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66

克利玛碴
首页 > 期刊论文 > 浅析李白诗中的侠气论文开题报告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吕鹤是谁

已采纳

李白诗歌的意象群由大鹏、凤凰、猛虎、天马、黄河、长江、明月、仙与酒、剑与侠等等构成。在这独特的意象群中,最富于个性特点的当数那奋飞高翔的大鹏。在大鹏身上,李白寄予了自己的理想,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大鹏赋》不仅写出大鹏“怒无所搏,雄无所争”的力量,更写出大鹏不受任何束缚,任意翱翔云天的自由逍遥。大鹏是诗人的艺术化身,直到诗人临死之时,仍不忘怀大鹏,他沉痛的唱到:“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在对鹏的哀挽中总结自己的一生。诗人还常借凤凰言志:“风饥不啄食,所食唯琅轩。焉能与鸡群,刺蹊蹙争一……。“表明了诗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志向。 李白诗歌独特的意象群,界说了最具创造力的浪漫主义气息的诗人本身。从他众多的诗篇中,我们不难发现,李白的大部分诗歌专力塑造和突出的正是诗人的自我形象。他不像王维,对于怎样感知世界是那样关注、留神,也不像王昌龄,对怎样表达细腻的心里情绪是那么的介怀。李白索要表达的正是一个选昂的“我”——如何、怎样、说什么、干什么、从而也形成了诗人特殊的表达方式,真率明朗,酣畅淋漓。 所谓真率明朗,就是毫无掩饰,直抒胸襟。李白的诗,总是“开心写意”,无所顾忌,无所遮拦,他赶与斥责最高的统治者,藐视炙手可热的权贵,公开表明对现实的不满明确表明不与世同流合污。得意时,他放声大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失意时,他高声的疾呼:“大道加青天,我独不得出!”他哭,就痛苦出声;他歌,就狂放高唱……总之,李白的所思所忆,所感所发,全都向世人敞开,让人看得一清而楚。读他的诗,如清秋明月,晶莹透彻,清光可鉴。表面上太直太露,实际上直醇芬芳,是人感奋激荡。 而所谓的酣畅淋漓,就是汹涌而来,尽情宣泄。栗暴的诗,常常是突兀而来,如飞瀑急流:“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成青丝暮成雪。”先声夺人,给人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感染。而紧接着的,又往往是滚滚洪流,一泻无余:“弃我去者昨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将近酒》、《蜀道行》等诗,都是以奔放酣畅而著称的名篇。这些诗,大起大落,突兀变换,呈现出天马行空的气势,最能代表李白的诗歌德的个性特点。 杜甫的诗歌意向群,无不浸透着诗人忧国伤时,爱国悯生的感情,带有浓厚的忧郁色彩。同样是写凤凰,可他笔下的凤凰同李白诗中孤傲清高,洁身自好的凤凰截然不同。如《朱凤行》中那只处境艰险,孤无俦侣,但心系百鸟、仁爱善良的朱凤以及《凤凰台》中那只“再光中兴业,一洗苍生忧。深裹正为此,群盗何淹留”的悲凤,无不充满对黑暗现实在憎恨,对国家和天下苍生的关怀和同情。那一只只忧国忧民的凤凰,正是诗人的化身,充分表现了杜甫沉郁的风格。此外,桔树、瘦马、秋风、古塞、病桔甚至高江、急峡、危城等,也是杜甫的意象群。如“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底”等诗句,感情背伧,色彩忧郁,气氛沉重都有力的表现出杜甫深沉而忧郁的情思。杜甫虽不同于李白的真率明朗,酣畅淋漓但读起来却有另一番风味。 杜甫诗歌意象的组合,也不同于李白的诗歌的“疏宕”而是把若干意象压缩在一句诗中。密度大。显得凝重、老成、深厚。如《登高》就是意象组织得十分紧密的一首诗,特别是首联和颔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意象一个接一个,层出不穷,而用字遣词又十分精密得当。从而沉郁顿挫地描绘了大江边的深秋景象,抒发了诗人半生艰难的身世家国之慨,被后人誉为古今七律第一。此外,“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细草微风岩,危墙独夜舟”等诗句,都是意象密度很好的句子。同时,杜诗的众多意象之间脉络相当分明。章法十分严密。如《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首联一乐景写哀情。花伤客心,颔联述山河壮丽,无限感慨;颈联论天下大事,词严义正;尾联讽刺当朝昏君,唱叹自遣。全诗意象密集,条例分明,熔自然景色、国家灾难、诗人情丝于一炉语壮意阔,寄慨颇深,鲜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300 评论

