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89

张祝君1
首页 > 医学论文 > 运动与阿尔茨默病主题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丸子粉丝

已采纳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又叫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起病隐袭,病程呈慢性进行性,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影响社交、职业与生活功能。A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特征性病理改变为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的细胞外老年斑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以及神经元丢失伴胶质细胞增生。病理病因该病可能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在多种因素(包括生物和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下才发病。从目前研究来看,该病的可能因素和假说多达30余种,如家族史、女性、头部外伤、低教育水平、甲状腺病、母育龄过高或过低、病毒感染等。下列因素与该病发病有关:1.家族史绝大部分的流行病学研究都提示,家族史是该病的危险因素。某些患者的家属成员中患同样疾病者高于一般人群,此外还发现先天愚型患病危险性增加。进一步的遗传学研究证实,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所致。最近通过基因定位研究,发现脑内淀粉样蛋白的病理基因位于第21对染色体。可见痴呆与遗传有关是比较肯定的。先天愚型(DS)有该病类似病理改变,DS如活到成人发生该病几率约为100%,已知DS致病基因位于21号染色体,乃引起对该病遗传学研究极大兴趣。但该病遗传学研究难度大,多数研究者发现患者家庭成员患该病危险率比一般人群约高3~4倍。等(1989)复习了该病家系研究资料,发现家庭成员患该病的危险,父母为;同胞为~。用寿命统计分析,FAD一级亲属患该病的危险率高达50%,而对照组仅10%,这些资料支持部分发病早的FAD,是一组与年龄相关的显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文献有一篇仅女性患病家系,因甚罕见可排除X-连锁遗传,而多数散发病例可能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与AD有关的遗传学位点,目前已知的至少有以下4个:早发型AD基因座分别位于2l、14、1号染色体。相应的可能致病基因为APP、S182和STM-2基因。迟发型AD基因座位于19号染色体,可能致病基因为载脂蛋白E(APOE)基因。2.一些躯体疾病如甲状腺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癫痫等,曾被作为该病的危险因素研究。有甲状腺功能减退史者,患该病的相对危险度高。该病发病前有癫痫发作史较多。偏头痛或严重头痛史与该病无关。不少研究发现抑郁症史,特别是老年期抑郁症史是该病的危险因素。最近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认为,除抑郁症外,其他功能性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也有关。曾经作为该病危险因素研究的化学物质有重金属盐、有机溶剂、杀虫剂、药品等。铝的作用一直令人关注,因为动物实验显示铝盐对学习和记忆有影响;流行病学研究提示痴呆的患病率与饮水中铝的含量有关。可能由于铝或硅等神经毒素在体内的蓄积,加速了衰老过程。3.头部外伤头部外伤指伴有意识障碍的头部外伤,脑外伤作为该病危险因素已有较多报道。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提示严重脑外伤可能是某些该病的病因之一。4.其他免疫系统的进行性衰竭、机体解毒功能削弱及慢病毒感染等,以及丧偶、独居、经济困难、生活颠簸等社会心理因素可成为发病诱因。

