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多宝鱼弧菌病研究论文

多宝鱼弧菌病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多宝鱼弧菌病研究论文

池塘残饵、死藻、底泥中吸附着大量弧菌,当养殖动物摄食这些腐殖质时,弧菌会随之进入体内,抢夺养殖动物新陈代谢的养分,同时导致炎症和组织的溃烂、坏死或萎缩等;

弧菌是尾部带一鞭毛的革兰氏阴性菌,对虾偷死、肠炎、生长缓慢、白便与弧菌存在极大的关系。

弧菌病是由弧菌属引起的一类疾病,为海水鱼类最常发生的细菌性疾病。弧菌病的比较共同的病症是体表皮肤溃疡。感染初期,体色多呈斑块状褪色;食欲不振,缓慢的游动于水面上;中度感染,鳍基部、躯干部等发红或出现斑点状出血;随着病情的发展,患部组织浸润呈出血性溃疡,不摄食,活力下降并出现“肠道白浊症”。主要症状有:病鱼体表退色,鳍基部和鳍膜随后出血,鳍膜烂掉;鳞片脱落,形成溃疡,肛门红肿,常有黄色黏液流出;眼球突出,眼内出血,眼球变白,混浊,肠道白浊,腹部膨胀。解剖鱼体,可发现鱼肝、肾、脾、肠出血发炎。

弧菌是整个海洋环境当中最常见的菌群之一

在我们养殖环境中,它更是丰度非常高的弧菌群,而且由于我们现代的这种航运、洋流,还有水产品的国际贸易,导致弧菌的地域株之间的交换非常频繁。弧菌有一些特点:首先,它的宿主范围非常广,从鱼、虾、贝,甚至到人类都会感染,在美国FDA标定,有13种弧菌可以引起人类的肠胃炎、伤口感染和败血症等一系列的症状。弧菌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分布具有全球性。可以说,目前,随着全球变暖,弧菌病的分布向冷水区域开始发展。2012年,英国的一个研究小组在北部一些国家由于弧菌的感染导致了肠胃炎,还有伤口感染和败血症有所增加。而且他们研究发现,温度每上升1℃,弧菌的数量提高200倍。对于这样一个丰度非常高,在我们整个生态系统当中又非常常见,不管是鱼、虾、贝都会感染的一种菌群,作为病害防控者,我们一直在问这样一个问题:弧菌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细菌与我们的机体是相互依存的

在这里,我首先要讲出一个理念: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说,细菌并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我们的朋友,也是我们的祖先。那么,细菌和病毒的出现是在38-25亿年以前,叫前寒武纪的太古宙时代,而鱼类的出现是在奥陶纪中期,也就是大约5亿年以前,哺乳类的出现仅仅有6400万年的历史。也就是说,在鱼类还有哺乳类包括我们人类出现之前,细菌或者病毒已经在这地球上存活了几十亿年,而现在我们却要把它杀灭,把它清除。

我们想一想,这可能吗?举一个例子,就拿细菌来说,我们自然界当中大约有1013个原核生物,它们与环境、与我们的宿主都是在共同进化的;再举个例子,就说我们人,人的消化管当中有1012个细胞,但是,却有1014个微生物。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虽然有这么多微生物,多数是因为它们是不致病的,这是一个事实,它们不致病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它们与宿主是一个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相互斗争的过程,我们平时说的病毒实际上仅仅关注了它们相互斗争的一面。我们经常说这样一句话:细菌与肝脏、肾脏等一样,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另外,在微生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理论当中流传的一句话:肠道菌群是个体拥有细胞数量最多的、独特的“功能器官”。你们可能觉得这个有些太夸张,事实上,在微生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理论刚刚提出来时,一些科学家就预测到菌群也和我们的肝脏、肾脏一样有生物钟,遵循人体的生物规律,在24小时之内,它都有所变化。这个预测在去年2014由以色列的专家得到了论证,也就是说经常出差、做一些国际旅行的、经常倒时差的人,他的肠道菌群会失调,从而异致肥胖。从近十年以来,在《自然》、《科学》、《细胞》这种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的有关肠道菌群与疾病和健康关系的论文已经达上百篇,其他的论文也有上千篇。

现在,包括肥胖、糖尿病、癌症、自闭症等超过50多种疾病都证明其和菌群失调有关,所以说,细菌与我们的机体是相互依存的。我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报道:假设证明这个小的人是我们人的细胞,那么外围就是细菌的细胞;假设证明这个大的人是ATCG组成的DNA,那么外围这个大圈就是体内细菌的DNA。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我们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实际上确切地说我们“十分之一的人”都不到。

危害——细菌和宿主相互斗争的的结果

然而,细菌总有和宿主相互斗争的一面,这就是病害,我们要关注。但是,我们要考虑这么一个微小的细菌,它是如何攻克宿主?相对于宿主来说,细菌是非常微小的,可以说像蚂蚁和大像的这种比例差不多,然而我们知道,蚂蚁也可以绊倒大象,这种就是靠群众的力量。在细菌的群体感应系统的发现者最初做的实验是用海洋中的发光弧菌——费氏弧菌。他们发现,单个培养或低浓度培养的费氏弧菌是不发光的,而高浓度培养的费氏弧菌就会突然集中地发生荧光。所以,可能存在一种触发机制,这种触发机制使得细菌在进入机体时暂时不攻击宿主。我们可以想一想,假设一个细菌或者少量细菌去攻击宿主时,它的下场只有被我们的免疫系统所清除,所以它所能做的就是繁殖,繁殖,再繁殖。当繁殖到一定数量之后,所有的细菌同时攻击宿主,这时就会产生疾病。

鱼类烂鳃病研究论文

添加胆汁酸600-800g,连续五天拌料投喂。五天后可见鱼体明显好转,死亡逐渐减少。当草鱼发生细菌性烂鳃疾病时,会使用抗生素防治疾病,细菌被抗生素杀灭后会产生大量的内毒素,内毒素可引起肝脏的损伤。胆汁酸通过结合或分解肠道内的内毒素,阻止内毒素通过肠粘膜屏障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减少肠道对内毒素的吸收,防止内毒素对肝脏乃至鱼体的危害。另外,胆汁酸在代谢过程中,会有一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大肠段,胆汁酸可以有效的控制肠道的pH值,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肠道常在菌的增殖。另外,对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等呼吸道常见菌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该病由细菌感染引起。

