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19

xiaxia910000
首页 > 期刊论文 > 基于mui的论文文献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365033189次

已采纳

1 我不知道黎明的公主的名字。2 据我所知,黎明的公主并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而是一个虚构的形象。3 如果您对于相关的故事或者传说感兴趣,可以去查阅相关的文献或者资料,或者寻找相关的电影、动画等作品。

238 评论

家军小太郎

1、《土族语词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2、《土族语话语材料》(合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年;3、《蒙古语和满语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1年;4、《阿尔泰语系语言文化比较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 19821,《关于蒙古语族言格的范畴》,内蒙古大学学报(蒙文版),1982年第3期(内蒙古大学审核);19842,《关于〈元朝秘史〉语言中的-da/-de,-ta/-te;-a/-e;-dur/-dür,-tur/-tür附加成分》,内蒙古大学学报(蒙文版),1984年第3期(内蒙古大学审核);19913,《探蒙古语复数词缀-t,-s的演变》,蒙古语文,1991年第3、4期(内蒙古大学审核);4,《关于蒙古语和满语某些复数词缀》,内蒙古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内蒙古大学审核);19925,《蒙古语和满语第一人称代词比较》,内蒙古大学学报(蒙文版),1992年第3期(内蒙古大学审核);6,《〈蒙古秘史〉语言中的“温”词缀的发展变化》,蒙古语文,1992年第8期(内蒙古大学审核);19937,《关于蒙古语某些亲属称谓词源》,蒙古学研究,1993年第1期(内蒙古大学审核);8,《蒙古语和满语第三人称代词比较》,内蒙古大学学报(蒙文版),1993年第3期(内蒙古大学审核);9,《关于满语和蒙古语某些辅音的比较》,满语研究,1992年第2期,1993年第1期(内蒙古大学审核);10,《关于满语领造格词缀和蒙古语领属格词缀宾格词缀的比较》,满语研究,1993年第2期(内蒙古大学审核);11,《蒙古语词和朝鲜语词比较》,民族语文,1993年第4、5期(内蒙古大学审核);12《蒙古语词和朝鲜语词比较》,民族语文,1993年第5期(内蒙古大学审核);13,《〈蒙古秘史〉语言中的“门”一词》,蒙古语文,1993年第3期(内蒙古大学审核);199414,《蒙古语和满语第二人称代词比较》,内蒙古大学学报(蒙文版),1994年第4期(内蒙古大学审核);15,《关于满语从比格词缀和蒙古语从比格词缀的比较》,满语研究,1994年第2期(内蒙古大学审核);16,《蒙古语“女婿”“媳妇”“嫂”等称谓词探源》,内蒙古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内蒙古大学审核);199517,《探蒙古语静词词干-n辅音的发展变化》,内蒙古大学学报(蒙文版),1995年第3期(内蒙古大学审核);18,《关于蒙古语数词“一”的起源》,民族语文,1995年第2期(内蒙古大学审核);19,《蒙古语“母亲”“妻子”“女儿”等称谓词探源》,内蒙古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内蒙古大学审核);199620,《从蒙古语“女婿”“媳妇”称谓来源看婚俗的变迁》,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年第1期(内蒙古大学审核);199921,《关于满语和蒙古语陈述式词缀-mbi和-mui (-müi),-mu(-mü)的比较》,满语研究,1999年第2期(内蒙古大学审核);22,《蒙古语词首语音脱落问题》俄罗斯,乌兰乌德,1999(On the fail of the Anlaut vowels in the Mongolian language ,,Исторяразвитиямонгольскихязыков,ИздательствоБурятскогонаучногоцентраСОРАН,Улан-Уде,1999)(内蒙古大学审核);23,《阿尔泰语系诸语言四季名称来源》,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年第3期(内蒙古大学审核);24,《朝鲜语hana和蒙古语γani的比较》,内蒙古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内蒙古大学审核);25,《蒙古语词首语音脱落问题》俄罗斯,乌兰乌德,1999(内蒙古大学审核);200026,《阿尔泰语系诸语言四季名称来源》,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0,2(内蒙古大学审核);27,《试析肃慎、邑娄、女真的族称关系》,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年3期(内蒙古大学审核);200128,《关于蒙古语人称代词词干变格问题》,民族语文,2001年第3期(内蒙古大学审核);29,《关于满语-mbi词缀》,满语研究,2001年第1期(内蒙古大学审核);30,《从蒙古语“羊”一词词源看不同语言的文化联系》,中央民族大学,2001年第3期(内蒙古大学审核);31,《关于蒙古语集合数词缀-γula,-güle词源》,内蒙古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内蒙古大学审核);200232,《喀喇沁土语某些语音特点》,内蒙古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蒙文版)(内蒙古大学审核);33,《爱新觉罗词源考》,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内蒙古大学审核);34,《满语动词-ka,-ke,-ko,-ha,-he,-ho词缀和蒙古语动词-γa,-ge词缀比较》,满语研究,2002年第一期(内蒙古大学审核);35,《从满语butambi 词源文化看不同民族关系》,满语研究,2002年第二期(内蒙古大学审核);200336,《关于蒙古语数词qoyar“二”的词源》,民族语文,2003年第二期(内蒙古大学审核);37,《蒙古语族语言领属格和宾格关系及其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内蒙古大学审核);38,《蒙古语语法发展与思维的关系》,学术论文集5,中国蒙古语文学会,2003年9月(内蒙古大学审核);39,《ituγan、böke、saman词源及其文化联系》,美洲印第安人与中国北方民族文化对比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内蒙古大学审核);40,《关于阿尔泰语数词“一” 》,满语研究,2003年第二期(内蒙古大学审核);200441,《关于蒙古语以不同元音区别词义问题初探》,内蒙古大学学报(蒙文),2004年1期42,《初论蒙古语元音屈折现象》,民族语文,2004,6期43,《论满语元音屈折现象》,满语研究,2004,2期200544,《词源文化视角下的“神”》,满语研究,2005,1期;45,《满语辅音c/j探源》,满语研究,2005,2期;200646,《关于鄂温克语语音》,满语研究,2006,1期;47,《关于清代官职beile词词源及文化》,满语研究,2006,2期;48,《文化视角下的汉语和蒙古语的某些称谓词》,载人类语言学在中国——中国首届人类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12月2007年49,《蒙古语、突厥语和满通古斯与第一人称代词比较》,满语研究,2007,1期50,《蒙古语复数词缀-cud、-cüd和-cuul、-cüül的来源》,满语研究,2007,2期

