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气象科普小论文

气象科普小论文

发布时间:

气象科普小论文

气象当你漫步在郁郁葱葱的森林中,聆听百鸟鸣啭时,你会沉迷于其中。这时,你精心揣度,鸟类或许会教你一些什么。科学家们研究证实,鸟类纷繁复杂的鸣叫,实际上正如人类说话唱歌一半,用以表达某种感情或沟通某些信息。比如呼朋引伴、母盼子归、对歌择偶,等等。有时候,鸟儿也会向勤劳的农夫通报农时,预测气象,聪明的人类自然心领神会。我国古代,有“鸟鸣知四时”的说法。宋代诗人陆游的《鸟啼》诗云:“野人无时历,鸟鸣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厌草茂。”在江西省的某些山区有一种鸟,每当二月来临时就呼唤:“春起来”。开始入夏时又叫道:“春去也。”在吉林省的长白山地,谷雨前后,布谷鸟又提醒人们“割麦插禾”;更有一种奇妙的惜春鸟,其声曰“莫摘花朵。”告诫人们毁坏花枝将无果实之获。为了进一步了解农事气象与鸟的关系,我觉得能在农民伯伯那里得到答案,因为他们经常根据候鸟去来等安排农事。于是,我拿着纸笔,深入田间地头去拜访一些老农。“人们不太欢迎乌鸦,因为乌鸦高亢苍劲的鸣叫,往往是大风来临的‘警笛’,乌鸦沙哑的叫,阴雨即将到来。”农人们如是说。这些也都是流传至今的民间谚语:喜鹊早登门,是天气晴朗之兆;若是在枝丫间跳来跳去,低头乱叫,往往一日之内有阴雨天气。麻雀也是“晴雨表”。晨曦中群雀叽叽喳喳,当日多为晴天好天气;若它们缩头缩脑,吱吱长叫,往往晴转阴雨;傍晚提前进窗,并在窗边长生缓叫,预示当夜或来日有雨。喜鹊高筑巢,则将有大的水势。这些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谚语都是在田间劳动数十年的老农告诉给我的。现在已经成为人们观察农事气象的准确“预报器”。为了了解得更多,我带着探求新知的渴望打开了网络的大门,寻找更多的信息。海边一些水鸟,在汛期到来之前,往往成群结队的飞往村屯附近,并大鸣不止,但如果在空中不断发出“唧唧”的叫声时,则说明近日晴好。在印度,孔雀被奉为“神鸟”,不仅因其羽毛华丽,风姿优雅,而且还能给当地人预测天气。当有雨时,孔雀的“咪——呜”叫声变成“明哧——奥”,似乎在说:“雨快来啦!”雷雨和台风来临之际,孔雀又将狂叫不止。通过一系列的调查,使我得出了“农事气象鸟先知”这一结论,鸟类对天气是很敏感的,他们不同的鸣叫声常和气象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题真不好写…………TAT但是楼下内位明显不是议论文啊,明显是随便凑得的文啊……咱也很苦恼啊,但是以气象为题的话首先要明确自己要写的“气象”是什么,中心思想是什么。要找能讲得出来东西的话题。然后立意的话就是比较难的了,咱不会…………(对咱来说很难啊)剩下来论证的话就要有板有眼,例子不宜多,

气象小论文 最近,我发现天气变化无常,三天晴,两天阴,导致许多人患上了流感、病毒性肝炎等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另外也是气管炎、心血管的高发期!连我也不幸患上了感冒,我决定要查一查! 说干就干,我翻开书就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气象病,是指与气象变化有关的疾病。这类疾病的发作或症状加重受天气突变的影响。天气突变主要表现在气温,温度、气压、风力等气象要素的剧烈变化上。在我国与其它位于中纬度地带的国家和地区一样,天气突变大多是“锋面”这个天气系统带来的。“锋面”是指冷暖气团之间的交界面,在它附近,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变化非常剧烈,特别是冬季和夏季,随着寒潮的不时南侵,锋面活动更为频繁,一些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出现了高峰值。例如,通过医疗气象学的研究,已发现有77%的心肌梗塞患者,54%的冠心病患者对天气变化的感受性很高。在高压形势控制下,急性心肌梗塞发病率最高,特别是在冬季和夏季强大的高气压前缘常常伴有冷锋,带来寒潮天气。由于寒冷的刺激,使人体血管收缩,周围阻力增加,动脉平均压升高。引起心肌缺氧严重,所以心肌梗塞发病特别多。此外,还有关节炎、风湿痛、感冒、支气管炎等,其发病率都与天气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没想到天气变化的恶劣程度竟然这么高,看来以后,我得注意一点了!接下来,我要教给大家一些生活中的理想温度:居室温度保持在20-25℃;穿衣保持最佳舒适感时,则皮肤的平均温度为33℃;饭菜的温度为46-58℃;饮水时的温度为44-59℃;泡茶的温度为70-80℃;洗澡水的温度为34-39℃;洗脚水的温度为50-60℃;冷水浴的温度为19-21℃;阳光浴的温度为15-30℃。 随后,我又发现一种叫做“厄尔尼诺”的气象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地处太平洋热带地区的海水大范围异常增温现象。这一现象造成了地球温度的升高,使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失衡,从而导致气候异常。据历史记载,自1950年以来,世界上共发生13次厄尔尼诺现象。其中1997年发生的并且持续之今的这一次最为严重。主要表现在: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从非洲到拉美,气候变得古怪而不可思议,该凉爽的地方骄阳似火,温暖如春的季节突然下起来大雪,雨季到来却迟迟滴雨不下,正值旱季却洪水泛滥..... 地震,台风,海啸等等,一切的自然灾害,都是因为人们而发生的,在这里我忠心的提示大家一句:“千万不要让飚风来临,一旦来临,便是人类的世界末日!”

