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01

zq13301666852
首页 > 医学论文 > 肝性脑病论文前言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倩倩19860816

已采纳

生物活性肽是蛋白质中25个天然氨基酸以不同组成和排列方式构成的从二肽到复杂的线性、环形结构的不同肽类的总称,是源于蛋白质的多功能化合物。活性肽具有多种人体代谢和生理调节功能,易消化吸收,有促进免疫、激素调节、抗菌、抗病毒、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食用安全性极高,是当前国际食品界最热门的研究课题和极具发展前景的功能因子。以下为几种重要生物活性肽的发展状况。乳肽早在20世纪50年代,该公司即以乳酪蛋白酶解制取了第一代的酪蛋白肽和氨基酸混合物,含5~8个氨基酸组成的肽和70%以上的游离氨基酸,用于低抗原性防过敏牛奶粉,在市场上行销40多年;60~70年代,开发出第二代的高度水解乳清蛋白肽混合物,含10~12个氨基酸组成的肽和40%~60%的游离氨基酸。以上两代产品的游离氨基酸含量过高,影响了产品的风味和生物效价;90年代,推出了低度水解乳清蛋白肽混合物,含10~15个氨基酸组成的肽和20%以下的游离氨基酸,产品风味明显改善,生物效价提高。 992年,和研究了胰蛋白酶、凝乳蛋白酶等酶的固定化反应器制取乳肽的工艺,可以通过调节流速来控制反应程度,并通过重复使用酶来降低成本。1989年,.和.研究了带超滤膜的酶反应器,在反应器内加入钙和磷酸根离子,用于制备酪蛋白磷酸肽和去磷酸化酪蛋白多肽。 我国对乳肽的研究不多,主要是进行蛋白酶的筛选和酶解工艺的优化,如1991年,肖安乐等人筛选出胰蛋白酶的胰酶是水解变性乳清蛋白质的最佳酶种;1994年,王凤翼等人对胰蛋白酶控制水解α-酪蛋白的最佳条件进行了优选;张和平等人采用胰蛋白酶水解热敏性乳清蛋白,获得热稳定好、易溶解的多肽,并以此开发出稳定性良好的乳清饮料;1995年,于江虹也从牛乳酪蛋白中分离提纯获得酪蛋白磷酸肽,证实了其在小肠中可与钙、铁等矿物质形成可溶性络合物,促进人体对钙、铁的吸收;广州市轻工研究所生产的酪蛋白磷酸肽CPP含量达85%以上,易溶于水,加工性能稳定,已在我国市场上推出。最近,我国生物工作者开发了采用微生物发酵控制、蛋白转化率高的乳肽产品,其中氨态氮占20%左右、肽态氮占80%左右,产品无不良气味,已获专利;湖北工学院吴思方等人进行了固定化胰蛋白酶生产酪蛋白磷酸肽的研究,CPP得率为%,产品中CPP总含量为15%,此工艺中酶可重复多次使用,既降低了成本,又有利于产品分离和生产自动化。大豆肽大豆肽是大豆蛋白质经酸法或酶法水解后分离、精制而得到的多肽混合物,以3~6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肽为主,还含有少量大分子肽、游离氨基酸、糖类和无机盐等成分,分子质量在1000μ以下。大豆肽的蛋白质含量为85%左右,其氨基酸组成与大豆蛋白质相同,必需氨基酸的平衡良好,含量丰富。大豆肽与大豆蛋白相比,具有消化吸收率高、提供能量迅速、降低胆固醇、降血压和促进脂肪代谢的生理功能以及无豆腥味、无蛋白变性、酸性不沉淀、加热不凝固、易溶于水、流动性好等良好的加工性能,是优良的保健食品素材。 大豆肽的生产有酸法水解和酶法水解。酸法因水解程度不易控制、生产条件苛刻、氨基酸受到损害而很少采用;酶法水解易控制、条件温和、不损害氨基酸而大多被采用。酶的选择至关重要。通常选用胰蛋白酶、胃蛋白酶等动物蛋白酶,也可选用木瓜和菠萝等植物蛋白酶。但应用较广的主要是放线菌166、枯草芽孢杆菌1389、栖土曲霉3942、黑曲霉3350和地衣型芽杆菌2709等微生物蛋白酶。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首先研制出大豆肽,公司建成了年产5000吨食用大豆肽装置;日本于80年代开始研制大豆肽,不二制油公司首先采用酶法规模化生产出3种大豆肽,雪印和森永等乳业公司应用大豆肽生产食品。 我国近几年也开展了大豆肽的生产和应用研究。江西省科学院高科技中心李雄辉等人采用ASI389中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双酶水解生产大豆肽,使大豆肽生成率为%,肽态氮含量大于85%,游离氨基酸含量小于8%,平均肽键长度5~8,分子质量2000μ左右。双酶水解工艺既缩短了酶解时间、提高了蛋白质水解度,又减轻了产品苦味。华南理工大学黄惠华等人用木瓜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水解试验,测得木瓜蛋白酶的动力学常数。