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xuzheng8
李庆1,男, 35岁,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讲师。2001年毕业于湖北大学化学系现代仪器分析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同年分到华中农业大学任教,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多年来一直从事痕量分析、药物分析、色谱分析的研究工作,曾参加教育部重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基金等项目的研究。 一、近五年讲授的主要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学时 学生届数 总人数 无机及分析化学 基础课 488 5 600 二、近五年实践性教学: 课程名称、类别 时间(天 年) 学生届数 总人数 环境化学课程实习 9 3 180 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 100 4 9 分析化学实验 70 18 4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180 5 800 仪器分析实验 36 4 240 三、近五年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年限 所起作用 完成情况 应用化学专业主干课程(分析化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华中农业大学 2005~2007 参加人 完成 四、近五年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和出版的教材 1李庆,瞿阳,蔡浩,关于农业院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思考,现代农业科学 2《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参编 3《分析化学实验》,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第1版,参编 出版教材 《基础化学实验》第2版(含光盘),科学出版社,2008年,参编。
DP某某某
根本没有李青云这个人。诸位列举出来的《纽约时报》的讣闻,该报刊1933年5月6日的所有版面有无李青云的任何报道,请直接出示原始证据。《纽约时报》1933年5月6日刊登李青云讣闻的说法,连同《时代》杂志同一天刊登该讣闻,究竟有还是没有,反正我是没找到,如果你找到了,请告知我。另外得说一句,这个说法是2010年以后出现的。还有所谓的民国各大报刊报道的“开县二百五十岁老人李青云参加森威桥落成仪式”,请拿出任何一张报纸的报道即可。传闻李青云是中医药学家,有其发明的方剂。但实际上在中医界并没有此人任何传说和往事,有一个2014年左右的文章说某长寿方据说是李青云的,但这不能成为证据。至于署名李青云先生的《长生不老秘诀》,是确有此书的。这本书是民国大通图书社校阅的,现在的网传,全部源自于这一本书。但这本书就是个养生爱好者自己写的,错讹百出,涉及李青云的内容,均荒诞不经。为什么编造一个二百多岁的李青云呢?这就跟你写了一个句子以后,怕没人看,就缀上马云的名字,于是就有人看了。三十来岁传授如何长寿的秘诀,没人信,因此要假托。仔细看抬头,要么是印错了,要么是吹大了,最右侧是“三百五十岁老人李青云”,往左一点就成了“二百五十岁老人李青云”。书里头也没有说李青云在256岁死,人家说的是在这个岁数,他老人家依然健步如飞。同时又说他是一名医药学家(虽然我读了那么多清代和民国医案,都没见过这个人),有十多个老婆以及一百八十多个子孙。在李青云日常生活中,总有几十个年过百岁的徒弟追随。按照这个说法,至少应有当时的报道进行佐证,可惜没有任何报道。也应根据族谱找到李青云的后人或者门生的门生,无论是民国档案还是地方志,或者任何人跳出来说自己就是李青云的后代。然而,没有,一个都没有。这就很奇怪了,可能是我孤陋寡闻吧。后来一看,呔,还真是!说真的,活156岁是真有可能。我甚至也不怀疑中国历史上有人能活200多岁。但李青云,查无此人。
妞妞们要健康
个人认为不太可能是真的。虽然李清云的存在通过一些民国时期的报道以及照片可以证实,但他到底是不是真的活了256岁呢,这个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而假设李清云并没有活到256岁个人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证明,首先在史书上并没有关于李清云长寿的记载,其次如果李清云对自己的年龄撒谎了也没有人可以揭露他,毕竟可能在他宣称自己是1677年出生时,身边也没有多少知道自己年龄的亲人了,最后从生物科学角度看,256岁已经远远超过了人类寿命的极限,所以得出的结果是关于李清云活到256岁这个说法不太可信。
李清云又名李庆远,据说在清朝嘉庆年间因为给百姓医病加上长寿而闻名,但在当时人们并不长寿的环境下,要是有人活到了六七十岁,也会被称为长寿,为什么如此长寿的李清云不会得到皇帝的召见呢?毕竟古代天家帝王都重视如何让自己长寿,乾隆皇帝更是严格要求自己的饮食和作息。所以史书上没有关于李清云这么长寿一人的记载也是奇怪。
除此之外,我们也无法排除他改了自己年龄的可能,就像现在有些人也会谎报自己的年龄,假设李清云年老时逐步把自己的年龄增上他年老的外表,倒真的能达成增加年龄的目标,所以我们不能以他所称的年龄为标准。从生物科学角度来看,李清云活了256岁也不太可能,因为人的细胞分裂限制了人类寿命的极限,也就是180岁,李清云要是真活到了256岁,那就是生物科学研究界得考虑的问题了。
