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崎龍少
痹的意思就是不通畅,血痹就是血液运行不畅,阻滞经络的意思。孕妇的腹腔压力大,膈肌被挤压上抬,可以引起胸腔受挤压---这时出现的血液循环障碍,同时还会诱发很多症状,比如心慌,胸闷,头晕,包括手麻等,是药物不能解决的。生下小孩后症状可能自然就消失了。还有怀孕八个月不能乱用药!!!
pollyshen206
“八味肾气丸”又名“金匮肾气丸”、“桂附八味丸”、“八味地黄丸”。所谓“ 少腹拘急 ”即指男人的睾丸抽痛、女人的阴道抽痛。肝主筋,筋络到睾丸、阴道,当虚劳时,筋没有足够的营养去滋润它,便筋急抽痛。“ 小便不利 ”,频尿、少尿或无尿意。 地黄丸里重用地黄,剂量是八,山药、山茱萸四,泽泻、丹皮、茯苓三,桂枝、炮附子一。把桂枝和炮附子去掉,前面的六味就叫做六味地黄丸。 干地黄补肾,滋肾阴,淮山健脾,山茱萸味酸入肝脏,上三味把肾肝脾都固到,泽泻清肾,茯苓清脾,丹皮清肝,三补三泻,真正好的处方(滋补药)是补泻兼顾的,绝对不可以纯补,纯补药好比把油漆涂在活树上。 八味肾气丸用的时机是虚劳腰痛,平时可用,服用时在水里撒点盐,咸入肾,目的是把药带入肾脏。因为里面有炮附子比较热,所以如果服后有便秘,把后两味拿掉,即用六味地黄丸。 如何知道肾气旺不旺? 看头发,肾气旺的头发有光泽,反之,干干的无光。 简单区分六味和八味:平常补虚用六味就好,有虚热(口燥咽干,表阳虚)或实热(便秘)的人用八味会更热,只有纯阳虚的人(看到的都是阴寒的症状,里阳虚)才用八味。 薯蓣就是淮山,也就是山药。有几个药方如射干麻黄汤、乌梅丸、薯蓣丸都是属于方剂内容很多的药,张仲景很少开那么多的药在同一方中使用,他认为平时就容易生病的人,本就是虚劳不足,所以没事就常常感冒发烧,遇到这种情形的病家适合用薯蓣丸。 薯蓣丸制造过程非常的麻烦,现在用得也不多。如果一遇到外感马上用经方(如桂枝汤等)治好,就不会成虚劳了,也不会中风(年轻人脸部中风,年老人半身不遂)。 注:文中涉及到的处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他用。
谦谦妈妈2015
酸枣仁汤是治疗失眠的名方,用在:1、年长之人的失眠,年长人虚劳;2、大病初愈,病刚好时失眠。 酸枣仁 味酸入肝,主收敛,把血收回肝臓。肝藏魂,当血无法回到肝时,魂也无法回肝,晚上就不好睡,最明显的是1-3点失眠,即肝经当令时。 知母 除烦入肺, 茯苓 入三焦系统,能把三焦里的水排出, 川芎 活血。经方治疗失眠用消导,不开很强的滋补药(如当归熟地),本来就不能睡,强滋补药下去精神更好。酸枣仁汤让心情平稳下来(知母),让血(川芎)和水(茯苓)循环变好,让血回肝。 酸枣仁汤中会使用 甘草 ,是因为有虚热的人,肠胃消化就不会很好,必然会有很多食物的残渣停在胃里面,此时就要甘草来化解宿食产生的毒素。 《伤寒论》少阴证里有一个黄连阿胶汤也是治疗失眠的。黄连阿胶汤用于心血不足造成的失眠,所以用阿胶。心藏神,神不守亦失眠。 只要看到“ 肌肤甲错 ”和“ 两目黯黑 ”这两个症,就可以判断体内有干血。因为有内伤有瘀血在体内,所以再吃什么补药都补不进去,“瘀不走,新不生。”经方常常在活血化瘀,代表作是唐容川的《血症论》,他的观点是:百病皆因瘀。 “ 两目黯黑 ”是指眼眶周围黑黑的,“ 肌肤甲错 ”在小腿胫骨足三里以下到三阴交这段出现蜕皮,裤子一拉掉下白色粉末状皮屑,像干面包屑一样,因为阴血集中在小腿处。临床上很少用这个丸,可以用针灸配合其他方剂。当身体内有干血时,女人左腹痛。以肚脐为界,脐下是静脉,以白芍为主,脐上是动脉,以桂枝为主,再加些川芎、丹皮、红花、牛膝、茜草等活血化瘀药(脚无力有瘀时用牛膝,女人腹部疼痛用茜草)。 当病人身体里面有干血时,在第七椎膈俞上会有压痛点,因为血会膈俞。三阴交也一定会有压痛点,而血海可以消导瘀血止痛经。可以针三阴交、血海,灸膈俞(让血液循环加速)和近取穴(痛点),任何东西碰到热就化掉。 如果是胸腔有内仿,不要扎三阴交跟血海,需要用公孙与内关,来打通病人的冲脉跟阴维脉。公孙与内关可以行气来治内伤的部分,然后使用小柴胡汤加桃仁、红花。