那夜无边

侠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关于侠的定义,学术界一直是众说纷纭.侠大约产生在春秋战国的乱世时期,少数拥有武力的人受雇于某个人或集团,以暴力替雇主完成使命.因而《韩非子 五蠹》说:"侠以武犯禁",这也是现存文献中关于"侠"这一名称的最早记载.侠拥有强大的武力,必然经常触犯国家的法律,对正常的统治秩序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所以统治者对侠客们是引以为忌的.随着春秋战国乱世的结束,侠也渐渐地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到了汉初,社会上侠的数量比以前减少了,但当时侠的活动与以前已有所不同,著名的大侠如朱家,剧孟,郭解等都发展成为隐隐与国家政权对抗的地方豪强势力,《史记 游侠列传》:"鲁朱家者,与高祖同时,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所藏活豪士以百数,其余庸人不可胜言."这种地方武装必然对封建统治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威胁,所以汉武帝大一统之后,对豪侠势力坚决打击,之后真正的侠可以说已经不存在了,然而侠客们仗义疏财,重诺轻生,追求独立自由人格的精神与文人士大夫宣泄抑郁不平之气,渴望建功立业,实现人生理想的精神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共鸣,侠及侠的精神在后世文人笔下得到了礼赞.汉魏六朝时期,侠开始进入了诗歌领域,游侠成为乐府诗的重要主题,由此产生了大量歌咏侠客及侠行的咏侠诗,到了唐代咏侠诗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汪聚应先生全面搜集整理了《全唐诗》,唐人史料,笔记和传奇小说中的咏侠诗,得出唐人的咏侠诗有四百多首.[ 1 ]特别是盛唐时期,几乎每一位盛唐诗人都有咏侠诗作,其中以李白最为突出,他"十五好剑术"(《与韩荆州书》),"少任侠,曾手刃数人"(魏颢《李翰林集序》),是一位充满侠气的诗人,本文拟从内容和思想两个方面来谈谈李白的咏侠诗,并进而探讨李白咏侠诗的特点. 一,李白咏侠诗的主要内容 李白的诗作中反映游侠生活,歌颂侠义精神以及抒发个人侠义情怀的咏侠诗将近二十首,主要是乐府诗,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歌咏古代知名侠士 李白一生以侠客自诩,许多古代的知名侠士一直是他歌咏的对象.他渴望自己能像他们一样靠自己的侠行建功立业,名垂后世.如《侠客行》就歌颂了候嬴,朱亥两位侠士的义举,"将炙啖朱亥,持觞劝候嬴",[ 2 ]诗人一直渴望能够像他们一样,"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候,朱两人在诗人笔下更是光耀千古.《结袜子》赞扬了侠士高渐离和专诸,歌颂了他们"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在众多古代侠士中,李白最推崇的是鲁仲连,在《古风》第十首中,诗人盛赞了这位战国时期著名的侠士: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 朝开光耀.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鲁仲连这种立功而却赏,不因"千金赠"动心的高尚品质和"顾向平原笑"这种平交王候的心态深深打动着诗人,"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李白是以鲁仲连为自己努力的对象的,他希望自己能够像鲁仲连那样在建功立业之后悄然隐退,不事王侯.这类咏侠诗都是诗人对古代侠士们的直接赞美,它们深深地寄托了诗人的任侠情怀.从这几首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古代侠士们的英雄事迹和高贵品质的向往和追求,他深切地渴望自己能够像他们一样通过自己的侠行壮举来建功立业. (二)肯定侠士的个人复仇行为 侠客行为和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复仇,侠在最初就是受雇于别人以自己的武力为雇主复仇的.自古以来,对复仇行为就有一定程度上的肯定,"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游之仇,不同国".[ 3 ](P138)到了唐代,任侠精神再度高涨,侠行侠风得到了普遍的认同,整个社会弥漫着一股尚武好勇的气息,复仇行为也为社会所肯定,甚至法律对个人的复仇行为还有较为宽容的一面,[ 4 ](P76)在李白的咏侠诗中也有肯定个人复仇行为的作品,如《秦女休行》就描写了一个女子"手挥白杨刀,清昼杀仇家"的故事,虽然这位女子因杀人而触犯了法律,但最终还是"金鸡忽放赦,大辟得宽赊".