话说我们也是啊~我们高一根本没学怎么写议论文,纠结~我江苏徐州的~~~下面是我查的写议论文的方法。议论文要求1、论点 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对某一个问题或某一类事件的看法、观点、主张,它要求要正确 、鲜明、有针对性。如《坚持就是胜利》一文的论点就是一个人要想取得学业上或事业上的 成功,坚持是一个重要条件。 《坚持就是胜利》 人们都想在事业或学业上有所成就,但是,只有一部分人取得了胜利,而相当一部分人却陷入失败的苦痛之中。这是为什么呢? 俗语说“功到自然成”。按理说那些失败者完全可以尝到胜利的喜悦,但他们往往缺少一种 胜利的必要条件,那就是坚持。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上边的俗语中所提到的“功到”其 中已经隐含了“坚持”的意思。可见,一个人要想取得学业上或事业上的成功,除了个人的 努力之外,坚持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条件。  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平时很注意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坚持到街头去 观察、谛听,记下行人的零言碎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资料。这样,他才在《大卫·科波菲尔》中写下精彩的人物对话描写,在《双城记》中留下逼真的社会背景描写,从而成为英国 一代文豪,取得了他文学事业上的巨大成功。爱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制蓄电池,其间不 断遭受失败的他一直咬牙坚持,经过了五万次左右的试验,终于取得成功,发明了蓄电池, 被人们授与“发明大王”的美称。  狄更斯和爱迪生就是靠坚持而取得最后的胜利的。坚持,使狄更斯为人们留下许多优秀著作,也为世界文学宝库增添了许多精品;坚持,使爱迪生攻克了许许多多的难关,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可见,坚持能够使人取得事业和学业上的成功。 那些失败者往往是在最后时刻未能坚持住而放弃努力,与成功失之交臂。曾记得瑞典一位化 学家在海水中提取碘时,似乎发现一种新元素,但是面对这繁琐的提炼与实验,他退却了。当另一化学家用了一年时间,经过无数次实验,终于为元素家族再添新成员——溴而名垂千古时,那位瑞典化学家只能默默地看着对方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这两位化学家,一位坚持住了,取得了胜利;另一位却没有坚持住,未能取得成功。可见,能否坚持是取得胜利的最后一道障碍。在最黑暗的时刻,也就是光明就要到来的时刻,越在这样的时刻,越需要坚持。因为坚持就是胜利。(李胜) 2、论据  论据是证明论点正确的证据,要想证明论点的正确,首先,论据必须让人觉得真实、可信,能够充分证明论点。其次,论据要具有典型性,能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第三,论据要新颖, 尽可能寻找一些新鲜的、能给人以新的感受和启示的论据。切记那些不清楚作者的不要瞎写上作者的名字。 如在《坚持就是胜利》一文中举的狄更斯、爱迪生和瑞典化学家的正反两个方面的事例,都是用来证明论点的论据,既具有典型性,又让人觉得真实可信。 3、论证过程 论证过程是指运用证据阐释证明论点是正确的过程。它要求论述要深刻、周密,讲究说理的艺术,还以习作《坚持就是胜利》为例,这篇作文中就是运用了两种典型的事例:狄更斯、 爱迪生和瑞典化学家的故事,从正文两个方面证明了坚持就是胜利的这一观点,这个过程就 是论证过程。 演绎论证法 演绎论证法是从已知的一般原理,规律出发,推知个别事物本质特征的论证方法。如果说归纳论证法是从特殊到一般,那么,演绎论证法是从一般到特殊。运用演绎论证法要求大前提、小前提必须真实、正确、一致,同时要求推论是合乎逻辑的,否则就会出现纰漏。如习作《坚持就是胜利》采用的就是演绎论证法,大前提是坚持就是胜利,小前提是狄更斯、爱迪生坚持了,所以胜利了,结论自然得出。  此外,论证的方法还有很多,像借古论今法,采用数字法,排比论理法,描写论理法等。我们掌握的方法越多,说理就越有深度,有说服力,就越具有令人折服的逻辑力量,可以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 议论文有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根据题目写出一个观点,在加以阐述说明,重要的是要有说服能力,三要素缺一不可,下面的仔细看看,以后就可以多试着写作,这样作文才可以有长进。此外,还要多记一些名言警句和名人事例,以便在作文中更好的应用。 议论文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一)论点 (1)什么是论点: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阅读议论文,首要的就是寻找、提取和理解文章的论点。 (2)论点有几个:一篇文章的论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不止一个。如果论点不止一个,那就需要明确中心论点。这几个论点可以是并列的,也可以是递进的,但它们都应该服从全文的中心论点。 (3)论点的位置:文章的论点可以安排在开头,也可以安排在文章的中间或结尾。即可以安排在文章的任何位置。但较多情况是在文章的开头,段落论点也是如此。 (4)论点的呈现方式:有的议论文的论点在文章中用明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我们只要把它们找出来即可;有的则没有用明确的语句直接表述出来,需要读者自己去提取、概括。 (5)论点的提出和确立要注意: ①正确性。论点的说服力根植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而这又取决于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方法是否正确,如果论点本身不正确,甚至是荒谬的,再怎么论证也不能说服人。因此,论点正确是议论文的最起码的要求。 ②鲜明性。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非常鲜明,而不能模棱两可,含混不清。 ③新颖性。论点应该尽可能新颖、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见解,不是重复他人的老生常谈,也不是无关痛痒、流于一般的泛泛而谈,应该尽可能独到、新颖。 (二)论据 (1)什么是论据:论据就是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 (2)论据的类型:①事实的材料,②理论的材料。 ①作为论据的事实材料,可以是a. 具体的事例,b.概括的事实,c. 统计数字,d. 亲身经历、感受。 ②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a.前人的经典著作、至理名言,b. 民间的谚语和俗语,C.科学上的公理、规律等等。 (3)使用论据的要求:①确凿性。我们必须选择那些确凿的、典型的事实。引用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材料作为论据时,必须注意所引理论本身的精确涵义。②典型性。引用的事例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这一类事物的普遍特点和一般性质。③论据与论点的统一。论据是为了证明论点的,因此,两者应该联系紧密一致。 (三)论证 (1)什么是论证: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议论文的论点是要解决“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要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而论证是解决“如何进行论证”的问题。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2)论证的类型:议论文的论证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 ①立论是以充足的论据正面证明作者自己论点正确的论证方式;②驳论是以有力的论据反驳别人错误论点的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都是一种证明,无非一个是从正面证明其正确,而另一个是从反面证明其错误。它们可以使用基本相同的论证方法。 (3)基本的论证方法:包括三大类五种:归纳法、例证法、演绎法、类比法、对比法。 ①归纳法。归纳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它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然后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归纳法可以先举事例再归纳结论,也可以先提出结论再举例加以证明。前者即我们通常所说之归纳法,后者我们称为例证法。例证法就是一种用个别、典型的具体事例实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②演绎法。演绎论证是一种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它由一般原理出发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其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须的。演绎法有三段论、假言推理、选言推理等多种形式,但最重要的是三段论。三段论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如大前提“凡金属都可以导电”、小前提“铁是金属”、结论“所以铁能导电”。 ③比较法。比较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个别的论证方法。通常将它分为二类,一类是类比法,另一类是对比法。类比法是将性质、特点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较,从而引出结论的方法。对比法是通过性质、特点在某些方面相反或对立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4)驳论方法:驳论有三种方法,即①反驳论点、②反驳论据、③反驳论证。由于议论文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有机构成的,因此驳倒了论据或论证,也就否定了论点,与直接反驳论点具有同样效果。一篇驳论文可以几种反驳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以加强反驳的力量和说服力。 ①反驳论点,即直接反驳对方论点本身的片面、虚假或谬误,这是驳论中最常用的方法。②反驳论据,即揭示对方论据的错误,以达到推倒对方论点的目的;因为错误的论点论据必定得出错误的论点。③反驳论证,即揭露对方在论证过程中的逻辑错误,如大前提、小前提与结论的矛盾,对方各论点之间的矛盾,论点与论据之间矛盾等等。

