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研究进展论文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研究进展论文

发布时间: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研究进展论文

5  异丙酚(Propofol,丙泊酚,disoprofol)   异丙酚是一种新型静脉麻醉药,因具有起效快、时效短、苏醒迅速的优点,在临床广泛应用。其在发挥麻醉作用的同时,可使血糖升高,该作用对糖尿病人尤为明显,但停药后血糖迅速降至用药前水平。虽然该药升血糖作用持续时间短,但糖尿病人因自身糖代谢异常加之异丙酚的升血糖作用,血糖升高幅度大于非糖尿病人,所以应避免大剂量持续输入,从而减轻其升血糖作用[20]。异丙酚对血糖升高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6  其它   如糖皮质激素、甲碘胺、甲状腺素、甲状腺球蛋白、肾上腺素、烟酸及其衍生物、吩噻嗪类药物、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与黄体酮样衍生物、双香豆素、去甲基麻黄碱等药物,均有增高血糖浓度的作用,使用时应注意监测血糖,避免引起高血糖或糖尿。   7  结语   正常水平的血糖对于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是极其重要的。上述药物虽非糖类,但用药后均可不同程度的引起糖代谢异常,导致血糖升高。特别是长期应用时,可引起血糖持续增高,引发由高血糖所致的高血浆渗透压、渗透性利尿、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周围循环衰竭、血粘滞度升高、脑缺氧、脑水肿等。因而在使用这些药物期间应当定期监测血糖,避免引起高血糖。尤其是对糖尿病患者,多种药物所致的血糖升高作用比非糖尿病人更明显。加之糖尿病人本身就易出现血糖异常,因此他们更应慎重应用上述药物

扣扣号是1135开头的,中间是452,结尾是139。他们做这个服务的

衣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摘要】 衣原体(chlamydia)家族仅有1个属,即衣原体属,包括4个衣原体种,即沙眼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C•psittaci)、肺炎衣原体()和家畜衣原体(C pecorum)。目的:讨论衣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肺炎衣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确诊完全依赖实验室检查。鹦鹉热肺炎主要根据有关职业史、接触史及血液和支气管分泌物做细胞培养发现病原体进行诊断。【关键词】衣原体肺炎 诊断衣原体(chlamydia)家族仅有1个属,即衣原体属,包括4个衣原体种,即沙眼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C•psittaci)、肺炎衣原体()和家畜衣原体(C pecorum)。沙眼衣原体引起人类沙眼、包涵体性结膜炎、非淋球菌尿道炎、宫颈炎等。如果母体有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则分娩时胎儿可受染,表现为新生儿沙眼衣原体肺炎和包涵体性结膜炎。鹦鹉热衣原体引起人类的鹦鹉热,表现为呼吸道感染或以呼吸系统为主的全身性感染。牛衣原体仅感染牛和羊,尚无引起人类疾病的报道。肺炎衣原体是近年才确定的衣原体新种,是肺炎、支气管炎和鼻窦炎的重要病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通常较温和,但恢复时间较长。与鹦鹉热不同的是,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患者没有疫鸟的接触史。肺炎衣原体所致的人类感染远远比其他衣原体种常见。(一)肺炎衣原体肺炎1.概述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为一种新定名的衣原体,主要引起呼吸道和肺部感染。2.流行病学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人类的肺炎衣原体感染具有世界普遍性,在美国和世界其他地区有一半以上出现过肺炎衣原体感染,即血清存在肺炎衣原体特异性IgG抗体。我们研究发现,国内肺炎衣原体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迅速上升,且没有性别差异;儿童感染率在20%左右,青壮年可达50 %~60%,老年人则高达70%~80%,考虑到人群中肺炎衣原体阳性率很高,感染后抗体逐渐下降,估计所有的人一生某个时候都有可能感染肺炎衣原体,且再感染也很常见。肺炎衣原体年发病率在5~9岁和10~14岁年龄组分别为9%和6%,是整个人群中发病率最高的两个年龄组。肺炎衣原体是严格的人类衣原体,不存在动物中间宿主,传染途径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经人一人传播。家庭、学校、军队及其他人口集中的工作区域都可存在局部的流行或一般的流行。肺炎衣原体感染的传播速度较慢,即使在上述的人口密集区域。另有研究显示,肺炎衣原体的感染者不一定是传染源,而无症状的携带者则可能是传染源。肺炎衣原体肺炎占所有社区获得性肺炎的5%~10%左右。与肺炎支原体不同的是,大多数肺炎衣原体感染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或未引起患者注意的轻微全身性感染,肺炎衣原体肺炎在成年及老年患者中更为常见,而在20岁以下的青少年中较少见。3.病因肺炎衣原体系革兰染色阴性,为严格的细胞内寄生病原体,在细胞浆寄生并产生光镜可见的包涵体。不同于病毒的是,它同时具有DNA和RNA及与革兰阴性细菌类似的细胞壁,且对广谱抗生素敏感。肺炎衣原体(TWAR)(1983年华盛顿分离株TW-183和1965年台湾分离株AR-39)系严格的人类病原体,不存在动物中间宿主。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人类的肺炎衣原体感染是世界普遍性的,与人口密度有正向关系。4.临床表现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青少年常有声音嘶哑、干咳,有时有发热、咽痛等咽炎、鼻窦炎和支气管炎症状,且可持续数周之久。发生肺炎通常为轻型,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成年人肺炎可较重,特别是老年人,往往需要住院治疗。肺炎衣原体肺炎作为非典型肺炎的一种,在X线表现上与其他非典型肺炎有类似之处,即气腔实变征、毛玻璃状不透明影、网织状阴影、支气管肺炎和小结节影。HRCT(高分辨率CT)影像特征是以小叶为中心的阴影,腺泡状阴影,气腔实变和小叶状分布的毛玻璃状阴影,而气腔实变和双侧肺部发病在肺炎衣原体肺炎中较为多见。肺炎衣原体肺炎主要为不规则分布的间质性肺炎及局灶性肺炎,不同之处在于肺炎衣原体肺炎可见散在或小灶性泡沫细胞反应。5.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正常,但有80%的患者血沉加快。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方法包括细胞培养、血清学和PCR技术。1)细胞培养 鼻咽部或咽后壁拭子、气管和支气管吸出物、肺泡灌洗液等标本均可用于衣原体培养。最近有报道称,经胰酶和(或)乙二胺四乙酸(EDTA)钠处理后的标本,肺炎衣原体分离率大大提高。分离物的鉴定可使用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以及衣原体属特异性单克隆抗体。HL细胞系对于肺炎衣原体的生长最为敏感,也有报道HEP-2(人喉表皮癌)对肺炎衣原体的生长敏感。鼻咽部或咽后壁拭子是最常用的标本,气管和支气管吸出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财最理想,因为标本中病原体的含量较多,且结果更具临床意义。痰标本通常对细胞培养有毒性作用。与肺炎支原体采集标本相同,持拭子用力擦下尽可能多的细胞,因为衣原体与细胞相伴随。拭子应以藻酸钙、涤纶、聚酯纤维材料制作,柄为塑料或铝质。木质或竹质的棉拭子不宜使用,因为可能含有潜在的衣原体抑制物。标本运输液为含抗生素的2SP(含10%灭活胎牛血清的的蔗糖磷酸盐缓冲液)。标本采集后应置于4℃冷藏,如果24小时内不能接种应置于-70℃保存。标本接种于离心培养管或培养板,目的使标本中衣原体颗粒在外界物理力的作用下被挤压吸附于培养细胞,从而提高敏感性。阳性标本在接种72~96小时内可见包涵体。分离物的鉴定可使用肺炎衣原体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用间接荧光法或直接荧光法染色。 2)血清学 微量免疫荧光试验(MIF)是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衣原体血清学的标准方法,其敏感性远远高于以衣原体属特异性抗原为抗原的补体结合试验(CF),也优于以脂多糖(LPS)为基础的酶免疫测定(EIA)。血清学诊断标准:对于任何衣原体种,如MIF试验IgG≥1:512和(或)IgM≥1:32,则在排除类风湿因子(RF)所致的假阳性后可诊断为近期感染;双份血清抗体滴度4倍或以上升高也诊断为近期感染;IgG≥1:16但<1:512,且IgM抗体阴性,提示肺炎衣原体既往感染。3)PCR试验 PCR已成功应用于标本中肺炎衣原体的检测,如咽拭子标本。研究显示,PCR技术比传统的培养法敏感性高25%。另外,PCR的优点还在于不需要活的肺炎衣原体,因此运输或冻存不当造成的衣原体死亡不影响检测结果。6.诊断标准肺炎衣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确诊完全依赖实验室检查。呼吸道标本培养得到肺炎衣原体;血清肺炎衣原体抗体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变化(增高或降低),同时肺炎衣原体抗体滴度(微量免疫荧光试验)≥1:32,可明确诊断。血清肺炎衣原体 IgG抗体滴度≥1:512或IgM抗体滴度≥1:16(微量免疫荧光试验)为有意义,应高度怀疑肺炎衣原体感染。7.鉴别诊断肺炎衣原体肺炎与肺炎支原体肺炎、军团菌肺炎及某些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表现相似,鉴别诊断也基本上依赖实验室检查。(二)鹦鹉热肺炎1.概述鹦鹉热是由一种革兰阴性、不活动病原体-鹦鹉热衣原体所引起。该病原体具有其他衣原体特性,为专性细胞内寄生物,寄生于鹦鹉和其他禽类(如鸡、鸭、火鸡、鸽、孔雀、雀类)的组织、血液和粪便中。与上述禽类接触或吸入鸟粪可得病;在急性发病期,亦偶可通过呼吸道引起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人受感染后,持续带病原体可达十年之久。本病绝大多数为散发。2.生理病理该病原体被吸入后,进入血行到达肝、脾的单核一巨噬细胞中繁殖,再经血行播散至肺或其他器官。肺内病变常开始于肺门,血。旨周围有炎症反应并向周围扩散,引起小叶性和间质性肺炎,尤以肺叶或肺段的下垂部位明显;细支气管及支气管上皮引起脱屑和坏死;肺泡中有炎症细胞和水肿液渗出,伴少量出血。严重者可有肺组织坏死和肺门淋巴结肿大,有时产生胸膜炎反应,肝脏可出现局部坏死,脾可肿大,心、肾、神经系统以及消化道均可受累产生病变。3.临床表现本病潜伏期为1~2周,长者可达4周。发病多隐匿。症状可似流感,产生严重肺炎始有发冷、发热,体温逐渐升高,可达40℃以上,伴相对缓脉。患者感乏力、肌痛、关节痛,可有鼻或斑疹,1周左右出现咳嗽,伴少量黏痰或痰中带血。此外,患者尚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以及嗜睡、谵妄、木僵、抽搐等精神症状,以儿童为多见。重者可有实变体征,偶出现肝脾肿大。X线征象示两肺浸润灶,从肺门向外放射,病灶可融合呈叶性分布,下叶较多。常有弥漫性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炎表现,有时可见粟粒样或明显实变阴影或少量胸腔积液。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增高。4.诊断标准主要根据有关职业史、接触史及血液和支气管分泌物做细胞培养发现病原体进行诊断。血清补体结合试验阳性虽不能区别衣原体的种类,但若结合接触史仍不失为目前简便的诊断方法。双份血清抗体滴度有4倍增加或单次效价在1:64以上,即具诊断价值。目前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以单克隆荧光检测标本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参 考 文 献[1]鲁继荣,张一宁,王玥,刘桂英,傅文永,王敏;儿童肺炎衣原体肺炎病原学检测及其临床应用[J];中华儿科杂志;2001年10期[2]刘宁;患儿肺炎支原体、衣原体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2007年02期[3]俞信忠,王卓英,吴满武,许平,曾艳,郑淑芳;335例儿童肺炎衣原体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年11期

