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327

芊芊百合Y0Y
首页 > 医学论文 > 患癌后失败的人生观论文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ingyingwp

已采纳

人的一生会死亡三次。"

第一次是心脏停止跳动的那一刻,从生物学角度来说的死亡。

第二次是举行葬礼的时候,这一刻你的身份将会从这个世界上抹除。

第三次是这世界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离开,这一刻才是真正的死亡,因为从此不会有人知道你来过这个世界。

今年的重阳节,是著名主持人李咏去世后的第二年。

妻子哈文在社交平台发文,"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

看的出来,哈文始终没能从悲伤中走出来,她一直在思念着丈夫。

在哈文的心里,丈夫李咏不是去世,只是离开,他一直活在她的心里。

对于离开的人来说,失去的不是生命,只不过是走出了时间。

但在活着的人心中,时间被永远定格,似水流年,只剩下了记忆。

李咏去世一年的时候,哈文也曾发文"只愿岁岁平安,即使生生不相见"。

最初的爱恋,哪有这么容易就忘记的。

要说最羡慕娱乐圈中哪一对夫妻,不是孙俪和邓超,也不是黄磊和孙莉,而是李咏和哈文。

从校园走到婚纱, 再到女儿长大,他们携手走过了数十个春夏秋冬。

有过争吵,也有过小矛盾,但最终还是离不开对方。

大学刚开学,李咏就注意到了哈文,两人是同班同学。

缘分就是这么的奇妙,一个回头,眼神对上了就再也移不开了。

开学才两个多月,两人就这样好上了。

他们习惯平淡,对事业没有特别大的野心。

结婚后一起努力,一个是主持人,一成为了导演,配合默契。

生活中他们也是最契合的一对,总是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天。

更是过了十年的二人世界,女儿的出生也让他们之间的越来越好。

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法图麦·李。

就是利用为了配合妻子哈文回族人的名字,当初上户口为了这个名字,李咏还和办事的人了好久,直到可以输入。

更是为了陪伴女儿成长,李咏辞去了央视主持人的工作,回到校园当起了老师。

生活回归平淡,一切都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命运却不曾放过他们。

不知道为什么,忽然传出李咏移民美国的消息,还有很多张图。

每一张都不一样,大家都认为李咏在美国长期定居,甚至是移民。

一开始,大家还保持理智,对传闻半信半疑。

有网友在其社交账号下留言,得到了回复是"木有",舆论短暂的消停了一会。

然而不知道为什么,舆论愈演愈烈,甚至激起了众怒,人人都在骂他。

直到哈文发布动态,告知了李咏去世的消息,大家这才反应过来。

他去美国不是移民,而是去治病。

后来遗体没有回国,哈文再一次受到了不少网友的谩骂。

国人讲究落叶归根,李咏死后不回国就是一种罪过。

哈文和女儿不曾理会过所有的舆论,沉浸在悲伤中的她们,大概也是没有精力去回应了。

一年后,哈文解释了李咏为什么会安葬在美国,是因为法图麦一直在美国上学

葬在美国是因为想要离女儿近一点,换一种方式陪伴女儿。

抗癌17个月,李咏最终没能熬过去。

在他最难过的时候,还好妻子和女儿都陪伴在身边。

或许在最后的日子里,他并没有留下多少遗憾。

要说舍不得的就是女儿,不能看着她长大、成家立业。

相比于哈文的 多愁善感,法图麦就显得没心没肺了。

也因为她总是在分享自己出去游玩的照片,而被网友攻击,直言她不孝、冷血。

失去父亲的是她,网友之看到了玩乐,却不会想到,她这是一另一种方式告诉父亲,自己没有辜负他的期望,活得开心快乐。

101 评论

无敌美苏苏

李咏患癌之后到国外治疗,期间一直有人说他是“赚够了钱准备跑到国外养老”,但是李咏没回复这些评论,直到他去世大家才知道他是到国外治病去了,最后也葬在国外。

280 评论

小屋美眉

正在杭州治疗的“错换人生28年”患癌小伙姚策发出“绝笔信”。他在信中称,近来因癌细胞扩散身体痛感加剧,家中一直背负沉重的治疗压力,最新得知“医院同意最多不超过六十万的赔偿”深受打击。