以个人武力强行复仇而触犯法律结果被赦免,可见当时社会的普遍风气是对个人复仇行为的肯定与赞扬."何惭聂政姐,万古共惊嗟"诗人用当年刺客聂政的姐姐作对比,用惊叹的笔调写出了自己对这位复仇女子的深深敬佩.《东海有勇妇》描写了一位为夫报仇的女子,"捐躯报夫仇,万死不顾生",该女子"十步两跳跃,三呼一交兵"杀掉了仇人,然而她并没有因此被处决,相反"北海李使君,飞章奏天庭.舍罪惊风俗,流芳播沧瀛",这位勇敢的妇女因此而流芳千古. (三)描写游侠生活,赞颂侠义精神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侠意识空前活跃的时代.当时社会上游侠活动盛行,而且游侠的范围也更广了,那些"东郊斗鸡","南皮射雉"(陈子良《游侠篇》)的公子王孙和无赖恶少被人们同真正的侠士混为一谈了.[ 5 ](P52)李白的咏侠诗中有很多就是描写这类游侠的生活,赞颂他们的侠义精神的.如《白马篇》描写了一位武艺高强,"杀人如剪草,剧孟同遨游"的侠士,他能"弓催南山虎","手接太行猱",在国家危急的时候依然从军作战,建立了功业,最后"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少年行》中的那位淮南游侠"浑身装束皆绮罗",娇纵自傲,经常出入于歌楼妓馆,然而几年过后他依靠战功使"府县尽为门下客,王侯皆是平交人",实现了自己求取功名富贵的理想.《行行且游猎篇》写一个出生边地的少年于秋高马肥之际射猎的场景,他的神乎其技使诗人发出了"儒生不及游侠儿,白首下帷复何益"的感慨.《结客少年场行》写了一位剑术不凡的少年结交豪雄,借酒杀人的故事,诗人赞扬了他的高超武艺和过人的胆识,渴望能像少年游侠那样建功立业.《少年子》中的那位"挟弹""如流星"的游侠少年在作者看来更比伯夷叔齐有过之而无不及.此外还有《出自蓟北门行》一首,诗人把心目中的游侠形象转变为一位在边关危急的时候勇登战场的"猛将",这位猛将"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最终"收功报天子,行歌归咸阳".纵观这几首诗可以发现,诗中的主角都是一些身有武力的少年游侠,他们刚健豪迈,追求自由的个性与独立不羁的人格,在国家危急的时候从军作战,这种生活是诗人一直所憧憬的理想生活. (四)回忆自己任侠经历,表现个人任侠心态 李白总把自己当作一个侠士,他在许多社 701第2期傅振宏:论李白的咏侠诗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会交往过程中都表现出独特的豪侠风度:"分明楚汉事,历历王霸道","袖中匕首剑,怀有茂陵书"(崔宗之《赠李十二》),《新唐书》本传说李白"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刘碣》, 《范碑》都有李白任侠的记载,这些在李白的咏侠诗中都可以得到印证.李白回忆自己的任侠 经历,表现自己任侠心态的咏侠诗约占全部咏侠诗的三分之一."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赠从兄襄阳少府皓》),少年时的李白就已经遍交豪雄,斗勇杀人了,然而青春已逝,功业未成的惆怅时时侵袭着诗人,"归来无产业,生事如转蓬","一朝狐裘敝,百镒黄金空",穷困潦倒的他只能"弹剑徒激昂,出门悲路旁",年少时行侠远游,年老时贫困不堪,这巨大的落差常常撞击着诗人的心灵.在《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中,作者回忆了自己游金陵时与恶少争斗,在幽州纵马射猎箭穿两虎等事例,丰富了李白这个侠士的形象.《醉后赠从甥高镇》写出了诗人对任侠行为的反讽,"时清不及英豪人,三尺儿童唾廉蔺",侠士的行为在社会上越来越得不到认同,以至于诗人"匣中 剑装鹊鱼,闲在腰间未用渠",他一心想通过任侠来建立功业,然而功业未成穷困交加的处境让他无比的惆怅悲慨.《赠何七判官昌浩》也表现了诗人同样的心态,"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的他渴望"沙漠收奇勋",然而诗人这种积极用世的心态在现实面前被击得粉碎,"老死阡陌间,何因扬清芬",士子们人人渴望建立丰功伟业,可现实是成功的没有几人,李白在这首诗中真切地道出了他自己这种欲建奇勋而无门路的悲凉心境.李白在《留别广陵诸公》中回忆了自己少年时代在燕赵一带结交豪侠,骑马佩剑的往事,诗人渴望以自己的本领建立战功,然而"空名束壮士,薄俗弃高贤",他还是没有得到重用,"还家守清真,孤洁励秋蝉.炼丹费火石,采药穷山川",在失望之余,诗人开始采药炼丹,求仙访道,"狂歌自此别,垂钓沧浪前",过着一种逍遥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还有一首《门有车马客行》用乐府旧题的形式道出了诗人的心声,"叹我万里游,飘飘三十春.空谈帝王略,紫绶不挂身",诗人从少 年时代开始就仗剑远游,遍访名士,希望能以自己所学为帝王所用,几十年过去了,诗人还是一 介平民,帝王之略也成了空谈."