133 评论

那谁家小二

有人知道黎明的公主的名字,根据统计与调差来看,有人知道黎明的公主的名字,叫做王黎明,希望采纳

160 评论

心向着谁

黎明是一位香港著名的男歌手和演员,他没有公主,并不是皇室成员。如果您指的是黎明的妻子,她的名字是Anita Mui,是一位已故的著名女歌手和演员。黎明和Anita Mui曾经是好朋友,后来在Anita Mui去世之前,两人结婚了。

190 评论

油墩子2016

人口生育率下降的家庭经济因素分析论文

问题的提出

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全国总人口接近亿,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年平均增长,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下降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生育率长期低于人口更替水平必定导向人口负增长,学术界通常以总和生育率(TFR为的参照来判断生育率是否低于更替水平。据郭志刚对2006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调查数据的分析,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的十年间中国的TFR大体都在以下[1],表明我国已经跨入低生育国家行列。过去人们常常认为是计划生育主导了中国生育率的下降,但是现在的TFR水平甚至低于生育政策要求,可见,我国的低生育水平固然离不开计划生育政策的作用,然而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实施的一胎化计划生育政策不能够解释为什么最近十几年中人口生育率呈加速度下降的趋势并且低于生育政策的要求。对于这一现象,显然还存在计划生育政策之外的解释空间。国内对低生育水平的研究大致可分几类:从生育政策角度解释(包蕾萍,2009);从人口统计学角度分析(郭志刚,2008;陈卫、吴丽丽,2006>;从经济学角度做实证研究(罗艳丽,2003;徐安琪,2004;叶文振,1998;徐安琪、张亮,2005>。经济学视角的研究大都以实证资料对中国孩子的成本和效用进行基本描述和分析,有的样本还较大,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局限是没有引入收入变量。本文从家庭需求理论的角度,分析家庭收入、子女价格、子女效用等变量及其对我国人口生育率下降的影响,以期对这一现象作更全面的解释。