医据其家属透露,姚策因病情变化从上海转到杭州治疗,“由于其体内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医生告诉他已经无法换肝。只能保守治疗。”医院表示愿意赔偿并不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而是确确实实自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错换的二十八年时间,将会对患癌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一、患癌者生母患有乙肝

28岁额姚先生患癌,母亲想要将自己的肝脏切一部分给儿子续命,但二人配型始终无法成功,从而牵出了这一段二十八年的错换人生。姚先生出生时,由于自己的父母并未存在肝方面的疾病,对此也就没有关注。但姚先生的亲生母亲却患有乙肝,这导致乙肝病毒长期在姚先生的体内积蓄。最终导致了姚先生身患肝癌。假如姚先生没有被错抱,他一出生便会被父母关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肝癌的在他这个年纪的发病率几乎为0,即使肝癌在他身上发生也将是在人生的暮年,且有很高的几率不会发生。

二十八岁患癌与暮年患癌,这中间相差半个世纪的时间距离。无疑医院对此将要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人的28岁,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好的时间,事业正处于上升期,开始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与阳光,这一场错报无疑将一个人推向死神的身边,将两个家庭拉向生活的边缘,此后的时光将要如何度过,这一切的一起都是一个未知数。

二、二十八年的时间,不同的生活环境或许能改变人生的走向

二十八年的时光,对于一个人来说已经是人生最美好的前半段,这段时间长到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命运、以及生老病死。生活环境中的种种诱因,生活环境,以及自己状态,都将决定是否会发生癌症。因为被“错抱”导致姚先生自己对自己乙肝患病情况的不了解,没有进行严格的乙肝防治工作,最终导致年仅28岁的姚先生最终患病。

由于错抱的关系自己与母亲无法完成配型,最终导致肝癌晚期,等待姚先生的只有无尽的折磨以及生命的陨落,二十八年的错报人生,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父母都一步一步诱导着肝癌的发生。从这一点上来说,医院对于姚先生的癌症负有间接责任,并且不可推卸。

三、错换人的两场诉讼案

“错换人生28年案”代理律师周兆成称,“换错人生28年案”被分成两个案件分别审理,其中一起案件的原告为姚策及其亲生父母郭希宽、杜新枝,原告认为因在淮河医院“错抱”孩子,三人遭受了难以估量的精神创伤,因此,原告方请求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支付每人60万元的精神损害赔偿,并支付寻亲费、误工费等费用。

另一起案件原告为姚策,姚策因在淮河医院被“错抱”,因而没得到严格的乙肝加强治疗,导致28岁就罹患肝癌晚期,他因此请求淮河医院赔偿由此造成的治疗费及相应损失,共计元。

此外,三名原告还在开庭前追加了诉讼请求,希望淮河医院支付郭希宽、杜新枝抚养非亲生子的抚育费28万元,并公开道歉。

周兆成律师表示,之所以请求变更诉讼请求,是因为被告方给姚策以及亲生父母三人身心造成极大伤害,加之目前姚策病情恶化,生命垂危,原告杜女士、郭先生担心将来老无所养,因此在庭前证据交换中要求变更诉讼请求。涉事医院对姚策亲生母亲进行过乙肝两对半的检测,但目前没有找到检测报告,这样关键的病历证据遗失的话,不利后果应由医院承担,此外,周兆成律师团队调取的治疗资料中,没有发现姚策被注射乙肝疫苗的证据,周兆成律师认为,婴儿出生24小时之内注射乙肝疫苗很关键,姚策罹患肝癌,核心原因是其出生后医院没有及时打乙肝预防针。

