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10

  • 浏览数

    291

钢结构彩钢板
首页 > 职称论文 > 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论文原创

10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乖乖米飞

已采纳

部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目标,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开发利用地质环境资源为指导的《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4~2020年),经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历时一年的努力,已于近日完成。4月29日,这个规划通过了国土资源部组织的专家评审。 据统计,我国至1995年以来,仅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就造成10499人死亡、失踪和65356人受伤,造成财产经济损失达575亿元。到2003年,全国共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16万多个,重大隐患点2000多处,1150万人和2000亿元财产受到严重威胁,50%以上的国土面积受到地质灾害的严重影响。 为了满足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需求,针对我国地质灾害现状、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地质灾害防治进展及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的形势,《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明确了2004~2020年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总体目标,划分了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提出了实施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程的内容和保障措施。 《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表明,2004年到2010年,在完成全国陆地700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的基础上,全面完成主要地质灾害易发区、重要经济区、主要城市、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区的地质灾害调查,并完成我国重要经济区的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网络基本覆盖全国,在三峡库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建成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在重点防治区实现地质灾害的有效监测预报;建成国家、省(区、市)、市三级地质灾害应急反应系统和全国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完成三峡库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和危及城镇公共安全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完成全国160万人受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的搬迁避让工程。到2010年,最终实现全国大部分重点地质灾害防治区初步建成防灾减灾体系,使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减少20%,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降低20%的目标。 2011年到2020年,开展第三轮全国地质灾害调查,完成覆盖全国的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全面掌握我国陆地和近海地质灾害的分布与危害程度;建立全国相对完善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和地质灾害应急反应系统;完成遭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零散居民点的搬迁避让工程和乡镇以上城镇、居民集中点、铁路和重要交通干线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工程;建立相对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并使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得到根本控制。到2020年,最终实现全国重点地质灾害防治区建成完整的防灾减灾体系,使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减少50%,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降低50%的目标。 为了实现2004~2020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目标,《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还依据调查划分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和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规划了2004~2020年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地质灾害防治等16项防灾减灾工程;提出了健全法规制度、建立目标责任制、完善地方防治体系、依靠科技进步、加大经费投入和加强宣传教育等保障措施。 专家们指出,《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体现了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构建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为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地质环境资源提供了翔实的科学依据。

