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儿0619
1. AA级[市场俗称3A级] : 全美级,也就是整个水晶里外皆透明无暇,表面也没有人工琢磨时所造成的伤痕. 2. A- 级[市场俗称2A级] : 比AA低一级,有细微的瑕疵,如天然的内含物,不超过二至三厘米的云雾状或棉絮物,或是用指甲轻刮无法感觉必须注意看才会发现的人为伤痕. 3. A级 : 比A- 又低一级,有轻微瑕疵,如云雾状,棉絮物或者人为撞击的表面伤痕,用肉眼很容易看得见. 4. AB级 : 比A级又低一级,有明显的内含物,长条大片的云雾状,棉絮物,内部有小冰裂痕,或明显的人为撞击伤痕,但没有明显的大型冰裂痕. 5. B级 : 比AB级再低一级,整颗天然水晶有接近一半以上呈雾状,棉絮物或有明显的大型冰裂痕且用指甲可以感觉出冰裂痕所在. 6. C级 : 最低的一级,整体大部份呈棉絮状的半透明或不透明状或者有非常大的冰裂痕,感觉好像随时会碎开一般.水晶的等级划分:天然水晶的等级不像摩氏硬度一样有明显的分级,目前在全世界并没有统一的严格区分,只有一些早期积极开拓市场的业者所共同约定并为现在市场所通用,以下是以天然白水晶在不借助放大镜以肉眼观察之下来区分等级:(等级不一样,价格可是天壤之别哦!) 1. AA级[市场俗称3A级] : 全美级,也就是整个水晶里外皆透明无暇,表面也没有人工琢磨时所造成的伤痕. 2. A- 级[市场俗称2A级] : 比AA低一级,有细微的瑕疵,如天然的内含物,不超过二至三厘米的云雾状或棉絮物,或是用指甲轻刮无法感觉必须注意看才会发现的人为伤痕. 3. A级 : 比A- 又低一级,有轻微瑕疵,如云雾状,棉絮物或者人为撞击的表面伤痕,用肉眼很容易看得见. 4. AB级 : 比A级又低一级,有明显的内含物,长条大片的云雾状,棉絮物,内部有小冰裂痕,或明显的人为撞击伤痕,但没有明显的大型冰裂痕. 5. B级 : 比AB级再低一级,整颗天然水晶有接近一半以上呈雾状,棉絮物或有明显的大型冰裂痕且用指甲可以感觉出冰裂痕所在. 6. C级 : 最低的一级,整体大部份呈棉絮状的半透明或不透明状或者有非常大的冰裂痕,感觉好像随时会碎开一般.
原来我在这里8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凉风正正
一、水晶的基本特征
1.矿物名称
水晶的矿物名称为石英。珠宝界将能用作宝石的透明单晶石英统称为水晶。
2.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SiO2),可含微量的Ti、Fe、Al等元素,这些微量的元素造成色心,使水晶呈不同颜色。
3.晶系及结晶习性
三方晶系。多为柱状习性。常见单形为六方柱m、菱面体r和z、三方双锥s和三方偏方面体x(见图16-4-1)。菱面体r一般比z发育。当菱面体r和z同等发育时,外观上呈假六方双锥状。柱状晶体的柱面上发育有横纹和多边形蚀象。
水晶中常见的双晶有道芬双晶、巴西双晶和日本双晶等。
图16-4-1 水晶晶体
a—左形;b—右形
4.光学性质
(1)颜色:水晶的颜色可有无色、紫色、黄色、粉红色、绿色、蓝色及不同程度的褐色直到黑色。
(2)光泽及透明度:玻璃光泽,断口可具油脂光泽。透明,随内含物的增多或有色水晶颜色的加深,透明度降低。
(3)光性:一轴晶正光性。正交偏光下所看到的一轴晶干涉图是独特的,其黑十字臂未达中心,形成中空的图案,俗称牛眼干涉图。中心部分通常为淡绿色或淡粉色。
(4)折射率及双折射率:折射率 ~,双折射率。色散。
(5)多色性:无色水晶没有多色性。有色水晶有弱到强的多色性,表现为体色的不同深浅。一般情况下体色越深多色性越明显。
5.力学性质
(1)解理:无解理。有典型的贝壳状断口。
(2)硬度:摩氏硬度7
(3)密度:。
6.压电性
