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云之狱作为北宋,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法制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历来备受学界关注。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关于阿云之狱的研究成果突飞猛进,虽然相关论著的数量偏少,但学术价值极高,按照研究的方向可大致分为阿云之狱相关史实研究、敕律之争及党争研究、自首问题研
从“阿云之狱”看北宋变法之争.赵晓耕赵启飞.【摘要】:正一件众议频繁的寻常命案《宋史·刑法志》记载了一个著名案件"阿云之狱"。.此案发生于宋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登州(今山东烟台、蓬莱一带)地方官奏报当地有一个叫阿云的女子,在母亡服丧...
光言:“阿云之狱,中材之吏皆能立断,朝廷命两制、两府定夺者各再,敕出而复收者一,收而复出者一,争论从横,至今未定。夫执条据例者,有司之职也;原情制义者,君相之事也。
乾隆三十三年(1768),清廷纂修《历代通鉴辑览》,乾隆皇帝亲自撰写了数万言评语,这御批中就提及北宋阿云之狱:“妇谋杀夫,悖恶极矣,伤虽未死,而谋则已行,岂可因幸而获生以逭其杀夫之罪?又岂可以按问即服遂开自首之条?
二府再议阿云之狱然而,皇帝的甲寅诏书并不能为阿云案之争划上一个休止符。按宋朝惯例,作为一项国家法令的敕命,需要事先经过充分的讨论,达成重叠共识,才得以君主的名义颁行天下,就如韩维所说,“研极论难,以求一是,然后以制旨裁定。
阿云之狱和光到底有什么故事?时间:2018-05-2811:48:03来源:本站整理作者:为了那些年阅读:说到光吧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人也还是很有意思的,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光砸缸这件事情了吧,其实光到最后都有做到丞相这个大...
阿云是北宋时期山东登州的一个普通平民女子,出身低微,家境贫寒。如果不是因为那一起争议了十数年的案子,她的名字恐怕不会在茫茫的时光长河里,留下一丝回响。可就是这个女子,惊动了北宋王朝的上层,留下了著名的“阿云之狱”。
"阿云之狱"始末,关键在宋神宗新诏虽说历代刑法皆是万变不离其宗,但是,每个朝代还有自己的特色,所以才使得这起案件争论颇多。宋神宗继位后不久便颁发了一纸诏令,内容是"对于那些有预谋害人却没有致死的案子,只要加害者向官府自首,就可以减轻刑罚"。
摘要:阿云之狱作为北宋,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法制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历来备受学界关注.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关于阿云之狱的研究成果突飞猛进,虽然相关论...
摘要:本文通过对宋代"阿云之狱"这一案件的全面介绍,使读者对这一案情并不复杂,但却在历史上十分著名的民事案例进行分析,对宋代法律制度进行系统的探索,并归结出此案的历史影...
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2页文档大小:230.66K文档热度:文档分类:论文--期刊/会议论文文档标签:从阿云之狱看宋代法律制度更多>>相关文档
阿云之狱的定性有法律事件和政治事件之争,解决这一争论的关键在于律文的解读.从王安石与光等人的辩论中,我们能够观察到古人高超的法律解释技术:文释、体...
内容提示:档案解dang1.anjJedu口新乡学院政法系武敏摘要本文通过对宋代“阿云之狱”这一案件的全面介绍,使读者对这一案情并不复杂,但却在历史上十分著名...
史书载:“伺其寝”,“怀刀斫之”,“十余创,不能杀”,只是“断其一指”。随后阿云被捕,刚一...
【摘要】:阿云之狱的定性有法律事件和政治事件之争,解决这一争论的关键在于律文的解读。从王安石与光等人的辩论中,我们能够观察到古人高超的法律解释技术:文释、体系...
“阿云之狱”本是一起平常的民妇杀人未遂案,但从皇帝、群臣的轮番论辩中,我们看到了北宋王朝由王安石变法而引发的愈演愈烈的党争.宋朝诸帝礼遇群臣,厚禄养士,议...
内容摘要:自首者,原其罪”的法理内涵,自首者”的界定,犯罪未发而投案,原其罪”的内涵,自首者,原其罪”的刑事司法实践,对杀伤罪自首所体现的道义宽容与复仇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