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51

好心坏丫头
首页 > 学术期刊 > 配送中心选址论文研究背景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ovejing0326

已采纳

可以用层次分析法,虽然比较主管,但是指数的选择和大小都是你们可以确定的,哪些重要,哪些相对来说不重要,可以排出来的

269 评论

黄小琼琼

现代物流企业选址的论文一、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 (一)货物分布和数量。这是配送中心配送的对象,如货物来源和去向的分布情况、历史和现在以及将来的预测和发展等。配送中心应该尽可能地与生产地和配送区域形成短距离优化。货物数量是随配送规模的增长而不断增长的。货物增长率越高,越是要求配送中心选址的合理性,从而减少输送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 (二)运输条件。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应接近交通运输枢纽,使配送中心形成物流过程中的一个恰当的结点。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配送中心应尽可能靠近铁路货运站、港口及公路。 (三)用地条件。物流配送中心的占地问题在土地日益昂贵的今天显得越来越重要。是利用现有的土地,还是重新征地?地价如何?是否符合政府规划要求等等,在建设配送中心时都要进行综合考虑。 (四)商品流动。企业生产的消费品随着人口的转移而变化,应据此更好地为企业的配送系统定位。同时,工业产品市场也会转移变化,为了确定原材料和半成品等商品的流动变化情况,在进行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时,应考虑有关商品流动的具体情况。 (五)其他因素。如劳动力、运输与服务的方便程度、投资额的限制等。 二、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 (一)定性分析法。定性分析法主要是根据选址影响因素和选址原则,依靠专家或管理人员丰富的经验、知识及其综合分析能力,确定配送中心的具体选址。主要有专家打分法、德尔菲法。定性方法的优点是注重历史经验,简单易行。其缺点是容易犯经验主义和主观主义的错误,并且当可选地点较多时,不易做出理想的决策,导致决策的可靠性不高。 (二)定量分析法。定量的方法主要包括重心法、鲍莫尔-沃尔夫法、运输规划法、Cluster法、CFLP法、混合0-1整数规划法、双层规划法、遗传算法等。定量方法选址的优点是能求出比较准确可信的解。其中,重心法是研究单个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常用方法,这种方法将物流系统中的需求点和资源点看成是分布在某一平面范围内的物流系统,各点的需求量和资源量分别看成是物体的重量,物体系统的重心作为物流网点的最佳设置点。

197 评论

自飘自落

With China's accession to WTO an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ndustry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 With the launching of e-commerce, distribution and efficient logistics services in the form that has become indispensable. Distribution center for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activities as a major infrastructure, has become in the future for a considerable period of time the focus of logistics facilities planning.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center is the hub of logistics system in the entire logistics system plays the role of nexus. Distribution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center logistics activities have great impact in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center construction site before the need for scientific planning, the minimum cost of the entire logistics, customer service, the best, making the future optimization of the logistics resources Configuration. This theoretical data from home and abroad based on th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center location model and related issues a preliminary study. First,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introduced domestic and foreign logistics distribution center location models of the status quo. Describes the distribution center and then the definition, fun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stribution center location and the impact of factors such as location of the principles. Related problems in the distribution center on the basis of careful study, a multi-level logistics distribution center location model, the model in order to minimize the cost for this special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 center's inventory costs and product in the storage process The value of the loss cost for the operators to carry out the construction of logistics distribution center location provides a new concept. Finally, the model proposed for the solution of the algorithm - hybrid genetic algorithm. 原创

