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错雨山
这个是个很大的问题,写起来要一本书,我可以给你介绍个专业介绍影响读片方法和内容的书 MRI读片指南(影像读片从入门到精通系列) 编者:范国光 王玉 目录第一章 MRI物理基础知识及检查技术1 一、MRI成像原理1 二、常用MRI机分类1 三、纵向弛豫与横向弛豫1 四、MRI图像的特点1 五、MRI对比增强的原理及意义1 六、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2 七、磁共振水成像技术原理及意义2 八、磁共振扩散成像2 九、磁共振灌注成像2 十、磁共振波谱技术2 十一、脑活动功能成像2 十二、脂肪抑制技术2 十三、水抑制技术3 十四、MRI的优缺点3 第二章 MRI读片基础知识必读4 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4 一、MRI的应用价值与局限性4 二、脑的MRI影像解剖4 三、脑MRA7 四、脊髓MRI影像(腰椎)8 第二节 头颈部9 一、MRI的应用价值与局限性9 二、典型层面的影像解剖9 第三节 呼吸系统11 一、MRI的应用价值与局限性11 二、典型层面的影像解剖11 第四节 循环系统11 一、MRI的应用价值与局限性11 二、典型层面的影像解剖11 第五节 腹部13 一、MRI的应用价值和局限性13 二、典型层面的影像解剖13 第六节 骨骼肌肉系统14 一、MRI的应用价值和局限性14 二、典型层面的影像解剖14 第三章 MRI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16 第一节 颅内肿瘤16 一、神经胶质瘤16 (一)星形细胞瘤16 (二)少突胶质细胞瘤19 (三)室管膜瘤21 二、髓母细胞瘤21 三、脑膜瘤24 四、垂体腺瘤24 五、颅咽管瘤26 六、松果体瘤30 七、听神经瘤30 八、脑转移瘤30 九、颅内肿瘤治疗后改变和肿瘤复发33 第二节 颅脑损伤35 一、脑挫裂伤35 二、弥漫性脑(轴索)损伤36 三、外伤性脑内血肿36 四、硬膜下血肿(积液)38 五、硬膜外血肿41 第三节 脑血管疾病42 一、脑梗死42 二、颅内出血47 三、脑血管畸形49 四、颅内动脉瘤53 五、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53 第四节 颅内感染性疾病55 一、颅内化脓性感染55 二、颅内结核58 三、颅内寄生虫病59 第五节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61 第六节 脊髓和椎管内疾病63 一、椎管内肿瘤63 二、脊髓外伤67 第四章 MRI在头颈部的应用69 第一节 眼和眼眶69 一、眼和眼眶肿瘤69 (一)视网膜母细胞瘤69 (二)色素膜黑色素瘤70 (三)海绵状血管瘤71 (四)神经鞘瘤72 (五)视神经胶质瘤73 (六)脑膜瘤75 (七)泪腺肿瘤76 (八)皮样囊肿及表皮样囊肿78 (九)横纹肌肉瘤79 二、眶内炎性假瘤80 三、颈动脉海绵窦瘘81 四、眶骨骨折和眶内异物82 (一)眶骨骨折82 (二)眶内异物83 第二节 鼻和鼻窦84 一、鼻和鼻窦肿瘤84 (一)内翻性乳头状瘤84 (二)骨瘤85 (三)鼻恶性肿瘤87 (四)鼻窦恶性肿瘤88 二、鼻和鼻窦炎性疾病89 (一)鼻窦炎89 (二)鼻息肉92 三、鼻窦囊肿92 (一)黏液囊肿92 (二)黏膜下囊肿94 第三节 咽部96 一、咽部肿瘤96 (一)鼻咽纤维血管瘤96 (二)鼻咽癌96 (三)口咽癌98 (四)下咽癌101 二、咽部感染性疾病102 (一)咽后间隙脓肿102 (二)咽旁间隙脓肿102 三、腺样体肥大104 第四节 喉部105 第五节 耳部107 一、耳部肿瘤107 (一)听神经瘤107 (二)面神经瘤108 二、中耳乳突炎和胆脂瘤110 第六节 口腔颌面部115 一、涎腺恶性肿瘤115 二、腮裂囊肿118 第七节 颈部119 一、颈部淋巴结病变119 (一)淋巴管瘤119 (二)淋巴结转移119 二、颈部血管性病变121 三、甲状腺疾病122 (一)结节性甲状腺肿122 (二)甲状腺腺瘤123 四、甲状旁腺疾病126 第五章 乳腺疾病的MRI诊断127 第一节 正常乳腺MRI表现127 第二节 乳腺常见疾病的MRI表现128 一、急性乳腺炎128 二、乳腺增生129 三、乳腺纤维腺瘤131 四、乳腺癌132 第六章 MRI在循环系统的应用134 第一节 心包疾病134 一、心包积液134 二、心包囊肿135 第二节 心肌病135 一、扩张型心肌病135 二、肥厚型心肌病136 第三节 大血管病变138 一、主动脉瘤138 二、主动脉夹层139 第七章 MRI在骨骼肌肉系统的应用142 第一节 骨与关节创伤142 一、骨折142 (一)长骨骨折142 (二)脊柱骨折142 二、软骨损伤144 (一)关节软骨损伤144 (二)半月板损伤145 