水晶晶体受到压力时会产生电荷;反之,受到电压作用时,晶体会产生频率很高的振动。水晶具有可使压力与电荷相互转移的性能,称压电性。
二、水晶的类型
依据颜色可将水晶划分为不同的宝石品种:水晶、紫晶、黄晶、紫黄晶、烟晶、墨晶、芙蓉石,偶见有绿色石英和蓝色石英。根据特殊光学效应可划分出星光石英和石英猫眼两个品种。
1.水晶
专指无色透明的单晶石英。
水晶可有丰富的内含物,常见的是负晶形包裹体、流体包裹体和固体包裹体。
水晶中常出现负晶形包裹体,多数晶形不规则,分散或密集分布,呈雾状、絮状或渣状。有些十分细小,只在高倍放大时才能看清。负晶绝大多数被气液充填,成为流体包裹体。固体包裹体种类繁多,最常见的非金属矿物包裹体是金红石、电气石和阳起石,其他还有方解石、云母、锡石等;金属矿物包裹体有赤铁矿、针铁矿、褐铁矿、钛铁矿、板钛矿、黑钨矿和自然金等。金红石、电气石和阳起石包裹体常呈细小的针状、纤维状,定向排列,形如发丝。这类水晶常称为发晶。
2.紫晶
也称“紫水晶”。透明至半透明的紫色石英晶体。颜色变化范围可从近无色经淡紫色直至紫红色,分布常不均匀,呈斑状或条带状。具二色性(浓淡不同的蓝紫色到紫色)。紫晶是各种颜色石英单晶中最受欢迎的品种,用作饰品和护身符已有久远的历史,人们相信它能起到提神、解酒、解毒、增加智慧和保平安的作用。紫晶在西方曾有爱之石(Love stone)和基督主教石(Bishop's stone)等俗称。结晶习性以菱面体为主,柱状晶体少见,多呈晶簇产出于孔洞中,颜色较深的只是晶体顶部,向下常变为水晶或乳石英。紫晶中可见直线形和角状色带以及特征的称为“虎纹”或“斑马纹”的条带状构造,还有不规则状及负晶形气液包体和针铁矿、纤铁矿及金红石的针状包裹体。据认为紫晶的紫色是黄晶被天然或人工辐照的结果。紫晶经热处理可成为黄晶,有时加热也可产生一种透明绿色石英。当前市场上有不少紫晶为合成品。
3.黄晶
又称“黄水晶”。透明的黄色单晶石英。黄、橙、褐和浅红色,其颜色与含痕量的Fe3+有关,是在O2-和Fe3+之间发生电荷迁移的结果。通常二色性明显。可含与紫晶相同的包裹体,如“虎纹”和色带。黄晶在自然界产出较少,大都是与紫晶及水晶晶簇伴生。市面上流行的黄晶有些由紫晶经热处理而成,但多数是合成品。
4.紫黄晶
又称“双色水晶”,指紫色和黄色出现在同一石英晶体中,两种颜色有清晰的分界。据认为,这是双晶现象所致,紫色和黄色分别发育在双晶单体中的r面和z面。实验表明,当加热紫晶到350~400℃时,偶尔可产生紫黄晶。天然紫黄晶的主要产地为玻利维亚。当前俄罗斯利用水热法已成功地合成出紫黄晶,甚至紫黄绿三色石英。
5.烟晶
烟黄到深褐色的石英晶体,当出现黑色调时称“墨晶”。颜色分布不均匀,可呈细密的带状或斑块状。石英中出现烟色是因有作为杂质的Al3+的存在。然而,Al3+离子的单独存在还不足以产生褐色。需要长时间的天然或人工辐照才能把电子挤开,形成电子色心并造成紫外到可见光范围的吸收。受热能减弱褐色或去褐色而呈绿黄色直至无色。重新辐照能恢复或加深褐色。烟晶有明显的深褐/浅褐色二色性。半透明到不透明。常见不规则形状及负晶形气液二相包裹体以及电气石、金红石等矿物包裹体。当前市场上的烟晶许多是经过辐照的水晶,也有合成的烟晶。
6.芙蓉石
又称“蔷薇石英”。淡红至蔷薇红色石英,其颜色变化范围可从近白色到较深的蔷薇红色。尽管有少数芙蓉石是比较透明洁净的并可切磨成刻面宝石,但大多数呈雾状并含大量微细包裹体和裂隙。芙蓉石多呈致密块状产于伟晶岩脉的核部,单个晶体之间通常无明显边界。许多芙蓉石中含定向排列的金红石针状包裹体,当用透射光从一定方向观察时可见星光效应,属于透射星光。利用这一特性,有时将芙蓉石制成仿星光蓝宝石。芙蓉石中所含的矽线石包裹体有时也能导致星光效应。目前认为,芙蓉石的颜色是Ti4+与Fe2+间电荷转移的结果并可能与辐照有关,但也有人认为是由锰和钛致色。色深的芙蓉石可显二色性,而当色浅时则很难察觉。
7.绿色石英