告诉你扣号是398开头的,中间是089,结尾是779。顶级服务体验,等你参与!2011-10-26

糖皮质激素非基因组效应研究论文

1、分泌区别:盐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最外层球状带分泌的类固醇激素。而糖皮质激素由肾上腺皮质中层的束状带分泌。

2、作用区别:

(1)、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很强大,对于病原体、化学、物理或免疫反应等原因引起的炎症,包括炎症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都有明显的特异性抑制作用。

免疫抑制作用,糖皮质激素对免疫反应的多环节具有抑制作用,包括抑制巨噬细胞的处理和处理抗原,阻碍淋巴母细胞转化,破坏淋巴细胞,干扰淋巴组织在抗原作用下分裂和增殖等,可用于抑制皮肤迟发性变态反应和异体组织脏器移植的排斥反应。

抗休克作用,超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用于治疗中毒性、心源性和过敏性休克,作用机制除了有抗炎、免疫抑制作用有关外,与稳定溶酶体膜,阻止蛋白质水解酶释放、增强心肌收缩力、缓和机体对各种内毒素的反应等,但对外毒素则无防御作用。

(2)、盐皮质激素的作用:

促进肾小管重吸收钠而保留水,并排泄钾。它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相互协调,共同维持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盐皮质激素的保钠排钾作用也表现在唾液腺、汗腺及胃肠道。

扩展资料:

常见盐皮质激素:

1.醛固酮

(1)醛固酮的合成与代谢

醛固酮是在1953年发现的一种类固醇激素,是由胆固醇经一系列酶促反应,最后由醛固酮合成酶催化而成。醛固酮合成酶由CYP11B2基因编码,该基因位于小鼠的15号染色体以及人类8号染色体长臂8q22上。

(2)醛固酮的作用与调节

醛固酮主要促进肾脏保钠排钾,以维持水盐平衡。它的另一重要作用是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与局部组织的MR结合,调控靶器官功能。

醛固酮可通过基因组的作用,即与胞内受体结合,调节不同靶基因表达和蛋白翻译;或者通过非基因组的快速作用,即不依赖胞内受体及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产生效应,该作用不被螺内酯等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所阻断。

目前对醛固酮非基因组效应的研究越来越多,已发现醛固酮的非基因组信号通路涉及环磷酸腺苷(cAMP)、三磷酸肌醇(IP3)、钙离子(Ca2+)、蛋白激酶C(PKC)、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等。

2.脱氧皮质酮(DOC)

DOC也是一种重要的盐皮质激素,由肾上腺产生并作为醛固酮的前体。现在研究发现,DOC既是一种强效盐皮质激素,也具有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DOC由孕酮经21α-羟化酶催化而成,其分泌速率与醛固酮大致相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ngⅡ及K+可影响其分泌。DOC在肝脏中代谢,还原为四氢脱氧皮质酮,与葡萄糖醛酸相结合,排泄到尿液中。

