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匈奴论文范文论文

匈奴论文范文论文

发布时间:

匈奴论文范文论文

推荐一个免费教育教学资源下载网站-课件素材库 ,教案/论文/反思/说课/课件下载/课本插图/试题试卷/课件视频教程/课件制作素材等资源约20多万条,相关教育教学资源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找不到的!

匈奴(Hsiung-Nu或Xiongnu)人是来自蒙古大草原一带的游牧民族 的总称,兴起于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期),秦汉时期称雄塞北,公元前1世纪时被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等击溃,匈奴或内服(南匈奴)或西迁西域(北匈奴)。至公元89至91年时,北匈奴在南匈奴与汉朝军队的共同打击下接连大败,受北匈奴控制和奴役的部族或部落也纷纷乘机而起,脱离北匈奴的统治,北匈奴主被迫远走伊犁河流域、中亚、顿河以东与伏尔加河等地。其后,中国北方的鲜卑族强大起来,逐步占有匈奴故地,五六十万匈奴人遂‘皆自号鲜卑’,都成了鲜卑人。而鲜卑人以后绝大部分都融入了汉族.匈奴人非常熟于马背作战,并且善于使用长矛和弓箭。常常,他们一家大小带着成群的牧马和牲畜到处迁徙,寻找可以安身的新牧地。他们在军事上剽悍精练,全民皆兵。不过,他们之所以会发动一波波西迁的浪潮,是因为他们本身也受到其它民族的攻击和赶离的缘故。这个骨牌效应,让庞大的人口往西方涌进,在君士坦丁堡和东罗马帝国,甚至多瑙河与莱茵河地区,造成难以解决的问题。最后在公元476年,终于推翻了西罗马帝国。匈奴人一直在寻找他们的理想居所,后来就定居在东欧洲的匈牙利大平原上,以依傍提苏河的斯基特城为他们的大本营。由于他们需要非常辽广的草地,为马匹和牲畜提供足够的饲料,匈奴人就以结盟或征讨的手段,控制了大片的平原,范围从俄罗斯的乌克兰山地,横跨到法兰西的莱茵河。匈奴人是优秀的骑手,他们从孩童开始就接受训练,有些人更认为马镫是他们发明,因为它可以让骑手平握着枪俯下攻击,从而增加作战能力。他们的机动性高,可在一天之内多次替换马匹,好让他们不断前进,使敌人闻风丧胆。他们另一个利器就是复合弯弓,它比西方所使用的弓更胜一筹,可踩着马镫前后左右开弓。他们战术的特色就是令人震惊而且让人丧胆的闪电攻击。他们是一支轻骑部队,而其政治组织需要有一位强大的领袖,才能带领他们去达到目标。在阿提拉的统治期间,匈奴人的势力达到了巅峰。在公元433年,他就成为匈奴人的领袖,并开始往俄罗斯的南方和波斯,发动一连串的攻击。在两次重要的攻击中,造成极大的恐慌和破坏之后,他就接受了贡金,然后把注意力转往巴尔干。公元450年,西罗马帝国成了下一个目标,他带领10万大军,横过梅因斯北部的莱茵地区。在往前推进100里的途中,掠夺在今天法国北部许多的城镇。当阿提拉围攻奥尔良城的时候,罗马将军阿哀契乌斯,就率领由高卢人和罗马人所组成的军队对抗阿提拉。在最重要的萨隆一役,阿提拉虽被击败,但一息尚存。萨隆的战败被认为是史上至为关键的一场战役,因为基督教的信仰很可能就此在西欧消失,并且由亚洲的民族来统治这个地方。阿提拉后来入侵意大利,寻找新的掠夺目标。当他进入意大利之后,很多难民纷纷往沿岸的岛屿逃难,根据过去的说法,威尼斯就是由这些难民所建立。尽管罗马的力量已经衰败,而且他们的重要部队仍然在高卢,但由于匈奴人在意大利征战连连,再加上疾病和饥饿,使得他们的力量也同时衰退。在一场十分重要的会议中,阿提拉与教皇李奥一世会谈,并同意撤退。阿提拉在公元453年逝世之后,因为没有一位强大的领袖能够统一匈奴各部落,匈奴帝国也就随之瓦解。帝国所统治的民族起来反抗,匈奴的各部落之间为了争夺领导权,时有冲突发生。最后,他们终于消散在另一波由亚伐人主导的入侵浪潮之中,也同时在历史的舞台上消失

位卑未敢忘忧国泱泱华夏,五千年漫长岁月。那万里长城厚厚的城墙,埋葬了多少赤子的尸骸;那万里长江滚滚的波涛,融入了多少志士的泪水。从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从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到秋瑾的“一腔热血勤珍重,死去犹能化碧涛。”伟大的历史人物把他们的一切美好的情感付与了祖国。于是“死去何足道,托体同山阿”,于是“留取丹心照汗青”,于是他们与历史同在。蓦然回首,我不禁悠然神往。我渴望“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豪壮,可我却不是一个卫国将领,不能为救国于苦难而浴血奋战;我感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忘私,而我却不是一位国家官员,不能为国富民强而指点江山。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国家公民、一名平平凡凡的学生,我接触得更多的是厚厚的史书载不动的推动历史前行的普通民众。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位卑未敢忘忧国”是人民心中自发的呼喊,是他们忍耐到最后爆发的行动。相比之下,那为“赢得生前身后名”的“了却君王天下事”,那为衣锦还乡,封妻荫子的皓首穷经,在这句话面前,显得那样的苍白和功利。史书没有记载,当岳飞慷慨激昂,大呼“待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时,在英雄的身后,在旌旗飘扬,锣鼓冲天的热闹里,人民是如何埋葬了父兄、搽干了泪水、握紧了枪戟、跨上了战马。他们何尝不知道也许踏上的是一条不归路?他们何尝不知道从此要流尽闺中娇妻的泪水?他们也知道胜利从来就只属于王者,而死亡总是追随在自己的身边。但国家是自己的,土地是自己的,妻儿是要保护的。国破家何在?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于是有了嘲笑“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曹刿,于是有了舍家支援反击匈奴战争的卜式,于是有了以坚强意志和非比寻常的胆魄,义无返顾走上和亲之路,用瘦弱的臂膀挑起了民族数十年安定平和的王昭君,更有了浩浩荡荡的“王于兴师,修我戈矛”的坚强战士。我们无从知晓他们的生平事迹,甚至不能说出他们的姓名。我们只看到辉煌的华夏文明代代相传,看到一切企图分裂国家的野心家的可耻下场,看到“青山依旧在”!也许,更值得我们为之感动的应该是那些面朝黄土,背向青天的负载着整个历史苦痛的,将自己的爱恨无言的交付给死亡的“位卑者”。怎能忘记,八年抗战,多少壮士在枪林弹雨中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多少战士面对敌人的残忍视死如归。他们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为祖国捐躯,为民族殉节,他们以鲜血染红了中华大地,以铮铮铁骨托起了新中国的太阳!怎能忘记,朱自清,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却始终高昂着头,挺直脊梁,宁肯饿死,坚决拒绝敌人的“救济”。以自己的博大胸怀和崇高气节,书写了一首“清芬正气”的颂歌。怎能忘记,学习、生活平凡;工作、事迹平凡的雷锋,他的精神品格镌刻在人们心中,影响了几代人。怎能忘记,抗洪救灾中,一声声关切的问侯,一份份捐款,一车车赈灾物资,那是无数爱国者用心拧成的结。怎能忘记,缉毒干警面对凶残的罪犯时,将自己的生死融入人民的利益之中,全然不顾自身安危;守边战士长年在高原、沙漠、礁石上,头顶烈日,脚踏寒风,无怨无悔地为祖国的安宁,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他们虽身不居高位,却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诚实劳动和聪明才智推进着祖国的现代化进程。千百年来,人民的忠诚演化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推动力,激励着亿万华夏子孙,以艰苦卓越的辛勤劳动和忠贞不渝的献身热情,为民族的生存、发展、振兴,前仆后继,奋斗不息……在人民大众心中的价值天平上,祖国是最重的砝码,而爱国更体现为一种责任。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使命,岁月召唤我们这一代人做纤夫,我们就要一步一个脚印把历史的船舶拉出浅滩推向滚滚江海。一个民族的希望在于它充满活力的青年一代,一个民族的骄傲在于层出不穷的杰出人才。我虽位卑,但我不乏大济苍生的慈悲之心;我虽位卑,但我有见义勇为的狭义之心;我虽位卑,但我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之心;我虽位卑,但我有“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进取之心;我虽位卑,但我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执着之心;我虽位卑,但我更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赤子之心!未来的我们是船只航行的舵手、是森林中的指南针,我听见豪言壮语也看见脚踏实地,“位卑未敢忘忧国"!在座的各位同龄人,作为跨越两个世纪的见证人,将会成为中国强盛的主力军。我们今天的努力,就是明天的奠基。“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让我们以崭新的面目,翻开历史的篇章,为振兴中华,为国富民强,攻书不畏难,攻关不怕险;致力于提高我们的民族素质,不懈努力,勇往直前。

议论文要怎么写,很多人第一次写议论文所以没有什么写作的经验,那么在这里我给大家整理“高中议论文优秀作文范文(精选5篇)”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气度是一个人的胸襟和风度的外在自然表现,一个人的气度决定了他精神和事业的高度。大气度是装不出来的,假装出来的是为矫饰,终会如同谢安的“折屐齿”一般贻笑于人。

气度是一种天然禀赋,是人生积极修为和艰苦历练的结果,是内心的自然表现。气度是雄视“小小寰球”的宇宙视野,是穿越“人猿相揖别”的历史深邃,是“六亿神州尽舜尧”的人民情怀,是“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人生彻悟,是“鲲鹏展翅,九万里”的王者风度,是“要将宇宙看秭米”的哲人容量,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无私奉献精神,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迎难而上斗志,是“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豪迈气魄,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凛然正气,是“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的敢于胜利豪情,是“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战无不胜自信,是“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和“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沉静优裕,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胸襟担当。

一个有气度的人,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不是超脱尘俗的神仙。他也有七情六欲,也有“报之何时?精禽大海”的纯孝,也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的儿女私情,也有“去去思君深,思君君不来”的真挚友谊,甚至还会把“不须放屁”这样很不雅的大白话写入大雅的古体诗词中等等。

一个有气度的人,追寻的是天地大道,秉持的是人间正气。一个有气度的人,常能见凡庸之所未见,识凡庸之所未识;能够拨云见日,化繁为简,抓住要领,举重若轻,举一反三;能够容常人不容之人,忍常人不忍之气,为常人所难为,也必然可能发常人不发之怒。而那种抛弃大义却崇尚私智者,那种一味仰望星空却不知身处悬崖者,那种满口公平正义喜欢背诵古今名言佳句却一心谋私者,那种总装着一副沉思的样子总要求别人反思却从不自我反思者,那种内政无策外治无力却只会压制忠良精于演戏者,这种人,连屁都不是!

