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小白爱吐槽
玉米叶枯病是东北地区玉米种植的一种常见病害。具有分布广、发展快、危害重、控制难度大等特点。每年都会造成玉米产量大幅度下降,甚至出现50-60%甚至不收的情况。那么如何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呢?让我们了解一下。玉米叶斑病的症状玉米大叶斑病又称叶枯病、条斑病和叶枯病,主要危害玉米叶片、叶鞘和包被叶。叶病会出现水灰色的小斑,然后沿着叶脉迅速蔓延到两侧,形成褐色的大斑。严重时病情会持续,叶片会变黄枯萎,幼苗会死亡,造成辐射大,减产甚至失败。玉米叶斑病的发生条件玉米叶斑病的发生除了与玉米品种的感病程度有关外,还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温度是20-25度℃,相对湿度大于90%。拔节至出穗期间,病情发展迅速,易传播。发病越严重,孕穗期至抽穗期施氮量越少,低洼地密度越高。玉米叶斑病的防治措施1、筛选出抗性品种。目前,玉米种子品种繁多,品种间抗病性差异较大。2、加强农业调控。基肥应与有机生物菌肥和硼、镁、锌、硫酸硅等中微量元素混合施用,苗期6-8叶喷一次轻碳菌肥,以增强植株,预防病害。3、吃药防治。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病前、病中预防,是防治玉米叶枯病的有效措施。4、提前预防。6月中旬,每株菌玉米250g/ha,加水400~500kg,10~15d喷施2次,可有效防治玉米叶枯病。5、疾病的治疗阶段。在发病初期,每5~7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两次,每公顷玉米菌剂500克,浇水500~600公斤,可防治玉米叶枯病,使玉米健康生长。以上是关于玉米叶斑病的介绍,为了有效地保证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各种病虫害都要严格控制,玉米叶斑病也不例外。
sophiabruce
在天气干旱的时候爆发,会在夏季玉米抽穗的时候爆发,玉米大斑病的出现,往往是伴随着严重的减产,在及时补充水分之后,会有所减轻,要喷洒之后,这种疾病会立刻消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又会再次出现。
玉米出现大面积叶子扭曲,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要知道世间万物都是有灵气的,一般玉米叶片受到刺激以后,为了保护自己怕伤害,心叶就抱紧雄穗了,这样的好处是,药害虫
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应用研究概况在世界各国科学家的不断努力下,近几十年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迅速发展。利用组织培养,不仅可以大量生产优良无性系,获得人类需要的多种代谢
玉米大斑病和玉米小斑病是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河北、陕西等省玉米生长中后期最容易发生的两种疾病。由于这两种病害经常同时发生,所以统称为玉米大、小斑病,俗称玉米
玉米小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在众多种植产区均有发生,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那么,农户们该如何防治玉米小斑病呢?本文将就此为大家做详细的总结,供农户们参考。为
玉米大斑病是东北玉米种植区分布广、发展快、危害严重、防治难度大的重大病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导致玉米产量大幅下降,严重者减产50-60%甚至不收。由于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