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觉得
1、《郑玄与今古文经学》 《联合日报·文史周刊》2006年10月28日2、《四库学根基的夯实之作》 《文汇读书周报》2006年2月24日3、《古典文献学研究领域的杰作》 台湾《书目季刊》2005年第39卷第1期4、《高亨著作集林的编纂出版和学术意义》 《光明日报》2005年8月11日5、《论朱熹诗集传所定诗旨与诗小序之间的关系》 《理论探讨》2004年第3期6、《墨家学说体系的重新认识和思考——关于墨家的立说根据、核心思想和价值原则》 《山东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7、《简论欧阳修诗本义的特点和得失》 《理论探讨》2003年第5期8、《毛诗故训传标兴含义新解》 《晋阳学刊》2003年第3期9、《古典文献学家王绍曾先生的学术成就和贡献》 《文献》2003年第2期10、《论两汉文献的构成特点和整理现状》 《山东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11、《百年学术名家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文史哲》2002年第6期12、《默默耕耘 老学不倦—古典文献学家王绍曾先生学行记略》 《炎黄文化研究》2002年第9期13、《论东汉朝廷对今文经学经本家法的保护和校理》 《学术交流》2002年第6期14、《论两汉鲁诗学派》 《晋阳学刊》2002年第3期15、《论诗序的主体部分可能始撰于孟子学派》 《诗经研究丛刊》2002年第3辑16、《论诗序主体部分的完成不能早于战国中期》 《第五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学苑出版社17、《论两汉经学发展的五个阶段》 《山东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18、《关于隋唐四大类书》 与董治安先生合作 《海峡两岸文献学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19、《论齐诗学派与王莽的关系及其在东汉的命运》 《孔子研究》2001年第6期20、《试论韩诗学派的品格特征》 《学术交流》2001年第5期21、《论孔子家语的真伪及其文献价值》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22、《论毛诗在两汉今古文斗争中的地位和命运》 《山东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23、《诗序的主体部分写定于毛传之前的文献依据》 《诗经研究丛刊》2001年创刊号24、《从兴的角度对诗经中某些部分创作年代的推测》 《福建论坛》2000年第6期25、《论毛诗的经本及其学派归属》 《福建论坛》2000年第3期26、《论朱熹与唐仲友间的一桩公案》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27、《李焘著述考辨》 《文史》2000年第1辑28、《从传序的关系论诗序的写作年代》 《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0年学苑出版社29、《刘向校书同僚学行考论》 《文献》1998年第3期30、《班固的从祖父班斿》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31、《毛诗的时代性质及其传授渊源考略》 《第三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8年天马图书有限公司32、《两汉文献的现状与两汉全书的任务》 《文史哲》1998年增刊33、《论高亨先生的周易校勘学》 《山东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34、《侯苞侯包侯芭考》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35、《清中叶栖霞学者牟应震的行年和著述》 《山东图书馆季刊》1995年第3期36、《试论姚振宗的别录七略辑本》 《古籍研究》1995年第1期37、《李焘事迹编年》 《古籍整理研究论丛》1994年10月齐鲁书社38、《喜见藏书史研究之新篇章——评山东藏书家史略》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学刊》1994年第2期39、《评曹之先生的中国古籍版本学》 《山东图书馆季刊》1993年第4期40、《试论文献通考经籍考的著录依据和著录方法》 《古籍整理研究论丛》1993年3月山东文艺出版社41、《正史艺文志补志浅说》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42、《试论清季目录学家姚振宗》 《古籍整理研究论丛》1991年9月山大出版社43、《评列女传译注》 《民俗研究》1991年第3期44、《宋代的国家藏书》 《文史知识》1990年第3期45、《从正史艺文志谈补志的得失》 《图书馆工作》1990年第3、4期46、《论四库全书总目类目设置之得失》 《山东图书馆季刊》1989年第2期47、《杨守敬与日本访书志》 《文献》1989年第1期48、《李平心与生活全国总书目》 《山东图书馆季刊》1987年第4著作 1、《野菜博录校释》 2006年12月山东画报出版社2、《毛诗名物图说》 2006年1月清华大学出版社3、《高亨著作集林》 编校组主要成员 2004年12月清华大学出版社4、《李焘学行诗文辑考》 2004年11月上海古籍出版社5、《郑玄与今古文经学》 2004年11月山东文艺出版社6、《宋史校勘记》 张元济遗稿 与王绍曾先生合作整理 2004年4月商务印书馆7、《唐代四大类书》 副主编 2003年11月清华大学出版社8、《诗经要籍提要》 执行编辑、主要撰稿人 2003年8月学苑出版社9、《离骚全图校释》 2003年4月山东画报出版社10、《毛诗品物图考》 