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60

阿囧小胖只
首页 > 职称论文 > 卵巢囊肿论文参考文献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伊斯坦布尔之夜

已采纳

多囊卵巢综合征和卵巢囊肿是两种不一样的疾病,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一种内分泌失调性疾病。而卵巢囊肿是肿块。所以多囊卵巢综合症和激素失衡不会导致卵巢囊肿。

95 评论

丝雨如薇

我的下腹越来越大,左边变硬了,我有我的经期,我在BC与阴性的家庭怀孕测试,所以可能是卵巢囊肿?

图片来源:多囊卵巢综合征|

1. 卵巢囊肿是常见的,因为女性在其生命的生殖阶段经历荷尔蒙的周期性变化,在月经周期的前两周,卵泡(=一个微型囊肿)发展。当卵子被释放时,子宫在两个月经之间破裂。

2. 在激素周期的下半部分(月经前2周),黄体酮类激素会在卵子成熟的前囊肿(黄体)中产生。这种正常情况的变化导致卵巢囊肿或持续性卵泡,这是相当常见的。由于黄体未发育,卵泡持续存在(没有排卵),因此黄体酮分泌不足。黄体如何影响生育?

3.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与整个代谢的更深刻的变化有关。现在有证据表明多囊卵巢综合征通常与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或代谢综合征有关。大约7%的育龄妇女有这种综合症。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症状和原因

LH/FSH的比率有微妙的变化。这些患者的新陈代谢发生了变化,胰岛素和睾酮分泌过剩。他们通常也超重,身体外观是不同的。她们乳房较小,毛发分布为男性模式(多毛症),月经中断或完全无排卵和不育。其中一个症状是由于大量的卵巢囊肿,这是由黄体生成素(LH)过量生产造成的。这些囊肿可以破裂并产生类似于单个卵巢囊肿破裂的临床表现。然而,其他的身体检查结果将有助于诊断。此外,血液检查有助于医生诊断多囊卵巢,血脂、睾酮水平和升高的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比值。

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情况下,一个全面的治疗方案是必需的。推荐给内分泌科医生是最好的。内分泌学家可能会建议通过减肥来帮助治疗胰岛素抵抗综合症。最近,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也成功地治疗了这种情况。黄体酮和螺内酯也用于治疗这种情况。

John Lee医生(参考文献10)指出,患有卵巢囊肿的妇女通常可以从黄体酮治疗中获益。最好在她月经周期的第5天到第26天给她15到20毫克的天然黄体酮作为霜剂,每天一次。囊肿消失通常需要2 - 3个周期。血液中的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会恢复正常,雌激素的分泌会减少,并被黄体酮平衡。当唾液测试(这是最值得信赖的检测黄体酮和雌激素组织水平)时,黄体酮/雌二醇比率(P/E2比率)需要高于200。

上图所示的女性使用生物相同的黄体酮乳膏治疗她的多囊卵巢综合征,这是由于雌激素的主导作用。使用黄体酮霜后,她克服了不孕症。现在她怀孕了,她的专家建议继续使用生物相同的黄体酮乳膏,因为她在之前的怀孕中有早产的历史。李博士和其他抗衰老药物的作者已经指出,在怀孕末期胎盘中缺乏孕激素会导致早产。

219 评论

牛奶荡糕

妇产科护理应用相关论文

【摘要】

目的:观察手术室优化护理对预防妇产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

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行妇产科开腹手术治疗的800例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

察组,各400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优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为,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观察组手术切口感染率为,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手术室优化护理对预防妇产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恢复身体健康,值得推广。

【关键词】

手术室。

优化护理。

妇产科。

开腹手术。

切口感染

大量研究发现,开腹手术是目前治疗各类妇科疾病的主要手段,且发挥着较大的临床作用,但对于如何避免术后切口感染事件的发生仍然是临床较为棘手的一个问题。

近年来,随着护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手术室优化护理在预防妇产科开腹手术术后切口感染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1]。

本研究对2014年3月-2015年3月行妇产科开腹手术治疗的800例患者采取了手术室优化护理,为进一步证实该类护理方式的应用价值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入选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开腹手术治疗的800例妇产科患者,且排除心、肝、肾等严重系

统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同时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400例,年龄22~68岁,平均(±)岁。

