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88

莫小木木木
首页 > 学术期刊 > 认知偏差对企业的影响研究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湘剑狠皖

已采纳

投资者的认知与行为偏差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过度自信的认知偏差过分自信如何影响投资者的决策? 投资股票是一项困难的工作。它需要收集、分析信息,并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做出决策。然而,过分自信会导致我们高估信息的准确性和我们分析信息的能力。这样就会导致错误的投资决策,经常表现为过分频繁交易、冒风险和最终的投资损失。 A、过分自信的投资者会频繁交易。他们的过分自信会使他们非常确信自己的观点,从而增加了他们交易的数量。投资者的观点来自于他们对所获得的信息的准确性的确信程度,以及他们分析信息的能力。一般而言,投资者会高估他们所获得的信息的准确性,而且对信息的分析判断也会存在偏见。,过分自信的投资者会更加强烈地相信他们自己对一种股票的价值的判断,而不太在乎别人的想法。 心理学家发现,在较男性化的任务范畴(比如财务管理)方面,男性比女性会有更高程度的过分自信。’在做投资决策时,男性会比女性表现得更加过分自信一些。因此,男性投资者要比女性投资者交易得更频繁一些。 过分自信不仅导致你交易太多而把金钱浪费在佣金上,而且还会导致你卖出好股票而买入差股票。 1、 B、过分自信还会影响投资者的冒险行为。理性的投资者会在最大化收益的 同时最小化所承担的风险。然而,过分自信的投资者会错误判断他们所承担的风险的水平。想想看,如果一个投资者深信自己所挑选的股票会有很高的回报率,哪里还会意识到风险呢? 过分自信的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会有较高的风险,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他们倾向于买入高风险的股票,高风险的股票主要是那些小公司和新上市的公司的股票;另一方面因素就是他们没有充分地进行分散化投资。 过度自信是投资者典型而普遍存在的认知偏差。过度自信在牛市的顶峰达到它的最高点,而在熊市的底端达到最低点。牛市往往导致了更多的过度自信。 人们在获得收益之后倾向于接受他们以前通常不接受的赌博,而遭受损失之后,他们会拒绝以前通常接受的赌博,这种现象称为“赌场资金效应”(house money effect)。过长的牛市可能会引起赌场资金效应,即获得收益者会提高赌注的愿望。因为巨大收益使投资者有更多的资金进行更大的投资活动,这时变得不再回避风险。 2、信息反应的认知偏差 ①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 股市中对信息存在“过度反应”(over reaction)和“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两种现象。反应不足是指人们对信息反应不准确的另一种形式,也可称为保守主义,就是指人们的思想一般存在惰性,不愿意改变个人原有的信念,即使新的信息来了,人们的反应仍是不足的。反应过度是指人们对于信息的理解会产生偏差,对于某些信息产生过激的反应。特别是最新的信息,甚至是小道消息,使得人们过分关注,在投资决策中给这些信息加上很大的权重,而忽视其他信息。 在股市中,如果近期的收益朝相反的方向转变,投资者会错误的相信公司是处于均值回归状态,并且会对近期的消息反应不足。如果投资者得到收益增长的信息,那么他们会倾向于得出结论:公司正处于一种增长的状态,并且会过度地导致过度反应的推理趋势。