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10

我想文文静静
首页 > 期刊论文 > 清风杂志主编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A佳立航

已采纳

裘法祖裘法祖(1914年12月6日-),浙江杭州人,中国著名外科学家,有“中国外科之父”之称,医学教育家,中科院院士,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名誉院长。其刀法以精准见长,被医学界称为“裘氏刀法”。个人简历1932年,之江大学附属高中毕业,同年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预科。1936年,同济大学医学院前期结业,前往德国留学。1939年,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39年-1945年,任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院附属许华平(Sch-waibing)医院外科住院医师、副主任医师,获德国外科专科医师头衔。1945年-1946年6月,德国土尔兹市立医院外科主任。1947年-1954年,任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中美医院外科副主任、主任、教授。1955年-1984年,任武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现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主任、教授。1978年-1984年,任武汉医学院副院长、院长。1985年-2000年,同济医科大学名誉校长。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今,同济医学院名誉院长。外科贡献裘法祖改进的手术操作20余种。比较突出的有:局部麻醉下甲状腺大部切除术胃大部切除术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实验研究实验室创建1958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器官移植的动物实验研究。1980年,创办武汉医学院器官移植研究所,任所长。研究论文裘法祖,夏穗生.总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手术的讨论.中华外科杂志,1955,3: FD, Chen CS. Schistosomiais japonica cerebri, Berichtubereinenoperative behandelten Fall. z Chir, 1953, 78: 1985裘法祖,夏穗生,戴植本.脾肾静脉吻合术的操作体会.中华外科杂志,961,9:827.裘法祖.进一步探讨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的外科治疗措施.中华外科杂志,1981,19: 193.裘法祖.再论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实用外科杂志,1990,4:195.医学教育大众医学知识传播1948年,基于“医学归于大众”的理念,创办国内第一本医学科普刊物《大众医学》,并任主编10年,为该杂志撰文。相关医学法律起草1999年5月《中国脑死亡临床诊断标准》1999年5月《人体器官移植法》专门高级人才培养教材编著裘法祖主编.《一般外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3裘法祖主编.《外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第3版, 1989;第4版,1995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驷外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第5版,1991裘法祖,张涤生,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外科学基础.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7曾宪九,袭法祖,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普通外科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9学术期刊1980年创办中国第一本器官移植杂志《中华器官移植杂志》,任主编。创办《中华实验外科杂志》首倡同济医科大学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施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合办《德国医学》中文版,并任主编。该杂志由德方提供原版杂志,中方选译编辑,为中国大专院校与国外合办的第一份杂志。曾担任《中华外科杂志》副总编、《腹部外科杂志》总编辑、《同济医科大学学报》(英、德文版)主编、《德国医学》(中文版)主编。得意门生吴孟超吴在德龚建平戴宗晴创立基金2004年,创立“裘法祖外科医学青年基金”。主要荣誉1978年,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1985年,联邦德国政府“大十字功勋”勋章2000年,获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奖2001年,获中国医学基金会医德风范终身奖2003年,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2004年,获得“人民医学家”称号2004年,德国宝隆奖章2004年,中国肝胆外科“突出贡献金质奖章异国婚恋1945年,他与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院学生裘罗懿(Loni Konig)结婚。1946年,他们的大儿子诞生。1958年,经周恩来总理亲自签署,裘罗懿加入中国籍。语录辑要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做人嘛,我有四点: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三餐温饱、四大皆空

135 评论

小百合2011

是小时姑娘唱的《爱殇》的歌词啊 全文是:作者简介sharemy夏茗悠,女,生于1988年11月。现就读于复旦大学。2010年7月7日在北京大学毕业。1994年在《小星星》杂志发表处女作,之后在《萌芽》、《课堂内外》、《雅典园》、《中文自修》等杂志经常发表作品。现任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光年纪》杂志主编,阳光雨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监,热爱影视创作与文学创作。曾获第八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第七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三等奖、上海市青少年作文大赛两届二等奖、上海香港澳门三地中学生书评征文比赛一等奖、上海市重点中学演讲邀请赛一等奖。被《萌芽》杂志评为“萌芽之星”。作品长篇《八分钟的温暖》《光影》[原《夏日再临》]《三年K夏茗悠班》《声息》《声息2》《再见,冥王星》《辉夜姬》《尘埃眠于光年》《没有你的夏天》《是日夏茗》《日界线》《曾有你的天气》(“日”“曾”均为《八分钟的温暖》姐妹篇)等映画《真原系数柒》《冥王星》短篇《分手》《爱殇》《世上只有》《翡翠森林》《歧道》等备注《三年K班》已于2008年1月由21世纪出版社出版,封面作者ENO.《声息》在个人主页和晋江专栏有连载。《八分钟的温暖》已于2008年9月起在《萌芽》杂志上进行连载。《再见,冥王星》已于2008年12月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记忆坊代理出版。《通宵游园祭与遗失的美好》、《阳光沙砾》刊登在杂志《光年纪》07年五月之樱号。《分手》、《世上只有》、《世上的这一半与另一半》刊登在杂志《光年纪》07年六月之荷号。《冥王星》刊登在杂志《萌芽》07年10月号。《爱殇》刊登在杂志《萌芽》08年3月号。《绿光》刊登在《布老虎青春文学》(这是双月刊)08年6月号。《翡翠森林》刊登在杂志《萌芽》08年7月号。《奇迹的碎片》刊登在《飞扬: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十年佳作》。歌曲爱殇《爱殇》(混音与编曲重做的最新版本)作词:mk作曲:小幻演唱:小时姑娘暮色起看天边斜阳恍惚想起你的脸庞 毕竟回想难免徒增感伤 轻叹息 我们那些好时光夜未央繁星落眼眶拾一段柔软的光芒清风过 曳烛光 独舞无人欣赏留花瓣随风飘荡我要将过往都储藏编一段美好的梦想 也许幻象到最后会更伤 假欢畅 又何妨无人共享你曾经是我的边疆抵抗我所有的悲伤西风残 故人往 如今被爱流放困在了眼泪中央啊…… 啊…… 啊…… 啊………啊………(轻解霓裳 咽泪换笑妆 等你戎装 去呼啸沧桑过往终究止不住流淌 去御剑飞翔 也许会飞出这感伤)暮色起看天边斜阳夜未央星河独流淌天晴朗 好风光 若你不在身旁能上苍穹又怎样船过空港 将寂寞豢养 旷野霜降 低垂了泪光啊…… 啊…… 啊…… 啊………(是谁陨落了我的太阳 是你的模样 带走我所有的光芒)扬帆远航 亦不过彷徨 奈何流放 敌不过苍凉啊…… 啊…… 啊…… 啊………(我要潜入回忆的汪洋 寻你的模样 唯有你是我的天堂)唯有你是我的天堂