气象科普杂志推荐

《自然》杂志很不错啊。

《华夏人文地理》 《大自然探索》 《文化》

青少年:《少年科学》,这个不错,我小时候就看,现在是彩色版,很好的杂志。大众:《大自然探索》,这个很好,是我大学的老师推荐过的。《科学》,这个是中国的那《科学》,不是《科学美国人》中文版,后者当然更好,但美国人已经不让国内发行了。《牛顿·科学世界》,这个不错,我看过。《知识就是力量》,虽然有些没落了,但我要说,他们的文章真的很好。《中国国家地理》,就是原来的《地理知识》,很好,也很贵。

中国气象报作为气象行业报纸,也是进行气象科普宣传的理想平台。近年来,中国气象报在传播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形势下,社会公众需要掌握更多的、有用的气象科学知识,所以气象报的科普宣传工作任重而道远。在这里,提出几点做好报纸科普宣传工作的想法。 1.导向要正确。有人说,科普文章远离政治,无所谓舆论导向的问题。其实不然,我认为,极具舆论导向和文化导向功能的科普宣传必然有其政治属性。气象工作事关防灾减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大局。因而,在报纸的科普宣传中,应始终把正确导向作为报纸的生命,“只帮忙、不添乱”。 2.把握好时宜性原则。强调时宜性就是需要找出宣传的最佳时机。要善于抓住重大事件进行科普宣传,增强传播效果。要有“先知先觉”的敏感,要洞察、把握事件发展的每个过程,要对科普宣传的选题策划有较为深刻的认知。成功的科普宣传是建立在对社会背景、舆论导向、热点问题等的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基础之上的。 3.定位要有特色。气象科普宣传要姓“气”,要有鲜明特色,要有独特个性。准确的定位是做好科普宣传的基础,没有特色的科普宣传就没有读者,效果也就无从体现。要根据读者的需要,紧紧围绕“气象”做文章,精心安排版面和设置栏目,使报纸的内容和形式都更加贴近读者的需要,使读者能从中找到他们想要了解的任何一个方面的气象科普知识,从而起到 “气象助手”的作用。 4.组建一支高水平的作者队伍。科普宣传,必须做到科学、严谨。要做到报纸刊登的科普文章具有科学性、权威性,除了提高编辑人员的素质外,组建一支高水平的专家作者队伍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一方面,要针对科普内容比较深,专业要求较高的特点,立足本行业,精心建设一支专家作者队伍。强调专家撰写专稿,提高报纸的权威性,将气象专家丰富的知识浓缩在一篇篇短小的科普文章中。另一方面,针对科普宣传涉及内容比较多的特点,建设一支包括相关行业的专家和本报记者、通讯员在内的写作队伍。通过这些作者撰写出通俗易懂,深受读者喜爱的气象科普作品。 5.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可在编者和读者之间开展互动,提升报纸的服务功能。本报可通过组织气象科普方面的“读报知识问答”、开设 “专家信箱”、“解答读者咨询”等,体现“以人为本”的办报理念。 (曾 涛)

气象类普通期刊

核心期刊:气象学报、大气科学、热带气象学报、南京气象学院学报、气象、气象科技、气象科学、气候与环境研究等报纸:中国气象报

杂志?中国气象报 风云气象网页方面的有还有气象电视台已经开通

气象学报 高原气象 气象 应用气象学报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热带气象学报 气象科学 中国农业气象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Annual Report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浙江气象 沙漠与绿洲气象 四川气象 陕西气象 山西气象 山东气象 气象与环境学报 气象科技 气象教育与科技 内蒙古气象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气象与减灾研究 吉林气象 暴雨灾害 黑龙江气象 气象与环境科学 贵州气象 气象研究与应用 广东气象 干旱气象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青海气象 共34个*%3f%e6%b0%94%e8%b1%a1*%3f%e6%b0%94%e8%b1%a1&NaviLink=%e6%a3%80%e7%b4%a2%3a%e6%b0%94%e8%b1%a1具体你点击上述网址上中国知网的期刊导航中看看,你看到每个期刊的信息及其全文内容。

