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26

D20600531014
首页 > 期刊论文 > 马克思主论文格式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爱宇冰冰

已采纳

中国近代史学科,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才成为科学的。它的酝酿、问世过程,大致经历了前奏、孕育、胚胎成型和诞生四个阶段。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关于马克思和近代史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马克思和近代史的论文 范文 一:马克思看侵华——读《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马克思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源远流长,世人将其分为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三段。古老的华夏农耕文明到现代科技智能化时代,绝非一日之寒,承上启下的近代史,与其说是中华文明褪去浮色改头换面的日光浴,不如说是中华儿女硬把锄头当长枪的血泪史。

工业革命的兴起像阳光下的气泡一样,将西方人七彩斑斓的财富之梦送往地广人稠的东方,西方资本主义与中国农耕封建思想的格格不入引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自此,一部长达百年之久的近代史篇拉开帷幕。然而,长矛如何抵挡得住洋枪,战败的中国在政治、军事、外交和人民生活上都受到了英国等西方列强的打压。

马克思在文中提到亚罗号划艇的“侮辱事件”。亚罗号划艇是一只中国小船,曾被用来偷运私盐,船上有几名歹徒——中国的海盗和走私贩子。缉私水师得知这些罪犯就在船上,便逮捕了他们。可是因为这次逮捕妨碍了货主的商务,船长就向英国领事控告。他急忙返回领事馆,用命令式的口吻向两广总督提出书面要求:放回被捕者并道歉,同时致书香港的约翰·包令爵士和海军将军西马糜各厘,说什么他和英国国旗遭到了不可容忍的侮辱,并且相当明显地暗示说,期待已久的向广州来一次示威的良机到来了。 西马糜各厘将军率领英国舰队抵达,旋即开始了另一轮公函往来:海军将军态度蛮横,大肆恫吓,中国总督则心平气和、冷静沉着、彬彬有礼。西马糜各厘将军要求在广州城内当面会商。叶总督说,这违反先例,而且乔治·文翰爵士曾答应不提这种要求。如果有必要,他愿意按照常例在城外会晤,或者采取其他不违反中国习惯与相沿已久的礼节的方式来满足海军将军的愿望。但是这一切都未能使这位英国强权在东方的好战的代表称心如意。一场极端不义的战争就由这样一个荒谬的理由开始,广州城的无辜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惨遭屠杀,他们的住宅被炮火夷为平地,人权横遭侵犯,这一切都是在“中国人的挑衅行为危及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这种站不住脚的借口下发生的!我们泱泱大国,就这样被英国的一个将军、领事踩在脚下,为了他们野蛮的私利而挑起殃及百姓的无义战争,实在令人心寒心痛。

我们不否认英国民主制度的优秀,也不但光为本国人牟利而不惜别国人的安

危为代价的民主是虚伪的,不过是贪心的幌子罢了。“我国根据条约应享有的权利已遭到破坏,而在当地负责保护我国在世界那个地区利益的人员,不仅有理由而且有义务尽量利用他们所能采取的手段来表示对这些暴行的义愤。” 这是英国首相帕麦斯顿勋爵当年发表的演说,他们大肆攻击中国人违背条约的义务、侮辱英国的国旗、羞辱旅居中国的外国人,却根本举不出一个合理的原因来解释是非对错。实情也被议会中的花言巧语歪曲得面目全非,以致使那些真正想弄清这个问题真相的人深受其误。

当然,究其原因,是什么导致了中国的任人宰割?马克思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中国,压抑着的鸦片战争时燃起的仇英火种,爆发成了任何和平和友好的表示都未必能扑灭的愤怒烈火。”鸦片战争的失败,霸王条款的签订,给了英国为所欲为的通行证。说到底是中国的国力衰弱,人心惶惶,内忧外患!而且,当时的中国并不全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正义傲然。就如上文“侮辱事件”中提到的亚罗号划艇,船上坐的是中国的海盗和走私贩子,他们为英国人卖命牟利!英国人为了一群中国人来攻打中国人,这是多么可笑的逻辑。所以,在指责英国人的同时,中国人也应检讨自己。

