姗姗爱C
1876年,大清光绪二年,司徒雷登出生于杭州。 他的父母都是传教士,司徒雷登在中国度过了他的童年,11岁才回到美国。 再回到杭州时,当时的少年已经牵着身怀六甲的妻子。 1908年司徒雷登受聘于南京金陵神学院,开始他在中国的教育事业。 1918年,司徒雷登受邀北上担任著名的燕京大学的首任校长。 燕京大学存续了33年,司徒雷登把一穷二白的燕京大学,办成了当时中国最好的学校,可谓费尽心机。 1946年,在司徒雷登70岁生日时,国共两方都派出了重要代表给他祝贺。也是在这一年,司徒雷登被任命为美国的驻华大使。 以司徒雷登对中国的了解,当时他是这个职务的不二人选。 但是,在历史滚滚洪流中,一个人怎么能改变一个时代呢? 1949年4月解放军占领南京,司徒雷登没有随同国民党南撤广州,他留在了南京想要和新的政府进行商讨。 这期间美国政府多次对司徒雷登的工作进行掣肘,6月24日是司徒雷登的生日,北京方发出邀请,请他去北京过生日。 这时候白宫给司徒雷登发来一封信,要求他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时间前往北平,彻底关死了中美建交的大门。 司徒雷登只得回国,随即退休。 但是作为美国帝国主义的象征,老人家一篇《别了,司徒雷登》,直接宣示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失败。也把司徒雷登钉在了柱子上。 那个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是司徒雷登又不是司徒雷登。 老人家这篇经典檄文值得一读再读。 回到美国的司徒雷登境遇也不太好,他被麦肯锡主义者怀疑和骚扰,后来他患上了脑血栓,在轮椅上度过了人生的最后13年。 1962年9月19日,司徒雷登在华盛顿去世,他的遗愿是葬在中国,和自己的妻子一起埋在燕园。 但是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他的遗愿只能成为遗憾。 直到46年后,2008年11月17日上午,杭州接纳了司徒雷登,他的骨灰被安葬在半山安贤园。 132年前司徒雷登出生在杭州,那时候中国还有皇帝,那时候中国总被列强打。 132年后司徒雷登再回到杭州,这里已经换了新天。 我想他应该很欣慰吧,司徒雷登曾自称:“是一个中国人更甚于是一个美国人”。
dragonyanyan
美国大使在解放军过江后还留在南京,有和中国谈的意思,中国就是宣布不与美国建交.其实司徒雷登是一个很好的人,燕京大学校长给中国做过很多贡献,(包括**党),他是一个中立人士,对国共两党是公平的,如果当时没赶他走也许用不着和美军大打出手了
bluefiresky0
《别了,司徒雷登》是由毛泽东于1949年8月18日在新华社发表的一篇文章。该文抨击美国的“白皮书”和美国政府扶持支持中国国民党发动内战的政策。
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以侵略中国领土主权和干涉中国内政为目的的美国军队即在中国登陆,侵略北平、上海、南京、天津、唐山、开平、秦皇岛、静海、青岛等地区,并不断的向解放区进犯。
背景:
随着人民解放军的胜利进军,国民党政权的失败已是无可挽回的事实。长期以来,美国政府实行扶蒋反共的政策,帮助国民党打内战,遭到彻底失败。
为了给自己的失败辩解,也为了继续欺美国人民,美国国务院发表了《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为了批驳白皮书,打破国内一部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美帝国主义的幻想,同时科学地阐明中国革命发生和胜利的原因,毛泽东以新华社评论员的名义,先后撰写了一系列文章,《别了,司徒雷登》就是其中的一篇。
发表时间就是录用通知书上的时间,也是见刊的时间。 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ùn wén,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
这个时间没有比较好的时候,平时有就可以发表,不要临时抱佛脚,那就太迟了。
重温《别了,司徒雷登》/一凡 “美国的白皮书,选择在司徒雷登业已离开南京、快到华盛顿、但是尚未到达的日子——八月五日发表,是可以理解的”,毛主席在《别
该疗法创始于1958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用以进行扁桃体摘除术取得满意效果(尹惠珠)。随后在陕西、湖北等省市推广应用,手术种类涉及临床各科达90余种,基
美国大使在解放军过江后还留在南京,有和中国谈的意思,中国就是宣布不与美国建交.其实司徒雷登是一个很好的人,燕京大学校长给中国做过很多贡献,(包括**党),他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