234 评论

yeting1976

引言1第一节物流配送概述1一、配送的概念与特征1二、配送的作用与实施条件3三、配送的类型4第二节连锁经营与物流配送8一、连锁经营的概念与特征8二、连锁经营的优势10三、物流配送在连锁经营中的功能与作用11第三节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管理12一、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管理的特点及内容12二、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不合理的表现形式14三、连锁企业物流配送合理化的措施15本章小结20复习思考题21实训题21第二章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22学习目标22引言22第一节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的主要模式22一、商流、物流一体化的配送模式22二、商流、物流相分离的配送模式23三、共同配送模式24第二节连锁企业的第三方物流配送24一、第三方物流配送的含义及内容24二、第三方物流配送的作用及发展27三、第三方物流配送服务的管理系统30第三节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的业务流程33一、配送的一般流程33二、配送的功能要素36第四节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设计38一、连锁企业物流组织结构发展的几个阶段38二、企业物流配送组织的形式及设计原则42本章小结46复习思考题46实训题46第三章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的战略管理47学习目标47引言47第一节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战略概述47一、物流配送战略的概念和构成要素47二、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战略的特征49三、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战略的层次50四、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战略的作用51第二节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的环境分析53一、分析连锁企业配送环境的目的53二、连锁企业配送的环境分析54三、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战略的选择57第三节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战略决策60一、配送中心战略决策60二、配送中心战略决策的方法61第四节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战略实施与控制68一、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战略的实施68二、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战略控制68本章小结71复习思考题71实训题71第四章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72学习目标72引言72第一节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的概念与类型72一、配送中心的概念72二、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与作用73三、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的类型75第二节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77一、配送中心规划设计的一般原则77二、配送中心规划设计的要点78三、配送中心的选址80四、配送中心的内部设计81第三节我国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与发展83一、我国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83二、我国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思路84本章小结86复习思考题87实训题87第五章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的运作管理88学习目标88引言88第一节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的作业管理88一、进货、搬运作业管理88二、储存、盘点、订单作业管理92三、拣货、补货、出货作业管理95四、输配送、退货作业管理97第二节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99一、物流配送人才市场的特征99二、招聘与录用101三、薪酬制度103本章小结105复习思考题106实训题106第六章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成本管理107学习目标107引言107第一节连锁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概述107一、连锁企业物流成本的含义107二、连锁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基本内容107三、物流成本管理中要注意的问题109第二节连锁企业物流成本构成分类111一、物流成本分类111二、连锁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114三、物流成本分析115四、物流成本分析现状改善的步骤及要点118第三节连锁企业物流成本控制119一、物流成本控制的前提119二、物流成本控制的原则120三、物流成本控制的模式122四、物流成本控制的内容124第四节作业成本法127一、作业成本管理的意义127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128三、作业成本法在连锁业物流成本控制中的实施130四、作业成本法存在的不足133第五节量本利分析法135一、量本利分析法135二、责任成本法136三、目标成本法138四、标准成本控制法138本章小结139复习思考题139实训题139第七章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信息管理140学习目标140引言140第一节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信息概述140一、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信息的内容140二、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信息的特征142三、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信息的功能143四、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信息的管理143第二节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信息系统146一、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的概念146二、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的形式146三、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的作用147四、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148五、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的要素构成150第三节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的开发153一、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的开发原则153二、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154三、各种开发方法的比较159四、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160本章小结164复习思考题164实训题164第八章连锁企业电子商务配送165学习目标165引言165第一节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的关系165一、电子商务的内涵165二、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的关系167三、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与创新168第二节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新型物流配送169一、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的定义与特征169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存在的瓶颈170三、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的影响因素173四、电子商务对传统物流配送的冲击与影响175第三节电子商务环境下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管理175一、电子商务配送系统175二、电子商务配送系统目标177三、电子商务配送系统的基本模式178四、电子商务配送系统的构成178五、电子商务配送系统的目标、原则、分析内容及步骤179第四节我国电子商务配送的发展趋势180一、中国物流与配送发展的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分析180二、影响和制约中国物流配送发展的主要问题181三、我国电子商务配送发展前景182本章小结184复习思考题185实训题185第九章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的设备和技术186学习目标186引言186第一节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的设施和设备186一、连锁企业物流配送输送设备186二、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搬运设备190三、连锁企业物流配送储存设备194第二节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的技术和应用197一、分拣系统197二、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198三、地理信息系统199四、全球卫星定位系统200五、计算机智能化技术201本章小结202复习思考题202实训题203第十章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绩效评价204学习目标204引言204第一节连锁企业配送中心绩效评价概述204一、连锁企业配送中心绩效评价的概念和分类204二、物流配送中心绩效评价的意义205三、物流绩效评价的原则205四、物流配送绩效评价要素206第二节配送中心物流绩效评价系统207一、有效绩效评价系统的特征207二、物流效果评价系统的层次208三、物流中心绩效评价系统的设计要求209四、配送中心绩效评价体系的实施步骤210第三节配送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11一、进出货作业评价指标212二、储存保管作业绩效评价指标213三、盘点作业绩效评价指标214四、订单处理作业绩效评价指标214五、拣货作业绩效评价指标215六、配送作业绩效评价指标217七、采购作业绩效评价219八、配送中心经营管理综合指标220第四节客户服务绩效评价221一、客户服务的含义221二、客户服务的意义222三、客户服务的识别222四、客户服务的要素223五、客户服务的绩效评价与分析225

