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86

我吃了一鲸
首页 > 期刊论文 > 情报理论与实践什么时候发表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阿蒙宝贝

已采纳

1. “A comparative study on communication structures of Chinese journals in the social science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1(7):1360–1376(SCI)2. 基于本体的CSSCI学术资源网络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情报学报》2010(2) P331-3413. “Chines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es:An Analysis of Reference in CSSCI”,Nanda Review,:P85-994. “An Evaluation System for Chinese Journals in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hinese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2009:2(3)P8-275. 客观全面评价期刊,促进学术繁荣发展《情报资料工作》2009(4)P256. 以显性方式评价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报》(第10版)7.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被引概况分析——基于CSSCI数据库《东岳论丛》2009(7)P5-138. CSSCI本体概念模型的构建与描述《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3)P43-519.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a document clustering algorithm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2009(3) P432-43810. 《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系列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教育研究》2009(4)P98-10711. 基于关键词和摘要相关度的文献聚类研究《情报学报》2009(2) P220-22412. 基于CRFs的角色标注人名识别模型在网络舆情分析中的应用《情报学报》2009(1)P88-9613. 利用H指数评价学术期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5)P6314. 略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与政府决策《电子政务》2009(2-3)P41-5015. 面向语义网的本体学习技术和系统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9(1)P64-7216. 入选CSSCI来源期刊应关注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报》(第6版)17. 基于条件随机场的自动标引模型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5)P89-9418. 科学评价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学术质量,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繁荣发展《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载文及引用特征的学术影响力分析《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8(4)P95-10220. 基于模式匹配的中文通用本体概念抽取模型《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2)P31-21. 从CSSCI看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8(2)P231-23722. 基于CSSCI的中国大陆图书馆学研究分析《新世纪图书馆》2008(1)P9-1323. The academic impact of Chines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Aslib Proceedings: New Information Perspectives》2008,60(1)P55-74(EI)24. 构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东岳论丛》2008(1)P35-4225.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2000-2004) — 基于CSSCI的分析《情报学报》2007(3)P373-38326. 网格环境下个性化信息推荐服务模型研究《情报学报》2007(2)P280-28427. “Document Clustering Algorithm Based on Sample Weighting”,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KSEM’2007). 200728. 政府信息资源生命周期管理总体模型与实证分析《情报学报》2007(1)P116-12429. 政府信息资源元数据描述框架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1)P15-30. 面向信息检索的排除词识别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7(2)P44-4831. 面向信息检索的词汇知识发现《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7(1) P10-1432. 基于元数据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组织模式《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1)P 116-12133. Query Similarity Computing Based on System Similarity Measurement,2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Computer Processing of Oriental Languages (ICCPOL06),Singapore,LNAI 4285,pp 42-50,2006. (SCI)34. Kong Min, Su Xinning,E-government Application Framework (EGAF). the 200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of e-Commerce and e-Government. NOVA press,2006 pp. 123-133 (ISTP)35. 基于知识空间的智能信息检索模型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6(12)P29-3336. 中国民族研究影响力评价(2002-2004)——民族研究概况与期刊被引分析《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Vol,34(5)37. 基于CSSCI的中国文学研究主题词分析(2000—2004)《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6)P113-12038. 基于PKI/PMI的Web应用安全解决方案《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6)P1-3,639.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图书馆论坛》2006(12)P59-65,18240. 数字图书馆门户的设计和构建《情报学报》2006(5)P546-55241. 面向政府决策的知识挖掘《情报杂志》2006(9)P45-4742. 语义网环境下的信息资源整合模式《情报科学》2006(9)P1335-133843. 基于多语境的相关词自动提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6(9)P23-2844. 我国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术影响力研究报告(2000-2004)——基于CSSCI的分析《情报学报》2006(2)P131-15345. 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6(4)P46. 电子政务动态信息采集模型的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3)P73-7647. 面向电子政务知识支持的数据和信息应用框架《情报科学》2006(6)P810-813,82848. 组织知识变革管理《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2)P96-9949. 哲学研究现状分析——基于CSSCI的分析《情报科学》,2006(1)50. 