所以总的来说就是李清云这个人是真的有,但我们无法证实他是否活到了256岁。
枫叶e宝宝
电磁波隐身技术的发展黄志洵 【摘要】:论述了“对电磁波隐身”这一研究领域的由来和发展,指出它必将对雷达技术引起一场革命。对于作战用飞行器,本文以美国隐形飞机F—117为例,详细分析了其隐身原理和设计思想。并指出,对飞行器的有关水平宜用两个技术指标加以描绘,即“迎头散射截面平均值”(σa)和“侧向散射截面平均值”(σb)。讨论了吸波材料的作用和应用方法。指出了近年来理论工作的某些动向;特别讨论了导波理论研究对RCS计算(以及降低RCS值)的意义。【关键词】: 雷达散射截面 雷达吸波材料 隐形飞机 飞行器可发现距离 加衬波导 【分类号】:【DOI】:CNKI:SUN:【正文快照】: 电磁波隐身技术的发展黄志洵(广播电视传输系)〔摘要〕论述了“对电磁波隐身”这一研究领域的由来和发展,指出它必将对雷达技术引起一场革命。对于作战用飞行器,本文以美国隐形飞机F—117为例,详细分析了其隐身原理和设计思想。并指出,对飞行器的有关水平宜用两个全文下载: CAJ格式 (推荐) PDF格式 不支持迅雷等加速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阅读器支持所有CNKI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平安车险,网购-方便,省钱15%,还有大奖 应届毕业生撰写“英文简历”& 英语面试技巧下载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毛倩瑾,周美玲,陆山,戴瑶;导电高聚物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汪飞艳;溶胶—凝胶法制备Fe/TiO_2复合薄膜及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邓科;高分子化二茂铁吸波材料的分子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勇军,王龙根,何国瑜;GTEM小室放置被测物后的场分布[J];宇航计测技术;2001年01期 2 黄卡玛,李颖,刘宁,袁渊,陈星,王可,马永东;近年来弱电磁场(波)生物效应机理研究的进展[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0年01期 3 孟萃,陈雨生,王建国;瞬态电磁场对多孔洞目标耦合规律的数值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0年06期 4 汪杰,洪伟;弯曲波导广义散射参数的快速精确计算[J];微波学报;2000年02期 5 刘长军,黄卡玛,胡仲霞,赵翔,袁渊,陈星;化学反应对微波非线性响应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J];微波学报;2000年02期 6 邹澎,周晓萍,高宇;利用三维FDTD法分析非对称横电磁波室内场的分布[J];微波学报;2000年03期 7 尹家贤,谭怀英,刘克成;双极化口径耦合微带天线FDTD分析[J];微波学报;2001年01期 8 蔡明娟,李晋文,田立松,何建国;无源微带电路中集总参数元件的FDTD模拟[J];微波学报;2001年02期 9 沈爱国,宋铮,邢军;FDTD近场到远场的时域转换[J];微波学报;2001年03期 10 许锋,洪伟;多元Pade逼近结合FDTD法快速获取柱体宽角度和宽频带RCS[J];微波学报;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魏立柱;王卓;;基于FDTD的区域电磁场分析[A];第17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李童;;Matlab与电磁场算法FDTD[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3 孟萃;陈雨生;程建平;刘以农;;瞬态电磁场对双层圆柱腔体耦合效应的三维FDTD数值模拟[A];第十三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徐远哲;高成;常芸芬;周璧华;;三维瞬态电场测量的宽带天线设计[A];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利军;复杂目标等离子体涂层的散射特性算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2 刘立业;GPR天线和目标的电磁特性分析及数据解译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3 冯玉田;水中目标声散射特性研究[D];上海大学;2006年 4 冯德山;基于小波多分辨探地雷达正演及偏移处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5 郭剑;变电站接地系统冲击特性的全时分析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6 赵永久;吸收边界条件的研究及其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8年 7 张晓娟;基于矢量偏微分算子理论的电磁场本征问题研究及应用[D];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2000年 8 