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爬的蜜糖
护理学专业参考文献(通用110个)
在我们的学习时代,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护理学专业参考文献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薛春雨.秦欣.肥大整复术进展.中国美容医学,2004,13(3):328
2、鲁红,应伟雯,黄丽丽.子宫腔形态的三维超声观察.中华超声影象学杂志,2005,14(1):33-36
3、薛芸香.改良阴道再造术23例.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24(11):979
4、曲恒芳,姜艳艳,于建光.妊娠呕吐的干姜疗法.职业与健康,2005,21(1):118
5、罗告琳.晚期妊娠羊水过少对围生儿的影响因素.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70-71
6、菅淑华.剥膜与乳房按摩对延期妊娠的预防.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76-77
7、高玲玲,张美芬.分娩教育对初产妇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中国公共卫生,2005, 21(2): 209-210.
8、刘君华.笑气镇痛对产程的影响.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94
9、陆龙勤.孕妇产前教育对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观察.广西医学,2005,27(2):273
10、张荣梅.产褥期妇女健康教育的实施.中国妇幼保健,2004,2(2):25-26
11、王吉平,舒莉.探讨音乐疗法对产褥期产妇抑郁情绪的影响.上海护理,2004,4(2):17-18
12、辛兆珍.产褥期妇女的心理护理体会.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4,18(2):242
13、杜秋兰,孙冬云.产褥期的自我护理指导.东南国防医药,2004,6(3):106
14、王红.心理咨询在高危妊娠筛查中的作用.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4,11(3):36
15、周凤珍.高素清.李丽文.远程胎儿心率监护网络在高危妊娠中的临床应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2):103
1、段晓玲,王孝文,等.5种常见性传播疾病误诊分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2002,30(3):149-152
2、王德香,张士勤,等急.性淋菌性盆腔炎38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分析.中国航天工业医药,2001,3(5):59
3、段斌,刘子航,王栋.假性女阴湿疣误诊为尖锐湿疣82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1:1503
4、刘玉华,董雷.闭经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3,3(16):24
5、张华,李淑华,沈丽芳,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闭经,四川中医,2003,21(9):63-64
6、谢萍.杨家林教授从肝论治痛经的.经验.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4):31-32
7、陈育德,潘志润.穴位注射治疗痛经40例.针灸临床杂志,2004,20(12):36
8、石一复,向阳.滋养叶细胞疾病.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319-320
9、罗庆菲.早期侵蚀性葡萄胎误诊早孕行人工流产术1例.中国医师杂志,2002,增刊,194
10、万希润,杨秀玉.恶性滋养叶细胞疾病肿瘤的化学疗法.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7):398-400
11、马丁,奚玲.宫颈癌流行病学及病因学研究进展.实用妇产科杂志,2001,17(2):61
12、郎景和.子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治疗.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5):261-263
13、郎景和,冷金花.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实用妇产科杂志,2002,18(2):68-69
14、彭芝兰.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治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4):202
15、刘丽影.妇科恶性肿瘤的化学疗法.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7):385-387
[1]汪勤.舒适护理在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效果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1(33)
[2]孙月红.音乐疗法在手术室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9(10)
[3]张勤英.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9(03)
[4]赵香银.舒适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07)
[5]叶媛媛,杨琼,徐敏,王蓉蓉.手术覆盖单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9(07)
[6]王爱琴,钟世良,贾赛雄,王丽英,农春花.舒适护理在急诊骨折手法复位看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9(04)
