础。在实施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先按照学生已有的起点行为设立教学目标,而这种教学目标以学生在某种行为上改变到何种程度为目标,即行为目标;而教学目标达到后学生能具体表现出的行为,即终点行为,则是教学最终追求的目标,也就是前面提到的“解放”。 从学生的起点行为到终点行为的研究,就是一种学习过程逻辑结构的研究。课程内容的选择应着眼于行为目标所处的各年龄阶段的特殊心理,充分考虑学生素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教育结构。比如,去年,笔者担任初二七个班的政治教学工作。各个班的学生在起点、学习习惯和能力方面各有不同,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就必须考虑到学生的“起点行为”。就实验班而言,学习的起点较高,已有的知识结构要比地段班的学生来得充实和牢固,学习能力较强,并且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笔者选择了引导启发式的教学设计,把教学过程设为准备、传授帮助和答案3步。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这一框课题来讲,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了解消费者依法享有哪些合法权益以及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侵权行为该如何处理。采取的步骤是:①提出生活中自己亲身经历的买到假冒伪劣产品问题,让学生讨论解决之道;②在这个过程中传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知识,并用图表、事例加以引导,允许学生提出问题,相互讨论。如他们提到了维权可能面对的各种难处,也有学生提出遇到这类问题索性自认倒霉;③问题的提出引导师生走向答案。此时引导学生熟悉教材的知识要点,并回答一些实际问题。笔者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根据他们的接受能力更多更好地展现材料,拓宽学生知识面,满足实验班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法律知识的需求和乐于积极表现自我的愿望(尤其初中学生)。学生反馈良好,有的实验班还要求课后对全班同学在消费过程中是否受到过侵权进行调查,这也应该算是教学交往的再延续吧。 一些时候,学生面临分数压力、升学压力、学校压力、家长压力,产生厌学、恐学、逃学行为。而在教师又往往习惯于专制的教学风格的情况下,交往教学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它提倡教师用民主的态度来对待师生交往关系,提倡师生平等交往,在教学中加强合作,注重弘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交往教学论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价值,而且对实际也有指导意义,有助于解决上述提到的教育困境,更好地发展教育。 【参考文献】 [1] 张华,石伟平,马庆发.课程流派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120. [2] 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37.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 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 查阅参考论文提纲 查阅更多的毕业论文致谢 相关毕业论文格式 查阅更多论文答辩 ;

下载带有 Google 工具栏... 上网冲浪更惬意 【教学反思一】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作、探究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以便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新形势下,我们每位教师都必须思索的现实问题。我根据名师的经验和专家报告的思想去年在初一尝试了“预习——质疑——讨论——反馈”的四环节小组学习方法,也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质疑、发现问题的能力,但学生自学的习惯还没有很好地养成,更谈不上学习的兴趣了。我们语文学科的博杂更决定了兴趣、爱好及习惯的重要性,摆在面前的即是作文的老大难问题——如何克服以往的“老师命题,提出要求,学生思考成文,批改收交”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有时毫无兴趣可言,书写起来更谈不上真情流露,相关的批改反馈的针对性及实效性也较差,这种被动消极的作文课我思考了好久决定尝试一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在开学的三周内,先在12班进行了试验,现把初步的思路简单介绍:作文课,一反常态,先分析了上次学生作文的得失,由此定出作文的要求及目标。针对上次对新闻事实的叙述交待不清,而提出“合理交代清记叙的要素,交待清楚一件事”的总体要求。然后各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讨论拟题并简单说说构思,组长示意,老师计时。静思独立,老师观察各小组的情况。成文后,组长示意可以写读书笔记。统一完成后,合作批改。第一步:交换找优点,评价闪光点,写出主要内容,概括大意。第二步:再交换挑毛病,指不足(比如错别字,病句等)。第三步:本人小声读文,动情优美处,大声的读,后品味反思别人的评价,结合自己的感受,对自己提出中肯的建议。最后,交流心得。每组推一篇美文大家共赏,由作文负责人根据各小组记分,上交由老师根据各小组的情况,找出优缺点,并概括不足(共性的东西),思考下一次作文要求及目标。经过这样一改动,学生的作文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全部动起来,全身心积极投入,每位同学至少读了三篇同类的作文,又听读了6篇美文,不论从听觉、视觉上都获得很大的收获,相对以往单一,枯燥的形式,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小组之间的凝聚力、向心力增强。由于刚刚开始,毕竟有它的极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时间的分配,各小组时间的不均衡,小组之间成员能力水平的差异等等,决定了我今后将会更加努力去探索、完善。【教学反思二】让赏识走进语文教学经过几周的教学工作体验,感到有一条原则较重要,即让赏识走进语文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爱学语文。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在赏识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这样,就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促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即亲其师,学其道。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如温柔的目光,亲切的抚摸,殷切地希望,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加依赖老师,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所在。二、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说教师给学生自信,学生就会有高成就。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老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而教师的作用,就要唤醒学生的自信。三、阅读教学,让学生多一点自我感觉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还学生以学习和发展的地位,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于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教师要充分肯定。即使学生回答的幼稚,肤浅,甚至片面、错误,教师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而应当热情鼓励、引导、用心呵护熠熠生辉的思想火苗,这对学生的影响将是巨大的。让学生发展自己的思维,获得审美的体验,从而提高语文阅读的质量。四、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体现自己 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学生在作文中的个性和创造性已消失殆尽。作文中总是干干巴巴的几段空话,套话、假话连篇,文章脱离了自己真实内心的感受,使作文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和色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鼓励学生写随笔,观察日记,读后感,观后感、周记。此类作文往往有学生真实情感的流露,鲜明个性的跳跃、独特词语的运用,许多优秀之作常常涌现,时间久了,学生就能发现自己的写作个性。教师可以允许学生有不同层次的发展,并抓住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加以鼓励:如好的句子,使用准确的词语,好的开头或结尾等,唤起学生写作的热情和自信。作文评语以鼓励为主,当然作文中存在的主要毛病还需用委婉的、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指出,那么以后作文,学生会更主动热情,并能更好的展现或表现自己了。以赏识的方式改变学生作文中的一些缺点,效果明显,并能很快提高写作水平。这是我最近教学过程中的一点点思考,供大家参考、指点。

现代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  (一)学科中心课程论  学科中心课程是以文化遗产和科学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各门学科最传统的课程形态的总称,是指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发展阶段的内容,组成不同的学科,并按各自所具有的逻辑和系统独立地、并列地安排它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从学校产生,学科中心课程论就发展起来了。随着社会政治制度的变迁和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经过长期的实践与研究,逐步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在我国古代,孔子(公元前 551~前 479 年)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四文”(诗、书、礼,乐)说,是我国最初形成的学科研究理论依据。在西方,柏拉图(Platon, 公元前 427~前 347 年)、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年)等认为一个真正的自由普通教育的内容应当由少数经过仔细选择的学科组成,这个学说自古希腊时期至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前,支配了欧洲的学校课程,长达一千五百年以上。文艺复兴时期以后,资本主义兴起,生产和科学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冲破了宗教的束缚,教育也获得很大的发展。英国教育家培根(F.Bacon,1561~1626年)首先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学校主要应当讲授自然科学知识。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1592~1670 年)倡导“泛智主义”(Pansophism),在他的专著《大教学论》(1632 年)里提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设置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他主张现实世界的一切知识都是有用的,是培养“全知全能”的“智慧接班人”所需要的,都应该包括在课程之内。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J.F.Herbart,1776~1841年)是最早以心理学为课程提供理论基础的人,他信奉“主知主义” (Intellectualism),把发展人的“多方面的兴趣”看作一个根本的教育任务。他认为应当培养六种兴趣 (经验,思辨,审美,同情,社会,宗教),并分别设置相应的课程。例如,为培养思辨的兴趣(进一步思考事物“为什么”的兴趣),应设数学、逻辑学、文法等学科,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H.Spencer,1820~1903 年)在学科中心课程论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从功利主义 (Utilitarianism)观点出发,提倡实用科学知识,反对脱离生产和生活实际的绅士教育课程或古典文科中学课程,主张适应资产阶级新需要的实科课程。这反映了工业革命或第一次技术革命时期科学和生产、科学和教育开始结合起来的趋势。斯宾塞认为,教育的作用是使人们为过“完满生活”作准备。他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 年)一文中说:“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这是考虑到所有各方面得来的结论.“科学作为学校的课程内容,对学生说来,也具有最大的价值。”斯宾塞还对所谓的“完满生活”的活动进行了分析,划分出五个方面,并以此为依据对学科进行分类安排。例如数学、力学等学科,就是为了准备间接自我生存的活动,包括谋生、赚钱、设计、生产等而设立的。值得一提的是,斯宾塞的这种功利主义的教育思想对于佩里有极大的影响,促进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数学课程近代化运动的产生和发展。  学科中心课程论具有五大优点,分别是:1.根据学科组织起来的教材,能够教人系统地掌握文化遗产;2.有条理地学习合乎逻辑组织起来的教材,能充分发展人的智力;3.把一定的知识,技术的基本要素有组织地传授和教导,符合教育任务的要求;4.受到悠久传统的支持,大多数教师对此习惯;5.课程的构成比较简单,易于评价.   学科中心课程论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1.由于教材注重学科的逻辑系统性,学习时往往偏重记忆而忽视理解;2.偏重学科知识结果的传授,而忽视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过程的教学。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因学科较多,对学生来说,难以将学习的知识进行综合与统一;4.教学方法划一,难以实施区别化教育。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课程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入,学科中心课程论也就不断受到抨击,主要认为它易于导致理论与实际脱节,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尽管如此,学科中心课程论在欧美各国仍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 从古代到现代学校始终采用学科中心课程。《美国大百科全书》“课程”词条称: “学科课程是始终没有被其他课程所取代的课程”。这是符合事实的。可见,学科中心课程的影响是深远的, 其优越性的地位和积极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二)儿童中心课程论  儿童中心课程(Child-centered Curriculum)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和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即以选择和组织学习经验为基础,用儿童的兴趣、需要、问题等组成的课程,其学习形式是通过儿童的活动,解决问题。儿童中心课程又称活动中心课程(Activity-centered Curriculum)或经验课程 (ExperienceCurriculum)。儿童中心课程论的思想首先应追溯到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J.J.Rousseau,1712~1778 年)。他提倡“自然主义” (Naturalism),倡导 “自然教育论”,主张采用摆脱封建统治影响的“适应自然”的教育方法,培养“自然人”。卢梭的课程论的核心,在于创造性地发现儿童内在的“自然性”,教育不能无视儿童的本性和现实生活,必须遵循儿童的“自我活动”,采取适应儿童“年龄发展阶段”的教育方法。卢梭非常重视“直接经验”,甚至提出:“世界以外无书籍,事实以外无教材”。在卢梭所写的《爱弥儿》中,已经提出了活动中心课程论的基本思想。给儿童中心课程以系统的理论基础的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J.Dewey,1859~1952年),他认为传统的学科课程以学科为中心, 不能照顾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学科分得过细,又同实际生活距离较远,他主张教育内容应该密切联系儿童的社会生活经验,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来设计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杜威曾说过:“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他反对把教材视为“固定的和现成的”、“儿童经验之外的东西”。特别强调“从做中学”,如活动作业、手工、烹调、缝纫、表演、实验等,他认为通过这样的活动获得的经验,可以与社会生活相适应,克服知识的孤立性,为儿童提供对世界的完整认识。因此,可以将这里的“活动”大体与“社会生活”看作同义语, 也就是杜威所说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所以要以儿童为中心来进行课程设置,使课程满足儿童当前的需要和兴趣。可以说,活动中心课程的根本出发点是儿童的兴趣和动机,以动机作为教学和课程设置的中心。在他看来,儿童有4种本能的动机,即社会动机(同其他儿童在一起活动的欲望)、建设动机(对原料加工和建造各种事物的欲望)、探索动机(好奇的倾向和实验的愿望)和表演动机(爱好创作和欣赏各种艺术的倾向)。活动中心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选择,都要围绕着儿童的这些动机来进行。  杜威的学生克伯屈(W.H.Kilpatrick,1871~1965 年)创立的“设计教学法”(1918 年)把杜威的儿童中心课程论体现得最为完善。所谓“设计教学”就是要学校在学生的有计划的活动中进行教育。这种活动必须由儿童决定目的,儿童制订活动计划,儿童自己实施活动,儿童自己评价活动效果。儿童在设计活动中可以获得知识,培养兴趣、能力和各种品质。1919年成立了“进步教育协会”,使儿童中心课程在美国中小学广泛流行,形成一个全国性的持续近五十年之久的教育改革运动。在旧中国,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以及其他一些实验学校的实验,都是以“活动中心课程”和“设计教学”的原则为依据的。新中国成立后批判了这种课程论,但60年代“文革”期间,又曾出现“典型产品组织教学”,“以战斗任务带动教学”等做法,实质上也是贯彻“活动中心课程论”。  由此可见,儿童中心课程论有以下优点:1.从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出发,学习活动是积极的,活泼的;2.注意将学习与生活环境密切联系,将生活、经验、社会课题和其他丰富的内容吸收到学校课程中来,有利于丰富学校的教学内容;3.注意从活动、经验中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但如果完全按照儿童中心课程论的观点来进行课程设置,也会出现以下弊端:1.课程内容局限于儿童的日常生活经验,轻视前人创造的文化科学,不利于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偏重课程的心理结构,忽视知识的体系和科学的逻辑结构,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表面上看它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实质上却限制了学生主体的发展;3.以儿童为中心,容易轻视教育的社会任务。  儿童中心课程论虽然没有普遍实行,但它在课程理论上的价值是不能抹煞的,在小学低年级,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适当采用活动课程,来调动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很有益的,它也给中小学和高等学校编制课程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实际上,在现代的课程设置中,已经不存在单纯的学科中心课程论和单纯的活动中心课程论,从现行的教学计划来看,既有学科中心课程,又有活动中心课程(如生产劳动、见习与实习、社会实践、军事训练以及某些工艺性课程),这两种课程理论已经逐渐相互吸收,取长补短,融合成为当前主要的课程设置指导思想。尤其是在我国的课程设置中,在吸收活动中心课程论的合理内涵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结合,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就已经规定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由学科类和活动类两部分组成。 (三)结构主义课程论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强调以知识结构为中心,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心理学、教育学家布鲁纳( JeromeBruner, 1915- ),他的课程理论主要是关于教学大纲和教材结构的,他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为中心。学科的基本结构,指的是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联系以及这门学科的基本方法。掌握了基本结构,便于学生领会事实并能对它进行分类和评价,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结构主义课程论比较重视掌握概念,列出结构的程序,主张把学习重点放在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上,强调通过发现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知识及结构。这种课程理论主张在编制教材时应把学生智慧发展程序和学科结构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学科结构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结构主义课程论把结构主义原理和心理学理论引进课程结构中来,符合系统科学的理论,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新技术革命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但是,由于这种课程理论的指导思想是“精英教育”因而过高的估计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并且过分的强调理论,忽视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尽管理论上的期望值很高,但经过普通学校的实践检验,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这种理论适用于具有较高能力的学生,或许对高等学校的教学更适宜、更有意义。鉴于此,结构主义课程论缺乏普遍适用性的特点,尤其对中小学生更不适用,不能取得预期效果也在意料之中。但这种理论对于高等学校的教学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四)社会中心课程论  社会中心论课程强调以社会生活和社会问题为中心,是为了克服儿童中心课程论的片面性提出的,它主张涉及课程的依据是通过社会问题的分析而确定的,不主张以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作为编制课程的出发点,但赞成打破传统学科课程的界限,而打破的方法不以学生活动来组织课程,而是以社会现实问题为课程设计的核心,所以社会中心课程又称核心课程。 相对于学科中心课程论和活动中心课程论而言,社会中心课程论产生的较晚,它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分为两个流派,社会适应派和社会改造派,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分别论述了各自的观点。社会适应派有关于社会中心课程论的观点和主张,社会的变化是个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学校是社会的代理机构,社会在不断发生变革,所以,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材的编排都应该为学生服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不断变化的世界并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很好的在这个世界立足。  与社会适应派不同,社会改造派认为,社会在不断变化,应该把社会生活和社会问题作为课程设置的核心,它的宗旨不是为了适应变化的社会,而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改造社会的工具,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投人社会改革之中,扮演改革者的角色。因此,它要求根据改造社会的需要来设置课程,把课程及其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与社会的改造联系起来,围绕社会改造的“中心问题”组织学校课程。这一理论中提出的课程组织结构是十分独特的,有以下特点:1.课程的结构是车轮状的,轮子的轴心代表某些关键性的问题轮辐是由讨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职业训练等组成的各类课程,它们是解释和解决轮轴中关键问题的重要前提和支持;2.轮胎将涉及轮轴问题的所有相关课程统一了起来,使这个车轮得到了有机联系。 按照这种独特结构设置的课程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以生活问题为中心课程,这种课程的主要内容侧重于生活问题,每次活动不必安排在一个连续的时间内进行,一个班的指导工作不是由一个教师来担任,而且这种课程强调直接经验,而不是知识本身的逻辑系统,强调个人研究,而不重视教师的系统讲授。所以,以改造社会为中心,目的不是学习各种知识,而是对社会各方面问题的综合学习,以改造社会、改造传统;另一种是核心课程,它介于学科中心课程和活动中心课程之间,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从实际问题出发,把两三门学科结合起来。一般由一个教师或几个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通过一系列活动对一个班进行教学。每次教学活动是在一个连续的单位时间( 如2、3节课) 内进行的。  虽然,社会适应派和社会改造派的观点不尽相同,各自有所侧重,但它们都强调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问题解决能力,这正是社会中心课程论的真正价值和创新点。每种理论被提出来,就有它的合理性和优点,社会中心课程论也不例外,它的主要优点表现在:1.重视各门学科的综合学习而不是孤立的按照分科去学习,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间题的方法;2.重视教育与社会、课程与社会的联系,按照社会的实际需要来设置课程,有利于为社会需要服务;3.按照这种理论培养的学生,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但是,社会中心课程论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它过分夸大教育的作用,认为许多社会问题是由于社会造成的,与其他因素无关,但事实上,只靠教育是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其次,它忽视了各门学科之间的系统性,割裂了各科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系统知识;再次,它过分强调社会需要,忽视了影响课程设置的其他因素,因此,社会中心课程论也不是解决课程设置问题的既全面又有效的普遍适用的理论,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为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不管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跟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三、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于学生有所裨益。