雄剑藏玉匣,阴符生素尘",一生所学已无用武之地,没有人会赏识他了,诗人"廓落无所合,流离湘水滨",痛苦地度过了余生.从这些诗一方面可以看出李白积极用世的心态,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残酷的现实对诗人的打击,自小苦读,少年出游,而怀才不遇,建功立业也成了永远实现不了的梦想,这几首咏侠诗可以说是诗人心路历程的一面镜子. 二,李白咏侠诗的思想 李白一生以侠士自居,为侠活动频繁,李白的咏侠诗集中反映了他的任侠思想.李白的侠 义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恩义,轻财利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注"侠"字为"轻财者也",可见侠在最初就有仗义疏财的一面. 李白在他自叙生平的《上安州裴长史书》里说:"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万余."在咏 侠诗中他多次提到古今侠客们视金钱如粪土的节义行为,"鲁连逃千金,圭组岂可酬"(《赠崔郎 中宗之》),"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古风》其十),"鲁连卖谈笑,岂是顾千金"(《留别王司 马嵩》),侠客们的轻财是和重义联系在一起的,他们之所以轻财好施正是因为在他们心目中更 看重义,古代侠客们讲求知遇,有恩必报.《结袜子》就歌颂了侠客义士们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袖中赵匕首,买自徐夫人,玉匣闭霜雪,经燕复历秦.……荆轲一去后,壮士多摧残"(《赠友人》)高度赞美了 荆轲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精神."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纵 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侠客行》),李白对候瀛,朱亥舍身赴难,知恩必报的侠行义举极为倾 慕.李白在诗中赞美的都是一些古代的知名侠士,实际上塑造的是他理想中的自我形象. (二)重然诺,轻生死 重诺守信是儒生和侠士们都奉行的行为准则,也是文人和侠士们相互理解和交往的基础,历史上的侠客义士们大都是重然诺轻生死的,如乐毅,郭隗,候瀛,朱亥等等,这种精神深深感 染着李白,在咏侠诗中李白也写出了自己对这 801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种精神的仰慕和追求."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侠客行》).诗人对候,朱两位侠士为承诺 而献身的义举一直神往.《结袜子》也歌颂了高渐离和专诸重诺言于太山,轻性命于鸿毛的风 节.重诺守信是侠士的优秀品质,也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当时充满狡诈和 欺的封建社会中,这的确是为士人所推崇的一种优秀品质. (三)重功业,成身退 李白一生渴望建功立业,青年时期的他就有"安社稷","济苍生"的宏大志向.他希望自己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经常以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管仲,乐毅,谢安等自比,他的抱负是"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李白采取了多种方式,游侠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方式,他希望凭着自己的本领在国家危难之际出征沙场.他的游侠活动是他的一种晋身报国之道,是与他的政治理想密切相连的,但是,他的目标不仅仅是获取功名求取富贵,而是靠自己的本领报效国家,建立不朽的功业,"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其二),这种思想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咏侠诗中."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耀.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古风》其十),李白不止一次地歌咏鲁仲 连,他深切地希望自己能像鲁仲连那样建功立业,流芳百世.李白诗中的侠客们在斗鸡走狗 之后都走向了大漠边塞.边关出现危急时,少年侠士们都奋勇从军,《白马篇》中那位能"弓催 南山虎,手接太行猱"的少年侠士在边关告急时,"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经过激烈的战斗终于打跑了匈奴,平定了边关,建立了功勋.