基于ISAPI的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短信平台服务《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6(1)P55-5851. 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务信息资源研究《情报学报》,2006(1)P99-10852. 网络信息计量学的新进展《图书情报知识》,2005(2)P110-11153. 从CSSCI看大学出版社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影响《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3)P70-7354. 构建基于生命周期方法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模型《情报学报》,2005(2)P136-14155. 知识管理系统下的智力协同框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4)P20-2756. 决策过程的知识价值链《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2)P25-2957. 我国高等院校社会科学学科的机构被引分析《情报科学》,2005(11)P1734-174058. 数字化校园中应用集成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11)P61-6759. 信息资源整合的建模与实现方法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10)P60-6360. 数字化校园中Web服务安全框架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10)P43-5061. 论信息资源整合《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9)P54-6162. 高校数字资源整合平台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9)P62-6963. 高校数字化校园应用软件构建平台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8)P48-5364. 数字视频信息的索引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7)P46-5065. 数字化校园一卡通平台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7)P54-5966. 高校共享数据中心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6)67. 高校统一门户的设计与实现《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5)P57-6368. 数字化校园认证系统的设计《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4)P51-5769. 数字化校园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分析《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3)P50-5670. 新一代高效数字化校园建设《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1)P48-5571. 体育科学研究领域的现状分析与评价《中国体育科技》.2005(1)72.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环境中的电子协作支持模式《情报科学》,2004(6)P84-8873. 数字视频信息的元数据研究《情报学报》2004(5)P605-61074. 近5年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之影响《情报学报》2004(5)P515-52375. 经济学研究现状:基于CSSCI的评析《经济学家》2004(4)76. 视频信息索引技术研究进展《情报学报》2004(4)P410-41677. 知识管理中的知识生态环境《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2)P18-2178. 各种“场”及其在知识创造过程中的作用《情报学报》2004(2)79.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战略的实证研究《情报科学》2004(2)P133-13780. 关联规则兴趣度的度量《情报学报》2003(4)P419-42481. 企业知识发现中的个性化Web推荐服务研究《情报学报》2003(3)P247-35382. 试论企业知识资源的组织《情报学报》2003(2)P211-21683.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在科研及管理中的作用《图书情报工作》2003(4)P51-5484. 企业知识管理研究与实践的进展《图书情报知识》2003(1)85. 知识管理系统下的知识仓库研究——概念与模型.《情报学报》2002,21(5)P542-54686. 基于数据仓库的引文分析系统研究《情报学报》2002(3)P290-29487. 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看《经济研究》的学术影响《经济研究资料》2002(7)P27-3288.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研制及其功能《图书馆杂志》2002(3)P18-2089. The Application of Hypertext Retrieval in Fulltext Retrieval System. JCIS 2002 6th Joint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ciences, NC, USA. March 8-14,2002(ISTP收录)90. 电子商务中物流解决方案探索《情报科学》2002(1)P81-8391. 从CSSCI看2000年我国图书情报领域之最《图书情报工作动态》2002(2)P5-892. Developing of 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6) SCI和SSCI收录期刊93. Web环境下全文检索系统开发平台的设计《情报科学》2002(4)P402-40494. 利用CSSCI对我国高等院校人文社科科学研究状况的分析《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4)95. 精思求新 注重实用《江苏公安专科学报》2001(2)96. 引文索引数据质量控制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2)97. 超文本技术在全文检索系统中的应用《情报学报》2000(6)98.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设计《情报学报》2000(4)99. 音像资料的MARC格式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3)100. 文献自动标引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0(1)101. 搜索引擎综述《计算机应用系统》1999(4)102. 计算机自动编制文摘《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997(6)103. 计算机辅助档案案卷题名研究《情报学报》1997(1)104. 汉语词切分标引算法的改进《情报学报》1996(6)105. 语文献检索后组式标引研究(论文集)书目文献出版社,. 多媒体技术《情报理论与实践》1996(1)107. 科技档案的计算机立卷《档案与建设》1995(5)108. 档案主题标引实用算法《情报学报》1995(6)109. 计算机辅助立卷研究《档案学研究》1995(3)110. 档案自动分类算法研究《情报学报》1995(3)111. 档案检索自动化技术探讨,《档案与建设》. 汉语文献信息自动标引新算法,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档案管理自动化研究与发展方向《档案与建设》. 汉语文献自动标引综析《情报学报》. 汉语文献检索词自动标引研究《情报学报》. dBASE~CDS/ISIS间的数据转换技术《情报科学技术》. 条型码知识与发展《情报科学技术》. 定题情报检索实用算法《情报学报》. 论我国机读版工具书发展前景《图书情报工作》. 中文标题关键词检索实用算法《中文信息》. 江苏省图书馆自动化发展回顾与展望《江苏图书馆学报》. 用dBASE-3实现西文标题关键词的布尔逻辑检索算法《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连续出版物系统的发展趋势,《期刊管理与研究论文集》出版社,. 大学图书馆的报纸标引《期刊管理与研究》. 我国图书馆自动化事业的思考,第二届中国图书馆自动化研讨会,. 电子技术与连续出版物,《期刊管理与研究》. 用dBASE-3实现中文标题的检索算法《新浪潮》. 论中文标题的单字标引与位置检索《南京大学学报——自科版》. 利用dBASE实现中文标题的后方一致与任意一致检索《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计算机连续出版物管理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情报学报》. 中文单字标引算法的改进设想《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一个实用的微机西文期刊管理系统《情报科学技术》. 计算机西文期刊管理系统之我见《情报科学技术》. 略论菊池敏典算法《情报学报》