古筝流派论文研究意义

古筝,原名筝(注:只要单个字的乐器基本上都是汉民族本土乐器,如琴、笛、箫、瑟、埙等,两个字的属外来乐器居多,如琵琶、箜篌等),筝是中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至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战国时流行于秦地(今陕西),历来又称“秦筝”,产生可能早于战国时期。 关于筝的起源有两种说法是比较广泛的,一是分瑟为筝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相传有姐妹二人,都喜好鼓瑟,因家中只有一瑟,二人争抢中瑟一分为二,于是瑟分而为筝,笔者认为根据瑟而发展为筝是大有可能的,筝瑟弦数历史上有相似期,筝瑟形制相近,筝瑟都有琴柱。二是蒙恬造筝说,蒙恬是秦始皇时期著名的武将,从时间上来说晚于筝产生的年代,不太可考。 筝的结构由筝首、筝尾、面板、底板、侧板、雁柱、琴弦构成,其中筝首包含调音盒、前岳山、弦钉、弦枕、穿线孔;筝尾包括后岳山、穿弦孔;底板有2-3个出音孔;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即1、2、3、5、6,无4、7两音,4、7需左手按弦变化而得)排列定弦。参考文后附图。 筝的弦数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最早的筝只有五根弦,然后经历了一个九根弦的过渡期,到战国末期增加到十二根,历经800多年到隋代增加到十三根,盛唐十二和十三弦古筝并存,至宋主要流行十三弦筝了,元明出现过十四、十五弦筝,但十三弦是主流,十六弦筝出现在清朝末期。历史上十二和十三弦筝的使用最为广泛,十三弦筝在诗词中也经常见到,比如“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目前最常用的筝形制为S21-163,S代表S形岳山(后岳山),是王巽之与缪金林共同发明,163代表古筝长度是163厘米,21代表古筝弦数21根。除了21弦古筝,目前还有18弦钢丝筝在使用,主要用于潮州筝曲的演奏。至于25弦、50弦及其他弦数的新式古筝不在本文叙述内。 S21-163这种形制的古筝是我们常用的古筝样式,称为传统古筝,这种古筝的制作大部分保留了传统手工制作的方式,共鸣箱用白松木打框架,面底板由泡桐木制作,侧板用硬木(杂木、红木)、筝首位的装饰区域贴一层硬木、筝码用硬木制作,所谓的檀木、楠木、红木古筝,指的都是面底板以外的材料,面底板必须用疏松的木质做,利于共鸣和传音。 筝的有效音区在前后岳山之间的区域,筝码(雁柱)将有效音区又分为两个小的区域,筝码和前岳山之间就是筝的演奏曲,筝曲的旋律全部在这个区域完成;而筝码和后岳山之间的区域主要用于演奏中左手的“揉、吟、按、颤”以增强旋律的韵味,这是筝的一个重要特性叫以韵补声,右手出声,左手补韵,使筝曲听起来更加婉转柔美。 演奏方法上左右手各有分工,基本指法右手有托、抹、勾、打、大撮、小撮等手法,左手有颤音、上下滑音、4和7的按音等。其中左手的手法更需要多加揣摩和练习。 古筝产生于陕西,在从陕西向其他地区传播的过程中,和当地的戏曲、说唱和民间音乐相融合产生了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古筝流派,比如陕西筝派、山东筝派、河南筝派、浙江武林筝、潮州筝派、客家筝派、闽南筝派等,各流派曲风和演奏方法各具特色。

浅谈各古筝流派特点

导语:传统的筝乐分为南北两派,但仍可以做更进一步的较为细致的区分,诸如河南筝、山东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等。这是汉族筝乐的五个主要流派。下面就由我浅谈一下各古筝流派特点,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1、河南筝:

“奋逸响”恰似河南人的性格和语言高亢粗犷,明郎谐趣。当然,这指的是一般风格。河南筝在演奏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和这一风格当吻合,就是右手从靠近琴码的地方开始,流动的弹奏到靠近“岳山”的地方,同时左手大幅度的揉颤,音乐表现很富有戏剧性也很有效果,在河南筝中,把定这一技巧称为“游摇”。

河南筝的曲目可以说是直接来自民间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河南曲子是民间历史悠久的民间说唱音乐,清以后衰落,只有南明地区还十分兴旺,所以又称之为南阳鼓子曲,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带有唱词的“牌子曲”和纯器乐的“板头曲”,等在其中作为重要的伴奏乐器出现,同时,也脱离了说唱而独立演奏。过去,艺人相见,就经常首先演奏一首板头曲以会知音,并易名为《高山流水》,这或许是抚今追者,跟锺子期与俞伯牙结为知音的故事相关系吧!今天所保存下来的许多河南的传统曲目中,大量的就是这种板头曲,人们常称之为“中州古曲”,如《哭周瑜》、《苏武思乡》等都是。

在河南曲子中,一些短小的曲牌在流传过程中又逐渐形成了一种有角色分工,可以上台表演的形式“小调曲子”今天已成为一个著名剧种“河南曲剧”,小调曲子原来比较简单,但是后来,旋律发展了,筝在伴奏中地位重要,在演奏上也逐渐具备了它的个性,这两者的结合,形成了它在音乐上独有的美,给人以吸引力。

2、山东筝:

山东和河南两地区相邻,从语言到习俗有许多相近的地方。山东筝也有很长时间的历史,如《战国策·齐策》有记:“临淄其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击筑、弹筝。”所以有不少人称山东筝为齐秦。而今天所保留下来的许多山东筝曲就是出自山东琴书,其中一部分是作为琴书的前奏出现的琴曲,跟河南板头曲相似,有六十八板“大板曲”,像《汉宫秋月》等,另外,也有由山东琴书的唱腔和曲牌演变而来的,如《凤翔歌》。

山东筝过去用的是十五弦,外边低音部分用的是七根老弦,里边是八根子弦,俗称“七老八少”,演奏时,大指使用频繁,刚键有力,即“花指”,也是以大指连“托”演奏的,下花指为多,而左手的呤揉滑则刚柔并存,铿锵,深沉,一如山东人的个性耿直,朴实,通过语言和音乐似乎也表明了这一点。

3、潮州筝:

在广东,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乐种——潮州音乐,随着潮汕人的足迹,潮州筝和潮州音乐的流行范围很广,由中国的内地以至海外许多地区,我们都可以听到这一富有有南国情调和色彩的音乐。

潮筝和潮乐一样 ,都有“重六”“轻六”等好几个调的叫法,归结起来,实际上就是弹琴时通过左手按音的变化,以达到几种音阶和调式的组合形式,而且音律也不同于十二平均律和其它地方的民间音乐,潮汕语言比较平和,潮筝音程的跳动也不大,比较文静委婉,按滑的起伏变化则细腻微妙,主要是起润饰作用,但是,右手弹弦后,左手多数以呤揉按滑来加以润饰,也就是潮州乐人所说的“弹按尾随”的手法, 这一手法的运用加上“勒弦”加花的频繁使用,形成潮州筝流畅华丽,温文尔雅的流派。

一般来讲,在潮筝中,“轻六”调表现的情趣比较明快;“重六”比较深情庄重;“活五”调具有六声音阶的特色,表同比较悲恻缠绵,“反线”调表现则为放松活泼;还有一个“轻三重六”调 ,如《柳青娘》《寒鸦戏水》都是潮州筝的代表作。

4、客家筝:

客家筝也是广东的一个著名流派,客家音乐体系中的筝曲,亦称中州古曲。在我国诸多筝艺流派中以古朴,典雅而著称,它源于广东梅县大埔地区。

客家筝曲是客家音乐中的“丝弦音乐”的合奏形式,经过历代客家筝人的丰富、充实、发展,提炼而成的独奏形式。演奏每首曲子开始一般都采用较自由的慢速度,转入正常速度后,逐渐加快,再转慢结束。乐曲的反复次数较为自由。客家筝曲还很重视乐曲的“板数”,并且常用板数来分类,一般把有六十八板的乐曲称大调,这是河南板头曲一致的,当然从音韵上来讲,则不像河南筝那么高亢激昂,而是以为古朴之美,典雅大方见长,客家筝突出了丰富,多变的左手按滑音。

由于传统客家筝的型制采用金属弦线,除可自如地呤弦外,还为延长余音和“作韵”创造了条件,而历代客家筝即利用这种条件配以丰富,多变的左手按滑音而形成客家筝的独特的典雅特点,较之诸多等艺术流派等曲更具内涵和深度,主要表现在:上滑音,下滑音,下方回滑音,延长数拍的上、下方重颤音。

所以客家筝曲既能训练左手 ,又能检验其左手的功底,更好的锻炼左手。

5、浙江筝:

流行于浙江,江苏一带。又称杭筝,武林筝,著名的大诗人白居易,亦是一位出色的音乐评论家,他在杭州和苏州当刺吏的时候就写过多首听筝的诗,从近代的一些资料来看,杭筝和过去流行的一种说唱音乐的杭州滩筝有浓厚的关系,而且慢慢地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四点”,演奏手法。从技巧角度来讲,在其他流派的筝乐中有采有,但不像浙江筝用得突出 ,明显的形成了一种演奏上的特点,并且还有了专称,“四点”手法在浙江筝中的运用常给人以活泼明快的感觉,在现代创作的一些筝曲中,也常采用这一手法。

其另一个特点,就是“插指”的运用,它是以大指作细密的摇动来演奏,其效果极似弓弦乐器长弓的演奏,严格来说,这是在其他流派的传统筝中所没有的,因为其他流派所称的“摇指”或“轮指”实际上都是以大指作比较快速的“托、劈”,而浙江筝的“摇指”则是显示了它自身的特点而有别于其它派别。