228 评论

欢乐空间装饰

(1897~1931年)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名章垿,字志摩,小字幼申。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云中鹤。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 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 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诗评》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 1925年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 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 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等国。 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 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大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故飞机失事,因而遇难。更为巧合的是,失事飞机叫“济南号”。蔡元培为其写挽联: 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迳都 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东土; 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 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康桥月色 徐志摩本来与诗是,一无家族渊源,二无个人癖好,可是,在英国康桥大学留学期间,却一反往常,不写则已,一写不止,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暴发期。这时期他虽然写了那么多诗,现今零碎散见于一些报刊杂志的也仅二、三十首,大部散失掉了。但从尚能见到的有限的诗篇中,也还约略可以窥见徐志摩初期诗作的状况和他的思想印痕。 这时的徐志摩为什么象着了魔似的写诗,他怎么会暴发诗情的? 首先,与他当时所处的生活环境有关,是他生活的康桥的环境触发了他的诗兴,点燃起他的创作欲念的。他说:“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洗礼”《吸烟与文化》。因此,这时期,他创作了象《夏》、《夏日田》其次,此时,他个人生活“照着了一种奇异的月色”。 1921年秋天,他认识了“人艳如花”“才女”林徽因,徐志摩与她交往甚密,随后谈起恋爱,并有论婚嫁之意。于是,徐志摩在1922年3月向张幼仪提出离婚,认为他们不应该继续没有爱情,没有自由的结婚生活了。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这是徐志摩的单纯的理想主义,他在追求着一种理想的人生,他感到生命似乎受到“伟大力量的震撼”,他要发抒,他要歌吟,因此,象《情死〉、《月夜听琴》、《青年杂咏》、《清风吹断春朝梦》等表现爱情和人生理想的诗歌,也就构成了他这期诗歌的重要内容。再有,他所以倾向分行的抒写,是他接触了大量的英国文学艺术,拜伦、雪莱、济慈、哈代等的作品令他入迷。他吹着了这股“奇异的风”——欧风,他踏着他们的路,于是借助诗的形式,把他的思想感情“奇异”的表现出来。 因此,徐志摩对英国康桥这段生活分外留恋,他不无感慨,异常兴奋,他大量作诗,他这时诗情汹涌暴发的情景,在他的题为《草上的露珠儿》一首长诗中有所反映。这是迄今为止我们见到的他的最早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他当时的抱负和志趣,而且形象地传达出他的诗绪汹涌的状态,他开放创造的喷泉,他放喉歌吟,因此,他要做一个诗人了。 这些早期诗歌,总的是调子清新,情绪高扬,反映了“青春的呼唤,燃点着希望灿灿” (徐志摩:《春》)。同时,也开始多方探求新诗的形式,诗式比较多样,但尚未定型,有自由体,新格律体,也有西洋诗体,甚至还有无标点诗,但讲求音韵、节奏,格式的匀称和整齐,要求“声调流利好听,形式轻盈柔美”,这也正是徐志摩作诗的一贯追求。 英国康桥的生活固然使他迷醉,但思乡怀国之情缠绕着他,于是在1922年8月离开欧上,启程回国。回国途中,曾在新加坡、香港、日本稍作停留,经历两个月的旅程,于10月15日到达上海。 回国后,徐志摩开始了另一种生活。现实社会的纷扰,扰乱了他内心的平衡,有时还感觉精神上的烦闷和焦躁。于是他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诉之笔端,开始了文学创作的生涯。 《志摩的诗》 1922 年秋徐志摩回国后,他的诗情没有中断,继续诗歌创作并公开在各种杂志上发表。《志摩的诗》是徐志摩自己编选的第一个诗集,集中篇什大都是1922—— 1924年之间的作品,这个诗集的出版,使他名声大振。在这本诗集中可以约略见出徐志摩在回国初年的生活思想状况,以及他所“泛滥的感情”。大致是:抒发理想和表现爱情的;暴露社会黑暗和表达对劳苦人民的同情的;探讨生活哲理的;以及写景抒情的。 他满怀英国康桥式的人生理想,期望在中国实现他的理想主义。《雪花的快乐》是《志摩的诗》开卷第一首,它可算作徐志摩早期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作者运用隽秀柔和的笔调,描绘了雪花优美的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雪花的快乐。诗的节奏轻快,调子舒展明朗,意境优美。 其它如《为要寻一颗明星》、《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我有一个恋爱》、《婴儿》、《多谢天!我的心又一度的跳荡》等篇,与《雪花的快乐》一样,者”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它们既是抒情诗又是爱情诗,表现了对人生自由的向往和对恋爱自由的渴望。要求人生自由、恋爱自由正是他的理想主义的内容,因此,这二者往往密不可分的交织在一起。然而,他的理想主义与中国的社会现实存在着距离和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与林徽因的恋爱结果遭到破灭,他所追求的理想的人生和理想的社会终不能实现,于是,使他忧郁、苦闷。因此,这些诗篇也程度不同地蒙上了悲凉的氛围,成了“苦闷愤怒的情感的无关阑的泛滥”(茅盾:《徐志摩论》)。这种消极悲观的思想情绪在那些小诗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如《消息》、《一星弱火》、《问谁》等。 1924年4月,印度诗人泰戈尔来华,给徐志摩的生活和创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他与泰戈尔建立了友谊,泰戈尔给他取印度名素思玛(Susima)。5月底,泰戈尔离沪去日本,徐志摩与他同行,《志摩的诗》中的《沙扬娜拉》那首诗,就是逗留日本期间写成的。徐志摩擅长于抒情诗,同时也喜欢写泰戈尔那样的哲理诗。 《志摩的诗》中,有一些是描写贫富悬殊穷人痛苦生活的诗篇。这类诗数量虽不多,但内容比较充实,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的某一侧面,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意义。《志摩的诗》中还有一些写景抒情诗,比如《沪杭车中》。 这个诗集就整体看,反映生活的容量是不大的,内容的发掘是不够深刻的,思想感情也并非全是那么积极和健康。但从它的表现技巧看,“几乎全是体制的输入和试验”(陈西滢:《新文学运动以来的十部著作》)。诗的形式变化多样,有长诗,短句,自由诗,散文诗,更多的是对西方的诗式进行试验。这一时期,是徐志摩诗式的试验期,也是他诗歌技巧的磨炼期,他是在摸索和试验中显露出他诗人的才华和诗歌的独特风格的。 徐志摩作诗就十分注意意境,《志摩的诗》中大部诗作,形成他独辟的艺术境界,如《雪花的快乐》,作者把对理想的追求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从而化实景为虚境,创出了一个优美的艺术境界。 此外,他的诗歌具有形象性,可感性,这得力于他的丰富的想象力。他的想象和比喻不仅与众不同,而且,他能把看来比较抽象的事理,化为生动、可感、可见的具体形象,象《毒药》、《白旗》、《婴儿》是三首内含哲理的散文诗,他也使出了艺术想象的本领,依仗这种特别的感受力去描绘事物。 《志摩的诗》有它的特色,有它的成功,也有它的缺陷,也有败笔。撇开内容不谈,就以表现形式来说,洋味较浓,民族化不足,有的诗句显得生涩和矫揉造作,在韵式和韵的运用上也有不规整之处,诗的技巧还不十分成熟。 《翡冷翠的一夜》与《猛虎》《云游》 《翡冷翠的一夜》是徐志摩的第二个诗集,是他的1925至1927年部分诗歌创作的汇集。这一时期徐志摩的思想和生活发生了一个较大的波折。1924年4月,他在北京认识了陆小曼,并着了魔似的与她热恋起来,此事招致社会的非议和家庭的反对。但他俩全不顾这一切,可一时又难以解决,徐志摩在十分痛苦和矛盾的心情下,于1925年3月11日启程出国欧游,想暂时摆脱一下生活上的苦恼和困境。他在意大利的翡冷翠(即佛罗伦斯)住了一段时间,他将他的伤悲,他的感触,托付纸笔,写了不少诗,因此,这部诗集就题名为《翡冷翠的一夜》,这个诗集,除了有哈代、罗赛蒂等英国作家的译诗外,还有象《西伯利亚》、《在哀克刹脱教堂前》那样漫游欧洲时对异乡他国生活的感受。他也写了一不少爱情诗篇。《翡冷翠的一夜》,可以看作是记叙了当时他和陆小曼之间的感情波澜,他的热烈的感情和无法摆脱的痛苦。 1925年和1926年,中国的革命运动蓬勃兴起,五卅事件与三?一八惨案引起他的“愤慨”和“悲切”,为纪念 “三?一八”,他写了《梅雪争春》,揭露了军阀屠杀无辜,连十三岁的儿童也惨遭杀害。在《大帅》、《人变兽》的诗篇中,暴露了军阀活埋伤兵、杀死人民的血腥罪行。他的思想起了“波折”,“流入怀疑和颓废”,认为现在是受罪时期,因此,不少诗篇失去乐观调子,相反染上了一层忧郁、失望、逃避现实的颓废色彩。他诅咒生活,赞颂死亡,要辞别人间去殉恋爱。想象奇特,思想灰暗。当然,这个诗集也还有少量调子比较积极明朗的诗篇。 