这些投资者在市场上升时变得过于乐观而在市场下降时变得过于悲观。当预测一再失误时,会对重要的信息反应不足,从而使市场暴涨或暴跌。 过度交易并过度反应会使长期业绩受到损害。投资者对难以处理或难以获取的信息反应不足。总之,过度自信导致投资者夸大自己对股票价值判断的准确性;自我归因偏差则使他们低估关于股票价值的公开信息。对个人信息的过度反应和对公共信息的反应不足都会导致股票回报的短期持续性和长期反转。 ②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 动量效应(momenturn effect)是指在较短时间内表现好的股票将会持续其好的表现,而表现不好的股票也将持续其不好的表现。 反转效应(reversaleffect)是指在一段较长时间内,表现差的股票在其后一段时间内有强烈的趋势经历相当大的逆转,而在给定的一段时间内,最佳股票则倾向于在其后的时间内出现差的表现。 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产生的根源仍然在于投资者对于信息的反应不足与过度反应。例如,当公司公布收益上升的消息后,股票价格首先在短期内表现出持续的走势,随后在长期又出现反转走势。显然,这是由于前期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不足,过于保守,后期是由于投资者对新信息估价过高,出现过度反应。 ③隔离效应 隔离效应(disjunction effect)是指人们愿意等待直到信息披露再作出决策的倾向,即使信息对决策并不重要,或即使他们在不考虑所披露的信息时也能做出同样的决策。隔离效应可以解释为什么有时在重要的公告发布之前,出现价格窄幅波动和交易量萎缩,而在公告发布之后会出现更大的波动或交易量的上升现象。 3、损失厌恶的认知与行为偏差 人们在面对收益和损失的决策时表现出不对称性。人们并非厌恶风险,而是厌恶损失。损失总显得比收获更突出,感受更强烈。 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是指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感到损失令他们产生更大的情绪影响。人们发现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 损失厌恶与禀赋效应:许多决策是在两种方案中选择:维持原状,或者接受一个新的方案。现状为参考水平,因为损失比盈利显得更让人难以忍受,所以决策者偏爱维持原状。 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也叫拥有效应,这是指人们不愿意放弃现状下的资产,这是因为放弃一项资产的痛苦程度大于得到一项资产的喜悦程度。禀赋效应告诉我们,同样一个东西如果是我们本来就拥有的,那么卖价会较高;如果我们本来就没有,那么我们愿意支付的价钱会较低。 4、后悔厌恶 后悔厌恶(regret aversion)是指当人们做出错误的决策时,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痛苦。为了避免后悔,人们常常做出一些非理性行为。如投资者趋向于等待一定的信息到来后,才做出决策,即便是这些信息对决策来讲并不重要,没有它们也能做出决策。人们对错误决定而自责的情绪就是后悔。后悔比受到损失更加痛苦,要为损失承担责任。 避免后悔和寻求自豪会影响人们的行为,但是它会怎么样影响投资决策呢?两位金融经济学家赫什?谢夫林(Hersh Shefrin)和迈尔?斯塔特曼(Meir Stat—man)用心理行为来分析投资者的行为。’他们发现害怕后悔和寻求自豪可能会导致投资者倾向于过早卖出盈利的股票,而长时间持有亏损的股票,他们称这种状况为“倾向性效应”。