[7]葛建芳.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体现[J].护理与康复.2009(02)
[8]周艳,刘晓丹,李勤,梁娜.舒适护理的人文底蕴[J].护理研究.2008(34)
[9]张颖.预防手术中低体温的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8(16)
[10]杨建芳.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8(05)
[11]杨建芳.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8(05)
[12]许平.老年患者晕厥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7(23)
[13]刘小芬,赵施竹.手术病人焦虑评估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7(08)
[14]郑小春,吴蓓茸,李松莲,吴秀东,寿红艳.充气式保温毯预防腹部手术患儿术中低体温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07(06)
[15]陈蓓敏,陈清.护理模式的实施现状与分析[J].护理研究.2007(12)
[16]龚梅,王玥珏,徐悦.新生儿舒适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7(02)
[17]陈霞.医学模式的发展对护理模式发展的影响[J].医学信息.2007(01)
[18]赵霞,黄旭强,马生秀.肌内注射时晕厥发生原因及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07)
[19]刘晓红,任从才,范紫香.心理干预对门诊手术患者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05(05)
[20]谢玉兰.舒适护理在化疗病房的实施体会[J].中国全科医学.2005(20)
[21]初秋英,古娜依.浅谈舒适护理[J].新疆中医药.2005(04)
[22]魏天星.临床实施舒适护理的探讨[J].上海护理.2005(01)
[23]罗珊,马凤婵.舒适护理在肾移植术后病人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05(03)
[24]岳晓香,吕慧君.神经外科舒适护理[J].医药论坛杂志.2005(04)
[25]苏冬梅,胡晓英,杨琼,孙媛,姜爱荣,刘新华.护理管理在创建舒适护理模式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04(15)
[26]张美媛.晕厥的急诊诊断思路[J].中国全科医学.2004(09)
[27]李琳.化疗呕吐病人的舒适护理[J].现代护理.2003(10)
[28]张宏.舒适护理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01)
[29]周锦云,张晓娜,李静岩.早产儿胃食管反流的诊断及体位疗法[J].铁道医学.2000(06)
[30]廖红辉.拓展舒适护理研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J].黑龙江护理杂志.1999(07)
[1]宋琳琳,王东信.肾移植手术麻醉的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01)
[2]鲁迪,江金财,徐骁.2012中国器官移植大会会议纪要[J].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2012(04)
[3]刘志洪,卢一平.实体器官移植长期效果[J].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2012(03)
[4]史艳萍,郑蔚,张利霞,陈晓娟.护理人员疼痛知识培训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15)
[5]郑儒君,符琰,段迎,闫锴,李俊英.三级甲等医院医务人员疼痛管理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12(22)
[6]郭利利,李漓.外科护士多元化疼痛管理短期课程培训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2(12)
[7]傅艳玲.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疼痛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14)
[8]曾军,罗远国,李洪,眭维国,张旭,王东,胡春林,马艳.不同镇痛方式对肾移植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肾功能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1(32)
[9]冯琳云,王欣然,许亚红,王思.普外科ICU病人入室后舒适状况与基础护理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1(30)
[10]韦凤琴,韦凤美,白凤霞.美国护士协会认可的护理语言[J].中国护理管理.2011(10)
[11]席惠君,周潘宇,王立芬,闫红丽,许开云,张俊英,赵继军.疼痛管理教育培训对急诊护士创伤性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1(29)
[12]解丹,郑瑾,苏兰若.两种膀胱冲洗液温度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后出血和膀胱痉挛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1(04)
[13]黄亚青,张红.对二级医院外科护士自控镇痛知识的调查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10)
[14]范澍田.熵原理在标准化中的应用研究[J].标准科学.2010(07)
[15]汪晖,徐蓉,黄海珊.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相关知识及态度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0(11)