病鱼体色发黑,尤其是头部,鳃丝局部溃烂,严重者鳃盖内外面充血、发炎,眼珠变白,角膜脱落。

防治措施①发病后及时用杀灭海因或塘毒清对池水进行消毒,必要时可连用2天。②用菌毒杀星按1%添加量拌饵投喂,3~6天为一疗程,病情严重时可连用2个疗程。

金鱼作为中国的国粹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广泛的群众基础。虽然说金鱼在众多人的心目中是比较皮实的观赏鱼品种,要养活也不困难,但是要养好却并不容易。尤其是对于一般的家庭而言,如果自己心爱的金鱼患上了疾病,往往会方寸大乱、束手无策。笔者根据自己的亲身饲养经历,并结合近几年来在网上的一些诊症经验,就家养金鱼的疾病问题发表一点个人的看法,尽管会有可能存在一些错误的观点,但是希望能够以此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过程,给广大的金鱼爱好者提供一点参考和借鉴的作用。一、 鱼嘴覆盖白膜除非你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换水,水质已经到了严重恶化的地步,否则的话,金鱼几乎不会感染此类疾病。即使感染,也是以小鱼居多,很少看到有被感染的大鱼个体出现。不过话说回来,金鱼一旦被这种疾病感染的话,病情的发展是非常迅速、非常可怕的,受感染部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会从鱼嘴开始一直蔓延到头顶甚至躯干等部位,从被感染之日起,在短短的数天时间之内就能使病鱼死亡。这种疾病是由于细菌感染而引起的,因为被感染的病鱼的嘴部关节通常都会出现活动失灵的情况,并且病鱼会一直张开嘴巴并贴近水面浮游,以至于无法吞食任何食物,所以,这将会为治疗工作带来困难。但有资料显示引起此类疾病的细菌喜欢生活在碱性环境当中,所以,如果让金鱼生活在酸性环境之中的话,或许会有一点点的帮助。而在治疗方面,建议采取浓度为3%的盐水进行短时间的药浴治疗,之后再配合黄粉(呋喃西林)的使用,会有一定的疗效。假如能够使用一些强氧化剂,比如强氯精、聚维酮碘等一类的药物,疗效会更好。不过还有一点是必须要加以说明的:因为这种疾病的发展非常迅速,从被感染之日开始,短短两、三天的时间就能夺走一条鱼的生命,所以,治疗工作必须尽早进行,假如让病情发展到了晚期,甚至是中期的话,那将会为治疗工作带来更大的麻烦。二、头肉类金鱼的肉瘤白点问题我个人认为,头肉类金鱼的肉瘤出现白点问题,主要是因为金鱼的体表分泌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粘液在肉瘤的缝隙当中潴积而成的,在水质恶化及低温季节尤为常见,有时候,如果水中存在大量微小的悬浮颗粒物,而且这些东西一旦落在金鱼的头瘤缝隙当中的话,就会刺激粘液的分泌造成此类现象的发生。如果肉瘤上仅有少量的白点存在的时候,一般都不会危及金鱼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而在治疗方面主要根据以下三种情况分别进行:(1)鱼缸当中只有极个别的金鱼个体头部肉瘤之内出现少量的白点时,可不予理会,或者只作少量换水、清洗过滤槽等日常维护工作即可,冬季白点除外(2)鱼缸当中只有极个别的金鱼个体头部肉瘤内出现大量的白点,此种情况多见于异地新鱼的引入,主要原因是对引进地的水质环境不适应所致。但也有可能是鱼缸当中水质恶化所引起的,体质虚弱者头瘤首先出现白点。因为此时的金鱼头部肉瘤存在有大量的白点,所以,作为饲养者的我们,应该在发现情况之后的第一时间,立即进行换水工作!同时,必须密切留意鱼的状态,并且要观察白点附近的肉瘤是否存在出现血丝、充血、出血或腐烂的情况。假如肉瘤上的白点附近真的存在血丝或充血的情况,我们可以像挤青春痘一样把白点挤出来,此时,你就可以发现原本只存在于肉瘤表面的白点,其实是像脓液一样深入肉瘤的缝隙之内的,所以,你必须确保所有的脓液都被挤掉!然后才可以把鱼放回鱼缸当中进行调养。当然,为了避免伤口的感染,你也可以在水中施放一点药物进行预防,或者在挤干净脓液之后,用棉签把伤口附近的水擦干,再用红药水(汞溴红溶液,也就是我们平常处理伤口使用的红药水,一般药店都有出售)涂抹伤口,稍等片刻之后,即可把鱼放回鱼缸当中进行静养。如果肉瘤已经开始腐烂了,你必须先用棉签把腐烂的肌肉组织都剔除掉。记住,千万不能心软,一定要把腐烂的肌肉组织全部都剔除干净!然后再用红药水涂抹,也可以在剔除烂肉之后留下的孔洞里填塞一点杀菌的药物,比如黄粉之类的以预防感染的发生。当然,在水温较低的几个月时间里,也有可能会有类似的情况发生,但也并非绝对。不过,正所谓“养鱼先养水”,其实只要把饲养用水管理好了,即使是鱼头大量地存在这类白点,甚至在白点附近出现充血症状,金鱼也是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进行恢复的。而且,从水质方面着手,也是比较简单、比较安全和比较有保障的方法之一。(3)如果你的鱼缸当中所有的金鱼在头部肉瘤之内都出现了白点的话,无可置疑,你鱼缸里的水一定是出了问题,赶紧换水吧!如果鱼的肉瘤出现了问题,可以参考情况(2)的办法进行处理。但是,如果你偷懒,只进行鱼只的处理而不换水的话,那只会是徒劳的权宜之计。要记住,在寒冷的冬季,这种情况也是有可能会出现的,必须要分别对待。三、鱼眼白蒙此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鱼眼的角膜上覆盖有一层白色的薄膜,在水质恶化的情况下最为多见,只是普通的细菌感染,危害并不大,只要加强换水,即使不作任何的治疗,病鱼也能自行恢复正常。如果你希望进行治疗,并且期盼病鱼能够尽快康复的话,我会建议你在水中少量地放点粗盐或者其它的杀菌药物即可。四、白内障使用白内障一词确实并不严谨,但是此病的症状就有如白内障一般。这是因为复口吸虫在鱼眼的水晶体内寄生,使眼球浑浊并变成乳白色所致的。此病在鱼缸当中似乎并不会传染,但危害性却是相当的严重,甚至会使金鱼的眼球脱落而最终失明。因为寄生虫所寄生的位置非常特殊,以目前的能力而言,药物还不能到达患处把寄生虫杀死,所以,此病在现阶段还是一种不治之症。失明后的金鱼只能以嗅觉寻找食物。五、水泡眼的黄泡病这种疾病比较特殊,因为血浆渗出毛细血管之后,成为组织液,而组织液又通过毛细淋巴管回收,汇总之后再注入静脉。水泡眼金鱼眼泡之内的液体,正正就是组织液。所以,外用消毒药对这种疾病而言,作用甚微,可以说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要治疗这种疾病,最直接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一小针筒,刺进眼泡之中,把部分组织液抽出。然后再把青霉素等抗生素注射入眼泡之内。切记!必须先抽出组织液再注射,不然的话,突如其来的药水会增加眼泡的压力,有可能会带来负面的影响。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内服杀菌药物进行治疗,但疗效不及药物注射般直接和快速。药饵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先取一小容器,放入用于治疗的药物。如果是要杀菌的,可以使用环丙沙星、诺氟沙星、阿莫西林、先锋等药物;如果是要杀虫的,青蒿素、敌百虫都可以选用。因为水泡黄泡病是由细菌所引起的,所以应该选用治疗细菌性疾病的药物。购买的时候最好选择胶囊,使用时直接打开胶囊,把药粉倒进预先准备的小容器当中就可以了,省却研磨药片的麻烦。然后再滴入几滴清水,让药粉充分溶解之后,就可以把人工颗粒饲料放进去进行浸泡了。注意!用于溶解药物的水不宜过多,最好能做到完全被人工颗粒饲料所吸收,这样是最好的。稍等片刻,让人工颗粒饲料充分吸收药水之后,就可以进行投喂了。但是投喂的过程也不宜太快,尽可能做到饲料一投进鱼缸当中,立即就被金鱼所吞食,这样一来,就能把药物的流失减至最少。六、烂鳃病烂鳃病一直都是困扰众多金鱼爱好者的病症之一,其成因有寄生虫性的,也有细菌性的和霉菌性的。但是要在普通家庭里面分辨出引起烂鳃病的病原体,实在是有点强人所难的感觉。即使是经验丰富的高手,也只能凭借肉眼,简单地把鳃丝腐烂、变为黄绿色的烂鳃症归纳为细菌所引起的;而鳃丝苍白、像贫血一般的症状则划分为寄生虫性烂鳃。虽然这样区分有其道理,也有一定的准确性。但是在很多时候,鱼类的烂鳃病往往是由寄生虫和细菌所共同引起的,面对这种情况,如果还是单纯地区分病因并加以治疗的话,就会使辩症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成功率大打折扣了。至于用药方面,建议最好还是采取“内服外消”的办法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这样的:把病鱼放入浓度为3%的盐水当中浸泡10~15分钟,具体时间要根据温度和鱼的体质状况而定。笔者长期以来都习惯使用高浓度盐水进行鱼病的治疗,也发现了一点规律:鱼眼的清澈程度往往是身体状况的直接反映。当鱼刚刚进入盐水当中时,鱼眼是清澈透明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鱼眼就会慢慢地变得混浊,甚至发蒙、发白,这时候就意味着鱼就快不行了,必须立即取出并放回清水当中,给鱼一个喘息的机会。所以,在采用3%浓度盐水浸泡的过程当中,对于没有经验的朋友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注意观察鱼眼的变化,鱼眼发蒙了就不要勉强地继续进行下去,如果等到鱼眼发白,那时就回天乏术了。使用盐水的目的,是因为它具有多效性,即浓度为3%的盐水既能杀虫也能杀菌!