广袤的天地间有着各种语言的奏鸣。巨浪隆隆是海的呼号,松涛阵阵是树林的沉吟;唧唧如诉是秋虫的私语,厉厉如怨是子规的哀词。然而这些各式的奏鸣终究没能融合成一种高级的和谐来,只有我们人类,才懂得用语言沟通万籁,让话语之河汇成心灵之海。

您看,我们学会了外族的语言,使我们告别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岁月;国际性语言英文让黑人白人情同手足;一个聪明的波兰人更发明了世界语,交流中使人们感觉到,我们的心竟这么近。

然而,有的时候我们也无奈地发现:心灵之河会凝滞了,语言之桥会冰封。天然的隔阂虽给了我们话语的多彩,但也给我们出了这样的难题:无数种的颜色如何交辉一统?

语言与沟通的问题,首先便是一个文化包容与交汇的问题。我们不止一次地见到过一方人操着方言斥另一方人的方言是“鸟语”,我们也不止一次地目睹过一方人用弹孔般的眼睛打量口音不同的另一方人。事实上,对于一个民族乃至一种文化,语言便是其传承与保持的第一要素,尊重并接纳一种语言,往往是真诚沟通的起点,是包容和接纳一种文化或一个群体的前提。倘若我们不分青红皂白地扼杀掉藏语,便不会有汉藏情深的和美;普鲁士人在法兰西强奸民意推行德语霸权,换来的只是法国民众来自心灵与情感深处的拒绝。

沟通,讲究和而不同,在乎开诚见心,两情相悦。而语言的多样性,不会成为沟通的篱笆墙,却必然是沟通最本真的源泉。随英语泊来的不仅仅是ABCD国际音标,更有莎士比亚、雪莱的情采斐然和剑桥、牛津的懿范彬彬;随汉语走出的也绝不仅仅是方块字和平仄律,还有屈陶李杜的丽藻风华,唐诗宋词的美意朦胧……而当两种语言,这两种迷人的乐音交相奏鸣时,更动听的是汉英文化的交互拓展,汉英人民的心手相接。

沟通,由语言而始,因语言的不同而凝滞,56个民族,上千种方言;190余个国家,难以计数的语种……难道,这些只意味着面面相觑的尴尬与不欢而散的无奈?当我们放开视界,敞开心灵,以大同、包容与有容乃大之心吸取他人语言精华,又弘扬自我文学之神韵,我们会发现:每一种语言都是一颗星,共同连缀起了谅解、宽厚、交融的心灵星空。

莫让浮云遮望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数百年前,文人们就通过朗朗上口的诗歌告诫后人,对待事物要站在正确的角度,切不可让其他因素干扰了你对真相的审视。

宋人的墙为雨淋坏,儿子与邻翁对他做出了相同的提醒:"修好墙,以防盗。"盗贼果真光顾后,宋人称赞起儿子的先知先觉,却怀疑邻翁的手脚是否干净。同样的提醒,为何招来截然不同的态度,恐怕宋人正是被感情上的亲疏蒙蔽了双眼吧!自古以来,人们就颇为重视感情因素对事件成功与否的影响。"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诚然,感情上的亲密对事业的成功也许会起到一定作用,然而,在认知事物本质上,感情上的亲疏有时也会给人带来错觉以及误导。国外科学家曾做过试验,让试验者在一组照片中选出长像最符合审美标准的一张,结果受测者选出的容貌多与自己亲友相近。排除个人审美观念不谈,生活的耳儒目染对人的影响可见一斑。

视觉的评判尚且如此,事物本质的洞察更何以堪?自古以来多少人在感情因素上受到了蒙蔽。西晋王室广封王,欲使天下尽归司马氏之手,殊不知诸公之中良萎不齐,终于导致八王之乱、五胡乱中原的下场。三国中孔明因对马谩偏爱有加,忘却先主对马谩"华而不实"的评价,委以重任,终使《出师表》空有"真名世",也不免"长使英雄泪满襟"。

如今,不也有领导干部任人唯亲、从而祸起萧墙的事例吗?可见,认知事物,为人处世,若戴上感情的有色眼镜,危害大矣!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层。"若要不被感情上好恶的云雾蒙蔽,身在高处,眼观四方不失为好的方法。岳家军威震四海,正是由于岳飞超越亲情,以军规处罚岳云,军风大肃,才有了"撼泰山易,撼岳家军难"的美谈。孔明事后挥泪斩马谩,以肃军纪,才没有因感情亲疏而再误军国大事。

一个公正的决断往往是建立在理性观察和思索基础上的。而摆脱感情上的干扰则是做出正确理性评价的先决因素。

也许真正完全超越情感的决定难以做出,然而,三思而后行,从多个角度思考是可以尽量避免感情上的误导。现今我国法规制度中"回避"和"协商"原则不正是对理性处事的指导和提倡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各个方面的理性观察,将帮助我们迈过感情的误区,真正认识到事物的复杂与多变性。而在一览无余的层,摆脱情感辑绊的我们,或许可以长吟:"莫让浮云遮望眼!"

今天作文课上,还有最后的一刻钟,同学们开始懈怠了。有的搞起小动作,有的和同桌窃窃私语,有的看起了课外书,还有的干脆收拾起书包……由于完成了教学计划,老师也没有在意我们的举动。

突然,他走到讲台前,顿了一下,说:“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游戏怎么样啊?”一听做游戏,我们霎时来了精神。老师接着说:“我来做一组动作,请你们来猜一个成语,好不好?”“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大喊!只见老师不紧不慢地拿来一张报纸,“嗤啦”一声,报纸被拦腰截断。我们还没反应过来,老师又是“嗤啦”一声,纸条在空中划过一条弧线,慢慢落在地上。我们正在疑惑,老师又撕了一次,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教室。

我们都愣住了!三秒钟后,教室里炸开了锅:“这是啥游戏啊,谁还不会撕纸啊?”不知是谁咕哝了一句。“撕了三次,走了,到底是啥意思啊?”同桌百思不得其解。正在讨论中,老师推门进来:“猜着了吗?”“没有——”我们连连摇头。老师说:“我给家一个提示:不能只看我的动作的数量,还要看我后续的动作,我撕完报纸走了,这个动作也不能忽略。另外,撕纸的司和思念的思是谐音,大家再猜一猜。”教室安静下来,有的冥思苦想,有的抓耳挠腮,还有的在本子上勾画着什么。过来一会儿,后排的孙牧青大声喊:“老师,我知道了,是三思而后行!”老师高兴地说:“非常正确!”大家的目光一起投向了她,都为她鼓起掌来,她的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游戏结束了,我回到家中,查了一下“三思而后行”这个成语。她的意思是: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事情。这节课真的很开心,我不但和老师愉快地互动,还知道了“三四而后行”这个成语的含义。以后,我在做事情时,也要学会三思而后行。

勇往直前,这是可以分为精神和实践的两方面。只有具备了这种精神才能坚持,有了这种实践,才能走向成功和胜利。

勇往直前,就应该与孤独做伴。因为真正能有这样精神的人屈指可数,所以说勇往直前的人很难寻找到知音。就像乔布斯所说:“我是孤独的,因为没有人懂得我彻夜不眠的工作是为了什么?”可见出勇往直前的人的孤独是不懂得。有一个明朝开国的将领,因为他永远冲锋在最前面,士兵们经常在私下议论:“如果最后没有胜利,他的勇猛有什么用,如果元朝未灭,他这一切又有什么意思?”但他依然每次战斗都冲在最前,与狐独成了伴侣独来独往,但最后还是抑郁而终,他就是明朝开国将领一常遇春。他的孤独没人清楚,因为他所付出的一切不是为他个人,而是为了自己的民族。他的孤独的解决方法就是在他每次战斗冲在第一个。

勇往直前,就应该与信念做伴,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以精神为支柱,支柱就是—信念,就像汉武时代有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在年幼时就经常与他叔公一起去征战匈奴,孤身一个人带着一个名骑兵与叔公的大部队走散,他几次想退却,可是光大祖国的信念将他的心灵改变,决定勇往直前,最终冲向了深漠_敌人后部将敌军打挎后与叔公会合还朝。他就是一句话留传至今“匈奴未灭,何以成家”的霍去病,他叔公就是今匈奴闻风丧胆的卫青。在勇往直前与退缩之间犹豫不决时,唯有之前与信念做伴,才能与后来犹豫说再见!