《出自蓟北门行》 描写了一位猛将在"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的情况下"连旗登战 场",在寒冬腊月风沙凄紧的恶劣环境下坚持作战,"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单于一平荡, 种落自奔亡",让边关重新恢复了宁静.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首诗中主人公的归宿是不一样的, 《白马篇》中那位侠士"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他不愿封侯拜 相,鄙视功名富贵,最后隐身于草莽之间.而《出自蓟北门行》中的那位猛将"收功报天子,行 歌归咸阳",可想而知是走上了一条平坦的仕途之路.比较而言,李白似乎更推崇《白马篇》中 那位侠士的做法.与李白建功立业的思想紧密相联系的是他的功成身退的思想,这在他的咏侠诗中也可以找到例证,"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侠客行》),"归来使酒气,不肯拜萧朝"(《白马篇》),因为他认识到了"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古风》其十八),"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行路难》其三),他希望能在建功立业之后及时归隐.其实,这既与他鄙视功名富贵,崇尚个性自由的性格有关,也有全身避祸,明哲保身的消极因素.这种功成身退的思想与他赞颂的侠义气节是不矛盾的,而是完全一致的,再参看他的诗作可以发现,这种思想更多地是受了鲁仲连的影响,"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五月东鲁行答文上 翁》),"所冀旄头灭,功成追鲁连"(《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愿一佐明主,功成还旧林"(《留 别王司马嵩》)渴望建功立业,在功成名就时及时隐退,"这是李白任侠精神的最大特点和最终 归宿,是其游侠精神的高度升华,也是他一生追求的最高理想".[ 6 ](P86) (四)重侠士,轻儒生 与李白崇尚游侠精神相关联的是他的"轻儒"倾向,盛唐社会尚武好勇,弥漫着一股重侠 轻儒的气息,"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高适《塞下曲》),"岂学书生辈,窗前老一经"(王维《送赵都督赵代州得青字》),"知我沧溟心,脱略腐儒辈"(王维《宿灞上寄侍御王与弟》),李白一 生狂放不羁,不走科举应试的常路,这本身就是对儒家规范的一种超越.他在热情赞颂侠士的 同时对那些皓首穷经,老死章句的腐儒极尽讥讽鄙薄之能事.如《侠客行》盛赞了侯朱两位侠 士"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相比之下,"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 经》",在《行行且游猎篇》的末尾,作者更是发出了"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的感慨. 最能反映李白轻儒思想的是《嘲鲁儒》一诗,"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芒如坠 901第2期傅振宏:论李白的咏侠诗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烟雾",这些腐儒们死守章句,毫无经世致用之才,精神世界一片空虚."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坐",写出了腐儒们令人生厌的外部形象,"秦家丞相府,不重褒 衣人.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前两句用李斯的典故说明治国不能用这些腐儒,而叔孙通则为诗人所推崇,说明诗人并不是反对所有的儒生,像叔孙通那样不死守章句,学以致用的儒生,他是持肯定态度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李白轻儒并不是绝对地鄙弃儒生,而是崇尚学以致用,反对迂腐于章句之间,他的身上还是刻着儒家思想的深深烙印的, 回顾他的一生所走过的道路,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五)重成功,轻虚名 李白歌咏的侠客大多是那些成功的英雄,他们都是获得功绩,取得盛名的侠士,像"所冀 旄头来,功成追鲁连"的鲁仲连,"自怜非剧孟,何以佐良图"的剧孟,对这些功成名就的人物, 李白都表现出极大的崇拜,而对那些名成功不就的侠士们更多的是遗憾和感慨,如"豫让斩空 袤,有心竟无成.