211 评论

交换礼物

The Framing Effect: One of theWorst Cognitive Biases of them All 本文的要点: 认知偏差会给我们的决策能力带来麻烦,哪怕高智商也不能幸免。 框架效应:一个问题,两种在逻辑意义上相似的说法却导致了不同的决策判断。 认知偏差可以通过训练来消除:扩充工作记忆;学习思维工具(mind ware) One of the most compelling andpersistent cognitive biases/ that plague (n.瘟疫,麻烦) our decision making competence (=ability能力,竞争力;excel in=be competent to有能力做某事) is the framing effect. 最令人信服、长期存在的认知偏差是框架效应,它会弱化我们正确决策的能力。 You can experience this  cognitive bias (认知偏差) first hand/ by considering the following dilemmas. Dilemma 1 (困境1) The U.S. is preparing for the  outbreak 爆发 of an unusual disease, which is predicted to affect 600 people. You are to imagine/ that you have the authority to choose between two treatments治疗方法. Treatment A: You save 200 lives. Treatment B: There is a 1/3 probability that 600will be saved and a 2/3 probability that no one will be saved. 600 人得了病 A. 救活200个 B. 1/3 概率救活600个,2/3概率没人能救活 Which treatment do you choose? Dilemma 2 The U.S. is preparing for the outbreak of an unusualdisease, which is predicted to affect 600 people. You are to imagine that youhave the authority to choose between two treatments. Treatment A: 400 people will die. Treatment B: There is a 2/3 probability that all 600will die and a 1/3 probability that no one will die. Which treatment do you choose? 同样,600人得病 A. 让400人病死 B. 有2/3的概率,600人都会死,1/3的概率,没有人会死 If you were like most people–no matter how high your IQ–you were more likely to choose treatment A in Dilemma 1 and treatment B in Dilemma 2. But this is  irrational (不合理的) You’ve been  taken in (欺,常用被动语态)the Framing Effect Bias. If you double check you can see that the numbers and probabilities in the two dilemmas are in fact identical (相同的) ; they are just  verbally framed (口头上的结构) in different ways–Dilemma 1  in terms of (按照) lives saved, and Dilemma 2 in terms of lives lost.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intelligence agents, who may in fact be in positions of authority to make life or death decisions like this, are more taken in by this bias than your average college student(根据研究显示,情报人员(那些可能有像这样生杀大权的人),可能更容易被这种偏见所欺,相比于一般的大学生) –more likely to take risks with human lives /when outcomes are framed as losses rather than gains. In general, a“framing effect”occurs when factually  equivalent  descriptions 相同的描述 of a decision  scenario 剧本  lead to systematically different decisions depending on how they are phrased. In our example people react differently to a particular choice depending on whether it is described as a loss or as a gain. Examples of the Framing EffectsIn Real Life Framing effects in our day to day lives have beendemonstrated by many studies. We are more likely to enjoy meat labeled  75% lean meat as opposed to (与...截然相反) 25% fat . (75%的瘦肉和25%的肥肉) 93% of PhD students registered early/when the framing was  in terms of 依照  a  penalty 处罚 fee for late registration, with only 67% registering early when the framing was in terms of a discount for earlier registration. More people will support an economic policy if theemployment rate is emphasized than when the associated unemployment rates ishighlighted. Interestingly, framing effects may be neutralized ina second language! Cognitive Biases such as theFraming Effect can be Overcome Cognitive biases make us irrational. The benefits ofa high IQ do not extend to coping with these biases. And coping with thesebiases is critical to being intelligent understood more broadly. Cognitive biases like the framing effect can be to alarge extent overcome with training. Debiasing 除偏 is a technique/which aims to decrease biases byencouraging us to use our working memory and self-control to override automatic 自动否决 ,‘pop-up’ ‘System 1’processing (Baumeister & Bushman, 2010, p. 155). Trainingworking memory and increasing its capacity to engage System 2 thinking can helpwith debiasing.// 扩充工作记忆 So can building up useful‘mind ware’. According to Professor Keith Stanovich from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who studies intelligence and rationality,‘ mind ware(思维工具) ’is made up of learned cognitive rules and strategies. It includes our ability to keep track of underlying probabilities when dealing with scenarios described in different but equivalent ways, how we go about doing Matrices IQ Tests, and our willingness to consider alternative hypotheses when trying to solve a problem. IQ Mind ware’s‘capacity strategy’brain training method is based on training working memory capacity so we have the self-control and processing power to use System 2 logical thinking when we need to. It is also based on using problem-sets and tutorials to build up our‘mind ware’ –our knowledge end strategiesfor better decision-making and problem solving, so we have the know-how tosolve problems and make better decisions.// 学习思维工具 A high IQ alone is not enough to ensure gooddecision-making in real life. It helps, but we also need the self-control to  snap us out of (突然摆脱了某种状态,心情 )being cognitive misers and apply System 2 thinking whenwe need to. And we need the know-how and strategies to know how to apply our analytic minds to the problem at hand. (所以我们拥有了这种(独有的)信息--知道如何(通过了解认知偏差来)解决问题,如何更好做更好的决定) 词汇 Cognitive认知上的 (和意识相关的) Cognition n认知 Cognitive bias认知偏差 cognitive miser。认知上的吝啬鬼,不会花意识,精力去多用逻辑、理性思考。 Compelling令人信服的,强大的 Compel = force强制 Compelling = strong and forceful令人信服的,强大的 Compelling biases令人信服的,强大到,让你感觉要去做的偏见 Persistent持久稳固,长期存在的。 Persistent biases 长期存在的偏见 形容物体:fight a persistent cold和一个长期感冒/疾病做斗争 形容人 , 固执,坚持不懈。 褒贬都可以. 褒义词:He's very persistent inlearning English 贬义词:He called me again and again,so persistent Plague /ple ɡ/ n瘟疫 麻烦 Competence(做好事情的)能力,竞争力=ability Competent adj有能力胜任的/做事高效的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简历中,你要写,我非常擅长做某事,不要一直用 good at, do well in 用 excel in, excel at She excels in managing people Competent to do sth She's competent to manage people Irrational非理性,不合理的 intelligence agent情报人员,特工 Intelligence智力,情报 snap us out of being cognitive misers Snap sb out of = stop being in (condition, mood)突然摆脱了某种状态,心情。

