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阿毗达磨发智大毗婆沙论》是说一切有部正依的论典,援引《识身足论》等六足论以及世友、法救、妙音、大德等论师的观点解释《发智论》,批破当时佛教大众部等部派以及数论派等外道的言论,成立有部的论说,是有部主要思想的集成。本文采用文献法和诠释法对《大毗婆沙论...
一、王秀真《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业论研究》玄奘人文社会学院宗教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年。二、童琼慧《龙树对说一切有部业思想的评破——以中论第十七“观业品”为论述重点》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年。
读《大毗婆沙论》札记论师的佛陀观(五)释悟殷陆、供养一、财、法二种供养《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九,论列供养,举财、法二种供养为例,并说明二者之定义〔注54〕。接着,于卷三十,继续分析“供养恭敬”的内涵,并强调:于佛陀施设供养而住者,“唯施设财供养恭敬
《大毗婆沙论》的集成,是一项非常伟大的成就,但同时也不免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一方面,虽有精严的论义,但法相的错综繁广,缺乏统贯与次第,不易把握精要;另一方面,偏于分别,失去了佛法的引导实践精神。
因为错误太多。学完《俱舍》,回头看那些论文是可以的。4、重视《大毗婆沙论》和《顺正理论》《俱舍论》看不懂,往往不是读者的问题,有些地方,是论本身太简略太概括了。学《俱舍》,最重要的参考书,是《大毗婆沙论》,而不是任何注释书。
(大毗婆沙论卷76)有部的这个著名主张,可能稍对佛教有所了解的人都不陌生,但是,这里不得不说,这是后人的总结,尽管这两句话,多次出现在了俱舍论和顺正理论等有部论典中,但是——它们基本没有像这样被一同并举在一起过。
悟殷法师:读《大毗婆沙论》札记论师的圣果观(四).伍、经部师之预流果无退,阿罗汉亦无退.经部师之前身,是有部持经譬喻师,于西元二、三世纪间,脱离了有部,成为经部譬喻师学派。.此一学派主张:预流果无退,阿罗汉亦无退(大正29.129下--130...
读《大毗婆沙论》札记论师的佛陀观(五)释悟殷陆、供养一、财、法二种供养《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九,论列供养,举财、法二种供养为例,并说明二者之定义〔注54〕。接着,于卷三十,继续分析“供养恭敬”的内涵,并强调:于佛陀施设...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十六——杂蕴第一中智纳息第二之八(二).行者如道原创10-2308:45.阅读数:24万+.来自专栏: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共56篇a.何故世尊诃诸称言痴人?.答:彼于世尊教诫教授,不随义行、不随顺、不相续。.此下论文即第...
读《大毗婆沙论》札记论师的圣果观(四)释悟殷伍、经部师之预流果无退,阿罗汉亦无退经部师之前身,是有部持经譬喻师,于西元二、三世纪间,脱离了有部,成为经部譬喻师学派。此一学派主张:预流果无退,阿罗汉亦无退(大正29.129下...
——维基百科以上是你要的论书来历的资料。下边是你的疑问的资料:首先我没读过《大毗婆沙论》,...
3.《婆沙》所涉及的论派与论师第29-31页第三节修心概说第31-38页1、“修心”义第31-33页2、原始佛教的修心第33-37页3、《婆沙》修心概说第37-38页第二章修...
这一章之中讨论了“佛与菩萨”的“三十二相”的内容,虽然说不是很完全的把《大毗婆沙论》所讨论到的内容很详细的分别出其中之间的差异点,但是也可以从中间接的了...
【摘要】:《阿毗达磨发智大毗婆沙论》是说一切有部正依的论典,援引《识身足论》等六足论以及世友、法救、妙音、大德等论师的观点解释《发智论》,批破当时佛教大众部等部派以...
说一切有部发智大毘婆沙论卷第六十七我的更多文章:论藏>阿毘达磨大毗婆沙论...(2015-06-1808:40:53)论藏>阿毘达磨大毗婆沙论...(2015-06-1808:39:45)论...
《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九,论列供养,举财、法二种供养为例,并说明二者之定义〔注54〕。接着,于卷三十,继续分析“供养恭敬”的内涵,并强调:于佛陀施设供养而住者,...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三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杂蕴第一中智纳息第二之十五颇有于随眠灭身作证而慧不见彼灭耶。答应作四句。有于随眠灭身作证而慧不见...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中有」相關議題之探究--以「中有救度」為核心华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星级:205页北圖敦煌寫經404阿毘達磨大毘婆沙星级:1...
论文目录中文摘要第1-4页Abstract第4-8页绪论第8-14页第一节思想背景第8-11页一、业思想的来源第8-9页三、说一切有部与《大毗婆沙论》第9-11页第二节研究综述...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中有」相关议题之探究--以「中有救度」为核心华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搜索1第一章、序第一節、前言死亡,是人人都必須面對的課題。基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