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31

冬冻咚洞
首页 > 医学论文 > 氨对肝性脑病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bluelove1995

已采纳

对于肝性脑病这种疾病来说,这种疾病的发病原因到目前为止还不是很清楚,但是为了更加好的治疗这种疾病,我们首先得知道这种疾病的临床发病因素,但是因为一些因素,我们现在还不能很好的治疗这种疾病,现在我们把肝性脑病这种疾病的氨中毒学说的相关内容总结如下:  此学说研究最多,最确实有据。氨代谢紊乱引起氨中毒是肝性脑病,特别是门体分流性脑病的重要发病机制。  1、氨的形成和代谢  血氨来源:主要来自肠道、肾和骨骼肌生成的氨,其中胃肠道是氨进入身体的主要门户。  机体清除氨的主要途径为:  ①肾是排泄的主要场所。肾在排酸的同时,也以NH4+形式排除大量氨。此外,大部分来自肠道的氨在肝内合成尿素并通过肾排泄;  ②在肝、脑、肾等组织消耗氨合成谷氨酸和谷氨酰胺;  ③血氨过高时,可从肺部呼出少量。  2、肝性脑病时血氨增高的原因  氨的生成过多和(或)代谢清除减少所致。  A血氨生成过多:  外源性:如摄入过多含氮食物(高蛋白饮食)或药物,在肠道转化为氨;  内源性:如上消化道出血后,停留肠内的血液分解为氨。肾前性与肾性氮质血症时,血中的大量尿素弥散至肠腔转变为氨,再进入血液。  B代谢清除减少:在肝衰竭时,其合成尿素的能力减退,门体分流存在时,肠道的氨未经肝解毒而直接进入体循环,使血氨升高。  3、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  (1)干扰脑的能量代谢,引起高能磷酸化合物浓度降低,使脑细胞的能量供应不足,不能维持正常功能。  (2)氨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化合物,可致中枢神经系统直接损害。  (3)氨在大脑的去毒过程中,需消耗大量的辅酶、三磷酸腺苷(ATP)、谷氨酸等,并产生大量的谷氨酰胺。  A:谷氨酰胺是一种有机渗透质,可导致脑水肿。  B:谷氨酸是大脑的重要兴奋性神经递质,缺少则使大脑抑制增加。  原因:上消化道出血、高蛋白饮食、大量排钾利尿和放腹水、催眠镇静药和麻醉药、便秘、感染、尿毒症、低血糖、外科手术等。  以上对于肝性脑病这种疾病的氨中毒学说的相关的内容我们就总结了这么多,但是对于肝性脑病这种疾病来说还需要我们注意的就是应该随时的发现治疗这种疾病的不足之处,因为这种疾病到目前为止在治疗上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为此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总结治疗肝性脑病的经验。