2002年8月山东画报出版社11、《订补海源阁书目五种》 与王绍曾先生等合作 2002年4月齐鲁书社12、《诗经要籍集成》 执行编辑 2002年学苑出版社13、《南史校勘记》 张元济遗稿 与王绍曾先生合作整理 2001年10月商务印书馆14、《二十五史外人物总传要籍集成》 副主编 2000年10月齐鲁书社15、《清史稿艺文志拾遗》 常务编委、主要撰稿人 2000年9月中华书局16、《两汉全书》第一册 编委、主要撰稿人 1999年9月山东大学出版社17、《两汉全书》第二册 编委、主要撰稿人 1999年9月山东大学出版社18、《汉书校勘记》 张元济遗稿 与王绍曾先生合作整理 1999年5月商务印书馆19、《山东文献书目》 编委、主要撰稿人 1993年齐鲁书社20、《世界百科名著大词典》 图书馆学与综合学科卷编委、主要撰稿人 1992年11月山东教育出版社 1、《两汉全书》,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编委会主要成员,自1996年立项至今,先后整理《毛诗传笺》、《史记》等要籍,凡200余万言。2、《中华儒藏·诗经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与董治安先生、郑杰文先生共同主持,正在进行。3、《汉魏之际山东经学现象探析》,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重点项目,与庄大钧先生共同主持,正在进行。4、《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重点项目,与刘心明先生共同主持,正在进行。 1、《百衲本二十四史校勘记》,2006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订补海源阁书目五种》,2003年获山东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3、《论毛诗序的写作年代》,2002年获中国诗经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4、《清史稿艺文志拾遗》,2002年获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5、《清史稿艺文志拾遗》,2001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6、《清史稿艺文志拾遗》,2001获山东省教委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7、2000年获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古文献学奖学金”博士生二等奖8、《山东文献书目》,1995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9、《山东文献书目》,1995年获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0、山东文献书目》,1994年获山东省教委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11、1990年获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首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硕士生二等奖。
地主李东家
1 师旷与小说《师旷》 贵州社会科学 2010-04-202 唐代敦煌高僧悟真入长安事考略 敦煌研究 2010-06-153 淳于髡及其论辩体杂赋 齐鲁学刊 2010-03-154 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中两汉文的文献价值 伏俊琏;姚军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0-01-255 明代的文学选本 伏俊琏; 杨爱军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286 建设“凉州文化”的一点思考 敦煌学辑刊 2010-06-157 《四库全书总目》的文学史观和文体观——以集部大小序为中心 阅江学刊 2010-06-088 “敦煌语言文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研讨会”综述 甘肃社会科学 2009-03-259 周绍良先生的敦煌文学研究 伏俊琏; 张艳芳 敦煌学辑刊 2009-06-1510 谈《离骚》受祝辞的影响 伏俊琏; 张艳芳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09-08-15 期刊 3411 展示陇右文学风采 宏扬乡梓人文精神——读《陇右文学概论》 伏俊琏; 王思远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9-07-2512 俗赋的发现及其文学史意义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1-2513 南朝文人以应用文形式写成的诙谐俗赋 伏俊琏; 朱金发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3-1014 武威李氏三代学人的学术述评 伏俊琏; 张存良 图书与情报 2006-06-3015 略论敦煌本《秦将赋》 伏俊琏; 王思远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06-08-3016 狐嗥狼顾怖杀人 老幼家家血相视——敦煌本《秦将赋》简析 兰州学刊 2006-10-3017 李白诗歌中的剑意象分析 陈斐; 伏俊琏 固原师专学报 2006-09-1518 《史记》老子韩非合传与老子的“道” 河西学院学报 2007-02-2519 