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34

shuixinggege
首页 > 医学论文 > 协和医学杂志副主编袁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张小小晴晴

已采纳

罗慰慈,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教授,男,1924年生,福建福州人。1948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生物系,1953年毕业于北京中国协和医学院医本科。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内科呼吸专业医疗、教学和研究工作45年,对内科呼吸病如结节病、肺军团菌病等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肿瘤,急性和慢性呼吸衰竭等病症有较多的研究。对呼吸病学的理论、检诊技术和治疗学有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能够处理解决临床上遇到的疑难病症。罗慰慈教授曾任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卫生部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留学资格审评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学位评定委员会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第一届常委、第二届和第三届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内科杂志》主编,《中华结核呼吸杂志》主编,《中国新药杂志》副主编辑,《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和《Chinese Medical Journal》编委,国际刊物《Respirology》编委。1996年当选为亚洲、太平洋呼吸学会主席。2006年罗慰慈教授获得中国呼吸医师终身成就奖,表彰他为推动我国呼吸病学的发展,与国际呼吸学界交流做出的重要贡献。 1948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生物系,1953年毕业于北京中国协和医学院医本科。1955~1956年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总住院医师,1957年任主治医师,1979年任主任医师,1983年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副主任,1985~1986年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59~1960年曾在北京中医学院和南京中医学院学习中医两年。1983年曾在美国约翰霍浦金斯医学院和俄立冈医学科学中心任访问学者。曾任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卫生部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留学资格审评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学位评定委员会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第一届常委、第二届和第三届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内科杂志》主编,《中华结核呼吸杂志》主编,《中国新药杂志》副主编辑,《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和《Chinese Medical Journal》编委,国际刊物《Respirology》编委。1996年当选为亚洲、太平洋呼吸学会主席。2006年罗慰慈教授获得中国呼吸医师终身成就奖,表彰他为推动我国呼吸病学的发展,与国际呼吸学界交流做出的重要贡献。他渊博的学识和平易近人的大师风范将永远为呼吸内科学界的后生晚辈所景仰。 罗慰慈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呼吸病学家和临床医学家,长期从事呼吸内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呼吸内科专业领域内工作已经有50余年,对内科呼吸病如结节病、肺军团菌病等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肿瘤,急性和慢性呼吸衰竭等病症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曾经承担国家“七·五”攻关课题,“当归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国家教委博士点研究课题,“血管活性肠肽对低氧性肺动脉的作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课题,“伯舒螺旋体,Borrelia burgdoferi,与结节病病原学的研究”。已经发表论文84篇,主编《内科临床指导》、《现代呼吸病学》、《协和医学词典》,参加编写吴英恺教授主编的《胸部疾病》,朱贵卿教授主编的《呼吸内科学》,陈敏章教授主编的《中华内科学》,方圻教授主编的《现代内科学》以及叶世泰教授主编的《变态反应学》等专著。曾经获得1984年和1991年中国医学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和1999年国家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57年和1982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5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后来罗慰慈教授被评为有贡献的医学专家而接受国家特殊津贴。曾立三等功一次(1954年,由中央军委后勤部颁发)。200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老干部工作者(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组织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颁发)。 罗慰慈教授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在呼吸病学领域和内科学领域均具有很高的造诣,对呼吸病学的理论、检诊技术和治疗学有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能够处理解决临床上遇到的疑难病症。应诊的病例多来自全国各地,善与诊治过的患者保持不断地联系,勤于随访病情发展并给予治疗康复建议,虽然工作繁忙,仍然多次走访病人家庭,受到患者的欢迎。罗慰慈教授常说:“作为临床大夫要尽量把病人的处境体会好。把自己放在病人的位置,有些想法和态度就会有不同,处理事情的出发点也就会有所不同。有时病人为看病远道而来,如果能够多花几分钟或十几分钟,为他多想一想,就可以为病人缩短检诊时间,省下住宿等费用;有时你只需多解释几句话,就可以避免病人走好多冤枉路。医患关系紧张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病人和医生没有相互体谅”。现在罗慰慈教授年事已高,但仍然活跃在临床一线,出门诊、查房。近来曾参加重大医疗任务工作,早晚主持会诊和查房,对重要医疗措施作出必要的决定,深受多方面赞扬。罗慰慈教授特别重视医学教学,文化大革命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再次复课,由于医学教育中断多年,困难重重。罗慰慈教授亲自主管医大教学,克服困难,拨乱反正,从讲义到教室一一安排妥当。为了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罗慰慈教授亲自邀请美国著名教授来医科大学讲学。年轻教师往往缺乏教学经验,讲课难以受到欢迎,罗慰慈教授一方面传授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亲自走上讲台,作出表率。他善于在不同场合结合临床进行教学,能结合临床实际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鼓励并诱导受教者独立思考,课堂上往往通过实例举一反三,授课内容精而明,尽可能使学者在离开教室时记住其要点。获得“协和之友”教师奖,坚持为八年制医本科讲课,曾受聘为清华大学医学院八年制医本科讲座授课。罗慰慈教授经常出席国际性学术会议,1989年应邀参加中国科协代表团,赴美出席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年会并作学术报告;善与国内外学者交流,能掌握国内外学术动态。罗慰慈教授曾任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卫生部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留学资格审评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学位评定委员会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第一届常委、第二届和第三届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内科杂志》主编,《中华结核呼吸杂志》主编,《中国新药杂志》副主编辑,《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和《Chinese Medical Journal》编委,国际刊物《Respirology》编委。1996年当选为亚洲、太平洋呼吸学会主席。2006年罗慰慈教授获得中国呼吸医师终身成就奖,表彰他为推动我国呼吸病学的发展,与国际呼吸学界交流做出的重要贡献。他渊博的学识和平易近人的大师风范将永远为呼吸内科学界的后生晚辈所景仰。