149 评论

多儿的妈咪

一. 实验目的1、学习制备肝功能不全的动物模型的方法。2、理解苯乙胺在肝性脑病发生中的作用并探讨其抢救治疗的措施。3、观察肝性脑病的症状。4、学习局部麻醉手术。二. 实验原理肝性脑病(HE也称肝昏迷)是继发于严重的肝脏疾病和神经精神综合症。现认为主要的脑组织代谢和功能障碍所致,具体的情况还不明确,主要的假说有:胺中毒学说、假性递质学说、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Y-氨基丁酸(GABA)学说和综合学说。本实验依据第二种假说而设计的。食物中的芳香族氨基酸在肠道脱羧酶的作用下生成苯乙胺或酪胺。此类生物胺吸收由门静脉进入肝。肝功能正常时可由肝中的单胺氧化酶作用而被分解消毒。当肝功能障碍时此类胺由血液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经脑细胞内非特异性β-羟化酶作用生成苯乙胺醇或羧苯乙胺醇。它们是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类似物,可竞争性取代正常的神经递质,但作用很弱,从而导致神经传导障碍,出现昏迷现象。三. 实验药品及仪器兔手术台 手术器械 圆形或角形缝合针 导尿管 烧杯 纱布块 注射器(2ml、10ml、50Ml)角膜刺激针瞳孔测量尺 粗棉线 动脉夹 动脉套管张力换能器、血压换能器、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1%盐普鲁卡因溶液 1%醋酸溶液苯乙胺溶液左旋多巴溶液 乙醚 肝素(500U/ml)四. 实验对象家兔两只五. 实验步骤1. 家兔承重后,用乙醚浅麻。仰卧固定于兔手术台上。清醒后,颈部用1%盐普鲁卡因溶液进行局部浸润麻醉进行气管插管及动脉插管,通过血压换能器与生物信号系统相连,描记血压变化。2. 剪去腹部正中兔毛,用1%盐普鲁卡因溶液进行局部浸润麻醉。从胸骨剑突起做上腹部正中切口(长约6-8cm)沿腹白线打开腹腔,用食指和中指伸至肝膈面,分置镰状韧带两侧并下压肝脏,暴露并用手指弄断肝与膈肌之间的镰状韧带,再用手指剥离肝胃韧带使肝脏成游离态。3. 将肝胰面上翻,仔细辨别各个肝叶,用粗棉线绕左外叶、左中叶、方形叶、右中叶、尾叶(留下右外叶)等根部结扎待肝叶由红变褐后沿线上切除。4. 剪断剑突软骨柄,游离剑突。用一弯钩勾住剑突软骨,另一端与张力换能器相连,由换能器将信号传入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描记呼吸运动。5. 顺胃幽门部找出十二指肠,向小肠右方插入一根连着注射器的导尿管节扎固定,关闭腹腔。6. 观察并记录家兔的一般情况,呼吸、血压、角膜反射、瞳孔大小以及对疼痛刺激的反应。7. 每隔5-7min向十二指肠内注的苯乙胺溶液5ml密切观察兔的变化。如呼吸、角膜反射、瞳孔大小、对疼痛刺激的反应及肌肉张力等。直至痉挛的发生。记录此时的呼吸、血压、角膜反射、瞳孔大小、对疼痛刺激的反应,记录从给药到结束的时间及总的给药量,得出单位用药量。8. 从而缘静脉注射的左旋多巴进行抢救,同时向十二指肠注射1%的醋酸5ml/Kg,观察效果。9. 另取一只体重相近、性别相同的家兔作对照,不做肝结扎及切除,其余同上。六. 实验结果预测1. 给药量的情况下肝昏迷反应较实验组不明显,同时抢救效果好。⒉ 左旋多巴对肝性脑病确实有治疗作用。⒊ 苯乙胺可引起肝昏迷。从而证实肝病患者应少食动物蛋白多食植物蛋白(因为动物蛋白中BCAA/AAAA<=1,而植物蛋白中BCAA/AAAA>1)七.注意事项1.在本次实验中,大概用药量,给药后能否及时出现肝昏迷现象以及需多少时才会出现现象均不清楚。2.第一步中用乙醚浅麻后固定,乙醚可能会对本实验造成假想,但不知有什么更好的办法,直接固定有一定的危险。3.第三步中只是为了造成肝功能不全,所以保留哪一个以及要不要切除随便。4.第四步中的固定可用缝荷包固定,也可像气管插管一样固定。参考文献:王树人 病理生理学 科学出版社刘风 病理生理学实验指导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杨惠铃 潘景轩 吴伟康 高级病理生理学 科学出版社王宇 74 例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临床分析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在“中国期刊网镜像站点”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输入“假性递质”及“苯乙胺”未能查到有用的相关资料目前对肝性脑病的研究主要临床的治疗及病历分析和毒素的影响方面