勇往直前,就应该与忠诚做伴。忠诚是古代君臣分争时最重要之词,有了忠诚,即使死了也会名垂千史、万年不朽。在南宋灭亡后一大批南京臣子被抓,于是元朝对他们威逼利诱,最后一大批人投降了元朝,只有一个誓死也不向他们低头,在牢中绝食,他难道不知道如果投了降,_厚?取之不尽,金银珠宝用之不完吗?可是他深知他是华夏民族的子孙,他要忠诚,最后在死前写下千古流传的诗《过零丁洋》,其中最有名的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文天祥。最后他为了他的祖国流级最后一滴血,不畏元朝勇往直前,这便是忠诚。可见他与忠诚做伴对准元朝核心之德进行砍杀一路上,他勇往直前。

将勇往直前这一精神与自身合为一体,朝着那胜利的?光进发。

马踏匈奴论文题目

我眼中的罗丹一提起罗丹,我便不想去谈论他有关雕刻的技法和形式的精妙,不想去讨论他对人体解剖结构的了如指掌,更多的是去感受作品本身所传达的本能和情感的真。 罗丹是真正让我感动的一位的艺术家,而不仅仅是一位雕塑家。他的一生是被人攻击和嘲讽、同时亦为人理解和支持的一生。但他始终以一种伟大的人格正确地面对这一切。罗丹一生攀登,并终于登上米开朗基罗之后的又一高峰。罗丹坚信:“艺术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证明了这一观念,都深刻揭示了人类的丰富情感。他之所以伟大,不在于有多么高深玄奥的思想观念,而是他个人对于个体生命的理解与这个充满悲意世界的哀叹,从而创造的那一尊尊透人心魂的雕塑所散发出的壮美的气息、无与伦比的力量和生活的真。 他偏爱悲悯或是感伤的主题,善于从残破中发掘出力与美。例如《加莱义民》《地狱之门》《思想者》《欧米哀尔》《乌谷利诺》等等作品。 《欧米哀尔》曾是一位年轻貌美、姿色过人的妓女,而她对如今的丑陋感到羞愧! 《罗丹艺术论》中这样描述着:“他雕塑的那个比木乃伊还要皱缩的老妓女,正在悲叹她的衰老的身体,她弯着腰,偎踞着,移动着绝望的眼光。在两乳和干瘪的胸膛上,在布满可怕皱纹的肚子上,在那长满筋节犹如枯干的葡萄藤的臂上和腿上……”自古希腊,罗马以来,所有雕塑家创造的女性形象都以丰满圆润优美的造型给观赏者提供视觉上的审美享受,诸如《维纳斯》。当然,由于历史、宗教、美学等一些社会环境因素会自然而然形成“以胖为美”的审美观念,于是古典雕塑始终批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惟有罗丹的这件作品令人目不忍睹,可是它却是罗丹雕刻艺术的杰作,是他独特美学思想的体现。罗丹认为“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丑’,在艺术中能变成非常‘美’” ,“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自然中人们认为“丑”的往往要比那些认为美的更能显露出她它的性格,因为内在的真实在愁苦的病容上,在皱巴秽恶的瘦脸上,在各种畸形和残缺上,比在正常健全的相貌上更加明显地展现出来。罗丹先生正是从又老又丑的妓女身上,挖掘出她内心世界的痛苦和灵魂深处的悲哀。

霍去病墓石雕秦王朝的建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甚至希望在思想文化上能够一统天下。但艺术的发展是多元的,秦王朝覆灭的几十年后,中国在艺术发展上很快的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霍去病墓石雕就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马踏匈奴》是霍去病墓石雕群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件作品,作品中战马威武雄健,傲然挺立,敌人蜷缩于马下,垂死挣扎,与整个马的轮廓浑然一体,暗示匈奴必败的命运。石雕采用整石雕成,形式语言简练、夸张,在形体大的转折处进行了大胆而简洁的削凿,并在细节表现上采用了浮雕和线刻的手法,使得整个雕塑更加雄浑大气,充满生命力。马下的匈奴人的特征处理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虽然整个人物形象造型简练,但在发式和胡须等面部特征的处理上进行了夸张的刻画,体现出了当时汉人对胡人形象特征的理解和认识。值得注意的是,雕塑的马上并没有将军的形象,而这一点却恰恰体现出了汉代雕塑之美的内涵--意至而形不至。艺术家以立马的彪悍和马下匈奴人的狼狈来暗示马上将军驱敌胜利的威武姿态,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可以说,这件雕塑作品所展示的既不是彪悍的战马,也不是垂死的匈奴人,它所展示的更多的应该是马上战功显赫、所向披靡的青年将军,甚至是整个大汉王朝国力的象征和代表,这也正是汉代雕塑艺术的重要特色--形式语言的象征性。霍去病墓石雕群的其他雕塑的造型语言也都应归结于此,《跃马》、《伏虎》等等都并非表现的是马、虎,而是用来象征青年将军戎马倥偬的一生。整个雕塑群以简练、夸张的形式语言,展示了一种深沉雄大的气魄,使人仿佛置身于金戈铁马的战场,感受大汉王朝的巍巍国势。

根据我搜集的一些网站来看,建议看看这个,要做毕业论文以及毕业设计的,推荐一个网站 ,里面的毕业设计什么的全是优秀的,因为精挑细选的,网上很少有,都是相当不错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别的相关范文很多的,推荐一些比较好的范文写作网站,希望对你有帮助,这些精选的范文网站,里面有大量的范文,也有各种文章写作方法,注意事项,应该有适合你的,自己动手找一下,可不要照搬啊,参考一下,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那才是自己的。 如果你不是校园网的话,请在下面的网站找:毕业论文网: 分类很细 栏目很多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 实习论文: 写作指导:

《马踏匈奴》花岗岩制品,高168 厘米,长190 厘米,约创作于公元前117年(西汉时期),原立于陕西兴平县道常村西北的霍去病墓前。 西汉时期的中国雕塑艺术成就,突出表现在大型纪念性石刻和园林的装饰性雕刻上,其中汉朝骠骑将军霍去病墓石刻就是留存至今的一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石雕作品。汉武帝时,西汉国势已经非常强盛。为了平息匈奴的侵扰,汉武帝决定派军反击,带兵出征的将领很年轻,名叫霍去病,汉武帝封他为骠骑将军。在祁连山一带,霍去病率兵先后六次打败匈奴,立下了赫赫战功。 不幸的是,霍去病在24岁时病逝了。为了纪念他,修建了祁连山形的墓冢,墓前有大型的石人石兽,作为墓地装饰。 如今,这些石雕陈列在墓前两侧的廊房里,是我国已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大型石雕群。它们在世界早期的雕刻艺术中,也具有很高的价值。 石雕群中,有驯顺动物,凶猛兽类,其中最精彩的一件是《马踏匈奴》。 这件石马,表现的是和霍去病生死相依的马。霍在生前就是骑着这匹马征战厮杀,立下战功的。石马实际上是霍去病的象征。石马高米,长米,形态轩昂,英姿勃发,一只前蹄把一个匈奴士兵踏倒在地,手执弓箭的士兵仰面朝天,露出死难临头的神情。艺术家的动静结合,形象地表现了汉帝国的强盛而不可撼。艺术家用一人一马,高度地概括了霍去病戎马征战的丰功伟绩。战马骠悍、雄壮、镇定自如,巍然挺立。与之对比的是,昔日穷凶极恶的匈奴此时仰首朝天,蜷缩在马腹之下,虽已狼狈不堪,仍然凶相毕露,面目狰狞,、手持弓箭,企图垂死挣扎。作品通过简要、准确地雕琢,尤其是在马的腿、股、头和颈部凿刻了较深的阴线,使勇敢而忠实的战马跃然而出,又好像纪念碑一般持重圆浑。这一作品把圆雕、浮雕、线雕等传统手法结合一体,既自由又凝练,既保持了岩石的自然美,又富于雕刻艺术美。 《马踏匈奴》,用今天的话说,是一件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同时,又含有象征主义的构思。在两千多年前,古代先辈雕刻家经过敏锐的观察和周密的考虑,用精湛的技艺,为我们留下了辉煌的艺术丰碑,霍去病墓石刻是汉代艺术质朴、深沉、雄大艺术风格的典范。 看到《马踏匈奴》,很容易使人想起汉代另一件有代表性的雕塑《马踏飞燕》。《马踏飞燕》是1969年在甘肃武威的一座东汉墓中出土的。这件古代青铜作品,作于公元220年前后,高厘米,长41厘米。这件两千年前制作的铜奔马造型生动,铸造精美,比例准确,四肢动势符合马的动作习性,为中外的许多考古学家和艺术家叹为观止。奔马正昂首嘶鸣,举足腾跃,一只蹄踏在一只飞翔的燕子身上。从力学上分析,《马踏飞燕》为飞燕找到了重心落点,造成稳定性。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烘托了骏马矫健的英姿和风驰电掣的神情,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既有力的感觉,又有动的节奏。《马踏飞燕》也是中国青铜艺术的奇葩。

黑奴的论文主题

生命力如同草木一样在滋长,在萌发。春天我们最为惬意的是夜晚,喜欢坐在幽静的庭院中,面对璀璨的星空和皎洁的明月,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任思绪如脱缰的野马尽情驰骋,偶尔把目光投向周围的万家灯火,聆听欢歌笑语,轻歌曼舞,陶醉于春天的氛围中。

二楼是历史学观点。要从人类来说,历史就是时间流逝,人类吃屎也好吃肯德基也好,时间是不会倒退的,只有人才会倒退。

、黑奴制合法地位的存在,是对《独立宣言》的背叛,是一种倒退。

黑奴贸易开始于15世纪,广义上的黑奴贸易最早是由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和黑人奴隶贩子进行的,狭义上的黑奴贸易专指欧洲殖民者把非洲的黑人贩卖到美洲充当奴隶,大量的非洲黑人来到了美洲。近代西方殖民扩展首先从非洲开始,葡萄牙和西班牙是最早进行殖民活动的国家,葡萄牙是最早进行黑奴贸易的国家。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黑奴贸易的国家。[1] 在人类近代史上,奴隶贩运写下了最可耻、最卑劣的一页。利欲熏心的西方殖民者把人数众多非洲黑人当作猎奴的对象,据资料统计,黑人部落“猎奴战争” 在400年的奴役过程中,非洲黑人被杀了上千万;圣多明各岛在十八世纪上半期共输入奴隶280万人,而到1976年仅剩下65000多人,平均每年要死亡 4万多人;按照每运至美洲一个奴隶,最少要牺牲10个左右非洲黑人的计算方法,奴隶贸易使非洲损失一亿人口,这个数字相当于1980年非洲人口总和;利物浦船只从事奴隶贩运900趟,所贩奴隶卖价1500万镑,净赚1200万镑。殷殷鲜血,垒垒白骨,谁又知道死去了多少无辜的黑人?

