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美食客
铁路交通运输工作是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现代化市场经济环境下,铁路交通运输组织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发展需求。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铁路交通运输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智能交通在铁路运输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交通运输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铁路运输的一些领域中智能交通技术已得到了有效的利用,智能交通作为一种思想,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将成为发展铁路运输的指导思想之一,在铁路运输的各个领域智能化思想将得以体现。
关键词:智能交通;铁路运输;信息
引言
国际上公认的智能交通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是有效、全面地将交通运输领域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它建立起车辆、道路及交通使用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人到车再到路的协调统一,通过优化交通的时空分布。最初产生于公路交通系统的ITS思想和技术,尤其是在城市交通系统及高速公路系统。事实上,于其他交通系统ITS思想同样适用,而不同交通系统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各自适用的具体技术。
近年来,在路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铁路有了大幅度的发展,不断提高科技含量,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我国铁路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一)、货运信息技术
目前货运信息已实现了信息的全过程使用、一次输入、网络化传递,并可自动生成相关的数据报表和运输单证。
在TMIS系统中是由货票制票系统产生的货运原始信息录入,该系统不仅具有自动确定合理计算运价和运输路径的功能,而且记载了货物重量、品名、起止点等信息。目前仍处在人工检查控制、依靠制度约束阶段的货运安全工作,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与铁路其他方面的技术相比。
(二)、车辆信息技术
在运行过程中,车辆作为运载工具,不时要关注车辆运输组织所必须的信息包括载重、车号、空重状态、长度等的采集,早期是采用纸张记载、传递的方式、人工抄录完成的。随着TMIS系统的发展,在目前我国的铁路系统中,已能达到计算机存储、人工录入、网络传递的水平,这有了显著的提高较之早期的作业模式。第一,实现了信息采集上的全过程使用、一次录入,这不仅大大节省了人力,同时缩短了作业时间,甚至减省了一部分作业环节,加速了车辆周转,提高了效率;第二,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差错大大的降低,实现了数字化的信息传递,实现了质的飞跃在信息传递速度的提高上。一般是随列车的位移运输单据而转移的,在以往纸张传递的模式中,这事实上对有关的车辆信息造成了随车辆实体的到达才能够传递,人们对这些信息无法提前预知,虽然可进行预告使用电话等通讯方式,但使得具体操作上难以实现因需传递的信息量过大。以网络为载体数字化信息进行传递,这一困扰我们的问题彻底克服,已不再依附于列车运行这一载体进行信息的传递。
(三)、行车组织智能化
在能够准确及时地获取并传递货运、车辆、客运信息的前提下行车组织的智能化才能实现。目前得以实现的有: 根据编组站的现在车子系统自动生成列车编组顺序表(运统一)及列车编组作业计划,为了预先编制下一作业计划,经网络传输,同时使得计划的兑现率提高。根据列车开行及调车作业计划其中现在车的情况可自动生成,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及差错率大幅度降低,提高了效率,缩短了作业时间。
(四)、客运信息技术
目前主要客运信息技术的应用于客票处理技术,特别是发售客票,实现了客票异地发售和联网售票多窗口。由于共享的客票发售信息,可以对旅客列车的全程对号有效地实现,更进一步地,运输能力的利用率大幅提高。订票业务通过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也让旅客购票非常方便。