杂赋与乐府诗的关系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0520 韩朋故事考源 伏俊琏; 杨爱军 敦煌研究 2007-06-1521 草圣张芝在陇上的两处遗迹 伏俊琏; 张存良 敦煌学辑刊 2007-06-1522 敦煌俗赋的类型与体制特征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7-07-3023 伏羲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华夏文化 2007-09-2524 也说《辨骚篇》中的“博徒” 古汉语研究 2007-12-1525 我国自嘲杂赋的源头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2-1526 先秦两汉“看图讲诵”艺术与俗赋的流传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8-11-2527 《老子》的作者及其成书时代 伏俊琏; 王晓鹃 求是学刊 2008-03-1528 “狸猫换太子”故事源头考 伏俊琏; 刘子立 文史哲 2008-05-2429 刘邵和他的《人物志》 邯郸学院学报 2008-06-1530 《全敦煌诗》与张锡厚先生 敦煌研究 2008-06-1531 《史记》中保存的一篇先秦俗赋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08-06-2532 商鞅及《商君书》研究——《商君书研究》序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08-08-1533 谈先秦时期的“诵” 孔子研究 2003-05-2534 汉魏六朝的诙谐咏物俗赋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10-3035 汉魏六朝调笑戏谑类俗赋 兰州大学学报 2005-05-2836 汉代实用文形式的俗赋考论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7-2537 《汉书·艺文志》“杂中贤失意赋”考略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9-1538 《人物志·九征篇》发微 甘肃高师学报 2005-08-3039 《孔子项讬相问书》体制探源 敦煌学辑刊 2005-09-3040 《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初探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8-3041 《司马法》的作者、性质及篇数 河西学院学报 2003-08-2542 敦煌赋及其作者、写本诸问题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3-06-3043 说“俗赋” 古典文学知识 2003-01-0544 敦煌遗书中的小说 古典文学知识 2003-09-0545 《汉书·艺文志》“杂赋”考 文献 2003-04-1346 汉代冷嘲热讽、嘻笑怒骂类俗赋 北方论丛 2004-07-2547 敦煌《诗经》残卷的文献价值 敦煌研究 2004-08-3048 汉代的咏物俗赋 甘肃理论学刊 2004-09-2049 魏晋嘲讽俗赋考论 社会科学战线 2004-11-2550 《汉书·艺文志》的文学思想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4-11-2451 先秦“故事俗赋”钩沉 中国文化研究 2004-11-2852 先秦“论辩俗赋”钩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285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咏物俗赋 伏俊琏; 巨虹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3-0554 两篇风格迥异的《燕子赋》 伏俊琏 社科纵横 2005-04-2555 论变文与讲经文的关系 敦煌研究 1999-09-3056 赋学研究的一部力作——读曹明纲著《赋学概论》 学术研究 1999-05-1757 《汉书·艺文志》“杂赋”臆说文学遗产2002-11-2058 《汉书·艺文志》“成相杂辞”“隐书”说 伏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9-3059 敦煌俗赋的文学史意义 中州学刊 2002-03-2060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不是袭《经解入门》而成 古汉语研究 2000-06-2561 敦煌本《丑妇赋》与丑妇文学 敦煌研究 2001-06-2562 读《易传》札记 孔子研究 2001-09-2563 《汉书·艺文志》“杂行出及颂德”、“杂四夷及兵”赋考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7-3064 由《汉书·东方朔传》谈史家据本人文章改写本传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01-12-2565 汉译佛经诵读方式的来源 敦煌研究 2002-05-3066 敦煌文学:雅俗文化交织中的仪式呈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03-3067 战国早期的志怪小说 光明日报 2005-08-2668 敦煌《诗经》残卷叙录 第三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997-08-0169 释《仪礼》“握手” 辞书研究 1999-03-3070 刘■的生平和著述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3-3071 