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娜姐
这几天天才少年曹原再发Nature论文的事情上了热搜,很多人不禁感叹如此妖孽的学者是如何练就?曹原身上的光环很多,最年轻的麻省理工博士,2018年年度《自然》期刊榜首封面人物等等,这些都给我们中国学者在国际上大大扬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科普一下这位天才少年学者的传奇经历。
一、曹原的成长经历。
曹原,1996年出生于四川成都。2007年11岁的曹原到深圳耀华实验学校读书,仅仅利用三年时间就读完了小学、初中、高中的全部课程。2010年14岁的曹原参加高考考取669分的高分,被中科大少年班所录取。2014年中科大毕业时,曹原获得了郭沫若奖学金,而后前往美国求学,目前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工学博士。
二、曹原在学术上的爆发和成就。
2018年,年仅22岁的曹原发现石墨烯超导角度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开辟出了凝聚态物理研究的新领域,并且是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打破了《自然》杂志的记录。2018年,又是曹原在一天之内连续在《自然》发表两篇论文,阐述了石墨烯超导领域的重要发现,这一壮举直接让他成为2018年《自然》杂志的年度榜首人物。2020年5月份,曹原又是在同一天发表两篇文章,这简直堪称神迹。2021年2月1日,曹原又在《自然》上发表一篇论文,这也是他在该顶级期刊上的第5篇论文。
三、曹原的学术成就。
在很多人想在类似的顶级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而抠破脑袋的时候,曹原从22岁到25岁已经发表了5篇,而且几乎都是第一作者或者是通讯作者,说明他在研究中并不是充当助手或者打酱油的角色,而是真真正正的项目领导人,而且他开创的这个领域也是目前国际凝聚态物理学的热门方向,是开创者而不是追随者。
曹原现在年仅25岁,在很多同龄人还在学习的阶段,他已经成为了该领域的大拿,将同龄人远远的甩在了身后。曹原之前大火,但他并没有被现在的名利遮住双眼,而是默默不断的坚持研究,不忘初心,以他的年龄未来还有几十年的黄金时期,估计他还能带来更多的学术成果。期待曹原未来越来越好!
谈情伤感情
22岁,大多数人也就刚刚本科毕业,而曹原已经拿到了可以直聘教授业绩了。而最近,他又发表了一篇Nautre,将这一顶尖期刊论文数刷到了5篇。而且,他得这些论文,都具有开创性,可以说,曹原是全球在这个领域内最有潜力得"天才少年”。
我们的2016
2021年2月1日,大家眼中的天才少年曹原及其团队在石墨烯领域又有了一个新的发现,又一次登上了nature杂志。曹原现年才25岁,曾创造过一天在国际顶级科研杂志NATURE上发表两篇文章的记录。他完全可能获得诺贝尔奖。
曹原1996年出生在四川成都,后随家人迁往了深圳,自小就非常聪明,老师问他问题,话音未落他就能说出答案。他很小就培养了一个研究电子产品的爱好,他一有时间就跑到深圳的华强北,买了一大堆电子零件回来研究他们的电子线路。他还爱搞化学实验,他曾把他妈妈的银镯子偷来跑到化学实验室,跟硝酸合成了硝酸银。校长得知此事后,不但没有批评他,还说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曾用一个月时间读完初一,三个月时间读完初二,不到半年便读完了初三。一般人是寒窗苦读十年才备战高考,曹阳人只用了两年时间就完成了所有的高中课程,并以669分的高分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
14岁的曹原进入了中国科技大学,还被选选入的最牛的严济慈物理英才班,该班培养的目标就是今后从事物理研究的高科技人才。他经常会想到一些古怪的物理问题,跟教授们去探讨,被誉为中国科大丁老怪的丁教授对他赞誉有佳,说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家伙。另一个曹长金教授也非常欣赏他,因为曹原本科的时候,就在PRB上发表了一篇理论文章,这是相当牛的。他本科毕业之后,在导师的推荐下,就前往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深造,在此接触上了石墨烯。电力在传输过程中,损失了大量的能量,如果能把这些能量节省下来,将会是不可想象的,法宝就是超导体。
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内斯发现了超导体。他验证了将汞降低到负269度,电阻就会变为0。到了1987年,穆勒和柏诺兹又共同发现了一种铜氧化物,也可以当做超导体。他们都获得了诺贝尔奖。但这些物质都没有从实验室走到商业应用。后来科学家发现石墨烯也具有超导性质,但是他们没有发现石墨烯材料真正的运用方法。直到2017年8月,曹原和他的导师解锁了石墨烯的正确应用方法。这绝对是科学界的重大发现,文章还没有排版好,便登上了nature。他和他的团队化解了困扰物理界107年的世纪难题,他们完成了石墨烯的超导实验。他成为了以第一作者身份登上国际顶尖科研杂志Nature的最年轻中国人。
我还知道比较天才的少年,有年少的莫扎特,年少的高斯,年少的曹冲。还有年少的爱迪生以及年少的梵高。
N个把,是没限制的
最出名的就是他的石墨烯的超导性能的研究了,能够降低能源的损耗,发现了双层石墨烯结合会产生新的特性。
后来他成为了最年轻的院士,已经无所不能了, 什么都会,他现在在里面的级别超过了很多人,他已经是个德高望重的人了。
因为Nature是非常顶尖的科研期刊,只有学术成就非常高的人才有机会在上面发表自己的文章。