通常是因无色水晶中含大量的绿泥石等矿物包裹体而呈绿色。质差的淡绿色石英产于巴西。目前市场上所见的绿色石英大都是紫晶在加热成黄晶过程中的中间产物。
8.蓝色石英
通常是由大量微小的浅蓝色金红石针状体致色。天然蓝色石英总是云雾状的并满布细针状体。市场上所见的蓝色石英大都是透明的钴致色合成石英,有特征的钴谱。
9.石英猫眼
是具平行石棉纤维的单晶石英,当切磨成弧面宝石时产生猫眼效应。包裹体和猫眼效应与金绿宝石猫眼相比通常较粗。当石英中出现平行排列的金红石包裹体时,也可加工以显示猫眼效应。
10.星光石英
除芙蓉石常显示透星光外,含金红石针状体的水晶有时可显示六射星光。
11.发晶、“幻晶”
各色石英中常含金红石、电气石、阳起石、绿泥石、辉锑矿等包裹体,多呈针状、纤维状、水草状、石花状和毛发状定向或不定向排列。这种类型的石英晶体称为“发晶”。当包裹体沿生长面排列时,形成单层或多层晶体的幻影,称“幻晶”。
三、水晶的鉴定
水晶的鉴别主要是通过测定密度、折射率、双折射率及观察光性特征和包裹体。因折射率和颜色相近而易于混淆的宝石有方柱石、堇青石和长石等。
1.水晶与方柱石的区分
紫晶、黄晶因折射率和颜色与紫色、黄色方柱石相近,故易混淆,其区分方法见表16-4-1。
表16-4-1 水晶与方柱石的区分
2.紫晶与堇青石的区分
虽然紫晶的双折射率与堇青石相近( 到),但颜色和多色性的差别较明显。堇青石的颜色是紫蓝色~蓝色,很少出现紫晶的紫色。堇青石具明显的多色性,肉眼可见,从不同方向观察,可看到不同的颜色。紫晶则为同一颜色不同深浅的变化(浓淡不同的蓝紫到紫色)。此外,紫晶为一轴晶,具牛眼干涉图,而堇青石为二轴晶。
3.水晶与长石的区分
无色水晶与无色长石因折射率和密度十分接近故较难区分。主要方法是放大检查。长石有两组极完全解理,显微镜下可见两组解理相交而成的“蜈蚣状”包裹体或细直的纹理,而水晶则无解理发育,仅有时可见断续不规则的裂理。
四、水晶的优化处理
有辐照、热处理、染色和涂层等方法。
1.辐照
任何无色水晶经过辐照都可变成烟晶,颜色范围从黑色、褐色到带淡红色、淡黄色或淡绿色色调都有。含铁的石英经辐照可产生蓝紫色到红紫色的紫晶。辐照还可产生绿黄色和粉红色。这些颜色在光照下稳定,有的经热处理可减色或褪去。
2.热处理
加热可使烟晶颜色变浅或褪去,这一退色过程取决于温度和加热的时间。在热处理退色过程中可产生绿黄色和蓝色石英。加热紫晶可使其颜色变浅,加热到450℃可产生黄色,再高的温度下(500~575℃)产生由铁的氧化物引起的橙色或褐红色。市场上许多黄晶都是通过加热紫晶获得的。有些紫晶加热到400~500℃时可产生绿色。有的石英经过高温热处理(500℃下保持24小时)也可产生乳白色外观,以模仿月光石。
3.染色
将水晶加热后迅速投入冷水中,使其产生大量裂隙。裂隙被空气充填而导致晕彩效应。由此法产生的晕彩石英称为“火烧石”(firestone)或“细裂纹石英”(crackled quartz)。有时在水中加入颜料,使宝石染色以模仿红宝石或祖母绿。
4.涂层
近年来的新方法是利用等离子沉积和真空喷涂技术将一层非常薄而透明的纯金膜(有时为铂膜或银膜)涂在晶体的表面,使其表面呈蓝到蓝绿色,并伴有似铜的表面晕彩。这种处理方法和效果被称为“水色气息”(aqua aura)。又如在市场上以“Titania Gemstones(钛宝石)”名称出售的是喷涂钛并形成氧化钛薄膜的石英和玉髓。这些涂层可以使宝石的颜色和光泽有明显的改善并仍然保持透明的外观,耐久性有所提高,且不影响宝石的其他宝石学性质。
五、合成水晶