263 评论

猫妖梦懿

先搜一下,然后再加入自己的理解修改

276 评论

woshiyujiaolong

解决绍兴市区胜利路段交通拥堵问题刻不容缓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高一(1) 阮望舒指导教师 胡唯亚[摘要]行车难、乘车难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笔者目前就读于绍兴一中,对绍兴胜利路的交通状况深有体会。通过现场观察、地图资料分析、调查走访、网络搜索、综合分析,我认为绍兴市区胜利路段交通拥堵主要是由市区交通框架、城市功能区等不适应现状造成的,要解决交通拥堵问题,需要在市区拓展空间、打通道路、减少结点、避免冲突等方面下功夫,同时要优化交通线路和城市功能区布局,向科学管理要道路。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建设和谐绍兴、人文绍兴。[关键词]解决交通拥堵构建和谐绍兴一、引言进入21世纪以来,交通拥挤、道路诸塞,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经济损失、空气与噪声污染,日益严重地困扰着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大城市。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落后于欧美国家,城市化的发展也稍迟。因此,城市交通紧张的形势也来得较晚。不过,近十年来,城市交通的需求有了明显增长,在许多大城市里,普遍出现了交通紧张局面,行车难、乘车难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绍兴也如此。绍兴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随着近几年旅游业的发展,外地游客数量不断增加,2006年底到绍兴旅游的人数已突破1500万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路上的私家车也与日俱增,加上城市居民交通意识淡薄,城市交通体系缺乏协调,使得绍兴市区的交通运输状况,尤其是胜利路、解放路等主要干道,面临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况。在刚刚结束的市人代会上,也收到了不少相关提案,市民呼声很高。笔者目前就读于绍兴一中,对胜利路的交通状况也深有体会。二、现状及分析通过现场观察、地图资料分析、调查走访、网络搜索、综合分析,我认为,造成目前胜利路段交通拥堵现状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由地理环境、功能区设置造成。胜利路是绍兴市区最繁忙的线路之一,横穿中兴路、解放路、府山路三大繁忙线路和6条副线,路面为4车道,站点设置密集,公交线路重复多,沿途没有专门的车辆停靠泊位。沿路设有绍兴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对面是城市广场)、4所市名校(绍兴一中、元培中学、一中初中部、北海小学,平均间距为2个站点,教育服务半径小)、7家大酒店、1个农贸市场、商铺众多。可以说是集政治、教育、休闲、购物于一路。县、市区间77路、66路、37路等公交经过整条胜利路,进出市区东西大门,车次间隔10-15分钟。中间段又是整个城市的交通结点。2.据了解,市级机关与一中、元培中学等学校下班和放学时间均为下午5时半,绍兴县机关下班时间为下午5时,县机关车辆进市区时,恰好与市区机关、学校下班放学时间重叠。每逢放学,这里人满为患,学生、老师、家长,自行车、三轮车、汽车挤在一起,导致胜利路更加拥挤,尤其下雨天经常出现交通瘫痪,往往一堵就是二三十分钟。3.目前,出租车交通违规、乱停车、乱接客也是危害交通畅通的突出问题。4.行人违章横穿马路的现象普遍。7时30分至8时30分,我在解放路与胜利路的十字路口进行现场观察:一小时内,共有213人在红灯亮时横穿马路。7时40分,正是上班高峰。红灯亮时,我看到有3对青年手拉着手,在解放路自南向北穿行,左右方向行驶的自行车不得不减速行驶。有的人违章穿马路时还把弄着手机。8时30分以后,交警撤离,留下协管员来维持交通秩序,这时人流量虽然不大,但违章现象更加严重。令人惊讶的是,红灯亮时规规矩矩站在斑马线以内的只有6人,其中4人是小学生。据市交巡警部门介绍,在街面上,在上下班高峰期间,行人违章横穿马路的现象则更为普遍,这大大影响了交通的畅通。三、建议和设想交通拥堵能不能解决?何时解决?怎么解决?基础设施和交通管理如何互补?这一系列问题,群众关心,政府关注,它期待城市管理者们破题。在此,我提出以下建议和设想:1.为满足市民的乘车需求,减轻市区道路交通拥堵压力,要合理布置公交站点。绍兴市区公交管理处要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绍兴市区和绍兴县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的要求,按照《绍兴市区、绍兴县城乡公交规划》,尽快全面启动公交线路站点的调整工作。对绍兴市区部分公交线路和公交站点进行调整,既有利于提高公交运行效率,节约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改善道路交通状况,有利于乘客节省时间。当然,线路调整时要充分听取市民的意见,不要造成新的乘车难。2.实施“错时制”、优化公交线路。市区实施“错时制”,对解决市区行车高峰时段交通压力能起到较好的作用。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开市级机关与绍兴县政府、市区学校下班放学车流的“碰头”现象。可以有两种方案:一是实行市、县机关下班错开半小时或同时下班,二是市区学校放学与其他单位下班错开半小时。这一方面,市政府要与绍兴县做好协调工作。另一方面,学校要主动积极配合。如放学时打开学校后门,用汽车接送孩子的家长走后门学校从下午4:45开始,让各年段学生依次放学,每个年段放学时间相隔5分钟请老师帮助,承担协管员职责,督促学生遵守交通规则。3.鼓励学生不坐“专车”上下学。市教育局和越城区文教局要组织学校开展对中小学生的教育,减少小汽车或电瓶车接送孩子上学或放学。提倡乘公交、近路学生结伴步行。4.规范出租车停车和上下客行为,整治行人乱穿马路、自行车乱停放等现象。通过增设电子警察,管理路口违章和事故,使事故违章率下降,保证畅通、安全、有序。5.从长远来说,必须抓紧编制综合交通规划,立足大城市发展要求,从更高层面上加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应对“汽车时代”给绍兴古城带来的交通压力。6.教育部门要调研教育网点的布局,扩大教育服务半径。建议撤出其中一所名校。7.要减轻市区交通压力,除了在硬件上进行改造外,还需要在提高市民素质和交通意识上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对造成交通隐患的行为,要加大执法力度,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市区的交通拥堵问题。四、初步结论我认为,绍兴市区胜利路段交通拥堵主要是由市区交通框架、城市功能区等不适应现状造成的,要解决交通拥堵问题,需要在市区拓展空间、打通道路,减少结点,避免冲突等方面下功夫,同时要优化交通线路和城市功能区布局,向科学管理要道路。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建设和谐绍兴、人文绍兴。五、主要参考资料1.绍兴市区政区图2.绍兴市区旅游图3.绍兴市区交通图