165 评论

勿忘归途

截止2010/09/01 共29次1 知识组织:情报学的逻辑起点 王应解 图书与情报 2008/032 知识相关度的计量研究 马费成 情报科学 2008/053 关于信息和熵基本性质的辨析及哲学思考 余贵华 情报科学 2009/054 相关性与情报学 张新民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8/015 多元表示与情报学 张新民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9/076 面向Deep Web的动态竞争情报智能采集策略 张玉峰 情报学报 2008/047 专利情报动态网络监测获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胡新华 情报学报 2009/028 客观知识体系中的相关性研究 裘江南 情报学报 2009/039 新世纪中国情报学发展走向的展望与思考 肖勇 情报资料工作 2007/0410 基于IA理念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研究 乔菊英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9/0511 数字化时代情报学理论的研究进展 王琳 图书情报工作 2009/0212 情报学中的序性结构初探——以下的分众分类为例 朱婷 图书情报知识 2008/0313 自组织理论框架下的信息有序化研究 黄佳 图书情报知识 2008/0314 外部因素对维基百科序化过程的影响分析 罗志成 图书情报知识 2008/0315 基于的信息有序结构及其测度研究 刘记 图书情报知识 2008/0316 信息的数学表示、内涵和意义解析 余贵华 情报科学 2009/0717 环境下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变革 王伟军 情报科学 2009/0818 基于复杂网络社团结构的个性化隐式服务研究 苏志芳 情报学报 2009/0419 科学知识网络的形成与演化(Ⅰ):共词网络方法的提出 王晓光 情报学报 2009/0420 三维框架下信息流动变化的螺旋模型 高杨堰 情报杂志 2009/0921 情报学三动论探析:序化论、转化论与融合论 化柏林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9/1122 当代情报学理论创新与学科体系重组思考 许志强 情报探索 2009/1223 基于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 赵铁琴 情报杂志 2009/S124 基于大众标注的情报学基本原理探析 李保珍 图书情报工作 2009/2425 基于关联理论的信息检索相关性研究——信息生产、标引 成颖 情报科学 2010/0126 中国情报理论30年回顾 刘念 情报资料工作 2009/0527 科学知识网络的形成与演化(Ⅱ):共词网络可视化与增长动力学 王晓光 情报学报 2010/0228 基于TAIPO模型探析文献计量分析研究的发展趋势 化柏林 情报学报 2010/0329 论的情报学原理 罗泰晔 现代情报 2008/03