[16]王羽丰,赵金奇,张灿珍,聂俊,杨梅,陈云兰.云南省3331位医师对癌痛控制认识和处理的调查[J].肿瘤学杂志.2010(04)
[17]易智慧.疼痛知识培训对改善外科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09(36)
[18]张契敏.肾移植术后病人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医学.2009(05)
[19]郭向丽,周玲君,赵继军.术后疼痛程度控制目标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09(12)
[20]陈素娟,冯金娥.本科实习护生疼痛管理知识认知现状调查[J].护理学报.2009(12)
[21]吴婉红,彭玲,陈俏红,王坚.疼痛教育对泌尿外科术后疼痛护理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08(01)
[22]肖春秀,姜小鹰,阎成美.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患者舒适状况研究[J].护理学报.2007(07)
[23]连祥基,杨贺飞.不同镇痛方法对肾移植患者术后疼痛及呼吸功能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6)
[24]朱丽霞,高凤莉,梁晓坤,王秋俐,罗虹辉,邓海波.胸外科术后72小时内患者舒适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7(03)
[25]桑翠,柏艳.护士疼痛知识学习效果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7(01)
[26]许燕玲,陈桂珠,黄新艳,曹建文.专项培训提高护士疼痛护理水平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12)
[27]谢世标,谢雄政,欧朝胜.负熵及其应用[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4)
[28]朱丽霞,高凤莉,罗虹辉,邓海波,王秋俐.舒适状况量表的信效度测试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13)
[29]冯薇.流程再造: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科学方法--中美医院流程再造专题研讨会综述[J].中国医院.2005(08)
[30]申颖,韩如泉,王保国,彭昆,王德祥,李艳.术前口服曲马多在神经外科手术超前镇痛的应用[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5(03)
[31]孙正怡,冷金花,郎景和,刘珠凤.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05)
[32]平卫伟.Delphi法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J].疾病控制杂志.2003(03)
[33]徐迎阳,尚红.肾移植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对血浆内皮素及肾功能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2(01)
[34]王明英.肾移植术后疼痛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1(10)
[35]黄晓蕾,马双莲,张金芳,张继平,陆宇涵.27省市护士对癌痛治疗相关知识了解程度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1(01)
[1]张波.桂莉主编.急危重症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第三版:246-247
[2]刘翠华.重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8):9-11
[3]罗德生.王慧.方敏.袁晓飞.ICU患者气管插管意外脱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3):459-461
[4]赵晶.重症监护室气管切开并发症的护理研究进展.全科护理.2013,11(1 中旬版):172-175
[5]赵士静.董立亭.张秀云等.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气管切开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9-11
[6]孔磊.许立民.宋献丽.等.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护士进修杂志. 2013,28(3):219-221
[7]蒋超.徐丽华.ICU人工气道吸痰最佳护理实践标准研究现状及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2):18-20
[8]黄世英.李连梯.朱文平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有效吸痰的时机和方法[J].广东医学.2013,34(8):1308-1310.
[9]何秀曼.许倩茹.非定时吸痰技术及护理对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4):335-336
[10]童亚林.缪洪城.冯小艳.等.加强呼吸道管理对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作用[J].中华烧伤杂志.2010,26(1):6-10
[11]刘广琴.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最佳时机的探讨[J].当代护士.2010,3(专科版):105-106
[12]江方正.李雪.叶向红等.持续加温湿化氧疗在气管切开患者脱机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128-130
[13]蔡瑞霞.介绍一种新的气管切开换药方法.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9):29