这个诗集在艺术技巧上如闻一多说的“确乎是进步了”。对诗的形式技巧更加注意推敲,除了在诗式上更多样化,什么对话体,打夯歌、豆腐干式;既有叙事,也有抒情,他也醉心于诗的音节与格律。 在《翡冷翠的一夜》之后,徐志摩还出个两本诗集,一是由他自己编选,1931年出版的《猛虎集》,一是由他人编选,1932年出版的《云游》。这两个诗集中收录的诗歌,多数是徐志摩后期的作品。1927年后,徐志摩的思想经过“波折”,他那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理想完全破灭,另一方面,他对工农革命又感到恐惧和抵触,他的思想陷入深深的矛盾和绝望。他这一时期创作的诗歌,大部与现实生活脱离,抒写他自己“微妙的灵魂的秘密”。有的诗歌无病呻吟,充满了悲观厌世的情调。而且,他的思想立场与进步的革命潮流相抗衡,他竟不顾诗歌艺术的基本要求,将赤裸裸的政治概念搬人诗中,用来攻击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他在极度幻灭和绝望的时候,又仗持尼采的哲学来鼓励自己。 在《猛虎集》和《云游》中,出现了内容和形式很不统一的状况,大部诗歌的内容是这样空泛和贫乏,但却越来越追求形式的整饬和美观,不论在诗行的排列,音韵的铿锵,节奏的明晰,用词的推敲上都较前几个诗集有了变化和发展。对此,茅盾有过很恰当的评论:“圆熟的外形,配着谈到几乎没有的内容,而且这淡极了的内容也不外乎感伤的情绪——轻烟似的微哀,神秘的象征的依恋感唱追求:这些都是发展到最后一阶段的现代布尔乔亚诗人的特色,而志摩是中国文坛上杰出的代表者”(《徐志摩论》)。 “跑野马”的散文 徐志摩不仅写诗,同时也写散文,在其全部创作中,其成就和影响更为显著的,除诗歌外,恐怕就要数散文了。甚至有人认为他的“跑野马”的散文比他的诗好。 徐志摩一共出版过《落叶》、《自剖》、《巴黎的鳞爪》三个散文集和一个单篇散文《秋》,计三十三篇(未收集中还有不少)。除《秋》篇写于1929年,其余三个集子的大部作品均完成于1925——1926年间。他的散文内容涉及的范围也较广泛,有对人生理想的漫评,有触及时政的论说;有对往事的怀想和追忆,也对艺术发表见解和评说,有一事一议的小品,也有说长道短的书评。他的散文表现了很强的个性,他的自我思想感情的剖露,哲理和诗情的融合,散文的诗化,三者合而为一,构成了他的散文的“别一世界”。 第一个散文集《落叶》,完成于他创作的“泛滥”期,共八篇,内容各异,表情达意的方式也不尽相同。谈人生,谈社会,谈政治,谈艺术……不受任何约束。首篇《落叶》是在1924年秋天,他在北京大学任教授期间,应北京师范大学的邀请,所作的讲演稿。他企图回答青年学生提出的如何解决生活的枯燥和苦闷的问题。《落叶》篇贯串其间的是“感情”二字,通篇宣扬人的感情、“真的人情”的重要和作用。要使生活不痛苦,只有“抽出人道的同情的纤微”来缀补这个破烂社会的大网。徐志摩正是基于这种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观点,执信人的感情的无限作用,在生活本体与大自然里。“他认为人若要摆脱人世的苦恼和压迫,就要争得自由发展的“真纯的个性”,最好的途径是到大自然去生活去沐浴。因此,有人说他“《落叶》诗篇是充满着浪漫蒂克的自白,充满着康桥时代的憧憬。”(穆木天:《徐志摩论》) 继《落叶》之后,在1927年和1928年,徐志摩又相继出版了《巴黎的鳞爪》和《自剖》两个散文集。这两个集子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写他在1925年出国欧游的所见所感,以及解剖、省察自己的思想灵魂,因此,在“自我”和“感情”这两点上都比《落叶》集更为突出和显露。《巴黎的麟爪》集中的《巴黎的鳞爪》、《翡冷翠山居闲话》、《我所知道的康桥〉、《天目山中笔记》、《吸烟与文化》等篇,是属于写景抒情散文一类。醇厚的兴趣,活泼的情绪,丛集于笔端,便构成了这类散文的抒情特色了。 郁达夫曾把徐志摩一路的散文家写作的散文的共同特征,归结为“带有自叙传的色彩”(《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徐志摩《自剖》集的第一辑《自剖》辑共六篇,大部可以归入这一类。这些自剖性的散文,作者的心胸是畅露的,文笔也是生动的,然而,调子是低沉的,认识是空幻的。 徐志摩的一部分散文,如同他的一些哲理诗一样,具有启迪思考的哲理性,又具有浓郁的诗情,使得哲理和诗情两相融合,这构成了他的散文又一特点。作者在独自领略风光妙处的同时,总在宣扬他那“人类应该回归自然,与自然融合”的观点。他的阶级立场和政治观点是显而易见的。 徐志摩散文艺术上另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他的不少散文和诗很难严格的区分。他将诗和散文二者黏合在一起,难以分开,是他“自己的另创一格的诗的散文”(赵家璧:《写给飞去了的志摩》)。是一种诗化的散文,或散文的诗化。徐志摩这种散文诗化的倾向,是与他在接触社会现实过程中,思想产生振动和郁积,而又急于表达的一种“急不可待”情绪的反映。 小说、剧作、翻译 徐志摩在其将近十年的创作生涯中,除了主要写作诗歌和散文外,同时还写了一些小说、剧本并从事翻译工作。他先在1923年2月11日,《努力周报》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一个不很重要的回想》,此后断断续续又写了一些,共计十一篇,后以《轮盘》为题合集出版,这是他的唯一的小说集。 他的小说不外乎写中国留学生的生活和外国的某些社会风尚,同时也有一些取材于中国社会的某些生活侧面,题材是不广的,容量是有限的。他的小说多用浪漫主义的笔法,着力于人物的内心感受的发掘和心理活动的刻画。在小说中,作者又好用诗的句型、艳丽形象的比附,抒情的笔调,因而,他的作品带有浪漫的抒情色彩,具有“独特的华丽”(沈从文:《轮盘?序》)的格调。他的小说有的情节过于简略,近于速写,不那么“完全”;有的只是“直着写,没有曲折,也少有变化。”(《轮盘?自序》)必须指出的:他的小说多数写司空见惯的男女恋爱,很少触及当时社会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尖锐问题。 徐志摩也热心倡导过戏剧活动。1923年新月社成立时,他积极组织戏剧活动,还创办过《剧刊》,也演过戏,但是他很少写剧本。他只写过一个剧本,叫《卞昆冈》,还是与陆小曼合写的。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影响。在徐志摩的文学生涯中,翻译倒是一个重要方面,他的翻译与创作几乎是同步进行的。他写诗也译诗,他创作小说、散文,也翻译小说散文。曼殊斐儿一共有两个短篇小说集《园会》与《极乐》,共二十多篇,徐志摩选译了其中八篇,自英国康桥译到中国上海,并在1927年,以《曼殊斐儿小说集》白上海北新书局出版。1925年,他在编《晨报副刊》时,又翻译了伏尔泰的小说《赣第德》并连载于副刊,后于1927年6月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并列为“欧美名家小说丛刊之一”。同年八月,他和沈性仁合译的英国作家詹姆士?司芬士的小说《玛丽?玛丽》,也由上海新月书店出版。此外,他还译过一些诗和散文。徐志摩的翻译也有他的偏爱,他说“除了曼殊斐儿是我溺爱,其余都可算是偶成的译作。”(《玛丽玛丽·序》) “新月”活动 人们看待徐志摩及其创作总是把他与新月派连在一起的,认定他为新月派的代表作家,称他为新月派的“盟主”,这是因为新月派的形成直至消亡,都与他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他参与了新月派的整个活动,他的创作体现了新月流派鲜明特征。 从成立新月社到逐步形成一个文学流派——新月派,历时约十年,徐志摩始终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923年春上,徐志摩在北京办起了俱乐部,编戏演戏,逢年过节举行年会、灯会,也有吟诗作画,徐志摩出于对印度诗人泰戈尔一本诗集《新月》的兴趣,提名借用“新月”二字为社名,新月社便因此而得名。 1925 年以前,徐志摩自己除了作诗以外,还联络新月社成员从事戏剧活动。1925年10月,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并于1926年4月1日,创办了《晨报诗刊》,这时,闻一多已由美国回国并参加了《诗刊》的编撰工作。除第三、四两期由闻一多和第五期由饶孟侃负责编辑外,其全各期均由徐志摩主编。发表的《诗刊弁言》和《诗刊放假》也是徐志摩执笔。《诗刊》的撰稿人努力于中国新格律诗的创作和关于诗艺的探讨,所以,《晨报诗刊》的创办,标志着以“使诗的内容及形式双方表现出美的力量,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于赓虞:《志摩的诗》)的诗歌流派——新月诗派的形成。 1927年春,新月社一些成员由于政治形势的变化及其它种种原因,纷纷聚集到上海。此时,徐志摩也与陆小曼结婚并移居上海。徐志摩四出访友,奔走联络,与闻一多、胡适、邵洵美、梁实秋、余上沆、张禹九等在上海环龙路环龙别墅办了个新月书店,由胡适任董事长,余上沈任经理,后由张禹九接任。 1928年3月,徐志摩一边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等校担任教授工作,一边又创办了《新月》月刊。《新月》一共出刊四卷四十三期,至1933年6月终刊,不仅刊出新月派成员的著作,其中也有郁达夫、巴金、丁玲、胡也频等思想倾向进步的作家作品。不过,这已是新月派活动的后期,后期新月派,其成员虽各有差异,就其整个政治倾向而言,却是日趋反动。但是新月派从事诗歌创作,研讨新诗的这条“连索”似乎还没中断。 1931年1月20日,徐志摩与陈梦家、邵询美等又办了一个《诗刊》季刊,出了四期,陈梦家在1931年9月,从《晨报诗刊》、《新月》月刊和《诗刊》上选了十八家诗人八十首新诗,编成一本《新月诗选》,从这些待作中,多少可以见出新月诗派的基本面貌和特色。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因飞机失事而去世,新月派为梁实秋、胡适等人所左右,到了1933年6月1日,《新月》出至四卷七期而停刊,随后,它也便销声匿迹了。 综上所述,从新月社的成立及至新月派的形成和它的主要活动(尤其是文学方面的活动),徐志摩在其中都起着主角的作用,他确实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他对新诗发展曾经起过一定的推动和影响作用。但是,他们过分地追求形式和格律,又走向歧路,尤其是徐志摩到后期思想和创作都发生危机,他发出悲叹:“一年,又一年,再过一年,新月望到圆,圆望到残。”(《爱的灵感》) 到了1933年6月,随着《新月》月刊的停刊,新月派的整个活动也就中止了。