150 评论

sunshine哒哒哒

它们研究的内容基本相同,只不过范围大小和深入程度不同,中国位于世界之中,所以中国的会详细些,另外都要探索一下大尺度的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植被水文等,还有政治民俗经济等

213 评论

继续改一个

地理无处不在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都需要一定的地理知识与技能。首先,服饰材料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桑蚕生产适宜亚热带,浙江的杭嘉湖地区、广东的珠江三角洲都是我国重要的蚕丝产地。而太阳光照好的新疆地区是我国长绒棉的最重要产区。人们喜爱的羊毛衫与皮衣,原料主要源于我国西部牧区盛产的羊毛和各种皮革。其次,服饰样式与地域特征有关。在炎热干旱的阿拉伯地区,人们喜欢身着白色宽松的长袍。在气温日较差很大的雪域高原,我国藏族牧民往往穿一个胳臂可以露出来的“不对称”的大袍。第三,服饰变化与气候变化有关。在四季分明的地区,人们一般都要准备几套与季节相对应的衣服,夏季男士的短袖衬衫、T恤与女士的连衣裙,春秋季的休闲装和羊毛衫,冬季的滑雪衫和皮夹克等。相反,在“四季无寒暑,遇雨便成冬”的我国云南昆明一带,形成了“四季服装同穿戴”的独特景观。从主食结构上看,由于水热条件的不同,我国北方以种植小麦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故形成了“北面南米”的格局。另外中国“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特色,素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说,它的形成也与地理环境有关。就拿“南甜北咸”的形成来讲,就与我国南北方的气候差异有关。我国北方地处暖温带,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大,在过去,即使少量的蔬菜也难以过冬,同时又不舍得一时“挥霍掉”,北方人便把菜腌制起来慢慢“享用”,这样一来,北方大多数人也就养成了吃咸的习惯。南方多雨,光热条件好,盛产甘蔗,比起北方来,蔬菜更是一年几荐。南方人被糖类“包围”,自然也就养成了吃甜的习惯。北方人不是不爱吃甜,只是过去糖难得,只好以“咸”代“甜”来调剂口味了。虽说北方现在不缺糖,但口味一旦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传统民居的样式、材料大多受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例如北美因纽特人用冰块作外墙;草原上的牧民为适应游牧的需要通常居住在搭卸方便的蒙古包里;黄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黄土直立性好的特点开凿窑洞来居住;西南炎热的少数民族地区以竹楼为主。当今商品房的开发也要考虑很多地理因素,如居住的交通位置、周边配套设施的空间组合、周围环境质量综合状况、居住区内部环境设计以及房子的朝向、采光、通风、层高、间距等因素。人们的出行与地理环境密切有关。在高山峡谷中,人们利用峡谷之中的急流乘皮筏子漂流;在莽莽沙海里,骆驼成为“沙漠之舟”;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人们骑着骏马弛骋如飞;在江南水乡,人们利用船舶在江河上穿梭往来。人们出行,无论是旅游还是出差,都要根据天气与环境情况,决定出发时间与选择交通方式。总之,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应对生活中的困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生活能力,提高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更大程度地满足生存的需要,而且对当今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也是十分有益的。

107 评论

0子爵绿子0

很简单的,只要按照论文三部曲:提出观点 进行阐述 得出结果 就行了。类似的题材很多,比如《三峡大坝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等等。