手术类型包括350例剖宫产、16例子宫肌瘤、21例子宫切除术、5例异位妊娠开腹、8例卵巢囊肿开腹。

观察组400例,年龄23~67岁,平均(±)岁。

手术类型包括352例剖宫产、18例子宫肌瘤、16例子宫切除术、4例异位妊娠开腹、10例卵巢囊肿开腹。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手术室常规护理方法,包括手术室空气消毒、核对患者临床资料、杀菌处理等方面,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予以手术室优化护理方法,具体操作内容如下。

术前交流

由于进行开腹手术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如不及时进行调节,不但会降低手术治疗效果,还会影响预后恢复,继而对患者整体的生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护理人员需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术前加强病房访视工作,通过交流详细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

同时,在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如患者担心手术疼痛,此时可向其介绍主治医生的临床经验以及麻醉效果等。

另一方面,向患者讲解手术相关知识,包括手术方式及内容、术中注意事项、实施手术室优化护理的重要性等,借此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使其更加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严格无菌操作

首先,增强手术室人员的无菌意识,并严格要求术前洗手方式及程序。

其次,手术前30min,由专门护理人员对手术室进行消毒处理,同时妥善管理及保存未使用的无菌物品。

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应当提前准备好手术器械、物品等,并在术中有秩序地协助医生进行手术。

强化手术室护理工作

第一,麻醉前,给予患者一定的鼓励与支持,并尽可能地解答患者内心的疑虑,以此消除其紧张感,确保手术的顺利。

第二,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瞳孔变化、意识状态、心电图显示等。

同时,充分保护患者暴露的皮肤,以免发生感染事件。

第三,将手术室人数控制在最低人数限度,尽量减少人员走动次数以及出入手术室的次数,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手术效果。

术后病房随访

由专门的护理人员实施术后随访工作,主要掌握患者的饮食状态、伤口愈合情况等内容。

在此期间,将每一次的随访结果进行详细记录,为下一步护理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观察指标

(1)切口愈合及感染指标:手术完成后,患者切口愈合优良,且未发生其他不良反应表示为甲级愈合。

患者切口愈合效果一般,且未出现化脓现象,但存在血肿等不良反应表示为乙级愈合。

患者切口愈合失败,同时出现化脓现象,甚至需要实施切口引流的表示为丙级愈合。

(2)通过自制问卷调查表来详细了解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切口愈合及感染情况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中352例非常满意、43例满意、5例不满意,分别占、、,护理满意度为。

对照组中269例非常满意、56例满意、75例不满意,分别占、、,护理满意度为。

由此可见,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P<)。

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比较

观察组中有11例患者出现手术切口感染,感染率为。

对照组中有32例患者出现手术切口感染,感染率为。

观察组手术切口感染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P<)。

3讨论

开腹手术在妇产科疾病治疗工作中是最为常用的治疗方式,且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同时也会诱发切口感染这一并发症事件,进而影响手术治疗质量,极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2-3]。

经实践证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存在紧密关系,其中包括:开腹手术创伤大,侵入性操作形式会降低患者的抵抗力,继而引发切口感染,这也是导致该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因素。

手术器械是否得到正确消毒。

手术室内空气是否流通等。

因此,如何预防切口感染发生,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所在。

研究发现,良好的护理方式不仅能确保临床治疗效果,还能为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有力的支撑。

近年来,随着护理水平的发展与进步,手术室优化护理在妇产科开腹手术护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并且发挥着良好的护理效果。

手术室优化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主要以患者为中心而开展护理工作,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本研究中主要通过术前交流、严格无菌操作、强化手术室护理、术后病房随访等方面实施护理内容。

一方面,可以准确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一定心理疏导措施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不良情绪成分。

另一方面,则能增强手术室人员的无菌意识,不断完善及规范术室操作程序和流程。

在这样的护理模式下,除了能最大程度地避免细菌感染切口,还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进而达到手术治疗目的。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行手术室优化护理后甲级愈合率为、护理满意度为,均高于对

照组的、,同时切口感染率为,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这与国内文献[4-5]结果一致。

总而言之,手术室优化护理在妇产科开腹手术护理工作中具有较高的护理效果,既能降低切口感染率,还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由此说明,手术室优化护理是一种高效、正确的护理模式,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颇高,值得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陈丽琴 单位:龙岩市妇幼保健院

参考文献

[1]刘颖.手术室护理对妇产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预防的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0):200-201.

[2]周赛亚,章雪莲,张彩虹.妇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控制的PDCA管理[J].护理与康复,2013,12(5):491-492.

[3]杨继兰,王凤云.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5,36(15):3381-3382.

[4]伍雯园.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观察与护理[J].中外医疗,2013,32(6):163-164.