这是治疗胸腔有瘀血的活血化瘀法。 倪师补充方: 1、《千金翼》 炙甘草汤 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 甘草四两炙 桂枝 生姜各三两 麦门冬半升 麻仁半升 人参 阿胶各二两 大枣三十枝 生地黄一斤 炙甘草汤在《伤寒》里已出现过。 2、 消肿溃坚汤 :治马刀侠瘿(甲状腺、淋巴结肿瘤) 昆布 海藻 黄柏 知母 栝蒌根 桔梗 三稜 莪术 莲翘 黄芩 黄连 葛根 柴胡 当归 龙胆草 甘草 方义:腺体属三焦,用柴胡进入三焦系统,病人多有燥热,三黄去热,甲亢的人会心动悸、手抖,知母除烦,昆布海藻味咸,咸能软坚,桔梗去焦痰,三棱活血化瘀。 如果该汤喝一段时间后无明显好转,可用龙骨牡蛎,动悸很厉害时用桂枝5钱,炙甘草5钱,盗汗严重的用牡蛎1两,龙骨5钱,防己入三焦3钱,瓦楞子5钱(血蛤的壳,咸味软坚)。 相关链接: 《金匮要略》笔记25|血痹虚劳病脉并治:劳症(虚劳腰痛/八味肾气丸) 《金匮要略》笔记24|血痹虚劳病脉并治:劳症(虚劳里急/小健中汤) 《金匮要略》笔记23|血痹虚劳病脉并治:劳症(虚寒相搏/天雄散) 《金匮要略》笔记22|血痹虚劳病脉并治:劳症(脉大/失精/尿床/盗汗) 《金匮要略》笔记21|血痹虚劳病脉并治:血痹(麻) 注:文中涉及到的处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他用。
乘风秋夜
天雄散在经方里是补肾壮阳壮精药。脉摸到 弦脉 ,大部分都是有水饮的脉,就是身体里面有水气。 大脉 ,就是脉形中间是空的,中空为芤,这是失血的脉,有出血的病人会摸到芤脉。“ 减则为寒 ”,水饮脉出现表示是里寒。“ 芤则为虚 ”,芤脉代表里虚,“ 虚寒相搏 ”的脉是沉、弦、小、细,这种的脉型中医称做“ 革脉 ”。如果是妇人被摸到这种脉就会“ 半产漏下 ”,很容易流产。如果是男人,就表示此人“ 亡血失精 ”,这是利用脉症来做辨症。 经方家认为:阴不要去滋补它,要让阴自回才是痊愈。如果给亡血之人滋阴的话会成劳症,整天感觉疲劳,睡再多也没劲,且更容易中风,因为气不足,腠理有间隙,风很容易进去。处方设计思路是补虚去寒。 同样的草本,附子是三年收成,乌头是四年,天雄是五年,天雄药力比附子强很多。经方里面写的是龙骨,其实牡蛎更恰当,因为龙骨是收敛的,这里要补虚。温病派的“虚不受补”在经方里不成立,有虚就要补,关键在于用什么补。女人怀孕会流产均是因为下焦虚寒,把寒去掉,即使有子宫瘤也照样会怀孕。“ 男人亡血失精 ”是指精子里带血。中医的观念:精血同源,精宫在小肠和膀胱之间,小肠是火,膀胱受小肠火的加热,里面的水气化入肝(水生木)。精宫的血来自心脏,受小肠火的加热,红色的血成白色的精进入睾丸。精子带血代表小肠的温度不够。 将这四味药杵为散,用酒服,半个汤匙,就是我们平常喝汤的汤匙平匙量。一天吃三次,饭前空腹吃。吃完了以后,若没啥反应,就要慢慢增加剂量,毕竟天雄有毒。
这一篇争议很多,因为里面的条辨散失最多,然而又最重要。 肺在胸阳,胸腔的最上方是肺,肺里面应该有很多的津液。如果里面中风,风一吹会增热,热一增加,嘴巴会干燥
这一篇争议很多,因为里面的条辨散失最多,然而又最重要。 肺在胸阳,胸腔的最上方是肺,肺里面应该有很多的津液。如果里面中风,风一吹会增热,热一增加,嘴巴会干燥
“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张仲景是中医大家,其《金匮要略》对后世中医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金匮要略》的学习
《金匮要略》妇人病三篇方药辨治特色摘自2016-4-22中国中医药报□吴茂林山西省平定县中医医院张仲景《金匮要略》是中医杂病辨证论治之典范,其中妇人病三篇是最早
酸枣仁汤是治疗失眠的名方,用在:1、年长之人的失眠,年长人虚劳;2、大病初愈,病刚好时失眠。 酸枣仁 味酸入肝,主收敛,把血收回肝臓。肝藏魂,当血无法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