124 评论

Sunny彩妆半永久

氨中毒学说在上一世纪已有人提出,经过近百年来的大量研究,氨中毒学说受到普遍重视,至今该学说在某些肝性脑病的发生机理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其根据主要有:①肝性脑病患者血及脑脊液中氨增多;②动物被注入铵盐后陷入昏睡,给肝硬化患者口服铵盐,引起与肝昏迷相同的症状;③采取降血氨的措施可使患者从昏迷中清醒。血氨增高以后,随血流到达脑组织的氨增多,传统的看法是氨与脑内α-酮戊二酸结合,生成谷氨酸及谷氨酰胺,使α-酮戊二酸消耗,而血脑屏障又阻碍了血中α-酮戊二酸进入脑组织,这样使脑内α-酮戊二酸减少,三羧酸循环发生障碍,脑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应而发生功能紊乱甚至昏迷。根据这个原理,临床上应用谷氨酸钠(或钾)治疗肝昏迷,它可以和氨结合成谷氨酰胺,以降低血氨,有一定疗效。然而也有报告肝性脑病时血和脑脊液中α-酮戊二酸并没有减少,故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原理尚待进一步探讨。氨增多刺激大脑边缘系统异常的兴奋,可能是肝性脑病时出现精神症状的原理之一。γ-氨基丁酸是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它由谷氨酸经脱羧酶作用形成,形成的γ-氨基丁酸又经转氨酶作用而分解。有报道氨抑制γ-氨基丁酸转氨酶,结果γ-氨基丁酸蓄积,出现中枢抑制和昏迷。也有人认为,谷氨酸脱羧酶的辅酶磷酸吡哆醛,在脑中由吡哆醛和ATP生成,氨中毒时可能生成不足,以致γ-氨基丁酸生成减少,使肝性脑病患者出现抽搐和躁动症状。因此认为,对于兴奋型肝性脑病患者宜应用γ-氨基丁酸,以解除抽搐躁动症状。同时γ-氨基丁酸可以与氨结合,形成γ-氨基丁酰氨,起到对氨的解毒作用。体液pH值正常时,氨约有98%以氨离子(NH+4)的形式存在。NH+4因带正电荷,不易通透。在肝性脑病时,可以是由于血氨升高刺激呼吸中枢引起通气过度,导致呼吸性碱中毒;也可以是长期使用利尿剂、大量输葡萄糖或呕吐等引起的低血钾导致的代谢性碱中毒。碱中毒可加强氨的毒性。此外,细胞内外之间的pH梯度暂时增加(细胞内pH较细胞外为低),也有利于氨弥散入神经细胞,因而碱中毒能加强氨的毒性,加重肝性脑病。此时纠正低血钾和碱中毒在减轻氨对肝性脑病的毒性作用上有一定意义。

177 评论

相关问答

  • 氨中毒致肝性脑病论文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一)氨中毒学说大量临床资料表明, 80%~90% 的肝性脑病患者有血氨升高。肝硬化患者使用铵盐或尿素等含氮药物或摄入大量蛋白质后,血氨

    想鱼的熊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肝性脑病论文doc

    肝病是指发生在肝脏的病变。包括乙肝,甲肝,丙肝,肝硬化,脂肪化,肝癌,酒精肝等等多种肝病。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酒精性肝病

    长亭不再送别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血氨肝性脑病论文

    问题一:试述肝性脑病患者血氨升高及其引起肝性脑病的机制。 ⑴ 血氨生成过多 ①肝硬化致门静脉高压,使肠粘膜淤血,引起消化吸收不良及蠕动减慢,细菌大量繁殖,

    紜亦眠观520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肝性脑病氨中毒论文

    氨代谢紊乱引起的氨中毒是肝性脑病,特别是门体分流性脑病的重要发病机理,与氨中毒有关的脑病又称为氮性脑病(nitrogenous encephalopathy)。

    阳光靖好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氨对肝性脑病论文

    对于肝性脑病这种疾病来说,这种疾病的发病原因到目前为止还不是很清楚,但是为了更加好的治疗这种疾病,我们首先得知道这种疾病的临床发病因素,但是因为一些因素,我们现

    冬冻咚洞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