近代史的长河中,中国可谓是一路摸爬滚打,曲曲折折地到了现代。没有实力的国家终究会被沦为别国的殖民地,这一点已在许多土地上得到见证。于国于人都是如此。马克思看到了英国的残酷侵华这是一种同情,我们作为当事人,不能只有愤青式的宣泄,更应该是跌倒后的 反思 。

关于马克思和近代史的论文范文二:从改革开放三十年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内容提要: 中国在1979年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此之后,中国踏入改革开放的进程。在经历了一段动荡时期,国家的经济及政治建设受到破坏以后,中国于此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到现在,改革开放的成果是十分显著的,人们在了解改革开放的巨大的作用的时候,也要看到这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那么,改革开放到底是如何反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何意义?本文将重点描述这些。

一、 改革开放的背景

(一)、.国内背景:

中国从1956年选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956年党的八大对于如何以苏联为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很好的思路。但是,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从1957年开始,我们用小平同志的话来说,就是开始了‘长达二十年左的错误’。到1976年后,“”结束后中国面临这样的图景:

政治上,““””严重混淆敌我,严重践踏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造成冤假错案堆积如山。党和政府的各级机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组织,长期陷于瘫痪和不正常状态。公安、检察、司法等专政机关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机关都被搞乱了。

经济上,““””造成我国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1977年12月,据李先念在全国计划会议上估计,““””十年在经济上仅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

文化 上,这场由文化领域肇始的“大革命”,对教科文的摧残尤其严重。无数的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遭受浩劫,一大批学有专长的知识分子受到残酷迫害。

思想上,““””还造成全民族空前的思想混乱,党的建设和社会风气受到严重破坏。

(二)、国际背景:

中外经济科技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拉大使中国面临沉重压力,美国、欧洲、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一直持续到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这个时期也被称作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1976历时十年的““””结束了,中国获得了重新出发的重大转机。面对这样的转机,中国再也不能失却也不容失却了。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确立了“实践”至上的权威,不点名地批判了“两个凡是”。

从1978年11月10日到12月15日,先行召开了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后第三天召开的。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二、 改革开放的意义

经过改革开放,同三十年前相比,确实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从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点看,早已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看,已经由过去的“一大二公三纯”、公有制一统天下,改变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从经济体制看,已经由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从社会状态看,已经由封闭和墨守陈规的社会转变为对外开放、融入世界和全面进行改革、越来越活跃的社会;从出发点看,过去建设社会主义,强调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现在强调改善人民生活,以民为本。

正是在与时俱进地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党不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同时,拓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我们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 也会出现前进中的曲折、发展中的挑战。改革, 不可能一帆风顺, 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坚持下去,才能取得更加巨大的成就。

三、 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内容,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这一理论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具有显著的科学系统性、开拓进取性、继承发扬性、时代先进性、务实开放性等重要特征。把握这些重要特征和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发展规律,有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和更加证明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指导思想的正确性。而这些,无不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相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在时间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坚持与时俱进,即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是解决不同历史时期中国面临的中心课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其本意而言,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形成具有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解决的第一个重大问题。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找到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建立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制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回答的主题。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使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社会成功地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不断创新体制与完善制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解决的第二个重大问题,也是其先进性的体现。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相结合,找到中国特色的体制变革道路,建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体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回答的主题。要让马克思主义传承下去,保持其先进性和与现在社会相结合尤为重要。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作出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进步要求和人民群众实践需要的新的理论概括,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更加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从而更好地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立足我国实际,规划了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体制外到体制内的渐进式改革路线,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中保持社会稳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在过去以江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所提出的“三个代表”精神,永保党的先进性和传承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使其与中国现在的发展情况相结合,与时俱进,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先进性。

科学的理论需要实践来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在理论创新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又需要经过实践检验。我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地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性。因而,这一理论体系具有显著的科学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科学理论。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一项伟大的事业,必须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离开马克思主义,不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改革开放就会以失败而告终。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应当而且必须向前发展,必须跟上改革开放的发展步伐,不断创新、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只有跟上改革开放的步伐,才能充分发挥对改革开放的指导作用。