气象科普文章写作之管见

胡锦涛同志2003年初带领政治局同志参观西柏坡,提出了新闻宣传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即新闻宣传“三贴近”原则,为新闻宣传寻找准新闻源头指示了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源泉,成为新闻宣传媒体开展工作的指针。就笔者看来,气象科普写作更要切实遵循“三贴近”原则,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创作出更多为群众所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经典性气象科普作品,进而提升全民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全民科学素质。

“贴近实际”是气象科普写作的本质要求,由气象科普作品的本质属性所决定,其实质是科学性。第六版《 十万个为什么 》编委李大潜、汤钊猷、周忠和、褚君浩、陈佳洱等著名科学家指出,“科普不是简单地普及科学知识,最重要的是科学精神、科学品德的普及。”

气象科普作品是对相关气象现象、理论与生产、生活和社会的关系的科学解释和说明。它借助通俗易懂的语言,拉近公众对气象现象、理论的距离,满足公众对知识和未知领域的探索的心理需求。这就要求科普写作作者要熟知气象现象、气象理论,在消化吸收之后,运用类比、类推、比喻、拟人等文学手法“讲 故事 ”给公众听。对于气象现象的科学解释,要秉承科学性的原则,不牵强附会,不妄下结论,要力求“一字一句均有出处”。对尚未有定论的气象现象或理论,更要集纳当前研究成果及进展,呈现给公众各方面的意见和结论,切莫非此即彼,引导读者走向科学的极化。

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欧阳自远院士,曾与一位文字表现能力很强的年轻学生,合作写了一本科普书籍《再造一个地球》。他认为,这种“科学家+专业写作者”的方式也是一种科普 方法 。以笔者的气象科普经历而言,在创作之前做好资料收集工作,创作之中实事求是,广征博引,结稿后更要聆听相关领哉专家意见,最后才是让作品到达普通读者手中,确保气象科普写作的科学性。在此,笔者作为非专业气象人员,也大力呼吁气象各领域专家拿起手中的笔来,大力开展气象科普写作,繁荣气象科普工作。

“贴近生活”是气象科普作品科学内涵的根本要求,是对气象科普写作内容的界定,也是传播学“受众决定论”的鲜明体现。欧阳自远认为:“科普创作是科学家的责任,但科普不能居高临下。”

在坚持科学性的基础上,要把群众需要不需要,喜不喜欢作为气象科普写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笔者一位师友,四川省科学作家姜永育先生,在汶川大地震之后,推出气象科普作品《虎嘟嘟历险记》,对暴雨、大雾、暴风、山洪地质灾害等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的防御进行了系统阐释,在亚马逊、当当网上取得不错的销售业绩便是气象科普创作“贴近生活”的有力佐证。

气象现象尤其是引起群死群伤的气象灾害,是读者最为关注的 热点 和焦点。以气象灾害基理、原因、防御为内容的气象科普作品,无疑会引起读者的强烈反响,同时使气象科学知识得到最大范围的传播。

此外,气象科普作者更为关注一个时期的气象焦点问题。高温、雨雪冻害、雾霾、大气污染都是公众关心的问题,积极寻找切入点,将其纳入气象科普写作内容,都将引起公众的关注与支持,通过科学知识的普及倡导绿色生活理念。

“贴近群众”是气象科普创作的外在需求,是由气象科普作品的受众所决定的。气象科普作品的受众绝大多数是没有气象专业背景的普通读者,他们渴求“短、平、快”地获取对气象现象、气象理论的或深或浅的了解。

气象科普写作者一定要在动笔前,明确自己的大致读者范围,这样不仅有利于自己写作,而且也会方便作品的传播。

气象科普写作要照顾读者的学术背景。作者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科普作品究竟是给什么 文化 水平的人看的。比如说,“我这是给小学生看的”,那么文稿中,就尽量少提什么“高压脊”、“中尺度”等更高学术层次的术语。非要提,最好也加个简单的介绍。以国内读者为主的作品,其中引用的外文,也应该有相应的中文标注——为了“普”,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作者确实有必要亲自做得更好一些——何况,也没人比你自己更了解你所说的东西。

气象科普写作要照顾读者的阅读习惯,即文字要活泼,故事要精彩。气象学理论对大多数非专业人员而言是深奥难懂的,一篇充斥着拗口的专业术语,冷冰冰的科技论文腔调的气象科普作品。我敢打赌,除了作者,估计没人愿意看第二眼。文字,该怎么活泼起来?个人体会,一个使文字更活泼的偷懒好办法,那就是口语化、再口语化,不要管主谓宾定状补的天然顺序,话怎么出来的,就怎么说。写稿的时候,你就当自己在跟一个朋友对话聊天,不过是用键盘在记录文字而已。如果再适当加上一点幽默,效果当然就更好了。

另外,气象科普作品要学会“讲故事”,引导读者进入一次愉悦的阅读之旅。(文/孙彦)

【作者:孙彦(微信公众号:鲁小象)】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世界气象日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这是……这是……”龙首山上,微风习习,一些小学生正认真地听着一位教授滔滔不绝地讲解各种气象测试仪器……

20xx年3月23日,我们铁岭晚报小记者团的成员们在编辑阿姨的带领下参观了铁岭县气象站和铁岭市气象局。正如前一段大家所看到的,我们站在一大堆花花绿绿、大大小小的仪器面前瞪着眼睛听讲解呢。不过,说实话,我参加这次小记者团的目的并不是冲着这些仪器来的,也不是很感兴趣,只是作文老师总是对我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参加活动比坐在教室里收获会更多。并且,不用上补习班,还可以坐免费车四处逛逛,多好!