由于电子工业需要内部非常纯净,并且无双晶的单晶石英,Spezia经过多年努力于1908年首次采用水热法合成出了单晶石英。合成石英大多数是无色的,目前主要用于工业目的,但也用于珠宝业,尤其是彩色石英。水热法使用密封的容器——高压釜。在高压釜的底部放置原料——天然水晶的碎块,釜内装有浓度为4%的氢氧化钠,充填度为60%~80%。高压釜底部加热温度达390℃,而上部温度较低,为330℃。压力达 kPa。原料在高压釜底部呈离子状态分离,经过迁移后在上部的籽晶片上生长。一炉32kg的原料经20天左右的生长可在40片尺寸为4cm×15cm×1mm的籽晶上生长出700g厚达5cm的晶体。生长速度在每天1mm时可获得洁净的晶体。加入一些添加剂或随后进行辐照,可以获得多种单色的石英,甚至双色石英。俄罗斯的科学家们在这个领域处于领先地位,除原有品种外,近年来他们已成功合成出芙蓉石、紫黄晶、黄绿双色石英以及紫晶—黄晶—绿石英三色石英,其中紫黄晶已开始商业性生产。
合成水晶与天然水晶很难区分。以下标志有助于鉴别:
(1)合成水晶的某些晶面上有典型的丘状特征。
(2)有些合成水晶的制品中保留有籽晶片。它与生长水晶之间有清楚的界限和颜色差异。籽晶片的附近常出现十分微细的应力裂纹和钉状包裹体。
(3)面包渣状包裹体是合成石英的典型特征。它们是锥辉石或石英的微晶核或来源于未溶解的原料。当水晶生长条件较稳定时,面包渣非常稀少。当水晶生长条件不稳定时,面包渣可大量出现,呈一至数层平行于籽晶片方向贯穿整个晶体。要注意在高倍放大下与天然水晶中的气液包裹体相区分。
对于那些非常纯净、生长痕迹极不明显的饰品,可使用红外光谱仪,通过测定水晶中OH-和H2O的吸收峰来区分天然和合成水晶。天然无色水晶以3595cm-1和3484cm-1吸收峰为特征,而合成无色水晶则以3585cm-1和5200cm-1吸收峰为特征。天然紫晶在3545cm-1有明显吸收峰,而合成紫晶只有弱的峰。
六、水晶的仿制品
水晶的仿制品主要是玻璃。目前我国市场上用玻璃仿水晶的产品主要有玻璃球、玻璃项链和茶色玻璃镜片等。玻璃是非晶质材料,通过光学性质的检测,不难与水晶区分开。
七、水晶矿床产状、产出简介
水晶主要在岩浆热液型及伟晶岩型矿床中呈脉状产出,大多发育在伟晶岩的核部及矿脉的晶洞中。世界各地几乎都有水晶产出。紫晶主要产于巴西、乌拉圭和俄罗斯,彩色水晶的其他主要产地有马达加斯加、美国和缅甸等。我国有大量的优质无色水晶产出。
八、用途
(1)单晶(无色水晶)在工业上常用来制作压电石英片,广泛用于电子工业。
(2)无色和各色水晶(天然、合成)常用于珠宝首饰业。
(3)石英也广泛用于陶瓷工业和玻璃工业。
hanshiyingxue
如何增强珠宝鉴定证书对实物的确认性摘要:珠宝鉴定证书是珠宝首饰在销售过程中提供质量保证的关键。但是目前国内外不少检验机构所出具的珠宝鉴定证书对相应实物缺乏确认性。因此需要在实践中寻找和选择珠宝玉石的个性确认特征,并取一两处在证书上标注。其选择原则可以考虑三个方面,标注方法可采用放大照片或素描图。此项工作不仅具有商业意义和质量监督意叉,同时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关键词:珠宝;证书;实物;确认性珠宝玉石鉴定证书(包括检验报告)是对珠宝玉石及其饰品进行科学鉴定和质量检验的凭证。在珠宝销售中提供必要的质量检验证书,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产品质量法律法规,杜绝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促进珠宝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要使鉴定证书真正起到上述重要作用,除了对实物鉴定检测所标注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之外,证书与实物相符合的确认性是至关重要的。鉴定证书是相应珠宝实物的“身份证”,只有对实物具备了确认功能,才能起到证实珠宝玉石“身份”的作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在珠宝业复苏和发展的初期,一些单位出具的宝石鉴定证书上没有实物的照片,仅仅标注了被鉴定物品的尺寸和质量。