美国奴隶制毕业论文

晚清士人在最初接触美国历史知识时,就曾涉及早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到了美国立国的历史;徐继畲在所著《瀛环志略》中,则对乔治·华盛顿和美国建国史做了一些介绍。到20世纪初年,美国革命、华盛顿和《美国宪法》的名称以及相关史事,不时出现在中国改革派和革命家的政论时评当中。【注释】杨玉圣:《中国人的美国观》,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20、43~72页。【注尾】但是,关于美国早期史的学术性探讨,则是相当晚近的事情。从20世纪初到1978年的3/4世纪里,中国的世界史教学与研究处在草创时期,美国史也不例外。除了一般通史性著作中涉及美国早期的史事以外,专门的早期史著述可谓凤毛麟角。【注释】1978年以前中国学者撰写的美国早期史著作有: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美国独立战争》(上海商务印书馆,1912年版)、胡伯恳《美国独立》(上海开明书店,1936年版)、刘祚昌《美国独立战争简史》(华东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黄绍湘《美国早期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郭圣铭《美国独立战争》(商务印书馆,1973、1984年版)等;专题论文仅有几篇论述早期奴隶制、独立战争和“谢斯起义”的文章。【注尾】 1978年以后,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虽然早期史领域的专著寥寥可数,但论文的数量已然相当可观,涉及的课题逐渐增多,研究的条件大为改善;与此同时,未来早期史研究的重点和走向,也变得逐渐清晰明朗起来。一这里所说的美国早期史,是指1815年以前的美国史。【注释】这里的“美国”换成英文应当是“America”,而不是“The United States”(合众国)。它不是一个国名,所涵盖的时空范围比“合众国”要宽泛和模糊;殖民地时期没有“合众国”,但仍是“美国史”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合众国史”的背景或前奏。【注尾】在中国大学历史专业本科的世界史教学中,美国早期史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一般的世界史教科书,通常用一章的篇幅讲述北美殖民地和美国革命的历史。【注释】在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一书中,美国殖民地时期和革命时期所占篇幅为44页,而此后直到20世纪初的美国历史分散在各章,合起来所占篇幅为20页左右。【注尾】但在中国美国史研究界,早期史却并不受重视。专门研究美国早期史的人,包括研究生在内,可能不到20人。在国内的研究者中间似乎存在一种未曾明言的看法,觉得北美殖民地的历史只是美国建国的背景,而建国初期的美国也不过是一个无足重轻的“蕞尔小国”;研究美国史,应当以内战后、特别是20世纪已然强大的美国为重点。也许是由于相似的原因,在内战以来的美国史中,外交史又格外受青睐,研究人员和研究论著的数目,几乎相当于美国史其他所有领域。【注释】在1989~2000年间,发表过美国史(不含美国外交史)文章的作者有585人;而同期发表过美国外交史(不含中美关系史)文章的作者,就接近400人。见胡国成主编:《透视美国:近年来中国的美国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87页。【注尾】直到目前,这种局面也没有太大的改变。比较不同时期性质相近的专题的文献数量,同样可以说明早期史相对不受重视的状况。在1979~2007年的中文期刊文章中,标题中含有华盛顿之名的文章有77篇,含有杰斐逊之名的文章有71篇;而含有林肯之名的文章有186篇,含有富兰克林•罗斯福之名的文章更多达366篇。在同期的期刊文章中,标题中含有“独立战争”(或“美国革命”)字样的文章,只有108篇,而含有“内战”(或“南北战争”)字样的文章,则达到170篇。【注释】据2007年3月26日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的数据计算,其中2007年的数据不完整。另,本文所引中文论文,除出自论文集的以外,均系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下载,以下不一一注明。【注尾】可见,从一定意义上说,早期史成了某种“思想偏见”和“学术势利眼”的受害者。其实,中国的美国早期史研究的起步,并不晚于美国史的其他领域。老一代学者对此无疑有开拓之功。黄绍湘教授、丁则民教授、张友伦教授等前辈学者,都曾发表过美国早期史方面的论著。特别是黄绍湘教授在1957年推出的《美国早期发展史》,可以说是这个领域的一部奠基性著作。【注释】黄绍湘教授后来对该书做了修订和扩充,更名为《美国史纲,1492~1823》,于1985年由重庆出版社出版。【注尾】全书叙述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直至“门罗宣言”发表约300余年的美国历史,内容涉及“北美殖民地的历史背景”,殖民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独立战争,制宪会议,以及早期共和国时期。作者以“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线索”来构筑美国早期史的框架,对1823年以前美国历史上的各种重要事件和趋势作了叙述和评论;重视“人民群众”在早期历史中的作用,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独立和革命、争取民主的最坚定力量,同时对建国一代领导人也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作者参考了早期史各个领域的多种代表性著作,并利用了若干种基本史料集和历史人物文集;在当时的研究条件下,这可算是一部资料翔实、内容丰富的著作。尤其值得肯定的是,书中附有历史图片、地图、大事年表、参考书目、译名对照表和索引,便于读者阅读,而这种优点正是后来许多学术书籍所缺乏的。在老一代学者中,专门研究早期史的有刘祚昌教授和齐文颖教授。刘祚昌教授是中国的美国早期史研究的主要奠基人。他在20世纪50年代出版了一部160页的美国独立战争史;【注释】刘祚昌:《美国独立战争简史》,华东人民出版社,1954年。【注尾】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他更是集中研究美国早期史,在关于殖民地时期的政治制度、奴隶制的起源、美国革命和杰斐逊的研究方面建树甚多。【注释】代表性的论文有:《独立战争与美国人民争取民主改革的斗争》,《山东师院学报》,1979年第2、4期;《略论托马斯·杰斐逊的民主思想》,《历史研究》,1980年第4期;《美国奴隶制的起源》,《史学月刊》,1981年第4、5期;《美国殖民地时代的议会制度》,《历史研究》,1982年第1期;《论美国第一次革命的成就》,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编:《美国史论文集1981~1983》,三联书店,1983年;《论北美殖民地政治结构中的民主因素》,《文史哲》,1987年第3、4期;《杰斐逊与美国现代化》,《历史研究》,1994年第2期。【注尾】他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关于美国革命的成就和影响的论述,挑战了美国学者50、60年代的观点,弥补了国内研究的不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他关于托马斯·杰斐逊民主思想的论述,引起了美国学者的关注。他于1990年出版《杰斐逊传》,【注释】刘祚昌:《杰斐逊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注尾】 2005年又推出了长达百万余字的《杰斐逊全传》。【注释】刘祚昌:《杰斐逊全传》,齐鲁书社,2005年。【注尾】后者是目前国内最有分量的美国早期史著作。这部巨著不仅体现了深厚的文史功力,而且反映了一个中国学者对美国早期史的独到认识。他在研究和写作中着力追求外国史研究的“本土化”:一方面比照中国历史人物和传统价值观念来诠释杰斐逊的思想和人格,同时在表述中采用古雅流畅的文字,体现了一种鲜明的本土文化特色。对于这种尝试,美国史同仁可能会见仁见智,但他这种探索外国史研究“本土化”的良苦用心,无疑是令人感佩的。齐文颖教授不仅在殖民地时期教育史和美国革命史方面有独到的建树,而且在北京大学建立了一个美国早期史硕士点,为国内早期史研究人员的培养开启了先河。她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先后指导了10余名早期史研究生,其中一些人后来到美国深造,在学术上有了新的发展。这些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涉及的问题包括:弗吉尼亚殖民地议会、切萨皮克地区的烟草种植业、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地的清教、宾夕法尼亚的教友派、北美的“光荣革命”、殖民地的“代役租”、殖民地时期的妇女、英国与殖民地的关系、英国“文艺复兴”与北美殖民地移民等。【注释】这些论文的缩写或从中派生的论文,大多收入齐文颖主编《美国史探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中。【注尾】这些问题都属于美国建国以前的时期,而这个时期在中国以往的美国史教学和研究中,并没有独立的意义,仅仅被视为美国革命的背景。她倡导研究殖民地时期的历史,就是要突破这种“旧框架”。【注释】齐文颖主编:《美国史探研》,“前言”第1页。【注尾】同时,她在北大进行了以早期史为重点的美国史学科建设,与外国学者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先后邀请美国和英国的早期史名家奥斯卡·汉德林(Oscar Handlin)、斯坦利·卡茨(Stanley N.Katz)、迈克尔•坎曼(Michael G.Kammen)、玛丽·诺顿(Mary Beth Norton)、.波尔(J.R.Pole)到北大讲学;她主持收集了大量图书资料,至今仍然在研究和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自1978年以来,中国的美国早期史研究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可视为一个真正起步的阶段。在这个时期,涉猎早期史的作者增多,发表的论文约有150篇。【注释】据杨玉圣、胡玉坤编《中国美国学论文综目,1979~1989》(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所列篇目统计(不含研究生学位论文)。【注尾】多数论文属于政治史领域,涉及美国早期的主要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和建国先辈等,具体包括早期奴隶制、“契约奴”、清教、议会制度、美利坚民族的形成、独立战争、1812年战争、华盛顿、富兰克林、杰斐逊、亚当斯、托马斯·潘恩、汉密尔顿、麦迪逊等。1990年以来,早期史研究的领域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仍然集中于前述重要的事件、制度和人物,特别是殖民地政治、美国革命、联邦宪法、1812年战争和华盛顿、富兰克林、杰斐逊、汉密尔顿和潘恩等人物。突出的变化表现在三方面:第一,论文数量显著增加,17年间的论文总数达到310篇左右,【注释】据2007年3月25日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的数据计算(2007年的数据不完整;不含研究生学位论文)。【注尾】以10年平均计算,大大超过此前的任何一个10年;第二,研究水平有所提高,探讨的问题相对比较具体,使用的原始文献有所增加;第三,观点和解释越来越具有开放性,教条化的独断论语式开始淡出早期史的写作。这表明,虽然专门的研究人员并没有明显的增加,但论著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一些可喜的变化。在讨论美国早期史上的各种问题时,中国学者表现了鲜明的政治立场和理论取向。他们所运用的概念和分析工具,基本上来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但其间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著作的词句,往往作为直接引语出现在许多文章中,甚至是作为论据使用;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多转化为一种方法和分析工具,或者内化为建构解释框架的一种要素。黄绍湘教授在20世纪50年代撰写的《美国早期发展史》,运用当时所理解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梳理了美国早期历史的脉络,并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原理,来解释早期史上各种事件和制度的性质与意义。例如,独立战争被视为“北美殖民地资产阶级”“要求建立适合当时蓬勃发展着的生产力的、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斗争。【注释】黄绍湘:《美国早期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页。【注尾】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在早期史中也经常得到运用。例如,美国北部的工商业者被称作“资产阶级”;美国革命被定性为一场“资产阶级革命”;美国革命所建立的政体,被称作“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下层民众与社会精英的冲突,被视为“人民群众”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还有学者试图用毛泽东的“持久战”理论来解释美国独立战争的进程,认为战争必然经历“武装起义”“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四个阶段;美国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必然性所致。【注释】李世雅:《试论美国独立战争进程的内在逻辑》,杨生茂等编:《美国史论文选》,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0~68页。【注尾】由于相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动力”的理论,中国学者比较注重普通民众、黑人和妇女在独立战争中的作用。【注释】刘祚昌:《北美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历史教学》,1957年1月号,第25~31页。【注尾】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些中国学者尝试吸收和借鉴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政治学的理论概念,对早期史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有一篇博士论文尝试运用国家建构理论来分析邦联国会的运作及其意义,力图说明美国早期国家构建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充分肯定了邦联作为美国最初国家形态的地位。【注释】雷芳:《邦联国会与美国早期国家建构》,博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2006年。【注尾】有的学者试图借助政治文化的概念来研究早期政治思想,以突破片面关注精英文本的局限,将普通人的政治观念和见解,纳入政治思想史研究的视野。【注释】李剑鸣:《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前的政治辩论及其意义》,《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美国革命时期马萨诸塞立宪运动的意义和影响》,《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历史研究》,2007年第1期。【注尾】还有学者利用社会学和宗教学的理论,并从“跨大西洋视野”来研究北美奴隶制和黑人文化的变迁。【注释】高春常:《英国历史传统与北美奴隶制的起源》,《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大西洋视野中的北美黑奴宗教:一种文化混合体》,提交2006年8月“从国际视野重新审视美国历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注尾】当然,这类尝试大体上处在“初级阶段”,还存在明显的局限和不足。由于中国本土的社会科学理论不够发达,中国学者所能借助的理论资源,大多来自欧美学术界;如何借助外来的理论资源而取得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成果,仍然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探索的问题。在美国早期史研究中,资料的缺乏曾经是一个巨大的难题。中国的美国史研究起步较晚,资料积累严重不足,早期史领域的资料尤其匮乏。因此,多数学者在写作时主要依靠从美国和苏联学者的著作中摘引史料。黄绍湘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写道:“布尔斯廷的《美国人:殖民地时代的经验》一书,对殖民地时期政治、战争、宗教、科学、出版、语言风格、医药、艺术各方面的情况如数家珍,在我们研究殖民地时期美国历史时,这些具体史料,还得参考、择优选用。”【注释】黄绍湘:《开创美国史研究的新局面》,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编:《美国史论文集1981~1983》,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12页。【注尾】以严格的标准来看,布尔斯廷的这部书属于通论性著述,转引其中的史料须极为慎重;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能看到布尔斯廷著作的原文,乃是一件令不少研究者羡慕的事。在研究美国宪法的制定时,能够使用麦迪逊的《1787年联邦会议辩论记录》和海因曼等人编辑的《美国建国时期政论集》,就已经难能可贵了。美国建国先辈的个人文件集,在国内一些图书馆能够找到,但大多不完整。另外,由于条件的限制,当年许多研究人员没有经过正规的美国史研究训练,对于利用原始文献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解读史料的技能也存在局限,因而有些国内能够获取的第一手文献,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获取美国早期史资料的渠道逐渐拓展,美国史文献资料的建设不断取得进步,利用史料的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刘祚昌教授关于杰斐逊的研究,充分利用了多种版本的杰斐逊文件集和著作集;研究汉密尔顿的文章,大多引用了汉密尔顿的文件集和著作集。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以及各高校数字化资料建设的进展,借助网络获取早期史资料和研究文献的途径,变得越来越便捷,这对于提升研究水平具有难以估量的意义。近年来,南开大学等高校图书馆连续开通了里德克斯(Readex)公司的“美利坚档案”系列数据库、盖尔(Gale)公司的“18世纪文献”数据库和“早期英文图书”数据库;加上“JSTOR”“EBSCO”“ProQuest”系列数据库,以及大量免费数字化文献网站,当前研究者可以大为方便地利用各种史料,并掌握相关的研究信息。最近,一个研究约翰•温斯罗普的博士生,通过多种渠道找到了温斯罗普著作的各种版本,以及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地和一些村镇的档案汇编;一个研究邦联国会的博士生,从网上获得了全套《邦联国会日志》和全套《邦联国会成员通信集》。她们都没有获得到美国做研究的机会,但在资料工作上达到了这种程度,这在数年以前乃是无法想象的。在一定程度上说,早期史和外交史一样,已成为国内美国史研究中资料条件最好的领域,其发展潜力确实是鼓舞人心的。