敦煌唐写本《西京赋》残卷校诂 敦煌研究 1994-03-3072 《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校补 古汉语研究 1994-12-2573 《孝经》的作者及其成书时代 孔子研究 1994-06-2574 沉重苦涩的人生之旅──论《史记》中的凡人悲剧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06-3075 敦煌遗书 中国典籍与文化 1994-11-1576 敦煌本《丑妇赋》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蕴 社科纵横 1994-02-2577 敦煌遗文《秦将赋》及其产生流传的原因 社科纵横 1994-08-2578 敦煌赋校补(四)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 1994-06-3079 敦煌唐写本《西京赋》残卷校诂 文献 1995-01-1380 李庆善教授与历史文献学教学研究 社科纵横 1996-06-2581 说张澍的《续黔书》 社科纵横 1996-12-2582 孜孜不倦的探求者——赵逵夫教授学术成就述评 古典文学知识 1996-11-2083 重根柢之学 从实事求是——郭晋稀先生的学术成就述略 古典文学知识 1996-01-20 试谈敦煌俗赋的体制和84 审美价值——兼谈俗赋的起源 敦煌研究 1997-09-3085 彰前修伟业示后学津梁──读《声类疏证》 古汉语研究 1997-12-2586 敦煌赋研究八十年文学遗产1997-01-2087 从新出土的《神乌赋》看民间故事赋的产生、特征及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12-3088 论“俗讲”与“转变”的关系 北京图书馆馆刊 1997-12-2089 陇上长城说略 中国典籍与文化 1997-08-1590 敦煌的俗赋 古典文学知识 1997-09-2091 读《屈原与他的时代》 社科纵横 1998-04-2592 敦煌赋校补 社科纵横 1993-06-3093 从敦煌唐写本残卷看李善《文选注》的体例 社科纵横 1993-08-2994 敦煌赋校补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1993-08-2995 曾运乾先生对中国声韵学的杰出贡献——兼谈古声十九纽与三十二纽之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08-2996 敦煌唐写本《西京赋》残卷校诂 敦煌学辑刊 1993-12-3197 论《项羽本纪》的悲剧性 贵州文史丛刊 1988-08-2898 《诸神的起源》考据错误举隅 中国图书评论 1989-05-0199 “陇右文献丛书”简评 社科纵横 1990-08-29100 美的企慕与欲的宣泄——屈原、宋玉、司马相如美人赋散论 社会科学 1990-08-29101 浅论老子的“道”——兼谈《史记》老庄申韩合传 甘肃理论学刊 1990-05-01102 屈原司马迁异同散论 中国文学研究 1991-04-02103 《离骚》释词二则 范三畏; 伏俊连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1-06-30104 郭晋稀教授学术成就简介 社科纵横 1991-03-02105 诗骚短札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05-01106 《文选李注义疏》标点斠议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2-12-26107 源远流长 奇风异采——写在《甘肃古迹名胜辞典》出版之际 社科纵横 1992-08-28108 问题讨论综述 敦煌赋研究八十年 唐代文学研究年鉴 1998/01/01109 新书选评 《唐代边塞诗选注》(胡大浚主编) 唐代文学研究年鉴 1991/01/01
duanxuehan
《天保》,《诗经·小雅·鹿鸣之什》的一篇。为先秦时代华夏族诗歌。全诗六章,每章六句。是一首为君王祝愿和祈福的诗。《毛诗序》云:“《天保》,下报上也。君能下下以成其政,臣能归美以报其上焉。”更具体一些,“此诗乃是召公致政于宣王之时祝贺宣王亲政的诗”(详赵逵夫《论西周末年杰出诗人召伯虎》,见《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诗歌表达了作为宣王的抚养人、老师及臣子的召伯虎在宣王登基之初对新王的热情鼓励及殷切期望,即期望宣王登位后能励精图治,完成中兴大业,重振先祖雄风。实际上,也表达了召伯虎作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的政治理想。《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2006年1.明散曲发展史之重新认识 中国社会科学 2006年第1期2.近几年散曲研究的新进展与相关问题思考 文学遗产 2006年第3期2005年1、论稼轩俗词
1.《三大鉴定家与书画鉴定学》 (与郑奇合作,《荣宝斋》2001年第3期)2.《阮元与兰亭序》 (《东南文化》2001年第7期)3.《阮元与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
蒸馏酒与酿造酒相比,在制造工艺上多了一道蒸馏工序,关健设备是蒸馏器。故蒸馏器的发明是蒸馏酒起源的前提条件,但蒸馏器的出现并不是蒸馏酒起源的绝对条件。因为蒸馏器不
张照志 刘永团 一、会议概况 (一)会议背景 2010年9月12日~22日,国家305项目办公室组织的中国地学领域研究新疆及“大阿尔泰地区”的地质矿产的专家赴哈
1疏松桂主编.英汉自动化词汇.科学出版社,1985.2疏松桂主编.计算机控制系统:理论与应用.科学出版社,1988.3疏松桂著.控制系统可靠性分析与综合.科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