这样的证书对所鉴定的实物是不具备确认性的,因而排除不了实物被人替换的可能性。随着珠宝业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健全和完善,今天的珠宝玉石质量检验机构所出具的鉴定证书,都已经附上了饰品的彩色图片。只要所用的照片图像清晰、色彩准确,能将珠宝具有个性特征的天然花纹形态、结构、构造特征清晰地显示出来,人们就可以根据这些自然个性特征一目了然地确认证书是否与实物相符合。一目前不少珠宝玉石鉴定证书缺乏对实物的确认性据笔者了解,目前国内外不少珠宝鉴定证书对相应实物缺乏确认性。究其原因,主要是这类证书上所附照片,显示不了相应实物的个性特征,这种情况尤其存在于钻石首饰的鉴定证书上。钻石由于体积小,磨工形态较为规整,特别是1克拉以下的戒面几乎都是圆钻式样。钻石折射反射强,净度达到宝石级的.一般照片上难以看出具有确认意义的个性特征,净度差异也分不清,甚至与同形态的合成立方氧化锆等仿冒品难以分辨。外行人往往只要照片上实物的款式相同就认可了。但金属架一般是用模具制作的,同一模具款式相同,因此它对于珠宝玉石鉴定证书与实物对照是不具确认性的。其它各类珠宝玉石戒面,体积往往也不大,当净度好、颜色均匀时,再加上表面反光,照片上也难以显示出个性确认特征。对于上述这类鉴定证书,如果相应珠宝玉石被用颜色、质感和形状、大小相似的仿冒品更换了,在照片上是难以看出来的。尽管这些证书都标注有饰品的总质量,其上所镶珠宝玉石与替换品如果密度不同,会使总质量发生改变,但造假者完全可以通过从饰品托架背面增补金属来调整总质量,以达到仿冒的目的。手镯和大的雕件,所用照片上物体尺寸一般比实物要小,如果石料颜色单一,又不具有个性特征的花纹,其照片往往也具备不了对实物的确认性。虽然照片能显示饰品工艺形态和工艺纹理特征,但使用电脑模拟雕刻技术,造假者完全可以用其它材料制作出同形的赝品。例如净度较好的水晶与玻璃制品、羊脂玉和玉髓、琥珀和松香等等,在一般照片上是难以区别开的。因此。属于上述情况的珠宝玉石鉴定证书不具备对实物的确认性,也就失去了仿伪能力。二寻找和选择珠宝玉石的个性确认特征笔者以前在珠宝玉石鉴定和出具证书工作中,就注意并设法解决了证书与实物间的确认问题。例如笔者曾出具了一份钻石为克拉的钻戒鉴定报告,因物主有急是去外地,连照片都来不及照。鉴定之后,我只好在鉴定报告上画了钻石素描图,并在旁边画了戒面显微包体素描图。其中一个包裹体形态很特殊,像一只猫,然后请物主在镜下校对图形是否准确,并在报告上作了校对签字。两年以后,钻石的主人想将此物出售给他人,但是买主不放心,同货主一起来找我,要求确认鉴定报告与实物是否相符。我将戒指放在镜下对准包裹体位置调整好焦距,找到了那只“猫”,请买主自己核对。他一眼就确认出来,说:“太高明了!这天然石头里长的东西,再有本事的人也伪造不出来!”当然,这个形态像猫的包裹体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但要在其它钻石中找到具有个性特征的包裹体也不难,其它珠宝玉石的情况也是如此。宝石内部的个性确认特征,最好是找晶体内部的包裹体,如固态包体、液态包体、气态包体或二相、三相包体等等。每个包体往往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形态,它们问的组合方式(相互间的位置、距离等)常常也具有独到的个性特征。特别是那些具有鉴定意义的包体,既可作为确认特征,又是鉴定检测的重要凭证,具有双重意义。如果包体不显著,还可以选择宝石的一些特殊结构构造作为确认特征,如生长纹、色带、孔隙、裂纹,甚至表面或边缘的破损形态。只要这种形态特征人为不能复制,天然的有不易重现,都可以考虑作为个性确认特征。