348 评论

格桑之门

吴欣娟吴欣娟,女,汉族,中共党员,主任护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43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2016年度“泰国王太后护理奖”获得者,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状获得者。吴欣娟从事护理工作近40年,始终致力于推进护理工作改革与护理学科进步,在临床护理、护理管理等领域造诣深厚。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和SCI期刊论文90余篇,主编出版专业书籍40余部,主持科研课题20余项,获批科研经费600余万元,荣获“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现任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副院长,同时担任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第十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华护理杂志》主编、国家健康科普专家等职。中文名:吴欣娟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北京职业:主任护师、教授毕业院校: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主要成就:第43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主要成就:2016年度“泰国王太后护理奖”获得者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状获得者“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一等奖、二等奖“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科技创新奖”一等奖、三等奖代表作品: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副院长、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人物履历教育经历1981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院护士学校1988年,毕业于北京职工医学院1999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护理专业,获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护理专业,获硕士学位工作经历1981年,任北京协和医院外科护士、护士长、总护士长1996年,任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副主任1998年-至今,任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2005年-至今,兼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副院长人物兼职吴欣娟现兼任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第十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护理标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护理学会副会长等职。同时还担任《中华护理杂志》主编、《中国护理管理》杂志副主编、《护理研究》杂志副总编等职。主要成就作为护理部主任,吴欣娟秉承“老协和”的优良传统,始终把患者放在心上,并在护理管理上勇于创新,带领北京协和医院一直在全国前列,使其成为全国护理工作的“标杆”。她尤其重视护理内涵建设、提升护理服务品质,在全国率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探索护士岗位管理、培养专科护士等工作,为广大患者提供了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获得社会认可。在历次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北京市检查、评比中,北京协和医院的患者和护士第三方满意度调查均名列前茅。2003年SARS疫情肆虐中国时,吴欣娟带领着北京协和医院护士迅速投入到抗击SARS的战役中,与护士们一起奋战在抗击SARS的最前线,护理SARS患者300余人,实现了全院护士SARS“零感染”,她被评为“首都防治非典工作先进个人”、“中国医学科学院防治非典型肺炎优秀共产党员”。吴欣娟对待学术工作严谨,致力于推进护理学科进步,已培养研究生10余名。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现已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和SCI期刊论文90余篇,主编出版专业书籍40余部,主持科研课题20余项,获批科研经费600余万元。作为第一完成人,荣获“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一等奖、二等奖,“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科技创新奖”一等奖、三等奖等学术奖励。同时,由她主持起草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是我国护理行业的首批技术标准,已于2013年正式颁布实施。2017年12月,吴欣娟当选为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所获荣誉2017年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状获得者2017年2016年度“泰国王太后护理奖”获得者2014年“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2014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1年第43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2020年入选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第一批成员名单。

221 评论

篠田麻里子

同学,不要那么激进哈·报纸上说了··高考状元一般发展都不错··只是没有到人们预想的那种高度而已··高考状元不一定都是书呆子··书呆子式状元最近几年应该极少数而已··

262 评论

茱莉亚罗伯杨

不能以点盖面,可能有少部分的高学历低能力的“人才”,但不能和高考状元挂上钩啊

284 评论

相关问答

  • 热带医学杂志副主编

    潘波,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疟疾和传疟媒介防治与研究,丝虫病、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及其他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主持或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在国内外公开发

    lucy一只鱼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嘉兴医学杂志的主编和副主编

    韩雅玲,女,1953年6月生,山东省淄博市 人,生于辽宁沈阳,中共党员,医学博士,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少将,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沈阳军区总医院副院长兼全军心血

    加菲慢半拍oO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协和医学杂志编委

    王国斌,1975年毕业于原同济医学院,留在所属协和医院普外科工作。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曾担任《中国医学文摘与检验杂志》副主编、《中国内镜杂志

    麦兜林涛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协和医学杂志编辑部主任

    韩锐,原名韩仁斌。1929年3月8日出生于辽宁省铁岭县。1935年秋,随父母移居沈阳。1942年,考入沈阳南满中学堂。日本投降后,于1945年秋进入高中进修班学

    红泥娃娃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协和医学杂志副主编袁

    罗慰慈,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教授,男,1924年生,福建福州人。1948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生物系,1953年毕业于北京中国协和医学院医本科。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

    shuixinggege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