292 评论

戊己庚辛

地球表面约有70%以上被水覆盖,其余约占地球表面30%的陆地也有水存在,地球上总水量为亿立方千米,其中比较容易开发利用的与人类生活生产关系最密切的湖泊,河流和浅层地下淡水资源,只占淡水总量的,为万亿立方米,还不到全球总储量的万分之一。在这种全球水资源明显不足的情况下,我国已脱不了厄运。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使得本来水资源丰富的大国人均拥有水量明显不足,人均值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面对中国严峻的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中国更加令人棘手的是水污染,这更加剧了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1.何谓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是指天然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物理、化学、生物或放射性等方面特性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水污染一般是指水中污染物数量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污染物数量达到了破坏水的原有用途的程度;污染物含量已超过水中该物质的本底值,从而影响水的用途。 2.水污染的类型 按照水的存在形式划分,可由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按污染物属性划分可有物理水污染、化学水污染;按水域分类则有河流污染、湖泊污染、水库污染和海洋污染等;按污染物分可有金属污染、酸碱污染、有机污染、热污染等。在这里只举几类作讨论。 金属污染 金属污染是指污染水体的重金属,主要是汞、镉、铅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元素,也包括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这里简单介绍以下几种重要毒性重金属的危害。 汞污染及其危害 汞污染主要来自化工厂、氯碱厂、农药厂、冶炼厂和汞仪表等工厂排出的废水。金属汞形式的汞毒性不是很大,大多数汞能通过消化道而不被吸收。汞及其化合物对植物的叶、芽和花瓣均造成伤害,可是鸟类的繁殖功能下降严重的可导致鸟类死亡,可损害人体内酶的功能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造成致畸和遗传性危害,可以使人患水俣病、肝炎和血尿等。汞及其化合物也能通过胎盘使胎儿发生先天性汞中毒,亦通过母乳使婴儿中毒,使他们发育不良,智力低下,畸形甚至脑瘫痪。 铅及其化合物的危害 铅能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地进行,使农作物产量下降。铅又能损害人和动物肝脏和心脏,使发育变得迟缓,使头部肌肉、关节、脾、骨髓和神经系统患病,严重时可导致动物和人死亡。 砷及其化合物的危害 砷能使植物改变颜色,使叶片枯萎,造成农作物产量下降。他又能破坏动物和人体酶功能,引起神经系统和毛细血管发生器性质病变,使动物和人患癌症。 酸碱污染 酸碱污染是指水体中酸碱浓度异常的一种水污染现象。天然水的PH为 ~,当PH值小于或大于时表示水体受到了酸碱类污染。水中酸性物质主要来自制酸厂,化工厂,粘胶纤维厂,酸洗车间等含酸污水以及矿山排水和酸雨等。水中碱性物质主要来自制浆厂,造纸厂,制碱厂,印刷厂,制革厂和炼油厂等碱性物质的废水。当水体PH小于或大于时,水中微生物的生长就会受到抵制。酸碱污染会使水的含盐量增加,对工业,农业,渔业和生活用水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酸碱污染还会腐蚀船只,桥梁及其他水上建筑。 有机污染 水中所含有机物种类繁多。 耗氧有机物 耗氧有机物可引起水体融氧含量大幅度下降。水中有机物大多数能够被微生物分解和利用,这类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水中溶解氧,故称为耗氧污染物。溶解氧大幅下降是水体遭受有机物污染后的显著特征。大量需氧有机物进入水体,被好氧微生物分解,使水体溶解氧大幅下降,甚至造成缺氧状态,危害水体生物有时使鱼类大批死亡。溶解氧耗尽时,有机物即转入厌氧分解过程,其中产生甲烷、硫化氢、氨等还原性物质和恶臭使水质变坏。 难降解有机物 难降解有机物是指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难以被降解的有机物,其大多数为人工合成化学品,其特点是在水中能长期稳定存留在食物链之中进行生化积累,其中一部分化合物即使在十分低含量下仍然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对人类健康威胁极大。 3.水污染的防治对策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不仅可以增加水资源,而且可以减少污染水排放量,减轻水污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水的利用率。 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 农业灌溉用水利用效率从整体上决定着全国水资源的使用。效率近年来我国农业节水工作有相当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投入增加,二是研究推广新的节水灌溉设备和技术的力度大大增加。 据估算,如果科学发展节水农业,到2030年我国改革水的利用系数可达~,水分生产率可达到千克每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提高,按现状4000亿立方米计算,则可节水1200亿立方米,可增产亿吨粮食。 提高工业用水利用率 我国工业用水利用率不高,用水严重浪费的现象也普遍存在。我国沿海城市利用海水冷却已有60多年历史,但目前利用量并不大,相对浪费了大量水资源一般来讲,工业用水利用率愈高,节水投资就愈大,几乎呈指数递增。提高工业利用率最重要经济和财力的制约而无潜力可挖。我国已经把到2010年城市工业(不含电力)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5%作为我国工业用水利用率远期控制目标之一。 因地制宜发展污水处理技术 鉴于我国水资源紧缺,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极不平衡,加之各地在经济发展上的差异,在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上应采取不同的对策。 在南方地区,根据水环境容量相对充沛的特点,应科学的利用大江大海的自然净化能力通过论证,在初级处理基础上发展城市污水排海排江工程。可以利用南方小河,小湖纵横交错的优势合理规划科学布局,适当发展一些氧化塘、氧化沟、氧化湖和脱氮除磷技术。 在北方和中部地区,水资源短缺是突出的矛盾,应以污水资源化为重点,发展污水资源的二次利用,多次利用,重复利用。以污水回用为目标,城市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的设置应作相应调整并发展以二级生物处理为主的处理工艺。 在西部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是发展改善生态的措施发展一些污水资源化技术和土地处理技术。 鉴于世界水资源短缺加上水污染严重的状况,让我们一起努力吧,让这个地球变得更加美丽!!