另外,无锡轻工大学的葛文光对大豆肽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效果进行了研究;郭敏亮采用豆粕生产出大豆肽饮料等。 根据大豆肽的理化特性,可用大豆肽为基本素材,开发肠胃功能不良者和消化道手术病人康复的肠道营养食品的流态食品、降胆固醇、降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保健食品,增强肌肉和消除疲劳的运动员食品、婴幼儿及老年人保健食品、促进脂肪代谢的减肥食品、酸性蛋白饮料和用作促进微生物生长、代谢的发酵促进剂等。高F值寡肽高F值寡肽即是由动、植物蛋白酶解后制得的具有高支链、低芳香族氨基酸组成的寡肽,以低苯丙氨酸寡肽为代表,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F值是指支链氨基酸(BCAA)与芳香族氨基酸(AAA)的摩尔比值。 1976年,Yamashita等人首次利用胃蛋白酶和链霉蛋白酶从鱼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酶解中制得含低苯丙氨酸的寡肽混合物,产率分别为%和%,苯丙氨酸含量分别为%和%。1982年,Nakhost等人用α-胰凝乳蛋白酶和羧肽酶A酶解大豆蛋白,也制得相似的产物。1986年,Soichi等人进行了多种酶分别酶解乳清蛋白制取低苯丙氨酸寡肽的多种工艺、方法试验,结果以胃蛋白酶-链霉蛋白酶两步水解法为佳,产品得率为%、苯丙氨酸含量为%。1991年,Shinya等人用嗜碱蛋白酶和肌动蛋白酶水解玉米醇溶蛋白,制取了无苦味高F值寡肽,产率为%,F值,AAA含量为%。 1996年,西班牙的Bautista等人用肌动蛋白酶和Kerase中性蛋白酶酶解葵花浓缩蛋白,制取高F值寡肽,产率为%,F值为,AAA含量为%。王梅也在1992年首次采用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降解玉米黄粉;成功地研制出高F值寡肽混合物,产率为%,F值为,AAA含量为%,完全符合高F值制剂的要求,为解决玉米湿法淀粉厂副产品——黄粉的综合利用开创了新路子。 高F值寡肽具有消除或减轻肝性脑病症状、改善肝功能和改善多种病人蛋白质营养失常状态及抗疲劳等功能,除可制作治疗肝疾药品外,还可广泛用作保肝、护肝功能食品,烧伤、外科手术、脓毒血症等高付出病人及消化酶缺乏患者的蛋白营养食品和肠道营养剂,高强度劳动者和运动员食品营养强化剂等。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经肽键缩合而成的活性三肽,广泛存在于动物肝脏、血液、酵母和小麦胚芽中,各种蔬菜等植物组织中也有少量分布。谷胱甘肽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被称为长寿因子和抗衰老因子。日本在50年代开始研制并应用于食品,现已在食品加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对谷胱甘肽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谷胱甘肽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溶剂萃取法、化学合成法、微生物发酵法和酶合成法等4种,其中利用微生物细胞或酶生物合成谷胱甘肽极具发展潜力,目前即以酵母发酵法生产为主。 由于谷胱甘肽分子有一个特异的γ-肽键,决定了它在人机体中的许多重要生理功能,如蛋白质和核糖核酸的合成、氧及营养物质的运输、内源酶的活力、代谢和细胞保护、参与体内三羧酸循环及糖代谢,具有抗氧化、抗疲劳、抗衰老、清除体内过多自由基、解毒护肝、预防糖尿病和癌症等功效,因此而成为机体防御功能肽的代表。谷胱甘肽除可在临床上用作治疗眼角膜疾病,解除丙烯酯、氟化物、重金属、一氧化碳、有机溶剂等中毒症状的解毒药物外,还可用于运动营养食品和功能食品添加剂等。中国在生物活性肽的研究开发上,从事活性肽的研究单位也多从医药角度出发,研究力量及投入较少,限制了活性肽药食两用功能的发挥,市场上国产的活性肽药品和食品寥寥无几。但近几年研究逐步活跃起来,报道渐多,前景看好。当前生物活性肽研究开发的方向是:肽的定向酶解技术开发,包括高效、专一性强的酶种选育、复合酶系共同作用机理、机制,脱苦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和机理研究,酶解工艺改进技术等;功能性肽的分离、分析技术开发,包括新型高效分离设备和分离工艺,灵敏度高、简单易行的目标肽活性分析检测体系和分析技术及下游精制技术;肽的功能性生物学评价研究;生物活性肽功能食品开发等。