[5]张静.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8):130-131.

妇产科护理应用相关论文

摘要:

目的目的对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运用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作用进行探究。

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54例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时间为2014年1月~2015年

1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各为27例的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和整体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护理后,干预组手术时间、止血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

结论在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中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模式,可做借鉴及推广。

关键词:

整体护理干预。

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

止血时间。

满意度

整体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当前被广泛运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且发挥着较高的运用效果[1][2][3]。

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我院将整体护理干预应用在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基本资料

将我院接受治疗的54例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纳入研究,治疗时间为2014年1月~2015年1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一组为对照组(n=27),年龄最小的23岁,最大的38岁,平均±岁。

17例患者为初产妇、10例患者为经产妇。

另一组为干预组(n=27),年龄最小的22岁,最大的39岁,平均±岁。

18例患者为初产妇、9例患者为经产妇。

两组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可做对比研究。

护理方法

本研究中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如保持病房环境整洁、详细记录病情等,干预组在其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具体如:①术前护理。

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出评价,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并通过听音乐、两两交流等方式引导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另外,通过发放手册、知识讲座等措施向患者介绍疾病知识,以及利用以往成功治愈的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

②术中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面部表情、呼吸等,加强静脉通道护理,确保其正常使用,另外妥善做好输血输液等工作。

③术后护理。

为患者设计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应当以蛋白质丰富、含热量高的食物为主,另外提醒患者注意休息,切忌过度运动。

同时,加强患者的出院健康宣教,再次嘱咐患者注意饮食及休息,并加强阴道流血情况的观察,如果流血量超过月经量,则需立即入院处理。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手术时间、止血时间、住院天数进行比较分析。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均使用软件,用x±s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检验,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P<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166 评论

粘土宝宝

会的,卵巢囊肿的发生病因可能和环境、饮食、感染、激素等因素有关,可为单一因素所致,也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平时要多注意锻炼身体和保持良好的心情,记得要定期检查。