像《高山流水》一曲,各地流传很广,但最早是流传于浙江一带,也是浙江筝人在传播时的重要曲目,它是一首绘景写意的作品,借景抒情,可以和俞伯牙与锺子期结为知音的故事相联系,但并不认为乐曲本身所描术的就是这一著名的音乐故事。

近年来,筝的演奏艺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筝的改革也进行了多种实验,制作了多种优质精美的筝(如四川筝、上海筝、苏州筝);筝的转调也进行了多方面的堂尝试,已经改革了几种转调筝(如营口张力转筝,沈阳音乐学院移码转调筝,苏州截弦转调等,上海音乐学院蝶式筝),这些转调筝扩大了筝的表现力,使筝更便于参加合奏和伴奏。

要追溯中国最古老,最民族的乐器就要属古琴和古筝,只有这两种乐器才是从远古一直延续到现在的,然而古琴的发展比较缓展慢,它的记谱法还是古老的记谱法,也有人试着将老谱改成五线谱,但弹奏很不方便,所以发展很慢,然而古筝,从古至今经过一代代的老艺人的改革发展和继承才让古筝艺术发展迅速,比如说很多现在所用的指法。

在古代在以前是没有的,它是在一代代筝人在长时间的研究与演奏中突破出来的,像轮指,摇指是右手大指的甲片在手型自然半握,食指撑住大指以下腕为轴快速得往返摆动,轮指是快速的“托”劈即轮指,这只是其中的一两小点,还有很多很多的新技法的发明,使得古筝艺术有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和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是所有艺人的骄傲。

提到技法的发展不能不提其“音“的发展,在普通的二十一弦筝上,筝一般采用五声音阶宝弦,没有七声音阶的某些音,也没有各种变化,演奏出七声音阶的`所有音 ,甚至还可以演奏出多种音程度的和音,和弦,这些音的变化大多数在传统筝曲中是不能的,但和音是演奏筝的一个特色。

从传统筝现代筝都广泛运用和音,和音,是指两个手指同时发出声音,如,演奏时演在旋律音的下方配一个低八度音,从而构成和音,这样不仅加大了音量,也增加了深厚感,除了八度和音,还有五度,四度,三度和音,另外,还可以在八度中内附加一个音的音型,如 ,这样使得和音更加丰富,饱满。在音域的变化上,用转调来完成,这在传统筝中也是很少见的,筝的原调D调,可转入G调(下属关系)A调(属关系)C调这三个调比较方便,但现代筝中E调、F调、bB调都有用到,亦是靠转调来完成。

而且现代筝的曲谱较之以前也有了很多很大的进步,现代曲中也会有很多是将民间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改编而成,但是除了这些,还有更多的新曲子,是由专业的谱曲人士构思创作出来的,这使得古筝演奏艺术不仅仅是停留在民间音乐的改编上,而是有了一个大的飞跃,例如,现代曲中的《临安遗恨》突破了筝独奏、合奏的演绎,而选用了用钢琴协作,中西合并,使之不失名族特色又另有一番风味。

中国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文化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世界民族音乐之林中的一员,我觉得中国音乐也需要吸取其他音乐的持点,才能获得新的生机,中国音乐也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才能发扬光大。

综上所述,阐述了古筝的由来,演变及其主要流派的特点,这说明了中国筝乐成熟与发展,各个地区的筝乐都和本地区的戏曲,说唱和民间音乐相联系的, 也正是如此,筝这件古老的乐器才能在较为广泛的地区持续的流传下来,各个流派筝乐的形成与发展,是和外界的影响与交流分不开的。正因此才使筝的流下来,各个流派筝乐的形成与发展,是和外界的影响与交流分不开的,正因此才使筝乐的流派显得如此生动和丰富多彩。

古筝的主要流派与风格

古筝是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二千多年来,古筝的流传范围已遍及祖国各地乃至海外。在其传播与传承的过程中,因地域环境、政治经济、语言文化及民俗民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与各地民间音乐的融合,逐渐派生和形成了各种具有不同音韵、演奏技巧和浓郁地方色彩的流派、曲目等。从地域特征上有南北两大派系之分,从具体风格特征上则有“茫茫九派流中国”之说。

我们知道,每个筝派的形成和发展,既有其民间性、区域性、保守性、延续性等共性的特征,又有着它们所依存的客观环境、形成过程、社会背景和文化特质等个性因素。它们的个性因素和民间性决定了它们必须依附于某个区域性的乐种之中,表现该乐种的内容,并成为该乐种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它们还具有它所依附乐种特定的技法、音律、音韵、调式、调体、节奏、板式结构、套曲程序等,包括了一些专用名词、术语,以及约定俗成的审美标准。相对固定的音乐表现形式也是每一流派存在的基础和传承载体,并被其音乐功能所决定。一个流派还必须具有系统的曲目(包括记谱法)、典型的代表人物,因为系统的曲目标志着流派形成条件的成熟,典型代表人物对流派的奠定、流派的承上启下,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个流派承传在某一个地区,是经过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因素中,经过孕育、生长、开花、结果全过程,由渐变、突变、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本文拟对古筝主要流派的成因、流变、衍展、风格特点、演奏技法及代表人物等进行探讨,目的在于让我们在对各流派的学习中,可更好地把握各流派的精髓,发扬光大各流派的艺术特点,不足之处,尚祈专家和同仁们雅正。

一、浙江筝派

浙派古筝又称武林筝,起自浙江杭州,盛于上海,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中国古筝流派。据《白居易集》记载: 唐代白居易在杭州任太守时,有一名随身歌妓,名谢好,善弹筝歌唱,而诗人本身也常以弹筝自娱。唐末五代时杭州已成为文化名城。南宋都城临安,即今杭州,当宫廷需要用乐时即“追呼市人”、“临时点集”,可知此时宫廷和民间的筝已在杭州广泛流传,筝曲曲目《会群仙》等都被记录在南宋周密所辑的《武林旧事》一书中。明代开始,筝已在各种丝竹乐曲、套曲中被广泛地运用。特别是曾经盛传的杭州滩簧说唱音乐中,筝也是主要的伴奏乐器。20世纪20年代,杭州出现的国乐研究社,除经常演奏江南民间的丝竹乐外,还演奏弦索十三套等大曲,所用弹拨乐器有三弦、琵琶、筝等,今天的浙江筝曲就是由杭州滩簧、江南丝竹乐、弦索十三套等演变而来。建国后,浙江筝得到空前的发展,其中浙江筝派主要传人王巽之先生的贡献最为突出。

由于他早年有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积累了江南民间众多的演奏技法,在不断探索中推陈出新,把原谱的内容和技法予以充实、丰富、提高。他先后改编了《高山流水》、《将军令》、《月儿高》等十多首器乐曲,成为浙江筝派的主要代表曲目。从这些曲目中,我们可领略到浙江筝派的演奏特色和艺术风格。

浙江筝派的“摇指”,即右姆指在一根弦上较长时间地快速托劈演奏。五十年代末,王巽之先生为使筝曲《将军令》能具备合奏的特有气势,并受琵琶轮指的启发,首创在一根弦“摇指”(长摇)的这一特技,取得较好的效果。由于“摇指”具有使原来只靠手指弹拨的一个个断音变成一片连音的功能,使激愤、抒展的情绪毕尽于古筝音乐之中,这种音乐更能激起人们的共鸣。筝曲《霸王卸甲》中“楚歌”的声声悲切、凄凉就是通过隐隐约约的持续长篇“摇指”技巧来表现的。

“摇指”手法,绝不仅仅是把单个音变到连音的效果,它在实际运用中经过不断发展和变化,技法越来越丰富,如配上其他手段组成“扫摇”、“双指摇”、“扣摇”等富于和声效果的技法,又进一步丰富了古筝的表现力。“扫摇”技法即在摇指的同时,中指勾打八度旋律音弦,产生了一种激烈、宏大气魄的音响。

20世纪50年代起,“摇指”手法的成功应用,使它已作为浙江筝派的特色演技而区别于其他流派。如今“摇指”手法已成为我国古筝演奏常采用的演奏技法。

浙江筝派的许多筝曲,不仅大篇幅地采用了“勾托”、“抹托”指序组成的“四点”技法,并且根据音乐的需要提高了力度和速度,表现出不同的音乐效果。

浙江筝派不仅演奏特色丰富多彩,而且艺术风格细腻而又浑厚、豪放,因而能充分表现出乐曲丰富的内涵和丰满的感情。

浙江流行的筝原来只有十五、十六根弦,共鸣箱较小,音域窄,音量小,王巽之先生越来越感到其不适 应表达浙江筝曲规定的情景,他与上海民族乐器厂的徐振高、上海音乐学院的戴闯一起改良了原来的浙江传统筝,在他们的努力下,终于成功地研制出S 型21 弦改良筝。这种筝由于放大了共鸣箱,增加了弦数,不仅扩大了音域,增加了音量,还美化了音色。之后改良筝配上改良的弦,有了较完美的演奏性能——高音清脆明亮、中音柔和、低音深厚,她为浙江筝艺的演奏手法和表现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古筝虽然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也是到S 型21 弦传统筝的出现,筝的音量音色才起了显著的变化,她既能奏出优美轻柔、恬静开阔的《月儿高》、纯厚典雅的《高山流水》,又能奏出气势磅礴的《战台风》或诗情画意的韩江丝竹《寒鸦戏水》。各种风格、演奏手法迥然不同的乐曲都可在改良筝上尽情发挥。令人关注的是这一S 型21弦浙派改良筝竟是我国及海外各地区流行最广、使用最多的古筝独奏乐器。

二、河南筝派

河南古筝流派的形成,虽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但它与所依附的乐种形式——河南大调曲子(又称鼓子曲)及后来的河南曲剧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大调曲子,可以说差不多概括了河南筝曲的绝大部分。大调曲子,也称鼓子曲,是一种以曲牌联缀为其演唱特点的曲艺形式。鼓子曲的伴奏乐器为三弦、筝、琵琶,加以手板、八角鼓。筝与鼓子曲的结合是河南流派所赖以生存的根基,筝伴随着鼓子曲得以生存和发展。如果说河南流派古筝初创于明清小曲及后来鼓子曲的伴奏,那么,它的衍进、发展、日臻成熟同样伴随着鼓子曲(后改名为大调曲子)的伴奏。凡是大调曲子广泛流行的地区,筝乐艺术也就兴旺繁荣;凡是大调曲子演唱人才辈出的地方,弹筝名家也会不断涌现。这是因为筝乐艺术没有形成独立的艺术形式。

今天,河南筝乐仍与大调曲子和戏曲等民间音乐紧密相连,豫剧、曲剧、越调,都以筝为其伴奏乐器。正是这些丰厚的民间音乐土壤,培育了刚健的河南流派筝乐。河南筝曲有一部分是从大调曲子的唱腔牌子曲和板头曲中衍化而来的,它是在长期的合奏伴奏中,经过筝人的不断加工、提炼、创作而成的。

在大调曲子的合奏、伴奏中,艺人们创造性地发挥了各自乐器的特点。比如三弦,作为主奏乐器,高音比较明亮、清晰,常以随腔弹奏的手法进行衬托。筝作为特色乐器,它的按、颤、揉、滑最能表现其特点,在中音区色彩效果尤佳,所以多在中音区垫空、润色。流传下来的板头曲,依然保留着这一特征。

演奏中,艺术处理手法在世代艺人的艺术实践中渐趋定型,在旋律上便有了各自乐器的特点和一定的独立性,使之既可独奏,又能合奏。适合于筝演奏手法的分离为筝独奏曲。如在五十多首板头曲中,根据旋律特点,而形成各自乐器的独奏曲,适合筝演奏的就有二十多首。

分离为纯器乐曲的筝曲,它在内容和曲体上有两种不同的情况: 凡属板头曲的筝独奏曲,保留原合奏曲中筝的基本面貌;而在牌子曲中,以同名变体的形式居多。

河南流派筝曲包括传统筝曲和创作曲。在传统筝曲中又包含唱腔牌子曲和板头曲。这类乐曲有:《山坡羊》、《倒推船》、《扬调》、《银钮丝》、《剪靛花》等,它们的特点是短小、精悍、活泼,地方风格很强。

河南流派的确立,除了历代河南筝人的不断努力修订出丰富的传统曲目外,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创作曲也成为这一流派的延续和有机组成部分。

汉魏时阮的《筝赋》“大兴小附,重发轻随”可谓是对河南筝技极形象的描述。“大兴”和“重发”,强调了大指的旋律音,发挥了左手的技法,体现了筝乐的灵魂。在河南筝人中世代流传着这样一首《掐筝诗》,正是对河南筝的高度概括:“名指扎桩四指悬,勾摇剔套轻弄弦,须知左手无别法,按颤推揉自悠然。”

在具体技法运用上,河南筝曲比其它流派更显其大指的重要性——“十音有八为大指”。而在摇指的运用上,则多为短摇,时值为四分音符一拍或更短。“倒剔正打”是河南筝特有的指法,为曹东夫先生所创。另外在左手的运用、延音的处理、小颤音、大颤音等的运用上也颇具特色。

河南筝派除了上述音律、调式、技法的特点外,它的独特之处显然与方言有极大的关系。河南筝派的筝乐艺术在与声腔交融中,一是把声腔中的音韵变化吸收到筝乐中来,二是随腔送韵既丰富了声腔,又丰富了筝乐本身。这是筝“以韵补声”、“声中有韵”之功能所具体体现的,也是河南筝乐的泼辣与细腻兼具,奔放与委婉并存的魅力所在。

古筝是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二千多年来,古筝的流传范围已遍及祖国各地乃至海外。在其传播与传承的过程中,因地域环境、政治经济、语言文化及民俗民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与各地民间音乐的融合,逐渐派生和形成了各种具有不同音韵、演奏技巧和浓郁地方色彩的流派、曲目等。从地域特征上有南北两大派系之分,从具体风格特征上则有“茫茫九派流中国”之说。