[14]毕娜,王建荣.静脉输液技术环节风险评价的研究.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1):761-763
[15]毕娜,吴冬梅,王建荣.我国静脉治疗护理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4):1613-1615
南瓜囡囡
对于服务质量,患者最有发言权,患者的评选促使聘用护士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主动关怀患者,患者投诉减少。多次调 查中,患者满意率均在 98% 以上,无医疗纠纷发生。 4.3 协调合作,增强团队凝聚力 在医生、护士的表格设计中,“协作精神”能够很好地反 映医护、护护之间的合作关系。开展评选活动以来,普遍感 到聘用护士主人翁意识增强,人人以科室利益为重。 4.4 认清长处和不足,客观评价自己 公开张贴优秀聘用护士照片,患者的监督始终是一种鞭 策,得奖的聘用护士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另一方面,其他 聘用护士也会以她们为榜样暗自努力。大多数聘用护士很 年轻,充满工作热情,却常常不知道如何把工作做好。评选 活动使聘用护士能够认清自己的工作能力,了解自己弱势, 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4.5 激发潜力,弥补平时激励的不足 归属感是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批评和不 被接纳会降低归属感,使其产生心理压力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在任何时候都有多种需求,而需求的满足是 激起人们行为的原动力。聘用护士也不例外,他们希望自己 能得到领导、同事、患者的承认、赞许和理解 。被评选为优秀的聘用护士认为,工作得到大多数人的肯定,有一种成就 感,内心非常愉悦,心情舒畅,工作更加努力。 4.6 以事实为依据,管理科学化 管理必须科学化,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不凭主观印 象看待他人。此项评选活动,有助于护士长全面了解聘用护 士水平、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意见,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 平时单方面依靠护士长检查难免带有片面性,护士长观察到 的毕竟有限,我们把参与管理、协作精神、主人翁意识等纳入 评选标准,把平时不易受控的服务内容进行有效监督。 总之,做好护理工作要依靠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不 能完全依靠强制力约束,只有激发护理人员的潜力才能完成 好护理工作,让患者接受到高质量的服务,才能使聘用护士 感到工作的认同和理解,体现自身的价值。对于不同职称、 不同能力的聘用护士,激励方式各不相同,这可以消除“大锅 饭”的传统心理,明确个人目标,形成一种压力,以激励聘用 护士的进取心 。同时也体现护理服务需要更为科学、系统化的管理,以完善的制度来约束,用最终的质量来评价。 参考文献: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1999 医生、护士、患者评价优秀护士的差异性研究[ 中华护理杂志,2002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 护理研究, 1999 205~206.(本文编辑:裴显俊) 笔谈 实施精细化管理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容,王琼华(重庆巿第二人民医院 护理部,重庆 402160 摘要:护理服务工作能否为公众、为病人所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细节。护理服务中易忽视的细节包括:观察早期或细小的疾病线索,医院环境的指示和警示牌,语言或行为,生活护理细微处关怀等。细节服务应从以下几点做起:明确服务对象,感悟工作责任;细心做好护理服务; 开展“英寸式攀升”优质服务;重视人性化服务;细致入微的生活护理。 关键词:护理;优质服务;细节 中图分类号: C931.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671-315X 03-0058-02Performingdetailsmanagementtoimprovethequalityofnursingservice 58.Abstract Whetherthenursingservicecanbeacceptedbythepublicandpatientsdependsonthedetailstosomeextent.Thedetailsinnursingservicewhicheasytobeignoredincludetheobservationofearlyorsmallindicationsofdisease thedirectionandalertsignsforthehospitalenvironment careofdailylivingetal.Thefollowingconsiderationsshouldbepaidattentiontoindetailednursingservice carryingout emphasizingonhumanismserviceandcareofdailyliving.Author ChinaKeywords detail收稿日期: 2004-12-07 ;修回日期: 2005-01-10 作者简介:廖容( 1963- ),女,重庆人,护理部副主任,副主任护师,大 专,主要从事护理管理、护理教育等工作 JournalofNursingAdministrationMar 2005Vol.5No.3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医疗护理服务将逐渐推向 巿场。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日益提高。在巿场竞争 机制条件下,不受欢迎的服务将失去顾客、失去经济效益。 尤其在医疗服务机构相对过剩的巿场,其竞争将是愈演愈 。许多医疗机构,期望通过护理品牌服务来争取病人,以扩大医疗巿场的占有率。 护理服务无小事服务工作大多是处理细小的事情。成功来源于细节和 细小的事情,在服务工作中要注重一切细节,最终的成功正 是由这些细节组成。