180 评论

冰峰之晶

会计研究论文:如何提升财务会计的职业判断能力范文

一、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必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进,各行业都面临着企业转型和改革,为了更好的顺应市场竞争,企业纷纷完善管理机制,改进管理措施。财务部门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部门,其职能已经逐渐由单纯的数据统计核算转变为管理核算并行,这种情况下,决定了财务会计人员不仅要做好相关的数据信息处理工作,还要根据所得的企业发展信息,以及市场最新动态,对企业的生产和发展状况进行一定的判断,从而为经营决策提供参考。因此,提高我国企业的财会工作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其必要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财务会计部门的工作对象的特殊性

企业的财务会计部门作为企业信息的重要传递载体,在工作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大量的企业生产经营信息。对这些数据进行汇总和综合是财务部门的主要工作任务,在核算和报表绘制的过程中,财会工作人员可以依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较为直接和深刻的了解企业目前的经营管理状况。这种优势使得财会工作人员可以对市场信息和企业决策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从而给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可靠的参考意见和备选方案。所以,基于财会部门的这种工作对象决定的优势,企业要善加利用,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专业素养,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可以从大量的企业信息中甄别有效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合理参考意见。

(二)激烈的行业竞争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各行各业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二十一世纪后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在市场竞争中,谁首先掌握了准确的信息,谁就在竞争中占有了先机。所以,各个企业也都加大对于信息的采集和分析的投入力度,希望能够通过对信息的合理利用,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在加强信息管理的同时,也对信息的直接接触人员,即财会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他们能够在信息处理的过程中,有效的过滤和排除无用信息,筛选出对企业发展和行业发展趋势有着重要影响的信息。这种情况下,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和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也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我国企业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现状

(一)我国财务人员的职业能力构成

近些年,我国财务工作人员的准入制度还是比较严格的,考核机制也相对完善,所以我国的企业会计一般都具有国家颁发的从业资格证书,并且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就我国目前企业中的财务人员的总体职业素养来看,并没有很强的职业判断能力。主要表现为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重点仍然以会计核算任务为主,相关的会计职业技能非常熟练和完善,但是与此相对应的职业判断能力就显得比较薄弱。而随着高新技术在财务工作中的应用,传统、繁复的数据整理与核算工作,已经大部分由计算机系统完成,财务会计从繁重的手工劳作中解放出来,拥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相关的管理工作。这种情况下,如果财务人员不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判断能力,将会使会计管理工作举步维艰。

(二)导致我国财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缺失的原因

我国企业财会人员的能力构成不协调,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职业判断能力的缺失,即财务人员在工作中不能根据会计系统中的各种类目和相关资讯,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和信息。更有一些财务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之便,为企业提供一些错误的判断信息,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笔者经过认真的分析,总结出了以下两种影响我国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正常发挥和形成的原因,希望能够起到一些启发和借鉴意义。