三、关节脱位145 四、软组织损伤145 第二节 骨软骨缺血性坏死147 一、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147 二、剥脱性骨软骨炎148 三、骨梗死149 第三节 骨髓炎150 一、急性化脓性骨髓炎150 二、慢性化脓性骨髓炎150 第四节 骨关节结核151 一、骨结核151 二、关节结核152 三、脊椎结核154 第五节 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154 一、骨巨细胞瘤154 二、非骨化性纤维瘤154 三、血管瘤156 四、骨肉瘤157 五、软骨肉瘤157 六、骨髓瘤159 七、转移性骨肿瘤159 八、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60 九、骨囊肿160 十、嗜酸细胞肉芽肿161 第六节 关节病变163 一、化脓性关节炎163 二、髌骨软化症164 三、滑膜骨软骨瘤病164 四、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65 第七节 脊柱病变166 一、椎管狭窄166 二、椎间盘突出166 第八节 软组织病变169 一、软组织炎症169 二、软组织肿瘤170 (一)脂肪瘤170 (二)血管瘤170 (三)淋巴管瘤171 (四)神经纤维瘤172 第八章 MRI在消化系统的应用174 第一节 消化道174 一、食管癌174 二、胃癌175 三、结肠、直肠癌176 第二节 肝脏、胆系、胰腺和脾176 一、肝脏176 (一)肝硬化176 (二)肝脏其他弥漫性疾病178 (三)肝脓肿179 (四)肝包虫病和肝吸虫病179 (五)肝脏良性肿瘤180 (六)肝脏恶性肿瘤183 二、胆系187 (一)胆系结石症187 (二)胆囊炎和胆管炎187 (三)胆系肿瘤191 (四)胆系梗阻195 三、胰腺197 (一)急性胰腺炎197 (二)慢性胰腺炎198 (三)胰腺癌199 (四)胰腺囊性肿瘤201 (五)胰岛细胞瘤202 四、脾脏202 (一)脾脏变异与先天性发育异常202 (二)脾脏弥漫性增大204 (三)脾脓肿205 (四)脾良性肿瘤205 (五)脾恶性肿瘤206 (六)脾梗死和脾动脉瘤208 第三节 腹膜腔和腹膜后间隙209 一、腹膜炎209 二、腹膜腔脓肿210 三、腹膜腔肿瘤211 四、腹膜后肿瘤212 (一)原发肿瘤212 (二)继发肿瘤213 五、腹主动脉瘤和腹主动脉夹层214 第九章 MRI在泌尿和生殖系统的应用216 第一节 泌尿系统216 一、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异常216 (一)肾脏的先天性发育异常216 (二)肾盂输尿管、膀胱先天性发育异常219 二、泌尿系统结石222 三、泌尿系统结核224 四、泌尿系统炎症225 (一)肾盂肾炎225 (二)肾脓肿与肾周脓肿226 五、肾囊肿性疾病227 六、泌尿系统肿瘤230 (一)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30 (二)肾细胞癌230 (三)肾母细胞瘤232 (四)肾盂癌233 (五)膀胱癌234 第二节 男性生殖系统235 一、前列腺增生235 二、前列腺癌236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237 一、卵巢囊肿237 二、卵巢畸胎瘤238 三、卵巢癌239 四、子宫肌瘤240 五、宫颈癌240 六、子宫内膜癌243 第四节 肾上腺244 一、库欣(Cushing)综合征244 二、原发醛固酮增多症246 三、嗜铬细胞瘤247 四、神经母细胞瘤和神经节细胞瘤248 五、肾上腺非功能性占位249 六、肾上腺囊肿和髓脂瘤250 参考文献252 满意请采纳
mengjia097
通常来说的话肺癌是最容易通过血行以及淋巴道的途径远处转移又或是局部的分散。肺癌患者到了晚期转移至脑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时就可能会出现头痛、呕吐、眩晕、共济的失调、脑神经的麻痹的症状和体征,一旦转移至骨骼则可引起相应部位的局部疼痛和压痛,当转移至肝时则可出现肝肿大、黄疸和腹水。 你好,肺癌晚期一旦发生转移,有些肺癌患者就会出现另一类的症状和体征,不是肿瘤直接作用或移引起的,而是表现于胸部以外的脏器,故称为肺癌的肺外表现,又梆为剐榈际台仳。表现为内分泌、神经肌肉、皮肤和结缔组织、血液和血管系统等的异常改变。如内分泌系统有库欣综合征、类癌综合征、抗利尿激素异常综合征、高血钙症和高(低)血糖等;经肌肉系统可出现肥大性骨关节病、多发性肌炎、骨软化和肌病等;皮肤和结缔组织包括皮肌炎、黑棘皮病、多形性红斑、荨麻疹和硬皮病等;血液和血管异常有血小板或红细胞增多症、溶血性贫血、高凝状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血栓性静脉炎等。