240 评论

彩衣girl

不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中国,情报学的形成与发展是同它们的情报活动、情报工作和情报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的。现代情报学理论与活动主要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香农的“信息论”、N.维纳的“控制论”、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分别为情报学奠定了理论和物质基础。情报学的发展历史可分为4个阶段:孕育与形成阶段(40年代中至40年代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西方工业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使情报学有了诞生的社会需求和基础。以德国、英国、美国和苏联为主的一些国家积累了大量需要处理和利用的科技文献资料和科研成果;西方国家对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大大增加;计算机问世并被利用于文献加工领域;新的学术思想活跃以及新的学科不断诞生。这些因素成了孕育与形成情报学的强大力量。情报学最初阶段的理论基础是美国和英国的科学家V.布什和.布拉德福奠定的。前者于1945年发表了“诚若所思”一文,首次提出了机械化检索文献缩微品的设想;后者于1948年发表了“文献工作内容的改进和扩展”一文,强调了自19世纪90年代以来蓬勃发展的文献工作到20世纪40年代所面临的必须革新的局面。二者的结合铸成了文献工作向情报学的历史性转移。这一时期,情报学发展的最重要国际活动是1948年英国皇家学会召开了国际科学情报会议。 在这一阶段情报学已初步形成了研究体系和内容:情报组织,情报贮存与检索设备,机器翻译和情报需求。美国人M.陶伯、.莫尔斯、A.肯特、.卢恩等人相继研究出单元词索引、叙词索引、组配索引、题内关键词索引以及定题情报服务的原理或装置,给情报检索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英国人布拉德福和.维克里于50年代前后分别对文献分布理论、.费尔桑对分类检索理论、.克莱弗登对检索系统性能的评价问题分别作了研究。1957年是这一阶段中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一年。美国科学家C.柴瑞宣布在美国把各种各样的交流研究与活动统一于情报学。同年,在美国,情报手工检索开始越来越多地转为计算机检索系统。情报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的性质自此开始越来越有力地显露出来。中国情报学起步稍晚,始于50年代。1956年中国科学院建立了科学情报研究所,标志着中国科技情报事业的开始。1957年出版了《科学情报工作 》杂志( 后改名“科技情报工作”) 介绍国内外情报工作现状与发展,引起学者们探讨情报工作理论的兴趣,是中国情报学研究的开端。1958年,该所归国家科委领导,改名为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既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谋服务,又面向全国各研究单位、高等院校及厂矿企业。同年,丁柯等人为了整理情报资料的需要,研究、引进并编译了国际十进分类法,这是情报部门研究情报理论的早期活动。1958年召开了全国科技情报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科技情报工作的“广、快、精、准”指导方针。1958年中国已开始出现情报述评和分析,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点的情报研究工作,其成果具有综合性、战略性和及时性的特点。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还于1958年创办了中国科技情报大学,后并入中国科技大学,设立了情报专业。发展与壮大阶段(60~70年代中期)就国外先进工业化社会而言,情报学在这一时期已成为一门成熟的而且仍然在不断发展的独立学科。它的研究对象、 内容、体系、研究方法和手段、系统与网络实体、 同其他学科和工程技术的交叉程度都变得更为广泛、严格和复杂。1979年由英国、美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和苏联6国情报学家所举行的亚特兰大“情报科学研究计划圆桌会议”称这一阶段为情报学的实用研究阶段,重点在于发展适用性情报技术,支持国家情报系统的建立,支持和加强专业化情报服务系统,解决情报用户与情报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关系问题。例如1961年美国化学文摘社用电子计算机实现了“化学题录”的自动编排。1962年美国国家航空与航天局建立了计算机化的RECON情报检索系统。1964 年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建成了MEDLARS 医学文献分析与检索系统,并于1971 年将该系统联机化。1972年洛克希德公司的DIALOG、系统发展公司的ORBIT、1976年书目检索服务社(BRS) 的联机检索系统相继投入使用。它们在用户与数据库之间架设桥梁,促使联机系统广泛应用。与此同时,在理论上也出现了相应的发展,如美国的E.加菲尔德发明引文索引并于1961年试编成了《科学引文索引》。D. S.普赖斯侧重从历史与社会学观点来研究科学情报,于1961、1963年分别出版了《巴比伦以来的科学》与《小科学、大科学》两书,为文献计量学的发展作了奠基性工作,并提出了科学文献指数增长定律与衡量科学文献老化的普赖斯指数。米哈依洛夫等人于1965、1968、1976年分别出版了《科学情报原理》、《情报学基础》、《科学交流与情报学》3本书,大大丰富了情报学理论。1970年美国T.萨拉塞维克编出了《情报科学导论》,用文集形式系统介绍了美英学者对于情报交流与情报技术的一些观点。G.索尔顿在美国康乃尔大学进行了用加权词方法的自动标引方案试验。上述研究与实践标志着情报学在60~70年代已进入了它的发展与壮大时期。它是以情报技术的发展与联机情报系统的建立为特征的。在西方国家的情报学发展和壮大的这一时期,中国的情报学只在60年代初期经历了短暂的发展。1962年袁翰青与曹昌等10多位学者编写了“科技情报工作讲义”,为创立中国的情报学理论作了可贵的尝试。60年代初期有关文摘的大讨论和分类法还是主题法的大讨论,经过争鸣,肯定了自编文摘的方向,加深了对两种方法优缺点与应用范围的认识,活跃了学术研究气氛。