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22

小花匠M
首页 > 职称论文 > 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jason大魔王

已采纳

小学生学习困难的成因及对策研究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保证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但在我校由于生源素质的差异或学生入学后自身发展的差异等原因,导致同一年级、同一班级中的学生学习产生分化现象,从而出现一部分学习困难学生(以下简称“学困生”),这是一种普遍的教育现象。我校的学困生课题研究就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2、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但随着学生年级的变化,学科知识的要求、能力不断提高,在班级中出现了一部分对学习态度消极、兴趣淡薄,缺乏信心的“学困生”。要改变这一现状,就有必要对这些“学困生”特点、成因、转化策略进行研究。3、学校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需要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复杂的社会原因和家庭氛围造成学困生日益增多。要提高我校的办学质量,必须研究学困现象,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现状。长期以来,我校广大教师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上进行了多种尝试,但由于没有形成理论体系,效果不太明显。因此,我校把学困生课题研究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二、课题的界定1、本课题限定在我市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的研究上。2、对学困生定义的界定。学困生,即学习困难学生,指的是智商在正常水平,由于非智力因素学习成绩不合格而影响或无法进入下一阶段学习的学生。3、对非智力型学困生定义的界定。非智力型学困生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但因社会、家庭、心理障碍、学习方法等非智力因素造成学习成绩低于智力潜能的期望水平、远未到教学目标要求的学生。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非智力型学困生。4、本课题预定研究小学语文、数学学科的学困生,找出成因,实践转化对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5、本课题拟重点研究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转化学困生。建构不影响优生学习的前提下,加强学困生的转化,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课堂教学模式。三、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1)、前苏联的霍姆林斯基“矫治”“难教儿童”的理论和实践、赞科夫关于转化“学困生”的理论和实践,有利于大面积的学困生转化,为实验对象探索有效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改变差生的学习习惯、品行表现以及心理素质,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美国心理学家在有关社会知觉和人际关系认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归因论”中关于学困生的论述及美国心理学家赞德和福华特的“角色理论”中关于学困生的论述。有利于提高教师转化学困生的积极性。2、实践价值:(1)、通过研究探索转化学困生的教学对策,有可能改变我校乃至我市低分率严重存在的状况,从而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2)、有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真正体现平等教育和均衡教育。(3)、通过研究促进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有利于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四、研究的目标及要解决的问题生的认知特点及规律,寻求有效的教学对策,丰富当前教学理论。1、把握生的认知特点及规律,寻求有效的教学对策,丰富当前教学理论。2、探索我市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探索学困生转化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体系。3、构建有利于学困生转化的课堂教学模式4、通过对现代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的研究,促使教师重视并研究学困现象,提高教师对学困生的教育能力,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五、本课题在国内外同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是既古老又不断推陈出新的永恒的命题。课题组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查询,我们对国内外关于学困生的研究进行了分类整理,主要有以下一些成果。(一)关于学困生的分类关于学困生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角度:1、按学习困难程度分类有:严重学习困难学生、中度学习困难学生、轻度学习困难学生;2、按心理特征分类有:慢智型、懒惰型、自卑型、逆后型、模糊型、迟钝型;3、按学习动机分类有:被动型、随波型、混日型、虚荣型。4、学习困难学生综合分类有:智力型差生、非智力型差生。(二)、关于学困生的成因关于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一些理论或研究成果:巴班斯基(苏联)对学业不良原因的分类,盖里蒙特的分类,波里索夫的图式,翟特林的分类,何家铿的差生成因分析,万智儒的差生个案研究,苏霍姆林斯基的成因分析,陈仙梅的结论,金星明、郭迪的调查,科尔曼报告,王敬国分层抽样调查等。这些理论和成果分别从不同角度考察了学困生的成因。1、从非学校教育因素方面考察,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生理因素;早期教育不良因素,智力因素,动力因素等等。从家庭因素教育的因素方面考察,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父母文化程度低,父母的不良行为影响,家庭教育不当,家庭气氛不良,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环境恶劣,家庭缺乏温暖,不当激励、过分期望等。从社会环境因素方面考察,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不良文化环境关系的影响等;2、从学校教育的因素方面考察,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办学思想不端正,高考指挥棒导致学校机制的形变,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困生的发展;教育者自身的缺陷,教师职业道德有待加强,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水平不高,教育方法欠妥,对学生压抑有余理解不足;学校内部各种教育力量没有形成合力,致使学困生的产生;教学方面的问题,教材要求偏高,课业负担过重,班级人数多教师工作量过大导致辅导学生不足等等。3、从对学习困难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分类,主要有:缺乏学习的动机。缺乏动机,学习没有干劲是学习不良学生最突出的心理特征。研究发现,大约一半的学习不良学生学习意愿弱。情感上存在障碍。学习不良学生遇到挫折容易焦虑、抑郁,有时面对小小的冒犯就情绪失控,顶撞老师,违反校规。六、完成本课题的可行性分析(一)研究的条件分析1、人才条件优越学校百分之六十以上是中青年教师,他们朝气蓬勃具有开拓精神,积极投身各项教改实验,科研氛围比较浓郁,课题组的核心成员都是从事教学的骨干,主要来自于语文、数学学科,他们教学的经验丰富,教科研能力较强。2、地理位置适合我校的地理位置正处于农村,所招收的学生皆来自于我校附近的及个自然村,学生所具备的认知特点即为农村小学生所具有的认知特点,有区域的代表性。3、教学条件比较完善,有微机室、远程教育收视室等先进教学设施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二)研究的保障措施1、加大领导力度。学校成立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研究工作。2、充分发挥专家组的学术引领作用。聘请市、镇教科所、教研室的老师作为课题研究顾问,充分发挥专家组的把关作用、指导作用和辅导作用。3、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参与教师的研究素质。4、建立、健全研究制度,定时间、定地点、定研究内容,保证研究落到实处。5、学校对本课题的研究大力支持,在课题使用经费方面提供6000元经费充分的保障。七、研究对象、内容和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研究的对象是我校所有的学困生。他们主要表现为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自信,学习方法欠妥,学习被动,学习习惯较差,在正常的教学要求下,对学习感到困难,对完成学习任务有一定的困难。(二)研究内容1、学困生的认知特点及规律,寻求有效的教学对策。2、造成农村小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包括社会文化对学困生影响、家庭教育氛围与家庭结构对学困生影响、学困生与家长关系等。3、怎样在语文、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转化学困生。4、对学困生进行个案辅导的有效途径和方法。5、如何通过密切家校联系转化学困生。(三)研究方法1、文献法:了解国内此类研究状况及成果,搜集相关理论与资料,为课题提供理论支持。2、调查法:有问卷调查和跟踪调查,分析学生学习现象,确保研究对策,进行定量定性分析。3、实验法:注重案例分析,采用教育激励,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等措施促进学习顺利克服学习障碍,进行有效学习。4、个案研究:对具有典型特点的学生,进行调查、跟踪,从个性到共性揭示一般规律。5、经验总结:从感性材料中注意提炼,及时总结,以形成有价值的成果。