看完了测试仪器,我们又来到市气象局。嗨,放片子了!好,我喜欢!

开始放了。“地球在一停地转动,因此,地球上的气候也在不停地变化……”教授边放边讲解,“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20xx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观测我们的星球,共创美好的未来’”。听着听着,我竟开始对这次活动感兴趣了。今天是世界气象日?嗯,这我还不知道呢?认真听听吧。没想到,参加记者团不只是能提高写作水平,还真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呢!

“大家还赢得去年正月十五的那场大雪和今年三八节前后南方的暴雪吗?”

“知-道-”一阵拖声拖气的回答。

“那大家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不知道!”这一次可是干净利索。

“不知道不要紧,我可以给大家讲解。这些不同寻常的天气变化主要原因是人们不重视环境保护,让空气中充满了过多的二氧化碳,导致温度上升,气候异常。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对呀,我连连点头。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废气侵占了我们城市的空气,不但空气被污染,环境和资源也遭到了破坏。乱扔垃圾,浪费水、电等资源,过多地使用白色塑料袋等等都会使天气发生变化。看来,如果我们再不保护环境,继续让它遭受污染,那么毁灭地球的凶手就将是我们人类自己。看来,大家一定要行动起来,共同爱护环境呀。

星期五下午,学校组织我们五年级学生去气象局参观。一听到这个消息,同学们个个无比高兴。当天下午,我们五年级学生排成了一条浩浩荡荡的“大军”向气象局挺进。

我们一进气象局大门,便看到院内道路两边的一排排参天大树,我不由得想到一个成语:绿树成荫。

老师把我们分为三组,两个班一组的顺序参观,到我们组参观时,我们走到气象局二楼的讲解室,只见一位年轻的阿姨在用普通话跟我们讲解一些关于天气方面的知识,比如:预报员报的天气不是准确的,而是根据自己对气象云图的看法而推测的,因为我省有大量高科技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所以我省的天气预报在全国的精确率都是属一属二的。

接着,我们来到了一条“羊肠小路”,到达了气象观测台。引入眼帘的是三个白色的箱子——百叶箱了,它的“身体”里有自动测量仪,是用来测气象温度的,那个在一根柱子上旋转的是风向塔,是用来测风速和风向的,那个埋在泥土的水管就是测地表温度的……风向塔是我觉得最有趣的,它的形状我第一眼看时,总觉得那就是个小雷达,后来听了讲解我才明白它是测风速和风向的。

经过半天的参观,我明白了气象对人们生活和生产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气象是多么重要呀!

星期五中午,我们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新闻三十分,最后便是我们最关心的天气预报了。

气象预报员说:“今天下午,甘肃局部地区可能有沙尘暴,晚间有小到中的雨加雪。”

听完后,我有点慌乱了:如果发生沙尘暴,那体育课就上不成了,不行,下午得多穿点衣服,不然就冻感冒了。

果然,到了下午,刮起了沙尘暴,因为我家处在西北地区,所以天气经常这样,同学们大都显得很兴奋,到了第二节课,老师说要上体育课,同学们不约而同的跑到了操场上。

来到操场上,风伯伯毫不留情的刮着,像刀子似的,刮在我的脸上,生疼生疼的,而老天爷似乎没看见,还是刮着,天上黄黄的一片,天和地的界线并不是很清晰,浑然一体。

绕着操场跑了两圈后,我们便自由活动。男生打篮球,女生则打沙包,我们在中间,张瑾瑜和李慧珊在两边。

“嗖”地一声,张瑾瑜把沙包扔向了我,幸亏我聪明机灵,把身子一闪,躲了过去,张瑾瑜见状,又声一计,表面上要砸贾丹妮,一瞬间,她把目标转向了我,我去抬脚,可抬错了脚,被砸中了。

站在一旁,我的手冻得通红,耳朵也红了,站在一旁不停跺脚。

老天爷啊!求求你们了,别在刮了。

那天是3月22日,早晨,大风呼呼地吹着,我和爸爸很早便来到了气象局。在那里,小记者训练营的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站好队后,我们就“噔噔噔”跑到了演播室,在拍摄的镜头上我们惊奇地发现——镜头里的天气背景竟然是虚拟的。气象局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气象局20xx年时建起了虚拟演播室,引进了较为先进的影视节目制作设备和非线性编辑系统,可以制作图文并茂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他们介绍完后,小记者们都竖起了大拇指。随后,我们又去了大会议室。

在大会议室里,老师让我们每人提一个问题,这是我们的采访任务。轮到我时,我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人工消雹增雨有什么作用?”

工作人员想了想,答道:“人工消雹增雨是为了减轻冰雹干旱等灾害性天气危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有效措施之一。自从1996年开展人工消雹增雨工作以来,全市已拥有‘三七’高炮71门、流动火箭炮6部、‘713’天气雷达。车载式移动气象台等一系列专用高科技设施。实施作业一来,有效减少了雹灾、旱灾损失,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听得非常认真,记下了不少的气象知识,实在是太有收获了!