DOC在生理浓度时几乎不发挥生物学效应,当体内DOC分泌过多时,产生很强的盐皮质激素作用,发生高血压及低血钾等类似醛固酮表现。DOC致高血压的作用已被广泛认可,这种效应也被用于诱导实验性高血压模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盐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准确认识与合理应用 糖皮质激素是最强的免疫抑制剂和抗炎药物,是皮肤病临床中最多被应用的药物之一。正是由于它的强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使它好比一把“双刃剑”,在改变患者病理过程的同时也会导致新的病变。如果对糖皮质激素的病理、生理作用认识不够或不恰当地使用,其不良后果将会超过原发疾病本身。就好比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或寻常性天疱疮(PV),现在只有部分患者死于原发病,而感染等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后引起的并发症也成为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因此,准确地认识、合理地应用糖皮质激素是临床医师,尤其是皮肤科和风湿科医师们的重要学习内容。 一、如何命名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的命名至今仍未统一,不同的杂志、专著都会有不同。2001年4月7日在柏林召开的“第一届欧洲糖皮质激素治疗讨论会”上就命名问题提出了建议。他们认为“类固醇”(steroids)的范围太广,它包含了胆固醇、性激素和皮质类固醇等具有共同多环结构的化合物。“皮质类固醇(corticosteroids )”和“类皮质激素(corticoids)”都不够准确,因为它不能明确是指肾上腺皮质合成的两类类固醇激素中的哪一种;从狭义而言,“皮质类固醇”具有 21个碳原子,而雄激素仅有19个碳原子。“肾上腺皮质类固醇(adrenal corticosteroids)”系调节糖代谢的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和调节电解质平衡的盐皮质激素(mineralocorticoids)。“皮质类固醇”是一组相对具有潴钠潜能、影响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抗炎作用的激素,这组激素的作用基础是糖代谢和与之并重的抗炎效应而不是钠潴留,这就是当“抗炎”作为治疗目的时要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这一名称的原因。氢化考的松(hydrocortisone)是人体分泌的主要的糖皮质激素,而醛固酮是人体分泌的主要的盐皮质激素。现在在临床上为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所合成的化学分子与人肾上腺皮质产生的激素相比,其钠潴留的作用非常轻微甚至缺如。因此,以“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类固醇”来命名以抗炎和免疫抑制为治疗目的的合成药物都是正确的、恰当的。但是,根据1994~2000年间Medline上被引用的次数,“糖皮质激素”是11178次,而“糖皮质类固醇”是368次。因此,建议统一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这一名称。 二、糖皮质激素的来源与功能 糖皮质激素是类固醇激素中最主要的激素,由肾上腺皮质(肾上腺解剖图谱)的束状带产生。对三大代谢,尤其是糖代谢有重要影响,超生理量的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 糖皮质激素分为天然及人工合成两种。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主要有抗炎、免疫抑制、抗毒和抗休克。 三.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病理生理作用(作用机制示意图) 1.对糖代谢的影响 促进糖异生,促使肝外蛋白质分解和抑制外周组织蛋白质合成以提供大量氨基酸作为糖异生原料;促使肝内糖异生酶类的合成增加使糖异生增加;对抗胰岛素,减少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 ↓ 血糖升高,糖耐量减退 ↓ 类固醇性糖尿病 2.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促使肝脏对氨基酸的摄取增加,肝脏合成参与糖异生的酶蛋白的能力加强;减少外周组织对氨基酸的摄取,抑制蛋白质合成,促使蛋白质分解,形成氮负平衡;增加尿钙排泻 ↓ 低蛋白血症、皮肤变薄、肌肉萎缩、儿童生长发育障碍、骨质疏松 3.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动员脂库中脂肪分解;阻碍脂肪细胞摄取葡萄糖,抑制脂肪合成;血糖升高兴奋胰岛素分泌,促进机体某些部位的脂肪合成; ↓ 脂肪异常分布,产生皮质醇增多症的体态 4.对水盐代谢的影响 增加肾血流量和滤过率,对抗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¾®利尿作用; 化学结构与醛固酮有类似,因而有部分盐皮质激素的潴钠排钾作用 ↓ 高血压、低血钾 5.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提高心肌收缩功能,加速心脏传导系统作用,抑制传导组织的炎性反应,增加小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改善微循环。 但长期、大剂量应用 ↓ 使心肌发生退行性变和损害,久用后使心肌收缩力下降 6.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增加胃蛋白酶分泌,抑制成纤维细胞活力和粘液分泌 ↓ 胃、十二指肠溃疡形成,甚至出血、穿孔 7.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延长红细胞寿命,抑制红细胞被吞噬;促使骨髓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向外周释放,边缘池向循环池转移;抑制骨髓嗜酸性粒细胞释放,并加速该细胞破坏;抑制淋巴组织增生并溶解淋巴细胞,淋巴组织萎缩,细胞减少;活跃巨核细胞,使血小板增高。 糖皮质激素除能通过骨髓中的粒系增生活跃而使外周血白细胞增多外还能使粘附在血管壁(即边缘池)的白细胞进入血循环(即循环池)。因此,在给予中、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后很快会出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加,易与“感染”相混淆。 8.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对下丘脑一垂体有抑制(负反馈)作用,使CRH和ACTH减少,肾上腺皮质分泌下降 ↓ 肾上腺皮质萎缩,应激状况易发生肾上腺危象 9.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阻止内原性致热原对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使颅内血管通透性降低,利于降低脑脊液压力和减轻脑水肿;脑部尤其海马、杏仁核和大脑有糖皮质激素的特异受体,除氟羟强的松龙对中枢神经及食欲有抑制作用外,其它均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 产生兴奋、欣快、多食、肥胖、失眠甚至精神症状 10.对皮肤的影响 长期使用后会导致皮肤创面不愈合、痤疮、毛囊炎和皮肤变薄 四.糖皮质激素的基因组效应、非基因组效应与总效应(见图一) 1.基因组效应 糖皮质激素与胞浆受体结合,通过影响基因的转录发挥效应,任何治疗剂量都与基因组效应有关,其效应在糖皮质激素与胞浆受体结合30分钟后出现。 在泼尼松≤30mg/日的范围内,基因组效应与泼尼松呈显著的“剂量依赖性”,即效应随剂量而增长;当每日泼尼松介于30mg~100mg时,“剂量依赖性”越来越小;当≥100mg/日时,“剂量依赖性”接近于零。 2.非基因组效应 由生物膜介导,其效应在数秒或数分钟内出现,但只有在糖皮质激素浓度较高时产生。 非基因组效应最显著的“剂量依赖性”出现在泼尼松30~250mg/日,大于250mg/日后“剂量依赖性”越来越小。 3.总效应 基因组效应与非基因组效应的总和。在泼尼松≤日时,基因组效应几乎等于总效应;在≤100mg/日的范围内,总效应与泼尼松剂量呈显著的“剂量依赖性”;当泼尼松≥250mg/日时即使再增加激素剂量,而总效应的增长非常有限。 五.糖皮质激素剂量的划分 根据糖皮质激素的“基因组效应”,临床上可将糖皮质激素划分为“小剂量”、“中剂量”、“大剂量”、“超大剂量”和“冲击疗法”。 1.小剂量 泼尼松≤日。占据糖皮质激素受体的50%以下;几乎无副作用(如骨质疏松);用于维持治疗或替代疗法。 2.中剂量 泼尼松>≤30mg/日。占据糖皮质激素受体的50%以上,小于100%;大部分自身免疫病的起始治疗剂量都不会大于30mg/日;副作用随剂量与时间的增长而加大。 3.大剂量 泼尼松>30mg≤100mg/日。糖皮质激素受体的饱和度随糖皮质激素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达到100mg时几乎全部受体都被结合,糖皮质激素的基因组效应达到最大值;由于副反应严重,不能长期使用。 4.超大剂量 泼尼松>100mg/日;已经将糖皮质激素的胞浆受体全部结合,再增加剂量会影响药代动力学和受体的合成、表达;尽管不再增加受体的饱和度,但还是有可能通过“非基因组效应”增加疗效,即由膜结合受体介导或直接影响膜的生理功能而达到;超大剂量的疗效是否直接与剂量相关尚不得知,但有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大于100mg/日与小于100mg/日有区别;由于副作用,不能作为长期治疗。 5.冲击疗法 (pulse therapy) 泼尼松>250mg/日。静脉给予,一日或连续几日(但不超过5日);强调的是“非常大”的剂量,而不是“间歇”疗法。关于“冲击疗法”有两点争议,一是将250mg或>250mg的泼尼松就命名为“冲击”是否合适,因在数天就减量或停止;二是关于此剂量的“非基因组效应”如何起作用。 六.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停药后的不良反应及对策 1.反跳现象 在糖皮质激素减量乃至停药的过程中出现原有疾病加重。防止或减轻“反跳现象”的方法是采用“下台阶”的方法逐渐撤减激素;对激素有依赖的慢性疾病如湿疹、银屑病等应尽量避免系统应用激素,如必须使用时应尽可能地小剂量。 2.虚弱征群 长时期、连续服用糖皮质激素而停用后出现乏力、纳差、情绪消沉甚至发热、呕吐、关节肌肉酸痛等。患者对激素产生依赖性,对停用有感恐惧,主观感觉周身不适和疾病复发。此时须鉴别确实是“疾病复发”还是“虚弱征群”。防止或减轻“虚弱征群”的方法是在疾病处于稳定期后或在停用前“隔日”(qod)服用激素,以减少对垂体的抑制。 3.应激危象 长时期、连续服用糖皮质激素后下丘脑一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功能被抑制,停用后该轴功能需分期恢复,需要9~12个月或更长时间完成,其中ACTH水平先达到正常。由于HPA轴功能被抑制,因此,当遇感染、外伤、分娩、手术、吐泻、脱水、饥饿、寒冷和过劳等应激状态时可因体内皮质激素分泌不足而发生皮质功能衰竭。因此,各种应激状态均应加大糖皮质激素用量,己停用激素者可再用。 七.糖皮质激素的常见副反应和预防 糖皮质激素的常见副反应有: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类固醇性糖尿病、骨质疏松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肌无力(泼尼松10-20mg/日)和肌萎缩、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并发或加重感染(泼尼松≥,尤其是真菌和结核菌)、诱发或加重消化道溃疡(与NSAIDs合用,泼尼松>10mg/日)、诱发精神症状(泼尼松≥30mg/日)、生长抑制(泼尼松<则较轻)、诱发青光眼、白内障和霉菌性角膜炎等眼部并发症以及偶可至胎儿先天性畸形等等。 防止以上各种副反应发生的最好方法是以尽可能少的糖皮质激素治疗。为预防“骨质疏松”,对需较长期应用激素的患者可每月一次注射60万u的维生素D3并每日口服“葡萄糖酸钙”或“活力钙”;对使用大剂量激素者可适量口服补钾;对低蛋白血症除补充白蛋白外还可给予“苯丙酸若龙”等蛋白质同化激素以拮抗糖皮质激素对蛋白质的分解作用;为预防消化道溃疡的发生,在给予中、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同时给予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和胃粘膜保护剂。 需要认真加以鉴别的是在应用大剂量激素数周以后出现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时是“感染性发热”还是原发病如SLE等引起?此时一定要反复寻找感染灶,多次进行血液和各种体液的镜检和培养,特别要警惕真菌和结核杆菌,以免“南辕北辙”,将感染当“疾病活动”处理。在接受大剂量激素特别是“地塞米松”治疗数天以后出现“精神症状”也大多是由激素引起,不要轻易判断为原发病的“脑部累及”。 八.糖皮质激素的不合理应用 1.无指征地使用超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和“冲击疗法” 在皮肤疾病中冲击治疗的适应症不多;在所有的自身免疫病中,也很少有需要使用超大剂量激素或冲击治疗的。国内外关于冲击疗法“有效”的报道都是在未进行对照的情况下进行的。对任何一种皮肤病进行冲击或超大剂量治疗前应充分考虑其疗效和风险之比。 2.治疗“自身抗体” 在器官非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如SLE中,器官非特异性的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和其中的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RNP抗体和抗SS-A(Ro)、抗SS-B(La)抗体等等均是诊断疾病的标记,而非“致病性抗体”,其滴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无相关性。即使在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如PV中,抗寻常性天疱疮抗原(PVA)抗体是器官特异性的、致病性的自身抗体,但其滴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也呈无相关性;在PV患者的正常亲属和与PV患者MHC相匹配的正常人中,也可检测到抗PVA抗体(多为IgG1型)。有的医师和患者为追求抗体的滴度降低和“转阴”而一味加大糖皮质激素量,其后果适得其反。因此,“自身抗体阳性”不是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指征;激素的用量也不能根据“自身抗体滴度”而定。 3.重视皮肤表现,忽视系统影响 虽然糖皮质激素可改变炎症性皮肤病的病理过程、缩短病程,但长时期或大剂量使用后会对各系统、各器官都产生影响,尤其是引起病理性改变。因此,在使用激素前、后都要对患者的各器官尤其是心血管、消化、内分泌系统的状况进行了解,尽可能地减少并发症、不留后遗症。 4.激素品种选择不当 去炎松(Triamcinolone)、倍他米松(Betamathasone)和地塞米松等合成糖皮质激素药物中含氟,易引起激素性肌病,在有肌炎的患者中应避免使用,以免在数月后当肌力恢复不理想时难以区分“肌炎未控制”还是“激素性肌病”。胎盘具有11酮脱氢酶,能使泼尼松失活,因此,对孕妇使用泼尼松治疗是安全的,而其它合成激素有可能会抑制胎儿肾上腺皮质的发育。在所有合成激素中,地塞米松最易引起精神症状,因此,一旦接受激素治疗后当患者表现为失眠、欣快、兴奋、烦躁等症状时在给予镇静安眠剂的同时应及时更换非地塞米松类激素。 5.予以“抗生素保驾” “因为糖皮质激素会引起感染,所以在给予激素的同时予以抗生素保驾”;“因为有了抗生素保驾,所以使用再大剂量的激素也是安全的”这是许多临床医师持有的观点。无论是抗生素还是糖皮质激素的应用都应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不应滥用。如果患者确实有感染的依据或高度怀疑细菌感染时有理由同时给予抗生素;有的医师仅凭给予激素后出现白细胞升高就下“感染”的结论是没有依据的(理由见“三.7.对血液系统的影响”)。许多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如SLE和PV,时间单位往往为“年”,难道抗生素也同时相伴吗?如果抗生素与激素一起长时期应用,更易导致机会性感染。 九.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对象和治疗剂量与时间 已如上述,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对象是炎症,是控制或改善炎症造成的器官损害。因此,其剂量的确定或时间的长短应以炎症的程度或器官受损的程度而定,而不是自身抗体等血清学标记或其它什么“免疫学指标”。 总之,在对糖皮质激素这把“双刃剑”有了准确、全面地认识,就能最充分地发挥其有利的一面,避免或减轻其不利的一面,以使患者得到最合理地治疗。