因此医院需要多姚先生错换人生的二十八年负全责,并且在姚先生患癌这一方面负主要责任。

112 评论

疯*草莓

有关系,就是因为他出生的时候被错换了,没有打乙肝阻断剂,所以才导致后来患了肝癌

330 评论

JACK赵俊

李咏是汉族,而他的妻子哈文是回族,俩人结婚后也有了回族的信仰,而回族有个人去世后,三天必葬的说法,依照中国的法律三天不可能把李咏从美国带回来,所以就葬在美国了。

345 评论

Leap丶飞。

每个的经历与处境不一样,对待生活与金钱的态度也不一样,但是能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去纠正自己,这就是勇气。 癌症是一个转机,它是一个生命的提醒,愿您能从中有所感悟,而改写自己生命的奇迹! 下面是我整理的这篇《抗癌感悟》,以供参考。 第一,要克服对癌症的恐惧和无知。 患癌不是罪过和惩罚,只是运气不佳。癌病患者最大的敌人,不是恶性肿瘤,而是恐惧和无知,一定要克服对癌症的恐惧感和无知。 不论患了哪种癌,也不要管其恶性程度多高、发展到了什么阶段,在确诊后,都不要自责,不要害怕和恐惧,要保持冷静。 人们对癌症的恐惧,包括对癌症本身的恐惧、对治疗过程的恐惧、对随时来临死亡的恐惧、对失去事业的恐惧、对身体巨变的恐惧、对人际关系疏离的恐惧、对生死离别的恐惧、对因治病而来的经济压力恐惧等等,其实都是听别人说的和自己想象的,一切还没有发生,所以不必自己吓唬自己。 癌症忽然降临,对一个正常人来说,一点不害怕、不担忧、不恐惧,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反过来想,事情已经发生了,即使再害怕、再恐惧,疾病也不会自己好转,还不如接受它,想办法战胜它,最差就是目前这样了,跟它和平共处。太多的害怕和恐惧,不但不利于治疗,还会加速病情的发展。 因为患者对癌症的无知,导致很多患者出现错误治疗、过度治疗、被人讹,患者甚至最后发生抑郁、自闭、自暴自弃、自杀等现象。 所以有人说,很多癌症患者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恐惧和无知,死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失误和心理失衡,这个结果真是令人非常痛惜。 身患癌症,必须解决对癌症的无知问题,要多学习、多查资料、多看病例、多咨询医生,学习有关癌症的各种知识,了解癌症的前世今生、治疗手段、科技发展趋势,对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及手段做到心中有数。 其实只要多学习,减轻对癌症恐惧感也不难。通过学习,人们就会对癌症有个科学正确的客观认识。我们知道现代科学技术在二十一世纪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癌症治疗也有了很多新手段和新药物。癌症现在已经不属于不治之症,而是一种常见病和慢性病,癌症是可防、可治、可控的。正因为如此,社会上才会出现众多的抗癌明星。 第二,学会选择。 得了癌症,头脑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冲动,不要轻率做决定。一个普遍问题经常会发生在初诊癌症患者身上,那就是有病乱投医,或在前期治疗方案的方向性选择上,出现很多不客观、不科学、不冷静、不明智的现象。 在抗癌过程中,选择无处不在。 比如发现癌症后,在哪里治。这就出现了对医疗机构的选择——是选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本地的还是外地的?是选综合医院还是专科医院?是选这个医疗团队还是那个团队?能不能走医保? 又如,到了医院,需要自己对治疗方案和手段进行选择——是先手术还是先化疗?化疗药是选国产的还是进口的?化疗时身体内是埋输液管还是植入PICC或是输液港? 又如,手术后进行不进行化疗?化疗多长时间?什么时候停止化疗? 再如,是否进行中医药辅助治疗?什么时候介入?去什么医院找什么样的中医? …… 类似的问题太多太多,要做的选择也很多很多,怎么办?多学习,多请教,多查资料。 第三,确定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尽管世上没有两个绝对相同的癌症病人,也没有绝对相同的治疗方案和方法手段。但是,在治疗方案的方向选择,却有规律可循的,可以参考和学习。 癌症目前最成熟而有效的方法就是手术。初诊癌症患者如果能手术,那首选的治疗方法当然是手术,其次才是化疗和放疗。现在,这三种手段依然是癌症治疗的主要方式。 除了手术、化疗、放疗这三板斧,我们还应该知道,癌症治疗中还有靶向治疗、生物免疫治疗、微波治疗、激光治疗、中医药治疗等现代治疗手段可供选择,这些新方法发展很迅速,有的已经在临床上成熟应用,当患者不能手术、化疗和放疗时,也有手段可供选择。 