225 评论

多吃多漂亮哟

浅谈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论文

一、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

1.部分课本内容脱离农村生活实际,学生难以产生共鸣

农村地区的学生普遍视野范围较为狭窄,学识见识也比较浅薄。如此,课本知识就与他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实践应用产生了较强的矛盾与冲突,严重制约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激发与调动。长此以往,这些学生的英语成绩及实际水平就会大幅度下降,从而“发展”成为英语“学困生”。

2.家庭里缺乏必要的英语学习氛围,无人能给学困生必要的课后辅导

许多农村家长不得不外出打工,将孩子留给家中的老人或者其他亲属代为照顾,这些“临时监管人”往往缺乏必要的英语学习基础,在帮助孩子的英语学习上有心无力。这样一来,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落后与退步就很难引起“临时监管人”的充足重视与高度警惕,更谈不上要求这些临时监管人给予学生英语学习上的必要指导与帮助了。长期发展下去,这些学生最终成为“学困生”。

二、转化英语“学困生”的具体对策

1.将课本知识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必须将课本知识同农村初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学生感知到英语的学习并非是无用之功,只有充分掌握英语这门语言,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自身的日常生活实践。如此方能最大限度上调动起“学困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他们自主且真正地投入英语学习活动中来,最终实现帮助他们脱“困”致“富”的目的。

2.教师应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促使学生自信心的树立与形成

家庭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摇篮,因此,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要想实现“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就必须最大限度上赢得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首先,要对英语“学困生”的家庭情况形成一个大致的了解与掌握,其实是要结合家访、家长会等活动形式向“学困生”家长灌输正确、科学的教育理念。确保英语“学困生”在学校接受正规英语教育的同时,还能从家庭“临时监管人”那里接收到必要的鼓励与支持。这样,对于调动其英语学习积极性、尽快地由“困”致“富”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们英语教师必须敢于直面现实、勇于采取对策,这样才能真正顺利而有效地实现“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232 评论

相关问答

  • 小学学困生对策研究论文

    赏识教育下学困生的自我赏识的论文 摘要:自我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怀有的肯定的情绪体验,同时也是其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的估计,而这种积极的自我评价不仅仅是每个孩子

    青笋丝爱吃榴莲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大学生论文造假原因及对策研究

    在写论文的时候,很多学生会抄袭别人的论文,当他们不知道如何把别人的论文插入到自己的论文中,语言也不会改变。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大学生论文抄袭的原因是

    猪猪爱吃草 8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网络成瘾的原因及研究对策论文

    网络,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同时也导致相当多的学生沉迷其中,难以自拔。网络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身心健康、价值观念和政治趋向等都将产生深远的

    苏州许一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小学生辍学的原因及研究对策论文

    青少年辍学的原因 一般退学、辍学的原因无非就几种: 1、因为家庭经济原因无奈退学 2、因为家庭出现什么意外而无奈退学 3、不想学4、学校不好、学校的学

    三万英尺00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其对策研究论文

    学生网络成瘾的论文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

    小乖candy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