欧比诺橱柜
概述 库欣综合征(Gushing syndrome,CS)又称皮质醇增多症,是由各种病因导致的高皮质醇血症,作用于靶器官,引起的以向心性肥胖、高血压、糖代谢异常、低钾血症和骨质疏松为典型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据国外文献报道,CS 的年发病率为 2~3/106,其患病率约 40/106。 从病因上分类,CS 可以分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依赖性和 ACTH 非依赖性,前者包括垂体分泌 ACTH 的腺瘤和异位分泌 ACTH 的肿瘤,占病因的 70%~80%;后者是肾上腺肿瘤(腺瘤和腺癌)或增生自主地分泌过量皮质醇所致,占病因的 20%~30%。而垂体性 CS,又称为库欣病(Cushing's disease,CD),是 CS 中最常见的病因,占患者总数的 70% 左右。 虽然 CS 罕见,但其病情复杂。除了会直接影响糖、脂肪、蛋自质、水电解质等各种物质代谢的平衡,还会影响全身多个系统脏器功能,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如果未得到及时诊治则预后差,严重的低血钾、重症感染及心脑血管并发症可以危及患者生命。库欣病多数为散发,90% 是垂体微腺瘤,肿瘤多 <5 mm,但有向周边垂体组织浸润的倾向,约 10% 为大腺瘤。 在 CS 的病因诊断中,库欣病及异位 ACTH 综合征由于临床表现接近,实验室检查指标有较多重叠和交叉,鉴别诊断尤其困难。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库欣病的诊断和治疗已经获得长足进步。随着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探查手术普及和推广,其疗效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辅助治疗的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也积累了丰富经验。 然而,库欣病治疗后的缓解率低于其他类型的功能性垂体腺瘤,而且易复发的特点使得该病治疗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故本协作组制定该病的专家共识,以规范库欣病的诊疗。 CS 的内分泌学诊断 疑诊 CS 的筛查试验: (1)24 h 尿游离皮质醇(UFC): 24 h UFC 测定的是游离皮质醇,故不受皮质醇结合球蛋自(CBG)的浓度影响,超过正常上限判断为阳性,诊断 CS 的敏感性可达到 91%~96%,但至少测定 2 次。饮水过多(≥ 5 L/d)、任何增加皮质醇分泌的生理或病理应激状态都会使 UFC 升高而出现假阳性结果;在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GFP< 60 mL/min 时可出现 UFC 明显降低的假阴性结果。 目前,采用最多的放射免疫分析(RIA)和化学发光法测定 UFC,可受皮质醇代谢产物和合成的糖皮质激素交叉反应的影响;而基于分子结构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法(LC-MS/MS)则可避免上述问题,但会受某些药物(如卡马西平和非诺贝特)干扰测定而使结果假性升高;应用 LC-MS/MS 测定尿皮质醇浓度较 RIA 法测定低 40%。 (2)午夜血清 / 唾液皮质醇测定:人体皮质醇分泌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血皮质醇水平在午夜达最低值。CS 患者血清午夜血皮质醇低谷会消失。如进行午夜血清皮质醇测定,应尽量保证采血时处于睡眠状态。诊断 CS 的午夜血清皮质醇值 ≥ 50 nmol/L(1. 8 μg/dl),敏感性达 100 %,但特异性仅 20%。 清醒状态下血清皮质醇值 ≥ 207 nmol/L(7. 5 μg/dl),诊断的敏感性 >96%,特异性 87% 。唾液中皮质醇呈游离状态,其浓度与血中游离皮质醇浓度平行。各国文献报道,测定午夜唾液皮质醇用于诊断 CS 的敏感性为 92%~100%,特异性为 93%~100%。 抑郁症、酗酒、肥胖和糖尿病患者的 HPA 轴活性增强,而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较单次测定血、唾液或尿皮质醇更有意义。 (3)1 mg 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ODST):午夜 11~12 点口服地塞米松 1 mg,次日晨 8:00 采集服药后血皮质醇标本。