作为患者及其家属,病情复杂时,要多跑几家医院,多咨询一些专家。当确定医疗团队后,要与医生积极沟通,多听取不同机构和专家的意见,与医生一起分析病情和治疗方案,多了解类似病例,通过多方面的寻找、鉴别,最后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办法。 第四,重视中医药的作用。 中国传统医学的作用不可忽视,中医药有几千年的历史,它的长期存在证明中医药有存在的道理,中医药在防癌治癌上有其不能低估的价值。尽管当前社会上对中医药治癌存在分歧,中医药市场也是鱼龙混杂,但中医药在抗癌上的特殊作用和重要地位,还是不能忽视,在某些特殊时刻,中医药还能起到关键和决定性作用。 事实证明,中医药治疗跟中华养生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治病,还可以调理身体、改善身体状况,甚至彻底改变身体里的环境,提高身体的免疫力,给防病治病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是中医药治疗,必须从正规的医疗机构,找到一个好中医,用正规的中医方法,实施治疗,千万不能被江湖医生的歪门邪道给。 第五,注重自我调节。 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医生,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古语云也:是病三分治,七分养。这个养就自我保养、自我调控,它有时比医院的治疗更加重要。 医生治病治不了命。人的命是自己的,命运最终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即使这次病治好了,后期的保养还靠自己。 我们知道,癌症的发生与发展是有规律的;同样,癌症的预防和控制也有规律。但每个病人患癌的具体原因,还是要靠自己进行总结分析,从自己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作息规律、工作压力,生病前后环境变化等诸多方向找原因,并针对性的制定措施。要彻底改变产生癌症的土壤,彻底告别过去的恶习陋习,保持一种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和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特别要调整心态,有时这比调理身体还重要,还难。 人体很神奇,有很多潜力都没有被挖掘,但通过一定的方法手段,可打开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开关,把正能量激发起来,使身体向正方向转化。人的身体里的这个开关只有自己能找到,也只能靠自己打开开关,真正能够改变自己的最终还是自己。 第六,改变人生观,看淡功名利禄。 很多人在患癌后无法接受自己的身体变化,无法适应因癌症导致的职业变化和社会地位的巨大落差,很容易产生心理失衡,出现精神沮丧、自我否定、自卑等现象。 其实往大了说,这是个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人活一世总在追逐,这是人的本性,是自然选择,是老祖宗留在基因里的东西。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由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等级构成。但人的所有需求,其基础和前提都是活着,人死万事空,所以生死事大,其他都是浮云。在癌症和死亡面前,我们能做的只有面对、接受、处置和放下。 我们要适时调整,改变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工作、社会地位、名誉和钱财;如何看待生命的价值,眼界应该更加宽广。看淡功名利禄,活在当下,好好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好好总结自己走过的人生路,也是一种价值。 人的命运,有些时候是自己无法完全把控的,比如自己忽然间就成了一个癌症患者,直面生死,那就把癌症当做生命中一次特殊境遇吧。既然抗拒不了,不如坦然接受。你不幸患癌,也许是老天让你放下沉重负担,让你好好看看世界,品味人生。现在我们能够活着,就是老天的赐予,多活一天赚一天,把每一天当做生命最后一天过吧,享受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样自己就可以坦然淡然应对身外世界。 其实换个角度想,患癌不见得是件坏事,它也是一场修行和经历,是生命中的一笔宝贵财富。癌症和死亡让我们看透了世间万物,体会了世间冷暖和温情。