护士在护理服务中,对病人的关心,甚 至一句问候,都让病人感到欣慰。病人的欣慰和满意就是护 士的最大成功。护理还有着不同于其他服务行业的特点,任 何一个细小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护理服务中易忽视的细节2.1 观察病人不仔细 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容易忽略早期、微小疾病的变化,而 贻误病人最佳的抢救时机。 2.2 语言、行为方面 护士直呼病人床号、姓名;接待病人语言生硬、解释简 单,给病人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造成误会,甚至引起纠纷; 在为病人发药、进行晨晚间护理、输液时,只埋头操作,不与 病人交流;有的护士开关病房门时声音太大;随地乱丢使用 过的棉纤、纱布等;甚者因为病区内指示牌标识不清楚,有的 住院病人找不到病区大小便标本存放处。 2.3 护理过程中忽略细小环节 护士在大病房为病人实施灌肠、导尿等操作时,不拉遮 挡帘,使病人暴露隐私感到难堪;为病人做各种护理操作前、 后不注意洗手,不戴口罩,容易造成院内感染;治疗操作时, 过度暴露病人身体部位等;病人输液无陪伴时,饮食、如厕问 题亦容易被护士忽略。 关注细节,从小事做起3.1 明确服务对象,感悟工作责任 首先要使护士明确护理工作的对象是只有一次生命的 人,珍视生命,尊重人的健康权力和尊严是护士的天职。护 士与病人接触的机会最多,是临床工作的“哨兵”。健康所 系,生命相托,面对忍受疾病折磨的病人,职责容不得护士有 半点马虎。 3.2 护理服务要细心 3.2.1 以“细”为核心。倡导“精益求精”、“细致入微”的工 作态度,在工作中不能忽略任何疾病的重要线索。要求护士 养成独特的职业观察力,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细微而全面地观察不典型、不明显的疾病征兆,及时准确地 做出反应。 3.2.2 从身边最熟悉的事入手,从具体的工作造成的影响 着眼。对于思想松懈、明知故犯的护士实行“零度宽容” 决不宽容。如一名夜班护士在进行无菌操作时未戴口罩被发现,当即给予严肃批评,扣发奖金,并在科务会上进行检 查。使每一位护士明确制度不可违反,护士要时刻牢记自己 的职责,加强慎独修养,谨慎细微,为病人提供安全保证。 3.3 开展“英寸式攀升”优质服务活动 “英寸式攀升”是一个模拟概念,它源于日本松下株式会 。开展“英寸式攀升”优质服务活动,就是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让诚信服务落实在小事上,落实在具体的细节 中,病人想到的,护士能做到,病人没想到的,护士也要做到。 规范护理行为,根据医院实际制定出优质服务项目细则,认 真执行,落实到人,并督促检查,逐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3.3.1 规范护士服务言行。护理部从出入院程序、技术操 作、护理服务、行为仪表 个方面,以满足病人人性化需求为出发点,制定相应措施,规范护士言行。要求护士用语文明 亲切,接诊规范得体、热情服务,让病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3.3.2 规范护理操作程序。进一步细化、量化护理工作每 个环节,各环节都提出质量标准,并在护理操作时融入人文 关怀意识。操作前,必须征得病人的同意,主动介绍操作的 目的和注意事项。操作中,帮助病人采取舒适体位,实施边 交流边操作。操作完毕,要对病人的合作表示感谢,操作失 误必须诚恳地向病人道歉。 3.4 人性化服务重在细节 人性化服务就是要了解病人的心理需要,实实在在为病 人着想,从点滴做起。事情不在大小,而在于是否到位,而到 位的细节服务正是医院赢得病人的重要砝码。我们从关注 病人安全、舒适入手,在每个病区设有病员活动室,配备了微 波炉、电磁炉、开水器、公用磁卡电话;通道铺有防滑地板,所 有病区走廊墙壁两侧安装了方便病人行走的扶手;每个病房 与监护室均有电视、医用设备带;各种标牌显示清晰、指向明 确。医院成立 24h 免费推送病人服务队,推送病人做各种 检查;为住院期间过生日病人送生日卡及生日蛋糕庆祝生日 等,精细的服务体现在点滴小事中。 3.5 细致入微的生活护理 各病区增加了护工和中夜班护士,保证病区 24h 工,满足病人生活需要,护士在为病人实施生活护理和其他临床护理工作时,不仅可以更好地体现护理职业的关爱之 心,也可以使病人感受到完美精细的服务艺术。细致入微的 生活护理促进了护患沟通,改善了护患关系。 总之,护理是一项精细的服务艺术,精细的服务可以体 现在点滴小事中。医院只有提供全面、周到、精细的护理服 务,增强医院的竞争力和活力,才能在激烈的医疗巿场竞争 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中华护理杂志,2003 谈谈零度宽容与人文关怀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中国医院管理,2002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64~67. (本文编辑:刘书琴) 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摘要】 目的探析标准化护理运用在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50例行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管理,而观察组则运用标准化护
根据你的论文题目,要着重食品安全和供应链管理相关的一系列书籍,但是要着重于食品安全,以下的文献你可以参考:[1]科技部.我国食品安全态势调研报告[R].2003
给您点提示:1、论述质量管理的发展历史,并提出你认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2、6 应用案例分析; 3、论述服务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及服务质量管理的发展方向; 4
论文的国外参考文献可以在以下网站查找: 一、seek68文献馆 大型中外文献数据库整合,覆盖全科。 二、EBSCO 共收集了4000多种索引和文摘型期刊和200
1,刘红军,杨乐彬,任鹏,李剑,. 实施现场质量管理 提升工序能力控制指数[J]. 莱钢科技,2005,(3). 2,杨礼,. 压力容器制造中焊接质量的管理[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