311 评论

格桑之门

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摘要:20 世纪 90 年代全球兴起了一股“绿色浪潮”,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革命蓬勃兴起,绿色化运动正向各领域渗透。绿色物流就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运动向物流领域的渗透。绿色物流仍属于一个全新的概念,其显示出来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却是巨大的,必将促进我国绿色物流迅速发展。关键词:绿色物流,物流战略,可持续发展1.绿色物流的定义 绿色物流(Green Logistics)是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才被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国外一些学者对绿色物流的概念有不同的描述。 H﹒J﹒Wu 和 S﹒Dunn 认为绿色物流就是对环境负责的物流系统,既包括从原材料的获取、产品生产、包装、运输、仓储、直至送达最终用户手中的前向物流过程的绿色化,还包括废弃物回收与处置的逆向物流。Jean-Paul Rodrigue, Brian Slack Claude Comtois 认为,绿色物流是与环境相协调的物流系统,是一种环境友好而有效的物流系统。丹麦出版的 Bjorn N﹒Petersen Palle Petersen 合著的《Green Logistics》中定义:绿色物流就是对前向物流(Forward Logistics)和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的生态管理(eco-management)。 从国外不同学者的定义可以看出,绿色物流实际上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概念,凡是以降低物流过程的生态环境影响为目的的一切手段、方法和过程都属于绿色物流的范畴。 在我国 2001 年出版的《物流术语》(GB/T 18354-2001)中,对绿色物流的定义是: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这里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指导,再根据现代物流的内涵,给出“绿色物流”的定义: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通过先进的物流技术和面向环境管理的理念,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控制、管理和实施的过程。 2.绿色物流概念的内涵 上述对绿色物流的各种定义,虽然有不同的表述,但其本质和内涵是基本相似的,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分析:绿色物流的最终目标是可持续性发展。上述定义的共同之处就是,认为绿色物流即是对生态环境友好的物流,亦称生态型的物流。其根本目的是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这一目的实质上是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这也正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绿色物流可称作是可持续的物流(Sustainable Logistics)。绿色物流的活动范围涵盖产品的全生命周期③。产品在从原料获取到使用消费、直至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都会对环境有影响。而绿色物流既包括对从原材料的获取、产品生产、包装、运输、分销、直至送达最终用户手中的前向物流过程的绿色化,也包括对退货品和废物回收逆向物流过程的生态管理与规划;因此,其活动范围包括了产品从产生到报废处置的整个生命周期。绿色物流的行为主体包括公众、政府及供应链上的全体成员④。由于物流的跨地区和跨行业特征,绿色物流的实施不是仅靠某个企业或在某个地区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仅靠企业的道德和责任就能主动实现的。它需要政府的法规约束和政策支持。公众是环境污染的最终受害者。公众的环保意识能促进绿色物流战略的实施,并对绿色物流的实施起到监督的作用。因而,也是绿色物流不可缺少的行为主体。二、中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首先,政府对绿色物流理念的推进。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时期。一方面,我国面临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任务;另一方面,又面临着相当严峻的环境问题和困难。长期以来,由于技术水平不高,加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对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加大。同时,人口的持续增长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经济建设以及资源、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为此,我国政府提出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在国家总体战略的指导下,各级地方政府纷纷提出实施绿色工程的具体方案,促进了企业对有关绿色管理策略的实施。其次,企业实施绿色物流的现状。在国家可持续发展原则引导下,许多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已开始形成。不少企业已具有环境意识,将生产绿色产品作为企业经营的宗旨和竞争的法宝;一些企业已按环境标准实行清洁生产,例如,海尔集团已建立起环境管理体系,并获得ISO14001 标准认证。绿色产品生产和绿色消费的意识已得到企业和公众的普遍认可。 2.我国实施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在中国,虽然绿色物流逐渐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并被认为是中国未来物流业发展的趋势之一,但同国际上技术先进的国家相比,我国在绿色物流的观念、政策以及技术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距。缩小并消除这些差距,是全面实施绿色物流管理战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些差距具体表现在以3方面:首先是观念上的差距。现代物流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各级政府的认可,但是,绿色物流的理念尚未完全确立。经营者和消费者对国外绿色经营和绿色消费的理念还很淡薄,绿色物流的理念更是几乎没有。绿色物流是绿色产品与绿色消费之间的绿色通道,必须引起政府及企业足够的重视。