巴泽尔在其《产权的经济分析》一书专门辟一章分析奴隶制。他认为,奴隶制有两种形式(或起源),一种是强制式奴隶制,它起源于“海盗行为”,即自由人被抓走并被迫沦为奴隶。另一种是自愿式奴隶制,它是奴隶主与奴隶双方公开签订合同的结果。如在历史上某些自由人为了从欧洲去美国而借债买船票,借债就是自由人与船长签订劳役契约。到美国以后,船长就把劳役契约送到奴隶市场上去“拍卖”。在这种市场上,买主通常是美国农民。哪个买主提出的劳役年限最短,船长就把劳役契约卖给谁。成交以后,自由人就像奴隶那样为自己的“新主人”干几年劳役,以偿清债务。在巴泽尔看来,废奴运动只是偿清债务、撤销合同的一种行动。在法律允许蓄奴的年代,问题在于如何解放奴隶。那么是谁能够解放奴隶呢?是奴隶自己。自己解放自己。现在的问题是:作为他人财产一部分的奴隶本人,靠什么办法买下自己的卖身合同呢?这就需要用交易成本和监督成本来解释。奴隶尽管是奴隶主的财产,但是这种财产与一般的财产有很大的差别,奴隶是有思维的人,是一种能动性的财产。奴隶主要使奴隶这种财产发挥最大价值,那么他就要花很高的监督成本。过高的监督成本最终使奴隶主不得不放松监督工作,不再尽力谋取最大的产出。这样,就使奴隶所能生产的最大产出与其实际产出之间有一个差额,这个差额就成为奴隶自己的财产。这个差额并不是产品而是奴隶少付出的劳动量。奴隶们通过其他方式把这种潜在的财富的一部分变成现实的财产。从产权的角度来讲,奴隶主既要监督奴隶的劳动,又想节约这种监督的成本,这就使他对奴隶所拥有的所有权不可能得到充分的界定。而奴隶就可能借机占得一些未被界定的权利——这里指支配他们自己的权利。奴隶既可假装低能,又可从事渔猎,还能钻奴隶主犯错误的空子,如此等等,这就使一些奴隶最终有能力为自己赎身。 奴隶制为什么最终被废除?这与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保护奴隶制的成本越来越高,也就是其制度成本越来越高。如在美国南方,长期以来奴隶就是黑人的代名词。而大部分自由人即白人则不必担心会成为奴隶,因为肤色不同,奴隶都是黑人;即使奴隶逃亡,也很容易辩别、捕获。然而,随着自由黑人越来越多,就很难再按肤色区分自由人和奴隶了。结果使保护奴隶制所费的成本增长,净收益相应下降。从奴隶制的兴衰可以看出,任何制度,如果其运行的成本太高,终究是不能长期存在下去的。如巴泽尔所说,如果私人要求国家保护自己的某种行为,而保护成本却超过了私人由此而得到的价值,则国家将禁止这种行为。 奴隶制可能不是一种好制度,但曾经是一种有效率的制度。福格尔在其《艰难岁月:美国黑奴经济学》一书中提出,撇开农奴制的不道德因素,仅从经济的角度来上看,农奴制对于发展战前南方经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制度因素。因为计量结果表明:1、仅就南方而言,购买农奴的投资所带来的收益大大高于投资于制造业的收益率;2、南方种植园的规模经济、有效的管理以及劳动力和资本的大量投入,使得南方种植业生产效益高于北方35%;3、与从事种植业的白人相比,黑奴更为勤奋,生产效率更高;4、南方城市中从事工业劳动的黑奴的勤奋和生产效率,绝不逊色于那些自由民。城市地区对黑奴需求增长超过农村的事实表明,农奴制与工业化可以和谐并存的。5、黑奴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待遇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坏,黑奴一生所生产的90%是归自己所有的。6、战前南方经济并未衰退,而是增长迅速,南方的人均收入增速远远高于北方。马克.布劳格认为这“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有史以来最有争议的书”。无论我们今天怎样评价奴隶制,但是用理性的眼光去分析奴隶制的产生、发展及灭亡的过程和根源对于人类寻找一种好制度是很有意义的。