292 评论

邮政邮政

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名章垿,字志摩,小字幼申。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云中鹤。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诗评》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1925年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等国。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大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故飞机失事,因而遇难。更为巧合的是,失事飞机叫“济南号”。蔡元培为其写挽联: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迳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东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诗集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有:《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轮盘》;小说《春痕》;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明正德年间,徐松亭在硖石经商,家居于硖石,为硖石徐氏分支之始祖。徐志摩即其族人。1897 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按族谱排列,取名徐章垿,字槱森,因其父属猴,名申如,得子亦是属猴,故又取小字幼申。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志摩是在1918年去美国留学时他父亲给另取的名字。说是小时候,有一个名叫志恢的和尚,替他摩过头,并预言“此人将来必成大器”,其父望子成龙心切,即替他更此名。徐志摩是徐门的长孙独子,自小过着舒适优裕的公子哥儿的生活。小时在家塾读书,十一岁时,进硖石开智学堂,从师张树森,打下了古文根柢,成绩总是全班第一。1910 年,徐志摩满十四岁,离开家乡,来到杭州,经表叔沈钧儒介绍,考入杭州府中学堂(1913年改称浙江一中,现为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与郁达夫同班。他爱好文学,并在校刊《友声》第一期上发表论文《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认为小说裨益于社会,“宜竭力提倡之”,这是他一生的第一篇作品。同时,他对科学也有兴味。并发表了《镭锭与地球之历史》等文。1915年夏,徐志摩毕业于浙江一中,接着考入上海浸信会学院暨神学院(沪江大学前身,现为上海理工大学),同年十月,由家庭包办,与上海宝山县罗店巨富张润之之女张幼仪结婚。生性好动的徐志摩并没有安心念完浸信会学院的课程,1916年秋,离沪北上,到天津的北洋大学的预科攻读法科。翌年,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徐志摩也随着转入北大就读。在北方上大学的两年里,他的生活增添了新的内容,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因素。在这高等学府里,他不仅钻研法学,而且攻读日文、法文及政治学,并涉猎中外文学,这又燃起他对文学的兴趣。这一时期他广交朋友,结识名流,由张君劢、张公权的介绍,拜梁启超为师,还举行了隆重的拜师大礼。梁启超对徐志摩的一生影响是大的,他在徐志摩的心目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徐梁虽系密切的师徒关系,但他们二人的思想差别还是存在的,已经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的徐志摩,他不顾一切,舍命追求他的理想的人生,他要争取婚姻恋爱自由。他在北方上大学时期,亲身感受了军阀混战的场景,目睹屠杀无辜的惨象。他厌恶这“抹下西山黄昏的一天紫,也涂不没这人变兽的耻”(徐志摩:《人变兽》战歌之二)的社会,他决计到国外留学,寻求改变现实中国的药方,实行他的“理想中的革命”。徐志摩怀着“善用其所学,以利导我国家”(1918年8月14日徐志摩《启行赴美文》)的爱国热情,离开北大,1918年8月14日从上海启程赴美国留学。留学第一年,进的是美国乌斯特的克拉克大学,他进历史系,选读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课程,以期自己将来做一个中国的“哈弥尔登”。入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当年即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徐志摩他获得了广泛的哲学思想和政治学的种种知识。是年,“五四”革命运动的浪潮也辗转波及到远隔重洋的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群中,徐志摩也为爱国心所驱使,参加了当地留学生所组织的爱国活动,经常阅读《新青年》、《新潮》等杂志,同时,他的学习兴趣,逐渐由政治转向文学,因而得了文学硕士学位。徐志摩在美国待了两年,但他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掠夺的疯狂性、贪婪性,讲求物质利欲却感到厌倦,他又受到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吸引,终于“摆脱了哥伦比亚的博士衔的引诱,买舟横渡大西洋,不料罗素个人生活发生意外的变故,致使他不曾达到跟随罗素从学的夙愿,结果“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里混了半年”,正感着闷想换路走的时候,这时,他结识了林长民及其女儿林徽因,并由于林长民介绍,认识了英国作家高斯华绥·狄更生。由于狄更生的介绍和推荐,徐志摩以特别生的资格进了康桥大学皇家学院。徐志摩在英国也住了两年,在英国,尤其是在康桥的这段生活,对他的一生的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他思想发展的转折点。在康桥,他深深感到“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徐志摩忘情于康桥,沉迷于大自然,乃是因为他以为现实社会是丑陋的,生活是痛苦的,只有大自然是纯洁的,美好的,为要救治这个社会和人们,医治当前生活的枯窘,最好的办法是:离却堕落的文明,回向自然的单纯。只有接近自然,才能回复人类童真的天性,社会的病象就有缓和的希望。他在康桥接受资产阶级的贵族教育,接受了“吸烟的文化”,他是那么赞赏英国,那么留恋牛津和康桥。他喜与英国名士交往,他广泛地涉猎了世界上各种名家名作,也接触了各种思潮流派,在这个时期,孕育了他的政治观念和社会理想,胚胎了他的自我意识 ——理想主义,他自己要成为一个“不可教训的个人主义者”。 康桥的环境,不仅促成并形成了他的社会观和人生观,同时,也拨动了他的求知欲,触发了他创作的意念。他开始翻译文学著作,他翻译了英国作家曼殊斐儿的几个短篇,德国福沟的小说《涡堤孩》,法国中古时的一篇故事《吴嘉让与倪阿兰》,意大利作家丹农雪乌的《死城》和伏尔泰的作品《赣第德》。同时,他诗兴大发,写了许多诗,他的“心灵革命的怒潮,尽冲泻在你(指康桥)妩媚河中的两岸”《徐志摩:《康桥再会吧》)。他崇拜的偶象不再是美国的哈弥尔登,而是英国的雪莱和拜伦,他“换路走”入诗人的行列。)康桥月色徐志摩与诗本来是一无家族渊源,二无个人癖好,可是,在英国康桥大学留学期间,却一反往常,不写则已,一写不止,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暴发期。这时期他虽然写了那么多诗,但现今散见于一些报刊杂志的也仅有二、三十首,大部分都散失掉了。但从尚能见到的有限的诗篇中,还可以约略窥见徐志摩初期诗作的状况和他的思想印痕。