首先,主观因素。虽然随着会计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但是仍然有一些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并不具有相应的从业资质。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有:在企业发展之初,任用了一些没有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财务人员,并且随着企业的发展,这些财会人员已经流入了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管理层,导致了整个财会部门在管理方式和管理模式上的落后,也就无法顺应财务部门的转型以及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判读能力的培养;同时,由于一些企业并不重视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其不能及时的更新知识结构,导致了职业判断能力的缺失;由于财务工作人员自身的认知偏差导致的对职业判断能力的认识不当,使其没有正确地发挥和运用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等等。以上便是笔者从企业和财务工作人员自身总结出的导致我国财会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缺失的因素。

其次,客观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市场信息充斥在企业的运行和发展过程中。然而由于经济运行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导致了这些信息本身就具备很强的不确定性。这种经济运行规律和实物发展规律影响下的信息不确定性,是无法通过任何形式和手段予以避免的。所以,对于出现这些信息不确定性导致的财会人员的职业判断失误,企业和财会人员只能尽力避免,而无法消除。此外,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不是完全的放任市场对经济活动进行操控,还要通过一定的宏观调控政策对社会的整体经济运行以及行业发展趋势进行相关调整。所以,这些政策和规范的制定和更改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财会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的发挥。以上便是笔者总结的影响企业财会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客观因素。

三、提升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力的方法

(一)企业应当加强财务部门的相关管理机制的建设

企业应该建立和制定一个约束工作人员工作行为的管理机制,不仅可以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也能够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而对于财务部门来说,应该根据其重要性,有针对性的加强内部管理。这种约束和管理机制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和效果是:首先,使财务工作人员的各项工作有据可依,即在财会人员的各项工作活动中都必须遵循一定的操作规范和原则,否则其所做出的工作将被视为无效。这样不仅可以加强财务人员对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也可以使其自己遵守职业规范进行作业。如果配合相应的监理机制,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即在财会工作的各个环节,委任专门的监理部门和人员对其工作行为和工作成果进行监督检查,可以起到更好的敦促和监督作用,也可以使内部管理机制的落实更加完善。其次,企业管理部门应该通过认真的研究分析,及时发现内部管理环节中的薄弱点,并制定措施予以强化和改正,尤其是对于会计部门的审查和监管工作。

(二)财会人员应该正确认识和使用职业判断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财会人员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对会计系统内所涉及到的各种类目以及信息作出的评价和评估。从形式上讲,会计职业判断的结果是一种财会人员的主观意识,但是其产生的过程并不是自由随意的,而是要收到一定的条件约束的。最基本的约束条件就是行业会计准则和会计信息职业判断框架。遵循行业会计准则,就是指财会人员在职业判断的过程中,应该始终从会计工作人员的角度出发来阐述和评估所得会计信息,而不能做出超越会计职业范畴外的判断;遵循职业判断的基本框架,指的是财会人员在发挥职业判断能力的过程中,要始终秉承相关的信息和数据的基本判断程序和步骤,不得随意做出假设,或者依照不被认可的计算以及统计方式进行数据处理和判断。总之,会计的职业判断同会计审核工作相比,虽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主观性,但是也并非随意进行的。要求会计工作人员在一定的操作规范和准则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现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而不是对信息中所表达的数据进行片面武断的认定。

(三)善于正确运用会计职业判断的方法和程序

作为财会工作人员,对于不同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判断时,要面对形态各异、难易程度不同的会计系统情况。所以,在职业判断的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方法也会有所差异,但是这并不代表会计职业判断的方法和程序的选择是绝对自由和灵活的。虽然每一项职业判断工作的具体对象和表现形式不同,且具体的方法也会有所差异,但其判断过程都应遵循一些共同的步骤和程序,并且不同的方法和程序会对应不同的会计系统情况。这是由于会计职业判断的准则决定的,所以,企业的财会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各种职业判断方法,并在工作中严格的予以执行,实践证明,运用合理的职业判断方法和程序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掌握了方法原则,就是掌握了问题的精髓。只有掌握良好的方法,并依据程序办事,才能较好地发现、解决需要会计职业判断处理的问题。

