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本身
[性 状] 本品为棕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滋补性中药。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4.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5.服药3天后或服药期间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严重症状如胸闷、心悸等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6.小儿、孕妇、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7.对本品有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8.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0.请将本药放在儿童触摸不到的地方。11.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5克,一日3次。 [备 注] 本品为感冒、耳鼻喉科用药类非处方药药品 [规 格] 每袋装15克(相当原生药15克) [有 效 期] 二年 [储 藏] 密封,防潮。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Z44023371 [主要成份] 板蓝根、大青叶。辅料为蔗糖。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
可可poppy
板蓝根别名靛根、蓝靛根,为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我国中南部,陕西有野生。现在不少地区均有栽培,以河北省安国县所产量多。根入药为板蓝根,叶入药为大青叶,根和叶都有清热解毒,凉血作用。生长习性:板蓝根适应性很强,一般土壤都能种植。不耐涝,喜阳光,可以连作。栽培方法:用种子繁殖,可进行春播或夏播,每亩播种量5-6斤。春播在清明至谷雨期间进行,先在整好的畦面上顺顺按行距6-8寸划半寸深的沟,然后将种了均匀撒入,覆土踩平浇水;夏播在芒种至春至期间进行,方法同春播。苗高2寸左右时定苗,株距1.5-2寸,小满至瓦种时顺行开沟,追施硫酸铵、过磷酸钙各15斤,然后坦严浇水。夏至到小署期间进行刈叶,刈叶后2-3天浇水,再追肥1次处署前后再割一次叶,再追一次肥。病虫害防治:根蓝根在多风报节易发生白粉病,可用波兰0.3-0.5度石硫合剂或可湿性硫磺粉喷洒;虫害有粉蝶,可用90%敌百虫1500倍液喷杀。采收加工:春播板蓝根割两次叶(留茬5-8分),割下后晒上。寒露至霜刨根,抖掉泥土,切去茎叶,刨根间同春播。亩产干品400-600斤。
海派装饰0312
化学成分
1、吲哚类化合物:靛苷,靛红,靛 蓝,靛玉红。
2、喹唑类生物碱:色氨酮。
3、芥子苷类化合物:黑芥子苷,葡萄糖芸薹素,新葡萄糖芸薹素。
4、含硫类化合物:告依春,表告依春等。
5、有机酸类:棕榈酸,苯甲酸,水杨酸,2-氨基苯甲酸,丁香酸等。
扩展资料:
药用价值
板蓝根以根和叶入药,其根叫板蓝根,叶叫大青叶。
一是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菘蓝的清热解毒功效主要体现在治疗急性感染性疾病。
二是抗内毒素作用。在急性感染性疾病的发病和发展过程中内毒素具有普遍的影响。众多学者对菘蓝抗内毒素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菘蓝可显著降低内毒素性DIC家兔血清LPO水平。提高其SOD的活力,从而拮抗内毒素的生物效应。
三是解热作用。发热是温热病的主要症状。据研究,菘蓝能降低伤寒、副伤寒等所致的体温升高,有良好的解热作用。
四是抗炎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板蓝根
冰河水心
板蓝根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有悠久的应用历史。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蓝实之名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苏颂《本草图经》曰:“按蓝有数种,有木蓝,出岭南,不入药。有菘蓝,可以为淀者,亦为马蓝”。《本草纲目》载:“蓝凡五种,各有主治,……蓼蓝叶如蓼,松蓝叶如白菘,马蓝叶如苦荬,即郭璞所谓大叶冬蓝,俗中所谓板蓝者,……”。板蓝根味苦、性寒。归心、胃经。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作用。用于温毒、发斑,风热感冒,咽喉肿痛,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肺炎,腮腺炎。其叶为大青叶,或将鲜叶加工成青黛均入药。主要成分:靛甙、β-谷甾醇、靛红、板蓝根结晶乙、板蓝根结晶丙、板蓝根结晶丁、植物性蛋白、树脂状物、糖类、氨基酸(精氨酸、脯氨酸、谷氨酸、酪氨酸、γ-氨基丁酸、缬氨酸和亮氨酸)及芥子甙、抗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的抑菌物质及动力精。新鲜叶中含有大青素B。新鲜植物中含3-吲哚甲基葡萄糖异硫氰酸盐(或称芸苔甙),1-甲氧基-3-吲哚甲基葡萄糖异硫氰酸盐(或称新芸苔甙),1-磺酰-3-吲哚甲基葡萄糖异硫氰酸盐(或称1-磺-基-芸苔甙)。主要药理作用:水浸液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八联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甲杆菌、痢疾(志贺氏、弗氏)杆菌、肠炎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丙酮浸出液也有类似作用,且对溶血性链球菌有效;对A型脑膜炎球菌之抑菌作用与大蒜、金银花相似;氯仿、乙酸乙脂、苯、正丁醇等提取物,对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1∶100以上的板蓝根或大青叶,在试管内均有杀钩端螺旋体的作用。 