我们知道,每个筝派的形成和发展,既有其民间性、区域性、保守性、延续性等共性的特征,又有着它们所依存的客观环境、形成过程、社会背景和文化特质等个性因素。它们的个性因素和民间性决定了它们必须依附于某个区域性的乐种之中,表现该乐种的内容,并成为该乐种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它们还具有它所依附乐种特定的技法、音律、音韵、调式、调体、节奏、板式结构、套曲程序等,包括了一些专用名词、术语,以及约定俗成的审美标准。相对固定的音乐表现形式也是每一流派存在的基础和传承载体,并被其音乐功能所决定。一个流派还必须具有系统的曲目(包括记谱法)、典型的代表人物,因为系统的曲目标志着流派形成条件的成熟,典型代表人物对流派的奠定、流派的承上启下,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个流派承传在某一个地区,是经过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因素中,经过孕育、生长、开花、结果全过程,由渐变、突变、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三、山东筝派

山东筝的流传时间很长,《战国策·齐策》有记,“临淄其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击筑、弹筝”。传统的古筝演奏形成有独奏、合奏、琴书伴奏和曲牌演奏等,并且它们都有严格的格式,每曲分为八个乐句,每句八拍,唯第五句多四拍,这样全曲就是六十八拍,俗称“六八板”。六八板的大板曲是山东筝曲的精华,艺术性强,既可以单独演奏一曲,也可以按板序连起来演奏。合奏曲的演奏由筝、琵琶、扬琴、奚琴四种乐器组成。筝始终处于突出的地位,民间有“无筝不成乐”之说。许多山东筝曲都出自山东琴书,和河南板头曲有相似之处,也有六十八板的像《汉宫秋月》、《鸿雁捎书》等;但也有与河南筝不同的地方,河南筝也有由山东琴书的唱腔和曲牌演变而来的,如《风翔歌》、《叠断桥》、《双叠翠》、《上可调》、《满江红》等;在演奏时,山东筝与河南筝相似的是,大指使用频繁,但山东筝发出的声音刚健有力,称为“花指”,山东筝左手的吟揉按滑则刚柔并蓄,发出的声音铿锵深沉。

四、蒙古筝派

蒙古筝属于纳西族的弹拨乐器,又称雅托噶筝,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和辽宁、吉林、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等地。《六史·礼乐志》曾载:“宴乐之器,筝,如瑟,两头微垂,有柱,十三弦”,南宋孟珙《蒙达备录》云:“国王出师,亦以女乐随行,多以十四弦筝弹。”说明当时蒙古民间和蒙古军中就已经有了十三弦筝和十四弦筝。蒙古筝有它独特的定弦法,虽然也是五声音阶定弦范畴,但是琴码是由长短不同的两行排列而成的,形成蒙古筝四种不同的调: 查干调、哈格斯调、黑勒调、递格力木调。演奏时,蒙古筝也和其他流派的方式不同,蒙古筝弹奏者席地盘腿,琴体平置于奏者腿前,或将琴首端置于奏者右腿右上部,尾端触地弹琴。右手所戴的指甲也和其他流派不同,不用玳瑁而是用骨指甲拨子弹琴。弹筝时的指法大致和汉族其他流派相同,但是还增用大指和食指同时向同方向托、挑的技巧奏出八度五度和音,用以表现加强力度,变换情绪来突出风格特点。

五、朝鲜伽耶琴筝派

朝鲜伽耶琴是朝鲜族历史最悠久的乐器之一,流行于延边地区。伽耶琴是朝鲜族仿中原古筝改制而成的,除了形制不同外,其他的.结构设备与汉族其他流派的筝大同小异,右弹左按的手法也基本一致。但枷耶琴多用的是《散调》(是器乐独奏的形式也是乐曲的名称),它是以说唱音调为基础的,只用长鼓来伴奏,严格地遵循逐渐趋于紧张,到终曲达到最高潮的规律,它的发展速度也是由缓慢逐渐加快的原则为风格特点。

六、秦筝陕西派

《史记·李斯列传》载李斯谏秦始皇书曰:“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这说明,早在公元前二百多年前,陕西秦筝就广泛流传在宫廷和民间。筝是秦人最早的乐器,它与缶筝敲击乐器一起,形成了秦声。“呜呜歌”就是陕西流派最早的筝曲,许多专家指出,秦声,即是秦腔形成的最早源流,在秦声演变为秦腔的漫长历史中,筝始终是为之伴奏的乐器。东汉以后,筝参照瑟的形制进行了改进,既有了较宽的音域,又有“筝筝然”、“有剩哀”的特点。隋唐以来,各种乐舞、戏曲、曲艺中,筝都是很好的伴奏乐器。直到明朝末年,筝还是秦声(腔)伴奏中离不了的乐器。

民间乐器独奏曲,或者是有唱词的民间曲调的重复,或是前奏曲、合奏谱的单独演奏。也有的常常首先是为声歌伴奏,然后是自弹自唱,最后由只弹不唱而转化和形成为纯器乐曲。在陕西眉户中,筝也曾经是伴奏乐器之一,眉户曲谱也即为秦筝演奏谱和陕西流派筝曲。

总之,秦筝陕西流派是在弹奏民间音乐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地方戏曲的唱腔便是筝曲发展的风格和感情的灵魂所在。

在“秦筝归秦”的学术思想指导下,多年来陕西的专业古筝人员根据地方戏曲秦腔、碗碗腔及大型器乐演奏形式,挖掘整理、改编创作了大量陕西筝曲。在这些陕西筝曲中,保存着古老燕乐艺术传统,运用“欢音”、“苦间”丰富其旋律。用调式、音阶、音律来形成陕西筝曲独特的艺术风格特点。而陕西筝曲的技法是通过长期对外派筝曲的学习、继承、借鉴,并根据陕西地方音乐风格表现的特点,采用了各流派古筝技法的长处,形成了左手大指压按弦,右手大指压按弦,右手大指大关节长摇等陕西筝曲独特的演奏技法。

七、客家筝派

与河南筝和山东筝两个流派地域相邻一样,客家筝也与潮州筝流派相邻。但不同的是客家筝的形成是因为宋之后中州地区人口的南迁,将古筝艺术带到了广东大埔,所以现在的客家筝源于广东大埔地区。此外,客家筝在赣南、闽西南、台湾以及国外有华裔的地方也很流行。当古筝艺术来到广东大埔后,历年来与当地的文化、语言、习俗等融合,形成了既保留庄严肃穆的中州古乐的余韵,又富有浓郁地方色彩的独特风格特点。客家筝采用的是全钢丝制弦,这就和其他流派的钢丝外缠尼龙制弦不同,这样的音色清越,余音悠长,韵味别致。

客家筝曲目繁多,又名汉乐筝曲,是从客家音乐中发展出来的。有“大调”、“串调”之分,严格为六十八板,其余为串调,大调重稳健,串调显活泼,客家筝和潮州筝的板式也大同小异,不同的是他没有拷拍,而慢板和中板经常会反复演奏。

八、福建筝派

福建筝流行于闽南语系和客家语系的地区,可以说,福建筝、潮州筝、客家筝都是长期在一个地区共处的,他们互相影响,互相吸收。福建筝不同的风格特点就是在技法上略显丰富,运用连勾法;中指连续两次勾弦;接截音法: 把余音载止;跑马法: 连续快速勾托;点滑法: 下滑音用点弹的方法来表现,刹那间形成急促的下滑音。这些手法的运用,对研究福建筝的风格特点起了重大作用。

九、潮州筝派

潮州筝派,既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体系,但在音乐的风格、音阶、调式、旋律、音律等方面又有着与中原音乐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古代秦文化的种种特征。

筝在潮州称“情(秦)筝”,情的读音与陕西西府(西安以西)方言“秦(qing)”字相同,筝在潮州多用在称做“细乐”的音乐之中,西安鼓乐亦有“细乐”之称。

潮州筝的一大风格特色就是运用重六调、轻六调、活五调、轻三重六调等好几个调式。这些风格特点表现在潮州筝之中,其实就是通过左手按音的变化,以达到几种音阶和调式的组合形式,而且音律也不同于十二平均律和其他地方的民间音乐。一般地讲,在潮州筝中,“轻六调”表现的情趣比较明快,“重六调”比较深情庄重,“活五调”具有六声音阶的特色,表现比较悲惨缠绵,“轻三重六”表现则为轻松活泼。由于潮汕语言比较平和,潮州筝音程的跳跃也就比较文静委婉,按滑的起伏变化也细腻微妙,主要起润饰作用,从而独具一格。在左手的按音之中,常用“八度同按”的演奏法。与其他派别不同,也是比较有特色的指法,俗称双按,通常的“双按”多为三类。除了双按之外,一般来说,潮州筝左手的按滑颤主要用来修饰右手大指所弹的音,潮州筝中把这称作“弹按尾随”。潮州筝中,右手多用大、食两指交弹音弦和加花的奏法,少用“劈、托、摇、轮”等指法,所以由于右手弹弦后,左手多数是以吟揉按滑来加以润饰,加上加花的频繁使用,形成潮州筝流畅华丽而又旖旎迷人的风格特点。

潮州筝的另一风格特点就是潮州筝曲没有合奏独奏之分,任何曲子都可以用合奏的形式演奏,也可以分出来单弹。单弹时进行加花处理,有板前加花和板后加花两种。

潮州的古筝,与别地不同,头大而琴短,琴身逐渐向尾部收尖。造型有着明显模仿古筝的痕迹,和崇尚儒雅的遗风。潮州平原四季如春,抒情的音乐情调与人们的生活节奏十分协调。它既有江南丝竹的秀丽,又有海边特有的轻柔。细腻是潮州各种艺术形式的共有特征,潮州的木雕就以细腻的刀路著称,潮州的刺绣也以精工驰名。潮州筝派的细腻特色,是潮汕人民生活、性格在音乐中的反映。

综上所述,从南、北两大派别来看,南派筝一般比较幽雅、柔美、稳重、含蓄抒情,注重内在感情的表现,效果性的东西较少;左手按揉弦变化较多,比较细腻、圆润、柔慢、重韵味。弹奏起来曲调温文尔雅,细腻动人,深具柔和的南国风情。北派筝一般较泼辣、粗犷、重形象表现,效果性的东西较多;乐曲起伏较大,有跳动感;弹接力度也较大,气氛比较强烈;右手技巧较南派多,也较南派难,但左手的揉按细腻变化少些,揉按一般较急较深,效果则尖硬些。其出音高亢嘹亮,苍劲有力,豪爽奔放,刚中有柔,庄重古朴,深具中原韵味。