这时的徐志摩为什么写诗象着了魔似的,他是怎么暴发诗情的?首先,与他当时所处的生活环境有关,是他生活的康桥的环境触发了他的诗兴,点燃起他的创作欲念的。他说:“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洗礼”《吸烟与文化》。因此,这时期,他创作了象《夏》、《夏日田》其次,此时,他个人生活“照着了一种奇异的月色”。1921年秋天,他认识了“人艳如花”“才女”林徽因,徐志摩与她交往甚密,随后谈起恋爱,并有论婚嫁之意。于是,徐志摩在1922年3月向张幼仪提出离婚,认为他们不应该继续没有爱情,没有自由的结婚生活了。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这是徐志摩的单纯的理想主义,他在追求着一种理想的人生,他感到生命似乎受到“伟大力量的震撼”,他要发抒,他要歌吟,因此,象《情死〉、《月夜听琴》、《青年杂咏》、《清风吹断春朝梦》等表现爱情和人生理想的诗歌,也就构成了他这期诗歌的重要内容。再有,他所以倾向分行的抒写,是他接触了大量的英国文学艺术,拜伦、雪莱、济慈、哈代等的作品令他入迷。他吹着了这股“奇异的风”——欧风,他踏着他们的路,于是借助诗的形式,把他的思想感情“奇异”的表现出来。因此,徐志摩对英国康桥这段生活分外留恋,他不无感慨,异常兴奋,他大量作诗,他这时诗情汹涌暴发的情景,在他的题为《草上的露珠儿》一首长诗中有所反映。这是迄今为止我们见到的他的最早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他当时的抱负和志趣,而且形象地传达出他的诗绪汹涌的状态,他开放创造的喷泉,他放喉歌吟,因此,他要做一个诗人了。 这些早期诗歌,总的是调子清新,情绪高扬,反映了“青春的呼唤,燃点着希望灿灿” (徐志摩:《春》)。同时,也开始多方探求新诗的形式,诗式比较多样,但尚未定型,有自由体,新格律体,也有西洋诗体,甚至还有无标点诗,但讲求音韵、节奏,格式的匀称和整齐,要求“声调流利好听,形式轻盈柔美”,这也正是徐志摩作诗的一贯追求。英国康桥的生活固然使他迷醉,但思乡怀国之情缠绕着他,于是在1922年8月离开欧上,启程回国。回国途中,曾在新加坡、香港、日本稍作停留,经历两个月的旅程,于10月15日到达上海。回国后,徐志摩开始了另一种生活。现实社会的纷扰,扰乱了他内心的平衡,有时还感觉精神上的烦闷和焦躁。于是他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诉之笔端,开始了文学创作的生涯。《志摩的诗》1922 年秋徐志摩回国后,他的诗情没有中断,继续诗歌创作并公开在各种杂志上发表。《志摩的诗》是徐志摩自己编选的第一个诗集,集中篇什大都是1922—— 1924年之间的作品,这个诗集的出版,使他名声大振。在这本诗集中可以约略见出徐志摩在回国初年的生活思想状况,以及他所“泛滥的感情”。大致是:抒发理想和表现爱情的;暴露社会黑暗和表达对劳苦人民的同情的;探讨生活哲理的;以及写景抒情的。他满怀英国康桥式的人生理想,期望在中国实现他的理想主义。《雪花的快乐》是《志摩的诗》开卷第一首,它可算作徐志摩早期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作者运用隽秀柔和的笔调,描绘了雪花优美的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雪花的快乐。诗的节奏轻快,调子舒展明朗,意境优美。其它如《为要寻一颗明星》、《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我有一个恋爱》、《婴儿》、《多谢天!我的心又一度的跳荡》等篇,与《雪花的快乐》一样,者”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它们既是抒情诗又是爱情诗,表现了对人生自由的向往和对恋爱自由的渴望。要求人生自由、恋爱自由正是他的理想主义的内容,因此,这二者往往密不可分的交织在一起。然而,他的理想主义与中国的社会现实存在着距离和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与林徽因的恋爱结果遭到破灭,他所追求的理想的人生和理想的社会终不能实现,于是,使他忧郁、苦闷。因此,这些诗篇也程度不同地蒙上了悲凉的氛围,成了“苦闷愤怒的情感的无关阑的泛滥”(茅盾:《徐志摩论》)。这种消极悲观的思想情绪在那些小诗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如《消息》、《一星弱火》、《问谁》等。1924年4月,印度诗人泰戈尔来华,给徐志摩的生活和创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他与泰戈尔建立了友谊,泰戈尔给他取印度名素思玛(Susima)。5月底,泰戈尔离沪去日本,徐志摩与他同行,《志摩的诗》中的《沙扬娜拉》那首诗,就是逗留日本期间写成的。徐志摩擅长于抒情诗,同时也喜欢写泰戈尔那样的哲理诗。《志摩的诗》中,有一些是描写贫富悬殊穷人痛苦生活的诗篇。这类诗数量虽不多,但内容比较充实,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的某一侧面,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意义。《志摩的诗》中还有一些写景抒情诗,比如《沪杭车中》。这个诗集就整体看,反映生活的容量是不大的,内容的发掘是不够深刻的,思想感情也并非全是那么积极和健康。但从它的表现技巧看,“几乎全是体制的输入和试验”(陈西滢:《新文学运动以来的十部著作》)。诗的形式变化多样,有长诗,短句,自由诗,散文诗,更多的是对西方的诗式进行试验。这一时期,是徐志摩诗式的试验期,也是他诗歌技巧的磨炼期,他是在摸索和试验中显露出他诗人的才华和诗歌的独特风格的。徐志摩作诗就十分注意意境,《志摩的诗》中大部诗作,形成他独辟的艺术境界,如《雪花的快乐》,作者把对理想的追求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从而化实景为虚境,创出了一个优美的艺术境界。此外,他的诗歌具有形象性,可感性,这得力于他的丰富的想象力。他的想象和比喻不仅与众不同,而且,他能把看来比较抽象的事理,化为生动、可感、可见的具体形象,象《毒药》、《白旗》、《婴儿》是三首内含哲理的散文诗,他也使出了艺术想象的本领,依仗这种特别的感受力去描绘事物。《志摩的诗》有它的特色,有它的成功,也有它的缺陷,也有败笔。撇开内容不谈,就以表现形式来说,洋味较浓,民族化不足,有的诗句显得生涩和矫揉造作,在韵式和韵的运用上也有不规整之处,诗的技巧还不十分成熟。《翡冷翠的一夜》与《猛虎》《云游》《翡冷翠的一夜》是徐志摩的第二个诗集,是他的1925至1927年部分诗歌创作的汇集。这一时期徐志摩的思想和生活发生了一个较大的波折。1924年4月,他在北京认识了陆小曼,并着了魔似的与她热恋起来,此事招致社会的非议和家庭的反对。但他俩全不顾这一切,可一时又难以解决,徐志摩在十分痛苦和矛盾的心情下,于1925年3月11日启程出国欧游,想暂时摆脱一下生活上的苦恼和困境。他在意大利的翡冷翠(即佛罗伦斯)住了一段时间,他将他的伤悲,他的感触,托付纸笔,写了不少诗,因此,这部诗集就题名为《翡冷翠的一夜》,这个诗集,除了有哈代、罗赛蒂等英国作家的译诗外,还有象《西伯利亚》、《在哀克刹脱教堂前》那样漫游欧洲时对异乡他国生活的感受。他也写了一不少爱情诗篇。《翡冷翠的一夜》,可以看作是记叙了当时他和陆小曼之间的感情波澜,他的热烈的感情和无法摆脱的痛苦。1925年和1926年,中国的革命运动蓬勃兴起,五卅事件与三?一八惨案引起他的“愤慨”和“悲切”,为纪念 “三?一八”,他写了《梅雪争春》,揭露了军阀屠杀无辜,连十三岁的儿童也惨遭杀害。在《大帅》、《人变兽》的诗篇中,暴露了军阀活埋伤兵、杀死人民的血腥罪行。他的思想起了“波折”,“流入怀疑和颓废”,认为现在是受罪时期,因此,不少诗篇失去乐观调子,相反染上了一层忧郁、失望、逃避现实的颓废色彩。他诅咒生活,赞颂死亡,要辞别人间去殉恋爱。想象奇特,思想灰暗。当然,这个诗集也还有少量调子比较积极明朗的诗篇。这个诗集在艺术技巧上如闻一多说的“确乎是进步了”。对诗的形式技巧更加注意推敲,除了在诗式上更多样化,什么对话体,打夯歌、豆腐干式;既有叙事,也有抒情,他也醉心于诗的音节与格律。在《翡冷翠的一夜》之后,徐志摩还出个两本诗集,一是由他自己编选,1931年出版的《猛虎集》,一是由他人编选,1932年出版的《云游》。