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拓展而向前推进,改革开放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正是改革开放的实践,不断推动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从抽象到具体、由感性到理性,并不断推进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迈向新的理论境界。改革开放战略目标的制定、发展道路的选择、发展举措的实施等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以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并根据改革开放实践的新鲜 经验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与时俱进。

四、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要深化改革开放,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必须注重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 措施 的协调性、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紧紧围绕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不失时机地努力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只有不断的创新,不断的促其发展,它才能永葆活力,才能更好的指导我们前进的道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引导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要实现干部“说教”与“身教”相结合,以“身教”为主。在当今情况下,能否有效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党员干部如何“说教”马克思主义、是否进行方式 方法 创新的问题,而是领导干部自身如何作为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感召力从来不是说出来的,而是靠先进分子的行为做出来的。

五、结束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过程。既需要进行理论创新,同时还要付诸实践,并在实践的检验中来不断的促进理论向着正确的方向来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健康发展一定要与中国的历史相结合,与中国的 传统文化 相结合,与中国各方面的实际相结合,更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让人民群众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所带来的真正的实惠,这样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才能发展的更好,更快。而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取得就在于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它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探索的智慧和心血,也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分不开。改革开放不断开拓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促进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新时期不断探索、推进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定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和新的实践中不断推进,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186 评论