试论古筝的音色 摘要:古筝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乐器,其音色清悦、高洁、委婉动听并富有神韵。它丰富的表现力细致微妙地刻画人们的内在情感,无论是如泣如诉、还是高歌吟唱它都可以表现的淋漓尽致。古筝的音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它整体的音响效果和乐曲的表现,鉴于此,通过多个角度对古筝音色的研究,使古筝的演奏日臻完美。 关键词:音色;影响因素 音乐,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都是声音的艺术,因此必须讲究声音的美感,也就是良好的音响效果,而这很大程度是由音色的好坏所决定的。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和音色,音色是最抽象、最难把握的。音色,即音品,声音的属性之一,是声音的个性特色,有明亮、暗淡、清脆、沉闷、圆润、干涩、浑厚、单薄、柔和、刚劲之分。音色(timbre或tone color)是由发音物体所产生的谐波(harmonic wave)决定的,发音物体的性质、形状不同,所产生的谐波也不同,因而音色也不同。 影响古筝音色的客观因素主要有乐器形制、演奏中手指对触弦的控制;而影响音色的主观因素有作曲家音乐作品的一度创作与表演者的二度创作中的审美认知、内心听觉等。 一、客观因素 (一)乐器形制与义甲的选材对音色的影响 乐器本身的音色对古筝的演奏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先从乐器的选材制作对音色的影响谈起。“不同的乐器,由于材料与结构的不同,发音体的组织条件就不同,在发音时产生的自然泛音列的多少也就不同,音色也不相同,即使在演奏音高、强弱相同的音时,也会有不同的音色效果。而即使同是古筝,但用不同材料做成,也可细分出它们之间的不同音色效果。”专业演奏者对古筝的音色要求主要是:声音很集中,能够立起来,高音亮,有穿透力,声音清脆,余音要长;中音区过渡好,不能发散,音质集中,饱满;低音区浑厚,共鸣好,各个音区对比鲜明,不能像白开水一样。 1.古筝的选材对音色的影响 古筝的选材非常关键,直接影响到古筝的音色、音质。制作古筝的材料,主要是梧桐木、红木、花梨木、紫檀木、乌木和其它较硬的木料(一般称硬质木)等。梧桐木的材质松软、易于振动,一般用来制作面板。底板、琴首和筝尾多用硬质木制作,它们胶合的琴身,能产生良好共鸣、增大音量。红木等硬质木料,木纹顺直,色泽美观,质地坚实,是制作筝框表板、岳山利弦柱的良材。制作古筝的材料很讲究,木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琴板的弹性和传声性能,古筝的面板是决定古筝音色的重要因素之一,制作古筝的面板,常用硬度适中、纹理细密均匀、无节疤、无斜纹和扭转纹的桐木板,而琴的镶板则用硬度较大,木质坚实的木料,加上精良的制作工艺技术,这是做音色优良的古筝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就古筝的发声原理而言,面板的传导效果与筝体的振动状态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从而也决定了古筝音色的优劣。 2.义甲的选材对音色的影响 古筝弹奏出美妙的声音是通过义甲触弦而得到的,弹筝用的义甲和拉弦乐器的弓子一样重要,做义甲的材料、规格、硬度、表面光滑程度等,都会影响古筝弹奏的音响效果,因此,义甲的制作材料和制作工艺都很讲究。 3.弦的选择对音色的影响 弦的种类也由很多,各种材料制成的弦,振动时都会产生不同的音色效果。 丝弦:音质纯朴,但音色较沉闷,不够清脆明亮,音量较小,余音较短。五十年代以前的筝常用丝弦,以后已被钢弦所取代。 钢弦:音色清脆明亮,音量较大,余音较长,适用于弹奏韵味细腻的乐曲,但由于其余音长,杂音较多,弹奏《战台风》之类的乐曲,音响较嘈杂,没有金属尼龙合成弦的效果好。 金属尼龙合成弦:低音浑厚、中音柔和、高音清脆明亮,音质比钢弦纯净,适合弹奏和声效果丰富,音响强烈的乐曲,但余音较短,弹奏韵味细腻的乐曲,效果不如钢弦佳。 (二)演奏方法对音色的影响 古筝属弹拨乐器类,它的基本的音色是手指在最好的触弦点弹奏,使筝弦达到最佳的振动状态,从而发出清晰、圆润、结实、富有弹性的声音。古筝的演奏,在同一根弦上,用不同的指法、不同的弦段、不同的触弦角度和速度,也会产生不同的音色。触弦时的力度,速度和弦段的选择,要根据乐曲的需要而定,不能一概而论,恰当的触弦方式是正确表现乐曲音色的关键环节。 1.触弦方式变化对音色的影响 音色亦称音品,是发声体在振动时,由于声波的波形及泛音数量的结构,相对强度不同而形成的音的一种特质,它主要是由基音和音的比例关系来决定的。我们在演奏时,选择不同的激发点,不仅可以因泛音数量的不同而改变音色,而且也可以因对各泛音振幅人小的影响来改变音色。需要强烈的音响效果时触弦的力度要大,触弦的速度要快,弹奏的位置在距前岳山2厘米左右的弦段上;需要柔和而丰满的音响时,用中强的力度和中等速度触弦,弹奏的位置在距前岳上3厘米至4厘米的弦段上;需要轻柔、空旷、朦胧的音响效果时,用中弱的力度,较慢的触弦速度,在中、低音区弹奏的位置在距琴码约3厘米左右的弦段上。2.义甲触弦深浅变化对音色的影响 A.基木触弦点是甲尖至胶布的三分之一处,音色柔和、饱满。 B.触弦较深,义甲与琴弦接触的面积人,音色较为深沉、厚重。 C. 触弦较浅,义甲与琴弦接触面积小,音色轻快,颗粒性强,适用于快速轻盈的快板。 实际演奏中,音色的产生与变化所需要的条件是多元素的,演奏者获取理想音色的手法也是综合的,而非单一的一种。只有当触弦角度、而积与触弦位置、过弦速度、力度等相结合,才能有效地获得我们所想要的音色。 3、手指用力部位的变化 古筝演奏的基本发力点在于手指尖,但由于乐曲风格不同,情绪不同,演奏时就相应的需要变化用力部位。例如演奏河南筝曲,要求音色刚健、硬朗,就应把手指用力部位放在手指的根部关节,以增加力度,这样发出的音便刚劲有力:演奏浙江筝曲,要求音色柔和、委婉、灵巧。这时就不能把发力部位放在手指根部关节,而应放在手指第一关节。力度相应减小,发出的音则柔和,轻巧。 二、主观因素 对音色感知的经验基础上联想成像的音色标准与内心听觉一样,是鉴别客观实践音色的无形尺度。在长期的音乐时间活动中,人对某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在频率、幅度、波形、高低、强弱及明亮、暗淡、净润等方面获得的感性认识到,这种感性认识不是一次或几次就能获得的,而是经过无数次地重复,是在音响对感官的一再刺激,经过数个感受器官联合工作,并使接收到的音色信息传入中枢神经的信息库加以分析、综合、编码、形成固定的音色感知表象,古筝作为一门音乐艺术,归根到底是审美的艺术。 任何一首古筝作品都会表达自身独特的思想与情感,这就需要演奏者灵活运用各种技巧去进行表演的二度创作来再现作品。因此在表演的二度创作中,就要根据作品的内容、情绪、风格等需要,性地设计不同的触弦方式,以求获得不同的音色来表现作品的内涵与意境。内心听觉存在于演奏者心灵之中,无影无形,但却能主宰演奏者按照一定的目的支创造相应的音色。它对音色的选择是积极主动并且有创造性的,是实践音色美的先导,只有具备了美的内心听觉才会有优美的实际演奏音色。所以演奏者不但要在演奏技巧上下功夫,更应在艺术修养上下功夫。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内涵体验越深越细腻,就越能调动诸如音色、节奏、力度等因素,塑造出栩栩如生的音乐形象;越能通过美的音色去感染人。总之,要想使演奏水平日臻完善,在提高演奏技巧水平的同时也应在音色的把握上不间断地、细致入微地去体会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军:《古筝演奏与心理音色》,《中国戏曲学院学报》,07年2月第28卷第一期 [2]林玲:《论筝演奏中的音乐表现》,《怎样提高古筝的演奏水品》华乐出版社 [3]佘艳:《如何把握古筝演奏的音色》,《襄樊艺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9年5月第3期 [4]邱大成:《古筝基础训练中的几个问题》 [5]焦力:《论古筝的演奏音色》 [6]葛雪婷:《古筝演奏音色的“色彩性布局”》,《音乐时空》 [7]陈去非:《古筝演奏,音色是灵魂》,《福建艺术》

古希腊伦理流派研究论文

古希腊悲剧的伦理特点:悲剧中描写的冲突往往是难以调和的,具有宿命论色彩。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庆典活动。在古希腊世界漫长的演进过程中,这种原始的祭祀活动逐渐发展成一种有合唱歌队伴奏,有演员表演并依靠幕布、背景、面具等塑造环境的艺术样式,这就是西方戏剧的雏形。古希腊戏剧大都取材于神话、英雄传说和史诗,所以题材通常都很严肃。亚里士多德曾在《诗学》中曾专门探讨悲剧的含义。他认为悲剧的目的是要引起观众对剧中人物的怜悯和对变幻无常之命运的恐惧,由此使感情得到净化。悲剧中描写的冲突往往是难以调和的,具有宿命论色彩。悲剧中的主人公往往具有坚强不屈的性格和英雄气概,却总是在与命运抗争的过程中遭遇失败。

柏拉图的理想国,

古希腊神话故事起源与发展古希腊神话即口头或文字上一切有关古希腊人的神、英雄、自然和宇宙历史的神话。古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也是西方世界最早的文学形式,大约产生在公元前十二世纪到公元前八世纪之间,内容涉及诸神与世界的起源、诸神争夺最高地位及最后由宙斯胜利的斗争、诸神的爱情与争吵、神的冒险与力量对凡世的影响,包括与暴风或季节等自然现象和崇拜地点与仪式的关系。 古希腊神话的优美、娓娓动人、是举世闻名的。 古代希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希腊人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创建了璀璨多彩的文化,传下丰富的遗产,神话传说就是其中之一。 古代希腊神话的产生历史久远,它乃是处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时期的远古人类借助想像征服自然力的产物。由此,古代希腊神话必然包括神的故事和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和冲突的故事,即英雄和传说两个方面。神的故事更明显地反映了古代人类把强大的自然现象形象化的丰富想像力,涉及宇宙和人类的起源、神的产生及其谱系等内容。英雄传说则是起源于对祖先的崇拜,主要是对可能具有某种历史性的传奇人物及相关事件的崇拜和理想化,反映了远古人类的生存活动和与自然进行的顽强斗争。这类传说中的主人公大都是神与人的后代,半神半人的英雄。他们体力过人,英勇非凡,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豪迈气概和顽强意志,成为古代人民集体力量和智慧的化身。 古希腊神话故事的形成时期很早,是远古一代代希腊人集体创作的结晶。神话起初口传,后来见之于书面文字。它的最早的传世书面文献当推荷马史诗。史诗中除了主体故事外,还提及了许多其他的神话故事,那些故事显然在当时已是广为流传的。在荷马之后不久有古希腊诗人赫西奥德的长诗《神谱》,扼要地记述了许多神话故事,并且力匿把那些故事谱系化。古希腊悲剧的题材基本都是取材于神话,是作家对那些神话故事的现实理解的戏剧体现。公元前三世纪之后希腊化时期的亚历山大里亚学者们在对古典作品的收集和注疏中,对古希腊神话的收集和保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些诗人则在学识性原则的指导下,发掘出许多鲜为人知的神话典故。希腊神话或传说大多来源于古希腊文学作品,除了《荷马史诗》、《神谱》、《工作与时日》、《伊利亚特》、《奥德赛》和《变形记》等经典作品以外,还有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的戏剧。 希腊神话和传说中最有名的故事有特洛伊战争、奥德修斯的游历、伊阿宋寻找金羊毛、赫拉克勒斯的功绩、忒修斯的冒险和俄狄浦斯的悲剧。 古希腊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曾几经变迁.他们的神话观念也在这种变迁中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基本特点是由自然崇拜转向人性崇拜。人们所熟悉的这一时期的希腊神话的基本特点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神,神既有人的体态美,也有人的七情六欲,懂得喜怒哀乐,有善恶,有计谋,参与人的活动,赋予神以人形、人性.甚至人的社会关系.希腊神话中的神个性鲜明,没有禁欲主义因素,也很少有神秘主义色彩。神和人的基本区别在于神强大,常生不死,生活闲逸快乐,随意变形,各具特殊本领和巨大威力。其好恶态度对下界人类的生杀祸福起着决定作用;人类弱小,生命有限,有生老病死,生存艰辛,不得不经常求助于神明,但也常常诅咒神明作恶。古希腊人崇拜神,但同时赞美人,赞美人的勇敢和进取精神。古希腊人批评骄傲、残忍、虚荣、贪婪、暴戾、固执等人的生格弱点,并且认为往往正是这些性格弱点造成人生悲剧。古希腊人崇拜神,但并不赋予神明过分的崇高性,也不把神明作为道德衡量的标准,而是把他们作为人生的折射。 希腊神话与十二星座 星座传说--白羊座 特寒里亚国王阿塔玛斯和王妃涅佩拉结婚,两人生了一对双胞胎,但国王却和特贝的公主伊诺娃有段婚外情,将涅佩拉王妃赶出宫,而迎立诺娃为新妃。当伊诺娃王妃有了自己的孩子后,乃决定要杀死前涅佩拉王妃所留下的唯一双胞胎,(哥哥是普里克思,妹妹是赫雷)。她收买占卜师向国王告状:若不将前王妃所生的孩子送给宙斯当祭品,众神将大怒,则今年将闹饥荒。涅佩拉知道后就向宙斯求救,于是宙斯就派天上的黄金牡羊去载这两兄妹至天空彼方。因速度太快,妹妹跌落大海,牡羊就一边回头看妹妹,一边守护着哥哥,而形成现今的白羊座。 星座传说--金牛座 经希腊哈莫尼亚地方的贝纳斯河,国王贝纳斯有位美丽的公主欧罗巴。有一天,公主和侍女们到野外摘花,玩耍,突然出现一只如雪花般洁白的牛,以极温柔的眼光望着欧罗巴,其实这只牛是仰慕公主美色的宙斯变的。一开始公主的确大吃一惊,但仍走向温驯的牛只身旁,轻轻抚摸它。由于公牛显得非常乖巧而温驯,于是公主就放心的爬到牛背上试骑,忽然间牛奔跑了起来,最后跳进爱琴海。公主紧抱着牛,海里生物皆出来向宙斯行礼,公主终于知道牛是宙斯的化身,到了克里特岛后,就和宙斯举行婚礼,化身为牛的宙斯和欧罗巴公主过着幸福的日子。 星座传说--双子座 迷恋斯巴达王妃勒达美色的宙斯,为接近她而化身为天鹅,两人生了一对双胞胎-波拉克斯神子和人之子卡斯托。两人皆是骁勇冒险的武士,经常联手立下大功勋。他们二人也有一对双胞胎堂弟-伊达斯和林克斯。一天四人准备去抓牛,他们抓了很多牛,并准备平分时,贪心的伊达斯和林克斯趁波拉克斯,卡斯托兄弟不备时,将牛全部带回去。被激怒的两对双胞胎大起争执,结果伊达斯用箭将卡斯托刺死。波拉克斯伤心得要随卡斯托赴天国,但却因为拥有永远的生命而不能如愿。他的悲痛感动了宙斯,乃为他们二人设立星座,分别住在天国和死亡之国。 星座传说--巨蟹座 宙斯和人间女孩阿尔克梅涅生了儿子赫拉克勒斯,海格拉斯后来和德贝的公主结婚,生了小孩过着美满的生活。由于宙斯天后赫拉的咒语,赫拉克勒斯竟亲手刃妻,自己也正欲自杀,宙斯为了让他赎罪,乃任命为耶里斯特斯王,他必需经历十项冒险,其中第二项是制服住在沼泽中的怪物许德拉。许德拉是只有九个头的巨蛇,其中八个头杀不死,躲在沼泽附近的洞窟内,赫拉克勒斯对其投火炬,激怒的许德拉乃吐毒气攻击,这时天后赫拉让巨蟹去咬赫拉克勒斯的脚,结果巨蟹被踩碎,许德拉也被制服。赫拉因感伤它的逝世,而在天上设立巨蟹座。 星座传说--狮子座 宙斯和阿尔克梅涅所生之子赫拉克勒斯,被任命为耶里斯特斯王,要去执行十项困难的任务,第一个任务是制服在涅梅谷的不死食人狮,这只狮子专吃家畜和村人,人人畏惧,以前曾有人来制服,但未见生还者。来到涅梅谷的海格拉斯也是迷了路好多天,才发现狮子的踪迹。赫拉克勒斯欲射箭攻击,但因狮皮太硬而无效。用剑砍剑也弯掉了,于是用橄榄树制成粗棍,用力往狮头打去,此时不怕弓剑的狮子也畏惧发怒的赫拉克勒斯,被赫拉克勒斯绑住脖子,终于被他击退。女神赫拉为了感念这只狮子,乃在天上设立了狮子星座。 星座传说--处女座 农业女神德墨忒尔和宙斯生了一个女儿,叫珀耳塞福涅,有一天珀耳塞福涅在野地摘花时,有朵从为见过的美丽花朵正盛开着,正当她伸手要摘时,地面突然裂成好几块,就掉下去了。母亲得墨忒尔誓死也要找回失踪的女儿而四处寻访。看到所有事情经过的太阳神赫利俄斯乃告诉得墨特尔,因冥王哈得斯欲娶珀耳塞福涅为妻,而将她带回地下,得墨忒尔因为悲伤过度而使植物枯萎,大地一毛不生。宙斯看事态严重,乃向哈得斯说情,可是哈得斯在珀耳塞福涅要走时,拿了冥界石榴给她吃,珀耳塞福涅因为可以离开,高兴吃了四个,结果被迫一年有四个月要留在冥界,这四个月就变得今日万物不宜耕种的冬天,珀耳塞福涅一到人间就是春天,珀耳塞福涅就是处女座的化身。