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其实学习一下气象知识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今天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还有点冷。可是一点也不影响我的心情,因为我们今天下午要参观我期待已久的气象站。

终于等到了下午,我们五年级的全体同学撑着雨伞排着长龙似的队伍兴高采烈地从实验小学出发了。沿着九子大道经过青阳四中,再从一条小路就来到了气象站。

我们先参观气象室。沿着一条窄窄的楼梯来到二楼气象室。只见屋子的正中间摆着一个长方形的桌子,对面墙上挂着好几个大屏幕“电视”,左边一溜儿摆着六台电脑。我在网上查阅过,这是工作人员经过用仪器测量观察后,再聚在这里讨论分析后得出结论,经整理交到电视台以天气预报的形式播放出来的地方。我的眼球被一个大屏幕可视电话吸引了,我们对着大屏幕招手、做鬼脸,上面都能像镜子一样显示出来,大家都很好奇。随着人群的涌流我被挤到另一个大屏幕前,一位工作人员阿姨告诉我们:“这个屏幕右上角是风速感应器,看现在的风速每秒17米。”嘿,风速仪像三个勺子转个不停,风向仪像一面旗帜左右摇摆。“左边的这个统计图是用来统计湿度,降雨量,风向和风速的,待会儿到观测场就会看到实物。”

我们又迫不及待地来到观测场,看到了阿姨给我们讲的风向风速感应器,埋在土地里的地温测量仪和几个圆柱形的雨量器。那雨量器高高的,瘦瘦的,像一个空竹筒。最显眼要属三个白色的百叶箱,里面装着测量气温的仪器,可以测量每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阿姨问:“你们知道百叶箱为什么涂白色的吗?”我们都不知道。阿姨告诉我们因为黑色易吸收热量,百叶箱涂成白色是为了测的气温更准确些。哦,原来是这样,怪不得我们夏天不穿黑色衣服。

我们每天从电视上看到的天气预报,要经过叔叔阿姨们这么多的工作,他们真辛苦。我们要向叔叔阿姨学习不怕苦的精神,好好学习。

星期六,老师组织我们去气象塔旅游。在路上,一位女气象员自我介绍说她姓雪,可以叫她小雪姐姐。

到了气象塔,我们先来到一个跟电线杆一样的一个杆前,小雪姐姐讲解说它上面像几把勺子的是用来测风的速度的,在勺子的下面有一个板,这是用来测风向的。接下来,我们来到一个像四个雷达一样的地方,它是用来探测天气的温度、湿度、风向、风速。把一个七百五十克的.气球灌满氢气放飞到天空中去,用它来探测气球、天气。小雪姐姐说:“空气里有氮气、氢气、二氧化碳、氧气等。”

小雪姐姐让我们也来当小小天气预报员,我迫不及待地举起手来说:“今天西安四摄氏度小雨转小雪,汉中零下六摄氏度中雪,商洛七摄氏度持大暴雨,陕西气象台播出。”大家连声说我说的好,老师也奖励了我一朵可爱的小红花。

通过这次观测,我知道了气象员是怎么观察天气的,同时,我也当了一天快乐的小小气象员。

每年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3月20日这天,新乡市气象站对市民开放。难得有如此机会,我们一家人早就商量着星期日去气象站参观。

我们坐车去气象站。因为路不太熟悉,所以路上问了两三个人才到了气象站。我一下车,直奔风向标。那里已经围了五、六个小学生了,个个满脸好奇,摸摸这儿,看看那儿,还在争辩着什么。风向标以前在电视里我倒是见过,不过见实物这还是第一次。你看这家伙,象个标竿,其貌不扬的,可谁知它竟会准确测出风向风级。过了一会儿,气象站里一个头发黑里有白的伯伯,带我们进入观测站进行参观。

我们先来到一个百叶箱旁边,伯伯打开百叶箱,里面有四个测量管。虽说看起来和温度计差不多,可实际差远了。这些管子是测量一天中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

我们来到第二个百叶箱旁,这里放的是自动测量仪,而且能画线,能画出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曲线。

第三个百叶箱,我们一看,是一个像一根短棍似的东西。伯伯一讲,我才明白,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气监控装置 。它把每一分钟的数据及时传进室内的电脑,由电脑加以统计,结合人脑分析,就能准确地给出天气情况。

其他还有测降水量的、测地表和地下不同深度(直到地下3。6米)的温度的,还有测雾凇、测蒸发量的仪器,等等。伯伯说,准确预报这些天气情况,能为农业生产和生活提供许多方便。

这次参观,真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呀!

为了迎接世界气象日,3月20日下午,学校老师带领我们五年级6个班级的学生到青阳县气象局参观学习。

下午,尽管天上下着雨,还是挡不住我们的前行的脚步。我们怀着好奇而又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县气象局。在气象局里,一位气象员叔叔热情的接待了我们,他领着我们来到一栋大楼的二楼电脑监控室。一进门,许多不知名的仪器就跃入我们的眼帘。我们一个个瞪着眼睛,好奇地四处张望。气象员叔叔耐心的给我们一一介绍,并且给我们讲解许多关于气象的知识,如沙尘暴、雷雨的形成与危害,还有各种气象符号。通过叔叔的介绍,我了解到预警信号总体分为四级,按照灾害的严重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叔叔还领我们观看了卫星云图,教我们如何看云识天气。最后气象员叔叔还给我们介绍了世界知名的气象站以及他们的分布情况。

参观完了二楼,叔叔又领我们来到楼下的气象观测台。在楼下的观测台上,我生平第一次亲眼目睹了百叶箱、雨量器、风向标等等有关气象的测量仪器。这里的每一样东西都令我感到好奇。身边的同学不住的向气象员叔叔提问题。叔叔耐心的讲解给我们听。

通过这次的参观学习,我更深刻的了解到许多气象科普知识。以及一些有关气候的自然灾害的形成与逃生知识。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应该更多地了解天气为了我们明天生活更美好。请保护好我们身边的生态环境。