184 评论

松涛学大教育

地理论文 开源节流技术用水 目前,世界淡水危机的警钟已经敲响,“如何对付水的威胁”已突出地摆在各国人民面前。西亚国家以色列开源节流,技术用水,使水资源得以充分合理地利用,其经验值得各国借鉴。 以色列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仅为271立方米,沙漠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7%,年蒸发量达2500毫米。但是由于他们发展了先进的节水用水技术,“不毛之地”变成了“粮果之乡”。该国在水资源利用方面有哪些独到之处呢? 一、管道引水,形成网络 以色列重要的水源地是位于约旦河上游叙以边境的太巴列湖,该湖面积166平方千米,蓄水42.4亿立方米。为了充分发挥其效能,以色列从50年代开始投资数亿美元,修建了长达440多千米的引水管道工程。他们把太巴列湖水抽高到360米,然后通过直径2.74米的钢筋混凝土管道,依靠北高南低的地形把水送到中部和南部,形成覆盖国土60%的“国家引水渠”地下网络。 该工程每年总引水量9.9亿立方米,由于使用管道引水减少了渗漏和蒸发,线路损耗很少。它的建成使以色列核心区域的沙龙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粮果基地,使内格夫沙漠地区出现了5.7万公顷的绿洲,同时也缓解了耶路撒冷的用水紧张状况。 二、咸水淡化,多方集水 微咸水、生活污水和暴雨洪水被称作边缘水,是人类未来的新水源。以色列很早就重视边缘水的利用,他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微咸水的国家之一。该国通过先进技术把地下咸水淡化为Cl-低于400毫克/升的微咸水,并探索出一套成功使用微咸水灌溉的路子。他们采用先进的喷灌、滴灌和夜间灌水措施,让棉花、小麦与苜蓿这些对土壤盐分有不同要求的作物轮作,建设排水系统,利用雨季降水洗盐,使土壤盐分保持了周年平衡,防止了次生盐碱化。 为了利用暴雨洪水,防止弃水,该国在北部年降水量200毫米~400毫米的丘陵区的每个可集水的小峡谷都兴建了小型水库,用于局部灌溉。在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的干旱农作区,采用地面喷洒化学物质阻止水分下渗,增加小雨的地表径流,使有限的降水集中流入农田。在大田,他们还实行作物残茬留田集水,增加了土壤的水分含量。以色列在利用微咸水的同时,还在内格夫沙漠南部兴建了海水淡化厂,采用闪蒸法获取淡水,同时,又在对海水蒸发处理时发电,一举两得。 三、电脑微灌,系统控制 以色列的电脑微灌技术给农业灌溉赋予了新概念,为世界干旱地区农业发展树立了榜样。该国的微灌设备由控制枢纽、管材部件和灌水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农业专家根据气象条件、土壤含水量、农作物需水量等参数编好程序,由太阳能驱动的计算机控制,利用塑料管道灌水系统密封输水,适时适量缓慢均匀地把含有肥、药的水送到植物根系或喷洒在茎叶上。应用该技术比大畦灌水节水90%,节能50%,平均增产30%。以色列的农业用水较前大为减少,可腾出更多的水用于工业和环保。 四、严格管理,循环利用 以色列重视“开源”更重视“节流”,对水资源管理非常严格,明确规定了各部门用水的定额:每年居民用水占20%,农田环保用水占40%,工业用水占40%,任何部门不得突破。国民节水意识也很强,对生活污水都要集中处理后再用于农田灌溉,工业废水也大多实现了循环利用。以色列是世界上淡水利用率最高的国家。 开源节流,技术用水,使以色列95%的粮食靠自己生产,每年生产的蔬菜、瓜果、花卉大量向欧洲出口,为跻身于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十二国之列发挥了重要作用。