这是因为引起细菌性烂鳃病的纤维黏细菌在浓度为的盐水环境当中就难以生存,3%的浓度已经远远超出其承受极限;而且此浓度的盐水对引起鳃霉病的霉菌也有一定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同样地,对于绝大多数的寄生虫而言,在这种环境当中也会被杀死。一举多得!其实像盐水一样的药物还有很多种,像福尔马林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是因为一般家庭较难取得,剂量的计量也比较麻烦,所以就不作详细介绍了。此外,盐水浴最起码是每天一次,或者是早、晚各一次,并连续地进行五到七天的时间。大概在盐水浴之后的第二或第三天,我们就应该给鱼喂一点药饵。尽管说患烂鳃病的鱼不适宜喂食,否则会加重鱼的负担。但是在进行盐水浴之后的第二至第三天的时间,鱼的病情一般都会得到缓解。而且,为了使金鱼能够吃到一点药物,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内服药主要以杀菌药物为主,这是因为有研究表明,引起烂鳃病的细菌会从腐烂的鳃丝进入血管并随着血液的循环而感染内脏器官,因此,内服杀菌药物是很有必要的。药饵的制作可以参考之前的介绍。当然,如果能够内服一些中药进行治疗那是最好不过的,本人近两年以来一直都是使用三黄散(国标渔药,主要成分是:每一百克含黄芩30克、黄柏30克、大黄30克、大青叶10克)治疗金鱼的细菌性疾病,当然也包括烂鳃病,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疗效,而且与其它化学药品相比,其安全、低毒、无残留、副作用小等特点,相当值得推广,特别适合一般家庭的使用,省却化学药品剂量的计量麻烦。对于更高级的爱好者或经验丰富的人而言,也可以分别针对细菌或寄生虫进行药浴或长时间的药物泼洒治疗,但这种方法必须建立在能够准确确诊病因的基础之上!治疗细菌性烂鳃病最常用的药物是利凡诺,不过在使用过程当中一定不能添加氯化物,包括食盐和粗盐!这是配伍禁忌,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据我观察发现,现在在各大的金鱼网站或论坛上,有很多人在进行鱼病治疗的时候,往往都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就往水中加盐的,或者是人云亦云,别人说药浴的同时需要加盐他就真的加盐,也不想想能否加盐、为什么要加盐、添加多少的盐才能发挥功效。这样一来,不但完全没有目的性可言,而且也不考虑药物的拮抗性和配伍禁忌,这样做非常不好!除此之外,二溴海因、聚维酮碘、戊二醛等药物都可以用于治疗细菌性烂鳃病,疗效也相当不错,只是在使用上必须要注意剂量的计量,否则很容易就会造成死鱼事故的发生。至于杀虫药,可以使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前者是起杀虫作用的主要药物;后者是敛剂,主要作用是增加药物的通透性,起辅助作用。敌百虫也是杀虫的常用药物之一,但必须注意不能在碱性环境条件下使用,也不能与碱性药物配伍使用,否则就会生成剧毒敌敌畏。如果使用菊酯类或阿维菌素一类的药物进行杀虫治疗,同样也要注意药物的浓度,剂量稍稍增大即可引起鱼类的死亡。因为这些药物的操作难度较大,取得也不容易,不适合一般家庭使用,所以就不作详细的介绍了。七、腹水病及竖鳞病之所以要把这两种疾病放在一起介绍,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两种疾病的成因颇为相似,概括地说都可以认为是细菌感染而造成的体液循环和代谢障碍,而且,腹水病往往会伴随着竖鳞病一起发生;而竖鳞病往往又会出现腹水症状。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两种疾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也有研究表明,腹水病是因为鱼类长期处于紧迫状态,使免疫系统受到抑制,致使细菌有机可乘并入侵鱼体所导致的。该病最早是从肠道的感染开始,当发展到晚期的时候,会伴发肾功能障碍,或是尿道和器官的感染而引起体腔的积水,致使多余的体液聚集在鱼的腹腔、鳞囊和眼睛后面。所以,当我们的爱鱼患上这种疾病的时候,症状几乎都是鱼体肿胀、鳞片竖起和眼睛突出等表现。因为细菌感染是从体内开始的,因此,体外消毒的效果并不理想。而在过往的一段时间里面,我身边的朋友,也包括我本人在内,最常用的办法不外乎就是外用消毒药物,比如黄粉之类的进行治疗,但疗效甚微,有时候私下交流的时候也笑称是在打“持久战”。自从了解到具体病因之后,我开始改变了治疗的手法,似乎是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最起码到目前为止是这样的。既然患病金鱼腹部肿胀、鱼鳞竖立的原因是因为多余的体液无法排出体外而引起的,那么,想方设法帮助它们排尿是很关键的任务!或者说,减轻它们的体液负担也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其实利用盐水重新调整渗透压就可以了,这对于所有家庭而言也是非常简单也非常方便的辅助治疗手段。但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前期缩小鱼体内外的浓度差距、减少渗透压力,是为了减少进入鱼体之内的水分,如果饲养水体的盐度长时间保持着超越金鱼体液浓度的话,即使你的爱鱼能够进行排泄,也会因为无法把有毒的代谢**排出体外而中毒死亡!但是,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只有标本兼治才能战胜病魔。内服药饵可以帮助你的爱鱼战胜细菌感染。和前面所说的一样,使用人类服用的抗菌素药物就可以了。药饵的制作可以参照前面的介绍。如果你能取得一点中药的话,使用具有泄下、利水、消肿的中药也会收到非常不错的疗效。像之前介绍的三黄散当中的药材,以及泽泻等药物,都具有清热、去湿、泄下、利尿等功效,而且还含有杀菌的成分,都是相当不错的选择。不过,在寒冷的冬季或者是在年老的金鱼身上,偶尔也会出现竖鳞或者是身体臃肿的情况,但并不会有太大的危害,出现这种症状的老鱼照样可以正常地生活。这估计是与新陈代谢速率的降低或减弱,甚至是内脏器官功能的衰竭有关。即使是年青的金鱼在日常的饲养过程当中,也会偶尔出现非常轻微的竖鳞症状,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鳞片具有粗糙感的现象。在一般情况下,我都会采取减少喂食甚至是停食,并结合部分换水的方法,或者是在饲养水体当中适当地添加少量的粗盐,就可以使平常偶尔出现的轻微竖鳞症状得以解决。八、肌肉腐烂金鱼一般很少会出现肌肉腐烂的症状,即使发生,也很容易治愈,只需要作一些简单的手术处理就可以了。具体方法是这样的:取碘酒(或者红药水、高锰酸钾结晶也行)、清水和三根干净的棉签备用;把病鱼自水中取出,使鱼始终保持着鱼头朝天、尾巴朝下的体位;一手握鱼,另一手拿棉签把腐烂的肌肉组织都剔除干净;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创面;再用干净的棉签把伤口及其附近的水擦干;接着用干净的棉签沾一点碘酒,均匀地涂抹在伤口之上(或者直接把高锰酸钾结晶涂抹于伤口之上);最后用干净的清水从鱼头一直往下淋,把伤口上多余的碘酒都冲洗掉。当这一切都结束之后,就可以把病鱼放回干净的清水当中进行调养了。在调养其间,必须确保水体的干净整洁,这对于伤口的愈合很有帮助。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无论是采用碘酒还是高锰酸钾结晶或是高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治疗,在整个治疗的过程当中,都不能让这些东西流进鱼鳃里面,所以,一定要确保整个操作过程始终保持鱼嘴朝天的方向,用清水冲洗残余药物的时候也要从鱼头开始往下淋。如果是采用红药水涂抹的话,只要不让红药水流进鱼鳃就可以了,事后也不需要用清水冲洗。但在放回水中之前,最好是稍等片刻,让红药水略微干燥一点之后再放回清水当中饲养会更好一些。在某些时候,金鱼的肌肉腐烂并不是从外面开始的,而是由里到外的顺序不断扩大发展而来的。此时,我们就可以观察到鱼体肌肉最初只是内部发红,但之后患处的颜色就会变得越来越深,并逐步往外蔓延,最终彻底烂掉。面对此种情况,除了需要进行上述手术操作之外,建议你最好还是喂一点含抗菌成分的药饵。但无论如何,即使是从外面开始的腐烂,在恢复其间,喂食药饵都是很有好处的。还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腐烂的肌肉,会使金鱼的体液浓度难以维持,体液当中的营养物质会从伤口处往外渗透到水体当中,淡水也会从伤口处涌入金鱼体内,增加排泄负担。如果使用高锰酸钾结晶直接涂抹伤口的话,就可以使伤口结痂。红药水也有类似的疗效,只不过效果略逊于高锰酸钾罢了。如果采用中药五倍子,打粉后直接填塞在患处或涂抹在伤口之上,甚至是用于内服辅助治疗或煎成药汁泼洒到鱼缸当中,都可以起到收敛和止血的功效;而中药北芪同样具有拔毒排脓、利水生肌的作用,还能增加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免疫功能的效果,采用北芪作为病鱼手术后的辅助治疗药物,同样能够起到加速创面愈合的功效。而在国外,也有人是在鱼类的伤口上喷涂蜂胶进行治疗的,除了能够起到杀菌消炎的功效以外,隔绝伤口与水的接触也是其目的之一。或者在水中适当地添加一点盐来重新调整渗透压,也有很好的帮助。