324 评论

小女孩不懂事

阿尔茨海默病(Alois Alzheimer),简称AD。 是一种病因未明,原发性,进行性脑部疾病。病程缓慢且不可逆, 临床以智能损害为主。我国已进入老年型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期痴呆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多数认为在 5% ~ 8%之间, AD 目前在老年人群中已成为仅次于心脏病、恶性肿瘤和中风的第四位死亡原因。AD俗称老年痴呆,是导致痴呆的最大种类(由于发病机制及脑区不同,痴呆也分很多种)。下面将从AD的发现,生物标志物,发病机制,影响因素,流行病学,预防几个方面为大家介绍。AD研究历史:1906年Alzheimer医师对一例女性患者Auguste Deter的临床症状(记忆力减退、语言障碍、行为异常、偏执和幻觉)及病理所见进行描述将这一疾病命名为“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说至今为止,AD的发现不过只有一百多年。AD的生物标志物:AD患者的大脑除了严重萎缩外,还有两种特殊的病理改变,一种是位于神经细胞外的异常斑块,命名为老年斑Aβ,另一种是神经内异常缠绕的纤维丝,命名为神经元纤维缠结NFT(具体产生机制不多说了,有兴趣的再聊)。AD的发病机制:关于AD发病机制的假说很多,所以对于药物的研发也十分困难。这也是为什么临床上应用的AD药物都是延缓病情,而不是治疗或者逆转,使病人恢复健康。例如:Aβ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这个学说大概意思就是一种叫APP的蛋白,本来在脑内生成与清除很正常,但是某一天这个平衡被打乱了,清除的少而累积增多,最后聚在一起变成不可溶的斑块黏在细胞上,细胞的很多内外通路都产生了障碍,最后大脑神经网络也就被破坏掉了。还有神经纤维缠结假说,氧化应激假说,胆碱能假说等。当然也有遗传因素,如21号染色体上的APP基因突变或14号染色体PS1基因突变等。晚发病例约30%有痴呆家族史。国内外研究发现,载脂蛋白E(APOE)ε4等位基因增加AD的发病危险,APOEε2等位基因则可能具有保护效应。APOEε4被认为是AD的易感基因。影响AD的发病因素:现有研究提示AD的发病与年龄,性别,家族史,受教育程度,脑外伤,饮酒饮食等习惯相关。1.年龄:调查显示,<65 岁的患病率<1%,65 岁则为 ,以后每增加 5 岁,患病率就增加大约一倍,85 岁以上约为 30% 。2.性别:女性AD患者较男性多,这种差别主要存在于绝经后的女性。3家族史:主要和基因有关,是公认的AD危险因素之一。4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的文化程度与智能下降休戚相关。大量研究证明,文化程度越高, 痴呆的发病率越小。意大利一项对 778 位老年人( 年龄 > 59 岁) 调查发现,教育与痴呆发生呈明显的负相关, 文盲患痴呆的几率是受过教育( 仅完成中学教育) 人群的 16 倍。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的职业工作者痴呆的发病率高 2 ~ 3 倍。教育程度越高,痴呆发生的危险性越低。这一结论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痴呆, 包括 VD(血管性痴呆) 和 AD,当然不是每个人都符合,著名的诺贝尔奖得主高琨和撒切尔夫人美国总统里根,晚年也得了AD。。。5生活习惯:饮茶和参加社会活动可能对AD有保护作用,但这都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中重度吸烟会使AD风险增加157%,也有报道称冥想,走路,慢跑,跳舞,吃柑橘类水果等降低痴呆风险,吃油菜籽可能增加AD风险。AD的流行病学调查:2015年全球约有990万例新发患者将被诊断——每3秒钟就有1例。到2050年,全球患有老年痴呆的人数将从目前的4600万人增加至亿人。据估计美国治疗痴呆的费用约为$8180亿,但预计到2018年会飙升至$1万亿,到2030年会高达$2万亿,相当于如果用于care患者的费用是一个国家,那它相当于世界第18大经济体,超过苹果公司和谷歌公司的市值AD的预防:运动,生命在于运动,进行体育锻炼会使人的血液循环加快,使脑细胞得到充足的 养分和氧气 ,老年人可通过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来预防AD。动脑:人的思维功能也是 “ 用进废退 ” 的,健身球 、做手指操 、练书法 、打算盘 、弹奏乐器、学外语都可以预防AD 。 饮食:多吃蔬菜、豆类、水果、鱼和不饱和脂肪酸喝红酒等会减少认知功能损害的风险。控制好血压血脂,不要吸烟。最后,央视的公益广告做的很感人,我们要健康生活预防AD,对于AD患者,要耐心照料和尊重,不要让最亲的人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291 评论

熊猫小胖

老人在日常的生活中应该多丰富自己的生活,比如结伴去跳舞唱歌,打麻将,玩电脑游戏等,这些活动会让老年人的思维更活跃。其次,要注意定时体检,有问题早发现。

325 评论

吃货跟谁吃

首先多做益智活动,其次适当地加强身体的锻炼,然后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同时多社交提高大脑的活跃度。