(五)、智能安全控制
目前铁路采用的是故障安全原则,是为了确保行车安全,并一系列智能安全技术由此产生。采用了机车地面复示信号,在操纵机车过程中,因误认信号而造成事故的概率得到降低。为了避免引起事故因超速运行列车的可能,采用自动机车停车装置,并可对机车运行的情况完整地记录。使得司机能够对列车调度员的指令准确及时地获得因为通讯技术无线列调的使用。列车运行的安全系数有效地提高通过对改善这些机车的环境操纵,在运行区间列车中克服了以前只是对司机个人判断依靠的弊端。在不具备列车通行条件时,采用设备连锁技术,从设备上保证了信号不得开放,行车安全得到保证。
二、中国铁路智能技术发展方向
(一)、货运信息技术
铁路运输系统内部的数据运用是TMIS系统更为重视的环节,根据使用经验,却如何满足客户对货运信息的需求没有更好地考虑。完善货运服务的途径之一是发展铁路货物运输电子商务,它将实现客户所需的托运、查询、事故理赔、结算、延伸服务委托等功能。货物运输发展的主要趋势将是集装化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集装箱信息始终起着重要作用,根据加拿大、美国集装箱运输的经验,衔接的不同运输方式诸如编组列车计划、装载方案、多形式联合运输等方面,信息及时、准确的获取,更为队各作业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所以将是一项工作至关重要对构建我国的信息管理集装箱系统。应能够实现货运安全工作: 采用采集信息视频技术对装载状态的货物进行控制检查,实现对编组列车的货物运输性质与隔离限制及控制列车智能化的运行速度,以及智能化的运输路径控制与超限装载等级,通过对上面几方面与货运安全的关系准确、高效的控制,将很大程度上对货运的安全状况进行改善。
(二)、客运信息技术
应具有引导、查询、售票功能,客运信息技术主要由客运站旅客引导系统、客票多式联运服务系统两部分组成。在于对旅客的候车、乘车、中转换乘、购票进行引导是客运站旅客引导系统的功能,对车站服务资源、多式联运衔接的利用进行引导;能够使旅客方便地得到预售预定服务、出行信息即是客票多式联运服务系统,实现一票直达、多次换乘。
(三)、车辆信息技术
采集车辆信息,可采用自动识别系统基于视频采集技术的车号,通过电子识别卡、电子车牌技术,识别车辆身份及其固有属性,以替代目前的手工录入、人工采集。除包含车辆身份信息之外,车辆信息还可附加所载运货物的运输属性、车辆空重状态、运行方向等信息,在运输过程中且能够共享。
(四)、智能安全控制
控制系统智能安全,按其功能可划分为智能子系统的安全货运、智能子系统的安全客运、智能子系统的处理事故、智能子系统的安全行车四个部分。智能子系统的安全货运对状态信息的货运安全可以及时地反映,进行控制货物装载有效智能化的安全状态;智能子系统的安全客运对客运安全状态信息可以及时地反映,具有引导功能对旅客乘降安全;智能子系统的处理事故,体现非常高的信息化、智能化,应具有强大的救援处理事故能力;智能子系统的安全行车,其功能主要包括:一是禁止信号防止列车冒入,二是规定速度防止列车超速运行。目前主要有ARES、ATCS、ERTMS/ETCS 、LSB系统在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以数字机车信号通用式为基础我国研发的ATP系统LCF型,对人为参与不作要求,轨道电路制式的各种形式能自动适应和选择,应有的防护安全距离根据参数智能化地给出,既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又能保证安全。
综上所述,中国智能铁路技术框架体系从而可以绘制出(如图1所示)。
(五)、行车指挥智能化
传统的行车指挥方式,是根据调度员发布的指令,由车站值班员进站排列、办理接发列车、信号开放等作业。根据一定范围内,在各车站、区间的线路使用情况上已经逐步实现自动按需配置列车运行信号,并加以人工干预控制的方式进行调整。采用区间定位的模式,列车定位系统即可满足行车实时指挥的需要。
结语
目前,只能技术在铁路运输中已得到的广泛利用,从未来的发展来看,将是指导铁路发展运输的思想之一,作为一种思想的智能交通,在铁路运输的各个方向的智能化上都将得到体现。
参考文献
[1]周勇,刘福安. 智能交通在铁路运输中的应用[J]. 交通标准化,2005,12:62-64.
[2]James Shen. GPS在铁路运输中的应用[J]. 苏南科技开发,2003,08:10-11.
[3]杨跃辉. 无线通信技术在铁路运输中的应用[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0,12:145.
[4]田义海. 物联网技术在铁路运输中的运用研究[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02:88-89.
>>>下页带来更多的铁路交通运输论文
龚家少爷
铁路工务技术是铁路提高综合能力、运输效益的重要基础,是确保运输安全、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我整理了铁路工务技术论文,欢迎阅读!