真心的劝你自己写吧,自己努力过才学到东西才发现到问题,否则你答辩的时候也狠难通过。

导语:在病人陷入危急,标准治疗不能更快起效的时候,糖皮质激素能挽救危在旦夕的生命,并为进一步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但另一方面,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导致一种被称作“库欣氏综合征”的疾病。这是一把双刃剑。

在医生手中,有这样一位特殊的英雄:在病人的病情错综复杂、医生几乎束手无策的时候,它的出场挽救了危在旦夕的生命,并为进一步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在病人已经陷入危急,标准治疗不能更快起效的时候,和标准治疗一起使用的它又让病情趋向稳定,从而使标准治疗能够更好起效。但在患者眼中,它不但没有任何功劳,反而成为了十恶不赦的恶魔,背负了诸多骂名的同时,很多患者还主动拒绝它的援助。这位在危急时刻冲锋陷阵,成功之后却深藏功与名的英雄,就是令很多人谈之色变的糖皮质激素。

出身不凡,临危受命

在调节机体激素水平平衡的重要器官——肾上腺之中,每天都会产生分工各异的“三兄弟”——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性激素。基于分工原因,肾上腺只能生产比较初级的性激素,具体加工则要靠性腺或其他组织的帮助。盐皮质激素很名符其实,在体内主要负责调节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至于今天故事的主角——糖皮质激素,平日里的工作是指挥机体的营养物质(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并为机体度过危急情况做好准备。

但在医生手中,由于使用的剂量要大于生理需要,糖皮质激素所能发挥的效应就会远远不止上述的几点了。糖皮质激素本身并不能完成生理功能,但它能够与细胞核相结合,从而指挥细胞内合成相关的酶来发挥作用。它之所以能用来抢救危重疾病,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三点核心作用:抗炎(对抗体内的炎症反应)、抗过敏(强有力地阻止体内的过敏反应)和免疫抑制(抑制体内的免疫系统过分活跃),而这三点核心则和下列机理密切相关:

◆皮质激素会在病灶周围聚集,给病灶周围的免疫细胞发放“撤退”指令,进而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或抑制器官排斥反应;

◆皮质激素可以稳定周围的环境,减少炎症“信使”的产生并拦截前往特定区域的免疫物质和细胞,防止炎症加剧;

◆抑制局部一切和杀伤有关的反应(如吞噬反应和溶酶体内酶的释放),从而调停细胞之间的“厮杀”。

基于炎症反应、过敏和免疫系统活跃是绝大多数疾病发生和加重的罪魁祸首,因此,糖皮质激素这种“面面俱到”的特性,使得它尤其适合担任抢救用药的角色。如今,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短期内应用大量糖皮质激素)成为了很多疾病危重期抢救的“杀手锏”。

不仅仅是对症治疗

很多人都把糖皮质激素看做“治标不治本”的对症治疗药物,甚至连说明书上也会印有“糖皮质激素仅仅是一种对症疗法”的字样。但随着人们对它的研究逐渐深入,在很多疾病之中,糖皮质激素也开始成为对因治疗的重要药物:

对于哮喘患者而言,糖皮质激素强大的抗炎、抗过敏作用不仅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长期应用时还可以彻底改变患者对过敏原的过度敏感,改善患者肺部功能。很多哮喘患者往往在接受几年的吸入激素治疗后停药,并不再复发。而在同属过敏性疾病的湿疹中,糖皮质激素又可以持续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皮肤损害,且副作用远小于其他替代疗法(如免疫抑制剂),也逐渐成为了湿疹治疗的金标准。

鉴于对因治疗药物——免疫抑制剂往往不能在危急时刻迅速发挥作用,而糖皮质激素又具有与免疫抑制剂效果相同、起效更快的特点,因此,对于各种情况凶险、呈暴发性进展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和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换血”)并用的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成为了医生与死神搏斗的杀手锏。

福兮?祸兮?