324 评论

哆啦爱梅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又叫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起病隐袭,病程呈慢性进行性,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影响社交、职业与生活功能。A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特征性病理改变为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的细胞外老年斑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以及神经元丢失伴胶质细胞增生等。该病可能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在多种因素(包括生物和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下才发病。从目前研究来看,该病的可能因素和假说多达30余种,如家族史、女性、头部外伤、低教育水平、甲状腺病、母育龄过高或过低、病毒感染等。下列因素与该病发病有关:[1]1.家族史绝大部分的流行病学研究都提示,家族史是该病的危险因素。某些患者的家属成员中患同样疾病者高于一般人群,此外还发现先天愚型患病危险性增加。进一步的遗传学研究证实,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所致。最近通过基因定位研究,发现脑内淀粉样蛋白的病理基因位于第21对染色体。可见痴呆与遗传有关是比较肯定的。先天愚型(DS)有该病类似病理改变,DS如活到成人发生该病几率约为100%,已知DS致病基因位于21号染色体,乃引起对该病遗传学研究极大兴趣。但该病遗传学研究难度大,多数研究者发现患者家庭成员患该病危险率比一般人群约高3~4倍。等(1989)复习了该病家系研究资料,发现家庭成员患该病的危险,父母为;同胞为~。用寿命统计分析,FAD一级亲属患该病的危险率高达50%,而对照组仅10%,这些资料支持部分发病早的FAD,是一组与年龄相关的显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文献有一篇仅女性患病家系,因甚罕见可排除X-连锁遗传,而多数散发病例可能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与AD有关的遗传学位点,目前已知的至少有以下4个:早发型AD基因座分别位于2l、14、1号染色体。相应的可能致病基因为APP、S182和STM-2基因。迟发型AD基因座位于19号染色体,可能致病基因为载脂蛋白E(APOE)基因。2.一些躯体疾病如甲状腺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癫痫等,曾被作为该病的危险因素研究。有甲状腺功能减退史者,患该病的相对危险度高。该病发病前有癫痫发作史较多。偏头痛或严重头痛史与该病无关。不少研究发现抑郁症史,特别是老年期抑郁症史是该病的危险因素。最近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认为,除抑郁症外,其他功能性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也有关。曾经作为该病危险因素研究的化学物质有重金属盐、有机溶剂、杀虫剂、药品等。铝的作用一直令人关注,因为动物实验显示铝盐对学习和记忆有影响;流行病学研究提示痴呆的患病率与饮水中铝的含量有关。可能由于铝或硅等神经毒素在体内的蓄积,加速了衰老过程。3.头部外伤头部外伤指伴有意识障碍的头部外伤,脑外伤作为该病危险因素已有较多报道。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提示严重脑外伤可能是某些该病的病因之一。4.其他免疫系统的进行性衰竭、机体解毒功能削弱及慢病毒感染等,以及丧偶、独居、经济困难、生活颠簸等社会心理因素可成为发病诱因。

