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当木马
袁隆平 (1930.9.7 -) 籍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生于北京。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任863计划两系杂交稻专题的责任专家,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了超级稻第二期目标。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1980-1981年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1982年任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71年至今任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并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发现很多人不理解杂交水稻的真正意义,不少人认为自己是北方人,吃的是小麦,不吃水稻,就和袁隆平没关系。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假设世界上有100个人,而粮食只够90个人吃,粮食紧缺再加上财富的不均衡分配,那么就会出现50个人有充足的粮食,而另外40个人没粮食吃,于是大规模的饥荒和战乱就爆发了,这样这场危机就从10人波及到全部的100人。如果世界有100人,而粮食够110-120个人吃,那么粮食就不再紧缺,就不会出现大规模囤积现象。全部的100人都可以避免这些危机。
二哥不二1993
陈学伟。通过多年努力,陈学伟带领团队利用稻瘟病广谱抗性水稻,终于找到了稻瘟病广谱抗性关键基因,并揭示了重要调控机理,成果于2017年发表在全球顶尖学术期刊Cell。世界三大顶级学术期刊是Nature、Science、Cell,一般简称为cns,能在这样的期刊上发表论文,也是无数科研工作者们梦寐以求的目标。
倆宝麻麻
问:四川农业大学如何一步一步成为“网红大学”?
答:要解答这个问题,我分为以下几部分为您分析:
一、社交媒体影响力大,当红明星校园宣传的必经之地。(比如:新浪微博上就体现出川农学子庞大的影响力,川农学子还笑称:微博刷来一切,我们的空调是微博刷来的,咖啡厅是微博刷来的,商业街是微博刷来的,新食堂是微博刷来的,明星们也是微博刷来的。)下面收集到的几张截图展现出霸“评”的“网红”学子们:
该图是当红一线女星范冰冰宣传电影《万物生长》时发的微博,点开这条微博热评区可见全被川农学子强势占领。除此之外,还有著名主持人何炅老师宣传电影时候微博评论下的“川农”风暴:
可见川农同学在微博平台上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助川农走上网红道路以一臂之力。
除此之外,川农还迎接过国内一线男演员苏有朋、著名作家张嘉佳以及上周才来过川农宣传新书的著名青年作家刘同。以下是收集到的一些相关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正因为川农在网络上的活跃度高涨,曝光度较高,各个知名活动为川农提供了高认知度,推动川农在网红的道路上前行。
二、夺人眼球的事件纷纷挤上热搜,让大家再一次认可这所学校的“网红”实力。
从粉红男寝到黑暗料理,从食堂被表情包占领到百封家书,从川农大馒头到川农牛,从阳台上的太阳浴到别人家的食堂,连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这样的大V都转发了川农学子自制的“麻将入门指南”。用网友的话说,“川农快要承包微博热搜榜”,频繁的出镜与曝光,让川农赢得了“网红大学”的称谓。而且几乎每次川农一出新鲜事便引得各个高校官方红人微博的转发,以下是一些热搜事件的情况:
因有趣的表情包而生成各篇热门文
一时火爆大家QQ空间的粉红男寝:
大V们眼中的川农大黑暗料理们:
三、川农的“红”除了具有符合当代年轻人娱乐性噱头,还“红”在川农大校园里让人流连忘返的风景,“红”在川农大的教书育人,“红”在一届又一届优秀人才的诞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红”的后盾,才指引川农的网红之路的方向,成为川农越来越“红”的动力,提供能得到广大社会群众认可的条件。
首先介绍一下川农的动人风景与独具特色的建筑:
百 万 梧 桐 大 道
这条梧桐大道是川农的代表风景,曾经荣获网络评选“四川最美街景”亚军,春夏秋冬都像穿越一道绝美的时光长廊。
这条街就在川农本部雅安校区,道路两侧种的是上百株英国梧桐,据老师说一株价值至少一万,所以称它为“百万梧桐大道”。
听说这里,一到上课前这里是最热闹的,在历届毕业生里,这里是最值得留念的。一到毕业季,即将远飞的川农学子都会来这里拍照。
除了梧桐大道之外,川农九月的桂花飘雪、秋末的银杏大道,阳光下黄得透亮的杏叶,听闻川农学子最爱拾来做书签,毕竟是农业院校,书签、标本不在话下。都是川农学子最美的回忆,也是川农“网红”风景的亮点之处。
老 板 山
川农不仅有自己的农场,还有自己的山——老板山。
老板山也是除读书走廊外,同学们最喜欢的静心看书,休闲散步的好去处。上山的路有好多条,这是其中之一,一座四足方鼎立在中间。
川农的建筑设计也很有意思,比如雅安校区体育馆房顶是一本倒扣的书,寓意劳逸结合,而成都校区的的场馆则是表面麦子图案的立方建筑,名为“麦立方”。而且麦立方就是举办各种接待、迎新晚会、艺术团专场的地方哦~
其次介绍一下川农的优秀“红”人校友们:
先说一个川农著名校友,江姐。看到这里恐怕有人要大跌眼镜了,“江姐不是川大的吗?”没错,江姐当年就读于四川大学农学院,而四川大学农学院正是川农的前身哦,这位优秀的校友是历代川农学子学习的榜样,这位红人分量还是很足够吧!