222 评论

好运大鸟

少腹逐瘀汤一方由清代名医王清任首创,见载于《医林改错》。全方由当归、没药、赤芍、川芎、元胡、五灵脂、蒲黄、小茴香、炮姜、官桂组成。功能: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主治血瘀有寒(宫寒血瘀)所致的痛经、月经不调、小腹胀痛、腰痛、白带。 少腹逐瘀颗粒 慢性盆腔炎 少腹逐瘀汤一方由清代名医王清任首创,见载于《医林改错》。全方由当归、没药、赤芍、川芎、元胡、五灵脂、蒲黄、小茴香、炮姜、官桂组成。功能: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主治血瘀有寒(宫寒血瘀)所致的痛经、月经不调、小腹胀痛、腰痛、白带。该方自问世以来,受到了临床医生和患者的肯定。经过近200年的临床应用,发现该方对妇科疾病的治疗是多方面的,只要是因“寒”和“瘀”引起的各种病症如痛经、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肌瘤、习惯性流产、不孕症等,用之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该方长期以来一直以汤剂的方式被使用虽然后来出现了丸剂,但仍然存在有效成分不能充分保留和应用不便的弊端。鉴此,北京北卫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紫辰宣医药经营有限公司自1992年起委托数家全国权威医疗、科研单位,进行了大量的药学基础研究和临床观察,成功开发出了应用性强的颗粒剂剂型供临床使用。现将研究结果摘要综合报道如下: 1、痛经 痛经是妇科最常见的病症,据统计约有30%~70%的妇女患过不同程度的痛经。中医认为该病主因风冷寒邪客于胞宫,使冲任气血失调,瘀阻胞宫,导致行经疼痛者居多。故表现为经前或行经时少腹剧烈疼痛。其寒凝血瘀的病理机制与现代医学相吻合。据中医诊断标准,少腹寒凝血瘀证其主症:主要见于经期、或经前、经后(一周以内)出现周期性下腹部疼痛。此症可见:①红色、黯红、有块;②形寒肢冷;③面色苍白。由辽宁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国凤荣教授用少腹逐瘀丸和少腹逐瘀颗粒剂分别治疗少腹寒凝血瘀症,痛经各30例,效果良好,少腹逐瘀颗粒剂与丸剂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其总有效率,分别为 和,颗粒组明显高于丸剂组,Ridi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疗效相近。在上述临床验证过程中,同时为患者做了经血肿PGF2含量有明显降低,结果显示颗粒组与丸剂组治疗前后的变化显著,经统计学处理(t检验),p﹤,说明治疗前后PGF2含量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赵素云主任用少腹逐瘀颗粒治疗痛经30例,痊愈11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100%。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李竹兰等用少腹逐瘀颗粒剂和胶囊剂共治疗痛经100例,两组均有明显疗效,颗粒组痊显,胶囊剂组痊显率55%,颗粒组与胶囊剂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颗粒剂组优于胶囊剂组。 2、月经不调 月经过少 辽宁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国凤荣教授用少腹逐瘀颗粒治疗月经过少30例,痊愈23例,显效4例,有效2例,有效率为,取得良好效果。另有济南市中医医院用少腹逐瘀颗粒和少腹逐瘀胶囊治疗月经量少60例,结果的对比观察,颗粒组30例,总有效率,胶囊组60例,总有效率,二组卡方检验,P﹥,表明少腹逐瘀颗粒组和少腹逐瘀胶囊组均有明显疗效,颗粒组优于胶囊组,但无显著性差异. 月经后期 济南市中心医院用少腹逐瘀颗粒和少腹逐瘀胶囊治疗月经后期合计90例,颗粒组30例,总有效率为,胶囊组60例,总有效率为, 均有较好疗效,颗粒组疗效优于胶囊组。 3 、慢性盆腔炎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疾病,急性期应用抗生素治疗效果尚好,但慢性盆腔炎应用抗生素疗效不满意。慢性病变者主要表现出寒湿凝滞或虚寒征象。症见少腹隐痛,腰骶部酸痛,小腹冷痛。劳累或经前,或经期加重,遇冷亦加重。盆腔检查发现子宫活动度有轻压痛,一侧或双侧附件可触及增厚或条索状物,轻压则痛。脉象沉涩或细弦。实验室检查宫寒血淤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之均较正常人增大,说明这类病人血液中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程度,红细胞内粘度与刚性异常。服用本方后,能使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或改善,说明本方可抑制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炎症症状的消退及增生性病变的软化和吸收。黄承才用本方治疗宫寒血淤型慢性盆腔炎118例,总有效率为。同时于治疗前后做了50例和30例正常人血液流变学的检查比较。结果表明,本方可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循环,其治疗前后对比,与正常组对比,均有较显著差异。 4、子宫内膜异位症 是指子宫内膜生长于宫腔以外的位置,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祖国医学中属于“痛经”,“症瘕”,“不孕”范畴。瘀血是内膜异位症的病理性质,而活血化瘀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法则,本病如发生于卵巢,则可形成临床所见的巧克力囊肿,临床表现只要是腰骶部疼痛不适,又进行性加重之痛经,且多为继发性痛经,严重者亦可伴有月经先后无定期,妇科检查子宫呈后倾位,可稍增大、活动差,盆腔可及触痛性结节,一侧或双侧附件区可触及囊性包快,活动度差。结合B超多能作出诊断,陈氏以本方为主治疗巧克力囊肿47例,总有效率达;黄氏以此方为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28例,显效13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 。 5、卵巢囊肿 卵巢肿物多无明显症状,如囊肿大者可有腹部增大及腹胀等表现,如卵巢囊肿直径小于5cm者,多位B超下发现,本病在祖国医学中系“症瘕”范畴。以气滞血淤为主要病机,或兼湿热,或兼寒凝,故临床治疗以理气活血化瘀消症除症瘕为主。孟氏以此方为主治疗卵巢囊肿121例,总有效率为。李氏易本方为主治疗50例,治愈率为92%。 6、子宫肌瘤 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在祖国医学中子宫肌瘤属症瘕范畴,主要成因乃胞宫受寒邪所侵,气血瘀结,脉络不畅所致,治则为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及温经散寒。何氏以此方为主治疗子宫肌瘤32例,总有效率为。付氏以此方为主治疗49例,治愈12例,显效21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 。