147 评论

臭臭花1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格式与写法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337 评论

CuteGourmet

摘要肝硬化是各种原因所致的肝脏慢性、进行性的弥漫性改变。其特点是一种病因或数种病因长期反复刺激和损伤肝细胞,导致肝细胞变性和坏死,并伴有多种脏器功能损害,晚期可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疾病。因此,对肝硬化患者的护理和知识宣教就尤为重要。同时对我们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共收治了78肝硬化例患者,现具体报道如下。关键词肝硬化;护理;措施1临床资料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共收治78例肝硬化患者,发病原因为肝炎所致68例,酒精所致5例,药物所致3例,其他因素所致2例。其中男62例,女16例,平均年龄50岁。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2例,肝性脑病3例。总结78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治愈、好转64例(82%),自动出院10例(13%),死亡4例(5%)。通过对患者实施恰当而合理的护理措施,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命。2护理措施一般护理〔1〕注意休息卧床休息可以增加肝脏的血流量,有助于肝细胞修复和再生。因此,休息是保护肝脏的重要措施之一。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应绝对卧床,这样有利于增加肝脏的血流量,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细胞的恢复,而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不强调卧床休息,但应适当减少活动,增加休息时间,注意劳逸结合,以不引起疲劳为原则。饮食合理的饮食是正常生命机能的基本保证,营养的合理调配和摄取,在肝硬化的治疗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增加机体的免疫力,增加肝细胞的再生能力,使疾病早日痊愈。因此,要保证足够的营养供给,食物要多样化,应以高糖、高维生素、富含氨基酸的高效蛋白质、低脂肪、少渣饮食为主,对腹水或浮肿患者,一定要限制钠盐和水的摄入量,对有肝脏损害倾向的患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不超过20 g,以免诱发肝性脑病。有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者禁食干硬、粗糙及刺激性食物,以防损伤食道黏膜及胃底血管而引起出血。 保持大便通畅肝硬化患者如果饮食不当,加之活动减少,胃肠蠕动减慢,易导致习惯性便秘,对该病的愈后极为不利。因此,要给患者适量进食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和香蕉之类的水果,既能通便又可补充钾,必要时可服用缓泻剂,例如乳果糖口服液,减少肠道氨的吸收,避免诱发肝性脑病。做好口腔皮肤护理每日口腔护理2次,指导患者用软牙刷刷牙,忌用牙签剔牙,保持床铺整洁,保持皮肤清洁,建议患者穿柔软宽松的棉质衣服,有水肿处用棉垫或气垫圈予以保护,避免造成皮肤破损,而增加感染机会。用药护理正确合理用药,减少肝脏负担。应用利尿药物时,密切观察药物的利尿效果及副作用,准确记录患者的液体出入量,注意电解质的平衡。 心理护理肝硬化是一种康复过程较长的慢性疾病,患者很容易产生焦虑、急燥和恐惧的心理。因此,对患者要给予耐心的解释、鼓励和安慰,消除患者的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坦然的心情。同时指导家属给予心理支持,多与患者沟通,鼓励其说出自己的感受,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处在最佳心理、生理状态下主动接受治疗及护理操作。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应及时发现出血征兆并积极投入抢救。当患者出现黑便,呕血等症状时,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输液,必要时输血,应用止血药物,必要时应用三腔双囊管压迫止血,加强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安慰患者嘱其卧床休息,保持安静,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将下肢抬高,注意保暖、吸氧;禁食,及时清除呕吐物避免患者紧张。肝性脑病是肝功能严重损害,以意识改变和昏迷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早期发现患者神志、行为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应用降血氨药物,加强休息和饮食护理,禁食蛋白质;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详细记录24 h出入量,保持大便通畅;有躁动不安者加床档,慎用镇静剂。出院指导出院前向患者和家属讲解肝硬化的有关知识,特别强调休息和饮食的重要性,按医嘱服药,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电解质。有呕血、黑便或便血、神志改变应及时就诊。指导患者保持心情愉快,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加强自我护理和保健,提高生活质量。还要关注患者家属,对其讲解肝硬化相关知识,正确认识传播途径,减轻其担心被传染的顾滤,与患者保持温馨和谐的关系,从而有利于患者的康复。3结论精湛的医疗技术加上细致的护理,一定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通过对肝硬化患者的精心护理,健康教育指导,使患者能充分认识到肝硬化的发病特点,提高了自我防护能力,消除了诱发因素,减少了并发症,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提高了生命质量。按参考文献

354 评论

相关问答

  • 肝性脑病论文doc

    肝病是指发生在肝脏的病变。包括乙肝,甲肝,丙肝,肝硬化,脂肪化,肝癌,酒精肝等等多种肝病。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酒精性肝病

    长亭不再送别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家兔肝性脑病论文前言

    肝性脑病了啊,就抽搐了啊

    丹凤眼女汉子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肝性脑病的论文

    1 肝硬化住院病人心理异常原因 1.1 生理原因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肝硬化病人肝功能严重受损,肝脏对儿茶酚胺类物质的灭活作用减弱,而儿茶酚胺是调节情绪变

    cathyzhou214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病生肝性脑病论文

    肝硬化是慢性肝病中常见的一种,也是多种肝病发展过程中最为脆弱的时期。所谓脆弱,就是指它极易受外因影响而发生急转直下的变化——出现旰性脑病(旧称肝昏迷)。肝硬化病

    sleepworm88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肝性血脑病论文

    分析讨论1.分析各组所得的结果,分别复制了何种动物模型?可得出什么结论?共复制三个模型:(1)生理盐水对照组:结扎肝脏大部分血管,小肠注射生理盐水(2)肝性脑病

    xiaotian000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