马德普:本原与永恒——古希腊自然哲学中的普遍主义基因古希腊自然哲学众所周知,西方哲学的最初形态是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在西方哲学的这个萌芽时期,哲学家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对宇宙自然的探讨,其作品大多冠之以《论自然》,他们常被称为自然哲学家。早期希腊哲学在解释自然万物何以生成、何以存在的时候,总是把自然现象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看作不言而喻的,并从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这个统一。早期希腊的自然哲学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科学精神。希腊最早的哲学家,同时也是第一批科学家。另一方面,由于这种哲学刚从神话中脱胎出来,还不可避免地带有母体的烙印。但是总的来说,自然哲学家坚持从自然本身来说明宇宙自然,开始摆脱了神话的宇宙创生说的神秘性,标志着人类科学思维的最初觉醒。例如,赫拉克利特继承了米利都学派的唯物主义传统,并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面,指出:“自然也追求对立的东西,它是从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从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2]毕达哥拉斯学派也把“和谐”视为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和人生的一种美德,这反映了其学派对于宇宙万物统一现象的“数”的把握和对道德完善、社会平等的理想状态的追求。从这里开始,我们可以发现探讨宇宙的自然观和探讨人生的历史观的最初萌芽。即使是早期希腊哲学的爱利亚学派的存在哲学,虽然抽象思辨的程度较高,但实际上也是以自然哲学方式来回答世界万物生成的本原问题。巴门尼德提出的“存在”范畴,就是对自然界作出的一个哲学抽象概括。他在其《论自然》中,以逻辑论证和思辨方法深化了自然哲学的基本命题。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古希腊自然哲学阶段的最高成就。巴门尼德以后,自然哲学的特点是把事物视为组合物,开始探求物质的更深一层的内部结构问题。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认为,一切事物的本原和内部结构是原子与“虚空”,提出原子自己运动的思想,并试图对早期朴素唯物主义者不能解释的某些自然现象重新加以解释。在这些解释中,德谟克利特强调“一切都由必然性而产生”[3],即明确提出关于自然现象的因果必然性问题,表达了唯物主义的决定论思想。但是,德谟克利特割裂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把因果必然性简单化和片面夸大,否认偶然性的客观存在,其决定论思想具有机械论色彩。对此,亚里士多德批评说:“德谟克利特忽略了目的因,把自然界一切作用都归之于必然性。”[4]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德谟克利特巧妙地运用原子论来解释灵魂的构成问题,把灵魂学说与人生智慧联系起来,使其历史观也达到很高的境界。在他的著作残篇中,有许多揭示人生意义的箴言:“凡期望灵魂的善的人,是追求某种神圣的东西,而寻求肉体快乐的人则只有一种容易幻灭的好处。”[5]“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6]“不合时宜的享乐产生厌恶。”[7]“追求美而不亵渎美,这种爱是正当的。”[8]又说:“对善的无知,是犯错误的原因。”[9]“永远发明某种美的东西,是一个神圣的心灵的标志。”[10]“不正当的获利给道德带来损害。”[11]总之,德谟克利特关于人生真谛的探索,教导人们去追求真、善、美,抛弃假、丑、恶,从而给人们留下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当然,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形态基本上是自然哲学。总的来说,自然哲学探索自然的奥秘,追求万物的本原,试图将世界统一于某种感性存在的东西。苏格拉底认为,自然哲学家们以感官所见的事物为根本实际上是不可靠的,反而把灵魂的眼睛变瞎了。他主张“求援于心灵的世界,并且到那里去寻求存在的真理好些。”[12]在苏格拉底看来,哲学的对象不是自然,而是心灵,是认识自身中的善,即人的德性。这是苏格拉底从对自然哲学的批判中得出的结论,并由此而转变了古希腊哲学的研究方向,即从关注自然的自然观转向关注人生的历史观。这就是说,苏格拉底哲学所关注的已不再是自然,而是人生问题,即专注于在伦理道德中寻求一种普遍的东西。不过,苏格拉底还没有把普遍的东西与个别的东西完全分离开来。柏拉图沿着这一思路前进,不仅把二者分离开来,而且把普遍的东西视为独立存在的理念。柏拉图认为,人类感官所经验到的一切具体事物都变动不居,这已为赫拉克利特的流变论所证明。变动不居的现象既存在又不存在,是相对的、不稳定的、暂时的。绝对的、稳定的、永恒的理念是唯一真实的存在,个别的事物只是理念的摹仿和影子。由于对世界作出这样的哲学理解,柏拉图把现象与本质合为一体的现实世界二重化,即在可感世界之外构造了一个理念世界。理念是可感事物的根据,可感事物则是理念的派生物。柏拉图的理念论,作为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是完全荒谬的;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发展环节,理念论深化了个别与普遍、感性与理性、现象与本质等问题的探讨则是有意义的。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古希腊哲学从米利都学派开始,就提出和探讨万物本原的问题。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理解,所谓“本原”或“始基”,就是万物都由它构成,最初由它产生,最后又复归于它的那个东西。对于什么是万物的本原,在亚里士多德之前显然出现了两种对立的说法:一种认为本原是组成事物的物质性的元素,从水、火、土、气到“根”、“种子”、原子;另一种认为本原是一般性的范畴、原则,如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爱利亚学派的“存在”、柏拉图的“理念”等。亚里士多德在总结早期希腊自然哲学的基础上,把本原论的问题转变为本体论的问题,这是哲学思维的一个进步。从本原论到本体论,反映出人类寻求安身立命之本的哲学情怀的深化。所谓本体,就是终极的存在。亚里士多德把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或者研究存在本身的学科称为“第一哲学”,即形而上学。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哲学不仅在研究对象上与其它科学相区别,在研究目的上也与科学不同。研究哲学是为了追求智慧,不是为了实用。哲学是世界上唯一的一门“自由的学问”。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这种“存在”是抛开了任何具体的“存在”特性以外的最一般、最普遍的存在。亚里士多德把这种最一般的存在又分为两类:一类是运动着的“存在”以及与运动有关的时间、空间、有限、无限等,这是自然哲学的研究对象;一类是不变的“存在”,这是第一哲学的研究对象。《物理学》是亚里士多德最主要的自然哲学著作。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是广义的物理学,其原义就是自然。他在《物理学》中把“自然”定义为“运动和变化的本原”[13]。自然界是运动变化着的,运动和变化的根源就是自然本身。亚里士多德为了突出自然哲学的地位,把“存在着的事物”分作两大类:一类是“由于自然而存在”的事物;一类是“由于别的原因而存在”的事物[14]。前一类事物如各种动物、植物和简单物体(土、火、气、水)等,其特点是这一类的每个事物都在自身内部具有一种运动和静止的根源;后一类事物是人工物品,如床、衣服、房屋等等,其特点是该类事物带有明显的人为作用的痕迹,因而变化的动力不在自身之内。从自然存在的事物同一切与人有关的事物的区分来看,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自然”也可以说是宇宙万物所固有的自我运动能力和内在的本质特性。亚里士多德早在《范畴篇》中就对运动的形式作过分类。他认为,“运动共有六种:产生、消灭、增加、减少、改变和位移。”[15]在《物理学》中,他又更为简明地把运动分为三类:“质的运动、量的运动和位置方面的运动。”[16]换句话说,能够生成的东西在生成,能够变换性质、数量、位置的东西在变换,这就是运动。从哲学意义上说,运动观与时空观是相联系的。亚里士多德在运动观基础上,又考察时间和空间问题。他在《物理学》第4章中指出:“存在的事物总是存在于某一处所”,并且“运动的最一般最基本的形式是空间方面的运动(我们称之为位移)。”[17]由此,我们就得承认空间是存在的。空间是一事物的直接包围者,即以长、宽、高三维来限定一切物体。空间不是该物体的部分,空间是可以和它所包容的物体分离的。关于时间的问题,亚里士多德也是和运动观一起考察的。“运动都占有时间”[18],一切存在着的事物,都是在时间中存在。时间既不是运动,又不能脱离运动,“是使运动成为可以计数的东西。”[19]时间的特性是运动的尺度,是就先与后而言的运动的数目。时间是连续的、可分的。时间因“现在”而得以连续,也因“现在”而得以划分。“‘现在’是一个中间点,结合起点和终点于一身—— 一方面是将来时间的起点,另一方面是过去时间的终点——因此,时间这东西必然是永远存在的”[20],即时间是永恒的。亚里士多德哲学既有丰富的自然观思想,又内涵深刻的历史观意蕴,其历史观集中体现在伦理思想中。在亚里士多德之前,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探讨过善、幸福等伦理学范畴。亚里士多德也把善和幸福等问题,作为自己伦理学体系的中心论题考察。在标志着亚里士多德道德观最终形成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他指出:“一切技术和研究,正如一切行为或选择,看来都是趋于某种善的,所以,善被合理地认为是万物所追求的目的”[21]。不同的事物在追求不同的目的,而人类所追求的目的乃是“至善”。至善作为最高的善,是人类行为的最终目的,因而具有完满性。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的美德都以一定的自然能力为根据,但只有当它们为哲学的智慧所指引时,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美德。人类的幸福和至善,就在于符合德性的活动。亚里士多德之后,晚期希腊哲学家中的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是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杰出继承者。伊壁鸠鲁的自然观进一步修正、丰富、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学说,提出原子运动偏斜说,纠正了德谟克利特哲学所过分强调的必然性,给偶然性以应有的地位。伊壁鸠鲁的历史观,表现在其快乐主义的伦理观上。他认为,有智慧的人既不应该厌恶生存,也不应该畏惧死亡。我们生活的目的是追求幸福或快乐,而快乐分为两类:一类是肉体上的快乐;一类是精神上的快乐。当我们说快乐是人生的终极目标时,并不是指肉体的快乐,而是精神的快乐。明智的人应该为获得身体的健康和灵魂的宁静,而决定自己的行动取舍。心灵的宁静,取决于生活得高尚、正直。当一个人勤奋思考宇宙自然的终极意义时,就能达到精神恬淡宁静的哲学境界。这些思想如同清泉一般,确能启发人们的哲学智慧。而卢克莱修在哲学上的贡献是以原子论为武器,说明自然现象与心灵本性,批判当时盛行的宗教迷信。他用拉丁文写成的哲理长诗《物性论》,激情充沛,气势磅礴,马克思称他为“真正罗马的史诗诗人。”[22]西欧中世纪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代。在漫长的中世纪,宗教信仰与科学认识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希腊人原始综合的自然哲学,是关于自然界的一般知识,并从总体上勾勒出一幅大体上正确的宇宙图景。亚里士多德使希腊哲学与科学的原始综合达到巅峰状态,其自然观与历史观对中世纪哲学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亚里士多德哲学被教会封为思想权威;另一方面,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著作对中世纪的神学自然观也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亚里士多德所留下的诸如“世界是永恒的”一类自然哲学问题,成为基督教教父哲学激烈争论的课题。经院哲学的唯名论与唯实论,采用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的概念分析方法,关于一般与个别、共相与殊相的争论,其宗教目的在于论证上帝是如何存在的,但其蕴含的认识论问题,却是近代哲学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的一个过渡环节。十四世纪从意大利发端的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运动,导致了经院哲学的解体。文艺复兴晚期意大利自然哲学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布鲁诺,在反对神学唯心主义斗争中,继承和发展了库萨的尼古拉和科森萨的特勒肖的自然哲学,以泛神论的形式阐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布鲁诺将哲学研究的对象转移到自然,即把关于自然事物的原因、本原和统一性问题,视为自己哲学研究的主要课题。