服药后血清皮质醇值 ≥ 50 nmol/L( μg/dl)为不抑制,诊断 CS 的敏感性 >95%、特异性约 80%;若提高切点至 140 nmol/L (5 μg/dl),其敏感性为 91%,特异性可提高至 >95%,但敏感性降低。 需注意患者对地塞米松的吸收和代谢率不同可影响 DST 的结果;部分药物如苯巴比妥、卡马西平和利福平等可通过诱导 CYP3A4 加速清除地塞米松而导致假阳性;而肝、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地塞米松清除率降低可以导致假阴性。 (4)经典小剂量 DST(LDDST,2 mg/d x48 h):检查前留 24 h UFC 或者清展血皮质醇作为对照,之后开始起口服地塞米松 0. 5 mg,每 6 h1 次,连续 2d,在服药的第 2 天再留 24 h UFC 水平或服药 2d 后测定清晨血皮质醇水平,若 UFC 未能下降到正常值下限以下或服药后血皮质醇 ≥ 50 nmol/L(1. 8 μg/dl),为经典小剂量 DST 不被抑制。两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差不大,均可达到敏感性 >95%。 如 2 项以上检查异常,则高度怀疑 CS,需要进行下一步定位检查。 CS 的定位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 ACTH 的测定和大剂量 DST 该试验鉴别库欣病与异位 ACTH 综合征的敏感性为 60%~80 %,特异性 80%~90%。 影像学检查 库欣病是垂体分泌 ACTH 的腺瘤所致,影像学检查主要的目的是发现并定位垂体腺瘤。磁共振成像(MRI)是诊断垂体腺瘤的首选方法。正电子发射断层 / 计算机断层(PET/CT)可能在微小病灶的检出和残存、复发病灶的判断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 当鞍区动态增强 MRI 检查阴性时,要考虑到肿瘤极其微小,未达到目前 MRI 的空间分辨率的可能。因此,进一步可行双侧岩下窦静脉取血明确诊断。同时,还应考虑异位 ACTH 综合征的可能,可能全身其他部位。故还需要进一步行胸部 CT、腹盆部 CT 检查等。 岩下窦(inferior petrosal sinus , IPS)与外周(Peripheral,P)血浆 ACTH 比值在基线状态 ≥ 2 和(或)DDAVP 刺激后 ≥ 3 则提示库欣病。BIPSS 应在患者皮质醇水平升高提示肿瘤活跃分泌 ACTH 时进行检查,避免在周期性库欣静止期进行。技术因素的影响和静脉回流的异常可导致库欣病患者出现假阴性结果。 在经验丰富的医疗中心,BIPSS 诊断库欣病的敏感性为 95%~99%,特异性为 95%~100%,术后严重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少见。CRH 国内尚无生产,国外产品价格昂贵,采用 BIPSS 联合 DDAVP 刺激试验具有很好的可行性,是确诊库欣病的金指标,但对垂体微腺瘤的左右侧定位意义有限。 因此,在怀疑库欣病而其他检查无阳性发现或不确定时,或在术后复发而 CT、MRI 很难与术后改变区分时,可选用 18F-FDG PET/CT 显像。 而异位分泌 ACTH 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组织高度表达 SSTR2,将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奥曲肤引入体内,能与肿瘤细胞表面的 SSTR2 特异性、高亲和力结合,使异位肿瘤显像。以 99mTc-TOC 为示踪剂的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显像对于寻找异位 ACTH 综合征的病灶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敏感性较低,仅为 49%。需要与其他影像学检查进行病灶的定位。 治疗 (1)手术入路的选择:库欣病多为微腺瘤,根据肿瘤的大小、质地、生长方式等选择经蝶窦入路或经颅入路。侵袭性垂体腺瘤常向鞍外、鞍旁生长,传统经蝶窦入路显露不够充分。近年来神经内镜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成角镜头的运用,对侵犯海绵窦及鞍旁结构的垂体腺瘤有较好的显露,提高了肿瘤的切除率。 (2)手术并发症: a.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术后 ~53% 的患者出现至少一类垂体前叶激素不足,大多数患者可在术后 6~18 个月内恢复; b. 尿崩症:9%~ 的患者为短暂性,而 5%~ 为持续性; c. 脑脊液漏:术中或术后都可观察到脑脊液漏,发生于 ~ 的患者,可采取术中脂肪组织修补或术后腰椎置管引流脑脊液治疗。如果上述治疗无效,则需要再次行修补手术治疗; d. 脑膜炎多见于合并脑脊液漏的患者,其发生率为 ~; e. 