永创佳绩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适应无产阶级变革资本主义旧世界,解放全人类的革命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的,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理论武器.同时,它又是以往科学和哲学发展的总结,是人类以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积极成果的理论结晶.它立足于不断变革的社会实践,在理论上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强调自己的任务不仅在于科学地解释世界,而且在于现实地改造世界.从其理论特征上看,它是革命性,批判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这一切都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中的伟大变革.为了全面,准确,深入地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首先要联系哲学发展的历史,对于哲学的一般性问题,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有个基本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的重大指导意义.哲学,世界观,哲学基本问题,历史观,唯物主义,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应掌握的原理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特点及其产生的条件,历史地位和局限性;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历史唯心主义的两个根本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点及其功能;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科学思想的最大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基本特征.要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要了解一般哲学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是重点问题之一.掌握了哲学基本问题才能把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实质及其发展的基本线索,并进而掌握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在哲学史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正确而科学地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即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而高度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高度的统一,掌握了这个理论,才能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与真理性和无产阶级性的有机统一,等等重要问题. 第一部分 绪论和唯物论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原理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 不同的物质形态都具有客观实在性这一共性) 的最高抽象。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二、实践本质的原理 作为一种“新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基础去理解物质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承认世界的物质性,而且主张从实践中去把握物质世界。不仅把世界理解为自然演化的结果,更是把世界理解为实践创造的产物。 三、意识的本质和能动性原理 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在意识中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反映世界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指导人们的行动,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能动作用的条件性。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但它的发挥又是有条件的。 四、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①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 ② 这一原理的基本表述: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是在客观实在基础上的统一。 第二部分 辩证法 两大特征 一、联系与系统整体性原理 1.联系的特点 ①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②所谓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③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系统性。 2 .系统的整体性原理 系统具有其部分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整体特性。 ①系统的整体性和功能只能存在于各个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之中,而不是各孤立要素的简单相加。 ②要素的性质、功能要所处的系统整体的影响和制约,离开整体,其性质就会发生变化。 ③系统的性质更取决于这些要素的结合方式即结构性。 二、发展与过程论原理 1.发展观 ①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② 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变化是运动的一般内容,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变化。 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过程论是发展观的集中体现 ①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过程。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的历史,过去、现在和未来。 ②把世界看做过程的集合体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把世界看做永恒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是形而上学的思想特征。 ③唯物辩证法过程论原理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则。它要求我们用历史的观点认识问题;它要求我们研究新情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三大规律 一、量变质变规律 ①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渐进过程的中断。是否超出度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不仅可以完成量变,而且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总的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变的特征。 ③承认质变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重要标志。 二、对立统一规律 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 ①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即构成事物统一体的对立因素(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 ②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同一性要受斗争性的制约,矛盾双方的共存要靠斗争来维持,矛盾双方的转化要靠斗争来实现。另一方面,斗争性要受同一性的制约,同一性规定和制约着斗争的形式、规模和范围。 2 .矛盾转化的原理 ①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转化而实现的。矛盾转化是指矛盾双方走向自己的对立面,是矛盾的解决和新旧矛盾的交替。 ②矛盾转化既是矛盾同一性的最高形式和最终确证,又是矛盾运动的最重要的表现。 ③矛盾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绝不是任意的。 ④创造有利条件促使事物向进步的方向转化是主体的任务。 ⑤否认矛盾转化,用凝固的观点看事物是形而上学观点。不讲条件,空谈转化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3.内因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①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②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③它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哲学基础。 4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①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中的多个矛盾以及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各自有其特点。 ②由于矛盾的特殊性,矛盾具有多种解决形式: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创造出一种使矛盾双方可以长期共存的形式;在社会领域还有对抗形式和非对抗形式的区别。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即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5.矛盾发展不平衡性的原理和矛盾分析方法 ①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个矛盾体系中,主要矛盾是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 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不论主要矛盾或者非主要矛盾,其对立的双方中总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成为矛盾主要方面;与此相应的便是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非主要方面。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①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种因素,这两方面的矛盾促使事物自身发展,由肯定阶段进入否定阶段。 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事物通过否定获得了自我发展。但事物在否定阶段的发展既有合理性,也有片面性。 ③由于事物的内在矛盾,事物的否定阶段也必然被否定,即否定之否定。事物扬弃了片面性,继承了合理性。实现了事物的自我完善。 ④事物经过两次辩证否定,三个阶段,矛盾双方都得到充分展开,扬弃了各自的片面性。达到了新(基础上)的肯定。 这一过程在形式上是曲折的,在内容上是前进上升的。 四对范畴 1. 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 2.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 3. 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 4 .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 第三部分 认识论 一、认识的本质、机制原理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 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反映论共同原则。 ②,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 ③认识是反映和创造的辩证统一。创造不是臆造,而以反映为前提和基础;创造也是反映,但是对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的反映。实践是反映和创造辩证统一的基础。 2.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 信息是事物的属性、含义的、状态的表征,它通过事物间的相互作用和反映表现出来。反映则是信息交换和接收过程。主体在认识过程即信息处理中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 重构是实现能动反映的内在机制。重构是指主体在思维中对客体信息的建构过程,就是主体把经过选择、加工和变换的客体信息在大脑中重新组合为观念的体系。 二、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也指导实践。