小学数学教学流派研究论文

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最终服务于生活,高效率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首要条件是转变教学观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论文,欢迎阅读!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论文篇一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小学 教育 的形式与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数学作为小学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也得到不断的丰富与革新。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的形式、内容等方面展开分析、归纳,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为提高教学效率做好充分准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对策分析 探究课堂教学的状及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症下药,对顺利推动素质教育的开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素质教育渗透的主要途径是课堂,但是,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显然是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符的。因此,本文就这些问题,展开有效策略,目的在于推动教学进程。 1常见的课堂教学现状 忽略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数学教师只重视课堂知识的讲解以及学生的解题能力,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只是通过大量的习题让学生巩固和掌握学习的知识,但是,并没有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学生的 创新思维 也没有得到有效锻炼。这样教学显然是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的。 课堂情境设计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情境教学可以说是新课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形式,通过情境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思维活性与参与积极性。但是,现阶段的教师在引入情境教学的过程中,仍旧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造成为了情境而设计情景的教学局面。在设计教学情境时,很多教师盲目地开展活动,制造一些和数学知识不相关的情境,尽管这样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学习气氛,但是,并不能将教学情境和数学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导致了课堂资源的浪费,这样的教学也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自主学习变成了放任自流: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并不是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放任学生自己。但是,很多教师对自主学习的认识过于片面,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只要组织了丰富的自主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学习就行了,实际上,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给学生制定出一定要求和必要的指导,自主学习活动也过于敷衍,目的性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这样的教学不仅不能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有时候还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降低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2针对现状对症下药 从简教学,不给学生造成学习难的压力: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把课本“吃透”。所谓“吃透”,既要熟悉相关的知识点,而且还能用学生普遍都能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学生轻松接受。对于课下作业,要遵循着少而精的原则,不能一味地采用多做题的手段来使学生强化记忆。教师也要多联系学生家长,共同谈论学生的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和家长配合好,不要让家长一味给学生报补习班增大学生压力。在 学习 方法 ,学习空间与学习理念上尽可能保持一致,传授给学生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尽量少给他们增添心理上的学习负担。 转变教学观念: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最终服务于生活,高效率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首要条件是转变教学观念,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想学、会学、善学。小学生不能单纯地对数学学习和教学活动进行模拟,更不能依赖教师讲解和习题模拟,在新课改理念背景的引导下,应提倡小学生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以及合作交流,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用数学思维观察周围的实物,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教师还也将具有实际生活意义的教学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 更新教育理念,明确教学目标:时代的快速发展要求学校以培养创新型的素质人才为目标,教育系统、学校、教师都应该深化素质教育的理念。每一位教师首先都要明白自己的责任,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主动使用正确的知识结构,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情感引导,注重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为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丰富课堂活动,强化学生能力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把握住讲课的时间、节奏,严防教学中出现机械的讲解,让学生感到枯燥,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等现象的发生。要主动将新教学模式带进课堂教学中,结合实际课堂教学目标匹配出恰当的教学形式,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不会偏离原有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此外,也能帮助学生提高学生的积极动手能力,让学生都有激情主动探究知识,不至于因为乏味而上课不认真、开小差。 实施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可以将学生联系在一起,每个小组在完成任务中,小组成员之间也要相互探讨,彼此分析。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很大程度上都能得到锻炼,团队合作意识也会得到有效发展。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还能促使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习成绩。综上所述,数学教师在指导教学中,必须具备完备的数学学科知识以及丰富的教学手段,与时俱进,及时吸收新的教学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结合现状,对症下药,为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做好准备。 作者:朱雪松 单位: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陈金晶,张国秀.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农村山区小学拼音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J].教育革新2011年12期. [2]孙江波.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分析与建议[J].湖南教育(上)2016年01期. [3]李柳英.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教学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4年26期.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论文篇二 摘要:近年来在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中,我国小学数学课堂的 教学方法 一直在创新。其中,对话教学就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对话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能够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的活跃性,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 逻辑思维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文章 就从对话视角下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并提出几点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对话视角;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这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将来的数学发展。但是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大量抽象性、难理解的知识,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而对话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充分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为学生与教师建立了一个互相平等的沟通平台,在教学中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教材对话等开展教学活动。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生有自由的发言权、主动权,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创设情境,设置悬念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且在课堂教学中时常会出现跑神的现象,这样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观念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对此,在对话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境为学生设置悬念,引发 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师生间在课堂上的交流。例如,教师在讲到“认识周长”这一教学内容时,讲课前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同学们知道‘周’是什么意思吗?”这时学生可能回答“姓氏”“星期”“周围”“一圈儿”等,教师据此可为学生引出教学内容“周长”。在讲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周长是什么意思,以了解学生对周长的理解情况。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回答做出 总结 ,并引出周长的概念:“首尾相连的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制作出相关动画,如:出示一张长方形的图片,然后用红色的笔标出长方形的周长,并告知学生红色笔标出的长度,就是该长方形的周长。在讲解之后,为了解学生的理解情况,教师可以设置问题:“你能指出我们身边物理表面的周长吗?”从学生的回答中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做出有针对性的讲解。通过这种师生对话式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二、联系生活,激活思维 教育来自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并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其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通过具体的策略,让学生从数学教材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 经验 与课堂教学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激活学生对教材之间的对话,最终使学生通过探究解决问题。例如,在“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节中,事实上,三年级的学生对小数已经不陌生了,如超市物品的价位表都是以小数的形式呈现的,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布置任务:“发现并搜集生活中的小数。”学生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可能会思考小数为什么这样写?然后,教师可以充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为学生布置自学任务:“预习课本,也可以查阅相关学习资料,讲一讲小数为什么这样写?小数点前、后的数字分别有什么意义?”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增加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对话,使学生在自习的过程中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数学现象有初步的理解,如超市价位表、自己的成绩等。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思考性的问题,如“与的哪个大哪个小”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这时学生在之前的自习中会发现“小数末尾去掉或加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由此,学生可以知道与是一样大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可将学生的生活与教学相联系,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 三、巧设疑问,启发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明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探究性的话题,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习,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然后引导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互相启发,在合作学习与合作探究中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在讲到“三角形中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一知识点时,课前,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分组时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性别、性格等将与班级学生相近水平的学生平均分在各组,且尽量保证各组学生男女比例相同、性格互补,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然后教师可以给每组学生每人准备三根小木棍,并向学生提出问题:“三根不同长度的小木棍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一下。这时,有的学生发现可以拼成,而有的学生发现不能拼成。这时教师可以再次提出问题:“这是为什么呢?”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学生1猜想:两根小木棍的总和等于第三根才可以拼成;学生2猜想:随便两根小木棍的和大于第三根长度才可以拼成。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讨论之后,再次通过实验验证猜想,这时学生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验情况做出总结。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实验形式,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四、设计对话,延伸知识在对话视角下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可设计对话主题进行知识的延伸,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创新能力。小学生内心往往充满了对知识的好奇和探索,渴望从学习过程中有所发现和收获,得到教师和学生的肯定与认可。为此,小学数学教师需明确对话主题,让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新知识,以促进其数学能力的提升。比如,在“通分(最小公倍数;通分)”教学实践中,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对话主题:3/8-2/7=____,他们在学习通分知识之前,接触到的分数加减法都在分母相同的情况下计算,在遇到这种分母不同的现象时,往往难以着手,不知道该如何计算。要想解决这一习题,小学生需要运用新的数学知识,探究欲望被激发,教师可顺利引出新知识——通分,让他们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可寻求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从而可以很快得出8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56,然后将3/8转化为21/56,2/7转化为16/56,很快得出计算结果。通过这样的对话教学,可让学生主动回顾旧知识,拓展新能力,主动参与对话,利用探究性的数学练习题还能够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引发小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关联,并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使他们的学习思路得以拓展,知识得以延伸。总而言之,对话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景的创设增加师生间的对话;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对话,然后通过探究问题,加强生生间的对话。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的对话形式,为学生构建多元化对话平台,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作者:陈艳 单位:甘肃省山丹县城关小学 参考文献: [1]夏李平.对话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24). [2]陈惠芳.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5).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论文篇三 【摘要】讲求教学艺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育教学的高效.教师如何把知识“呈现”给学生,其中大有学问,需要不断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显得比较单调和枯燥,这就需要我们数学教师要更加勤奋,深入钻研,用多种多样艺术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把“知识教育”真正变为“启智教育”.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艺术;激趣;启智 小学生一般都是7—13岁之间的孩子,喜欢游戏、玩耍、娱乐,习惯于形象化、直观化的思维模式.这就需要数学教师要用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和方法把单调、抽象的数学知识“呈现”给学生,让他们能够乐于接受,趣在其中,美在其中,乐在其中.教师如何把知识“呈现”给学生,其中大有学问,需要不断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显得比较单调和枯燥,这就需要我们数学教师要更加勤奋,深入钻研,用多种多样艺术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把“知识教育”真正变为“启智教育”. 一、问题设计的趣味化 孔子曰:“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数学是从问题开始的,是以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目的的.有趣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成为学生积极思考的桥梁.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小孩子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总想探个究竟,弄懂其中的奥妙所在.尤其是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有趣的提问能够勾住学生的魂,让学生如饥似渴地想弄明白其中的道理.比如,我在上《比例尺》一节时,首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谁知道自己的家乡距离首都北京有多远?学生纷纷推断和猜测,但都很不准确.这时我亮出了中国地图,并且说:那就让我们来量一量吧.学生听说在地图上可以量出从家乡到首都北京的距离,都表现得大为惊奇,兴趣盎然.这时我们顺利地进入新课讲解,就能够牢牢地吸引住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视为金科玉律,并且牢牢地记在心里,印入脑海. 二、情境设计的生活化 有用才是真理,有用才是真知.要想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感兴趣,就必须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有用,能够切实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疑难问题.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应用于实践.为此,数学教师在讲授数学知识的时候,要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唯物辩证法原理,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公式、公理建立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之上.比如,我在讲授《圆的周长》一节时,首先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六一 儿童 节即将来临,我们学校要开 田径运动 会.你们可知道:如何才能够精确地测量出我们学校操场跑道的长度呢?学生相互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用米尺实测是最好的办法.接着我又说:操场跑道将分为内外6圈,怎样才能够又快又精确地测量出各圈跑道的精确长度呢?这下子大家都傻眼了,面 面相 觑,不知所云.他们其中有人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感叹:4个边的直线距离容易丈量,而4个圆角处的跑道长度就很难快速丈量出来.这时我就告诉同学们说:我这里有一种最便捷、最快速的丈量和计算方法,大家愿不愿意学呢?这时同学们都异口同声地回答:愿意!这样学生的兴趣就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注意力高度集中,教学效果必然是最理想的. 三、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长期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拼图法、实践操作法、游戏活动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法,等等.其实,不同的教学方法就是对不同教学内容的最佳“呈现”方式,是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教育效果的方式方法.数学教师要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法,把不同类型的数学知识最有效地传授给学生,以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观察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比如,在教学《2、3、5的倍数的特征》时,我采用了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我采用的是拼图法和实践操作法;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我采用的是多媒体演示法.教师所拥有的知识的多少与教学能力是不相同的,教师专业成长需要实践性的量的积累,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什么样的知识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要课前精心预设,而且要观察效果;不仅要进行广泛的实践交流,而且要进行深刻的教学 反思 ,以便总结经验,不断丰富自己的实践性知识.数学课堂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数学课堂应该是张弛有度的,既要让学生学到知识,又能够让学生轻松愉快、心情舒畅. 四、施教对象的分层化 由于每一名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同,智力方面存在着差异,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必然会表现出优劣来.对于相同的问题和作业,优等生早已算出了答案,还有空闲时间,中等学生还在求解之中,而学困生却显得抓耳挠腮,无可奈何.针对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就要采取差别化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施教.在授课方面,在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和领会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不能千篇一律,整齐划一.对于优等生,要以放为主,鼓励他们独立学习,多元求解,积极进行高难度的拓展练习.对于中等生,应该半扶半放,在教师点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提高性练习.对于学困生,要以扶为主,在师生讨论、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巩固练习.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绪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评价标准也要有区别,尤其是对学困生,要让他们感到有收获,有成就感,以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参与度. 作者:王晓红 单位:临泽县城关小学