相关变量: 一个分析框架

1.收入

从消费角度而言,子女作为一种耐用消费品可以为父母提供“效用”,并通过无差异曲线同其它商品提供的效用进行比较。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决定的消费者均衡点表示消费者在这个点的价格与数量达到了均衡,即消费者在预算条件下达到了最大效用。预算线受收入约束,随收入变化而左右移动,从而消费均衡点也相应移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收入增加时预算线向右平移,与水平更高的无差异曲线相切达到新的均衡;反之预算线左移与水平更低的无差异曲线相切。无数种收入水平可以得到无数个消费均衡点,连起来得到一条斜率为正的收入-消费曲线,它表明在消费者偏好和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消费需求量与收入呈正方向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我国居民的收入稳步增长。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例,最近十年间翻了番以上,年均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期年均增幅超过农村,2010年达到19109元。收入增长理应引起子女需求量的相应上升,然而,收入影响子女需求数量的同时也影响子女质量,只有结合数量和质量才能更全面理解收入对子女需求的影响。这里有必要引入两个弹性概念:子女需求的数量收入弹性和子女需求的质量收入弹性。前者指家庭收入变化一个百分比所引起生育子女数量的变化比率,后者指家庭收入变化一个百分比所引起的单位子女的支出额变化比率。收入的增加必定增加一般产品(劣质产品除外')的支出额,从长期来看收入的增加会增加用于子女的支出额。但通常子女需求的数量收入弹性小于质量收入弹性,即增加的子女支出额中大部分用于提高子女质量,如增加教育投入、改善生活条件等。这好比家庭收入提高后,人们更加在意商品质量而非消费数量。虽然至今还没有直接关于子女需求的质量收入弹性大于数量收入弹性的实证研究,笔者在这里用与教育有关的两个指标作为间接佐证。因为众所周知,教育是提高子女质量最重要的途径,在我国现阶段,家庭教育投入也成为提高子女质量的最重要的支出之一。

第一个有关指标是每十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它揭示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率。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揭示,至2010年底,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由2000年的3611人上升为8930人,增幅达147%。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使家庭在每位子女高等教育上的支出急剧攀升,然而在此背景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所占比率却大幅上升,说明家庭的教育消费在以相当快的速度增长;

第二个指标是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率。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率是家庭的教育支出与家庭收入之比,揭示家庭教育支出给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水平。2009年王远伟以对中国11个城市2000多个大、中、小学生家庭的教育投入情况调查数据为基础计算得出,有在学人口的城镇居民家庭每年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率约为。考虑到这次人口普查发布的家庭规模是平均每户人口为人,城镇家庭规模可能更小,因此可以大致认为的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率反映的是每个家庭一个子女的情况。如此高的教育支出负担率条件下,如果家庭增加子女数量就意味着家庭将要举债保证子女接受现有的教育,这进一步说明子女的质量收入弹性高于其数量收入弹性。

然而,子女需求的质量收入弹性大于数量收入弹性在我国并没有绝对的普遍性。对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调查显示,被试对子女质量的追求并不强于对其数量的追求。在较高的子女需求数量收入弹性下,“逆向”选择存在可能。在特定经济资源条件约束下,村民仍然可能选择数量对质量的替代。吕昭河等对海南五指山福关村黎族妇女的调查显示,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被试还是愿意多生。在收入水平低到只能维持生活必需品的条件下,强烈的生育愿望会导致对非生存必需品支出的挤压,比如教育投入尤其是对女孩的教育投入。村民往往以减少子女教育支出来维持增加生育数量的基本抚养开支[3]。

因此,考虑到存在多元的生育文化、生育政策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子女需求的数量收入弹性虽然较小,但仍然为正。

2.价格

消费者均衡不仅随收入变化而变化,也会随商品价格变化而变动。假设其它商品价格和收入不变,消费者均衡点随子女价格的变化而变化。价格上涨意味着实际收入下降,从而预算线左移与更低水平的无差异曲线相切得到新的均衡;反之预算线右移与更高水平的无差异曲线相切。每一个价格水平将对应一个均衡点,连接所有均衡点得到一条价格-消费曲线。由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一条斜率为负的消费者需求曲线,需求曲线表明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化。

子女价格指生养子女的成本,包括显成本和隐成本两个方面。显成本指从怀孕到抚养子女成人的整个过程的全部经济支出,主要包括子女出生前的相关费用、生活费用、教育费用、医疗保健费用以及结婚成家的相关费用等;隐成本主要指父母因抚养子女而付出的时间和精力。经济学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本概念:机会成本。由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前提,当一个经济单位用一定的经济资源投入于某产品时,同样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用到其它方面。换句话说,这个经济单位所获得的特定收益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用作其它物品时所能获得的收益为代价的。简单地说,机会成本就是指作一种选择而放弃其它选择时可能得到的最大收益。子女的机会成本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指父母用在子女生养上的经济费用,因投入到子女身上而放弃投入其它领域时可能获得的最大收益;另一部分指父母付出时间生养子女所放弃的同样这些时间投入到其它方面可能获得的最大收益。

