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36

起名字哈烦躁
首页 > 医学论文 > 金匮要略百合病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松涛学大教育

已采纳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而身形如和,其脉微微。”其病邪少虚多,属阴虚内热之证,治以补虚清热,养血凉血,用百合地黄汤。亦可选用百合知母汤、百合鸡子汤、百合滑石散等方。 张仲景在论百合病病因时,是这样描写的:“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请注意,“百脉一宗”是“肺朝百脉,百脉皆系于肺之意。”这本来就是说明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将它作为百合病的病因的解释,显然是不合理、也讲不通的。那么,在本条中的一个“悉”字,却显得那么生涩,那么不近情理。一个“悉”字之讹,意然完全背离了仲景的本意,这便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了。“悉”字在本条条文中起到了以讹传讹的副作用,千余年来误导了历代医家,确实是一件憾事。作为医圣的张仲景,绝对不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那么,到底应当如何还原仲景的原意?张仲景生于东汉末年,迄今已有两千二百多年了,当时受到了秦代的影响,全国统一的文字还是以李斯的篆体字流行于世,那时也没有印刷术,文字流传全靠用漆写在竹片上,几经传抄,难免抄错。更何况那时受孔子的影响也较深,孔子的“劳心与劳力”的学说早已深入人心,因此:“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中的“悉”字应为“劳”字之误。古时候的劳字有两种写法,书写时有同有异,相同的是劳字从火,最上为两火并列,中间是宝盖,最下面区分劳心与劳力。劳心之劳先写两火,再写宝盖,然后在下面写一心字;劳力之劳先写两火,再写宝盖,然后在下面写一力字。后来经过历史的变迁,就统一以劳力之劳取代了劳心之劳,而竹简中所用的劳心之劳,便被后人印成“悉”字,也就不足为怪了。如果把它纠正过来:“百合病者,百脉一宗,劳致其病也。”这样一来,便合理多了。劳者劳其心也,《内经》有“诸气膹郁,皆属于肺”之说,怫郁不舒,心系不宁,郁火上熏于肺,肺郁则阴虚,这才是百合病的真正病因。

177 评论

龙宝宝lovyle

3. 百合病,下之后者,滑石代赭汤主之。 师解:少阳阴虚水热上逆 下之后津液受损,阴虚更严重了,但是下之后邪气入里,一方面化热一方面产生了气逆 注意尽管阴虚水热互结但没有用苦寒剂,是甘润剂。我开的方,黄连用少量就是这个道理,因为苦寒伤胃,苦寒燥湿。也即如果阴虚和热同时出现,不能过分的清热,应该甘润滋阴清热 4. 百合病,吐之后者,用后方主之。百合鸡子汤方 师解:阴虚血燥。 平时治疗血燥用赤芍,鸡蛋黄是不太严重的血燥,严重的要用赤芍。 注意鸡子黄可以润肤 注意鸡子黄可以增强精子活力,治不孕不育 6.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百合洗方 师解:因为热伤皮毛了,所以要洗。水外洗,百合内服。 7.百合病,渴不瘥者,栝蒌牡蛎散主之。 师解:火热伤津(也就是燥热伤津),此方与百合知母汤病机一样,就是伤津比较轻一点,百合知母是燥热伤阴,比伤津更深 柴胡桂枝干姜汤就有天花粉牡蛎 8.百合病,变发热者(一作∶发寒热,)百合滑石散主之。 师解:阴虚水热互结 这个比滑石代赭汤少了代赭石少了重整降逆,代赭石健胃,可以健胃降逆

