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25

达宝利姜广丛
首页 > 医学论文 > 上海精神医学杂志购买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剑2016

已采纳

要为夏天选一种代表性的食物,麻辣烫绝对是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便宜、好吃,谁不喜欢呢?不过,最近一则新闻提到,有人因为经常吃麻辣烫染上了麻烦。变得情绪低落,没有胃口吃饭、体重疯狂下降,连月经周期也出现了异常,停经数月。[1]

医生说:“你这是患上了厌食症。”

那么,麻辣烫和厌食症之间,有没有关联呢?

广义上的厌食症,指所有原因引起的进食障碍。比如有的癌症患者在接受化疗以后,因为药物作用,没有胃口;有些小朋友在断奶后,不想吃东西,可能是因为缺乏微量元素,[2]也可能是血铅水平异常[3]。

对于原本健康的成年人来说,厌食的原因通常有两个,一个是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AN),一个是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BN)。

图片来自网络

虽然一个“厌食”、一个“贪食”,看上去截然相反,但是很多学者认为,这两病是一种疾病的不同类型,甚至有人提出,神经性贪食症是神经性厌食症的后续。[4]

神经性厌食症的历史非常古老,早在1689年,就有医生记载。一个18岁的女孩,因为过度忧虑和担心,出现进食障碍,出现了月经不调的症状。[5]其后,相关病例零散出现。不过,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发病率的不断升高,这种疾病才真正引起医生们的重视。

目前认为,神经性厌食症最主要的临床特点,是明显的体重减轻,比正常平均体重减轻15%以上;而且,这种体重损失,是由患者故意引起的,比如回避某些可能导致肥胖的食物、自我诱发呕吐、过量运动等。[6]

因为体重的大量损失,患者可出现低血糖、血压偏低、皮肤干燥、毛发脱落等症状;由此引发的内分泌异常,对于女性,表现为停经,对于男性,则表现为性欲减退和阳痿。[7]假如症状持续,患者可能“触底反弹”,一边暴饮暴食,另一边,用催吐、利尿、间歇禁食等手段,控制体重,呈现出自相矛盾的状态,这就是神经性贪食症。[6]

虽然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存在一些内分泌方面的异常,但是普遍认为,这种病由心理因素引起。

在国外,“肥胖恐惧”一直被认为是神经性厌食症的核心。由于无处不在的“苗条美”宣传,患者对于自己的体重,有着异常的预期。经常认为“我太胖了”、“我不想继续变胖”。[8]因此,女性常常成为神经性厌食症的受害者,发病率远高于男性;对形体要求比较高的行业,如舞蹈、表演、模特,发病率尤其可怕。

(法国模特,从13岁起就为厌食症苦恼,图片来自网络)

不过,国内研究表明,中国的神经性厌食症患者,有自身的特点。一方面,一半以上的患者,从未表现出对肥胖的恐惧,而是以“无胃口”、“不饿”等理由拒绝进食;另一方面,工作变动、学业紧张等有可能增加精神压力的生活事件,对患者有很大影响。

对于神经性厌食症,强调心理治疗,在医生和家人的密切配合下,纠正患者不合理的饮食观念;假如症状加重,心理治疗明显无效,可以考虑用药物改变患者紊乱的饮食习惯,增加其体重,改善抑郁、闭经等症状。[9]

平心而论,麻辣烫并不算健康食品。食材、器皿,都有被污染的可能;大量摄入盐分、肉类、油脂,也确实对身体不好。但是,这些和厌食症没有什么关系。这个黑锅,人家是不背的。

---------------------------------------

参考文献

[1] SINA_MOBILE. 天天吃麻辣烫4个月!27岁白领竟得了这种病,暴瘦整整40斤!医生:再吃要人命[EB/OL]. (2017-04-17)[2017-04-22]. .

[2] 高鹏翔. 小儿厌食症的病因分析和临床治疗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16): 250–250.

[3] 曾国章. 厌食症发病相关因素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3(27): 3840–3841.

[4] 张大荣, 沈渔村. 进食障碍概念的演变及病因学研究进展[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3, 7(1): 7–10.