这两个诗集中收录的诗歌,多数是徐志摩后期的作品。1927年后,徐志摩的思想经过“波折”,他那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理想完全破灭,另一方面,他对工农革命又感到恐惧和抵触,他的思想陷入深深的矛盾和绝望。他这一时期创作的诗歌,大部与现实生活脱离,抒写他自己“微妙的灵魂的秘密”。有的诗歌无病呻吟,充满了悲观厌世的情调。而且,他的思想立场与进步的革命潮流相抗衡,他竟不顾诗歌艺术的基本要求,将赤裸裸的政治概念搬人诗中,用来攻击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他在极度幻灭和绝望的时候,又仗持尼采的哲学来鼓励自己。在《猛虎集》和《云游》中,出现了内容和形式很不统一的状况,大部诗歌的内容是这样空泛和贫乏,但却越来越追求形式的整饬和美观,不论在诗行的排列,音韵的铿锵,节奏的明晰,用词的推敲上都较前几个诗集有了变化和发展。对此,茅盾有过很恰当的评论:“圆熟的外形,配着谈到几乎没有的内容,而且这淡极了的内容也不外乎感伤的情绪——轻烟似的微哀,神秘的象征的依恋感唱追求:这些都是发展到最后一阶段的现代布尔乔亚诗人的特色,而志摩是中国文坛上杰出的代表者”(《徐志摩论》)。“跑野马”的散文徐志摩不仅写诗,同时也写散文,在其全部创作中,其成就和影响更为显著的,除诗歌外,恐怕就要数散文了。甚至有人认为他的“跑野马”的散文比他的诗好。徐志摩一共出版过《落叶》、《自剖》、《巴黎的鳞爪》三个散文集和一个单篇散文《秋》,计三十三篇(未收集中还有不少)。除《秋》篇写于1929年,其余三个集子的大部作品均完成于1925——1926年间。他的散文内容涉及的范围也较广泛,有对人生理想的漫评,有触及时政的论说;有对往事的怀想和追忆,也对艺术发表见解和评说,有一事一议的小品,也有说长道短的书评。他的散文表现了很强的个性,他的自我思想感情的剖露,哲理和诗情的融合,散文的诗化,三者合而为一,构成了他的散文的“别一世界”。第一个散文集《落叶》,完成于他创作的“泛滥”期,共八篇,内容各异,表情达意的方式也不尽相同。谈人生,谈社会,谈政治,谈艺术……不受任何约束。首篇《落叶》是在1924年秋天,他在北京大学任教授期间,应北京师范大学的邀请,所作的讲演稿。他企图回答青年学生提出的如何解决生活的枯燥和苦闷的问题。《落叶》篇贯串其间的是“感情”二字,通篇宣扬人的感情、“真的人情”的重要和作用。要使生活不痛苦,只有“抽出人道的同情的纤微”来缀补这个破烂社会的大网。徐志摩正是基于这种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观点,执信人的感情的无限作用,在生活本体与大自然里。“他认为人若要摆脱人世的苦恼和压迫,就要争得自由发展的“真纯的个性”,最好的途径是到大自然去生活去沐浴。因此,有人说他“《落叶》诗篇是充满着浪漫蒂克的自白,充满着康桥时代的憧憬。”(穆木天:《徐志摩论》)继《落叶》之后,在1927年和1928年,徐志摩又相继出版了《巴黎的鳞爪》和《自剖》两个散文集。这两个集子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写他在1925年出国欧游的所见所感,以及解剖、省察自己的思想灵魂,因此,在“自我”和“感情”这两点上都比《落叶》集更为突出和显露。《巴黎的麟爪》集中的《巴黎的鳞爪》、《翡冷翠山居闲话》、《我所知道的康桥〉、《天目山中笔记》、《吸烟与文化》等篇,是属于写景抒情散文一类。醇厚的兴趣,活泼的情绪,丛集于笔端,便构成了这类散文的抒情特色了。郁达夫曾把徐志摩一路的散文家写作的散文的共同特征,归结为“带有自叙传的色彩”(《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徐志摩《自剖》集的第一辑《自剖》辑共六篇,大部可以归入这一类。这些自剖性的散文,作者的心胸是畅露的,文笔也是生动的,然而,调子是低沉的,认识是空幻的。徐志摩的一部分散文,如同他的一些哲理诗一样,具有启迪思考的哲理性,又具有浓郁的诗情,使得哲理和诗情两相融合,这构成了他的散文又一特点。作者在独自领略风光妙处的同时,总在宣扬他那“人类应该回归自然,与自然融合”的观点。他的阶级立场和政治观点是显而易见的。徐志摩散文艺术上另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他的不少散文和诗很难严格的区分。他将诗和散文二者黏合在一起,难以分开,是他“自己的另创一格的诗的散文”(赵家璧:《写给飞去了的志摩》)。是一种诗化的散文,或散文的诗化。徐志摩这种散文诗化的倾向,是与他在接触社会现实过程中,思想产生振动和郁积,而又急于表达的一种“急不可待”情绪的反映。小说、剧作、翻译徐志摩在其将近十年的创作生涯中,除了主要写作诗歌和散文外,同时还写了一些小说、剧本并从事翻译工作。他先在1923年2月11日,《努力周报》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一个不很重要的回想》,此后断断续续又写了一些,共计十一篇,后以《轮盘》为题合集出版,这是他的唯一的小说集。他的小说不外乎写中国留学生的生活和外国的某些社会风尚,同时也有一些取材于中国社会的某些生活侧面,题材是不广的,容量是有限的。他的小说多用浪漫主义的笔法,着力于人物的内心感受的发掘和心理活动的刻画。在小说中,作者又好用诗的句型、艳丽形象的比附,抒情的笔调,因而,他的作品带有浪漫的抒情色彩,具有“独特的华丽”(沈从文:《轮盘?序》)的格调。他的小说有的情节过于简略,近于速写,不那么“完全”;有的只是“直着写,没有曲折,也少有变化。”(《轮盘?自序》)必须指出的:他的小说多数写司空见惯的男女恋爱,很少触及当时社会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尖锐问题。徐志摩也热心倡导过戏剧活动。1923年新月社成立时,他积极组织戏剧活动,还创办过《剧刊》,也演过戏,但是他很少写剧本。他只写过一个剧本,叫《卞昆冈》,还是与陆小曼合写的。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影响。在徐志摩的文学生涯中,翻译倒是一个重要方面,他的翻译与创作几乎是同步进行的。他写诗也译诗,他创作小说、散文,也翻译小说散文。曼殊斐儿一共有两个短篇小说集《园会》与《极乐》,共二十多篇,徐志摩选译了其中八篇,自英国康桥译到中国上海,并在1927年,以《曼殊斐儿小说集》白上海北新书局出版。1925年,他在编《晨报副刊》时,又翻译了伏尔泰的小说《赣第德》并连载于副刊,后于1927年6月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并列为“欧美名家小说丛刊之一”。同年八月,他和沈性仁合译的英国作家詹姆士?司芬士的小说《玛丽?玛丽》,也由上海新月书店出版。此外,他还译过一些诗和散文。徐志摩的翻译也有他的偏爱,他说“除了曼殊斐儿是我溺爱,其余都可算是偶成的译作。”(《玛丽玛丽·序》)“新月”活动人们看待徐志摩及其创作总是把他与新月派连在一起的,认定他为新月派的代表作家,称他为新月派的“盟主”,这是因为新月派的形成直至消亡,都与他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他参与了新月派的整个活动,他的创作体现了新月流派鲜明特征。从成立新月社到逐步形成一个文学流派——新月派,历时约十年,徐志摩始终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923年春上,徐志摩在北京办起了俱乐部,编戏演戏,逢年过节举行年会、灯会,也有吟诗作画,徐志摩出于对印度诗人泰戈尔一本诗集《新月》的兴趣,提名借用“新月”二字为社名,新月社便因此而得名。1925 年以前,徐志摩自己除了作诗以外,还联络新月社成员从事戏剧活动。1925年10月,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并于1926年4月1日,创办了《晨报诗刊》,这时,闻一多已由美国回国并参加了《诗刊》的编撰工作。除第三、四两期由闻一多和第五期由饶孟侃负责编辑外,其全各期均由徐志摩主编。发表的《诗刊弁言》和《诗刊放假》也是徐志摩执笔。《诗刊》的撰稿人努力于中国新格律诗的创作和关于诗艺的探讨,所以,《晨报诗刊》的创办,标志着以“使诗的内容及形式双方表现出美的力量,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于赓虞:《志摩的诗》)的诗歌流派——新月诗派的形成。