同期,还建立健全了中国情报刊物体系,提出了3大类,9小类的理论。1963年,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成立了情报方法研究室,购置了布尔检索机,进行机械检索与计算机自动翻译等的试验与研究。这是中国有计划地研究情报学的开始。在情报交流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情报网站,通过召集会议,出版刊物,举办培训班等开展情报交流,在某种意义上起到发达国家情报系统的作用。因受“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和影响,1966年至70年代初,中国情报学研究陷于停顿。提高与充实阶段(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高密度信息存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情报学的研究范围和深度大大拓宽和提高。情报学及其研究成果已被国际社会视为人类信息化社会的理论和物质基础的一部分。在这一阶段,情报学重点面向国家和国际联机情报检索系统及网络的“设计与开发”,情报学基础理论,情报学与信息化社会。 在基础理论方面,英国.布鲁克斯发表了《情报科学基础》连载论文,提出情报学要研究主观精神世界与客观精神世界相互作用的观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情报科学技术处制订了加强情报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情报技术与系统的计划。肯特开始研究情报传递的经济学。.兰开斯特“无纸社会”的观点,F.马克卢普开始研究“以科学/学术交流为基础的综合数据库”,为未来的情报系统与技术提供必需的理论结构。与此同时,跨越国界的情报联机检索系统发展迅速;CD-ROM技术、光盘技术、电子出版物、电子邮政在信息存取和传播中广泛应用。情报科学面临着信息革命和信息化社会到来的挑战,从而进入了全面提高与充实的发展阶段。1978年以后,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情报学也进入了繁荣的局面。1978 年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成立,1982年《情报学报》创刊。到1990年底该学会共举办学术讨论会59次,收到论文4904篇。各省市区、各部委科技情报学会(分会)先后相继成立。《情报科学》、《情报学刊》、《情报理论与实践》等杂志陆续出版,使情报学研究十分活跃。1978 年后,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等数十所高等院校开设了情报学方面的专业,并编出了“情报学”、“情报学概论”与“科技情报工作概论”等有一定学术水平的教材或专著,培养了不少毕业生与研究生。不少科技情报所与大专院校已设立情报学专门研究机构,它们在情报政策、情报需求、情报产业、情报教育等课题研究中获得了一定成果。中国情报学从一开始发展就注意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吸取先进经验,推动国内情报学研究和科技情报事业的发展。1978年第一次翻译出版了西方国家的情报学图书《情报学浅说》;1979年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与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合作举办了中国第一个计算机情报检索培训班;1984年国际联机情报检索终端首先在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建立。已在近50个城市中配备终端110余台,检索课题已超过3万个。各级情报机构已配备大中小型计算机70余台,微型机1000多台,从事情报检索系统与数据库开发应用服务与维护的人员达4000人以上。中国科技情报系统已自建各类数据库300多个;引进国外文献数据库达到50多种,累计已提供3万余个课题的检索服务。随着中国科技情报事业的发展,情报学在中国已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已开始跟上国际情报学发展的步伐。其标志是:确立了自己的研究对象与基本概念;研究内容不断拓展与加深;研究方法开始定量化;有了近千人的研究队伍和一批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有了专门的学术机构、专著和刊物,在高等院校设置了相应的科系或专业,培养了自己的研究生。1991年开始招收博士生。情报学作为一个新兴的、生命力很强的交叉学科正在中国学术界赢得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74 评论

相关问答

  • 情报理论与实践第4期期刊

    这个范围问的有点过于宽泛了。而且期刊量会非常大。建议按照自己需求的期刊进行了解或者查找。

    whahappy502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情报理论与实践什么时候发表

    1. “A comparative study on communication structures of Chinese journals in the s

    我吃了一鲸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期刊发表论文什么时候查重

    在期刊论文查重方面,论文查重时间由期刊机构规定,不同期刊要求的查重检测时间和查重率要求也不同,因此在论文重复检查前,您可以从官方网站或直接电话咨询清楚。 在检测

    皖北一只老色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发表

    土木工程期刊目录全专业包括:1、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现代结构理论学科2、岩土工程学科3、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4、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学科期刊名称—————

    听话呵呵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论文发表什么时候查重

    发表前肯定要查重的,不过的话就不能发表的

    Blackstar01234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