今天是3月23日时间气象日,因为这次的主题是“人与气候”,所以我们学校举办了气象环保宣传活动。

全校师生都集中在了操场。活动终于开始了,主持人站在台上,有声有色地宣布此次活动正式开始。第一个节目是由三年级同学表演的《环保三句半》,他们手拿锣鼓,说着:“保护环境最重要,切记……”从他们那滑稽幽默的语言与动作之中,使人深深感受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还有五年级同学的《无锡景》,那柔美的腔调,优美的身段,使人不禁赏心悦目,让人们在欣赏节目的同时,感受到了我们要减少“白色污染”,多多使用环保袋,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其中最精彩的要属四年级的小品了,他们讲述的是两个小朋友去沙滩游玩,可因为没有留意天气预报,结果正当他们玩的兴高采烈的时候,下起了蒙蒙细雨,是原本一个美好的星期天泡了汤。他们在台上不慌不忙,从容自若,那诙谐幽默的表演让台下的人在捧腹大笑之时更在心里敲响了警钟,出门在外一定要关注天气的变化,这才能玩得开心。其中还有气象知识抢答题,“请说出五种自然灾害。”“我!我!”同学们纷纷举起了手,跃跃欲试。“地震,泥石流,台风……”“恭喜你回答正确。”同学们各个喜笑颜开。

进过一个多小时,气象宣传活动落下了帷幕。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地球是我们美好的家园,只有保护环境,才能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

“世界气象日”是世界气象组织成立的纪念日,时间在每年的3月23日。每年的“世界气象日”都确定一个主题,要求各成员国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并广泛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

国际气象组织原为非官方性国际气象合作机构,在其各成员国代表签订的世界气象组织公约生效一周年之日,即1951年3月23日,就改组为世界气象组织,成为政府间的国际气象合作机构,并与联合国建立关系。

1960年世界气象组织执行委员会决定把每年3月23日定为世界性纪念日,要求各成员国每年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并广泛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

每年世界气象日都有一个中心活动内容,各成员国在这一天可根据当年的中心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和纪念活动,如组织群众到气象台站参观访问,举行有政府领导人参加的群众庆祝仪式,举办气象仪表装备、照片、图表和资料的展览,举行记者招待会,由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报道特写文章和讲话,放映气象科学电影,发行纪念邮票等。

“哇,这么神奇!时间可以根据太阳来判断啊!”3月23日10时许,太华山气象站不断传出惊叹声。当天时值世界气象日,昆明太华山国家基准气候站举行开放日活动,云信小记者一行也有幸在李振荣站长的带领下走进神奇的气象世界。

在李站长的带领下,我们首先来到了被誉为“中国自然科学界的鲁殿灵光”的陈一得老先生的故居,在这栋法式建筑里,我了解到了许多气象类历史知识,让我脑洞大开。

而在一得广场上,最让我震惊的是我们中国自己的时间计量法。在这里,我们有一种仪器可以通过阳光来判断时间,只见一个石柱上俨然矗立着一只雄伟的鸡,地上标注着不同的时刻,据介绍,只要鸡的影子投影在哪,就表示现在是当地时间几点。还有用来看节气的雕塑,在每天的当地时间12:00准时来看,就能知道现在正值哪个个时节,比如春分刚刚才过去,而活动当天,时间表前方石柱上的龙头的投影就会毫无偏差地投在春分这条线上。

昆明太华山国家基准气候站一行,不仅让我知道了现在科学的飞速发展,也让我知道了,我们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数千年来积累的社会自然知识是如此丰富。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天气气候灾害使农田受灾面积达3400万公倾(5亿多亩),受干旱、暴雨、洪涝和热带风暴等重大灾害影响的人口约达6亿人次,平均每年因受天气气候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的3%-6%。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天气气候灾害造成损失的绝对值越来越大。考虑到天气气候灾害引发的生态、环境、地质、社会、人文、经济等继发性灾害,则经济损失更为严重。世界气象组织把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定为“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对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长期与自然共存的实践中,社会各界、从事防灾减灾研究、业务、管理人员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

战略措施1:制订预案,常备不懈

通过在国家、省、市、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制订与演练应急预案,形成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有条不紊、有备无患的局面。应急预案应包括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保障、调查评估等机制,形成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

不能将预案束之高阁,要通过培训和预案演练使广大群众、灾害管理人员熟练掌握预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预案。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要增强忧患意识,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政府应鼓励社区制定紧急防灾预案、开展救灾演练、装备专门的通讯设备在紧急条件下替代常用的通讯方式,并保证必要的紧急储备物资和设施。积极做好装备、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应急准备。

战略措施2:以人为本,避灾减灾

以人为本,把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灾减灾的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面对自然灾害,科学防御,从早期盲目的抗灾到近年来主动地避灾,体现了在防灾减灾中的科学发展观。

战略措施3:监测预警,依靠科技

在防灾减灾中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

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2005年台风防御工作实践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气象科技在防台抗台中的重要作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移动气象台,以及气象卫星等现代化探测手段,提高了对台风的最新动态进行实时监测的能力;数值预报产品,为准确预报台风未来的路径提供了参考依据,使预报员对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更有信心、更有把握,为准确超前的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骨干预报员在台风预报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战略措施4:防灾意识,全民普及

社会公众是防灾的主体。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需要广大社会公众广泛增强防灾意识、了解与掌握避灾知识。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普通群众能够知道如何处置灾害情况,如何保护自己,帮助他人。

政府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把灾害、灾害应急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

社会公众要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类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需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重要预警信息在电视节目中能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

气象科技小论文格式

《气象知识》、《气象科技》、《高原气象》、《气象》、《大气科学》等方面的专业书刊都可以!