115 评论

主君的太阳Soo

《帝京篇十首》李世民 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

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余。连薨遥接汉,飞观迥凌虚。

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岩廊罢机务,崇文聊驻辇。

玉匣启龙图,金绳披凤篆。韦编断仍续,缥帙舒还卷。

对此乃淹留,欹案观坟典。移步出词林,停舆欣武宴。

雕弓写明月,骏马疑流电。惊雁落虚弦,啼猿悲急箭。

阅赏诚多美,于兹乃忘倦。鸣笳临乐馆,眺听欢芳节。

急管韵朱弦,清歌凝白雪。彩凤肃来仪,玄鹤纷成列。

去兹郑卫声,雅音方可悦。芳辰追逸趣,禁苑信多奇。

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烟霞交隐映,花鸟自参差。

何如肆辙迹,万里赏瑶池。飞盖去芳园,兰桡游翠渚。

萍间日彩乱,荷处香风举。桂楫满中川,弦歌振长屿。

岂必汾河曲,方为欢宴所。落日双阙昏,回舆九重暮。

长烟散初碧,皎月澄轻素。搴幌玩琴书,开轩引云雾。

斜汉耿层阁,清风摇玉树。欢乐难再逢,芳辰良可惜。

玉酒泛云罍,兰肴陈绮席。千钟合尧禹,百兽谐金石。

得志重寸阴,忘怀轻尺璧。建章欢赏夕,二八尽妖妍。

罗绮昭阳殿,芬芳玳瑁筵。佩移星正动,扇掩月初圆。

无劳上悬圃,即此对神仙。以兹游观极,悠然独长想。

披卷览前踪,抚躬寻既往。望古茅茨约,瞻今兰殿广。

人道恶高危,虚心戒盈荡。奉天竭诚敬,临民思惠养。

纳善察忠谏,明科慎刑赏。六五诚难继,四三非易仰。

广待淳化敷,方嗣云亭响。《重幸武功》李世民 代马依朔吹,惊禽愁昔丛。

况兹承眷德,怀旧感深衷。积善忻余庆,畅武悦成功。

垂衣天下治,端拱车书同。白水巡前迹,丹陵幸旧宫。

列筵欢故老,高宴聚新丰。驻跸抚田畯,回舆访牧童。

瑞气萦丹阙,祥烟散碧空。孤屿含霜白,遥山带日红。

于焉欢击筑,聊以咏南风。《赋尚书》李世民 崇文时驻步,东观还停辇。

辍膳玩三坟,晖灯披五典。寒心睹肉林,飞魄看沉湎。

纵情昏主多,克己明君鲜。灭身资累恶,成名由积善。

既承百王末,战兢随岁转。《过王濬墓》李隆基 吴国分牛斗,晋室命龙骧。

受任敌已灭,策勋名不彰。居美未尽善,矜功徒自伤。

长戟今何在,孤坟此路傍。不观松柏茂,空余荆棘场。

叹嗟悬剑陇,谁识梦刀祥。《过大哥宅探得歌字韵》李隆基 鲁卫情先重,亲贤爱转多。

冕旒丰暇日,乘景暂经过。戚里申高宴,平台奏雅歌。

复寻为善乐,方验保山河。《同玉真公主过大哥山池》李隆基 地有招贤处,人传乐善名。

鹜池临九达,龙岫对层城。桂月先秋冷,苹风向晚清。

凤楼遥可见,仿佛玉箫声。《唐明堂乐章•皇嗣出入升降》武则天 至人光俗,大孝通神。

谦以表性,恭惟立身。洪规载启,茂典方陈。

誉隆三善,祥开万春。《从驾幸少林寺》武则天 陪銮游禁苑,侍赏出兰闱。

云偃攒峰盖,霞低插浪旗。日宫疏涧户,月殿启岩扉。

金轮转金地,香阁曳香衣。铎吟轻吹发,幡摇薄雾霏。

昔遇焚芝火,山红连野飞。花台无半影,莲塔有全辉。

实赖能仁力,攸资善世威。慈缘兴福绪,于此罄归依。

风枝不可静,泣血竟何追。《和题丹景山至德寺》徐氏 丹景山头宿梵宫,玉轮金辂驻虚空。

军持无水注寒碧,兰若有花开晚红。武士尽排青嶂下,内人皆在讲筵中。

我家帝子传王业,积善终期四海同。《奉和圣制经河上公庙应制》苏颋 河流无日夜,河上有神仙。

辇路曾经此,坛场即宛然。下疑成洞穴,高若在空烟。

善物遗方外,和光绕道边。事因周史得,言与汉王传。

喜属膺期圣,邦家业又玄。《奉和圣制过潼津关》苏颋 在德何夷险,观风复往还。

自能同善闭,中路可无关。《饯唐永昌》李乂 田郎才貌出咸京,潘子文华向洛城。

愿以深心留善政,当令强项谢高名。《郊庙歌辞•享文敬太子庙乐章•登歌》陈京 歌以德发,声以乐贵。

乐善名存,追仙礼异。鸾旌拱修,凤鸣合吹。

神听皇慈,仲月皆至。《享文恭太子庙乐章》陈京 歌以德发,声以乐贵。

乐善名存,追仙礼异。鸾旌拱修,凤鸣合次。

神听皇慈,仲月皆至。《哭山中友人》张籍 入云遥便哭,山友隔今生。

绕墓招魂魄,镌岩记姓名。犬因无主善,鹤为见人鸣。

长说能尸解,多应别路行。《马诗二十三首》李贺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大漠山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朱色落,发断锯长麻。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去,谁为拽车辕。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

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骐驎。

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

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香襆赭罗新,盘龙蹙镫鳞。

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唐剑斩隋公,拳毛属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旋风。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萧寺驮经。

香饵见来须闭口,大江归去好藏身,

盘涡峻激多倾险,莫学长鲸拟害人。

(唐白居易《放鱼诗》)

秋来霜露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

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

(宋苏轼诗)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唐白居易诗)

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宋 陆游放生诗

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苦痛怨难伸;

设身处地们心想,谁肯将刀割自身。

古代关于孝德的诗句有“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

(一)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出自末徐熙创作的《劝孝歌》。诗曰“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胎婴未成人,十月怀母腹。渴饮母之血,饥食母之肉。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惟恐生产时,身为鬼眷属。一旦儿见面,母命喜再续。爱之若珍宝,日夜勤抚鞠。母卧湿簟席,儿眠干被褥。儿睡正安稳,母不敢伸缩。儿秽不嫌臭,儿病身甘赎。儿要能步履,举止虑颠状。哺乳经三年,汗血耗千斛。儿要能饮食,省口姿所欲。劬劳辛苦尽,儿年十五六。慧敏恐疲劳,愚怠忧碌碌。有善先表扬,有过则教育。儿出未归来,倚门继以烛。儿行千里路,亲心千里逐。孝顺理当然,不孝不如禽”。该诗描写了母亲从出生到长大成人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因此,“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孔子之所以著孝经,是因为母亲为儿子付出这么多,孝敬母亲是一个人的品德,是理所应当的,不孝之人禽兽不如。

(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中唐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诗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该诗是一首母爱的颂歌,描写的是母子分离的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对母亲深沉的内心情感。诗人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诗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小小的萱草花表达的孝心怎么报答得了呢。

知识欲的目的是真;道德欲的目的是善;美欲的目的是美。真善美,即人间理想。

——黑田鹏信【日】

真理是喜欢公开交易的。——莎士比亚《亨利八世》

真理和正义有多种形式,它们和人的种族一样繁多,和时代、气候一样变化无常但它们的本质到处都是一样的;在翻天覆地的情况下,我需要抓住的正是这个不可摧毁的一致点。幸福的规律在一切人之间有它的共同之点,对于每个人来说,是他们道德发展的最高规律。这种发展经常变化,但规律是不变的。——《罗曼·罗兰回忆录》

如果你想独占真理,真理就是要嘲笑你了。——罗曼·罗兰《哥拉·布勒尼翁》

最伟大的真理是最平凡的真理。——托尔斯泰《世界名言录》

拳头是打不倒真理的。——高尔基《母亲》

真理就像劳动汗水一样,总是有一股强烈的气味。——高尔基《意大利童话》

真理的一边是自由,另一边却是限制。——《泰戈尔评传》

如果你不等待着要说出完全的真理,那末把真话说出来是很容易的。——泰戈尔《飞鸟集》

如果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真理也要被关在外面了。——泰戈尔《飞鸟集》

真理若是穿多了衣服,它反而显得俗不可耐了。——泰戈尔《春之循环》

无言纯洁的天真,往往比说话更能打动人心。——莎士比亚《冬天的故事》

不管是多么值得尊敬的人,我也决不会为他而颠倒黑白,把好说成坏。——泰戈尔《一个女人的信》

恶往往是昙花一现的,都要和作恶者一同灭亡;而善,则永世长存。(狄更斯《我们共同的朋友》)

大量的善和大量的恶,总是混合在一起,交互错综着的。——狄更斯《游美札记》

与善人行善会使其更善,与恶人行善会使其更恶。——罗曼·罗兰《弥盖朗琪罗传》

所有的人好像总是带有两重性的。在他们的胸腔里仿佛有一副天平,他们的心就好像天平的指针,在称善的和恶的重量时,指针一会儿倾向这一边,一会儿倾向那一边。——高尔基《三人》

凡对别人有害的事都是错的。——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啊,美呀,在爱中找你自己吧,不要到你镜子的谄谀中支找寻。(泰戈尔《飞鸟集》)

玫瑰是美的,……更美的是它包含的香味。——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朴素是美的必要条件。——托尔斯泰《名人名言录》

认为美就是善,这完全是一种错觉。——托尔斯泰《克莱采奏鸣曲》

人们是为着美而生活在真理和自由之中,谁能更虚怀若谷地拥抱世界,谁更深切地热爱世界,谁说是最优秀的;谁是最自由的,谁也就是最优秀的,在他们身上,才会有最大的美。——高尔基《母亲》

应该学会在无价值的事物中寻找美好的东西。——高尔基《公墓》

只有那些无法把自己充分沉浸在美中的人们,才会鄙视美,把它看作一个感官的对象。——泰戈尔《孟加拉掠影》

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遥远的后世。(《莎士比亚戏剧集》)

我们的心若是皓洁如冰霜,我们的容颜那会逊色于花。——方海权

我们这个世界,种少善根,获大福报。贫困之人如果能布施一点点东西,得到的果报是不可思议的。——方海权《人生改造命运要义》

庄严和高贵的气质,只有蕴藏着豁达和崇高胸襟的人的灵魂才能表达出来。——狄更斯《圣诞故事集》

人类的生活对于德,正像对于才一样,无疑是一个最终的考验,一个更为美好的世界都需要它们。——巴尔扎克《乡村医生》

漂亮的词句可以导致品德端正,但是品行不端正的人只能用漂亮的词句来说谎。——罗曼·罗兰《母与子》

保护一个受侮辱的女人是每一个男人的天职。——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朴素、平凡、善于在危险中看到同危险迥不相同的东西,这一切构成了士兵的美质和优点。——《托尔斯泰传》

一切美好的品质,都是从太阳的光线和母亲的奶汁中生长出来的。——高尔基《意大利童话》

崇高存在于人的精神之中,而不是存在于自然界的狂风暴雨之中。——《泰戈尔评传》

真实的善是每个人的心灵所追求的,是每一个人作为他一切行为的目的的。 ——柏拉图

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永远是美好的东西,那便是真理。(托尔斯泰《五月的塞瓦斯托波尔》)

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爱因斯坦

1、人知结交易,交友诚独难。--三国 阮籍

2、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3、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 魏 曹植《赠白马王彪》

4、卫霍真诚奉主,貔虎十万一身。--唐 卢群 《淮西席上醉歌》

5、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唐 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 大雅 抑》

8、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 卫风 木瓜》

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 白居易《琵琶行》

10、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唐 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11、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唐 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