经历了,看透了,也明白了,许多事情就淡了,就不跟自己较劲了,为人处世就会圆融豁达,生活反倒变得容易起来。 能从癌症中悟出一点东西,那就没有白生这场病,这是老天赐予的东西,自己抗癌的价值。 第七,忘掉疾病,培养兴趣,融入社会。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癌症带来很多痛苦,各种各样的苦与痛,而且你还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这些苦痛时不时的提醒你,你是个病人,你是个身体不正常的人。 正因为如此,很多癌症患者走不出癌症的阴影,总觉着别人拿异样的眼神看自己,自己也跳不出思想的怪圈,患得患失,导致自我封闭,甚至抑郁。 癌症患者由于疾病在身,肯定不能像身体健康的人那样无忧无虑生活,很多事不能做也不允许做了,我们要提醒自己是个癌症患者,但又不能时时处处想着疾病,有时还要忘掉疾病,因为这样才能更好的活下去。 怎么办?培养一个或多个兴趣,虽然失去健康的体魄,我们还有健康的心灵,我们可以从很多事情中找到快乐。 一个兴趣,可以让你沉浸其中,忘了时间,忘了病痛,忘了世间万物,让你重获自由,再次找到成就感。 可供选择的兴趣太多了,可大可小,可多可少,前提是你真的喜欢。比如:下棋,书法,雕刻,音乐,读书,唱歌,学外语,写作,厨艺,烘培,养花种草,养鱼,养宠物,摄影,旅行,爬山,跑步,徒步,骑行,钓鱼,游泳,舞蹈,手工,绘画,太极,气功,瑜伽、广场舞,缝纫,健身,放风筝…… 找到兴趣,你就找到了通往社会大众的接口和通道,借助兴趣,你可以重新回归社会,融入众生,忘掉孤独。 第八,要有人生信仰,相信好人有好报。 癌症让很多人迷惘,很多患者都会问,为什么是我? 我在医院住院时,经常听病友说:为什么让我患癌症啊,为什么是我啊,我不偷不抢不作恶,尊纪守法做个好人,平时还乐于助人,老天为什么还要惩罚我,惩罚一个好人呢? 我想说的是癌症与你是否作恶无关,癌症只是一种病,一种常见病,患病是有概率的,每个人都可能碰到。人得了癌症,只是运气不佳,不要怀疑自己,怀疑人生,怀疑自己的信仰。 信仰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产生的一种东西,人在改造世界中发现人不是万能的,很多东西无法改变,总觉着有个神秘的东西,主宰世界,于是便出现了信仰,多种多样的信仰,重要的是你接受了什么。有人信科学,有人共产主义,有人信道,有人信佛,有人信儒家文化,有人信基督,有人信神,关键在于信,但信仰不是迷信。 信仰,在抗癌中也能发挥独特作用。信仰可以让人精神强大,可以让人直面生死,让人专一和执着,为一件事而奋斗。 不管承不承认,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个信仰,或隐或显,或多或少。信仰能产生信念,一种神奇的力量,比如相信好人总有好报,自己一定会好起来的信念,这个信念会让你坚定不移的走在人生路上,笑对挫折,心灵永不孤单。 第九,家人和朋友很重要。 疾病在身,就深深体会到家人和朋友的重要性。 每个治愈的癌症患者,都有家人和朋友们的功劳,因为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朋友们的关心和宽慰,对患者的康复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家人和朋友的鼓励都是对癌症患者的一种帮助,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孤独和无助。 对调一下角色,你需要家人,家人也需要你,家庭中的每个人都很重要,不可或缺。一个工作岗位失去你,马上就会有新人补充,但家庭失去你,就是永远的失去,永远的缺失,就是一个残缺的家庭。 要珍视家庭的和谐关系,亲情和友情对患者情绪稳定发挥着关键作用,不能忽视亲情和友情的价值。 第十,学会减压,心安神定。 癌症患者的病因,很多都是因为生活和工作压力太大,身体和精神都承受不了,积劳成疾;而生病后,最大压力就是精神恐惧,怕疼、怕死、怕漫长繁琐的治病过程。但癌症治疗就是一项大工程,长时间的治疗,自己累、家人也累,身累、心也累,如果不懂得放松,去释放一下压力,宣泄一下情绪,而一直保持身心紧张,长此以往,还会被压趴下的。 所以要学会放松,让心安定下来。 古人所谓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内心安定,才能考虑周全,找到抗癌的好办法,要想抗癌防癌,与癌共舞,必须轻松、冷静、自信,惶恐不安,只能与事无补,助长癌细胞。 事实上还有很多很多的东西想说想写,但没写出来,像中国传统文化的帮助,练习八段锦五禽戏等健身气功的好处,冥想导引功的作用,饮食调理的功效,定期检查身体的优点……等等。 词不达意,就说这十点吧,总结出来,提醒一下自己。如果对别人有所帮助,那就更好了。