拌料内服一些药物,一般三天就可以了。

毛霉菌病研究进展论文

毛霉菌在显微镜下观察属于紫色的细菌,看起来长得还不错。毛霉菌在医学的应用上还是比较广泛的,这种细菌的适宜生长环境是土壤和粪便,如果不幸感染对身体的危害还是挺大的。那么,毛霉菌感染能治好么?请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关于这方面的那些事吧!

1、药物治疗

当发生毛霉菌感染后可以通过服用一些药物控制病情,如抗真菌药物,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毛霉菌感染症状,控制病情。但我建议大家,在使用或服用任何药物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询问是否可以使用或服用该药物,避免错误服用或使用药物,最后加重病情。

2、注射药物

除了服用药物外,患者可以去正规治疗机构进行药物注射进行治疗,如两性霉素b,静脉注射等,患者不要节省部分治疗费用而自行购买注射药物,然后自行注射,这样很容易在注射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经过治疗后,可以有效缓解病情,进而控制病情。

3、抗生素治疗

针对部分特殊的患者,建议患者在治疗前先做一个细菌培养,然后让医生为你找出有效抗生素治疗方法,再针对性治疗,也可以有效控制病情。

4、饮食调理

除了外治外,患者也要多注意自身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果、多喝水、少食用辛辣油腻食物等等,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对辅助治疗毛霉菌感染有一定帮助。

大家现在大概了解毛霉菌感染有什么方法治疗了吧,最后想提醒患者,虽然有一些药物可以缓解病情,但不能因为可以控制病情就大量服用该药物,常依赖药物对治疗是没有帮助,所以大家要记住。无论什么方法都好,主要还是按照自身病情去选择。

毛霉菌形态为白色管状菌丝和黑色球形孢子,属需氧性条件致病菌。其致病特点是损伤穿透血管内皮细胞形成栓塞,进而引起组织梗死。其梗死的组织表现为充血和紫黑色斑块,感染部位可涉及皮肤、鼻窦部、眼眶及脑组织等。

毛霉菌病(Mucormycosis)的患病高危人群通常为恶性肿瘤、粒细胞缺乏、化疗及免疫抑制治疗、糖尿病、长期糖皮质激素应用者或HIV患者等。结合本案例,患者为3岁B-ALL儿童,因诱导治疗导致血三系减少、粒细胞极度低下(仅×109/L)。这些均为毛霉菌病的高危因素。

该病进展极快,易导致器官及组织坏死,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在诊断上需要依赖病理发现,可以直观确切地观察到特征性菌丝及病理改变,因而组织病理学或涂片常成为诊断的唯一证据。

对于AML/ALL等恶性血液病患者,高强度的化疗常导致粒缺及免疫力低下,无疑使毛霉菌病的发病几率成倍上升。值得注意的是,该病的致死率极高,一项纳入929例毛霉菌病患者的Meta研究显示,侵犯鼻窦部及肺部的毛霉菌病死亡率分别达46%及76%,而毛霉菌广泛感染者的死亡率高达96%!