血栓:由于库欣病患者肥胖且高皮质醇血症,容易出现高凝状态导致血栓形成。~ 的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 (3)术后疗效判断:库欣病经蝶窦入路手术早期术后缓解率为 65%~98%,长期随访中肿瘤复发率为 2%~35%。对于首次治疗未缓解的患者,再次手术能够使 37%~61% 的患者达到缓解,但可能增加脑脊液漏及垂体功能低下的风险。患者随访 ~37 年后发现 7%~34% 出现肿瘤复发,复发部位常位于原发部位或相邻部位。 术后 1 周内清晨血清皮质醇测定是目前公认的用于评估疗效的指标。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血清皮质醇水平低于 140 nmol/L(5 μg/dl)者为缓解。24 h 的 UFC 可作为辅助评估工具,其低于 28~55 nmol/L(10~20 μg)/24 h 提示缓解,24 h UFC 高于 276 nmol/L(100 μg/24 h)则提示肿瘤残存。 (4)围手术期糖皮质激素替代:术前、术中不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术后 3 d 内监测清晨血清皮质醇。如果血清皮质醇在 <55 nmol/L(2 μg/dl)时,需立即补充糖皮质激素直到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功能恢复为止;如果血清皮质醇在 55~276 nmol/L(2~10 μg/dl)时,患者出现血压下降,不明原因发热、低钠血症等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表现。 尽可能先抽血留取皮质醇,ACTH 血样标本后,补充糖皮质激素,建议给予静脉输注氢化泼尼松 100~200 mg,症状缓解后可开始常规口服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如血清皮质醇 >276nmol/L(10 μg/dl),根据患者是否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状来决定是否补充。 对于临床症状和内分泌检查均支持肿瘤复发,但 MRI 阴性者,需根据术者经验和手术条件做出综合判断,决定是否进行垂体探查术;术中发现明确肿瘤者,应行肿瘤切除加瘤周垂体大部分切除;如果术中未能见到明确肿瘤,可根据 BIPSS 结果对 ACTH 优势侧进行垂体大部分切除;若 BIPSS 未提示 ACTH 优势侧,可行初次肿瘤侧垂体大部分切除。 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加瘤周垂体组织切除是治疗复发性库欣病的首选方法。 (1)常规放射治疗:库欣病分次放疗可以选用常规照射技术、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及调强放疗技术。随着放疗技术的进步,推荐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或调强放疗技术进行精确放疗。以 MRI 和 CT 图像融合确定照射区及周围可能累及器官,精准评估剂量分布。照射总剂量建议 45~50 Gy,常规分割 20~25 次。 常规分次放疗库欣病起效缓慢,起效时间一般为 6 个月~2 年,生化缓解率 42%~83%,肿瘤控制(影像学上肿瘤体积稳定或缩小)率 93%~100%。最常见并发症为垂体前叶功能低下,发生率约为 19%~25%,少见的并发症为视路损伤,约 0. 8%。 (2)伽玛刀放射外科(GKS):GKS 控制垂体腺瘤生长的边缘处方剂量 12~16 Gy;达到生化指标缓解的处方剂量 18~35 Gy。建议采用平均 25 Gy 的周边剂量。生化缓解率 40%~80%,肿瘤控制率 91%~100%,平均缓解时间为 10~25 个月。 并发症:垂体前叶功能低下最常见,发生率为 23%~,发生高峰为治疗后的 4~8 年;视神经和海绵窦内颅神经的损伤比例为 4%~。 可以用于库欣病治疗的药物特点见表 1。 其原理是切除 ACTH 的靶器官从而有效缓解高皮质醇血症。但患者必须终身服用激素替代治疗,并且在某些应激状态下可能导致肾上腺皮质危象。双侧肾上腺切除后,缺乏皮质醇对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致使垂体肿瘤生长,增大的肿瘤压迫垂体导致垂体功能减退及 ACTH 分泌增多而出现皮肤色素沉着等症状称为 Nelson 综合征,发生率为 21%(0%~47%)。 双侧肾上腺切除后宜严密监测血浆 ACTH 水平和垂体 MRI,如影像学发现垂体肿瘤则应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
颖的时光
一种叫做库兴氏综合症的罕见病症是什么?