由于经济的发展以及家庭追求子女质量的动机,子女的各项显成本明显增加。尤其是教育支出在家庭收入中的比重较大。王远伟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1年生均学校支出(主要包括学杂费、住宿费等为元,校外支出(主要包括考证、培训、购买电脑等用品)为元,两项相加接近万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农村家庭1年的纯收入,相当于城镇家庭年可支配收入的30%(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结合第六次人口普查家庭规模测算)。此外子女结婚成家的相关费用在城镇家庭子女支出中也逐渐凸显,由于城镇住房的商品化、市场化,成年子女特别是儿子的结婚住房支出成为不少城镇家庭的沉重负担。徐安琪的调查显示,除了子女年幼尚未考虑此事的之外,三分之一以上有儿子的父母认为应尽全力帮助儿子解决结婚住房问题。有女儿的父母也有15%认为应尽能力承担女儿的结婚住房费用,部分家庭已为待婚子女的结婚住房支付了3-50万元的费用。显然,子女显成本存在城乡差别,农村地区低于城市地区。正如贝克尔认为,人们经常认为由于偏好上的差别,农村的家庭规模大于城市的家庭规模,然而,即使没有偏好上的差异,由于农户在子女养育上存在相对成本优势,他们也可能倾向于更多地生育。鉴于城乡子女养育成本的差别,就子女的显成本方面,本文认为有两个不能忽视的因素:城镇化和流动人口。这次人口普查显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10年前上升个百分点,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5万人,占。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化率提高很快。1990年到2000年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2000年至2010年平均每年上升个百分点,说明最近10年城镇化率在加快,城镇人口在加速增加。由于城镇子女成本高于农村,不断增加的城镇人口比重从宏观上增加了子女养育成本,而减少了子女数量的需求。这次人口普查还显示,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地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6个月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比10年前增加11700万人,增长,表明流动人口大量增加。我国现阶段流动人口的主体是青壮年,由于流动而导致的婚姻生育推迟或由于更多的机会和新的追求而导致的竞争效应等因素都可能导致青壮年流动人口较低的生育水平。陈卫用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迁移与生育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流动迁移对生育率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城市流动人口的生育率不仅低于农村本地人口,也低于城市本地人口。可见,快速提高的城镇化率和不断增加的城市流动人口对全国人口生育率有负向贡献。

上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家庭子女数较多以及传统的居住社区,父母直接花在子女照看方面的时间和精力较少,有人形象地称这种养育方式为“放养”。相比之下现在的父母花在子女身上的直接时间和精力较多,子女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方面都需要父母关注,可见现代子女的隐成本增加了。

随着经济发展,投资渠道更多,资本投资回报率更高,时间的边际回报率也提高了,所以无论是养育子女的经济资源还是时间,其机会成本都有提高。

拓展分析子女成本还包括母亲的生理成本和心理成本。前者指母亲为生育孩子所付出生理代价,包括怀孕期间的不便及不适感,生产时的痛苦和相关的健康风险,照料孩子的疲劳等;后者指母亲因生养子女而必须放弃参与社会经济生活及自我发展的机会所产生的心理无奈甚至痛苦。由于医疗技术的提高,妇女怀孕、分娩的痛苦以及有关的健康风险呈下降之势,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收入水平的提高,使用更方便的家庭设备和雇佣保姆可以帮助减轻妇女照料子女的疲劳。可见,现代社会母亲生育的.生理成本下降了。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妇女的教育背景和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她们有比以往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有比以往更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由于时间资源的有限性,生育子女与追求自我价值实现二者之间的矛盾更加难以调和,给妇女带来更大的心理痛苦。因此,现代社会母亲生育的心理成本在提高。

以上分析说明子女的价格性养成本呈上涨趋势,从而子女的需求数量呈下降趋势。

3.效用

需求理论中,效用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己欲望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心理评价。子女效用的变化会导致子女需求数量的变化。根据基数效用论的分析,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PA+P2X2=I;MUi/Pi=MU2/P2=X。其中朽表示子女的价格,为子女的数量,P2表示其它商品的价格,X2为其它商品的数量,I是收入,MR、MU2分别表示子女和其它商品的边际效用,X是不变的货币的边际效用。如果MU1/P!MU2/P2消费者则做相反方向的调整,直至MUi/Pi=MU2/P2。

子女的效用包括:

(1)心理效用或愉悦效用,即子女给父母带来的心理满足和快乐;

(2)劳动-经济效用,即子女作为劳动力给家庭提供劳务或货币等经济收益;

(3)保险效用,即子女给父母提供潜在养老保障的效用,即人们常说的“养儿防老”效用;

(4)经济风险效用,即子女承担家庭经济风险的效用,如“父债子还”;(5)长期维持家庭地位的效用,即在某些特定社会环境中,子女能够提高父母及家庭的社会地位;