毛霉菌属于腐蚀性真菌,它在土壤,粪便以及空气中广泛存在。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或患有慢性疾病而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药物会引发毛霉菌感染,轻者通过抗真菌药物治疗,严重会出现组织坏死则需要手术清创治疗。

毛霉菌是一种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真菌,分布的每一个国家的每一个角落,甚至你家里就有,而且是一定有。毛霉菌病分为鼻-眼-脑型、肺型、胃肠型、皮肤型、广泛播散型和混合感染型,其中以鼻-眼-脑型毛霉菌病最常见,约占文献报道病例的75%。

毛霉菌病是由毛霉目中的根霉属、毛霉属、梨头霉属或者是被孢霉属等多种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疾病,这些真菌的转播途径非常广,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或者黏膜进入人体并感染人体。

毛霉菌病的特点就是起病急速、进展快、病死率高。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这类疾病的总体发病率还是较低的,但是近年来的确诊数却在不断上升,本次印度就有已经超过2万人感染毛霉菌病。毛霉菌病平均在一百万的人口中有万人感染。可以发生在不同的人群中,在我国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平均发病年龄在48岁左右,男性感染者会高于女性感染者,总体的死亡率高达40。82%。

免疫力低下、患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白血病、进行器官移植术等)是主要的危险因素。这类疾病是不会传染的,根据类型的不同,本病的临床表现也是有所不同的。本病的治疗手段主要以抗真菌药物联合手术治疗为主。治疗毛霉菌病的关键还是在于早发现、早治疗。

毛霉菌病的主要危害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的特点,因此若不及时发现与就医治疗,疾病的发展是迅速的,患者就有死亡的风险。此病也并非是绝症,经过规范的治疗,是可以避免死亡的,但是还是不可避免会有遗留的后遗症出现。如感染脑部并侵犯神经,可能导致偏瘫、失明、面瘫等一系列的后遗症。

对于毛霉菌病最好的预防措施就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规范自己的日常作息、饮食等等,强健的体魄是抵抗病毒最好的解药,对于自身所保留的一些潜在隐患,还是需要定期到医院体检,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身体的管控调理。

糖尿病病足耐药菌研究进展论文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的发病率快速增高,随之而引起的糖尿病足护理工作人员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糖尿病足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病足的临床护理 方法 。方法2012年5月以来,我院共收治糖尿病患者100例,其中25例合并糖尿病病足,通过对25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 总结 分析。结果25例患者在有效积极的护理下,病情未进一步发展,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了大大提高。结论临床治疗对糖尿病的治疗固然重要,结合有效的临床护理更能抑制病情的发展。

【关键词】糖尿病病足;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糖尿病病足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主要是由于糖尿病造成血管病变以及神经病变和感染因素,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较为严重的病变,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给患者的及其家庭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与负担[1]。2012年5月以来,我院共收治糖尿病患者100例,其中25例合并糖尿病病足,通过对25例患者的临床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论述如下。

1临床资料

2012年5月以来,我院共收治糖尿病患者100例,其中25例合并糖尿病病足。其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55岁。病程1-10年,平均5年。其中出现皮肤表面溃疡,但无感染的患者10例,出现穿透性溃疡并合并软组织感染,但是无骨髓或深部脓肿的患者10例,深部溃疡影响到骨组织的5例。

2临床护理

一般护理在患者糖尿病确诊后,首先积极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同时控制患者的高血脂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早期动脉硬化,将预防糖尿病病足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定期测量患者的体重,观察患者的饮食量、尿液的颜色以及气味。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特别是双足,检查双足是否有发红、发热或发凉的症状。同时嘱咐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用温水洗脚,保持足部的卫生。

对症护理对于多饮多食的患者,结合患者的病情,严格制定饮食规定,对于患者出现饥饿比较明显的症状,非低血糖造成的,可以适当给予少量粗纤维食物进行充饥;对于多尿患者,便后要注意保持清洁,预防感染;对于合并慢性病的患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嘱咐患者一定要卧床休息,低盐低脂饮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患者住院期间,准备好一切急救物品,发现异常立即 报告 给上级医师,做相应处理。

对于出现酮症酸中毒的患者,主要表现为精神状况欠佳,极度口渴嗜睡以及呼吸加深加快症状时,护士应立即做好血糖以及血生化等辅助检查,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小剂量静脉注射胰岛素,大量补液,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失调等[2]。

患肢护理将患肢抬高,高度一般在30度左右,这样利于患者的肢体静脉回流,预防下肢出现水肿,重点注意足跟以及踝关节处,用支撑垫将其垫高,预防长时间压造成褥疮,对于出现软组织感染的患者,可在给予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外用抗菌药液进行外洗,同时给予患者进行烤电;对于合并有骨感染的患者,一定要住院治疗,定时检查患者的血细胞计数,配合临床医师应用有效的抗菌治疗。

嘱咐患者及其家属每天做必要的被动锻炼,预防因长时间不运动造成的废用性萎缩,但是一定要掌握好时间,避免长时间运动。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避免穿紧口的袜子,造成血液循环障碍;伤口用药处理:患者足部出现感染的创面应每天换药,可根据浓汁培养情况局部选用鸣敏感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双黄连、呋喃坦啶等。创面感染严重有腐肉脓汁时应切开引流或彻底清创。创面常规消毒后用生理盐水或呋喃西林液冲洗,局部用红外线灯照射消毒,促进创口肉芽生长。

心理护理本病病程时间较长,治愈困难,患者常常出现焦虑、烦躁以及抑郁的情绪,对治疗缺乏信心,或对于自己的病症报无所谓的态度放弃治疗。在此护理人员一定要关心体贴患者,多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使病人能坚持正确的治疗和饮食方法,树立信心,调动其积极性,同时,不可忽视家属的工作,要求家属理解病人,从各方面帮助病人,使病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讨论

糖尿病病足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主要是由于糖尿病造成血管病变以及神经病变和感染因素,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较为严重的病变,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给患者及其家庭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与负担。

其发病原因主要是[3]:神经病病变: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病变;②血管病变;③循环障碍;④免疫障碍;⑤皮肤中促进皮肤生长的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减少。其中主要是神经和血管病变。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依据患者的症状以及体征严重程度不一样而不同,对于较轻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足部轻度疼痛,中度患者出现较深的穿透性溃疡并合并软组织感染,最为严重的患者在溃疡的同时合并有软组织脓肿,骨组织病变以及坏疽。其常见的诱发因素为:因为脚趾间的皮肤瘙痒抓挠皮肤,水泡出现溃烂、烫伤等,损伤碰擦伤或鞋子的磨损伤。

主要的危险因素为,年龄在40岁以上的患者,糖尿病病程较长,一般在10年以上,男性;吸烟较为严重,末梢神经感觉丧失或末梢动脉波动减弱;足畸形;血糖未加控制以及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老年独居的患者,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的患者[4]。

总之,糖尿病病足的预防与控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一旦患者出现病足,在护理上一定要细心,预防感染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最为严重的是骨感染,如处理不及时容易造成败血症或骨髓炎等,这就需要临床护理人员的耐心细致的护理以及与临床医生的积极沟通,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糖尿病病足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傅东波,沈怡谔,丁永明,等.上海慢病自我管理项目对自我效能的影响评价[J].中国健康 教育 ,2003,19(10):740-742.