(四)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确立明确的学习目的

作为一个优秀的会计人员,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政治素养外,还必须善于实践,因为会计职业判断工作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工作人员的实践经验的丰富程度。另外,在实践中要注重经验的积累,对于实践中的会计处理,要学会分析、判断、综合、总结,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通过不断地积累,取得丰富的经验。同时,由于经济运行和发展速度的加快,使得企业的成长一日千里,会计工作人员如果不能实时的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必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信息更新中被淘汰,其职业判断能力也将不进则退。所以,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端正学习态度,积极的参加各种职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仅可以丰富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和生活,还能够使其保持先进性和前瞻性。

四、如何避免提高会计职业判断力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一)避免企业管理层的干预导致职业判断丧失客观性

企业管理层对会计人员的干预,导致会计人员缺乏独立性,这是致使会计信息失真的客观原因。再次,由于会计人员处于利益多元化主体的中心,无法真正归属任何一方,这是致使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观原因。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坚持独立性原则的基础下,必须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客观、公正地处理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同时,还要加强与其他专业人员的沟通,协同完成企业目标。

(二)避免会计职业判断中的各项违法违规操作

符合国家的法律规定是正确运用和提高职业判断能力的先决条件。它要求会计人员在法律法规或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进行判断。在法律法规或准则没有规定的,应选择符合一般会计原则的会计处理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熟练掌握国际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以及我国当前相关的法律法规,综合运用确认和计量的各项会计原则,作出准确无误、客观公允的职业判断。

(三)避免会计职业判断行为脱离基本框架体系和程序

要求职业判断的依据或方法应有一定的稳定性,对于一些在不同时间出现的、具有相同性质的经济业务,无论同一个会计人员或不同的会计人员都应该运用相同的判断方法。对于法律法规或准则没有规定的,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也应遵循一致性原则,避免会计人员无法判断,或因滥用会计原则引起的判断偏差,或因没有合理运用会计原则引起的判断失误。

此外,会计人员还必须对每一次判断都有充足的依据为基础,以免造成判断偏差。在出现多个备选方案时,应按照谨慎原则,对备选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通过确定判断对象与判断标准相符合的程度和衡量判断对象各自的优劣,从中选择出最优的方案。

五、总结

新准则体系赋予会计人员的灵活性很大,这就需要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只有财会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才能在业务中自如应对各种复杂的经济关系。也只有财会人员职业判断运用得当,才能发挥其核算、监督和服务的职能,为利益相关方提供相关可靠的备选方案。为了维护国家的财经纪律,贯彻实施会计改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国际性的交流合作,必须坚持不懈的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292 评论

相关问答

  • 媒体对企业公关的影响研究论文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危机变得越来越不可避免了,因此企业的危机公关就越来越重要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企业危机公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论文关键词:危机公关 诚信 仁

    luoyue123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外交部对美国企业的影响研究论文

    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间贸易得到较快的发展,给两国人民和两国经济带来明显的现实利益。然而中美贸易关系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随着两国贸易的迅速发展,诸多贸易

    susanwangyue 1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疫情对台州企业的影响研究论文

    疫情对企业不同企业的影响,疫情最需要的得就是消毒产品和药品,做药品的公司在疫情期间需求量比较大,订单比较多,还有消毒产品,比如酒精,病毒需要消毒,所以酒精必不可

    屠夫糖糖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大数据对企业会计的影响研究论文

    3.准确预测出信息披露,减少财务造假,传统的会计行业,财务人员在完成账务处理、信息披露等事项时,因为受到企业管理体系、审批制度等多方面人为因素的约束,很多时候容

    燕然铭石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企业转型对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

    降低企业经营的运营成本,提高财务管理绩效水平。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中枢环节,也必须实现转型升级。促进企业的财务转型,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的运营成本,以及提高

    小女孩不懂事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