328 评论

hanhan0124

随着年龄的增长,从40岁开始,我们大脑的效用便进入下行通道了。比如,话到嘴边想不起来,刚刚放下的东西一转眼就不记得放在哪里了,见了人面熟却叫不出名字来,翻开一本书却难得读下去。这些现象,有多少人会有? 这些,都属于大脑的认知功能衰退。以前专属老年人,在医学上叫做“阿尔茨海默病”。因为一旦染上,几乎没有康复的可能性,此病成为了现今除了癌症以外的第二大医学难题。很多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一点一点失去记忆,失去认知,失去生活自理的能力。《终结阿尔茨海默病》这本书,是我在抖音上看到樊登读书会推荐的,随后我在喜马拉雅上找到了一个主播,正好刚开始免费读这本书。几天的时间,等我决定下单买书的时候,发现当当网和抖音平台上的小店,都没有现货了,只有预售。而那个喜马拉雅主播的这个节目的订阅量也从最初的200多一下子增加到了500多。 坦白地说,这本书读起来还是有些难度的。因为内容涉及过于广泛,有一些术语又非常的专业。我因为个人对医学比较感兴趣,在此从非专业的角度,试着解读一下。希望对有兴趣的朋友们有一些帮助。(一)病因 最早的研究表明,这种病是由大脑中的一种淀粉样蛋白引起的。所以早期的治疗方案都是以消除这个淀粉样蛋白为治疗手段。但是后来医学发展以后才发现,出现淀粉样的蛋白只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一个表症。 可以这么认为,大脑中含有不同的生物成分,就像一片草原上有各种各样的生物一样,而淀粉样蛋白是其中的一种。在人面对外界过大的压力时,大脑会产生淀粉样蛋白,这是大脑正常的自保功能。机械的消除它,就像为了保护草皮而驱赶羊群一样,反而会打破整个大脑的生态平衡,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这个方向性的错误,导致了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手段几乎没有什么进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所以简单来说,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其实就是大脑的一部分正常功能的失控,也可以理解为大脑的非正常自保。那么看到这里,我们就能够看得出,西方医学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已经从局部的精细化的认知,提升到了整体。而这种整体的生态观,更加的接近于中医学。 而且一旦建立这种整体观,将大脑看成整个身体的一部分,那么治疗起来便是从生活质量入手,可以更好的预防。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对此有了更多的信心呢?(二)三大类型 所谓的阿尔茨海默病,其实包含了三种情况下大脑自动产生的保护性措施:一是受到炎症感染,二是神经突触的支持营养因子不足,三是长期接触毒性物质。 这三种诱因,我用大白话来说。 第一种状况是身体受到了感染,免疫系统产生的自保动作。那么淀粉样蛋白的作用,其实就跟身体里面的白细胞的功能差不多。 第二种状况,其实就是大脑的营养不足,气血不足了,某些功能自我休眠了。 那么第三个的话,就是直接对于大脑的伤害了。比较常见的是化学物质的损伤,情绪的损伤以及外伤。(三)解决方案 如果了解了阿尔兹海默症的病因,了解了它的三大类型,那么解决方案也就很清晰明了。 阿尔兹海默症其实是大脑在超限工作后的一种自我保护,那么从这个出发点去着手来解决。第一,拓展大脑的工作容量;第二,确保大脑不要超限工作。 具体从三大类型来对应解决。 (1)炎症感染(热型,膨胀) 如果身体内长期存在着某种炎症感染,比如肠炎、鼻炎、口腔发炎、牙齿发炎等等,需要及时的消除身体的这些炎症。 在所有的炎症里面,比较值得注意的是肠炎。肠道素有人体第二大脑之称。不但对人体的代谢有着重要作用,对情绪也有着敏感的触觉。 但是在这里有一点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常见的感冒发烧药物,容易导致阿尔兹海默症。比如泰诺、布洛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因为这些药物里面含有一些对神经系统有损伤的成分。(2)大脑神经因子的营养不够(寒型,萎缩) 影响大脑神经因子营养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氧气、激素、各种矿物质成分等。 保证心脑血管的健康,保持肩颈放松,多做有氧运动,可以保证大脑有足够的氧气供应。 激素对大脑的影响非常大,比如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孕激素等等。保持这些激素在一个健康并且优秀的水平之内是非常重要的。 文章的作者建议大家口服一些药物来调整激素。但是,我从抖音上看到的一个讲解这本书的主播的建议是,激素是人体自身的产生,最好是从其他的方面去整体调节。等身体的各方面状况趋向于正常以后,激素水平也会达到一个正常水平。我比较认同后者。 血液中矿物质的含量,对大脑功能有非常大的影响。书中列举的比较多的是锌和铜。大部分的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血液里面,锌含量比较低,铜含量比较高。所以我们需要选择含锌量比较高的食物和含铜量比较低的。 另外可以补充一些B族维生素、褪黑素,保证充足的睡眠,平时也可以通过一些其他的办法去维持海马体的健康。(3)中毒型 这个类型的阿尔兹海默症,对大脑的损伤是最大的。远离化学物品的污染,保持情绪的健康,减少外力损伤。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足够的氧气非常重要。(四)生活中的预防措施 其实从以上的介绍,我们已经可以看出,阿尔兹海默症防大于治。除了那些不可逆的携带基因以外,剩下的靠我们自己。 我们可以从运动、饮食、睡眠和减压这几个方面着手去改善。 有氧运动和力量性训练对保持大脑健康非常有用。值得一提的是,启动横膈膜的腹式呼吸,是一个非常积极的治疗方案。 饮食有主要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第一,肉不是主食;第二,从晚餐结束后到第二天早餐之前,中间这段时间最好不要再吃任何东西。 尽量不吃垃圾食品,比如汉堡、薯条、软饮料、乳制品。多吃含有益生元的食物,以维持肠道的健康,但是酸奶除外。 保证足够的优质的睡眠,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维持良好的社交习惯,都对缓解和预防阿尔茨海默病有很大的帮助。另外,书中单独提到,有一些受过良好教育和有着丰富阅历的人,好像对阿尔茨海默病有着免疫力,即使大脑中产生了淀粉样蛋白,也不会有太大影响。(五)康复案例 本书作者给出了几个比较严重的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在经过几个月的有规律的治疗以后,都得到了很大的好转。有一些病人,以前完全不能工作,通过治疗后能够重返工作岗位,重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我想这些例子也可以给我们一些信心。(六)引申话题 除了书中所讲的原因,还有现代的电磁辐射对于大脑的影响,作者没有涉及。受限于自己的知识水平,只能理解到这个程度。欢迎大家指正。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买书回来好好看。

119 评论

相关问答

  • 2019阿尔茨海默病论文

    这代表着阿尔茨海默病是可以被发现的,是我国医学的又一大进步,从今以后能够有更多的实验数据和这个病的研究方向。

    娃娃哇娃娃呀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阿尔茨海默病的论文题目

    突触传递机制研究新进展 摘要:最近的几年里,科研人员一直致力于突触传递机制的研究,他们对有关的各种生物现象中寻找突触传递在其中的机制。本文将从对突出传递机制的新

    大筷子93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阿尔茨海默病病因论文

    一个人在有老 年 痴 呆 症状的前34年,大脑其实就有了变化!日前,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对290名40岁以上志愿者进行追踪研究发现:在老年 痴呆 症

    沈阳硅藻泥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阿尔茨海默病护理论文

    摘 要:阿尔茨海默病又称老年痴呆。近年来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为了让患者及家属更好的了解该病,对未患病者及时预防,对已患病

    毛毛爱囡囡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教育与阿尔茨海默病论文

    突触传递机制研究新进展 摘要:最近的几年里,科研人员一直致力于突触传递机制的研究,他们对有关的各种生物现象中寻找突触传递在其中的机制。本文将从对突出传递机制的新

    请叫我姚锅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