[2]张金慧,吕阳梅,于小蓉.从不良血糖控制史看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健康教育,2002,18(10):618-620.

[3]宋燕,严伯正.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管理前后综合指标达标状况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5):769.

[4]周芳芳.如何指导糖尿病患者家属参与对患者的管理[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6,1(2).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晚期慢性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使足部感觉障碍,导致周围血管病变,局部血栓形成,使下肢缺血失去活力。在此基础上足部外伤合并感染,导致溃疡、坏疽[1],严重者截肢、死亡。糖尿病足一旦发生,很难治疗,且糖尿病患者局部血糖高,继发感染加重病情,坏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重,最终发展为严重的肢体功能丧失。因此,糖尿病足预防的意义远远大于治疗。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糖尿病患者633例,除入院时已发生糖尿病足的患者32例,其余601例患者经过我们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无1例发生糖尿病足。现将我们的护理 经验 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8年10月至2012年11月,我院共收治糖尿病患者633例,剔除入院时已发生糖尿病足的患者32例,其余601例患者中,男性384例,女性217例,平均年龄岁,糖尿病病史最短年,最长30年,合并有其他内科基础疾病的427例,免疫功能低下者13例。

2 护理及预防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糖尿病患者要戒烟戒酒,养成每天泡脚的良好习惯。每天用温水泡脚,最好早晚各1次,每次15min-30min,水温35℃-40℃,有条件的可以使用微电脑控制的足浴盆。泡脚既能减少足部细菌驻留,保持足部卫生,又能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促进局部新陈代谢。泡脚前一定要用手试水温,如果对温度不敏感,要清家人帮助测水温。最好使用温度计测水温,能准确测量温度,避免了人为的感觉错觉误差。洗脚时一定不要使用毛刷、麦饭石等工具,避免损伤足部皮肤。泡脚后要使用专用的纯棉毛巾擦拭双脚,要保证整个足部及脚踝充分干燥,无水渍,尤其是脚趾间。年龄较大及皮肤干燥的患者可在双脚涂抹愈裂霜等保湿剂,以保持足部皮肤柔软,防止皮肤皲裂。脚汗较多者,要保持脚部干爽,不要使用爽身粉,以免堵塞毛孔,阻碍汗液排出。可用棉棒沾取酒精涂于脚趾间,再用无菌医用纱布隔开,这样可以加速水分挥发,保持足部干爽。使用足浴盆泡脚时,第一次使用前一定要用温度计效验水温,因为大部分足浴盆的温度显示不是很准,为避免烫伤,要使用温度计多测量几次,清楚足浴盆显示的温度与实际温度的误差。也可以采用中药泡脚[2]。

积极控制血糖 饮食治疗是控制糖尿病病情的最基本治疗 措施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每日活动量,计算每日的摄入量,以保证机体器官的正常需求,维持日常生活需要,达到热量摄入与能量消耗的平衡。指导患者规律进食,进餐要定时定量。早中晚三餐的食量要均衡分配,避免“饱一顿、饥一顿”。要进行适度的运动,做到“管住嘴、迈动腿”,利于控制血糖。每日要严密监测血糖,并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将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或稍高于正常的水平。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选择合适的鞋袜,避免足部外伤 糖尿病患者要选择柔软合脚的鞋子,穿鞋后要保证脚在鞋内有足够的空间。下午时双下肢会有轻度水肿,脚会变大,此时一定要注意是否磨脚,避免脚损伤。袜子应采用透气性好、散热性能佳,有弹性、不紧绷的品种,以纯棉、羊毛为佳。穿鞋前一定要注意鞋内有无异物,避免硌脚。不宜活动过久,长时间活动时,要脱鞋休息,既能让脚汗挥发,保持脚部干爽,又能减少摩擦,有利于保持足部的血液循环,防止损伤。

改善患肢血液循环 冬天要注意足部保暖,避免暴露于寒冷或潮湿环境,尽量不要使用热水袋。因为使用热水袋时,极易发生烫伤,继发感染,发生坏疽。每天进行适度活动,如 太极拳 、散步、广场操等,以促进足部血液循环。但要避免同一姿势站立过久,因为长时间站立不活动不利于下肢的血液循环。坐位时不要盘腿或双腿交叉,严禁翘“二郎腿”,以减少双下肢的负荷。患者可自己进行足部按摩,挤压腓肠肌、脚踝、足背、足底,被动活动脚趾。每只脚按摩15min-20min,两只脚交替,至双脚发热为止[3]。按摩时一定要注意力度,避免皮肤脱皮等损伤。

下肢的被动运动及压力泵的使用 可以使用下肢被动活动仪,活动下肢,减少并发症。对于活动不便的患者尤其重要。也可以使用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压力泵,挤压下肢的肌肉。因压力泵具有压力梯度,能促进静脉血液及淋巴液回流,促进循环,改善新陈代谢。

健康教育 糖尿病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度,改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少患者的致死致残率。患者家属的教育在糖尿病管理和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育患者的同时,让患者家属参与进来[4-5],让他们知晓糖尿病可能带来的危险预后,以及饮食运动疗法的重要性。让家属发挥监管、督导、反馈的作用,从而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另外,在护理中我们发现,具有一定的 文化 修养的患者,能较好的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坚持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认真监测血糖,是血糖保持一个相对平稳的水平,糖尿病的并发症大大减少。随意在糖尿病足的护理中,护理人员要全方位的系统护理,对患者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卞丽香,李善华.糖尿病足的病因分析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1):1003.

[2] 张颖,董玉宽,吴艳,等.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7,29(1):93.

[3] 曹宏伟,张希荣,王艳红,等.涌泉照射与按摩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J].针灸临床杂志,2001,17(6):35.

[4] 王晶,闫峰,赵红丽,等.两组老年人肺结核东头调查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24):46.

[5] 陈家伟.糖尿病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6,5(4):51.

