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终结者0416
一篇转自中国学术论坛的《看大教授如何抄文章》帖子发在云南网“金碧杂谈”,标题也随之变成《看云南中医学院院长李庆生如此抄别人论文》。网友自称费了很大力气找到了两篇文章,比较后发现,李庆生论文中有2800字完全与名叫周济的学者的论文雷同,内容占李论文的1/4。一网友以“游客”身份发表《事实胜于雄辩——请还给云南中医学院李庆生教授清白》,提出对比:李的这篇文章约7900余字,而他的研究“结题材料汇编”共约6万字;向有关部门提出的“建议方案”近5万字;出版的1部专著共24600多字;在李的这篇文章中,认可周济的观点并与其文章相同或近似的表述约为1500字,雷同内容近3000字。“本人是搞生物科学研究的,近日在阅读专业文献的时候,惊奇地发现云南某高校的李庆生院长、硕士生导师发表在2003年的一篇论述有关生命科学发展趋势的文章,竟然与上世纪70年代末国内一学者公开发表过的论文有着惊人的相似。”2月13日下午,网民游侠客发帖称,李庆生的论文《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与特点简析》约有10000字,与周济1979年发表于厦门大学学报的《试论现代生物科学发展的新特点》相似。发帖者称,两篇论文有大量相同内容,在一些段落上甚至是字字相同。区别只是:在文章中的位置不同而已,还有就是周济在论述的过程中还加了一些例子。全文浏览了一下,相同的段落基本上达到了近3000字,也就是说,占了李论文总字数的1/3。例如:在论述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发展关系时,两篇文章就有一模一样的一段话:“力学、化学和物理学广泛渗入生物学的结果,产生了生物力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等这类有重大影响的边缘科学,开拓了生命科学的新领域……有力地促进了生物科学的高速发展,并开拓了生物数学这一重要的边缘学科。”据称,李庆生虽然在文章的参考文献中列出了周济在1985年《医学与哲学》上发表的文章《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新特点》,为了证明这篇文章有抄袭的可能,发帖者特意列出了何谓“抄袭”的概念,一般来说应当遵循两个标准:第一,被剽窃(抄 袭)的作品是否依法受《著作权法》保护;第二,剽窃(抄袭)者使用他人作品是否超出了“适当引用”的范围。关于“适当引用”的数量界限,我国《图书期刊保护试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五条明确规定:“引用非诗词类作品不得超过2500字或被引用作品的十分之一”;“凡引用一人或多人的作品,所引用的总量不得超过本人创作作品总量的十分之一”。
修普诺斯0907
主要研究方向纳/微米材料的制备、性能与应用;材料物理与化学。主要工作成绩、教学成果和学术成就:在新型纳/微米材料的制备、性能与应用研究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近年来,在Angewandte Chemie(影响因子),Chemical Communications(影响因子)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多次被邀担任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Journal of Solid State Chemistry,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等国际刊物审稿专家。主持和主研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项目、人事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四川省教育厅、重庆市科委科研项目、国家科技部纳米材料攀登计划、科技部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中国科学院科研项目、香港大学发展基金等十余项课题。发表了十多篇教学研究论文,其中一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虾子王0001
2009年2月11日起,有匿名网友相继在多家网站发帖转贴,曝出云南中医学院院长李庆生的论文存在抄袭之嫌,随即又有网友指李庆生有“一稿多投”,此事在网上迅速流传开。3月29日,云南省委高校工委和省教育厅责成该学院学术委员会迅速对院长李庆生一事作出鉴定。4月3日,云南中医学院副院长、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郑进主持召开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在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审阅鉴定材料,参考外请同行专家书面意见基础上,一致形成李庆生教授所著《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与特点分析》一文是否抄袭周济教授所著《现代生物科学法之前你的新特点》和《试论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新特点》的鉴定意见。鉴定意见为过度引用且引用不当,主要依据是李庆生的文章并非原创性论文,而是一篇引导性综述文章;他引用周济的文章篇幅过多,引用量过大,且没有采用引号将引文单独列出,或在引文后直接加注脚和在正文中加以说明。而对于李庆生的另外3篇是否属于一稿多投,鉴定意见是不属于,但有不妥之处。云南中医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翠岗在进行通报时表示,李庆生教授目前已总体上认同鉴定结论,并作了自我批评,省委高校工会和省教育厅已要求当事人写出书面检讨。
从事高等医学教育近16年,独立承担了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卫生学,预防医学、医学统计学课程,同时还独立为医学本科生开设了《医学科研基本方法》;1991年荣获川北医
[[[[[白血病护理进展与展望]]]]]随着医学的发展与进步,白血病的治疗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病情的完全缓解,而开始致力于最终使病人长期无病
李庆1,男, 35岁,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讲师。2001年毕业于湖北大学化学系现代仪器分析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同年分到华中农业大学任教,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多年
老师的意思是你的论文没有写 引用文献吧 你是就写了这一个吗?因为你写论文肯定是有些基础的 很多东西都不能是自己提出来的 同时为了显示你为了写这篇论文看了多
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篇。曾获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获江西省委宣传部、组织部、江西日报、大江网等六家单位组织的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