聂小春;电磁散射混合方法及相关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9 詹毅;复杂有耗色散地层中的FDTD方法以及在冲击探地雷达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10 龚杏;微波断层成象重建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晓明;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的裂缝天线分析与设计[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2 刘春华;开放系统在地震荷载作用下边界输入技术数值模拟研究[D];重庆交通学院;2004年 3 马国武;毫米波回旋超辐射的机理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7年 4 李庆容;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平台辐射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牛颖;双负材料的电磁动态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6 唐莹;微波加热CaO-SiO_2体系材料的数值模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7 董亮;一种新型近场光学显微镜成像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袁洪;计算电磁学中时域微分方法的数值特性分析与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9 代勇;二维光子晶体的FDTD计算[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彭洋;具有截止圆波导的盒形窗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联文,江建军,何华辉;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在磁性薄膜制备中的应用[J];材料导报;2003年02期 2 景茂祥;沈湘黔;;纳米磁性金属电磁波吸收剂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材料导报;2005年12期 3 刘珍,梁伟,许并社,市野濑英喜;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及其研究进展[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0年03期 4 杨福来;羰基铁的成键、结构、性质、制备及应用[J];抚州师专学报;1996年01期 5 秦友兰,冯斌,王银峰;光纤TiO_2薄膜的制备及理化特性研究[J];功能材料;2002年02期 6 陈国钧,褚维;高技术磁性薄膜及其产品开发[J];金属功能材料;1999年06期 7 刘业磊,姚洪伟,陈刚,刘增欣;TiO_2溶胶的制备与稳定性研究[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5年02期 8 张姝,赖欣,毕剑,高道江;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及其研究进展[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5期 9 张榕,裔国瑜,任洪梅,阎明;FeSiAl合金磁性薄膜的制备与研究[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薛双喜,王浩,杨辅军,王君安,曹歆,汪汉斌,高云,黄忠兵,冯洁,,赵子强;Ag对CoPt/Ag纳米复合膜的结构与磁性的影响[J];物理学报;2005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学杰;二茂铁基聚合物的合成和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王建军;新型二茂铁基聚合物的合成、表征、交联反应及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高正娟;颗粒分散体系电磁特性基础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2 周建萍;高分子化8-羟基喹啉金属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3 安全长;高分子磁体的表面改性与聚二茂铁甲酰芳胺基硫脲及其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4 彭华乔;主链含二茂铁酰胺缩聚物及其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5 蒋福全;含1,1’-二乙烯基二茂铁作单体的系列共聚物及其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性能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成勇;程海峰;唐耿平;谢炜;;红外/雷达兼容隐身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7年01期 2 