我现在也要写一篇关于糖尿病的毕业论文,我是学影像的,可以给我提供一些学习建议么,谢谢,急需。

糖尿病研究最新进展,很多人都认为,糖尿病属于内科疾病,此病患者只能通过控制饮食、加强运动以及服用降糖药、注射胰岛素等方法进行治疗。手术属于外科疗法,是无法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不过,随着临床医学的进步以及对糖尿病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了一种可以有效治疗糖尿病的手术疗法——胃转流手术。 用手术的方法能治疗糖尿病的结论并不是在糖尿病的研究中得出来的,而是在实行减肥手术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在20世纪50年代,国际上的一些减肥研究机构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一些血糖水平偏高的肥胖症患者在实施了某些减肥手术之后,其身体对胰岛素的使用量明显减少,血糖水平明显降低。但这一发现在当时并未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直到1998年,世界权威医学杂志《外科学纪事》报道了合并2型糖尿病的肥胖症患者在实施了减肥手术后其糖尿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这一消息,才引起了医学界对此事的广泛关注。随后,有研究机构对608名合并有2型糖尿病的肥胖症患者实行了各种减肥手术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进行了胃转流手术的此类患者其2型糖尿病的治愈率最高,可达到80%以上。随后,在2003年,国际上研究糖尿病的权威机构又对240名合并有2型糖尿病的肥胖症患者实行胃转流手术的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有83%的此类患者其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因此,美国糖尿病协会在2009年提出,为糖尿病患者实施胃转流手术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方法。 胃转流手术其实就是一种胃肠改道手术。做此种手术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目前实施这种手术主要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和肥胖症等疾病。做胃转流手术的具体步骤是:先在患者的腹壁上打4~5个直径为~1厘米的小孔。然后将腹腔镜及其他手术器械通过这些小孔伸入到患者的腹腔,从患者胃脏的中、下部将其胃脏横向闭合,并将接近闭合端的胃与小肠连接起来,将胃的下部和十二指肠空置起来(或切除),使食物不经过胃的下部和十二指肠而直接进入小肠。通过胃转流手术治疗糖尿病的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国内外的多数观点认为,实施胃转流手术可使食物在人体内的流向发生变化,这会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可见,胃转流手术的作用在于恢复胰岛β细胞的功能,是治本而不是治标,故具有根治糖尿病的可能。 胃转流手术的操作比较简单,整个手术过程只需2个小时左右,由普通的外科医生即可完成。患者在手术3天后就可进食,一周后即可以出院,在手术后的10天左右其血糖水平就可基本降至正常。正因为胃转流手术具有这样的优点,我国的一些大医院已经从2004年开始使用此疗法治疗糖尿病,并成功地治疗了数千例患者,有的患者经过5年随访病情未见复发。因此,有条件的糖尿病患者不妨试试,推荐咨询一下湖南省军区医院糖尿病多学科诊疗中心,这个医院比较有手术经验。

教育部自学考试办公室有关对毕业论文选题的途径和要求是“为鼓励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应考者可结合本单位或本人从事的工作提出论文题目,报主考学校审查同意后确立。也可由主考学校公布论文题目,由应考者选择。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应与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相一致,做到通过论文写作和答辩考核,检验应考者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选择课题,还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课题中选择课题,都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选好课题是毕业论文成功的一半。

细菌多糖研究论文

机体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在病原生物的压力下,适应产生了两套免疫系统,即天然免疫(innate immunity)和获得性免疫(acquired or adaptive immuniy)。天然免疫或称非特异免疫,存在于所有的多细胞生物,与生俱来,包括多种效应细胞和分子,如各种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DC)、NK细胞和体液杀菌成分如补体、抗微生物肽、溶菌酶等。获得性免疫即特异性免疫,到脊椎动物才出现,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通过体细胞lg超家族基因重排而产生的抗原识别细胞,包括T和B淋巴细胞。自20世纪50年代末BURNET[1]提出克隆选择学说以来,对获得性免疫系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获得性免疫应答所涉及的细胞、蛋白质和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机制诸方面均取得了许多重大的进展和突破,而天然免疫的研究进展缓慢。然而,90年代以来多种天然免疫识别分子的发现,其结构、功能的初步阐明,导致了90年代后期“天然免疫研究之崛起”[2]及其“复兴时代的到来”[3]。本文仅就其核心问题—“分子模式识别作用”及其免疫生物学意义作一概略介绍。1天然免疫识别分子及其“分子模式识别作用”天然免疫识别分子的种类天然免疫识别分子都是由胚系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根据结构特征分为7个家族(见表1),但一些分子如补体经典途径识别分子C1q、旁路途径识别分子C3、肽聚糖识别蛋白等尚未归类,而且,新的天然免疫识别分子还在不断发现之中。还可以从功能上将天然免疫识别分子分为循环于血浆中的体液蛋白、表达于细胞表面的内吞受体和细胞表面或细胞内的信号受体;按识别方式可分直接识别分子如CD14、DEC-205、胶凝素等和间接识别分子(识别天然免疫系统与病原体反应后的产物)如补体受体、Toll受体等。

文唾液凝集素研究进展,《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9年 第2期中国口腔医学专业人才供需研究,《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9年 第1期Nod/Rip2信号通路参与牙龈卟啉单胞菌诱导牙髓细胞白细胞介素-6表达,《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9年 第1期龋病相关细菌的细菌素,《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9年 第1期 口腔医学教材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中国口腔医学信息》2008年 第6期Wnt信号通路与牙胚发育,《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8年 第12期老年人前后牙牙髓感觉功能昼夜节律性的比较研究,《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 第4期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培养创新型口腔医学人才,《中国口腔医学信息》2008年 第5期弯曲根管不同预备方法对其根管充填密封性的影响,《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 第6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唾液分泌率及其葡萄糖的质量浓度分析,《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 第5期口腔医学救护在抗震救灾中的重要作用,《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 第4期发挥学科优势,建设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年 第4期五星红旗不相信眼泪,《中国口腔医学信息》2008年 第3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孵育站,《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 第2期设立口腔医学8年制学历教育势在必行,《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年 第6期成都地区成人上颌第一前磨牙的离体解剖形态观察,《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 第2期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培养创新型口腔医学人才, 《北京口腔医学》2008年 第2期1950——2005年我国龋病临床研究文献的质量评价,《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 第1期我国局部使用氟化物防龋效果的循证医学分析,《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8年 第1期 3种白色假丝酵母菌生物膜体外模型的比较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年 第12期两种脱矿体系制备人工龋损的病理学比较,《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8年 第1期两种机用镍钛根管预备器械预备“S”形树脂根管的效果观察,《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 第1期三种灭菌法对高速裂钻腐蚀和切削率的影响,《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7年 第10期中药五倍子、蜂房提取物对早期釉质龋再矿化作用的实验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 第11期人体牙髓感觉功能昼夜节律性的增龄性变化,谢思静 郭斌 周学东 阙克华 徐真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 第4期影响内氏放线菌尿素酶活性相关因素的初步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 第4期我国窝沟封闭防龋效果的循征医学分析,《口腔医学研究》2007年 第5期中药对口腔细菌生物膜作用的实验研究,赵今 李继遥 朱昞 周学东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 第10期白假丝酵母菌药物流出泵基因在生物膜中表达的动态研究,《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 第4期根管弯曲度对人下颌恒切牙数字牙片根管长度测量的影响,《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 第5期局部使用聚维酮碘氟化泡沫对龋易感儿童口腔致龋菌的抑制作用,《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7年 第5期厚朴活性成分对致龋菌生长和产酸影响的体外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 第3期远缘链球菌黏附与游离状态下合成胞外多糖的比较,《上海口腔医学》2007年 第1期五倍子对牙根面脱矿影响的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07年 第6期纳米羟磷灰石/聚酰胺66作为盖髓材料的体外抗菌作用,《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 第1期多肽生长因子对牙周膜细胞的影响,《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7年 第2期五倍子不同组分对口腔细菌生物膜的清除效应,《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 第1期我国天然药物防龋的研究进展,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7年 第2期肝细胞生长因子在大鼠修复性牙本质形成过程中的表达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 第1期中药五倍子化学成分对早期龋显微硬度的影响,《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10期 口腔多菌种生物膜对防龋中药敏感性的实验研究,《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6期变形链球菌在日托儿童口腔中水平传播的初探,《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6期白细胞介素-1B-511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炎进展的关系,《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6期数字X线技术诊断6|6原发性牙根纵裂的体外研究,《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6期中国人下颌恒切牙根管横切面的形态学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 第6期人上前牙根管治疗难度评估的实验研究,《上海口腔医学》2006年 第5期根管治疗难度分析的要点,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9期下颌恒切牙根管形态的影像学研究,《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6年 第8期下颌恒切牙根管解剖因素与根管治疗难度的相关分析,《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4期可变锥度镍钛锉在树脂弯曲根管中成形效果的观察,《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4期不同培养条件对口腔细菌生物膜生长的影响,《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6期恒前牙髓室解剖影像学的初步研究,《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3期种麻醉方法在牙髓病治疗中止痛效果的比较,《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3期中国人下颌恒切牙根管弯曲的解剖学研究,《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3期儿童口腔中变形链球菌传播方式的研究,《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5期我国龋病研究的进展,《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5期尿素水解对内氏放线菌增殖及耐酸力的影响,《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2期粘液放线菌生物膜结构中细菌和胞外多糖关系的初步研究,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 第2期网络在牙体牙髓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中国口腔医学信息》2006年 第1期酪蛋白磷酸肽——磷酸钙溶液体外再矿化作用的化学分析及显微硬度测试,《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2期肝细胞生长因子在正常牙髓组织中的表达,《上海口腔医学》2006年 第1期不同程度牙周炎自然发展进程与IL-1RN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1期健康老年人口腔念珠菌与义齿修复的相关研究,《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1期

