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殿下
牛消化道线虫病的病原包括毛圆科、毛绒科、钩口科和圆形科的多种线虫。这些虫体寄生在牛的第四胃、小肠和大肠中,在一般情况下多呈混合感染。对牛来说主要有指形长刺线虫、牛仰口线虫和辐射结节虫。_消化道线虫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主要措施包括:(1)_治疗患畜应结合对症、支持疗法,选用如下驱虫药:_①_左咪唑:每千克体重用6-10毫克,溶水一次灌服。也可以将药物混在饲料中喂饲或溶在水中饮用,还可以制成5%的溶液,皮下或肌肉注射。_②_硫化二苯胺:牛,每千克体重克,但总量不得超过60-80克。羊,每千克体重克。成年羊投服30-50克,一岁以内羔羊投5-15克。将药物混在精料中制成1%-10%悬浮液灌幅。_③_噻苯唑:牛、羊,每千克体重50-100毫克。将药物拌饲料中喂服,也可以配成2%的悬浮液灌服。_④_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一次口服。_⑤_甲苯咪唑,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一次口服。_⑥_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毫升,一次口服或皮下注射。_(2)_预防性驱虫__给全群牛、羊计划性驱虫,传统的方法是在春、秋各进行一次。但针对北方牧区的冬季幼虫高潮,在每年春节前后驱虫一下,可有效防止“春季高潮”,避免春乏的大批死亡。同时,应对驱虫后的粪便集中管理,采用生物发酵的方法杀死其中的病原,以免污染环境。_(3)_放牧及放牧地的利用__根据线虫病的流行规律,牛羊应避免在低洼潮湿的牧地上放牧,也不应在清晨、傍晚和雨后放牧,从而减少污染机会。在有时间的地区应建立固定而清洁的饮水池。对于放牧地应有计划地应用,可以轮牧和改良牧地,实行牧草和农作物有计划的轮作,这样既可使牧地洁净,又能提高牧草的质量。_(4)_改善饲养管理__合理补充精料,进行全价饲养,以增强机体的抗病力。畜舍要通风干燥,经制保持清洁卫生。
罂粟女孩
腐蹄病是反应动物牛、羊常见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蹄间皮肤和软组织腐烂,散发出恶臭气味为主要特征。发病率为8%-20%,有的高达30%-50%。 1 病因 饲养管理不善,草料中钙、磷不平衡,致角质蹄疏松,蹄变形扭曲;牛舍不洁、潮湿,运动场泥泞,蹄部常被粪尿、泥浆浸泡,使蹄局部组织软化,多发生在雨季潮湿季节;被石子、铁屑、草木、玻璃碴等坚硬之物刺伤蹄软组织而引起蹄部发炎。 感染节瘤拟杆菌也引发本病。节瘤拟杆菌又称K微生物。虽然本菌引起的炎性损害作用很小,但它能产生强烈的蛋白酶,消化角质,使蹄的表面及基层易受侵害。在坏死梭杆菌等病菌的协同作用下,则产生明显的腐蹄病损害。 2 症状 患病的牛、羊表现蹄底角质湿润松软,裂缝剥离,腐败分解,有灰色腐败性恶臭渗出液;蹄间溃烂,有恶臭分泌物,扩创后,在蹄底的小孔洞中有黑臭水流出,趾间也可找到溃疡面,履盖着恶臭的坏死物,有的蹄间有不良肉芽增生;蹄底角质部呈黑色,叩诊蹄部出现痛感;也有由于角质溶解,蹄真皮过度增生,肉芽突出于蹄底;球节感染发炎时,球节肿胀、疼痛;病牛喜爬卧,甚至卧地不起,站立时患肢负重不实或各肢交替负重,或患蹄不敢着地,行走呈严重跛行;严重时蹄冠皮肤充血、红肿,痛感明显,体温升高,食欲减退,逐渐消瘦。 3 治疗 对已患腐蹄病的牛羊,削去腐烂的角质,用3%来苏尔或双氧水彻底清洗干净。然后用下述方法治疗。 3.1 硫酸铜外敷在清洗后的创面上撒上一层硫酸铜粉,再敷上拌有1/3硫酸铜的磺胺软膏,包扎后保持24h干燥,1日换药1次,2次即可治愈。 3.2 蹄部药浴把配制好的10%硫酸铜溶液或20%硫酸锌溶液放在药浴池中,然后把患牛、羊赶进药浴池,在药浴池中站立l0min左右,使蹄部得到充分浸泡,隔天1次。一般轻者1次治愈,重者2~4次治愈。