小时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从事小学数学 教育 工作多年了,你是否也有一些教学工作 经验 要分享的呢?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论文,希望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论文篇1:浅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如何上好数学课,使数学课灵动起来呢? 一、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新教材中也给出了许多例子,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乐于接受。也可以让学生例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小学生有着好奇心、疑问心、爱美心强和活泼好动的特点。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 教学 方法 ,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运用事先准备好的漂亮的图片创设情境,讲 故事 引入:夏季的一天,一只小蜻蜓在草地上飞来飞去捉蚊子,忽然飞来了一只美丽的小蝴蝶,绕着小蜻蜓飞来飞去,小蜻蜓生气了,小蝴蝶却笑着说它们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带着小蜻蜓去找它们家族的成员,它们找到了树叶,小蝴蝶说在图形王国里它们三个是一家人。同学们,为什么小蝴蝶要这样说呢?这样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主动去探究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 二、动手实践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根据费赖登塔尔的观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精神。小学生年龄小, 抽象思维 能力弱,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图形或物体,调动各种感观参与实践,同时教给学生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实验等操作实践,激发思维去思考,从中自我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动手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三角形的认识”是一节比较枯燥的概念课,我让学生用彩色塑料条围成三角形,并投影到银幕上。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发现图1和图2是用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图3虽用了三条线段,但首尾不相交,所以不是三角形。定义从直观的观察之中升华出来了:“用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加强操作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顺应他们好奇、好动的特点,而且能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三、实行民主教学,构建轻松和谐的师生双边活动 在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轻松和谐,师生们展示的是真实的自我。课堂上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小声讨论,时而高声 辩论 。同学们争相发言,有的居高临下,提纲挈领;有的引经据典,细致缜密。针对同学们独具个性的发言,老师不时点头赞许,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则以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自然敢于讲真话、讲实话,个性得到充分地张扬。如教学 一年级数学 上册分类一课时,在教学生明确什么是分类知识之后,我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主动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30多支不同颜色、不同长短、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的铅笔打乱放在一起,让学生去分类,看谁分得合理。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去分类:有按颜色分类的;有按长短分类的;有按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分类的;也有胡乱分的。再找学生说明这样分的理由,对讲不清理由的学生予以指导,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实践。教师还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抱有一种想学、乐学、会学的态度。 四、帮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如我班一位女生,数学基础差, 学习态度 不明确,很要面子,别人帮助她学习她还不愿意,认为很没面子。问她懂了吗,都是说懂的,作业往往又是错的,看得出做作业时很急躁。我从写字开始,要求她把字写端正,允许作业少做,要求做一题对一题,不会做的重新做,做对了继续,让她认识到她也能做对,慢慢地树立学习的信心,发现优点及时大力地表扬,使她尝到成功的喜悦,并且认识到学习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不能有任何虚假的行为。渐渐地,她对数学有些信心了,字写端正了,成绩也提高了。 五、适当的表扬奖励是上好数学课堂的添加剂 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机会,尤其是应“偏爱”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善于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补以适当的表扬。激励性的评价、表扬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学生的创造、创新火花才能迸发。如在练习时,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奖励“小红旗”给学困生,有时还主动与他们说上几句悄悄话。学生得到老师的奖励,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就会更进一步地去发现问题,发挥前所未有的 想象力 ,从而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乐学的境界,极大地发展创新能力。 总之,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激励性的问题情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动手实践中,学生能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在民主教学中,学生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掌握数学的方法,而且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论文篇2:小学数学多样化作业如何设计 爱因斯坦说:“当你把学过的知识都忘掉了,剩下的就是教育。”这句话意味着我们的数学教学要从知识本位转向学生本位。课堂教学如此,作为反馈课堂教学效果之一的作业也应如此。但平日那种周而复始、形式单一的作业已使学生成为一个“机械工”,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受到压制。为此,作为一线教师在不断改革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改变原有的作业观,认识到作业也应顺应课改要求,展现出全新的形态。 这就要求教师能用新课标理念指导作业改革,从注重人的未来发展、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角度去考虑,来提升数学作业的设计理念。认识到作业不仅是做习题,而且要做与习题有关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感悟,在模拟知识被发现的过程中去探索、去创造。使作业成为学生了解生活、了解社会和了解科学的载体,使作业成为学生开发潜能、体现个性和培养能力的场所,作业才能真正发挥最佳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在新课堂观下与之匹配的新作业观呈现给学生的应是开放的、整体的和多元的。即以多元的形式,展示开放的内容,采用有效的策略,促进知识的整体优化。那么多样化作业设计如何切入呢? 一、操作性作业——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类作业主要来源于例题和练习中涉及图形与几何的内容。小学数学中几何知识的内容主要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两大板块。研究图形的位置、特征、公式计算等内容时常常需要做一些教具、学具来帮助学生理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让学生亲手制作,通过亲身体验搭建起知识结构物化与内化的桥梁来促进知识的理解,并在课堂上对其作品进行展示。这不仅是知识的运用,更是能力、情感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这类作业又可细分为手工类、美工类和拼图类作业。 1.手工类的作业 完成此类题目时,教师应适当地给学生一些有启发性的 提示语 ,比如可选用哪些较方便的制作材料,大体的制作要求等。如:在学习《角的认识》前,让学生动手制作角的模型,材料可以是牙签、小棒或硬纸条等,通过动手制作来体验角的特性 2.美工类的作业 完成此类题目时,教师可让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大小自定。并提醒画图时注意确定比例。在正确画图的基础上还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自由发挥。例如,学习了方向和位置后,家庭作业就是:自行设计一张公园导游图,画出主要景点和景点间的线路。结果,学生在上交的图中除完成老师规定的要求外还画上了便利店、洗手间等人性化设施。由此,在完成过程中真实体验到了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3.拼图类的作业 完成此类题目时,要求先动手拼一拼,再把拼后的作品粘贴在纸上或结合拼的过程在纸上用数学语言或符号描述出来,让过程性的知识留下痕迹。例如,学习了图形的拼组后,家庭作业就是:请你按要求剪一剪,拼一拼,并把结果贴在纸上,写出发现的结论。学生通过尝试,很清楚明了地发现了图形之间的关系。 诸如此类的作业,能让学生在操作中明事理,更好地了解形体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实践性作业——培养学生的数感 这类作业主要来源于例题和练习中涉及量与计量的内容。小学数学中量与计量的主要内容有:长度单位、重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和体积单位。这些计量单位的进率不完全相同,且有些量的认识又比较抽象,学生在这方面的感性认识相对比较贫乏,造成学生对量的观念的正确建立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光凭口头说教或大量练习并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体会。因此,我们需创造实践条件、提供实践途径,通过切身感受,来加强观念的认识。在设计此类题时,要求教师自己应对这些量的观念有正确、清晰、完整的认识。学生在学习此类知识时应做到人人练习、多多练习,加强实践,增加感受。例如,学习了《克与千克》后,家庭作业就是:“掂一掂不同的实物,估一估,称一称等,感受1千克和1克的质量。”学习了《千米的认识》后,让学生绕着400米的操场走两圈半。通过亲身实践,学生自然而然地对知识有所体验,促进理解。 诸如此类的作业,旨在以各种活动形式为载体,帮助理解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调查性作业——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这类作业主要来源于例题和练习中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及其他内容中的一些小调查。小学数学中统计课程的教学核心目标在于培养学生通过数据来分析问题的统计观念与随机意识。 学生在统计的过程中能了解知识形成的来胧去脉,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 在设计此类题时,教师应对相关的统计专业知识有正确的认识,注意知识的科学性。而且应事先考虑到学生在统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干扰因素,进行必要的提示,排除影响对正确知识习得的无关因素。如: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后,家庭作业就是:让学生调查爸爸妈妈的身高和体重,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成年男子和成年女子的标准体重。并算出爸爸和妈妈的体重,与标准体重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 诸如此类的练习,训练了学生找信息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联想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独立意识、主体精神等优秀品质的形成。同时,在参与过程中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也得到提高,从而实现知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四、查阅性作业——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 这类作业主要来源于例题之后的“你知道吗”,人教版中在很多例题结束后都有一块这样的内容。这些材料有介绍数学知识方面的内容,有介绍社会常识、生活常识、自然知识方面的内容,有数学史话,或专门介绍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发展过程;有跨学科介绍最新研究成果的……但在教材上一般介绍得比较简单。 因此,可抓住这块内容进一步研究。通过上网查找或翻阅有关书籍,使学生更详细地认识了解和补充完善知识,从而实现对教材内容的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同时,此类知识往往是数学家经过长时间研究后得到的辛苦成果,蕴含了人类的千年智慧,体现了数学家们百折不挠的钻研精神和数学的 文化 价值,增加对数学史的了解,达到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相互渗透、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论文篇3:试论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进行 思维训练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发学生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 措施 。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进行类比迁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达到较高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表现在能善于深入地思索问题,从纷繁到复杂的现象中,抓住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往往缺损,他们不善于将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因而考虑问题缺乏深度,因此,在教学中应抓以下三点: 1、培养学生对数的概括能力。 数的分解能力,是数的概括的核心。如教20以内的加法,利用直观教具,让学生了解某数是由几个部分组成和如何组成的,引导他们将20以内的数比较实际意义,认识大小,顺序、进行组合与分解练习。 2、让 儿童 逐步掌握简单的推理方法。 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引导儿童进行类比推理。例如:在乘法口诀教学中,先通过一环紧扣一环的步骤,让学生展示“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认识2—4的乘法口诀的可信性,还了解每句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然后利用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让他们模仿老师的做法去试一试,推导出5—6的乘法口诀。生模仿获得成功后,就与他们一起 总结 几个步骤: ①摆出实物;提供思维材料; ②列出加法式子的结果; ③列出乘法式子,说明它的结果就是加法式子结果; ④用乘法式子的已知数和结果构造口诀。让他们按步骤来独立地推导7—8的乘法口诀。 在这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进行多寡不同的提示和点拨,使独立思维逐步发展。到推导9的乘法口诀时,有的学生已经几乎完全能进行推导了,而大多数学生的思维的能力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提高。 3、培养掌握应用题结构的能力。 各科教学问题,都有一个结构问题。狠抓结构训练,使学生掌握数学问题的数量关系,而不受题中具体的情节干扰,是培养思维深刻性的重要一环。由于低年级学生受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往往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为此,我在数学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如:补充条件和问题,不变题意而改变叙述方法,根据问题说所需条件,扩题训练,拆应用题缩题训练,审题训练,自编应用题训练等等,拓展学生思维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二、进行合理联想,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敏捷性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具有当机立断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在运算过程的正确迅速,观察问题的避繁就简,思维过程的简洁敏捷。因此,我在计算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为目的,要求学生有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办法有以下两点: 1、计算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正确的基础上,始终有速度。 对于低年级的儿童,应注意抓好学生计算的正确率的同时,狠抓速率训练,每天用一定时间进行一次速算练习。形式有口算。如“每人一题,”“一人计算,全班注视”,发现错误,立即更正或“对口令”,老师说前半句乘法口诀,全班同学回答下半句乘法口诀,让全体学生的思维都处于积极状态。速算比赛,如: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计算题的数量,比完成规定习题所需时间,使全班学生人人都能正确迅速地思考问题。 2、计算过程中传授一些速算方法。 例如:在学习掌握“凑十法”的基础上,借鉴珠算的长处,教给学生“互补法”使学生知道1和9,2和8,3和7,4和6等互为补数。如计算9+2时,因为9和1互为补数,就能见9想10,得11。训练学生敏锐的感知,例如 ①10x5x210÷5x210÷(5x2)10÷5÷2 ②8÷4+8÷48÷4x8÷48x4÷8x4 ③32—8÷432÷8x432+8÷4 通过反复训练,引导学生合理联想,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是训练学生思维敏捷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进行说意练习,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的逻辑性表现为:遵循逻辑的规律,顺序和根据,使思考问题有条理,层次分明,前后连贯。语言是思维的裁体,思维依靠语言,语言促进思维。教师对学生加强语言的调控,训练其口语表达能力,是学生能够有根有据进行思考的基础。因此教学中要使学生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准确无误地说出解答思路,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简洁规范,逐步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必须依赖于直观材料,使他们所学知识产生鲜明的表象。同时,要使学生获得准确丰富的感性知识,又必须通过合乎逻辑语言引导。最后大脑借助于语言,对感知的事物去伪存真,分析综合,抽象出本质特征。 如:教学“整万数的读法”时,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为学生认识数提供了感性材料之后,首先让学生说了计算器上珠所表示的意义,在学生大脑中建立了整万数的表象,为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提供了支柱,然后,又摆脱计算器,让学生在数位顺序表上读出“0”在不同位上的五个数,再让学生说出每个数中的 “0”在什么位上和它的读法。这样,使学生用讨论的方法对比整万数与万以内数读法的异同,从而概括出整万数的读数法则,促进了学生抽象 逻辑思维 能力的发展。 例如应用题教学:果园里有梨树45棵,比桔树少9棵,桔树有多少棵?启发引导学生按下列要点讲清算理:根据哪个条件知道“谁与谁比”“谁多谁少”“知谁求谁”梨树比桔树少9棵换成另外的说法,应该怎样叙述?要求桔树多少棵,实际是求比几多几的数,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对这些问题综合连贯的回答,小学生就能较准确地用口头表达算理,经过反复的讲练,不但提高了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深化思维。

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教学研究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教学研究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摘要:

小学数学概念数学通常分为引入概念、建立概念、巩固和运用概念三个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这些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就需要深钻教材,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组织并优化教学过程,使概念教学达到教学目标,通过整理、归纳、运用,从而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数学概念;数学;优化教学;整理归纳

引言:

概念的抽象性和严谨性,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心理负担。因此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方向,通过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主要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出发:

1、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陶行知说:“唤起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概念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难就难在它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尚处在初级阶段,尤其是对那些后进生,学习思维能力较差,概念是横在他们和数学学科之间的一座大山。有鉴于此,在概念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以新颖有趣的方式带领学生去认识概念,学习概念,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概念教学才能事半功倍。如在教学“克与千克”两个概念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于微课动画视频给学生详细演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动画视频形象生动,非常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对于生活中和克以及千克对应的事物,教师也可以融入微课之中,使学生一目了然。此外教师还可以把一个台秤带到讲台,让学生们把各自的笔啦,橡皮啦,铅笔盒啦等东西放上去,记下台秤上的克数,感受克的大小。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情景模拟练习,学生扮演菜农,教师扮演来菜市场买菜的顾客,教师把“菜”放到台秤上,学生需要读出“菜”的克数。教师做完示范之后,学生和学生之间也可以开展这样的练习。此外,教师还可以把吨以及微克等概念拿来和克与千克一起讲解,这样学生就能明白克与千克在重量单位中的位置了。在具体的方法上,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中的事物,和微克,克,千克,吨这些单位对应上,加深学生对它们的理解。

2、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实践中认识概念,了解概念,是一种学习概念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又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可谓一举两得。绕过概念教学,直接在实践中让学生认识概念,学生带着从实践中获得的对概念的理解再次阅读概念,通过这种反反复复的学习,学生最终会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如在教学“面积”这个概念时,教师先不着急讲解面积,而是先让学生进行测量,如测量书桌的面积,测量黑板的'面积,测量教室的面积等,当学生熟悉了面积就是长乘以宽之后,对面积的认识自然就完成了,这远比单纯给学生讲解面积的概念要有效的多,学生印象也深。再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在本子上画出一些平行四边形。有的学生画的是正方形,教师说:“对,这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你能画一个正常的平行四边形吗?”有的学生画的虽然是一个四边形,但是两条边不是平行关系,教师就要纠正:“平行西边形是两组对边都要平行。”通过这样的纠正教学,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逐步建立了完整的认识。再比如在教学“比”这个概念时,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大屏幕给学生展示一些体育赛事,如乒乓球赛,篮球赛,足球赛,羽毛球赛等,在这些赛事上,画面上都会有双方的实时比分,这些比分就是一种“比”的关系,体现了双方的对战成绩。学生明白了这些之后,就会对比有一个初步的理解。

3、提升学生的归纳能力

归纳能力是学习数学的重要能力。很多数学概念都是从归纳中得来的。因此重新让学生对数学概念进行整理和归纳,可以让学生发现概念的形成过程,这样非常有利于学生熟悉概念的来龙去脉。小学生的归纳能力相对不足,但是只要教师注意引导,循循善诱,就一定可以让学生发现数学概念的规律。如在教学“倍数和因数”时,课本对倍数和因数的阐释是这样说的:“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这两句话理解起来非常繁琐,每句话都有四个概念名词,学生理解起来有点困难。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几组数字,让学生观察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特点。教师在黑板上写下:“8和24”,问学生:“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又在黑板上写下:“9和72”,继续问学生。学生经过观察,发现倍数都是大数,因数都是小数,大数除以小数,小数被大数除,当学生发现了倍数和因数这样的关系之后,不用再去背诵概念就能领会倍数和因数。

4、结束语

对概念的领会,是学好数学的重要前提,因此概念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概念的重要性,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概念,拉近学生和数学概念之间的距离,使概念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和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俞凤国.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9(23):94-95.

  • 索引序列
  • 书法流派研究论文
  • 浅析课程流派研究论文
  • 古筝流派论文研究意义
  • 古希腊伦理流派研究论文
  • 小学数学教学流派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