因此,在重视物流发展的同时,必须将绿色物流上升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的高度来认识,这也是现代物流发展的终极目标。 其次是政策上的差距。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在绿色物流的政策性引导上,制订了诸如控制污染发生源、对清洁燃料的使用予以税收优惠,限制交通量和控制交通流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对物流包装废弃物和产品废弃物的回收重用也进行了规定。我国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一直不断地致力于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但针对物流行业的法规还不是很多。目前有些大城市已开始对污染严重的货车限制行车时间和路线。但是总的讲,我国还缺乏相关的政策法规,缺乏对现有的物流体制进行强制性环境管理的能力。第三是技术上的差距。绿色物流的贯彻实施,不仅依赖于绿色物流理念的建立和政策的制订,还离不开绿色技术的支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技术离绿色化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例如,在物流系统规划方面,缺乏全局性的统一规划;在物流设备方面,设备的省力化、清洁化技术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包装材料及包装方式的处理上,与绿色物流倡导的可重用性、可降解性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另外,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功能的限制,也会导致物流路径的迂回与不合理。三、中国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资源、环境、科技教育等战略对绿色物流战略和策略的研究有重大指导作用。1.资源战略——循环物流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实行资源节约,强调用再生资源替代原生资源,用相对丰裕的资源替代相对稀缺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产品维护、维修来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减缓资源消耗速度;通过新的物流模式,降低物流过程的能源消耗。在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战略观的引导下,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再循环将成为企业的一项法定义务,下面列举的是针对循环物流的一些具体策略:①前向物流过程的资源减量化;②逆向物流;③废弃物物流。2.环境战略——绿色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在从原材料供应到产品生产、包装、运输、分销、使用的整个阶段,对自然资源的污染物排放最少,对城市交通环境的影响最小。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消费者不仅追求产品及其包装的绿色化,也要求产品获取过程、使用过程的环境友好性。因此,企业必须将环境问题作为企业重要的决策变量,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改造,是之适合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要求,实现整个供应链的绿色化。实施绿色供应链的策略主要包括:①供应商的环境绩效评估及管理;②引入环境方面的帐务审核;③利用第三方物流实现物流包装与运输的绿色化管理;④面向环境的企业物流系统再设计。3.科技战略——绿色物流技术实施绿色物流同样需要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对绿色物流战略的实施有重要作用:①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的进步,决定着废旧物品的再利用途径和方式,因而,是企业进行逆向物流渠道设计的影响因素之一;②节能新技术、清洁能源、环保型车辆等技术有利于改善物流过程的能耗和废气污染现象,是绿色物流系统设备与工具决策的影响因素之一;③ 以现代信息技术 CPS、CIS、网络技术等为基础的物流信息系统,有利于物流系统的合理规划和物流系统效率的提高,尤其是能帮助制订最佳运输路线、实现物流资源的共享、减少无效物流量,进而减少能量消耗和污染物排放。4.员工教育战略——绿色物流理念按照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战略观和教育观,提高人口素质既包括提高人口的科学教育水平和创新能力,还包括加强对可持续发展伦理、道德观念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与此战略相适应,绿色物流战略也应该包括对公众、消费者、企业员工的环境意识的宣传,建立员工的环境绩效激励机制,培育企业绿色文化。

141 评论

相关问答

  • 论文是研究背景还是选题背景好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二者之间的区别:1、内容不同研究背景就是主要是国内外现状、发展历程之类的;而意义主要是指这个东西在当下还不行,就诸多不足而言还存在着研究的价值

    饕餮飨宴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配送中心选址论文研究背景

    可以用层次分析法,虽然比较主管,但是指数的选择和大小都是你们可以确定的,哪些重要,哪些相对来说不重要,可以排出来的

    好心坏丫头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银行网点选址研究背景及意义论文

    开设新支行 中国银行优化在柬埔寨网点布局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网4个月前 · 中国新闻网官方账号文章图片1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邬国权出席论坛并讲话。 欧阳

    王子恭贺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配送中心选址方案研究论文

    现代物流企业选址的论文一、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 (一)货物分布和数量。这是配送中心配送的对象,如货物来源和去向的分布情况、历史和现在以及将来的预

    :小小的菇凉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便利蜂配送中心选址决策研究论文

    便利店发展的驱动因素:人均GDP 、城镇化、老龄化便利店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根据国外的经验,当人均GDP

    felicity03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