要离刺庆忌,壮夫素所轻"(《东海有勇妇》),"羞道易水寒,徒令日贯虹.燕丹事不立,虚末秦帝功"(《结客少年场行》).李白轻视虚名,对古代侠士的某些行为也不盲从,"要离刺庆忌,壮夫素所轻.妻子亦何辜,焚之买虚声"(《东海有勇妇》),这种惨无人道的做 法是诗人所鄙视的. 三,李白咏侠诗的特点 游侠在汉魏六朝时期开始进入诗歌领域,据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可知,第一首 真正意义上的咏侠诗是阮禹的《咏史诗》二首中的第二首.咏侠诗始于六朝,至盛唐而蔚为大 观,其中以李白的咏侠诗最具有代表性.咏侠诗在初始时期主要是描写和歌咏复仇 行为,从汉末到西晋中期,咏侠诗的基本基调就是颂扬侠客的快意恩仇和任性使气,如左延年 和傅玄的同名诗作《秦女休行》,而李白的咏侠诗中也有一首《秦女休行》,虽然都是写女子复仇,但两者是不一样的.左延年和傅玄的诗叙事性较强,这两首诗都完整地描述了两个女子 杀人报仇的全过程,从结仇的原因写到女子为何坚定地要去复仇和复仇成功以后的结果.而 李白的诗则显得简洁而明了,淡化了过程,强化了复仇的精神和意义,这一点在李白的另一首 描写妇女复仇的咏侠诗《东海有勇妇》中也可以看出来.傅玄在诗中还赤裸裸地描写杀人,"一奋寻身僵,身首为之异处,伏尸列肆旁","肉与土合成泥,洒血溅飞梁",可见当时的所谓侠士 是非常残忍的,咏侠诗中也是饱含杀气,萧涤非在《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中说,"东汉之末,私 人复仇之风特炽,贤士大夫,又往往假以言辞,遂致不可遏抑".而在李白的诗中已经找不到这些痕迹了,鲜血和尸体在他的诗中消失了.除此之外,复仇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傅玄《秦 女休行》中的那位"庞氏""烈妇"最后还是伏法被处决了,虽然县令和刑部都很佩服她的复仇 义举,并给了她的后代特殊的荣耀.而在李白笔下,无论是《秦女休行》中的那个女子,还是《东海有勇妇》中的那位为夫报仇的妇女,都得到了赦免,"金鸡忽放赦,大辟得宽赊"(《秦女休 行》),"北海李使君,飞章奏天庭.舍罪惊风俗,流芳播沧瀛"(《东海有勇妇》).在复仇这一点 上,李白的咏侠诗与汉魏六朝的咏侠诗是不一样的.李白的咏侠诗不仅把先秦以来的游侠精神 和魏晋以来的游侠题材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而且赋予游侠形象以更加狂放通脱的自由 精神和气拔五岳的强大气势.这一点通过曹植和李白的同名乐府诗《白马篇》就可以看出来, 曹植在《白马篇》中只是简单描写了少年游侠的武艺不凡,"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而李白 《白马篇》中的那位游侠不但武艺高强,在装饰和打扮上也显得更加的威猛,"酒后竞风采,三 杯弄宝刀","杀人如剪草,剧孟同遨游",这是何等宏伟的气魄,这种大手笔非李白写不出来,所 谓的盛唐气象,毕现于此!李白之前的唐代诗人也有咏侠之作,但这一时期诗歌中侠的形象削弱了,侠的刚风硬骨疲软了,以往侠士们"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但使强胡灭,何须甲第成.当今丈夫志,独为上古英"(孔稚 《白马篇》)的英雄气概不见了,侠的价值取向也不同了,原来那些雄姿英发的游侠在诗中成了纯粹的装饰品,侠客的服饰和装佩在诗中被大量地歌咏,公 011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子王孙无赖恶少们也成了诗人笔下的侠了,如陈子良的《游侠篇》:"洛阳丽春色,游侠骋轻肥. 水逐车轮转,尘随马足飞.云影遥临盖,花气仅熏衣.东郊斗鸡罢,南皮射雉归.日暮河桥上,扬鞭惜晚晖."国家安定,四海归一,这时候的侠客们该何去何从呢 很多诗人笔下的侠都有这 样的困惑,虞世南的《结客少年场行》就写了一位"吹箫入吴市,击筑游燕肆"的少年到处交游, 希望能为世所用而最终"轻生徇知己".也许侠客们己经没有用武之地了,而李白的咏侠诗则 赋予了侠客行为以鲜明的目的性,李白笔下的侠客大都走上了从军报国的道路,侠客的行为 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斗鸡走狗了,他们的活动有了更加积极的社会意义.如《白马篇》中的那 位侠士"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出自蓟北门行》中的猛将也"连旗登战场",《少年行》中的淮南游侠在报仇之后也走上了从军的道路.李白一生渴望能为明主所用,以自己毕生所学报 效国家,建立功业,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把自己的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投射到他的咏侠诗 中,创造了一个个游侠形象,这些从军报国的侠客们其实就是李白自己的影子,他借这些咏侠诗写出了自己怀才不遇郁郁而终的苦闷心境.