二、分布菘蓝主要分布于安徽、河北、江苏、河南、陕西、湖北、湖南、四川、山西、山东、辽宁、黑龙江、甘肃、新疆、宁夏、广东。主产于安徽太和、临泉、怀远、界首、利辛、亳州、涡阳、阜南、阜阳、蒙城;河北定县、安国、安平、元氏、深泽、博野、新乐、望都、晋县、赵县、无极、灵寿、高邑、藁城、万金;江苏宿迁、泰县、高邮、如皋、海门、射阳、海安、东台、大丰;河南郸城;陕西礼寿、合阳、彬县、歧山、凤翔;湖北浠水、罗田、黄冈、广水、孝感、鄂州、新洲;湖南新宁、临武;四川夹江、双流、洪雅、什邡、盐亭、江油、简阳、宜宾;山西霍县、岚县、怀仁、天镇、应县、定襄、武乡、太原、阳曲、垣曲、寿阳、柳林、临汾、榆次、清徐;山东日照、安丘、高密、沂南、临沭、郯城、汶上、宁阳、枣庄、济南、商河、泰安;辽宁新金、康平、盖县、瓦房店、义县、辽阳、开原;黑龙江龙江、宁安、绥化;甘肃敦煌、民勤、镇原、华亭、徽县、甘谷、武山、景泰、合阳;新疆呼图壁、奇台、石河子、库尔勒、莎东、麦盖提;宁夏固原、泾源、海源。地方习用品:马蓝主要分布于福建、四川、湖南、浙江、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 三、原植物形态及生物学特性一 形态特征2年生草本,主根长20—50厘米,直径1—2.5厘米,外皮浅黄棕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光滑无毛。叶互生,基生叶具柄,较大,叶片长圆状椭圆形,茎生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下部叶较大,全缘或有不明显的细锯齿。复总状花序,花小黄色,无苞;花萼4,绿色;花瓣4,黄色,雄蕊6,4强;雌蕊1。长角果长圆形,扁平,边缘翅状,紫色,种子1枚。地方习用品:马蓝〔Strobilanthes cusia(Nees)O. Ktze.〕。多年生草本,灌木状。茎直立,基部稍木质化,多分枝,高达1米,茎节明显,有钝棱,嫩枝被褐色细软毛。叶对生,叶片倒卵状长圆形边缘有浅锯齿,侧脉4—8对,穗状花序,花少数,着生枝顶;苞片叶状,长1—2厘米,早落;花萼裂片5,花冠筒状漏斗形,淡紫色,雄蕊4,2强,花丝基部有膜相连,着生于花冠管上方;子房上位,蒴果,种子4。二 生态环境菘蓝野生于湿润肥沃的沟边或林缘。多栽培于气候温暖,地势平坦,土质疏松、肥 沃的砂质壤土。三 生物学特性菘蓝具有喜光,怕积水,喜肥,耐寒的特性。生长发育:种子在温度16—21℃,且有足够的湿度时,播种后约5天出苗。在8月上、中旬播种,当年只能形成叶簇,呈蓬座状越冬。翌年3月开始抽苔、现蕾,4月开花,6月果实相继成熟,全生育周期约9—11个月。 采收及加工1.采收 春播的应在立秋至霜降时采挖;夏播的宜在霜降后采挖。从畦的一侧顺垅开沟,将根全部挖出。根据各地经验,秋末采挖的板蓝根质量优于春季采挖的,因此,应提倡秋季采挖。2.加工 采收后抖净泥土,在芦头和叶子之间用刀切开,分别晾晒干,拣去黄叶和杂质,即为商品板蓝根和大青叶。四、药材性状板蓝根呈圆柱形,稍扭曲,长10—20厘米,直径0.5—1.2厘米。表面灰黄色或棕黄色,粗糙,有纵皱纹及支根痕,并有淡灰黄色横长的皮孔。根头略膨大,可见轮状排列的暗绿色叶柄残基。叶柄痕以及密集的疣状突起。质实而脆,折断面略平坦,皮部淡棕白色至淡棕色,木部黄色。气微、味微甜而后苦涩。
乐调人生百味
板蓝根 板蓝根别名靛根、蓝靛根,为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我国中南部,陕西有野生。现在不少地区均有栽培,以河北省安国县所产量多。根入药为板蓝根,叶入药为大青叶,根和叶都有清热解毒,凉血作用。生长习性:板蓝根适应性很强,一般土壤都能种植。不耐涝,喜阳光,可以连作。栽培方法:用种子繁殖,可进行春播或夏播,每亩播种量5-6斤。春播在清明至谷雨期间进行,先在整好的畦面上顺顺按行距6-8寸划半寸深的沟,然后将种了均匀撒入,覆土踩平浇水;夏播在芒种至春至期间进行,方法同春播。苗高2寸左右时定苗,株距1.5-2寸,小满至瓦种时顺行开沟,追施硫酸铵、过磷酸钙各15斤,然后坦严浇水。夏至到小署期间进行刈叶,刈叶后2-3天浇水,再追肥1次处署前后再割一次叶,再追一次肥。病虫害防治:根蓝根在多风报节易发生白粉病,可用波兰0.3-0.5度石硫合剂或可湿性硫磺粉喷洒;虫害有粉蝶,可用90%敌百虫1500倍液喷杀。采收加工:春播板蓝根割两次叶(留茬5-8分),割下后晒上。寒露至霜刨根,抖掉泥土,切去茎叶,刨根间同春播。亩产干品400-600斤。
1.来自中国科学院,浙江自然博物馆,英国莱斯特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成年达尔文翼龙(Darwinopterus)的化石以及一枚与其在一起的蛋,并对这种恐龙
会造成特别严重的危害,这样的话就会导致猪出现繁殖或者是呼吸系统这方面的疾病,有可能会导致猪的死亡率变得越来越高,也会影响繁殖,很容易就会传染。
论文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 1、目的 简明指出此项工作的目的,研究的范围。 2、方法 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基本做法,包括对象(分组及每组例数、对照
野生于石山脚下或岩缝中。喜温暖、凉爽的环境,25~30℃最适宜生长。不耐寒,绝对低温5℃时生长停滞。一般土壤均能种植。忌积水。【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1.选地
燃料电池的演化及发展探析摘要:对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其演化过程进行了简述;对其最新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对国内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