和其他药物一样,糖皮质激素也是不折不扣的双刃剑。如果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导致一种被称作“库欣氏综合征”的疾病:体内的脂肪重新分布并大量聚集在面部、背部,机体的糖类、蛋白质代谢异常甚至高血糖,有些患者停药后自身的激素分泌也会异常。

至于基层医生惯用的一种方法——给细菌、病毒感染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背后则隐藏着致命风险: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会造成“疾病已好”的假象,但免疫抑制作用却会促使感染由局部向全身各部位扩散,甚至引发败血症、血流感染,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曾有很多普通感染患者在接受糖皮质激素疗法后感染迅速扩散到无法控制的程度,最后死于播散性感染!而也有很多因严重疾病危在旦夕的患者,仅仅是以担心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为由,拒绝使用糖皮质激素,最终因原发疾病无法控制而去世。

对于各位患者而言,自身的知识水平可能无法做到对医学知识有透彻、全面的了解,但无论在什么时候,选择可信的医疗机构就诊、听从医生的专业意见,都是对自己健康最大的保护。糖皮质激素,亦是如此。

酶类药物研究进展论文

摘要:现代生物技术制药工业始于1971年,现已创造出35个重要治疗药物,全球大约有2500多家公司,主要产品有重组蛋白质药品、重组疫苗和诊断、治疗用的单克隆机体三大类。我国自80年代开始进行现代生物技术药品的研究和开发,到1998年7月底,我国已有近200多个现代生物技术制药企业,已有14种现代生物技术药品和疫苗投产,已经批准进入临床的有近10种药,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的有10多种。在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生物技术制药产业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果。但我国生物技术诊断试剂、酶工程、动植物细胞工程医药产品、现代生物技术支撑技术、后处理技术和制剂技术等方面与国外还存在差距。其中不重视中试放大过程是影响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关键词:生物技术制药 生物技术的应用 生物技术发展 生物药物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药物(biotech drugs)或称生物药物(biopharmaceutics)是集生物学、医学、药学的先进技术为一体,以组合化学、药学基因(功能抗原学、生物信息学等高技术为依托,以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生物物理等基础学科的突破为后盾形成的产业。现在,世界生物制药技术的产业化已进入投资收获期,生物技术药品已应用和渗透到医药、保健食品和日化产品等各个领域,尤其在新药研究、开发、生产和改造传统制药工业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生物制药产业已成为最活跃、进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有些学者认为,20世纪的科学技术是以物理学和化学的成就占主导地位,而21世纪的科学技术是以生物学的成就占主导地位。无论这种说法是否得到普遍的认同,生物技术是当今高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似乎是不争的事实。 科学家预测,生命科学到2015年会取得革命性进展。这些进展可以帮助人类解决很多目前无法医治的疾病的治疗问题,彻底消除营养不良,改善食品的生产方式,消除各种污染,延长人类寿命,提高生命质量,为社会安全和刑侦提供新的手段。有些成果还可以帮助人类加速植物和动物的人工进化以及改善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影响等。产生新的有机生命的研究也会取得进展。 1.生物制药现状 目前生物制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 1 肿瘤 在全世界肿瘤死亡率居首位,美国每年诊断为肿瘤的患者为100万,死于肿瘤者达万。用于肿瘤的治疗费用1020亿美元。肿瘤是多机制的复杂疾病,目前仍用早期诊断、放疗、化疗等综合手段治疗。今后10年抗肿瘤生物药物会急剧增加。如应用基因工程抗体抑制肿瘤,应用导向IL-2受体的融合毒素治疗CTCL肿瘤,应用基因治疗法治疗肿瘤(如应用γ-干扰素基因治疗骨髓瘤)。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NMPs)可抑制肿瘤血管生长,阻止肿瘤生长与转移。这类抑制剂有可能成为广谱抗肿瘤治疗剂,已有3种化合物进入临床试验。2 神经退化性疾病 老年痴呆症、帕金森氏病、脑中风及脊椎外伤的生物技术药物治疗,胰岛素生长因子rhIGF-1已进入Ⅲ期临床。神经生长因子(NGF)和BDNF(脑源神经营养因子)用于治疗末稍神经炎,肌萎缩硬化症,均已进入Ⅲ期临床。 美国每年有中风患者60万,死于中风的人数达15万。中风症的有效防治药物不多,尤其是可治疗不可逆脑损伤的药物更少,Cerestal已证明对中风患者的脑力能有明显改善和稳定作用,现已进入Ⅲ期临床。Genentech的溶栓活性酶(Activase重组tPA)用于中风患者治疗,可以消除症状30%。 3 自身免疫性疾病 许多炎症由自身免疫缺陷引起,如哮喘、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红斑狼疮等。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多于4000万,每年医疗费达上千亿美元,一些制药公司正在积极攻克这类疾病。如 Genentech公司研究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免疫球蛋白E用于治疗哮喘,已进入Ⅱ期临床;Cetor′s公司研制一种TNF-α抗体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效率达80%。Chiron公司的β-干扰素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病。还有的公司在应用基因疗法治疗糖尿病,如将胰岛素基因导入患者的皮肤细胞,再将细胞注入人体,使工程细胞产生全程胰岛素供应。 4 冠心病 美国有100万人死于冠心病,每年治疗费用高于1 170亿美元。今后10年,防治冠心病的药物将是制药工业的重要增长点。Centocor′s Reopro公司应用单克隆抗体治疗冠心病的心绞痛和恢复心脏功能取得成功,这标志着一种新型冠心病治疗药物的延生。基因组科学的建立与基因操作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基因治疗与基因测序技术的商业化成为可能,正在达到未来治疗学的新高度。转基因技术用于构造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动物,已逐渐进入产业阶段,用转基因绵羊生产蛋白酶抑制剂ATT,用于治疗肺气肿和囊性纤维变性,已进入Ⅱ,Ⅲ期临床。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转基因动、植物将成为未来制药工业的另一个重要发展领域。 2.生物制药展望 今后10年生物技术将对当代重大疾病治疗剂创造更多的有效药物,并在所有前沿性的医学领域形成新领域。目前热门的药物生物技术如下:表1 热门药物生物技术技 术 新颖性 技 术 新颖性 组合化学 成熟领域 前导物综合鉴定技术 新生技术 药学基因组科学 发展领域 核糖酶 新生技术 蛋白质工程 发展领域 抗体酶 新生技术 基因治疗 发展领域 药物设计与人工智能 新生技术 糖类治疗剂 发展领域 功能抗原 新生技术 表2 正在研究开发的生物技术药物类型领 域 开发药物品种 领 域 开发药物品种 单克隆体 78 人生长激素 5 疫苗 62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 4 基因治疗 28 凝血因子 3 白介素 11 集落细胞刺激因子 3 干扰素 10 促红细胞生成素 2 生长因子 10 SOD 1 重组可溶性受体 6 其他 56 反义药物 6 总数 284 生物学的革命不仅依赖于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自身发展,而且依赖于很多相关领域的技术走向,例如微机电系统、材料科学、图像处理、传感器和信息技术等。尽管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们难以作出准确的预测,但是基因组图谱、克隆技术、遗传修改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疾病疗法和药物开发方面的进展正在加快。除了遗传学之外,生物技术还可以继续改进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疗法。这些新疗法可以封锁病原体进入人体并进行传播的能力,使病原体变得更加脆弱并且使人的免疫功能对新的病原体作出反应。这些方法可以克服病原体对抗生素的耐受性越来越强的不良趋势,对感染形成新的攻势。 除了解决传统的细菌和病毒问题之外,人们正在开发解决化学不平衡和化学成分积累的新疗法。例如,正在开发之中的抗体可以攻击体内的可卡因,将来可以用于治疗成瘾问题。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改善瘾君子的状况,而且对于解决全球性非法毒品贸易问题具有重大影响。 各种新技术的出现有助于新药物的开发。计算机模拟和分子图像处理技术(例如原子力显微镜、质量分光仪和扫描探测显微镜)相结合可以继续提高设计具有特定功能特性的分子的能力,成为药物研究和药物设计的得力工具。药物与使用该药物的生物系统相互作用的模拟在理解药效和药物安全方面会成为越来越有用的工具。例如,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在药物审批的过程中利用Dennis Noble的虚拟心脏模拟系统了解心脏药物的机理和临床试验观测结果的意义。这种方法到2015年可能会成为心脏等系统临床药物试验的主流方法,而复杂系统(例如大脑)的药物临床试验需要对这些系统的功能和生物学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到下世纪初生物技术药物的种类数目尚不会超过一般药物的总数,但生物技术制药公司总数将超过前10年的6倍。目前主要生物技术公司多分布在美国,如Amgen,Genetics institute,Genzyme,Genentech和Chiron,还有Biogen也发展较快。1987年尚没有一种重组DNA药物进入世界药品销售额排名前列表,但到1996年已有多种生物工程药物榜上有名。经上市的生物技术药物主要含3大类,即重组治疗蛋白质、重组疫苗和诊断或治疗用的单克隆抗体。 药物的研究开发成本目前已经高到难以为继的程度,每种药物投放市场前的平均成本大约为6亿美元。这样高的成本会迫使医药工业对技术的进步进行巨大的投资,以增强医药工业的长期生存能力。综合利用遗传图谱、基于表现型的定制药物开发、化学模拟程序和工程程序以及药物试验模拟等技术已经使药物开发从尝试型方法转变为定制型开发,即根据服药群体对药物反应的深入了解会设计、试验和使用新的药物。这种方法还可以挽救过去在临床试验中被少数患者排斥但有可能被多数患者接受的药物。这种方法可以改善成功率、降低试验成本、为适用范围较窄的药物开辟新的市场、使药物更加适合适用对症群体的需要。如果这种技术趋于成熟,可以对制药工业和健康保险业产生重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制药工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在世界各地是不平衡的。某些地区(例如亚洲)会继续以生产专利过期药物为主,有些地区(如美国和欧洲)除了继续生产低利润的药物外会不断开发新的药物。 总之,综合多学科的努力,通过新技术的创立可以大大拓宽发明新药的空间,增加发明新药的机遇与速度。因为这些手段可以寻找快速鉴定药物作用的靶,更有效地发现更多新的先导物化学实体,从而为发明新药提供更加广阔的前景。