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78

和平海棠
首页 > 医学论文 > 关于臭氧的医学论文摘要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fabregas89

已采纳

臭氧层被破坏的危害有:

1、臭氧层破坏后,地面将受到过量的紫外线辐射,危害人类健康。

2、臭氧层破坏会使平流层温度发生变化,导致地球气候异常,影响植物生长、生态平衡等。

3、臭氧层破坏会使生态系统中复杂的食物链、网将被打乱,农业生产受损。

4、臭氧层破坏会使气候趋于恶化,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环境将面临灾难性的变化。

事例:研究指出,若臭氧总量减少1%,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将提高2%。白内障患者将增加~。如果臭氧层破坏的势头仍继续发展下去,能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及大多数生命物质—蛋白质化学键的紫外线(B)大量入射地表,一些生物物种将濒于灭绝。

扩展资料:

近十几年来,人们对200多个品种的植物进行了增加紫外照射的实验,其中三分之二的植物显示出敏感性。一般说来,紫外辐射增加使植物的叶片变小,因而减少俘获阳光的有效面积,对光合作用产生影响。对大豆的研究初步结果表明,紫外辐射会使其更易受杂草和病虫害的损害。臭氧层厚度减少25%,可使大豆减产20~25%。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臭氧层耗竭

322 评论

minozjessica

首先,它会影响人类的健康。臭氧层被破坏后,其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大大降低,使得人类接受过量紫外线辐射的机会大大增加了。一方面,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会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的自身免疫系统出现障碍,患呼吸道系统传染性疾病的人数大量增加;另一方面,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会增加皮肤癌的发病率。据统计,全世界范围内每年大约有10万人死于皮肤癌,大多数病例与过量紫外线辐射有关。臭氧层的臭氧每损耗1%,皮肤癌的发病率就会增加 2%。另外,过量紫外线辐射还会诱发各种眼科疾病,如白内障、角膜肿瘤等。其次,它会影响农作物的生产。实验表明,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会使植物叶片变小,减少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面积,从而影响作物的产量同时,过量紫外线辐射还会影响到部分农作物种子的质量,使农作物更易受杂草和病虫害的损害。一项对大豆的初步研究表明,臭氧层厚度减少25%,大豆将会减产20%-25%。再次,它会影响水生生态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紫外线辐射的增加会直接引起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幼体鱼类以及整个水生食物链的破坏。可见,紫外线辐射的增加,对水生生态系统有较大的影响。臭氧层被破坏后,吸收紫外辐射的能力减弱,将给人体健康带来很多不利影响。紫外辐射增强将使患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人增加,还会增加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促使皮肤老化和病变。臭氧层破坏对植物产生难以确定的影响,如植物的叶片变小,植物更易受杂草和病虫害的损害。紫外线的增强还会使城市内的烟雾加剧,使橡胶、塑料等有机材料加速老化,使油漆褪色等,在高温和阳光充足的热带地区,这种破坏作用更为严重。我们能为保护臭氧层做些什么呢?——选用无氟冰箱,不使用含氟的发用摩丝、定型发胶、领洁净、空气清新剂等物品。臭氧在1849年首次被人类发现,臭氧层问题是美国化学家罗兰和穆连于1974年首先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在对流层大气中极稳定的化学物质氯氟烃(CFC)被输送到平流层后,在那里分解产生的原子氯(CI)就将有可能破坏臭氧层。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科学家们开始每年春天在南极考察臭氧层。1994年,人们首次观察到了至今为止最大的臭氧空洞,它的面积相当于一个欧洲,有24O0万千万千米。臭氧(03)是氧气(O2)的一种异构体,在大气中的含量仅占一亿分之一,其浓度因海拔高度而异。臭氧层可以说是地球的保护层,它主要围绕在地球外部离地面20—25公里高度的地方,起到吸收太阳紫外线中对生物有害部分UV-B(UV-B是紫外线的一段波长,为280—315nm)的作用。同时,由于紫外线是平流层的热能来源,臭氧分子是平流层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臭氧层在平流层的垂直分布对平流层的温度结构和大气运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发挥着调节气候的重要功能。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的漫长岁月中形成的,可是仅在一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氟利昂作为氯氟烃物质中的一类,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且极难被分解、不可燃、无毒的物质,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清洁溶剂、制冷剂、保温材料、喷雾剂、发泡剂等中都使用了氟利昂。氟利昂在使用中被排放到大气后,其稳定性决定它将长时间滞留于此达数十年至100年。由于氟利昂不能在对流层中自然消除,只能缓慢地从对流层流向平流层,在那里被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后分解。分解后产生的原子氯将会破坏臭氧层。研宪表明,臭氧层被破坏后,紫外线会通过大气层长驱直入。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会抑制人的免疫力,会使白内障和皮肤癌患者增加。如果臭氧层的总量减少1%的话, UV-B就将增加2%,其结果是使皮肤癌发病率提高2-4%。此外,紫外线的增强还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并通过对海洋中的藻类产生的影响破坏整个水生生态系统。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氟利昂的年使用量超过1O0万吨,迄今为止向大气中排放的氟利昂总量达2000万吨,大部分仍停留在对流层中,只有10%左右到达了平流层。目前,最早使用CFC的24个发达国家已于1985年和1987年分别签署了限制使用CFC的《维也纳公约》和《蒙特利尔议定书》。1993年2月,中国政府批准了忡国消耗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方案》,确定在2010年完全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1995年1月2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为纪念1987年9月16日签署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把每年的9月16日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268 评论