周氏以此方为主治疗14例,治愈8例,显效4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为。 7、功能性子宫出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病,是由于神经内分泌机能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表现为月经周期长短不一,经期延长,经量过多或不规律阴道出血。中医认为此病系崩漏,是由瘀阻冲任,血不归经而致,治当化瘀行血,以求止血。沙氏以此方为主治愈崩漏1例,高氏以此方为主治愈崩漏2例,均取得良好疗效。田氏以此方为主治愈崩漏32例,取得良好效果。井氏以此方为主治疗无排卵型宫血60例,治愈45例,显效10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 8、习惯性流产 是指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者,,每次流产多发生于同一妊娠月份,其临床经过与一般流产相同。祖国医学称此为滑胎,多为瘀阻胞宫,新血不生,胎失所养,故屡孕屡滑。赵氏用此方治疗习惯性流产200例,治疗后足月顺产178例,无效22例。 9、不孕症 症见平素少腹冷感,经期加重,喜暖怕冷,白带较多,舌质淡,或有瘀点,脉沉弱。此为寒凝血滞,闭阻胞宫之不孕症,祖国医学为之“宫寒不孕”。张氏以此方为主治疗此症70例,60例成功。沙氏以此方为主治疗1例获成功。 10、人流术 药流术后,中起因产后不规律阴道出血,人流术后所引起的不规律阴道出血,除外宫腔残留后,考虑为局部创面修复不良所致,可使用此方活血化瘀消结法促使子宫收缩达到止血目的。张氏以此方为主治疗109例人流术后出血不净,总有效率。药物流产后不规则阴道出血多由于蜕膜不能一次性剥脱所致,应用此方能达到活血化瘀,促进宫缩,可达到止血目的,王氏以此方为主治疗12例药流术后出血,均取得满意疗效。此方同样可应用于中期引产后阴道出血。 此药传统多用于痛经、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经过近代临床研究实践对妇女的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功能性子宫出血、习惯性流产、不孕症又肯定的疗效。 综上所述,少腹逐瘀汤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应用频多,其确切疗效是肯定的,目前应用现代科学工艺研制出少腹逐瘀颗粒,其剂量小、便于携带、保存和服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疾病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黄承才,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宫寒血瘀型慢性盆腔炎118例。北京中医杂志,1989,(3):26 (2)陈芳,少腹逐瘀汤加味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47例。吉林中医药,1994,(2):28 (3)黄崇巧。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28例。云南中医杂志,1994,15(6):7 (4)孟庆梅。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卵巢囊肿121例。山西中医,1996,12(5):18 (5)李一冰。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卵巢囊肿50例。新中医,1995,27(8):40 (6)何增富。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子宫肌瘤寒凝血瘀型32例。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8。19(2):27 (7)付萍。少腹逐瘀汤合鳖甲丸加减治疗子宫肌瘤。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5。19(4):42 (8)周容华。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子宫肌瘤14例。北京中医杂志,1987,(5):34 (9)沙铁英。少腹逐瘀汤在妇科临床上的应用。内蒙古中医药,1989,(2):33 (10)高金杰,少腹逐瘀汤对妇科出血性疾病的治疗 经验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1998,15(1):41 (11)田建荣。少腹逐瘀汤治疗子宫出血32例,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6(6):.380 (12)井国庆,少腹逐瘀汤治疗无排卵型功血60例疗效观察,内蒙古中医药,1994,13(4):13 (13)赵廷楼。逐瘀法治疗滑胎20例。辽宁中医杂志,1986,(9):26 (14)张衍德。少腹逐瘀汤加味治疗不孕症70例,广明中医,1998,(5):25 (15)张凤岭。少腹逐瘀汤加味治疗人工流术后出血不净109例。天津中医,1997。14(1):24 (16)王飞尔 ,少腹逐瘀汤治疗“药流”后出血,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6,(4):31

148 评论

相关问答

  • 医学耳廓假性囊肿免费论文网

    淋巴结肿大非常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人群,可见于多种疾病,有良性,也有恶性,故重视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及时就诊、确诊,以免误、漏诊,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谈一谈淋

    juliejin(金培)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透明细胞卵巢癌预后论文研究

    由于透明细胞癌对化疗不敏感,很容易复发,所以在化疗的同时,可以中医结合治疗,食疗、气功都可以试试。 千万不要放弃,如果身边的人都放弃了,病人就更没有活下去的信念

    ABCDG,43668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胆囊炎论文的参考文献

    1. 赵凤林,张荣贵,李国才,等. 先天性胆囊扩张症的外科诊治. 肝胆外科杂志, 2000 , 8(5):301~3022.石景森,杨毅军 ,赵凤林 ,等. 原

    真水岂无香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肿瘤细胞论文参考文献

    第一章:肿瘤免疫分型的起源 1.肿瘤免疫分型的由来 肿瘤的近代治疗起源于西方,可从18世纪算起。而更远的肿瘤治疗史可追溯到我国宋代。最早描述癌症的特征是

    我叫马三顺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多囊卵巢综合症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多囊卵巢综合症症状

    麦兜的秒杀季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