浅述铁路工务大机施工作业方法
摘要:我国铁路工务线路大修中的清筛捣固以前基本以小型机具养护捣鼓为主,难以保证线路
开通时列车速度限速条件。为了实现开通时速限速要求,提高生产力,我国铁路逐渐发展成了利用
大型清筛捣固机进行捣固的主要作业方法,保证了线路的安全运营,提高了施工质量,取得了较好
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铁路;工务;线路大修;清筛捣固;列车速度;限速条件;方法
中图分类号:F53文献标识码:A
一.利用大机捣固作业施工特点
1.施工简便、工艺程序清晰易懂,减少了以往小型机具及人工施工的人山人海现场,管理者易
于管理;
2.施工速度快,施工精度高,起道精度横向水平差±2mm,前后高低差10m弦量不超过4mm,拨
道精度10m弦量正矢差±2mm,这些都是人工作业很难达到的;
3.清筛干净、废料集中;
4.整道后、道床稳定性好,减少了后期巡道养护工作量;
5.开通时速可达60km/h以上。
二、施工适用范围
1.本工法适用于轨矩为1435mm新建铁路的抄平、起道、拨道、捣固作业和既有线路的维修作业;
2.宽枕线路、整体道床和无碴桥面线路均不能使用本施工工法。
三、施工工艺
1.大型清筛机工作原理
大型清筛机由挖掘电机通过减速装置带动链轮,使挖掘链进行运转,对道床进行挖掘,并由连续
运动的扒板将污碴输入清筛机构。清筛机由电机带动运转,对挖掘机构送来的污碴进行离心筛分。污
土经刮板运送,由污土清扫机构抛到路肩以外。筛网上的净碴由筛带以同等的线速度飞落到回填输送
带上,由回填电机驱动的回填输送带不断地将筛分过的净碴经分碴板分流,均匀地回填到道床。由走
行机构和筛分机构不断的运转前行,使清筛道床作业连续进行。
2.大型捣固机工作原理
大型捣固机通过对各物理量(高低、水平、正矢等)的检测,转换为电信号放大后,控制执行机
构作业,执行机构的动作使原检测的物理量发生变化,反馈给计算机,再操纵执行机构作业,一直达
到预先给定的数值,电信号消失,作业停止。
(1).比例抄平和起道系统
第2页
用于测量和修正轨道几何形状,横向抄平实现要求的超高,纵向抄平实现轨道纵向水平。
(2).拨道原理
为了保证线路的方向在作业后能达到规定范围,设置了一个闭环控制系统,只要输入理论要求,
它就能自动完成线路的拨道。
(3).捣固原理
根据钢轨类型,算定适当的捣固深度,在捣固电路的控制下,液压系统使捣固装置偏心振动轴高
速旋转,使所有镐头在道床中产生同等的压力。各对镐头独立工作,一旦一对镐头达到预定的压力值,
便自动停下来,其余镐头继续工作,直到各对镐头都达到预定压力值为止。
(4).捣固机二号位操作手输入由技术人员提供的起道量、拨道量、曲线要素等数据后由大型捣
固机的操作系统GVA装置按照线路要求自动完成抄平、起道、拨道、捣固和夯实等任务。
四、施工技术
施工前,必须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计划,召开各施工协调专题会议,统一布置施工配合、行车组
织等具体事宜。同时,要保证“天窗”时间,这是大机施工的必要条件。
1.大机施工的要求
(1).查清楚道床下是否埋有隐藏物或电缆,道床板结等不可或不利于清筛的地段,并加以标记,
大机清筛时绕过或加强警惕。
(2).轨道高程应低于设计高程10~30mm,距曲线起终点25m范围内的线路不能有拨道量和超高
设计高程的点。轨缝、轨矩、轨枕间距,轨枕方正符合《铁路轨道工程质量评定验收标准》,同时应
补齐配件,拧紧扣件。
(3).道床、道碴应补足、补均匀,使道碴与轨枕面平齐。桥上道床厚度应达到15cm以上。
(4).由于捣固车只能起道不能落道,所以对轨面超过设计高程的点要提前进行处理。
(5).技术人员应在清筛后,将所测量的拨道量,起道量的数据,用红油漆(或红粉笔)顺捣固机
作业前进方向,每5m一个点,标注在左恻轨枕斜坡上,曲线地段只标注起道量,在曲线的起点轨枕
面上标出曲线要素(曲线半径R、曲线全长L、缓和曲线长I、超高值H)并标出ZH(直缓点)、HY(缓
圆点)、YH(圆缓点)、HZ(缓直点)的准确位置。
(6).钢轨接头处和起道量超过50mm的地段,在钢轨内侧‖标记,需加强捣固。道床下埋有隐
藏物或电缆、道床板结,不能捣固地段用红色粉笔画“△”符号标明。