小鱼爱嘟嘟1206

臭氧是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的,在医学领域方面做一些大型手术会对手术台进行消毒,用的就是臭氧。

135 评论

痴货小逗逗

臭氧(O3)由三个氧原子组成,是一种强氧化剂,在室温下的半衰期约为20 ~ 30分钟。它很容易被分解,而且比氧气更容易溶于水。臭氧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1875年,Van Marum发现,氧气在排放时发生化学变化,产生一种特殊的气味。1801年,Cruikschank注意到在电解过程中产生了一种未知的气体。1839年,德国化学家Schonbein在巴塞罗那发表了题为 "电解水时阳极的气味 "的作品。这种刺鼻的气体被正式确定为 "活性氧 "并被命名为臭氧(Ozone)。

那时,勋宾已经意识到,臭氧在自然界中到处存在,而且浓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这一伟大的发现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地球大气层的保护仍有重大影响。1900年,德国人冯-西蒙斯发明了 "超级感应管",即所谓的西门子管。这种产生臭氧的管子让人们知道,臭氧是一种非常不稳定、难以储存的气体,可以从氧气中获得,并且需要立即使用。人们发现,臭氧可以用来对水进行消毒,许多使用臭氧的水厂应运而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臭氧被德国士兵用来治疗气性坏疽,一种由厌氧菌引起的感染。

1936年,法国医生首次主张将臭氧吹入直肠以治疗慢性结肠炎。帕伊尔首次尝试通过将少量臭氧直接注入静脉来治疗该疾病,但由于有空气栓塞的风险而被禁止。在那个医学不发达的时代,臭氧治疗给人们带来了希望,许多探索者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1954年,Wethly和Steinbarth尝试取5-10毫升的血液,放在一个容器(烧瓶)中,用臭氧(由紫外光产生)进行短暂处理,然后注射到献血者的肌肉中,以加强身体对许多疾病的抵抗力。这就是自血疗法的开始。

然而,由于在20世纪50年代缺乏严格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臭氧疗法的有效性受到了质疑,各国的情况也大不相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东欧、古巴、墨西哥和南美等国家受到青睐;德国、奥地利和瑞士是臭氧的故乡,愿意接受这种治疗;意大利、法国、英国、加拿大和美国的一些州也接受这种治疗,但美国其他地区则禁止使用。

360 评论

芦苇薇薇

臭氧的作用包括:抗炎抗感染、氧化胆固醇、止疼阵痛、向缺血组织供氧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方面。

臭氧的发现,可以说是医学界的一个重大突破,臭氧在消炎抗菌上有很好的效果,那么臭氧的具体作用都有哪些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264 评论

爱家酒店

臭氧对各种的细菌,病毒,霉菌,原虫等具有同时杀灭作用,是一种“万能”杀菌剂,还被应用于对肝炎、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的治疗。

254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臭氧的医学论文摘要

    臭氧层被破坏的危害有: 1、臭氧层破坏后,地面将受到过量的紫外线辐射,危害人类健康。 2、臭氧层破坏会使平流层温度发生变化,导致地球气候异常,影响植物生长、生态

    和平海棠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关于眼科论文的摘要

    网上找些眼科类的论文参考参考呗,,(眼科学)这样子的书~~

    海派装饰0312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关于臭氧的医学论文

    臭氧在常温下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不过近地面的臭氧是怎么形成的呢?以下就是我整理的形成近地面臭氧的原因,希望对你有用。 近地面的臭氧是怎么形成的?主要是

    天才少女JESSICA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臭氧皮肤病论文

    保护个P啊,

    清水绫子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臭氧对糖尿病足的护理论文

    护理论文是对护理实践中存在的某种护理问题或研究进行分析、讨论和说明的一种论述性文章。那么,糖尿病的临床护理论文怎么写呢?下面我为你整理了糖尿病的临床护理论文范文

    红豆花花花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