巴泽尔在其《产权的经济分析》一书专门辟一章分析奴隶制。他认为,奴隶制有两种形式(或起源),一种是强制式奴隶制,它起源于“海盗行为”,即自由人被抓走并被迫沦为奴隶。另一种是自愿式奴隶制,它是奴隶主与奴隶双方公开签订合同的结果。如在历史上某些自由人为了从欧洲去美国而借债买船票,借债就是自由人与船长签订劳役契约。到美国以后,船长就把劳役契约送到奴隶市场上去“拍卖”。在这种市场上,买主通常是美国农民。哪个买主提出的劳役年限最短,船长就把劳役契约卖给谁。成交以后,自由人就像奴隶那样为自己的“新主人”干几年劳役,以偿清债务。在巴泽尔看来,废奴运动只是偿清债务、撤销合同的一种行动。在法律允许蓄奴的年代,问题在于如何解放奴隶。那么是谁能够解放奴隶呢?是奴隶自己。自己解放自己。现在的问题是:作为他人财产一部分的奴隶本人,靠什么办法买下自己的卖身合同呢?这就需要用交易成本和监督成本来解释。奴隶尽管是奴隶主的财产,但是这种财产与一般的财产有很大的差别,奴隶是有思维的人,是一种能动性的财产。奴隶主要使奴隶这种财产发挥最大价值,那么他就要花很高的监督成本。过高的监督成本最终使奴隶主不得不放松监督工作,不再尽力谋取最大的产出。这样,就使奴隶所能生产的最大产出与其实际产出之间有一个差额,这个差额就成为奴隶自己的财产。这个差额并不是产品而是奴隶少付出的劳动量。奴隶们通过其他方式把这种潜在的财富的一部分变成现实的财产。从产权的角度来讲,奴隶主既要监督奴隶的劳动,又想节约这种监督的成本,这就使他对奴隶所拥有的所有权不可能得到充分的界定。而奴隶就可能借机占得一些未被界定的权利——这里指支配他们自己的权利。奴隶既可假装低能,又可从事渔猎,还能钻奴隶主犯错误的空子,如此等等,这就使一些奴隶最终有能力为自己赎身。奴隶制为什么最终被废除?这与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保护奴隶制的成本越来越高,也就是其制度成本越来越高。如在美国南方,长期以来奴隶就是黑人的代名词。而大部分自由人即白人则不必担心会成为奴隶,因为肤色不同,奴隶都是黑人;即使奴隶逃亡,也很容易辩别、捕获。然而,随着自由黑人越来越多,就很难再按肤色区分自由人和奴隶了。结果使保护奴隶制所费的成本增长,净收益相应下降。从奴隶制的兴衰可以看出,任何制度,如果其运行的成本太高,终究是不能长期存在下去的。如巴泽尔所说,如果私人要求国家保护自己的某种行为,而保护成本却超过了私人由此而得到的价值,则国家将禁止这种行为。奴隶制可能不是一种好制度,但曾经是一种有效率的制度。福格尔在其《艰难岁月:美国黑奴经济学》一书中提出,撇开农奴制的不道德因素,仅从经济的角度来上看,农奴制对于发展战前南方经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制度因素。因为计量结果表明:1、仅就南方而言,购买农奴的投资所带来的收益大大高于投资于制造业的收益率;2、南方种植园的规模经济、有效的管理以及劳动力和资本的大量投入,使得南方种植业生产效益高于北方35%;3、与从事种植业的白人相比,黑奴更为勤奋,生产效率更高;4、南方城市中从事工业劳动的黑奴的勤奋和生产效率,绝不逊色于那些自由民。城市地区对黑奴需求增长超过农村的事实表明,农奴制与工业化可以和谐并存的。5、黑奴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待遇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坏,黑奴一生所生产的90%是归自己所有的。6、战前南方经济并未衰退,而是增长迅速,南方的人均收入增速远远高于北方。马克.布劳格认为这“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有史以来最有争议的书”。无论我们今天怎样评价奴隶制,但是用理性的眼光去分析奴隶制的产生、发展及灭亡的过程和根源对于人类寻找一种好制度是很有意义的