若为个别牛、羊患病,可用药液洗患蹄,也可收到同样效果。 3.3 大蒜粉填塞将调成浆糊状的大蒜粉塞人患面处,每日填塞2次,一般5~7d即可痊愈。 填塞高锰酸钾粉。将高锰酸钾粉撒布于患面处,包扎,隔日一次,连用2-4次可愈。 灌注油脂。用熬开的植物油或动物油,降温后灌注患部,填塞纱布或棉花,装以带底的蹄铁(薄铁片、橡胶片、帆布片等均可)。1日1次,连用3-5次。 碘片松节油疗法。用棉花包上适量的碘片,塞入患面部位,然后用注射器注入5-10ml松节油,滴入棉花上,立刻会冒出红色的烟雾,随即装上带底蹄铁。1日1次,连用2~4次。 抗生素治疗。取青霉素40万单位,溶于5ml蒸馏水中,再加入50ml鱼肝油,混合搅拌,制成乳剂,涂于腐烂创口,深部腐烂可用纱布蘸取药液填充,而后包扎。每天换药1次,效果良好。 4 预防 4.1 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圈舍要清洁干燥,铺垫软草,并勤起垫,防止泥泞。牛羊舍的地面最好用机制红砖铺制,使地面具有一定的通透性。 4.2 补饲硫酸锌药物定期在牛、羊日粮中添加0.01%-0.02%的硫酸锌,每次持续1个月,每年补饲5次,可使牛、羊的肢蹄病发病率降低40%。同时,应保证钙、磷等微量元素的充足供应。 4.3 定期对牛、羊蹄药浴消毒每1-2个月用常用消毒液如高锰酸钾溶液、来苏尔溶液等对牛、羊的蹄部进行一次药浴。方法是:在牛、羊舍的出人口处设一消毒池,池内放人配制好的消毒液,药液的深度以淹没牛、羊的蹄部为宜,令牛羊在药池内停留数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也可每月用4%的硫酸铜溶液对牛、羊的蹄部进行1-2次喷洒消毒,效果也佳。 4.4 修蹄在每年春季,对牛、羊的叉蹄、裂蹄等进行修整,以防造成蹄伤。 环境消毒。及时清理牛、羊粪便及污水,保持牛、羊场地干燥清洁,并用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毒。每月消毒两次。 4.5 保持牛、羊运动场平整干燥运动场的地面最好用三七灰土压制而成,呈现中间高、四周略低的凸型,以利渗水和排水。其次,运动场的地面不要铺撒炉渣、生石灰等垫料,以防损伤蹄部。经常保持运动场干燥,并设有遮阴棚。 4.6 定期检查畜群对牛、羊蹄部要经常进行检查,发现患畜立即将其隔离,并用消毒液对牛、羊舍及其环境进行消毒。 4.7 免疫接种我国学者已分离鉴定出我国腐蹄病病原菌株,通过免疫试验,确定其免疫期为6个月,免疫保护率80%以上,可有效控制腐蹄病的流行。A、E型纤毛蛋白基因工程疫苗和E型纤毛蛋白与绵羊Ill联合基因工程疫苗,是未来灭活苗的有效替代品。
牛口蹄疫症状: 牛口蹄疫病毒潜伏期为2~4天,最长1周左右。病牛初期体温升高到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流涎咂嘴,开口时有吸吮声。2天后,在唇内面、齿龈、舌
布氏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布氏杆菌引起的,多种动物和人发生的,以流产、死亡、胎衣不下、胎膜水肿、恶露不尽,雄性的睾丸炎附睾炎,化脓性骨关节炎为主要特征。下面我们了解一
羊寄生虫病的防治和传染病一样,也应采取“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和防治结合”的方针。在制订措施时,要紧紧抓住造成寄生虫病发生和流行的三个环节。(1)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牛消化道线虫病的病原包括毛圆科、毛绒科、钩口科和圆形科的多种线虫。这些虫体寄生在牛的第四胃、小肠和大肠中,在一般情况下多呈混合感染。对牛来说主要有指形长刺线虫、
一、症状类型 1.持续不退的发烧 奶牛持续数日高烧不退,体温日差在1℃以内的高热,称之为稽留热。多见于牛瘤、大叶性肺炎、牛副伤寒和牛败血症等。 2.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