12、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 杜甫《徒步归行》

13、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14、故所设科条,其始甚迂阔,久之真诚溢出,吏民至不忍欺绐,遂以办治称。--明 唐顺之 《刑部郎中唐嘿庵墓志铭》

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16、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

17、至念道臻,寂感真诚。--《汉武帝内传》

18、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清 翁照《与友人寻山》

19、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汉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20、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诗经

21、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 王风 采葛》

22、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 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23、为而不矜,作而不恃。 --皮日休

《真善美狮吼》

—— 释圣静

吹暖春的温馨,响大千尽法螺。

学竹虚心高洁,树松柏寿长青。

处世事于有无,吼真美善狮玲。

诗人简介:释圣静,字号月印,俗名叶小兵。1971年生,重庆市长寿区人。 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月印无心’佛教文化平台总编。巜追梦》杂志主编。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副秘书长。 出版有诗集《月印无心》,诗歌,评论集《乐道》。

真善美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zhēn shàn měi,意思是指原始的本质的真实的真诚的,利他的良好品行,美好的言行事物。多用来形容人的德操和性质具备良好品质的事物。

扩展资料:

真,即艺术的真实性,指作品是否正确地反映了生活的本质,以及作者对所反映的生活有无正确的感受和认识。

善,即艺术的倾向性,也就是作品所描绘的形象对于社会具有什么意义和影响。

美,即艺术的展现性,指作品的形式与内容是否和谐统一,是否有艺术个性,是否有创新和发展。

真、善、美的涵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社会斗争和艺术实践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抽象的、超脱时代、超社会、超阶级的、永恒的真、善、美是不存在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真善美

【慈眉善目】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

【慈眉善眼】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同“慈眉善目”。

【采善贬恶】采:选择;贬;贬斥。采取善良的行为,贬斥恶劣的行径。

【残贤害善】残:残害;贤:有才德的人。残害有才德善良的人。

【存心养性】保存赤子之心,修养善良之性。旧时儒家宣扬的修养方法。

【赤子之心】赤子:初生的婴儿。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

【雕心雁爪】比喻外表善良而内心狠毒。亦作“雕心雁爪”。

【反本修古】本:根本;反本:复归本源,引申为人的禀性。恢复人的禀性,维持最初的善良品质。

【扶善惩恶】帮助善良的,打击邪恶的。【扶善遏过】扶:帮助;遏:阻止,抑制。

支持善良正确的,抑制邪恶过错的。【浑金白玉】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

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同“浑金璞玉”。

【浑金璞玉】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惠心妍状】妍:美丽;状:外表、容貌。心地善良,姿容美丽。

【疾恶好善】痛恨邪恶,喜悦善良。形容爱憎分明。

【假仁假义】伪装仁慈善良。【假人假义】伪装仁慈善良。

【进善惩恶】进用善良,惩治奸恶。同“进善惩奸”。

【进善惩奸】进用善良,惩治奸恶。【见。

【慈眉善目】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慈眉善眼】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

同“慈眉善目”。【采善贬恶】采:选择;贬;贬斥。

采取善良的行为,贬斥恶劣的行径。【残贤害善】残:残害;贤:有才德的人。

残害有才德善良的人。【存心养性】保存赤子之心,修养善良之性。

旧时儒家宣扬的修养方法。【赤子之心】赤子:初生的婴儿。

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雕心雁爪】比喻外表善良而内心狠毒。

亦作“雕心雁爪”。【反本修古】本:根本;反本:复归本源,引申为人的禀性。

恢复人的禀性,维持最初的善良品质。【扶善惩恶】帮助善良的,打击邪恶的。

【扶善遏过】扶:帮助;遏:阻止,抑制。支持善良正确的,抑制邪恶过错的。

【浑金白玉】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同“浑金璞玉”。【浑金璞玉】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

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惠心妍状】妍:美丽;状:外表、容貌。

心地善良,姿容美丽。【疾恶好善】痛恨邪恶,喜悦善良。

形容爱憎分明。【假仁假义】伪装仁慈善良。

【假人假义】伪装仁慈善良。【进善惩恶】进用善良,惩治奸恶。

同“进善惩奸”。【进善惩奸】进用善良,惩治奸恶。

【见善若惊】善:善良,美好;惊:震动。看见好人好事就会受到震动。

【毛施淑姿】毛、施:毛嫱、西施;淑:温和善良。形容女子姿容美丽。

【面善心恶】面貌善良,心里却很恶毒。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脸软心慈】软:和软;慈:慈善。脸面和软,心地善良。

形容人不仅外表和善,心地也很仁厚。【良心发现】指触发了善良之心而对自己的言行有所悔悟。

【兰质薰心】比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气质。【兰质熏心】比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气质。

【菩萨低眉】象菩萨那样低眉看人。形容人的面貌慈祥善良。

【璞玉浑金】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欺良压善】欺:欺负。欺压善良的人。

【欺善怕恶】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手滑心慈】手头慷慨,心地善良。

指乐于助人。【善眉善眼】形容容貌善良。

【淑人君子】指善良贤惠,公道正直的人。【善人义士】善良之人,仁义之士。

【赏善罚淫】赏:奖赏;善:善良的;罚:处罚;淫:邪恶。奖赏好人,惩罚坏人。

也形容做善事有好报,做坏事有恶报。【水盛胜火】盛:强烈。

水势盛大定能战胜火势。比喻善良终究能战胜邪恶。

【善以为宝】善:善良。把美德当作珍宝。

【淑质英才】淑:善良;英:非凡。善良的品质,非凡的才能。

【天良发现】天良:良心。指触发了善良之心而对自己的言行有所悔悟。

【天真烂缦】天真:指人心地善良。形容思想单纯、纯真自然、活泼可爱,没有做作和虚伪。

【天真无邪】邪:不正当。心地善良纯洁,没有不正当的想法。

【温良恭俭】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等美德。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

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温良俭让】温:温和;良:善良;俭:节制;让:忍让。

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泛指态度谦恭,举止文雅。【笑面老虎】比喻外表善良,心地凶狠的人。

【徙善远罪】趋向善良,远离罪恶。【元元之民】众百姓;善良的百姓。

1:《放鱼诗》唐白居易

香饵见来须闭口,大江归去好藏身,,

盘涡峻激多倾险,莫学长鲸拟害人.。

2:《首尾吟》宋邵雍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鉴诫时。

意浅不知多则惑,心灵须识动之微。

行凶既有人诛戮,心善岂无天保持。

读易不惟明祸福,尧夫非是爱吟诗。

3:《重送朗州张员外》唐罗隐

朱轮此去正春风,且驻青云听断蓬。

一榻早年容孺子,双旌今日别文翁。

诚知汲善心长在,争奈干时迹转穷。

酬德酬恩两无路,谩劳惆怅凤城东。

4:《入如来禅》明朱元璋

师心好善善心渊,宿因旷作今复坚。

与佛同生极乐天,观空利物来东边。

目有神光顶相圆,王公稽首拜其前。

笑谈般若生红莲,周旋俯仰皆幽玄。

替佛说法近市廛,骅骝杂□拥粉钿。

飘飘飞度五台巅,红尘富贵心无牵。

松下趺坐自忘缘,人间甲子不知年。

5:《简张安国》宋章甫

南北东西厌问津,西海忘形今几人。

惟公名誉一世重,虽不吾与吾当亲。

气吞云梦并余子,深厚文章六经似。

昂霄耸壑正当时,发策决科余事耳。

上方忧顾大江东,虎踞龙盘气象雄。

却袖玉堂挥翰手,来成方面保厘功。

西风澹日边云碧,岁晚军情犹未得。

不应矫首送飞鸿,想得攒眉正忧国。

雅闻一诺值千金,推挽尤多乐善心。

坐上能容野人否,试听客里短长吟。

184 评论

相关问答

  • 清风杂志社山西站

    《清风》杂志社是重庆文理学院唯一的校园文学杂志社团,成立于2004年3月10日,在校社员已达900人。《清风》社现主办一刊《清风》文学杂志,一团队“捷传文化传媒

    yuqian1004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清风杂志稿费

    《清风》杂志由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管,潇湘晨报传媒经营有限公司与湖南省华夏廉洁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43—1501/D),于2010年

    我最亲爱的12345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清风杂志官网

    清风杂志社河南站长是张金萍。清风杂志社河南在张金萍站长的带领下,认真完成省中心的各项工作安排,勉励大家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用严谨扎实的工

    乖乖邓子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清风文学杂志

    全文如下:一直想做个安静的女子,在最深的红尘里守着自己,守住最初的萌动和欣喜。或者陷在一本光影流年中,翻看那些依稀旧梦。世事纷繁,时光终是无言,所谓的执念也许只

    穿G2000的恶魔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清风杂志在线

    清风杂志社河南站长是张金萍。清风杂志社河南在张金萍站长的带领下,认真完成省中心的各项工作安排,勉励大家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用严谨扎实的工

    2012骏马飞驰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