174 评论

疯荷日狸

你的想法是不对的,世间万物,没有可以长存与世的,都有产生,生长和毁灭的过程,所以人固有一死,没什么可怕,主要是要在这世上不留下遗憾,所以你应该振作起来,尽力帮助你父亲(我应该骂你,现在癌症也不是什么必死之病,你都没信心,怎么帮助你父亲,何况你父亲是医生,应该是早期,更80%治愈的可能),也为自己的人生做一下规划。

274 评论

小笼0113

首先,人都是要死的。遭受到这样的不幸,我想你首先你要劝你父亲不要放弃希望,生存下去的决心比什么都重要,记住。其次,你是你,你父亲是你父亲,他得癌症并不能说你就不要活下去了,你父亲也不希望这样,再就是生命的意义。人活下来就要实现生命的价值,没有价值,生不如死。实现价值,生命就是精彩的。我们不能说手机反正是要坏的,不买了;衣服是要旧的,不穿了;亲戚朋友都要离去的,我不要了;地球要毁灭的,我想办法逃走。这都显然不合逻辑嘛,生命比这些都要伟大,这就是你为什么还要活下去的意义。

161 评论

ling爱吃

肯定有关系啊,谁给你勇气说没有关系,要不要脸啊。

事件回顾:28岁的姚策患肝癌,母亲欲“割肝救子” ,谁知道查出来不是母子关系,从而揭开28年的错换人生。姚策的生母怀孕的时候就患有乙肝,孩子出生就要注射乙肝疫苗。

我不知道医院是从哪一个方面思考问题,认为赔付60万就能搞定整件事情。假如姚策没有被抱错,他一出生就注射乙肝疫苗,按照肝癌的发病率,至少是60岁以上,或者不会患上肝癌,试问28岁跟60岁能一样吗?28岁,他的人生留下一堆遗憾,来不及看孩子长大成人,来不及看父母变老,来不及打拼事业,这些是60万可以换回来吗?

因此,姚策才会得知赔偿60万,写下亲笔的绝信。这事搁谁都要绝望,姚策也不要医院赔偿多少,就想医院承担治疗费而已,难道这样算离谱吗?如果医院能跟哆啦A梦借个时光机改变这一切,给婴儿期的姚策打上一针,相信没有人会追究医院的责任。

其实医院的态度很明显,他们摆明就抓住一点,我们是有错,但是姚策生病这种事情,是谁也无法预料为借口,想少赔点钱。毕竟生老病死是人类无法干涉,谁也不知道上一秒健康的同学,下一秒疾病就找上门。

这种说法不能用在姚策身上,他是特殊的。生母患有乙肝,这点医院都知道,医院为啥要弄错,有本事掰正回来。无法做到,那能不能出钱治疗呢?给个60万,是人道主义吗?明明知道他需要300元左右治疗费,做错为啥不承担?

希望姚策早日讨回公道,也希望他早日康复。

300 评论

相关问答

  • 投稿失败的医学论文集

    据学术堂了解,在论文的发表过程中,退稿是人人都可能遇到的情况,被退稿想必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其实,只要是有过发表经验的作者一定都有被退稿的经历,除非是学术

    杰爱小吃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药学失败案例论文

    大专药学毕业论文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以下是我收集的大专药学毕业论文,欢迎查看! 1简要论述药学监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

    好吃不懒做也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寄生虫观后感论文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我整理的《寄生虫》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rainbaobao1116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年轻人患癌的论文

    可信,毕竟是北大研究出的结论。北大的研究能力还是有一定的权威性的。喝牛奶也需要适量,不能过度饮用。

    随风来雨 9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写医学论文失败的原因

    以字数定框架

    鱿鱼女王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