奴隶社会建筑的论文

原始社会建筑一.旧石器时期1. 文化背景: 上古传说—有巢氏 、燧人氏 、伏羲 、神农逐鹿之战——迁徙、战争、聚合中 产生 具有多根系、多元性 “中国”、“华夏”、“朝代”2.穴居、巢居 二.新石器时期的建筑遗存 1. 仰韶文化 ——仰韶村、半坡村 2. 龙山文化 :面积变小、出现套间式半穴居 3. 河姆渡文化 :干阑式建筑 、榫卯构造 4. 细石器文化 :神庙与祭坛 第二节 奴隶社会建筑 一、 夏(前21世纪——前16世纪) 1、 文化背景 禅让----传子不传贤 图腾崇拜—祖先崇拜 夏铸九鼎——青铜时代 2、 科学技术 有规则的使用土地、天文历法 整理河道、防洪、挖沟溉渠 3、 建筑状况 国家机器、修筑宫室台榭 二、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 1.历史背景 2. 建筑状况: • 宫殿—居住、厚葬—等级制 例:河南偃师二里头、河南安阳小屯村 • 技术发展——永定柱、夯土技术 茅茨土阶 • 艺术特征——线的艺术 整齐方正、院落式布局 二、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1. 历史文化背景: • 世代重农—走向封建制 • 重礼,分封诸侯——宗法秩序,等级制 2.建筑状况: • 城市——“镐京” • 最早的四合院——山西岐山凤雏村遗址 3.建筑技术: • 湖北圻春干阑式建筑 • 斗的形象出现 • 瓦、排水管道的出现 第二节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一、 东周(前770——前476为春秋,475——前280为战国) 秦、楚、齐、燕、赵、魏、韩 1.历史文化背景: 田地私有制、诸侯国争战 天子失学、百家争鸣 先秦理性精神——伦理理性的社会 色彩寓意: “礼楹,天子丹,诸侯黑,大夫苍 2.建筑状况: • 城市建设高潮:齐临淄、楚鄢郢 赵邯郸、魏大梁 • 高台建筑、大型工程:七国竞筑长城 西门豹引漳水溉邺 李冰父子都江堰 • 木构技术:榫卯构造,墓棺 《考工记》西周齐国官书 公输班——鲁班 3.建筑特征: 防御性、礼制、线的艺术:(北)理性对称 (南)楚汉浪漫主义,绚烂、神仙世界 二、秦(前221——前207) 1. 阿房宫:上压天宫,下压黎庶 2. 修长城、驰道 3.临潼秦始皇陵:气势庞大、 平面舒展、轴线对称 三、汉(前206——公元220年) 1.艺术风格: 交融——开阔而奔放、自然拙朴、圆润、气魄恢弘 2.建筑状况: • <1>长安城(相当于公元前4世纪罗马城2、5倍). • <2>单体建筑: • 明堂辟雍、洛阳白马寺 • 园林——蓬莱三岛模式 • 阙——“观”。 3. 技术成熟: <1>木构形式:穿斗式、抬梁式 <2>屋顶丰富,出现歇山 <3>拱券式、叠涩式艺术风格: 三、三国、晋、南北朝(公元220—589 1. 历史文化背景: 战争、迁徙、分裂、割据——“魏晋玄学” 人的自觉——艺术形式表现人本身 2. 对建筑的影响: • 薄葬、园林 • 佛教建筑盛行——塔,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石窟,新疆克孜尔——最早的石窟 甘肃麦积山 敦煌莫高窟 大同云岗 洛阳龙门 太原天龙山 第三节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一、隋、唐、五代 1.文化背景:儒的理性 + 道的内在精神 文士风度 + 佛教释的影响 互存互补——开朗、生机勃勃 文化的交流:鉴真东渡、引进胡床 形式、结构、材料充分结合 2.建筑群的发展:夯土台——以山为陵 加强总体规划——“三朝五门” 唐长安——严整、有序“万国和 ” 寺庙——佛光寺大殿、南禅寺大殿、小雁塔 3.建筑技术: <1> 河北赵县安济桥 • 四个敞肩券,减少1/5自重,减少水压 • 铁件加固——连接28道拱、加契子 • 28道并列券—券上加伏石、两边大中间小 • 造型:平缓舒展,轻盈流畅 <2>木构——大面积、大体量 <3>都料匠 宇文恺 五代:完美——停滞——定型 <4>砖木混合结构——灵隐寺双石塔、虎丘塔 栖霞山舍利塔、广东光孝寺铁塔 二、宋、辽、金 历史背景:10世纪(北宋+辽)12世纪(金+南宋) 赵匡胤——“艺祖” 、赵佶 1.建筑理论:李诫《营造法式》 模数化、定型化、等级制、成就和局限 2.群体结合:城市,东京汴梁—《清明上河图》 水城苏州 ——“平江图” 宋三大名楼 河北正定隆兴寺 3.建筑艺术趣味: • 隽永、秀丽、优雅 1、园林 2、装饰 • 辽代承唐风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北京天宁寺塔 河北蓟县独乐寺 • 金代为辽宋之结合,秀美纤细、色彩华丽 山西县崇福寺弥陀殿 山西佛光寺文殊殿 大同上下华严寺、大同善化寺、净土寺小木作 第五节 封建社会晚期建筑 一、元代 1.历史背景: 蒙古帝国——游猎生活——圈地 农业、工商业停滞 2.木构架:大胆、草率、简约 • 减柱法、移柱法 • 外檐大额作,内檐去斗拱,柱梁直接交接 • 采用天然大弯木 二、明代 1.历史背景: 朱元璋国策——恢复唐宋风格 2.建筑技术: <1> 木构——注重整体性和规范性: • 沿用元代柱梁交接,建筑结构整体性加强 • 官方建筑中看不到减柱造,平面布局整齐 <2>民间建筑水平提高——延续南宋建筑风格 《鲁班营造正式》——总结江浙一带经验 <3>砖普遍运用于地面建筑 长城、北京故宫史皇城(现档案馆) 明洪武年间南京灵谷寺无梁殿(砖拱) 琉璃:大同九龙壁、南京报恩寺琉璃塔 山西洪洞县广胜寺飞虹塔 空斗砖墙 3.建筑群的成熟: 园林——《园冶》 十三陵、南京明孝陵 4.建筑艺术风格: 平直,无侧脚——比较呆板。 唐:8/1000升起 10/1000侧脚——舒展、稳重 商品发展——“通俗小说” 艺术“世俗化”——苏式彩画 三、清代 文化背景:怀柔政策——对外宽容:联姻 对内高压,“文治武功” 1.建筑群: • 住宅类型丰富 • 皇家园林:颐和园、避暑山庄、圆明园 • 藏传佛教建筑发展——拉萨布达拉宫 承德外八庙 • 各地建文庙、贡院、学院 2.建筑技术: <1>雍正年间官书《工部工程做法》 以斗口为基础单位 强调等级制走向极端 <2>算房、样房:专门从事设计、施工、预算的人 雷发达“样式雷”:开始用模型“烫样” <3>斗拱退化成为装饰 小结: 1. 中国古代建筑的各时代特质 原始社会 浪漫时期 夏商周 理性时期 秦汉 浪漫时期 高潮 三国、两晋南北朝理性时期 隋唐、五代、宋 浪漫时期 高潮 元明清 理性时期 高潮 <1>浪漫—理性—浪漫—理性…看似一种循环,又并非一种简单的循环——循环上升的过程 <2>三个高潮,文化成果的量大、规模大。其前都是一段多元化时期,但发展脉络始终一元化 <3>渐变、互补——在动态中发展 2. 中国古代建筑的地区差异 3. 纯金文化与合金文化新石器时期(约公元前8000~前2000) 此期建筑基本可分南北两大系。南方潮湿地区从巢居发展为架空的干栏,已发现的最早遗迹为7000年前的余姚河姆渡遗址中的兼用榫卯和绑扎的干栏式建筑。黄河中下游黄土地区的房屋由半地穴居址发展为地上的木骨泥墙圆形房子和方形房子,如半坡遗址和姜寨遗址所见的居址。随后又发展成郑州大河村遗址的那种两坡顶多间横排房子(见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建筑)。商周时期(约前21世纪~前221) 传说中的夏代的建筑遗址尚在探索中。已发现的此期最早建筑是偃师二里头遗址的早商建筑。为在湿陷性黄土地上建大屋而不致沉陷,此时建筑上已大量应用夯土技术,二里头遗址1号宫殿即有近2万平方米的夯土台基。二里头的两座宫殿址都是主殿居中,四周用回廊或夯土围墙围成庭院,南面开门。商代中期的黄陂盘龙城遗址有大量夯土城墙和殿基。据这两个遗址所示,此期较大的建筑主体用木骨泥墙为承重墙,四周或前后檐另在夯土基中栽植檐柱,建一圈回廊或前后檐廊。在商代后期的藁城台西遗址的较小的建筑中,还出现了土坯砌的承重山墙。商代已出现了城墙,偃师尸乡沟商城、郑州商城和黄陂盘龙城等的城墙均用夯土筑成。城市布局已初具雏型。西周都城中的宫殿情况不明,但周原遗址中的凤雏早周房址已是两进的四合院,并有明确的南北中轴线,房屋主体用包有木柱的夯土或垛泥墙为承重墙,内柱沿面阔方向成列,进深方向则不成列,说明当时是以檩架为主梁架。西周已出现板瓦、筒瓦,屋顶局部用瓦。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重要进步。建筑台基以草泥制土坯砌筑,周原遗址西周中期已出现了面积达280平方米、最大面阔米、全部瓦屋顶的大型木框架房屋,夯土墙只起保持稳定和围墙作用。至此,中国古代建筑中使用木构架、采取封闭式有中轴线的院落式布局这两个主要特点已初步形成。但直到隋以前,仍有大量建筑是夯土承重墙的土木混合结构。春秋时,各国兴建了大量城市和宫室。宫室都属台榭式建筑,以阶梯形夯土台为核心,倚台逐层建木构房屋,借助土台,以聚合在一起的单层房屋形成类似多层大型建筑的外观,以满足统治者的侈欲和防卫要求。侯马晋城遗址中的牛村古城可能是晋都新田遗址,城内有每边宽52米的夯土台,就是巨大的台榭。凤翔雍城遗址出土的用于室内装饰的青铜表明此时建筑已很精美。此后的战国时出现了更多的城邑、宫室。战国都城一般都有大小二城,大城又称郭,是居民区,其内为封闭的闾里和集中的市;小城是宫城,建有大量的台榭。战国时出现的《考工记·匠人》提出了若干王都和城邑的规划原则,对后代颇有影响。此时屋面已大量使用青瓦覆盖,晚期开始出现陶制的栏杆和排水管等。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前221~公元581) 秦统一全国,仿建六国宫殿于咸阳北坂,建朝宫、信宫于渭河之南。现存阿房宫前殿址和骊山陵的规模和气势都远过于战国时代,咸阳秦宫殿遗址发现有大量瓦当、花砖、石雕和青铜构件。秦代在修建长城、驰道等工程上也有巨大成就。西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第一个高峰。首都长安包秦代旧宫而建,城内陆续起造宫殿,但均不居中。各宫前都建巨大的阙,主殿仍盛行台榭式。王莽时又在南郊建明堂及九庙,也是台榭。长安居住区有一百六十闾里,有九市做商业区。城周围有七个陵,各陵建陵邑,迁富豪及前朝官吏居住,近似现代的卫星城。西汉地方城市及建筑都很兴盛,并有计划地在边远地区建回字形平面的屯垦城市和移民区。东汉定都洛阳,有南北两宫。大量东汉壁画、画像石、陶屋、石祠等反映了不同类型的东汉建筑形象:北方及四川等地建筑多用台梁式构架,间或用承重的土墙;南方则用穿斗架,斗栱已成为大型建筑挑檐常用的构件。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中常用的抬梁、 穿逗、密梁平顶3种基本构架形式此时已经成型。西汉中后期至东汉砖石拱券结构日益发达,用于墓室、下水道,除并列纵联的砖砌筒壳外,还有穹窿顶和双曲扁壳。画像石中还画有拱桥。但现存汉代遗物只有石阙、石祠和崖墓。三国时代建筑是东汉的继续,最值得注意的成就是204年改建的曹魏邺城。全城面积平方公里,平面矩形,由一条东西干道分为南北两部。北部除东北一角为贵族区外,均为宫室苑囿,主殿居全城南北中轴线上。南部为衙署和居住区,中间有南北干道直抵宫门。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轮廓方正、分区明确、有中轴线的都城。西晋出现短暂统一后,随即陷入长达300年的混乱和分裂局面。各政权先后建有雄侈的都城宫室,最著名的是南朝的建康和北魏的洛阳、北齐的邺城南城。北魏洛阳宫城位于汉魏洛阳城北半部,衙署分列宫前大道的两侧,城外有方正的外郭,建有320个里坊,开隋唐长安城之先河。北魏时并出现琉璃瓦。此时期最值得注意者是大量的佛寺、塔、石窟。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后,寺庙逐渐采取中国宫殿官署的院落式布置,塔也与木构楼阁结合起来,仅早期石窟尚有某些中亚地区的特征,但也很快和中国特点结合起来。寺庙中最著名的是北魏洛阳永宁寺,内有九级木塔,高四十余丈,可能是历史上最高的木构建筑。现存北朝实物仅有石窟窟廊及嵩岳寺塔等少量砖石建筑,南朝则只存陵墓石刻。隋至宋时期(581~1279) 隋朝为时虽仅37年,却进行了大量的建设。隋立国次年建新都大兴(唐代改称长安),其面积为84平方公里,是人类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前所建的最巨大的城市。城内有108坊和两个市,纵横排列,形成方格网街道。宫城在中轴线北端,其南为皇城,集中衙署于内。它是总结北魏洛阳及北齐邺城南城经验而建的,集中衙署于皇城则是它首创的(见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这座城一年即建成。一方面显示出夯土墙壁木构架房屋可以就地取材、预制安装,施工迅速的优点,同时也表现出组织施工上的卓越能力。隋的另一著名工程是开凿大运河。河全长2000余公里,其中80%是在6年内完成的。著名的赵州安济桥建于隋代,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拱桥。史载隋代建汾阳宫和明堂等重要工程时已有设计图纸和模型。由于房屋采用木构架,随之出现了另一些重要特点:①外观分3级。木构架需防潮、防雨水淋濯,故每座建筑下有高出地面的台基,上有出檐较大的屋顶,外观明显分为台基、屋身、 屋顶3部。屋顶又有硬山、悬山、歇山、庑殿、 攒尖等不同形式。 ②屋面凹曲,屋角上翘。抬梁式屋架自南北朝以来采用调节每层梁下矮柱高度的方法造成凹曲屋面,以利采光和排水。同时,四面坡的屋顶在角脊下要加一条角梁,角梁高度一般为椽径的三倍,在椽与角梁相并处,为使其上皮相平,就要在这部分椽下加三角形木条,逐渐垫高,这就出现屋檐在屋角处翘起的现象。③使用斗栱。为了增加屋檐挑出宽度以防雨,至迟汉代已出现从柱身逐层挑出横木以承托屋檐的斗栱。唐宋时,斗栱置于柱头之上,与梁和柱头枋交织在一起,外挑屋檐,内承梁尾,成为构架不可分的一部分。这时的斗栱较大,一般二柱之间用一至二朵。明清时斗栱简化成纯装饰物,尺寸缩小,二柱之间一般用四至六朵。斗栱为中国木构建筑体系中所独创,多用在大型木构建筑中。④模数制设计方法。这一特点至迟在唐代已形成,宋代成为定制。其方法是把常用为栱枋的构件——“材”分为八等,根据所建房屋的性质和规模选用,建筑的面宽、进深和构件断面都规定为材高的一定倍数。明清时改为以栱的宽度——“斗口”为基本模数。这种方法可以简化设计,甚至不需制图即可预制构件和大量兴建。⑤油饰彩画。木构架需在外表涂油漆防腐。因而施彩画便成为木建筑外观的重要特点。至迟在春秋时,已出现建筑彩画。明清以来,北方盛行柱及门窗用赭红而檐下用青绿的彩画,南方则多通刷黑色或深栗色。院落式的布置 中国古代建筑除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外,大都是院落式布置。主要建筑物都在纵轴线上,次要建筑左右对称地位于其前方两侧,以回廊或围墙围出矩形庭院。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基本的组合单元,较大建筑群组可在纵轴线上串连若干院落,每院称一“进”;更大的还可在主轴之侧加次要轴线一至数条,每条称为一“路”。各种不同规模的住宅、宫殿、衙署、寺观等就是这样组成的。院落中的建筑外侧封闭,门窗开向庭院,这样可减轻外部的噪音。庭院是交通的枢纽,又可视为露天的敞厅。中国古代建筑的单体形式较简单,所用屋顶形式又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限制,所以主要靠重重院落中建筑的不同组合与庭院空间的变化取得不同的艺术效果。它一般不是一览无遗,而是在行进中层层展开,逐步引向高潮。北京明清紫禁城宫殿是现存最宏伟、变化最丰富的院落组合杰作。城市规划 中国至迟在商代已出现城,在西周初和春秋、战国时都曾大量营建城市,形成根据政治、军事、经济需要,按一定规划分级建城的传统。现存最早的按政治需要建都的规划是战国时撰辑的《考工记·匠人》,对不同等级的城的大小、高度、宫室、宗祀、市朝的位置和居民区的规模都有规定。以后历代都城多在不同程度上比附其制。首都和重要府、州在城内另建宫城或衙城,城内居民区自战国至唐均实行闾里制(亦称里坊制)。里坊为矩形,四周有坊墙,每面设一坊门,实行宵禁。坊内又被小街分为若干块,庭院式住宅列于其中。城内商业集中于市,按行业排列,围以市墙,四面开市门,中心有楼。坊、市实际是城中的小城,矩形的坊纵横排列,形成城市的垂直交叉的街道网,与宫城、衙城组成一个整体,唐长安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北宋后拆除坊墙,民居区由原坊内小街发展成横列的巷(胡同),商业沿城市大街布置,一直沿续至清代。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是较典型的代表。自三国邺城以后,无论里坊制或是街巷制,凡按规划修建或改建过的城市,大多平面规整,街巷方正,有一条中轴线,从现存明清北京城及大量州县城中均可见其概貌。自然山水式的园林布置 中国有悠久的造园传统,而以兼供游赏、居住之用的城市山林型宅旁园最具特色。这种园林南北朝以后渐盛,宋以后受山水画和诗词的影响而日趋精巧,明、清时期达到高峰。其特点是崇尚自然,又不简单地摹拟自然,而是追求中国山水画和诗词的意境,以略带写意的手法,创造更能概括自然山水之美之精髓的景物。宅旁园多是人造景物,故叠山掘池技术有突出的成就,在方丈之地能现出深山穷谷、绝壁危矶的效果。园景中山水花树与厅榭亭馆并重,建筑密度颇大,多随宜曲折布置,较少采用对称手法。至于大型园林和皇家苑囿,因多有较好的自然条件,常常划分成若干景区,在统一规划下分群组安排建筑。作为观景处所和点景,以尽力抒发自然风景之美为主,造景次之,与宅园手法有不同处,但崇尚自然山水之美则是一致的。