[5] 牟志伟, 林冰. 对神经性厌食的认识与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 2005, 23(2): 110–111.

[6] 武萌, 武成莉. 进食障碍影响因素的探讨[J]. 社会心理科学, 2006, 21(4): 89–92.

[7] 蒲素, 李宏亮. 神经性厌食症 52 例临床分析[J]. 中国综合临床, 2005, 8.

[8] 陈珏, 张明岛, 肖泽萍. 神经性厌食症的社会心理因素[J]. 上海精神医学, 2004, 16(5): 298–300.

[9] 张小小, 孙伯民, OTHERS. 神经性厌食症的治疗进展[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3, 40(3): 182–185.

316 评论

爱米利的米粒

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生都需要写论文,在写论文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为参考文献而烦恼,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教育类参考文献范例,供大家参考

教学论文参考文献一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李明:《叙事心理治疗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伍新春、胡佩诚:《行为矫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英]佩恩:《叙事疗法》,曾立芳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年版.

[5]包涵、郑田伟:《国内叙事心理治疗研究小议》,《社会发展》2012年第24期.

[6]吴熙娟:《熙娟叙语一一个咨询师的成长历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版.

[7]邓红:《甘肃农村初中生厌学心理调查与分析(以榆中县为例)》,《兰州学刊》2008年第9期.

[8]平正、欧阳文珍:《儿童创造力发展支持性因素分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8期,第92-94页.

[9]李秀婷:《学校社会工作视角下的留守儿童厌学分析--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第三中学学生为例》,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

[10]刘亮、赵旭东、缪绍疆:《后现代主义下的叙事治疗及其临床应用》,《上海精神医学》2007年第4期.

[11]马一波、钟华:《叙事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2]施铁如:《学校心理辅导的.叙事方式》,《教育导刊》2006年第1期.

[13]史云云、靳钰炜:《论社会建构主义形成的理论根源》,《科学之友》2008年第4期.

教学论文参考文献二

[1]陈设立:《长宁区学习型城区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2009》,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2][美]罗伯特·D 帕特南着:《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陈设立:《长宁终身学习实践与思考2012》,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4]何传启:《公民意识现代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5]季国强:《学习型社区建设与社区教育发展研究》,上海髙等电子音像出版社2008年版.

[6]王林兴:《浦东新区社区教育实验报告选集(三)》,浦东新区社区指导中心2009年版.

[7]叶忠海:《社区教育学基础》,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韩子荣、连玉明:《中国社区发展模式--学习型社区》,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9]张恒山:《卢梭与〈社会契约论〉》,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0][美]彼德·圣吉、阿特·克雷纳、夏洛特·罗伯茨等着:《第五项修炼实践篇: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战略和方法》,张兴等译,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

238 评论

相关问答

  • 上海精神医学杂志官网

    要为夏天选一种代表性的食物,麻辣烫绝对是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便宜、好吃,谁不喜欢呢?不过,最近一则新闻提到,有人因为经常吃麻辣烫染上了麻烦。变得情绪低落,没有胃

    白小白爱吐槽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上海精神医学杂志电话

    要为夏天选一种代表性的食物,麻辣烫绝对是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便宜、好吃,谁不喜欢呢?不过,最近一则新闻提到,有人因为经常吃麻辣烫染上了麻烦。变得情绪低落,没有胃

    荷兰白瓷猪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上海精神医学杂志投稿

    2013年01期目录 主诉、症状与诊断的文化相关性(英文)John E. COOPER;如何干预精神病风险综合征?(英文)王继军;江开达;张天宏;Huijun

    WHMooooooooo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上海精神医学杂志

    在《学习与探索》、《北方论丛》、《学术交流》、《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国际中华神经精神医学杂志》、《上海精神医学》和《中国教育报》

    恋上这个冬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上海精神医学杂志购买

    要为夏天选一种代表性的食物,麻辣烫绝对是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便宜、好吃,谁不喜欢呢?不过,最近一则新闻提到,有人因为经常吃麻辣烫染上了麻烦。变得情绪低落,没有胃

    达宝利姜广丛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