(5)对扩展型家庭作贡献的效用,即子女延续家族的姓氏和香火、“传宗接代”的作用。

莱宾斯坦认为从动态角度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收入的增加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子女的后五项效用即与经济有关的效用呈现出一种递减的趋势,而心理效用的变化难以确定?。本文认为子女给父母带来的效用水平在子女成长的不同阶段有所不同并随社会的变迁而变化。具体来说,心理效用在子女未成年阶段比较高,子女成年和独立后,家庭空巢化,子女给父母情感上的满足也趋于下降。劳动-经济效用在经济紧缺、生活水平不高的年代较为突出,在这样的环境中子女很小就给父母分担家庭责任,与当时较低的抚养成本相比,子女提供的劳务和货币更突出,此时子女表现为一种生产品,家庭对子女的需求有较强的刚性。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子女的劳动-经济效用已经明显下降,父母对子女的主观预期经济效用和实际经济帮助都下降了。从主观预期来看,只有的家长很希望子女为家庭挣钱,表示“一般”和“不希望”的分别占和。从实际经济帮助来看,据2000年对湖北松兹千余名已婚男女的调查,每年给予不同住父母的经济净帮助合计为87元。保险效用和经济风险效用由于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也日益下降。有研究表明父母对子女工作后和自己年老体弱时的经济帮助和赡养企盼很低,的研究对象认为抚养子女的经济成本肯定比得到的多得多?。长期维持家庭地位的效用和对扩展型家庭作贡献的效用在传统社会比较突出。近几十年来,由于社会变迁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家庭结构和家庭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基本的变化,尤其在城市地区独生子女家庭、核心家庭占主导,子女的这两类效用日渐式微。北京市民对子女继嗣效用期待明显较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只有15%认同生育目的是传宗接代,高学历者则无人持这一看法。对上海市的调查表明,父母把“传宗接代”作为生养子女的最大期待的仅占。总之,当代子女的效用已经下降,从需求理论而言,这将导致子女的需求数量相应减少。

综上所述,收入的增加可能导致子女需求数量的增加,但由于数量收入弹性小于质量收入弹性,增加的收入大部分用于提高子女质量的支出,子女需求的增量被缩小。同时,受价格上升和效用下降的影响,子女需求增量进一步减少,从而形成人口出生率下降的态势。

均衡人口发展的进一步思考

我国多年来的低生育水平导致了人口年龄结构的深刻变化。分析历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图发现,1963年的是典型金字塔型,塔基的少儿人数多,塔尖的老年人口少。2010年的年龄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突出表现是老年人口比重加大而少儿比重大幅减少。众所周知,这样的年龄结构至少会导致两个后果,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不足。前者在我国已经出现。这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0年前上升。全国老龄委《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至2020年老年化水平将为,表明老龄化进程很快。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虽然还未普遍显现,但近年来在东部发达地区某些时段或区域出现的缺工现象可能是这个问题某种程度的体现。从人口发展规律出发,改善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合理选择是要抑制过低的生育率。虽然我国依然是人口大国而且还未达到人口总量高峰,但由于人口政策的惯性大,应该未雨绸缪抑制过低的生育率。除有步骤、有条件地放开胎数外,还应考虑以经济福利和社会保障为主要手段的鼓励型人口控制代替经济、行政处罚的限制型控制,以引导和鼓励的柔性方式对家庭生育意愿及行为进行理性约束。比如给予响应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以社会保障、税收、公共事业费等方面的政策倾斜。此外,从更宽泛的层面考虑,稳定房价以降低城镇居民住房成本,改善城市流动人口的生存状况,减轻家庭教育支出负担都是抑制过低生育水平,同时提高人口质量的相关举措。

237 评论

相关问答

  • 基于web的论文文献

    Windows简单防火墙的设计与实现包括论文,设计,论文字数:10976,页数:25 摘 要随着互连网的高速发展,网络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人们的学习、工

    crystal85k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基于因子分析的论文文献综述

    可以的了,帮助你搞好

    ,一叶一菩提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基于机器视觉的论文参考文献

    楼主 有了吗 麻烦好人给我个发一下啊!

    青岛崂山逗号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关于法学基础的论文参考文献

    法政系本、专科生毕业论文参考选题一、 经济法类:1. 试论企业集团的法律地位2. 企业集团反垄断问题探讨3. 企业兼并法律问题探讨4.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税收问题

    落落晓婷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基于plc论文的参考文献

    plc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plc毕业设计开

    Huanglingying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