330 评论

王豆豆228

生命精神是人的生命意识内在和外在的统一,是主体生命力的聚合和放射,就其作品而言,更表明诗人“如实地呈现了‘人’的生存状态,并在其中追问着生命的意义。”中国文学的生命精神,远自上古神话,中经诗三百和屈原辞赋,到《古诗十九首》,主线分明,蔚为风采,都在生命体验的大开大阖中表现着诗学魅力。而以生命体验为核心的中国诗学到了李白所生活的盛唐则达到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程度。我们从杜甫对李白的诗学评价中得到的就是生命精神的爆破性信息。李白的生命意义结合着一系列的情结要素发之于诗歌,淋漓的元气,创作的欲望,大有“下笔如有神”的天人贯通之势。究其实,“神者,吾身之生气也”,“灵变惝恍,妙万物而为言”,它是诗人特殊的生命体验。“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江上吟》),“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江上吟》),“长安宫阙九天上,此地曾经为近臣”(《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梁园吟》)――当李白把创作情结、黄河情结、长江情结、名山情结、明月情结、屈原情结、长安情结、东山(谢安)情结等凝聚为这样的诗句的时候,读者感受到的便是心灵时空浩淼巨大的诗人的生命绝唱。

190 评论

我是小鹿呀

读一读李白的《将进酒》,直到背熟为止,然后充满感情的去朗诵,你会有所领悟的

222 评论

莫小木木木

楼上的两位已经说的很多了,在本人读过的太白的诗中,对侠士的描写和诗人对侠者精神的推崇的诗篇印象对深刻的也久是《侠客行》了……金庸用这个名字写过一部同名小说;开篇即附有这手诗。全诗如下: 《侠客行》——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一起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再附上网上找的相关古代侠客刺客的赏析,希望你能喜欢: 这是李太白的名篇《侠客行》,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而春秋战国乱世正是侠客们扬名立万,名传后世的大舞台。李太白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对于一个豪杰之士来说,碌碌无为,虚度一生安于贫病是不能接受的。于是他们或客于名门,或隐匿待时,而一般诸侯贵族“宾客盈门,食者三千”,要想脱颖而出,获得机会也非易事,但倘有机会,他们必然做得众人瞩目,轰动天下。遂有曹沫盟柯,返鲁侵地;专诸进炙,定吴篡位;彰弟哭市,报主涂厕;刎颈申冤,操袖行事;暴秦夺魄,懦夫增气之事。 侠客虽为布衣,却也有大智大勇,天子之怒可流血千里,而布衣之怒可使天子溅血五步。唐雎使秦,秦王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浸降于天……” 鲁之曹沫,为将与齐三战皆北,齐鲁会于柯,沫知齐为霸,必信而不背约,遂于齐侯执牛耳之际执匕首劫之,左右莫敢动,得齐归还三战失地之约,遂下坛执臣礼从容应对如故。这需要莫大的勇气,更需要临机的镇定和决断,三战所失一朝尽还。曹沫为将与为刺客,并无太大的分歧,只是将为将的能力灵活的运用了一下,严格说来他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刺客。 专诸,吴堂邑人也。伍子胥初亡楚如吴时,遇之于途,专诸方与人斗,甚不可当,妻呼,还。子胥怪而问其状。专诸曰:“夫屈一人之下,必申万人之上。”