(7).应提前一天拆除桥上的护轮轨和平交道口铺面板、护轨,拆除加强设备如防爬器、轨矩拉
杆、钢筋混泥土防爬支撑和挡墙地段单侧护轨等。
(8).整道作业过程中,技术人员和测量工随捣固机检查标写在轨枕上的数据,并对钢轨进行编
号,验收整道线路,并将测量和验收结果汇集成表以便核对,经过验收合格当班交接,若不合格应及
时提出,立即返工,直到验收合格为止。
第3页
2.清筛作业
(1).办理区间要点封闭手续,并确认区间封闭调度命令后,将清筛机开进作业地点;
(2).在大机前后各800m设置流动防护员进行防护,防护员随清筛机作业前进而移动。
3.整道作业
(1).作业开始前,到达作业地点后停车挂泵,启动柴油机,打开主作业开关。液压阀及气动阀
按正确顺序依次接通,再将各测量小车及弦线放置到位,最后打开左右夹持振动。依据实际情况选定
作业方法,各号位人员相互联络,确认准备工作就绪。
(2).捣固作业
一号位确认拨道表指针回红区内方可接通自动拨道开关,否则,需前后移动捣固机找拨道零点,
并对准镐窝。据线路情况正确选定镐头张开宽度、捣固装置下降速度和夹持时间。作业开始时二号位
应按1‰的比率顺坡至起拨道量。各号位人员随时联系。施工时,一号位监视水平表及指示灯的变化
情况;号位监视各显示仪表、前方线路情况、记录仪等,并进行安全监视;三、四号位监视捣固装置、
夯拍器、起拨道装置是否正常,有无异响,管道有无泄露,来回巡视检查各测量小车夹钳滚轮的位置。
(3).注意事项
①.起道量在501mm以下时捣固1遍,50mm以上时捣固2遍;
②.在变更曲线超高地段,里股轨起道量大于20mm的,分2次进行起道作业;
③.捣固机捣固频率不超过20次�Mmin;
④.对一次拨道量大的区段分次拨道;
⑤.对线路方向严重不良的地段,先用捣固机进行初拨道,然后再进行精拨道;
五、质量要求
1.质量控制
(1).大型捣固机每次前移、下插镐头、抱住轨枕,要求比较准确,以免影响整道质量。
(2).测量数据标注准确,道碴匀实。
(3).捣固机定期进行标定。
(4).捣固机操作人员必须掌握机械的结构原理及性能,了解线路状态及行车规则,严格执行操
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操作时要准确,熟练后再逐渐提高捣固速度。
2.质量标准
捣固作业必须严格执行《线路大、中修验收标准》
(1).轨距:误差+6,-2mm;变化率不大于2‰;
(2).水平:误差不超过4mm;
(3).轨向:①直线远视顺直,用10m弦量,误差不超过4mm;②曲线方向圆顺,用20m弦量,
现场正矢与计算正矢之差不超过4mm;③曲线始、终端不得有反弯或“鹅头”;
第4页
(4).高低:①目视平顺、前后高低差用10m弦量不超过4mm;②轨顶符合设计标高,误差不大
于±20mm;
(5).三角坑误差不超过4mm。
六、安全措施
1.大机作业范围大,工种多,施工人员多,操作人员必须严格培训,持证上岗,按照安全操作规
程作业。
2.作业地段两端设置安全防护员。
3.作业期间,所有车下作业人员与捣固机的距离不得小于5m,严禁紧跟。
4.捣固机作业时,人员不能随意上下车。
5.对机械经常进行保养维修,严格交接制度,确保捣固机安全运转。
七、效益分析
利用大型养路机械明显比小机具及人工清筛整道效率高,大大减少了作业人员的数量,清筛整道
作业后,道床明显洁净整齐。行车速度在60km/h以上。一次作业合格率达100%,优良率95%以上。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铁路工务技术论文
提高毫不鱼鼓应该小AC啊生产SCX按时ASDF啊达到ASD按时的
技术路线一般是指研究的准备,启动,进行,再重复,取得成果的过程,不是指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更不是指答辩的准备和进行过程,许多同学会出现这些偏误。
我的做技术线路图的话,你要那个在word里面新建一个那个就可以
论文写作思路的写法如下: 一、广泛地搜集、阅读 1、能够反映研究对象本身各种具体特征的专题材料 充分熟悉对象,是正确认识对象的必不可少的前提。除了直接了解对象本
我也在找这个呢!!呜呜呜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