302 评论

沅希Angela8

写一些自己了解的事,如马尔代夫要沉了。。什么的

288 评论

万有引莉

论文嘛当然还是要自己写.我能给你提供点写论文的技巧:写地理小论文包括选择好题目,搜集材料,确立论点,写作修改等几个方面。 一、选用合适的题目 从实际出发,选用合适的论文题目。如属侧重理论探讨性质的地理论文,需要广泛阅读这方面的书刊文章。运用地理基本原理和地理事实材料论证、补充或否定某一学说、假说或理论等。如属侧重于实际应用方面的地理论文,需要在积累、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某一地理现象,解决某一地理问题。 一般来说,小论文题目选择要建立在观察地理、地质现象,搜集地理资料的基础上。例如,教师带领学生考察幕阜山以后,可以拟定大桥河的成因,鲁溪洞的特点及成因,喀斯特地貌与溶洞。又如,参观武宁湖畔万福工业园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谈谈万福工业开发区与武宁湖的环境关系等。题目要具体,不宜太大。 二、搜集可靠的资料,充实论据。 搜集资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阅读文献材料,了解别人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提出了哪些见解,提供了哪些资料,以便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充实、提高和发展。老一辈科学家,他们多年辛勤劳动所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可作为写作参考或佐证。引用这些资料写出来的论文不仅有较大的说服力,而且大大开阔了自己的眼界,扩大了自己的思路,充实了自己的论据。 三、确立清晰的论点 这里的论点是指对某个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观点和见解。例如:以“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原因”为题的论文,其论点应确定为1.稳定的政治局势2.完善的金融机构3.开放的外汇市场,宽松的金融管理。4.强大的经济实力量5.方便快捷的联络。根据这些论点,从而得出纽约具备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优越条件的结论。 四、写作并修改论文 编拟并修订写作提纲,着手撰写地理小论文。在论文中提出地理论点,用地理学的理论和事实材料论证论点,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可靠,结论准确。一篇好的文章,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和简单明了的结尾。最后请一位教师帮忙指导一下 教师必须有较高的地理修养、实践经验和写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指导工作。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176 评论

相关问答

  • 影视中的地理世界论文模板

    地理教学模式对地理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架起了地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地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地理论文 范文 一:学伴互

    Lena睡美梦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世界地理研究杂志

    《古地理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99年,由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主办。主要刊登国内外古地理学及其相关学科或相关学术领域的文章,如岩相古地理学、

    sunyang625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世界地理杂志经典图片

    东非大裂谷(East African Great Rift Valley)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当乘飞机越过浩翰的印度洋

    苦瓜老太婆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世界地理论文题目参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作用越来越广,影响程度越来越深,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也日益增强。同时,环

    默默茶叶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世界地理杂志在线阅读

    1.地理频道 >> 网站首页 2.世界地理频道 中国国家地理: 国家地理杂志-中文版: CCTV国家地理: 国家地理频道(简体中文):

    jason86122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