金字塔(Pyramids)一种类型的建筑物,一般用作陵墓或者祭祀之用。因为它的外形像中国的汉字“金”, 所以就叫它金字塔。其实与“金”并没有关系。金字塔一般指的是埃及金字塔。其他著名的还有玛雅金字塔、阿兹特克金字塔(太阳金字塔、月亮金字塔)等。埃及金字塔是埃及古代奴隶社会的方锥形帝王陵墓。世界八大建筑奇迹之一。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开罗西南尼罗河西古城孟菲斯一带最为集中。埃及共发现金字塔96座,最大的是开罗郊区吉萨的三座金字塔。大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个国王胡夫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90年左右。原高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10米,现高米;底座每边长230多米,三角面斜度52度,塔底面积万平方米;塔身由230万块石头砌成,每块石头平均重吨。据说,10万人用了30年的时间才得以建成。该金字塔内部的通道对外开放,该通道设计精巧,计算精密,令世人赞叹。

社会背景:

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建筑非常简单。不同年代、不同地区的原始人类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大致相同,建筑多有相似之处。原始社会末期,建筑艺术开始萌芽。 对建筑物环境规划布置也开始注意。

成就:

原始人工住所。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起先住天然山洞或巢居树上,后来出现人工修筑的竖穴和地面住所,如蜂巢屋(石块砌成,密集似蜂巢),树枝棚(用树枝搭成穹窿形,有的在外面再抹粘土),帐篷(用树枝和兽皮搭成)等。大抵渔猎者多住洞穴,畜牧者多宿帐篷,农耕者多居草屋。

农业村落。新石器时代出现农业,人类开始定居,很多地区出现雏形村落。苏联基辅附近发现的特里波利耶文化的氏族村落居民点科洛米西纳I,住宅围成两个同心圆,外圆直径约170米,每所住宅各长约30米,面积约150平方米,可住20~30个氏族成员。

中国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超过7000处,遍布全国。其中最早的是河南新郑裴李岗和河北武安磁山的两处,距今已有7000~8000年。黄河流域的原始农业村落,大的面积达数万至数十万平方米。

村落分区明显,一般包括住地、墓葬地、窑址、窑穴,并已有防御性堑壕。一般建筑环列四周,面向公共中心,体现了氏族社会的特点。

黄河流域典型的村落遗址如西安半坡遗址、临潼姜寨遗址、郑州大河村遗址,住房多为浅穴或地面建筑,以木骨架抹草泥成为墙壁和屋顶。

纪念性巨石建筑。原始社会晚期,有些地区已使用青铜器和铁器,加工木、石的能力提高了,出现了纪念性的巨石建筑,如祭奉太阳的石柱、环状列石和埋葬死者的石室;某些地区已有椭圆形平面的神庙。

中国台湾、山东和辽东半岛有石棚等巨石建筑遗存。 建筑艺术的萌芽 原始社会末期,建筑艺术开始萌芽。有些部落在建筑物上涂抹鲜艳的颜色,如中国宁夏固原遗址建筑的墙面涂红灰色条纹。

扩展资料:

奴隶社会时期的建筑发展状况:

中国奴隶社会包括夏、商、西周和春秋。夏代的城市遗址,在河南王城岗、淮阳平粮台和山西夏县有所发现。

商代早期的建筑遗址有河南侵师二里头一号、二号宫殿,两者都是建在夯土台上的木构架、夯土墙的殿堂,以廊庑围成院子。殷墟是商代晚期的建筑遗址,多年来的考古发掘对它的宫殿、墓葬等已有了较清楚的了解。殷人的大墓,为土圹木椁基,深达十几米,有很多殉人殉畜。

陕西歧山凤雏村出土的“中国第一四合院”,为早周建筑遗址,是一座两进的四合院,大门开在中轴线上。门外有屏,前院的堂与后院的寝之间有穿廊相接。两侧为与基地等长的厢房。房屋内用木柱,外为土墙。

遗址中发现有少量的瓦,说明西周时已有瓦,可能只用在屋顶的局部。西周铜器令(音“鬼”)的器腿上有斗形支撑物。至此中国建筑最显著特征中的木构架承重、院落式布局已经呈现,说明中国建筑的雏形已经具备。

春秋时代的建筑特色是“高台榭、美宫室”。防刺客、防洪水及享受登临之乐固然是原因,木构技术尚不够成熟,高层建筑要依傍高大的土台也是重要原因。此时期的哲匠是公输般——鲁班,被后世奉为工匠的祖师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原始社会建筑

找到符合要求的论文,请及时索取查收。

  • 索引序列
  • 匈奴论文范文论文
  • 马踏匈奴论文题目
  • 黑奴的论文主题
  • 美国奴隶制毕业论文
  • 奴隶社会建筑的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