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瑰宝,有着丰富的资源和悠久的传承历史,历经了千百年的临床实践,虽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但是中药的研发仍然充满了挑战,如药材来源变异大、有效成分不明、质量控制困难、缺乏清晰准确的安全性评价、药理作用机制不明等等。因此,至今还没有一种中药通过美国FDA的新药审批;而且,欧盟已经颁发了(欧盟传统药品法案),也直接影响了中药的出口。为了扭转目前这种尴尬的境地,实现真正与国际接轨。发展祖国中医药事业,必须对中药的安全性、作用机理及其药理活性成分有明确的认识,并深入剖析。近十多年来。在西方药物发现和开发阶段利用体外和计算机辅助研究技术进行化合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毒性(ADME/T)特性研究,大大提高了新药研发的成功率【1]。所以借鉴西方新药研发的成功经验,将ADME/T评价体系引入到中药的研究中。特别是药物代谢研究,不仅有利于揭示中药的真正有效成分和作用机理,而且有利于研究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等。本文将综述药物代谢(Dmg Metabolism)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概况及其进展。1 药物的代谢药物在机体内的消除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药物不经任何代谢而直接以原型随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另一种是部分药物在体内经代谢后,再以原型和代谢物的形式随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药物的代谢(drug metabolism)也称为药物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是药物从体内消除的主要方式之一【2J。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主要分为两个步骤【3j,第一步称为I相代谢反应。药物在I相反应中被氧化、还原或水解,催化I相代谢反应的酶主要为肝微粒体中的细胞色素P450酶。第二步称为Ⅱ相结合反应。药物在Ⅱ相结合反应中与一些内源性的物质(如葡萄糖醛酸、硫酸、甘氨酸、谷胱甘肽等)结合或经甲基化、乙酰化后排出体外。催化Ⅱ相结合反应的酶主要有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谷胱甘肽一s一转移酶、磺基转移酶和乙酰基转移酶等【4 】。其中P450酶在众多外来化合物的生物转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被P450酶催化的底物相当广泛,90%以上药物的氧化是由P450酶催化的。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代谢酶,其催化的I相代谢反应是化合物在体内代谢的关键步骤。因为这一步反应通常是药物从体内清除的限速步骤,可影响化合物的半衰期、清除率等动力学特性,且P450酶活性常常随遗传因素、年龄、疾病状态或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而发生改变L7J。一般来说,药物在体内经过代谢转化后其药理活性发生了较为复杂的变化,大致分为四种情况:第一,代谢物活性或毒性降低;第二,形成活性代谢物;第三,形成毒性代谢物;第四,前药的代谢激活。总之,药物代谢转化的最终结果是使药物极性增加。有利于药物的排出体外【2.3】。2 药物代谢研究的方法药物代谢的研究方法分为体内法和体外法,两者各有优缺点,所以通常两者相结合进行药物的评价研究。体外研究可以通过高通量筛选对大量化合物进行筛选,对大量候选化合物的药动学特性作出初步的评价。缩小体内筛选的范围,一般应用于药物发现和开发的初期。体内代谢研究是体外研究的良好的衔接点,因为有时候应用体外模型预测体内参数不理想,必须借助体内筛选。当然在药物开发的后期,也要进行动物和人体体内药物代谢研究,总之,两者相辅相成【3J。2.1 体内法药物的体内代谢研究主要是在整体水平上进行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于不同的时间段分别收集胆汁、尿液和粪便,然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或液质联用技术(LC-MS/MS)等方法在胆汁、尿液和粪便样品中寻找药物的代谢物(包括I相和Ⅱ相代谢物)。并对代谢产物进行初步的分析和鉴定,最终确定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2.2 体外法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和重要器官之一,是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场所,因为富含有丰富的肝药酶,所以大部分的药物在肝脏被代谢。故药物的体外代谢模型多以肝脏为基础。常见的有: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法、肝细胞体外温孵法、离体肝灌流法、肝切片法和重组I)450酶体外温孵法等。药物体外代谢研究中应用到的方法除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或液质联用技术(LCMS/Ms),还有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如we.ston bloting等。体外法因有其独特的快速简便和节约成本等优势和特点。所以在药物代谢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除了肝脏以外,口服药物还必须经过胃肠道消化吸收后才能进入血液发挥疗效(如人参皂苷的体内代谢[8 ),因此药物在胃肠内菌群的代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且已经有人把药物在肠内菌代谢的研究引入到药物代谢的研究范畴。其常见的研究方法也有整体肠内菌代谢实验和离体实验两种,前者是对人或动物服药后的消化道各部分及其内容物进行分析,后者有粪便温孵法和消化道内容物温孵法,随着微生物技术的发展,也可用肠内菌纯菌株、混合菌或粗酶进行代谢研究。3 药物代谢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3.1 中药代谢产物谱的定性研究要了解中药在体内的代谢转化规律,首先应该明白其在体内转化成什么产物,而且这些产物有可能是活性增强的产物或活性减弱的产物。也有可能是毒性成分。因此对代谢产物谱的研究显得特别重要,它不仅可以阐明其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和机制,也可以进行代谢产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国内对这一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多,一般是将中药代谢后的各种生物样品采用各种手段分离后进行分析鉴定。如阿基业等人给予大鼠一定剂量的盐酸关附甲素后,在不同时间间隔收集大鼠尿液,应用液质联用法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关附甲素在大鼠体内可以转化成为关附壬索、关附醇胺、关附甲素葡萄糖醛酸和硫酸结合物、关附壬索葡萄糖醛酸和硫酸结合物,经过生物转化,代谢产物的极性增加,药效下降【9j。李晓海等人采用大鼠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法和大鼠体内法对左旋一叶蔌碱的代谢转化进行了研究,代谢产物分别鉴定为6一位羟基、6.位羰基及5一位a及B羟基取代的左旋一叶蔌碱,还证实了体内6一位羟基代谢物进一步形成了Ⅱ相结合物。最终基本阐明左旋一叶蔌碱在大鼠体内外代谢转化的途径Cio】。徐文等人将待测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次苷Ⅱ与新鲜配制的大鼠肠内溶物悬液在37℃孵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孵化前后溶液中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次苷Ⅱ的浓度,结果表明淫羊藿苷被肠道菌群迅速代谢成淫羊藿次苷Ⅱ,而淫羊藿次苷Ⅱ不被代谢[11]。3.2 中药代谢酶谱的研究鉴定参与中药代谢的代谢酶种类及其贡献,对中药现代化的研究同样重要。因为遗传因索和环境因素造成人体对药物代谢的存在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代谢酶的表达差异,其根本原因是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决定的,依此可将人群分为强、中和弱代谢型等表型C12J。强代谢者和弱代谢者之间药代动力学性质存在显著差异[13J,因此给予不同代谢表型人群相同的剂量,药物产生的疗效会完全不一样。甚至会中毒现象的发生【l 。所以鉴定参与中药代谢的代谢酶种类及其贡献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有效。此外中药代谢酶谱的研究还有利于研究中药的配伍规律、中药毒性研究等。高凯等人采用大鼠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通过运用不同的CYP同工酶选择性抑制剂和底物进行抑制实验,初步选出介导甘草次酸单羟化所涉及的CYP同工酶为CYP 3A1/2和CYP 2C9/10 cis},研究结果提示当甘草次酸在CYP 3A1/2和CYP 2C9/lO弱表达的代谢者人群中使用时,应该注意剂量的控制,否则可能会出现中药的安全性问题。3.3 中药对代谢酶的诱导或抑制以及药物间相互作用研究中药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许多中药有效成分对CYP450酶表现出明显的诱导或抑制。如中药白芷中富含呋哺香豆素化合物,研究发现白芷提取物可以抑制大鼠肝微粒体CYP 3A、CYP 2C和CYP 2D1的活性,所以会抑制甲苯磺丁脲、地西泮、硝苯地平等在体内的代谢[16]。中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对 1Al、CYP 2B1和CYP 2Cll这3种同工酶有明显的诱导作用【l 。中药在lJ笛床上常复方用药或与化合物合并用药。这就有可能发生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引起药效、药动学、毒性等的变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药物代谢酶的诱导或抑制。如人参的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d,它对CYP3A4有抑制作用;而人参再造丸、通心络等中成药组方中又含有人参,因此如果患者在服用通心络、人参再造丸等中成药时,同时服用经CYP3A4代谢的化学药硝苯地平、胺碘酮等,就可能会导致低血压等不良反应[18]。高月等人考察中药丹参、苦参、人参及其与藜芦合用对大鼠肝P450酶活力及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这3种中药与藜芦配伍合用后均不同程度的抑制了P450酶含量和主要的药物代谢酶CYP3A及CYP2E1的酶活力。提示可能正是由于3种中药与藜芦配伍后对药物代谢酶的抑制作用减缓了剧毒中药藜芦中相关物质的代谢.致毒性增加,产生了不期望的中药毒性【l 。4 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药代谢的研究除了深入研究单一成分的代谢外。首先应加强有效部位、单味药材和中药复方的代谢研究,这样才能更准确更全面的阐明中药的药效作用机制;其次,应该深入开展中药基于代谢酶的配伍规律的研究,阐明中药复方中各单味药材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中药复方的解毒机制。总之,随着中药代谢的深入研究,以及其他学科和技术的合作。必将揭示中药的代谢规律、中药的配伍规律和解毒机制等,为中药新药的研制、创新药物的发现以及指导临床用药作出贡献。