胥因而相之,雄貌,深目,侈口,熊背,知其勇士 。伍子胥知公子光之欲杀吴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光之父曰吴王诸樊。诸樊弟三人:次曰余祭,次曰夷眛,次曰季子札。诸樊父寿梦本欲以季札最贤而传国于他,季札固辞故传于诸樊相约诸樊不立太子,以次传三弟,必致国于季子札。诸樊既死,传余祭。余祭死,传夷眛。夷眛死,当传季子札,季子札逃不肯立,吴人乃立夷眛之子僚为王。公子光曰:“使以兄弟次邪,季子当立;必以子乎,则光真适嗣,当立。”故尝阴养谋臣以求立。光既得专诸,善客待之。九年四月丙子,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④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 从专诸见伍员时所说的话来看,当时专诸貌虽不肖,却其志非小。后来果然勇气非常,持鱼肠剑力透重甲刺死王僚,也算是为助吴国王霸之业做了点贡献。这里不得不说伍员的知人之明和姬光的笼络手段了得。

172 评论

baby晴晴

追求平等和自由的道家思想、济世救民的儒家思想、非凡的才华与自信以及其豪迈洒脱的个性,这些都是其仙侠精神的体现。

80 评论

自由自在的GUCCI

后人拍电影电视剧,要么书生气过重,没有豪迈之风,要么粗狂过甚,缺少飘逸之风。

290 评论

相关问答

  • 浅谈李白的诗酒人毕业论文

    李白的诗酒人生在唐代诗人中,李白素以好饮著称。他一生诗酒相伴,给我们留下许多优美的饮酒诗和很多酒后赋诗的佳话。李白好饮而且善饮,自称“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

    疯疯丫头315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李白与盛唐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结题报告摘要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通过诗歌鉴赏理论知识做铺垫,加上教师精练做指导,以及高考前适度专题训练, 提

    c阿c的鲁鲁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关于李白诗歌论文的开题报告

    李白浪漫主义诗歌及其价值探究 在唐诗及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中,李白的课题的评论资料和专著的相对匮乏。典型一点的就胡震亨的《李诗通》,杨其贤、萧士赟及王琦三家分别为《

    平亮装潢小余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浅析中小餐厅论文开题报告

    怎么写开题报告呢?首先要把在准备工作当中搜集的资料整理出来,包括课题名称、课题内容、课题的理论依据、参加人员、组织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时间、经费的估算等等。第

    猫熊奶奶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李白论文开题报告

    李白浪漫主义诗歌及其价值探究 在唐诗及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中,李白的课题的评论资料和专著的相对匮乏。典型一点的就胡震亨的《李诗通》,杨其贤、萧士赟及王琦三家分别为《

    映雪堂明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