王岩;冯玉杰;刘延坤;武晓威;;隐身技术与隐身材料研究进展[J];化学工程师;2006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侯进;水滑石、石墨、碳化硅以及铁氧体复合吸波涂层制备与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梁槟星;新型金属陶瓷微波吸收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2 李伟平;导电聚苯胺的制备及其电磁性能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3 钟己未;新型氧化锌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应用[D];南昌大学;2006年 4 王鹏;新型纳米吸波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5 曹芙蓉;复杂目标电磁散射特性分析与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振根;;“千呼万唤始出来”——B-2隐形轰炸机揭秘[J];世界知识;1989年03期 2 马丁;;高技术兵器在海湾[J];世界博览;1991年10期 3 徐润君,陈心中;隐形技术的新进展[J];物理;1994年12期 4 时春华;高科技对物理教学的渗透和影响[J];现代物理知识;1994年S1期 5 张永宏 ,张小平;隐形飞机的发展何以举步艰难[J];知识就是力量;1994年06期 6 张昌治 ,邓剑华;独领风骚的F-117A隐身战斗机[J];知识就是力量;1994年07期 7 ;编后记[J];大自然探索;1995年03期 8 榕叶;美试验新隐形战机[J];国外科技动态;1995年08期 9 黄志洵;电磁波隐身技术的发展[J];北京广播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10 黄志洵;对电磁波隐身[J];电子科技导报;199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卢剑奇;赵拥军;党同心;;虚拟仪器技术在雷达系统测试中的应用[A];第七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杨凯;徐贲;;光量子效应光电侦察新技术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刘思力;潘伟;毛宁;;光导开关在超宽带雷达中的应用[A];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世江 孟庆芳 慎言;美军要打全隐形战[N];中国国防报;2001年 2 冯长松 徐家锋 吴俊海;隐形飞机的“克星”[N];中国国防报;2002年 3 都世民 王志闻 黄学爵;隐形飞机能隐形多久?[N];中国国防报;2002年 4 卜金初 司友福;隐形飞机自招“杀身之祸”[N];中国国防报;2002年 5 马庆恒 徐永强;隐形与反隐形技术[N];河北日报;2002年 6 李有林 赵之恩;隐形家族新杀手:隐形导弹[N];解放军报;2003年 7 董洪良 项志明;在看不见的战线[N];科技日报;2003年 8 ;欲捂中国眼 霸手难遮天[N];科技日报;2004年 9 李聪聪;防空导弹五代登科[N];解放军报;2005年 10 王辉 耿海军;信息化战争空中作战新走势[N];解放军报;2005年 找工作-英语简历及面试技巧平安车险,方便,更省15%2010年股市行情推荐相关期刊 >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飞航导弹 >科学启蒙 >北京广播学院学报(自然科... >少年科学 >国际航空 >现代物理知识 >小学科技 >全球定位系统 >国防相关机构 >江苏省淮安市钦工中学 >空军第五研究所七室 >陆军指挥学院人武系教研室 >中国人民解放军汽车管理学... >南京军区装备部 >北京广播学院 >湖南岳阳市七中 >北京理工大学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人武系教... >空军某高射炮兵旅相关作者 >孟德占 >黄再祥 >小袁 >谢明 >巩彩金 >任道南 >马丁 >徐润君 >迪平 >李大光 >路庆和 >周发国 >张小平 >毛文戎 >杨宏斌 >白木 >陈正平 >林白 >董洪良 >吴振根
重庆三峡学院论文查重要求及重复率如下: 1.推荐为校级及以上等级的优秀毕业设计 (论文) 检测结果“总文字复制比”应≤25%。 2.由于系统目前还无法对设计性课
一般都是省级的比较多,你要用于评职呢 还是?
医学核心期刊有如下:《FRONTIERS OF MEDICINE》《解放军医学杂志》《解放军医药杂志》《医学研究生学报》《中华医学杂志》。 医学核心期刊是对以公
优秀的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培养是我国医学院的重点,但是本科生临床专业的学生培养质量还有待提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本科临床医学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本科临
李庆1,男, 35岁,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讲师。2001年毕业于湖北大学化学系现代仪器分析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同年分到华中农业大学任教,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