1、库欣综合征(Cushing's syndrome)是由于垂体或肾上腺病变导致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糖皮质激素引起的疾病,也称为皮质醇增多症。它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慢性分泌过多,表现为肥胖并伴有高血压等一系列症状。
2、皮质醇过剩,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疾病,其中,垂体过度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引起的库欣综合征称为库欣病。异位ACTH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是支气管癌,尤其是燕麦细胞癌,其次是胸腺瘤、胰岛细胞瘤、类癌和其他垂体外肿瘤。
皮质醇过多的病因
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性库欣综合征,包括库欣病和异位ACTH分泌综合征,前者约占库欣综合征的70%,80%的患者有垂体微腺瘤,ACTH分泌过多导致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此外,某些异位肿瘤可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也可引起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性库欣综合征。
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非依赖性库欣综合征,主要由肾上腺皮质腺瘤和腺癌引起,是库欣综合征的第二大病因。此外,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和酒精中毒也会引起ACTH非依赖性库欣综合征。
库欣综合征的诊断方法
1.筛选测试;定性测试;病因诊断;定位诊断。
2.库欣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肥胖,紫线;血压和代谢异常;性腺功能异常;精神症状。
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疾病
1.骨膜增生和粗糙,19岁的阿明额头和头皮有磕磕碰碰。虽然她长满了头发,但她可以看到深深的皱纹。她的手又粗又大,手指像棍子一样粗。医生介绍,阿明患的是“骨膜增生粗糙”,尤其是额头和头皮,属于罕见病例。
2.大象的腿,新余32岁女青年胡金香的左腿有一条“大象腿”,比普通人的腿粗3倍。她经常疼痛、流脓、高烧,但多年来一直找不到病因。
3.巨人症,小杨出生时,家人发现她的左脚比右脚大。当时她以为是“婴儿肥”,就没太在意。然而,随着徐杨年龄的增长,她的左脚也随之增长。5岁时,她的左脚手掌比她的脸还大。
4.肉瘤,已经“发展”三次的脸:十几年前,刘偶然发现右脸颊长了一个肉瘤,但当时并没有在意。没想到几个月后,肉瘤迅速生长,逐渐覆盖了他的右脸,上面长了黑毛,越长越旺。
5.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肚子就像充了气的气球,鼓得厉害。他的胳膊上长满了黄色的肿块,使他的手关节严重变形。他的父亲李斌说,从1岁起,成成身上就开始长痘痘。直到几年后他们才知道,他孩子的肝脏不能分解脂肪。这些黄色的丘疹是积累的脂肪颗粒。
综述论文是些所有参考文献的综合吗?全套的
标准格式姓名.文献名称[J].期刊,卷(期):页码例如黄海昀,高洁,郁恒芳. 高等学校应加强艺术教育[J].艺术教育, 1999,(06):185
唐氏综合症即先天愚型,一种染色体缺陷病。患唐氏综合症的孩子严重智力低下,最好是在孕期终止妊娠。 唐氏综合症是什么 唐氏综合症是一种染色体缺陷病,又称为“先天愚型
很多的,专著,期刊,报纸,网络资料都可以使用。在图书馆里面按照中图分类法,D类的都是政治类的。但参考文献一般都要跟自己文章相关的。可以在国家图书馆网站上按照关键
问题一:银行员工怎样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课程内容 一、当今时代背景1、国际先进国家服务银行客户状况2、国内VIP客户的升级3、竞争激烈的银行市场现状二、了解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