自己去中国知网找找,需要账号的

哮喘患者皮质激素研究论文

近20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对哮喘病的病因学、遗传学、流行病学、免疫学、发病机理、病理生理学、诊断方法、预防、抗哮喘药物药理学、新型抗哮喘药物的开发、吸入方法、物理治疗、心理学治疗、生活质量、哮喘病教育、哮喘病与过敏性鼻炎的关系、特殊性哮喘、计算机对哮喘病的管理和哮喘动物实验等方面研究有了许多新进展。根据目前研究可以认为无论任何严重程度、任何类型哮喘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均是一种气道炎症性改变,这种非特异性气道炎症是引起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通气障碍、临床症状和哮喘病慢性化的关键因素。气道炎症概念的提出对指导哮喘病诊断、预防、治疗(特别是新型抗炎性抗哮喘药物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开发)预后和基础研究等各个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并由此提出了许多新的学术观点。目前已经召开了17届全球性哮喘大会,使哮喘病研究和防治形成了规模化和标准化,国际医学界已将哮喘病的研究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医学体系,称之为哮喘病学。作为一个哮喘病学家来说,应该同时具备变态反应学、儿科学、耳鼻喉科学、皮肤科学、精神心理学、环境医学和康复学方面的丰富知识。哮喘病的病理学改变以气道内嗜酸细胞浸润为主,肥大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为辅的慢性气道炎症为基本特征,临床上以气道炎症诱发的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通气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因此近20年来进行了以慢性期抗炎治疗为主的治疗原则以替代过去的以急性期舒张支气管治疗为主的治疗原则的尝试,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已可以有效地通过抑制气道炎症来控制哮喘病的临床症状。但是近20年来的流行病学调查并没有发现哮喘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降低,提示了虽然包括吸入糖皮质激素在内的抗炎治疗是目前哮喘病主要方法,但对于其远期疗效和对哮喘病病情改善的预计还不容乐观,目前显然还缺乏有效降低哮喘病发病率、死亡率和改善哮喘病预后的治疗手段。随着分子生物技术不断发展,已发现体液中大量细胞因子(以白细胞介素等为主)、多种免疫活性细胞或炎性细胞、多种炎性介质以不同形式参与了哮喘病发病机理的调节,这使得我们必须注重从全身角度来研究和阐明哮喘病发病机理。但迄今为止大多数研究尚局限在气道炎症局部,对哮喘病全身发病机理的研究还很少,因此对哮喘病的全身治疗手段还较少。现代研究已经认识到特应症(atopy,指对变应原易产生IgE反应的特异性素质)是人类易患哮喘病的最重要因素,因此从目前对哮喘病的治疗研究来看,侧重点主要放在局部抗炎治疗方面显然是不适宜的,应从预防和控制特应症的基因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入手,近年来开发的Xolair就是一个成功的药物。瞻望未来,由于哮喘病发病率在逐年增加且原因尚不明确,今后应加强哮喘病基础方面研究以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来降低哮喘病发病率。从近期来看今后哮喘病临床研究应进一步开发副作用更少、作用更强的抗炎药物等;从远期来看应将目前关注气道局部炎症的研究热点逐渐转向对哮喘病患者的全身免疫学、病理生理学、遗传学和免疫药理学进行研究,从医学遗传学和医学免疫学角度来调整哮喘病患者遗传基因异常和免疫功能缺陷,特别是通过对引起气道高反应性的细胞因子网络中各种细胞因子的调节治疗,可能是21世纪哮喘病治疗主要研究方向。在我国,应结合国情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哮喘防治研究如哮喘病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单味中药或方剂有效成分的提取等。1998年李明华、殷凯生教授等联合了国内20多位致力于哮喘病防治的同道编写出版了90多万字的《哮喘病学》,内容全面而新颖,密切结合我国临床实际,出版后多次印刷,2006年再版170多万字,连续5次印刷。受到了临床医师的欢迎。20余年来国内外有关哮喘病的研究方兴未艾,十分活跃。国内外不断举办各种类型和不同规模的学术研讨会,发表了数以万计的科研论文,编写出版了各种相关专著,并不时提出各种新的学说、新的观点,这些无不显示哮喘病防治研究工作生气勃勃,充满活力。在这种形势下,无论是本书的作者还是广大读者都希望《哮喘病学》能够尽快以新的面貌再版,以便及时反映近五年来关于哮喘研究和哮喘防治工作中的新进展,进一步推动我国哮喘病防治工作的发展。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李明华、殷凯生等学者对第一版进行了大量修改和补充,完成了《哮喘病学》第二版的编写和出版。第二版的《哮喘病学》共120多万字,分七十一章。与第一版相比,再版的《哮喘病学》中所有的章节内容都有更新和增加,最突出的变化是再版的《哮喘病学》增添了许多新内容,包括与本病相关的临床药理学、免疫药理学、中药免疫药理学、呼吸道感染与哮喘的关系及治疗思路、哮喘病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思维、哮喘病的联合治疗、哮喘患者手术与麻醉问题、哮喘患者生命质量评估、循证医学在哮喘防治中的应用以及哮喘社会经济学等,此外作者还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抗哮喘药物开发和临床试验,并展望了21世纪抗哮喘药物的开发研究远景。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本书的再版会对我国哮喘防治工作大有帮助。近两年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感到,尽管有关哮喘病的研究一直持续进行,各种新药不断上市,新的论文不断发表,然而哮喘病的治疗原则和思路并没有大的变化,整个防治工作处于徘徊状态,少有突破性进展,似乎进入了一个平台期。广大哮喘病患者则热切地盼望能够根治哮喘,而我们目前所采用的各种治疗手段充其量只能是控制哮喘,两者之间形成了强烈反差,这对于我们所有致力于哮喘病防治的同道无疑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也是督促我们奋进的动力。同时我们必须思考和回答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根治哮喘的出路何在,如何才能在哮喘研究中尽快有所突破和创新?