对玉石而言,明显的色彩形态、结构形态和大的裂绺,在一般清晰的照片上,都能显示出确认特征。但对那些色彩、结构、质地均一而无纹饰的玉石,只好寻找一些内部独特形态的显微特征在作为依据。如在显微镜下能找到一些色丝色点、棉点棉团、微细结构形态、细小裂绺等等。甚至外表加工所留下的砂眼、坑洞,只要其形态独特。不易出现相同的,人工也难以复制,也可以考虑作为个性确认特征。以上珠宝玉石的个性确认特征,在鉴定证书上,每件只需选择一至二处,其选择原则有三点:一是要特征独特而鲜明,人工难以模仿伪造,二是在珠宝饰品位置上要便于观察,如刻面宝石最好是选在从冠部就能看到的地方,未镶嵌戒面,透明度差的最好不要选在底面;三是个性确认特征最好是用十倍放大镜就能看清楚,以方便核对。但对于那些净度较高的珠宝玉石如钻石等,只好在显微镜下寻找那些细微的个性确认特征。三、确认特征在证书上的标注方法为了便于证书与实物间的确认,对于钻石和其它高档宝石,如果戒面较小,拍摄照片时最好将戒面加以放大。如果在一张垒貌照片上显示不出确认性,则需要加上一至两张具有个性确认特征的显微照片,将其组合成一个规整的方块,既便干标注照片间相互关系,又可以保持证书构图上的美感。照片贴好后要用细线条标注显微照片上个性确认特征在全貌照片上的位置和放大倍率。拍摄照片,要注意选择光源和调整照明方式,同时要控制好图像所需尺寸大小。如果不能拍摄显微照片,也可以参照国家标准GB/T16554-2002钻石分级证书净度素描图标注法,描绘个性确认特征。但描绘不能用符号描绘,要用写实的手法描绘出准确的图形,图形绘在贴显微照片的地方,用细线条引注在全貌照片上相应位置。个性确认特征是珠宝玉石中的天然密码,在珠宝鉴定证书上配合实物全貌照片进行标注,增强了证书与实物相符的确认性和仿伪功能,同时对鉴定检验机构和鉴定人的技术责任也起到确认作用。这对于那些利用证书缺乏确认性的弱点,把实物调换,将责任嫁祸于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不良动机,是一种有效的制约。因此,增强珠宝鉴定证书对实物的确认性,不仅有商业意义和质量监督意义,同时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在珠宝玉石评估工作中出具评估报告和其它有关珠宝玉石事务的凭证中也可以参照使用。
学术论文作为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既体现科研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也反映高等学校的科研与教学力量,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你想知道职称论文评语怎么写吗
楼上的说法不知出自何处,怎么说不承认呢,现在学校鱼龙混杂,有一部分是在国家不允许的情况下私自办的本科文凭,不具法律效力,但是只要是列入民办大学本科统招计划的国家
硕士论文答辩导师评语大全 导语:硕士论文的答辩与本科论文的答辩有着质的飞跃,无论是从内容的书写与创新方面还是字数的要求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要求。那么硕士论文答辩导师
毕业论文自我鉴定(通用5篇) 正常来讲,自我鉴定即为自我总结,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自我鉴定吧。那么你知道自我鉴定如何写吗?下面是我收集
毕业是一件既幸福又不幸的事,幸福的是四年的学习终于结束;而不幸的是,朋友各奔东西。那么你要怎么去写大学生毕业论文自我鉴定呢?下面由本我精心整理的大学生毕业论文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