周 开 达
在大多数人意识里,只知道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而在川农周开达教授就是袁隆平一样的存在,只有少数人知道,他一生致力于水稻育种,杂交水稻只比袁隆平先生晚了一步,被称作“西南杂交水稻之父”。
他是中科院院士,他毕业于四川大学农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前身),尔后在四川大学担任水稻研究所所长。2013年7月20日,周开达教授因病去世,享年81岁,川农沉浸在一片哀痛之中。国家领导表示哀悼,重庆日报发文悼念:“是他让重庆种上杂交稻”。
荣 廷 昭
周开达是川农水稻专家,荣廷昭则是玉米专家,现任川农玉米研究所的所长。
荣廷昭也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致力于玉米遗传育种,他选育出的高产高抗玉米品种为中国玉米增产做出了显著贡献。
陈 育 新
成都人爱喝的牛奶、酸奶“新希望”,陈育新便是新希望集团的创始人之一,当然他也是川农人。最开始的新希望就是陈育新四兄弟在农村以养殖业起步的创业。
经过30余年的发展、扩大,新希望集团连续14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前茅。并且,陈育新作为川农人还常为母校的教育事业做贡献。川农的教学楼育新楼,就是他捐资所建。
24k纯金学霸马良
当他在“2014-2015学年度优秀学生标兵”的答辩舞台上向大家鞠躬致意时,现场爆发出如潮般的掌声,现场的老师同学眼里噙着泪,深深感叹道“不容易,太不容易了!”。他,便是来自农学院2012级农学(本硕连读)的马良,以9.80最高分斩获本年度“优标”第一名,更一跃成为学校“特别荣誉奖学金”首位获得者,现已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CLS)录取为直博生,将在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进行深造。学霸传奇三年所学45门必修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中,35门课程90分及以上,30门课程获得了专业第一名,其中,最高分高等数学拿到了99分,连最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高达82分;连续三年加权综测跃居全院第一,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等20余项荣誉;主持参与三项国家级、校内农业类科研项目,发表论文收录于CSCD核心期刊,荣获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省级一等奖……
百年校史,在川农诞生的这样的优秀人才还有很多,也正是这样优秀的、伟大的校友让川农变得越来越好。
最后介绍一下川农学风之“红”。
川农的红,也应红在川农学子丰富多彩的生活。川农虽然是农业类院校,却没有“唯农业是举”的局限。高雅艺术进校园,让喜爱戏曲等传统艺术的学生一饱眼福;张嘉佳、大冰、刘同等当红作家造访,更是让醉心阅读的学子大呼过瘾。由川农学子在日常生活展现出来的川农红,不枯燥,不死板,体现了创新,充满了活力。川农学子既能在实验室里刻苦钻研,又能在业余时间丰富生活,提升自我,实现了学习休闲的“两不误”,德智体美全方位的“多面手”。这些精彩缤纷的日常生活,和严谨认真的学习科研相得益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更是网红川农红出了精彩,红出了特色!
川农将“网红”的热度用于对正能量的宣传,并非自吹自擂,并非哗众取宠,而是合理利用网络让川农更多的优秀师生秀出自我风采,让更多人了解川农,形成一个良心循环….
也就是这样“网红川农”诞生了…
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一株野生稻,后来经过研究培育成功了。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
四川农业大学在全国排名在前100名,其视觉传达专业排名在前150名左右。学校教职工3600余人,其中教授426人、副教授574人;博士生导师272人、硕士生导师
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表征期刊影响大小的一项定量指标。 也就是某刊平均每篇论文的被引用数, 它实际上是某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证
袁隆平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 袁隆平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第一个国
一篇nature是不能当教授的。 发nature和science只能保证你可以进入大部分学校,这里的大部分包括所有的双非院校和一些211以及少数的985,但是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