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指无特殊针对性的对病原体的天然抵抗力。它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所以不只是某个个体所特有的,是种系所共有的,可遗传的。它与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有密切关系。在抗感染过程中,它发挥作用快、范围广泛,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主要包括下述五方面:皮肤、粘膜和屏障结构的屏障作用,淋巴组织(淋巴结、脾等)的过滤作用,血清、体液和组织分泌物的杀菌作用,单核-吞噬系统的吞噬作用,炎症反应的病理防御作用。2、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是人体在生活中与抗原物质接触后所产生的免疫功能,是出生后形成的。其特点为具有特异性,例如患过伤寒的病人就只获得对伤寒杆菌的免疫力。而对其他病原菌则无抵抗力。特异性免疫分为自然免疫和人工免疫。自然免疫是通过自然的方法,如由于机体感染了某种疾病因而获得了对该疾病的免疫力。此种免疫可以保持很久,甚至终身。又如,胎儿经母体胎盘、初生婴儿经初乳获得的抗体,可使其在出生后的短时期内(一般六个月)不容易得某些传染病,如麻疹、白喉等,这也属自然免疫。人工免疫则是指人体经过预防接种后所获得的免疫。免疫期可持续几个月至几年,对传染病的预防起很大作用;或者人体经注射抗体以获得对抗传染病的能力,均称“人工免疫”。后者有效期短,一般2~3个星期。多用于治疗或暂时预防某些传染病。3、吞噬细胞。把外界固态物质吞入细胞内的过程。吞噬的颗粒外包一层来自质膜的薄膜,称为吞噬体。后者与溶酶体靠近,两者的膜互相融合形成消化泡;不能消化的剩留残渣排出细胞外。有的原生动物(如变形虫)借此摄取营养。后生动物网状内皮系统的细胞中,能吞噬外界的细菌、灰尘和各种胶体,有防御的功能,称为吞噬细胞。4、抗原凡能激发人体产生抗体和细胞免疫,并能抗体结合的物质叫做抗原。大多数蛋白质和细菌多糖能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反应,包括产生抗体或免疫细胞。5、抗体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所形成的一类能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它存在于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里。过去把抗体叫做丙种球蛋白,现在都叫做免疫球蛋白。6、疫苗利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或灭活方法制成的自动免疫制剂。过去曾把用病毒或立克次氏体制成的免疫制剂称疫苗,将用细菌菌体制成的称菌苗,把细菌外毒素经甲醛脱毒制成的称类毒素。近年来,随着制造免疫制剂方法的改进,把预防接种用的自动免疫制剂统称为疫苗。疫苗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常按疫苗性质把疫苗分为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死疫苗)两大类。活疫苗用减弱毒力或无毒的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等)制成。接种后,能在人体内生长、繁殖,但不发病。它在体内作用时间长,免疫效果好,接种次数少,但不易保存。如麻疹疫苗、卡介苗等。灭活疫苗是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使病原微生物失去毒力后而制成。接种后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由于这类疫苗在人体内不能生长繁殖,较为安全、稳定,但对身体刺激时间短,产生的免疫力不高。需多次注射才能产生比较巩固的免疫力。如百白破混合疫苗、乙脑疫苗等。7、疫苗的研制自有人类以来,疾病一直是人类的敌人,尤其以传染病为甚。中世纪,天花、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的流行,给欧洲乃至全球造成了巨大灾难。在这些传染病中,有些是细菌引起的感染,有些的元凶是病毒。20世纪各种抗生素的发现使细菌性感染不再是医生面临的难题,但病毒性传染,如艾滋病以及目前肆虐全球的非典病毒仍然困扰着人类,这将又是一场疾病对科技和人类的挑战。细菌与病毒是致病元凶。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可以被抗生素及多种化学药物杀死。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有疫苗才能消灭它,抗生素对它不起作用。此次在我国及世界流行的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是一种冠状病毒。病毒比细菌小得多,细菌通常以微米(mm,1/1000毫米)作为测量单位,而测量病毒大小的单位是纳米(nm,即1/1000微米)。由于病毒具有自我复制的功能,研制有效的无毒抗病毒药物要比抗菌药物困难得多。抗生素只作用于细菌,对各种病毒感染均无效。与抗生素相比,疫苗的成分较为复杂,为多种蛋白质或糖类等的混合物,主要用于各种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在发病前使用,发病时一般不使用。每种微生物疫苗只能预防相应的疾病,专一性极强。疫苗免疫人体后,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当该种类的病原体入侵人体时,体内的抗体立刻将其识别,并与病原体结合,启动一系列的机制,最终将病原体消灭。疫苗与病毒的斗争由来已久。在人类借助各种仪器观察到微生物的存在之前,人们就已认识到了传染病的存在,通过免疫预防传染病在人类的生存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天花是最早被人类文字记载的烈性病毒性传染病。症状为先发热、呕吐,然后出皮疹,皮疹经过丘疹、疱疹、脓疱的过程,最后干缩,患者或者留有疤痕,或者双目失明,或者在皮疹尚未出血前即已死亡。天花的免疫预防是人类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成功范例。据推测,可能在一二万年前地球上就有天花。约在公元2、3世纪,天花传入我国,16世纪传入美洲,18世纪传入澳洲,全球没有一个国家幸免。在天花流行期间,每4个感染者中就有1个死亡。中国民间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将天花患者身上干缩、脱落的痂碾碎,吹到正患天花病症的人的鼻孔里。目前,没有任何记载显示中国人如何得到此种治疗天花的方法,也许是中国人精通的以毒攻毒法使然,但此法确实能够令天花病人的病症不再恶性发展

  • 索引序列
  • 多宝鱼弧菌病研究论文
  • 鱼类烂鳃病研究论文
  • 毛霉菌病研究进展论文
  • 糖尿病病足耐药菌研究进展论文
  • 细菌多糖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