有关科技论文的格式要求

1题名

题名应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要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题名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词、字符、代号,尽量不出现数学式和化学式。

2作者署名和工作单位

作者署名是文责自负和拥有著作权的标志。作者姓名署于题名下方,团体作者的执笔人也可标注于篇首页地脚或文末,简讯等短文的作者可标注于文末。英文摘要中的中国人名和地名应采用《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的有关规定;人名姓前名后分写,姓、名的首字母大写,名字中间不加连字符;地名中的专名和通名分写,每分写部分的首字母大写。对作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如“太原理工大学××学院”),同时,在篇首页地脚标注第一作者的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姓别,出生年月,学位,职称,研究方向,城市名及邮编。

3摘 要

论文都应有摘要(3000字以下的文章可以略去)。摘要的写作应符合 gb6447—86的规定。摘要的.内容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一般应写成报道性文摘,也可以写成指示性或报道-指示性文摘。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一般不分段,不用图表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或术语,不得引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中文摘要的篇幅:报道性的300字左右,指示性的100字左右,报道指示性的200字左右。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

4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便于作文献索引和检索而选取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文章标注3~8个。关键词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中选用规范词——叙词。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产品及重要数据名称,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5中图分类号

为便于检索和编制索引,建议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每篇论文标注分类号。一篇涉及多学科的论文,可以给出几个分类号,主分类号应排在第1位。

6引言

引言的内容可包括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方法、范围和背景等。应开门见山,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注释,避免公式推导和一般性的方法介绍。引言的序号可以不写,也可以写为“0”,不写序号时“引言”二字可以省略。

7论文的正文部分

论文的正文部分系指引言之后,结论之前的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应按gb7713--87的规定格式编写。

层次标题

层次标题是指除文章题名外的不同级别的分标题。各级层次标题都要简短明确,同一层次的标题应尽可能“排比”,即词(或词组)类型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关,语气一致。各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小圆点“.”相隔,末位数字后面不加点号,如“1”,“”,“”等;各层次的序号均左顶格起,后空1个字距接排标题。其他列项用1),2),3),…,或a.,b.,c.,…。

图要精选,应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图要精心设计和绘制,要大小适中,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图元的画法要符合国家标准。图中文字与符号均应植字,应保证缩尺后文字的大小为6号至新5号之间。坐标图标目中的量和单位符号应齐全,并分别置于纵、横坐标轴的外侧,一般居中排。横坐标的标目自左至右;纵坐标的标目自下而上,顶左底右。坐标图右侧的纵坐标标目的标注方法同左侧。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表格及文字表述所用的一致。插页图版可另编页码,且须在图版上方标识文章的题名和所在页码。图应有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的图序(如仅有1个图,图序可定名为“图1”)和简明的图题。图序和图题间空1个字距,一般居中排于图的下方。

表要精选,应具有自明性。表的内容切忌与插图及文字表述重复。表应精心设计。项目栏中各栏标注应齐全。若所有栏的单位相同,应将该单位标注在表的右上角,不写“单位”二字。表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插图及文字表述所用的一致。表中内容相同的相邻栏或上下栏,应重复示出或以通栏表示,不能用“同左”、“同上”等字样代替。表一般随文排,先见文字后见表。表若卧排,应顶左底右。表应有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的表序(如仅有1个表,表序可定名为“表1”)和简明的表题。表序和表题间空1个字距,居中放在表的上方。

数学式和反应式

文章中重要的或后文要重新提及的数学式、反应式等可另占一行,并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序号。序号加圆括号,右顶格排。数学式需断开,用2行或多行来表示时,最好在紧靠其中符号=,+,-,±,×,/,等后断开,而在下一行开头不再重复这一符号;反应式需断开,用2行或多行来表示时,最好紧靠其中符号→,=,+,等后断开,而在下一行开头不再重复这一符号。式中的反应条件应用比正文小1号的字符标注于反应关系符号的上下方。化学实验式、分子式、离子式、电子式、反应式、结构式和数学式等的写作,应遵守有关规定;结构式中键的符号与数学符号应严格区别,如单键“—”与减号“-”,双键“==”与等号“=”等不应混淆。

量和单位

应严格执行 gb3100~3102-93规定的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号和书写规则。

量的符号一般为单个拉丁字母和希腊字母,并一律采用斜体(ph例外)。为区别不同情况,可在量符号上附加角标。表达量值时,在公式、图、表和文字叙述中,一律使用单位的国际符号,且无例外地用正体。单位符号与数值间要留适当间隙。不许对单位符号进行修饰,如加缩写点、角标、复数形式,或在组合单位符号中插入化学元素符号等说明性记号,等等。ピ诓逋己捅砀裰杏锰囟ǖノ槐硎玖康氖值时,应当采用量与单位相比的形式,如:l/m,m/kg,p/pa 。不能把ppm,pphm,ppb,ppt,rpm等缩写字作单位使用。词头不得独立使用,也不能重叠使用。如 μm,不用 μ;pf,不用 μμf.组合单位的分母中一般不加词头,一般也不在分子分母同时加词头。如 kj/mol 不写成 j/mmol,mv/m 不写成 kv/mm.

数字用法

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请参照gb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如1997年不能写成97年。日期和时刻可采用全数字式写法,如XX年2月8日为:XX-02-18或XX0218;时刻的写法,如15时9分38秒写成15:09:38.计量和计数单位前的数字应采用阿拉伯数字。多位的阿拉伯数字不能拆开转行。百分数范围:20%~30%不能写成20~30%.偏差范围:(25±1)℃不能写成25±1℃,(85±2)%不能成85±2%.

外文字母的书写

应特别注意外文字母的正斜体、大小写和上下角的表示。特别是手稿中易混淆的外文字母如:a,α;b,β;c,c;k,k,κ;o,o,0;p,p;r,γ;s,s;u,u;v,v,υ;w,ω;x,x,χ;y,y;z,z,2等,外文字母的上下角一定要跟正文有所区别。「1」 「2」 「3」

论文其实就是一种文章,就一种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它有自己独有的论文格式。下面就是标准的论文格式: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论文格式的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论文格式的内容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论文格式的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5、论文格式的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问题-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d.结论。6、论文格式的参考文献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按照上边的论文格式来写,可以使你的论文更加容易被读者了解,被编辑采纳。

如果是小论文可以投到《气象知识》去

  • 索引序列
  • 气象科普小论文
  • 气象科普杂志推荐
  • 气象类普通期刊
  • 气象科普文章写作之管见
  • 气象科技小论文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