背景和目的 糖皮质激素是目前认为治疗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但其作用机制尚未明了,其对不同炎性细胞的凋亡影响如何,还处于研究热点之中。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局限于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者外周血中各种炎性细胞的凋亡影响,而对诱导痰中炎性细胞的凋亡研究较少,由于吸入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气道,故对痰中炎性细胞的凋亡的监测,能更直接、更准确的反映出糖皮质激素作用机理。为了观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中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Eos)和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我们对哮喘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诱导痰中Eos和中性粒细胞凋亡进行对比研究。 对象与方法 20例哮喘患者来自本院2002年11月~2003年4月门诊,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41±11)岁,符合199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的诊断标准,均为急性发作期(轻、中度),20例患者吸入激素前为A组,给予吸入丙酸氟替卡松(商品名:辅舒酮,葛兰素史克公司)250μg,每天2次,吸入4周后,视为B组,期间给以硫酸沙丁胺醇(商品名..

一般有这么几种,1、搜集病例,查文献,资料分析,统计学处理,讨论,结论。2、个例报道,查文献,病例分析,讨论,结论。这两种是最易常见的方法。谢谢

姜黄素药物研究进展论文

题目太大了,就拿姜黄素而言,在过去十年,姜黄素获得了巨大人气!在PubMed中以“curcumin”为搜索字符串大约可以检索到8400条记录。其中收录姜黄素有关“Anticarcinogenic Agents(抗致癌药物)”近240篇;“Chemoprevention(化学预防)”近190篇。根据 Library of Medicine统计显示,姜黄进入到临床研究的项目有182项,姜黄素进入到临床研究的项目有217项。作为“第三代癌症化学预防药物”,姜黄素可以用于多种癌症的化学预防和治疗,例如:头颈部癌、肺癌、结肠直肠癌、乳腺癌、泌尿生殖道癌、黑色素瘤、神经癌和肉瘤。但姜黄素如何作用于癌细胞的机理一直是科学界研究的问题。最近,Pan教授实验室(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的生物工程学院,负责医学材料实验室)与美国化学学会期刊主编Peter Stang博士合作,开发出了可溶解姜黄素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将其送达肿瘤,可以杀死癌细胞,他们的研究发表在《PNAS》。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医学院教授苏尼尔·派博士日前在洛杉矶举办的美国癌症控制协会第42届年会上说,最新研究显示,姜黄素可调控干预的抗癌靶点已达86个,其中有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已批准可让药物发生作用的23个靶点,以及尚未被批准的63个靶点。利用姜黄素可能实现天然靶向抗癌药物的突破,大大降低靶向药物治疗费用。目前将姜黄素应用于癌症化学预防药物研究的产品艾易克也在联合北京大学、中科院等高校再进行姜黄素产品的深层次开发,有望成为国内姜黄素癌症化学预防前沿药物。

姜黄素保健是什么原理他有一定他的一定的功率你可以去看一下

姜黄Turmeric 姜黄从唐朝便作为重要的活血化瘀药物,以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在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还有一个奇特的名字──宝鼎香。 宝鼎香,属于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发达,块茎粗壮,香气独特,味道辛辣,微苦。姜黄原产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因其鲜艳的颜色,可作为食用染色剂,我们熟悉的印度咖喱中黄色的来源就是姜黄。姜黄同时作为香料、染色剂和药物使用有悠久的历史,姜黄在印度阿育吠陀疗法和中医等亚洲传统医学中运用由来已久,在印度被称为“印度藏红花”,主要用于止痛,调节血压,促进血液循环,促消化,消除炎症等问题,中医学认为也认为姜黄性辛、苦、温,归肝脾经,主要功效是破气行血、通经止痛。各国科学家们在他们论文的引言部分,很多人都会提到姜黄素和中药(Chinese medicine)的关系,提到中国人从古代就开始使用中药姜黄来治疗各种疾病的例子。 这些论文涵盖了姜黄素在很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如抗氧化,抗炎,防癌抗癌,神经保护如抗老年痴呆症和抗儿童自闭症,修复和保护肝功能,抗病毒如抗艾滋病,抗心血管疾病,抗自身免疫疾病,等等。在《救命:逆转和预防致命疾病的科学饮食》这本书中,作者迈克尔·格雷格博士 列了一份每日食物清单,其中姜黄粉是他着重建议纳入每日饮食中的一种食物。在他的健康香料和香草清单中,第一名就是姜黄粉。 美国科学家的新近研究显示,由咖喱原料高度提纯而成的姜黄素,可调节炎症因子,肿瘤转移因子,生长因子,蛋白激酶,癌蛋白等数十个靶点,逆转肿瘤进程。 姜黄素是全球天然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热点。 印度瑜伽士萨古鲁也反复强调姜黄的妙用:姜黄根粉末不仅在身体层面发挥作用,也会对能量系统产生重大影响。它能净化血液、身体和能量系统。每天食用姜黄,能保持血液纯净,血液成分保持平衡。它能够净化血液,让能量变得清澈。 更多关于姜黄的信息可以查阅: (整理自网络)

姜黄素可以起到抗菌消炎、调节肠胃、抑制癌细胞的功效。姜黄素素还具有护肝、促进肠胃消化、抑制血管新生的作用。举措建议平时可以吃姜黄炒饭,将锅烧热后放入葱花爆香后,再加入适量的姜黄粉翻炒,翻炒均匀后倒入蒸好的米饭,再加入适量的食盐炒匀,患者就可以直接食用了。注意事项姜黄素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用法和用量一定要遵医嘱,不要擅自的加大姜黄素的用量,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 索引序列
  •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研究进展论文
  • 糖皮质激素非基因组效应研究论文
  • 酶类药物研究进展论文
  • 哮喘患者皮质激素研究论文
  • 姜黄素药物研究进展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