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就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决定认识;就认识的功能和作用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以正确的认识和理论指导实践;就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 1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2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 四、认识的辩证过程原理 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更重要的一次飞跃。从实践的角度看,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一个认识指导实践的过程。从认识的角度看,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一个在实践中检验认识的过程。 五、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 ①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有三层含义: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②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包含的。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③反对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科学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④坚持真理的具体性:真理是多方面规定的统一;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特定的范围;真理的具体的存在是主观向客观无止境的接近,而不是一经达到便永远不变的静止状态。 六、真理标准及其确定性的原理 ①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主观同客观的符合度。纯粹主观、纯粹客观范围都不能解决,而只能是把主观同客观相联系。 ② 实践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凡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即使当前的实践还不能加以判定,最终也会被尔后的实践做出裁决。 第四部分 历史观 一、社会基本结构原理 1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 ① 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包含着三项物质性的要素,即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前二者是物质实体,后者是物质力量(生产力)和物质性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统一。 ②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区分为社会意识形式(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社会心理以及风俗习惯。 2 .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原理 ①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②把人类社会中的三重关系区分为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结构和机制。 ③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 3 .政治上层建筑的原理 ①政治上层建筑即社会的政治结构,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政治法律设施(政党、政权机关、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实体因素)、另一部分是政治法律制度(政治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等规章与准则构成的系统)。 ②政治上层建筑的性质是“思想的物质附属物” 政治上层建筑这两个部分都是根据经济基础的要求,并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是“思想的物质附属物”。 4.意识形态的原理 ①在社会意识中,根据反映社会存在的层次,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②在社会意识形式中,根据是否具有阶级性,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5 .文化的本质和社会功能的原理 ①意识形态就是狭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是“人化”,即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一切。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意识形态(也包括风俗习惯)。 ②文化的本质和社会功能就是意识形态的本质和社会功能。即反映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具有阶级性的社会意识形式。作为社会意识一般地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是意识形态(也即狭义文化)的一般本质。 ③意识形态(狭义文化)的相对独立性。 ④先进文化是指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和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在当代中国,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原理。 二、社会发展规律原理 第一个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其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的方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二个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这一规律表明,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需要改革以及改革的形式和方向,都取决于经济基础的状况。 三、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1 .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原理 ①社会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因而也必须协调发展。如何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始终是人类所面临的永恒主题。 ②社会和自然界具有不同的运动规律,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观、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③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平衡。 2、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原理 ① 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 ②真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价值是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真理和价值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即凡是真理必有价值,凡有价值的东西应不与真理相悖。 ③只有通过正确反映对象并能动地改造对象以满足人的需要,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甚至是最高价值,才能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④真理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人类活动的内在矛盾。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 四、人的价值实现和人的发展 1 .价值和价值评价原理 ① 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是指 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是对人与社会的积极意义。 ② 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人的需要并非主观随意,而是受社会实践和历史条件所制约。 ③ 价值评价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进行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 ④ 科学的价值尺度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的合理的主体需要。 2 . 价值选择和价值实现原理 ①人们的价值选择也是多样的,表现出价值观上的差异。但并不是主观任意的,价值选择要受到功利、情感、道德、审美等主观因素和社会历史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所以,人的价值选择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 ②在特定的社会中,人们的价值选择必然是在众多的价值取向中保持一种主流的价值导向,以引领价值选择的正确进行。 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实现价值的首要前提,为实现特定的价值目标而进行的实践活动即价值实践是实现价值的唯一途径。 3 .人的价值原理 ① 人的价值是以人本身及其活动作为价值客体的一种价值关系。是作为价值客体的人对于自身、他人或社会的有用性,这种有用性是以人的劳动创造活动为内在根据的。 ② 人的价值的二重性 人的价值具有目的性:当人按照自己的需要去占有价值的时候,人是价值主体,人的价值的这一方面称为个人价值。人的价值又具有工具性:当人作为价值客体去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时,人的价值的这一方面称为社会价值。 ③ 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辩证关系 二者存在着矛盾。但本质上又是统一的。社会价值是人的价值的主导方面,个人价值在社会中才能实现。 4 .以人为本与社会发展原理 ①作为历史观,它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 ②作为价值观,它强调人民的主人翁地位,要尊重人 , 解放人 , 依靠人 , 为了人和塑造人。 ③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它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运用历史的尺度,又要确立和运用人的尺度,以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出发点、目的和标准。 ④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原则。 参考

274 评论

相关问答

  • 期末马克思小论文格式

    马克思政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已逾百年,它不仅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进程,而且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政治观念。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小论文的相关资料,希

    超级懒喵喵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马克思大一期末论文格式

    论文写作格式一、 稿纸及格式 l 打印用纸:A4l 完整的毕业作业一般应包括: l ①封面;②内容摘要;③关键词;④正文;⑤参考文献 l 封面上的内容一律按照统

    我的歌声里AA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博士马克思论文格式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

    你跑这么慢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马克思主义现实论文格式

    马克思的哲学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观是不一样的,必须予以区分。以下是我整理分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首先给哲学观下一个定义,从字面

    WTF=WheresTheFood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马克思论文格式要求

    去知网搜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知网会显示这本图书,直接这本书的那一栏后面选择“冒号”图标,就可以直接得到引用的格式啦

    清晨小雨818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