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磨学的心、心所理论TheCategoriesofThoughtandThought-concomitants(citta-caitta)ofAbhidharma;阿毗达磨学的心不相应行法TheCategoryoftheConditioningsDisjoinedfromThought(citta-viprayukta-saṃskāra)10.3011–13阿毗达磨学的烦恼说
汉语阿毗达磨论文其实也不少,但是大多还局限于纯粹的《俱舍论》之类的文本解读,可能称不上“学术研究”。有价值的研究,在笔者脑中可能还局限于吕澂、印顺。当然,近年来大量在海外“取经”归来的学者,带回了一些海外路向的研究...
【摘要】:大约公元2500多年前,释迦牟尼在古印度开创了世界四大宗教之一——佛教之后,涌现了一大批此教派的继承者。在众多贤者中作为世界二胜六严之一的世亲论师著作了《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其中囊括着《小乘佛教阿毗达磨藏》、《对发七论》以及《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三部经典的内涵。
阿毗达磨之研究发展大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原始佛教时期,直溯佛陀在世时代。第二时期阿毗达磨脱离经藏、律藏,自发展成的论藏。这时期编纂阿毗达磨根本论书。约自纪元前三世纪中至基督纪元开始,与佛教形成部派大约同时。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简介隆藏法师一、作者:印度无著菩萨造,觉师子菩萨释,安慧菩萨糅集参综。【无著】梵名Asan%ga。音译为阿僧伽。生于西元四、五世纪顷。为古代印度大乘佛教瑜…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简介(隆藏法师)2013-12-3111:14|作者:其它法师《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简介隆藏法师一、作者:印度无著菩萨造,觉师子菩萨释,安慧菩萨糅集参综。【无著】梵名Asan%ga。音译为…
但阿毗达磨方面的论文往往反过来。我曾听到网友说,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不懂,其中引的古文不知道在说啥,后来,找了英文版,一下就读懂了。阿毗达磨更是这样,一手文献读起来有难度,摘出一些翻译成论文,就好读多了。
《基于梵汉对勘的阿毗达磨俱舍论语法研究_1379208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梵汉对勘的阿毗达磨俱舍论语法研究_13792080.pdf(4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有部阿毗达磨的发展与本论的产生印度佛教的初期圣典,通例分为三藏:经藏(素怛缆)、律藏(毗奈耶)与论藏(阿毗达磨)。与经、律二藏相比较而言,论藏具有某些不同的特征:在产生时间上,论藏的形成要晚于经藏和律藏…
其中较重要的是温金柯的硕士论文《〈阿毗达磨俱舍论〉的诸法假实问题》,该文对《俱舍论》的核心理论问题——诸法假实问题从理论渊源、判定标准以及论主对该问题的总结与抉择等方面作了较系统的研究,但文中的理论分析似尚不够精确,对于各派共许的“自
对阿毗达磨论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至少不会刚开始时就抓着一本《大毗婆沙论》就开始啃吧。上图有点不方便,这里提供ISBN:9789570531275,方便大家查找。
论文--毕业论文文档标签:阿毗达磨法蕴足论解经的研究系统标签:一蒀蒀上座大藏学学佛陀奘达更多>>相关文档https://docin/p-774157362...
有如北传佛教,南传阿毗达磨之发展亦可分成三阶段:一、根本阿毗达磨七论,二、七论和纲目书之注解书,三、注解书之再注解。(一)、根本阿毗达磨七论七论完成之前...
【摘要】:本文从起源、意义与功能三方面,对阿毗达磨的产生进行分析与阐释。首先,依据传统所说,阿毗达磨结集成藏的时间很可能晚于经、律二藏。从历史上看,阿毗达...
《阿毗达磨俱舍论研究:以缘起有情与解脱为中心》,世亲著,是印度部派佛教发展成熟期的顶峰之作。《阿毗达磨俱舍论研究:以缘起有情与解脱为中心》围绕缘起论、有情论与解脱论三个核心论题,对这部经...
印度的部派佛教,是以阿毗达磨唯其教义核心的,因此也被称之为“阿毗达磨佛教”。阿毗达磨又译作优波提舍和摩呾理迦,是对释尊经藏(以四《阿含》为主)进行通释,以...
摘要:《阿毗达磨法蕴足论》是小乘说一切有部的“一身六足论之一,主要内容是解释佛教经典四部《阿含经》。本书分为二十一品,每一品的开头必引用一段来源于四部《阿含经》的经...
【摘要】:本文主要立足于《阿毗达磨俱舍论》,从五蕴说和五位七十五法学说两个角度来探讨论中的“无我”思想。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即“无我”思想的内涵,介绍了“无我...
毘婆沙师:阿毗达摩是真佛说;抉择了不了义阿毗达磨的探究的范围与方·从上面,应可意识到:阿毗达磨论师的方法,主要是:分析(分别),归纳,组合,分类。他们的最终关怀是:人的困境及...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解经研究论文目录摘要第1-4页Abstract第4-5页目次第5-6页绪论第6-10页1《阿毗达磨法蕴足论》的作者、传译与主要内容第10-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