329 评论

小琪1128

这个章节很有意思,目前为止西医也是无药可治,百合病近似于现代的神经衰弱症或厌食症。 为什么称之为“ 百合病”? 就是症状很多:胃口不好,口不渴,睡不好,吃什么药都不舒服,什么药都不受,这就是神经病。 这种病发生在两种情况下: 大病初愈 和 长久忧郁 。中医观念里, 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 。当五脏平衡时人的心情就好,会有正面的想法,当脏腑失衡时人会出现很多问题。中医视症去调平衡治情志病。 “ 意欲食,复不能食 ”就是想吃都不行,既吃不下,又不想吃。“ 常默默然 ”病人都是安安静静的都不讲话。“ 欲卧不能卧 ”想躺又躺不下来,魂是动,魄是静,动静之间讲的就是肝和肺,当肾水不够时,水不能生木,肝静不下来。“ 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欲闻食臭时 ”有的时候很想吃,闻到食物的味道后又不想吃。“如寒”看起来好像很冷,你问他冷,他又说没有。“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看似热又说不热,嘴巴又有点苦,小便是黄色的,看似热症其实又不是。“ 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 ”服用各类的药又不舒适。有时候“ 如有神灵者 ”就是突然看到什么神仙怪物之类的异象。摸他的脉,稍微有一点数。每次小便的时候就会头痛,因气很虚时一小便伤到津液。 后面几句是辨证和预测,“淅淅然者”是小便时感觉耳中有风,代表肾虚。 百合病有七个处方分别对应不同的症状 1、纯百合病:百合地黄汤 百合是食物里最好消化的食物,张仲景一看这个人什么东西都吃不下去,必须找一种最好消化的食物,要比米饭还好消化的,如果连百合都不能消化,病人就危险了。百合1-2两,地黄汁1-2两。开水烧开放入百合一滚即关火,这是做菜,当药的话须多煮会儿,成浓稠状。地黄生用,用热水泡,泡透后包入布中拧出汁,放入百合汤(一碗百合汤+半碗地黄汁)再同煮一会儿即可。 吃完后,“ 大便当如漆 ”,大便是黑的,是余毒,中医称之为“伏热”,大病初愈身体里还有些残渣。 百合色白入肺,肺的津液被补足,魄会静下来,“如见神灵状”会消失。生地黄色黑入肾,肾水一补足后水生木,肝臓受到滋养,“但卧不得卧”状消失。很轻的两味药推它一下就好了,其他的药不受。 百合地黄汤适合大病初愈和忧郁症,抗忧郁药吃了会自杀。一个人情绪忧郁太久会内生伏热,因为气被郁闷到,没有办法很正常的运转,于是热就会停在下焦伤到血分所以用生地黄。 2、百合病误汗后的补救:百合知母汤 百合病本来是大病初念体力还没恢复,结果医生看他生病就开发汗药,如何去弥补?就用百合知母汤。 知母三钱,百合五钱至一两均可。百合浸泡一晚是为了软化好煮好消化。 百合 把肺的津液补足, 知母 是除烦圣药。中医认为泉水是未经过太阳晒过的阴水,能够去虚热。现在用自来水就可以了,也是阴水。 3、百合病误下后的补救:百合鸡子汤 病人大病初愈被攻下后体内津液严重丧失,体力丧失,病人会下利,中医用涩济止利。 代赭石为涩剂,滑石利尿。 为什么不用茯苓、泽泻或猪苓利尿而用滑石? 因为百合病人身体很虚,完全依赖药物,金石类药力较强,滑石味又淡,故用滑石把水从小便排出,目的是止利。 百合1两,滑石3钱,代赭石一块如弹丸大,后两味均用棉布包起来煮。 4、百合病误吐后补救:百合鸡子汤 有的时候不一定是误吐,而是百合病人吃到不干净的食物而吐,伤到胃的津液,甘姜枣下去不受,只好在食物里找,便是鸡蛋黄。后面说“煎五分”,其实不要煎,一煎成蛋花汤了。我们用鸡子黄是取其滋阴的功效,去补胃里丧失的津液,蛋花汤下去也是“如食不食”不接受的。所以从食物中找出最易消化的东西把受伤的部分补足。 百合1两,鸡子黄一枚。 5-6、百合病变成渴者:百合洗方&栝蒌牡蛎散方 病人出现口渴想喝水,但喝下去身体又不受,只能从表把水分补下去,百合洗方让百合的药力从皮肤毛孔渗入,是外洗的处方。 百合剂量视体格大小,洗完后吃煮饼,北方人讲的“煮饼”就是面条,白的面,越清淡越好,千万不用加什么盐巴和豆豉,咸的会把水分散掉。 中医治渴的处方很多,这个处方很特殊,用在百合病上。如果你用百合洗方,洗完了还是照样渴,渴的时候病人水喝下去就下利出去,或是小便流失掉了,反正就是身体不受,渴症本是很简单治的,像是用栝蒌根或是用白虎人参汤之类都可以治渴,如果服用后照样还渴,表示身体已经不受,因为大病初愈的病人一定有虚热出现,遇到这种渴不解者,我们就要栝蒌、牡蛎并用,张仲景只有在这个方子中栝蒌牡蛎并用。 栝蒌根 味苦性寒,能生津止渴。 牡蛎 咸味、性寒,能把上焦的虚热导引到下焦来从小便走掉,再利用栝蒌根来增加病人的津液,这几个都是百合病的变方。 7、百合病变成发热者:合百滑石散 百合病人如果变成发热,一直没有好,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更换为百合滑石散。要靠滑石把热从小便利掉。滑石本身是利尿剂,会用到滑石,可能病人本身有百合病又兼有膀结石或者是肾结石。这种发热绝对不是高热,是低热,中医讲的热就是发炎,有破损了才产生热。这时百合用炙过,就是用火过,或是在锅子里面干炒过。 比例是:百合一两,滑石三两,将这两味药捣成散剂来服。“方寸匕”就是一汤匙,一天吃三次。如果吃了百合滑石散后有点下利时就可以停药了,表示药到了。 这个是说:百合病,病家本身的津液已经虚掉,身体是持续处在虚的状态, 病人在虚的时候不要强攻 。大黄、麻黄、桂枝、黄芩、黄连都是很强的药,当身体虚的时候,不要开很热的药或者很凉的药,病人都会受不了,要用滋阴法,开些滋阴的药先养阴液,比如麦门冬、党参等轻微的药把津液补一下,不要去挑经方中“一剂知”的药,然后再临证决定用什么方法来治疗。

285 评论

相关问答

  • 金匮要略中风病论文

    这一篇争议很多,因为里面的条辨散失最多,然而又最重要。 肺在胸阳,胸腔的最上方是肺,肺里面应该有很多的津液。如果里面中风,风一吹会增热,热一增加,嘴巴会干燥

    兰生幽荣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金匮要略病证论文

    这一篇争议很多,因为里面的条辨散失最多,然而又最重要。 肺在胸阳,胸腔的最上方是肺,肺里面应该有很多的津液。如果里面中风,风一吹会增热,热一增加,嘴巴会干燥

    一17777777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金匮要略治杂病论文

    “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张仲景是中医大家,其《金匮要略》对后世中医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金匮要略》的学习

    大铭空调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金匮要略月经病论文

    《金匮要略》妇人病三篇方药辨治特色摘自2016-4-22中国中医药报□吴茂林山西省平定县中医医院张仲景《金匮要略》是中医杂病辨证论治之典范,其中妇人病三篇是最早

    小雨叫主子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金匮要略水气病论文

    这一篇过去在中医里很难解释,因为涉及水的问题,当你了解了中医水的观念时,这一篇就不难理解了。 一、水的气化观念 《内经》里水的气化观念是:肺(金)法象天

    Jacksperoll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